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火蟲之墓》:戰爭的墳墓不僅僅為螢火蟲而準備

劇情簡介:

《螢火蟲之墓》是由高畑勳執導,辰巳努、白石綾乃等主演的日本動畫電影。

影片講述了在二戰後期的神戶,因空襲而失去母親被親戚家領養的哥哥清太和4歲的妹妹節子在臨組的(二戰時期為統治當時的人們而設立的機構)統治下,遠離人們,藏在一個洞穴裡生活,但因得不到大人的援助而漸漸走向死亡的故事。

關鍵詞:

戰爭 人性


《螢火蟲之墓》:戰爭的墳墓不僅僅為螢火蟲而準備

應該說這不是一部拍給兒童看的動畫電影,而是拍給成年人看的電影,畢竟從動畫電影多數輕鬆快樂的主題相比,這一部動畫電影顯得太過於沉重了,沉重到把戰爭中兒童中的無助與戰爭中的殘酷揉合在一起,而在孩子的心目中,戰爭僅僅是戰爭,並不能代表其他,戰爭的殘酷雖然在他們的身邊,真相卻離他們很遠。

而這部動畫電影讓人更進一步陷入糾結的是,面對戰爭的殘酷,到底是誰的錯?日本這個曾經想著大東亞共榮,犯下了無數戰爭的惡行,到如今依舊對於一些戰爭的罪行模糊對待,發動戰爭的人遭受到戰爭的反噬是自作自受還是同樣是個受害者呢?

《螢火蟲之墓》:戰爭的墳墓不僅僅為螢火蟲而準備

曾經,導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連續推出了《父輩的旗幟》和《來自硫磺島的信》兩部作品,分別從美方和日方來描繪這場激戰。可以看到面對戰爭,不同角度,不同的人會有不一樣的反應,軍人的命令是服從天職,正義和不正義到底有多重要呢,這樣的問題和疑惑在這部動畫電影中依舊存在著。

我們有多瞭解戰爭

影片一開始,讓防空警報響起來的時候,清太一家三口並沒有放下所有的東西,在第一時間去防空洞,雖然急迫,但是財產還是需要,卻沒有想到這一次卻是人鬼兩隔,而母親的決定則是讓自己命喪火海。

《螢火蟲之墓》:戰爭的墳墓不僅僅為螢火蟲而準備

即使是軍人的家庭,對於戰爭的殘酷性也並沒有更深的理解,在性命與財產之間,這是一種很難權衡的事,面對這樣緊急的情況,不同的選擇帶來不同的命運。

俄羅斯國際航空公司客機發生起火事件後,不少外媒都曾報道稱“部分乘客執意拿行李耽誤他人逃生”。雖然俄羅斯一些主流媒體闢謠說一些乘客大大火時已經中毒死亡,不會因某些乘客拿行李導致疏散不通的問題。

《螢火蟲之墓》:戰爭的墳墓不僅僅為螢火蟲而準備

但是,根據航空公司的明令規定,發生緊急狀況時乘客必須將所有行李留在飛機上,按照工作人員指示迅速逃生。 不管如何,拿行李這個動作在個人看來依舊是個不恰當的行為。

我們不瞭解戰爭或事故的殘酷,但是會了解帶著財產的重要性,這一點估計在許多人身上會印證出來,這次俄羅斯的客機事件也不例外。

動畫片中有一個值得注意的細節,在一家人照相的時候,清太模仿著父親的立正的模樣,也許在他的心目中,父親是個大英雄,而不管父親要去參加的戰爭是否是正義的。

《螢火蟲之墓》:戰爭的墳墓不僅僅為螢火蟲而準備

在電影中,不止這一個場景,包括清太在自我遊戲的時候假裝士兵打仗,要打敗敵人的假想,因為父親參加戰爭就是為了打敗敵人,只不過這個敵人是誰?是他們主動找上去打的,還是被動的迎戰的,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父親去打仗了,這在孩子心目中可是一個光榮偉大的事。

兒時,最喜歡玩的遊戲也是戰爭的遊戲,一群小夥伴們經常分作兩幫,在村子裡跑來跑去,哪一方是正義哪一方是非正義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夠模擬打死對方,至於為什麼打仗,沒有人關心,只關心打仗中的樂趣所有。

這樣的遊戲被一次又一次的玩起,從來沒有疲倦的時候,若是偶然會收到一些真實彈殼或是有木頭做的手槍作為玩具,收穫的都是小夥伴們羨慕的眼光,貌似自己就是戰爭英雄一般,戰爭又到底是什麼呢?

普通民眾對於閱軍可是歡呼的,以歡送民族大英雄般的致敬,清太不無自豪的對妹妹說起這段他認為的美好回憶。

《螢火蟲之墓》:戰爭的墳墓不僅僅為螢火蟲而準備

更是自豪的唱起“無論是守是攻都要戰下去,都要依靠銅牆鐵壁的堡壘....”,他從來沒有意識到正是他認為的這種自豪的戰爭導致了他目前悲慘的命運,對於戰爭他依舊充滿了幻想,這是英雄的世界,是父親那種英雄要去奮戰的世界。

我們有多瞭解人性

當母親死去,自己品嚐了寄人籬下的不痛快之後,清太帶著妹妹去了防空洞,在他的心目中,母親雖然死了,但是父親一直沒有消息,應該會回來的,那就等著父親回來得了。

年輕的孤傲及無知,再加上戰爭中人與人之間的冷漠,畢竟當自己都無法正常生活時,誰又能真正顧及上他人,那怕這個他人是親戚。

是戰爭讓清太和妹妹陷入了困境,在這樣的困境中兩人並沒有改變孩子般的童貞,特別是妹妹的善解人意及清太對於生活積極態度都是影片中值得肯定的地方。但是孩子畢竟是孩子,把戰爭想得太簡單也把生活想得太簡單。

《螢火蟲之墓》:戰爭的墳墓不僅僅為螢火蟲而準備

同時,也因為這個戰爭,清太倒是發現另外一個可以解決溫飽的問題,就是在轟炸來臨之時,自己趁火打劫,可以去偷取衣物和食物,人性的複雜性在則在於,戰爭的殘酷在清太趁火打劫過程中變得高尚起來,若是沒有轟炸就沒有他容易得來的食物,所以清太會歡呼:炸吧。

這是整體人性的悲哀,也是孩子氣的無知,而為了生存,卻是為戰爭歡呼,同樣在開始,因為父親的參戰,則是為父親歡呼,這樣的歡呼本質上並沒有多少不同。

在《零年:1945》這本書中,作者寫到這樣一段:

日本人在戰爭結束前很久就已經開始餓肚子了。政府當局指導國民如何用橡子、穀皮、鋸屑(用來做煎餅)、蝸牛、蚱蜢和老鼠做菜。等到戰敗後大批軍人返鄉時,本來就很困頓的局面演變成一場危機。許多無家可歸的人只能住在火車站的地下過道里,狹長、迷宮般曲折的地道宛如維多利亞時期倫敦的貧民窟。在這個狄更斯式的世界裡,父母雙亡的孤兒靠撿拾菸蒂換取吃的東西,除此之外要麼當扒手,要麼出賣他們營養不良的肉身。

所以有人感嘆,這些無家可歸的孩子眼中,唯一的敵人就是人類。

無助的希望

正如有人說,要尋找到生命的意義才能很好的活下去,同樣,希望對於人類來說依舊不可缺少。

失去了母親,但是還有父親在遠方作戰呢,在清太的希望中,父親終究有一天會回來的,然後當去銀行取最後一筆錢的時候,這個希望變得渺茫起來。

妹妹嚴重營養不良,按理有點錢應該拿出來購買食物和營養品,才開始這點也沒有想明白,為什麼不把錢取出來用呢?

看到清太對於戰敗的激動就明白,他是要等父親回來時一起有錢用,也許這點錢可以重建家園,也許這點錢可能讓三人買點好衣服,所以寧可去偷去搶,在轟炸中成為打劫者,也沒有想去動最後一筆錢,直到妹妹撐不住了,實在沒辦法才去取錢購買點吃的東西。

但是,這一切已經遲了,在孩子無助的希望中,一切都破滅了。螢火蟲飛起,妹妹曾經感嘆螢火蟲怎麼死得這麼快,自己也成為燃燒火光中的一員。

《螢火蟲之墓》:戰爭的墳墓不僅僅為螢火蟲而準備

看完這部電影會感覺很糾結,一方面兄妹兩人親密無間,互相體諒幫助讓人動容,另一方面,兩個無知的少年卻不知道生活的困苦,想去創造自己的一份世外桃源,而這樣的無知帶來的卻是死亡的歸宿。

《湯姆·索亞歷險記》充滿了童趣和探索精神,但這只是數天的探索還差點讓主人公陷入困境,最終還是要回歸成年人的世界被照顧,畢竟年少的生存能力並不是童話好樣美好,而清太和妹妹因為無知,也是因為親戚的人性之惡劣而離家而去,卻讓自己陷入更大的困境,這樣的困境若是在和平年代也許會收穫點同情與幫助,而在戰爭這個特殊時期,保護自己才是第一要務,這樣的流浪小孩誰會在意呢?

戰爭是罪,無知是罪,而更大的罪則是人與人之間的冷漠,這種冷漠是禁不住戰爭考驗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