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情梅姨”:從臨危受命到無奈辭職 這三年她都經歷了啥?

脫歐公投已經過去近3年,英國還沒實現脫歐,可英國首相卻又要換人了。

6月7日,英國首相特雷莎 梅正式辭去執政黨保守黨領導人一職,待到保守黨內部推選出新黨首,她便正式卸任。此時,距離她入主首相府才1058天。

從初任首相時的樂觀與自信,到落寞悲情地宣佈辭職,在這近3年的時間裡,梅都經歷了些什麼?

【臨危受命“時尚女強人”入主唐寧街10號】

特蕾莎 梅從小便展示出對政治的興趣。17歲時,她還曾以保守黨候選人的身份參與了學校的模擬大選,獲得第二名。

1986年步入政壇後,梅辛苦打拼數十年,陸續出任了英國教育大臣、運輸大臣、文化大臣等職位,之後又在內政大臣的職位上幹了6年,可以說是穩紮穩打。

另一方面,她又有著鮮明的個人風格:品味不俗的衣著、乾淨利落的短髮、還有最顯眼的豹紋鉚釘高跟鞋……,

正是這樣一個“穩健”、“可靠”、又不失“時尚範”的女強人形象,讓她瞬間從一眾中規中矩的政客中脫穎而出。

2016年7月14日,梅成功入主唐寧街10號,成為繼撒切爾夫人之後,英國史上第二位女首相。

當時,曾有媒體稱她為“鋼鐵般沉著的女人”,對她寄予厚望。

梅對自己也充滿信心,她在就職演說中曾講到:“因為我們是大不列顛,我們將奮起迎接挑戰。在脫離歐盟後,我們將在世界舞臺為自己樹立大膽、全新、正面的形象。”

【亂局當前 “梅姨”舉棋不定引質疑】

2016年7月上臺伊始,英國各界普遍認為梅能穩住政局,她也意氣風發,以改組內閣、開展旋風式外交等手段為之後的脫歐談判鋪路。

可惜,特蕾莎 梅與英國公眾的蜜月期很快就結束了。

在英國亟需有人出來主持大局的時刻,梅在脫歐問題上卻表現得舉棋不定,甚至故意模糊立場,這引來英國各界的不滿。

執政剛半年,梅就迎來了一頓痛批。2017年1月,《經濟學人》雜誌把她的名字改成“Theresa Maybe”,翻譯過來,就是特蕾莎 梅準兒(沒準兒),以此諷刺梅模糊不清的脫歐立場。

《經濟學人》評論稱,梅執政6個月來,成績令人失望。脫歐方面,眼看著就要啟動脫歐程序,可英國除了一些極其模稜兩可的條款以外,什麼都沒有確定下來;國內方面,變革措施更是少的可憐;更重要的是,梅從未清楚地宣告其政治主張,這讓所有人都捉摸不透。甚至有人懷疑,她如此保密自己的計劃,該不會是她還沒想好吧……

為平息不滿和質疑,2017年3月29日,梅匆忙啟動了《里斯本條約》第50條,脫歐談判的大幕拉開,脫歐程序正式啟動。

【提前大選 保守黨丟掉席位梅腹背受敵】

一看脫歐程序正式啟動了,英國議會的“留歐派”勢力開始激烈反對。

無奈之下,為了加強對脫歐進程的掌控,也為了讓保守黨在英國議會內佔更大的優勢,梅放棄了上任時的承諾,呼籲在2017年6月提前舉行大選。

按照梅的想法,提前大選能夠明顯增加當時保守黨在國會的微弱多數,畢竟工黨那時正因內部衝突而四分五裂,而保守黨各地支持率很高。到時候,保守黨人把持著下議院,脫歐就容易很多。

可誰也沒想到,這次選舉之後,梅所領導的保守黨不僅沒有獲得多數議員席位,反而失去了在議會的微弱優勢。梅將面臨的,是一個反對黨議員佔多數的“懸浮議會”,推進脫歐難上加難!

對於這次大選的結果,英國保守黨內部十分不滿,黨內開始出現要求梅辭職的聲音。

可以說,這場選舉,使得特蕾莎 梅腹背受敵,梅的政治威望與執政地位也因此受到了嚴重削弱,也為她之後遭遇保守黨與工黨的兩輪不信任投票埋下了伏筆。

【深陷泥潭 脫歐協議多輪拉鋸終被否】

這邊大選已成定局,那邊艱難的脫歐談判才剛剛開始。

起初,英歐雙方的立場皆十分強硬,談判陷入反覆拉鋸。

後來,由於急於同歐盟協商未來關係,尤其是英歐貿易協定,英國方面不得不做出一些讓步。2017年底,英歐終於在“分手費”、愛爾蘭邊界以及歐盟公民權等三個核心議題上取得了初步共識。

2018年後,“脫歐”談判進入更加複雜的第二階段。在此期間,梅與保守黨其他成員裂痕明顯。2018年7月,時任“脫歐”事務大臣的戴維 戴維斯和外交大臣鮑里斯 約翰遜等政府要員相繼辭職,梅政府陷入內外交困的局面。

隨著脫歐期限逼近,梅政府更加急於與歐盟達成脫歐協議。終於,在2018年11月,英歐雙方簽訂了第一版脫歐協議。

然而,當梅帶著這份好不容易達成的協議回到英國後,卻遇到了更大的阻力。

繼2019年1月15日,以432比202的巨大差距否決了梅與歐盟達成的脫歐協議後,英國議會下院又分別在3月12日和3月29日否決了修改後的脫歐協議。

辛苦談判換來的脫歐協議三度被否,特蕾莎 梅幾乎已無計可施,辭職只是早晚問題。

【被迫辭職“鐵娘子”萬般無奈含淚謝幕】

5月21日,梅開始了最後一搏。她拿出了包含“臨時關稅同盟”和“二次公投”的新修改的脫歐協議法案。可惜,這份協議不僅引發了來自反對黨工黨的強烈反對,還讓許多原本支持她的議員宣佈辭職。

特蕾莎 梅終於走到了無路可退的境地。

2019年5月24日,在與保守黨“1922委員會”主席布雷迪會面後,梅在唐寧街10號門外發表了辭職演說。

當地時間5月24日早上10點整,梅身著紅衣出現。與3年前哼著小調辭職的卡梅倫不同,她在講話時情緒激動,快結束時甚至忍不住哽咽。

對此,有人表示同情,有人不以為然。有國際觀察人士認為,英國脫歐是個死結,梅只是英國民意撕裂的“背鍋俠”;而在英國國內,很多人似乎對她的離去歡欣鼓舞。英國《衛報》就發表專欄文章稱:“一點不為特蕾莎梅感到可惜,她是現代以來最糟糕的首相。”

1956年,梅出生於一個牧師家庭。那時,可能沒人會想到,這個女孩會在30年後步入政壇;

也不會有人想到,又一個30年過去,一場脫歐鬧劇居然將她送上了英國首相的寶座;

更不會有人料到,僅僅不到3年時間,她就從眾口交讚的“鐵娘子”,變成了口誅筆伐的“最差首相”……

欄目主編:陶峰 文字編輯:宋彥霖 題圖來源:IC photo 圖片編輯:朱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