忻州傳統文化丨繁峙秧歌戲

音樂 戲曲 藝術 文化 大美忻州 2017-06-26

忻州傳統文化丨繁峙秧歌戲

弘揚傳統文化

“秧歌”曲凋於明萬曆年間傳入繁峙的奮地和白馬石一帶(今屬應縣),當時只是一種廣場藝術,俗稱“玩藝兒”,又依地名稱“奮地秧歌”。當時的表演形式有四種:一是隻扭不唱的“過街秧歌”;一是有扮相的“故事秧歌”;一是歌舞結合的“耍玩藝兒”; 還有一種是以男女問答對唱表演故事的“秧歌”。

在初期階段,繁峙秧歌戲主要依託民間節令賽會中的社火活動,多為民眾的自娛自樂。逐步成熟後,一些身懷技藝的農民組織起“半農半藝”的班社,在春節前後和農 閒時走鄉串鎮做商業性演出。繁峙秧歌的班社規模不大,一般為20人左右,由班主、 演員、後臺、雜役四部分組成。

忻州傳統文化丨繁峙秧歌戲

《中國戲曲志•山西卷》載,繁峙大秧歌登臺的年代無從稽考。相傳,清代初年,藝人張信率先設坊教戲,把秧歌由地攤搬上舞臺。至清道光、咸豐年間,繁峙大秧歌已趨成熟,藝人張代組班結社,設坊教戲。民閨初年,繁峙秧歌逐漸興盛起來。不僅有各地藝人組建的有名班社,而且有以村為單位的散落於繁峙縣、應縣、渾源縣、朔縣等地的班社,這些班社都以“秧歌戲窩子”相稱。抗日戰爭爆發後,大部分班社停演。新中國成立後,當地政府集中當時的著名藝人,於1956年組建了專業班社一繁峙縣秧歌劇團,並招收第一批女演員,演出地點由五臺、繁峙、代縣、應縣、渾源等地擴大至內蒙古地區。

繁峙秧歌在不斷髮展、完善的過程中,受到了其他劇種尤其是北路梆子的重大影響。繁峙秧歌藝人通過觀摩、拜師等方式,向北路梆子學習, 完善自己的唱腔風格。並廣泛吸收朔州秧歌、民歌、時令、小調以及曲藝的精華,充實並形成了自己多元的藝術特徵。

忻州傳統文化丨繁峙秧歌戲

繁峙秧歌的劇目現存129個,其中傳統戲劇目佔多數,包括生活劇、歷史劇、神怪劇、公案劇四類。早期劇目大部分是一些滑稽調笑的具有民間情趣的生活小戲,如《打灶君》、《安瓜》、《瞎子觀燈》、《打瓦罐》等。同治、光緒年間,繁峙秧歌發展並逐步成熟,劇目有所增加,如《殺惜》、《劉唐 下書》、《龍蛇鎮》等都增加於此時段。1949年後, 還從其他劇種移植了許多劇目,如《孟姜女》、《牆頭馬上》、《玉棋子》、《樊梨花斬子》等,自編自演的劇目有《借親配》、《丟姑爺》、《楊志華》等。

繁峙秧歌早期音樂為小曲小調的形式,並且多是一劇一調或一劇幾曲。單曲的音樂個性強, 很難多曲使用。後依據梆子聲腔,創造出“流水”、 “二性”、“三性”等幾種唱腔,從而奠定了繁峙秧歌板式變化體唱腔的基礎。唱腔結構由板腔體和曲牌體混合組成,其中板腔體的基本板式有10 種,曲牌體的“訓調”有17種,另外還有若干個小 調、器樂曲牌75個。繁峙秧歌的角色,早期以小生、小旦、小丑為主。後期增加了鬚生、青衣、老旦、老生、大花臉、彩旦等角色。表演方面注重唱功、做功,幾乎沒有武打戲。道白原用繁峙方言, 後受北路梆子的影響,多變化為“蒲白”和繁峙方 言結合使用。只是丑角仍然沿用舊習使用方言, 保持其角色語言的特殊韻味。

忻州傳統文化丨繁峙秧歌戲

繁峙秧歌劇團成立後,湧現出一大批優秀演員,並形成了各自的藝術風格。

來源:大美忻州

編輯:周宏宇

【免責聲明】

1.凡註明來源的作品,均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於公益性分享,若作者或版權人不願被分享或侵權,請及時通過微信回覆,我們將及時迴應或刪除。

2.部分圖片來源於互聯網,版權歸屬原作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