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伊戰爭是1980-1988年伊朗和伊拉克之間一場長達8年的邊境戰爭。這是一場沒勝利者可言的不折不扣的消耗戰:戰前擁有37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的伊拉克在戰爭結束時欠下外債700多億美元,在戰爭過程中伊拉克死亡18萬人、傷25萬人,直接損失3500億美元;作為對手的伊朗也欠下外債450億美元,死亡35萬人、傷70多萬人,僅德黑蘭就有20萬婦女失去丈夫,直接損失3000億美元。戰爭使兩國經濟發展計劃至少推遲20至30年。在這個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個人如此,國家也是如此。正所謂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對任何一個國家而言:戰爭都是一場瘋狂的豪賭,在決定開戰前任何一個國家的領導層都會慎之又慎綜合權衡各方利弊。這意味著戰爭絕對不是一時的心血來潮而必然有其深刻的邏輯原因,那麼這場導致伊朗與伊拉克兩敗俱傷的持續八年的戰爭是怎麼爆發的呢?事實上在兩伊戰爭爆發前伊朗和伊拉克兩國之間的矛盾就已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了。

"

兩伊戰爭是1980-1988年伊朗和伊拉克之間一場長達8年的邊境戰爭。這是一場沒勝利者可言的不折不扣的消耗戰:戰前擁有37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的伊拉克在戰爭結束時欠下外債700多億美元,在戰爭過程中伊拉克死亡18萬人、傷25萬人,直接損失3500億美元;作為對手的伊朗也欠下外債450億美元,死亡35萬人、傷70多萬人,僅德黑蘭就有20萬婦女失去丈夫,直接損失3000億美元。戰爭使兩國經濟發展計劃至少推遲20至30年。在這個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個人如此,國家也是如此。正所謂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對任何一個國家而言:戰爭都是一場瘋狂的豪賭,在決定開戰前任何一個國家的領導層都會慎之又慎綜合權衡各方利弊。這意味著戰爭絕對不是一時的心血來潮而必然有其深刻的邏輯原因,那麼這場導致伊朗與伊拉克兩敗俱傷的持續八年的戰爭是怎麼爆發的呢?事實上在兩伊戰爭爆發前伊朗和伊拉克兩國之間的矛盾就已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了。

沒有勝利者的兩伊戰爭


雙方的矛盾首先集中反映在領土爭端上:伊朗和伊拉克之間有1200多公里的邊界線。在歷史上伊拉克所處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相繼由阿卡德王國、烏爾第三王朝、古巴比倫王國、亞述帝國和新巴比倫王國統治。然而自從新巴比倫王國被波斯帝國吞併以來的兩千餘年里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就再沒成立過獨立的國家,在這兩千餘年的時間裡兩河流域先後被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帝國、帕提亞帝國、薩珊波斯帝國、阿拉伯帝國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統治。這其中的波斯帝國、帕提亞帝國、薩珊波斯帝國都興起於伊朗高原,換句話說歷史上伊朗的疆域曾多次覆蓋過伊拉克所在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在漫長的歷史演變過程中雙方的邊界線上出現了一塊模糊地帶: 阿拉伯河是由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在伊拉克境內匯合而成,阿拉伯河下游約100千米長的一段為伊朗和伊拉克兩國的界河。1847年當時統治伊拉克的奧斯曼帝國和波斯王國簽訂協議:阿拉伯河以波斯一側的淺水區域為界,也就是說奧斯曼帝國掌握著大部分的水域。1913年雙方計劃重新劃分國界,但隨即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而取消。1918年隨著同盟國陣營在一戰中的失敗,作為同盟國成員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被作為戰勝方的協約國肢解,伊拉克就是從這時被從奧斯曼帝國分割出來成為英國託管地。1921年8月伊拉克王國獨立,於是當年波斯王國同奧斯曼帝國的邊界糾紛就成為了伊朗和伊拉克之間的歷史遺留問題。1937年伊拉克與伊朗簽訂協議:又將國界畫到了河面上主要航線的中間位置,也就是兩國各分一半。不過該協議的簽訂並未給兩伊之間的領土糾紛畫上句號:伊朗的胡齊斯坦省(伊拉克稱阿拉伯斯坦省)有10%的領土原為伊拉克所有,但在1923年被劃入了伊朗,伊拉克方面就始終堅持認定伊拉克對該地享有主權。而阿拉伯河作為伊拉克唯一進出波斯灣的出海通道對伊拉克具有無比重要的戰略意義,伊拉克認為要將阿拉伯河水道與伊朗平分是對伊拉克大大不利的。由於當時伊拉克是英國的託管地,所以最早的兩伊邊境談判是在伊朗和英國之間展開的,伊拉克獨立後認為當初的談判結果對自己不利,為此與伊朗展開了持續數十年的爭端。伊拉克的海岸線幾乎完全被科威特堵住了,留下的唯一出海口難以支撐伊拉克的石油貿易,因此伊拉克也希望通過對與伊朗有爭議領土的控制獲得更為暢通的出海通道。

"

兩伊戰爭是1980-1988年伊朗和伊拉克之間一場長達8年的邊境戰爭。這是一場沒勝利者可言的不折不扣的消耗戰:戰前擁有37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的伊拉克在戰爭結束時欠下外債700多億美元,在戰爭過程中伊拉克死亡18萬人、傷25萬人,直接損失3500億美元;作為對手的伊朗也欠下外債450億美元,死亡35萬人、傷70多萬人,僅德黑蘭就有20萬婦女失去丈夫,直接損失3000億美元。戰爭使兩國經濟發展計劃至少推遲20至30年。在這個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個人如此,國家也是如此。正所謂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對任何一個國家而言:戰爭都是一場瘋狂的豪賭,在決定開戰前任何一個國家的領導層都會慎之又慎綜合權衡各方利弊。這意味著戰爭絕對不是一時的心血來潮而必然有其深刻的邏輯原因,那麼這場導致伊朗與伊拉克兩敗俱傷的持續八年的戰爭是怎麼爆發的呢?事實上在兩伊戰爭爆發前伊朗和伊拉克兩國之間的矛盾就已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了。

沒有勝利者的兩伊戰爭


雙方的矛盾首先集中反映在領土爭端上:伊朗和伊拉克之間有1200多公里的邊界線。在歷史上伊拉克所處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相繼由阿卡德王國、烏爾第三王朝、古巴比倫王國、亞述帝國和新巴比倫王國統治。然而自從新巴比倫王國被波斯帝國吞併以來的兩千餘年里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就再沒成立過獨立的國家,在這兩千餘年的時間裡兩河流域先後被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帝國、帕提亞帝國、薩珊波斯帝國、阿拉伯帝國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統治。這其中的波斯帝國、帕提亞帝國、薩珊波斯帝國都興起於伊朗高原,換句話說歷史上伊朗的疆域曾多次覆蓋過伊拉克所在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在漫長的歷史演變過程中雙方的邊界線上出現了一塊模糊地帶: 阿拉伯河是由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在伊拉克境內匯合而成,阿拉伯河下游約100千米長的一段為伊朗和伊拉克兩國的界河。1847年當時統治伊拉克的奧斯曼帝國和波斯王國簽訂協議:阿拉伯河以波斯一側的淺水區域為界,也就是說奧斯曼帝國掌握著大部分的水域。1913年雙方計劃重新劃分國界,但隨即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而取消。1918年隨著同盟國陣營在一戰中的失敗,作為同盟國成員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被作為戰勝方的協約國肢解,伊拉克就是從這時被從奧斯曼帝國分割出來成為英國託管地。1921年8月伊拉克王國獨立,於是當年波斯王國同奧斯曼帝國的邊界糾紛就成為了伊朗和伊拉克之間的歷史遺留問題。1937年伊拉克與伊朗簽訂協議:又將國界畫到了河面上主要航線的中間位置,也就是兩國各分一半。不過該協議的簽訂並未給兩伊之間的領土糾紛畫上句號:伊朗的胡齊斯坦省(伊拉克稱阿拉伯斯坦省)有10%的領土原為伊拉克所有,但在1923年被劃入了伊朗,伊拉克方面就始終堅持認定伊拉克對該地享有主權。而阿拉伯河作為伊拉克唯一進出波斯灣的出海通道對伊拉克具有無比重要的戰略意義,伊拉克認為要將阿拉伯河水道與伊朗平分是對伊拉克大大不利的。由於當時伊拉克是英國的託管地,所以最早的兩伊邊境談判是在伊朗和英國之間展開的,伊拉克獨立後認為當初的談判結果對自己不利,為此與伊朗展開了持續數十年的爭端。伊拉克的海岸線幾乎完全被科威特堵住了,留下的唯一出海口難以支撐伊拉克的石油貿易,因此伊拉克也希望通過對與伊朗有爭議領土的控制獲得更為暢通的出海通道。

沒有勝利者的兩伊戰爭


當時伊朗的巴列維王朝是美國在中東地區的重要盟友且自身實力也較為強大:巴列維王朝致力於大規模發展工業、落實主要的基礎建設計劃、建設跨國鐵路系統、建立公立學校機制、改革司法機構及改善醫療衛生。與此同時巴列維王朝還大力執行世俗化政策:越來越多的伊朗人赴歐洲留學,開始接觸到新思想。巴列維王朝制定了野心勃勃的發展幾乎:在20年內建成世界第五大工業大國,同時伊朗還從美國買了最高檔的F-14戰鬥機和基德級驅逐艦——不光要做世界第五大工業大國,還要做世界前五的軍事強國。伊朗經濟和軍力的發展都使與其有領土爭端的伊拉克感覺猶如芒刺在背。這時的伊拉克也正處於高速發展時期,一時間伊朗和伊拉克被視為中東地區最具影響力的兩個大國。正所謂一山不容二虎,更何況是兩頭早有積怨的老虎?事實上這一時期伊朗和伊拉克各自的國防軍備力量的發展計劃均是以對方為假想敵而制定的。事實上雙方的積怨還不僅限於領土爭端:伊朗是以波斯人為主的國家,波斯人佔全國總人口的66%左右,語言以波斯語為主。而伊拉克以及中東絕大多數國家以阿拉伯人佔多數。波斯人一直把1400年前加西亞之戰中被阿拉伯人打敗看成是永遠的恥辱,在他們看來:當波斯人和希臘、羅馬、古印度、古中國等古典文明並立時阿拉伯人還是沙漠中的遊牧民,事實上阿拉伯帝國在征服波斯後雖然使波斯皈依了伊斯蘭教,但阿拉伯文明自身也被波斯文明同化了不少——我們今天所謂的阿拉伯數字其實就是從印度經由波斯傳入的阿拉伯。這就使波斯人在面對阿拉伯人時具有一種複雜糾結的心態:一方面波斯人對歷史上自己曾被阿拉伯人征服引以為恥,另一方面又始終以祖先曾經的輝煌為榮並在阿拉伯人面前自覺高人一等。波斯復國後在其西南部的胡齊斯坦省及波斯灣沿岸地區生活著一部分阿拉伯人,這裡的阿拉伯人就像當地波斯在阿拉伯帝國統治下一樣不斷髮動起義,追求民族獨立,這就加深了波斯和阿拉伯兩大族系之間的矛盾衝突。此外在伊朗和伊拉克國內均存在作為少數民族的庫爾德人,而兩國均支持對方境內的庫爾德人取得民族獨立以削弱對方。儘管伊朗在被阿拉伯帝國征服後皈依了從阿拉伯地區傳來的伊斯蘭教,但伊朗信奉的是伊斯蘭教什葉派,而伊拉克儘管也是一個擁有大量什葉派人口的國家,然而伊拉克的統治階層卻出自遜尼派,與此同時遜尼派也是阿拉伯各國的多數派。領土、民族、教派等多方面的矛盾交織在一起使兩伊關係異常尖銳。

"

兩伊戰爭是1980-1988年伊朗和伊拉克之間一場長達8年的邊境戰爭。這是一場沒勝利者可言的不折不扣的消耗戰:戰前擁有37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的伊拉克在戰爭結束時欠下外債700多億美元,在戰爭過程中伊拉克死亡18萬人、傷25萬人,直接損失3500億美元;作為對手的伊朗也欠下外債450億美元,死亡35萬人、傷70多萬人,僅德黑蘭就有20萬婦女失去丈夫,直接損失3000億美元。戰爭使兩國經濟發展計劃至少推遲20至30年。在這個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個人如此,國家也是如此。正所謂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對任何一個國家而言:戰爭都是一場瘋狂的豪賭,在決定開戰前任何一個國家的領導層都會慎之又慎綜合權衡各方利弊。這意味著戰爭絕對不是一時的心血來潮而必然有其深刻的邏輯原因,那麼這場導致伊朗與伊拉克兩敗俱傷的持續八年的戰爭是怎麼爆發的呢?事實上在兩伊戰爭爆發前伊朗和伊拉克兩國之間的矛盾就已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了。

沒有勝利者的兩伊戰爭


雙方的矛盾首先集中反映在領土爭端上:伊朗和伊拉克之間有1200多公里的邊界線。在歷史上伊拉克所處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相繼由阿卡德王國、烏爾第三王朝、古巴比倫王國、亞述帝國和新巴比倫王國統治。然而自從新巴比倫王國被波斯帝國吞併以來的兩千餘年里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就再沒成立過獨立的國家,在這兩千餘年的時間裡兩河流域先後被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帝國、帕提亞帝國、薩珊波斯帝國、阿拉伯帝國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統治。這其中的波斯帝國、帕提亞帝國、薩珊波斯帝國都興起於伊朗高原,換句話說歷史上伊朗的疆域曾多次覆蓋過伊拉克所在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在漫長的歷史演變過程中雙方的邊界線上出現了一塊模糊地帶: 阿拉伯河是由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在伊拉克境內匯合而成,阿拉伯河下游約100千米長的一段為伊朗和伊拉克兩國的界河。1847年當時統治伊拉克的奧斯曼帝國和波斯王國簽訂協議:阿拉伯河以波斯一側的淺水區域為界,也就是說奧斯曼帝國掌握著大部分的水域。1913年雙方計劃重新劃分國界,但隨即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而取消。1918年隨著同盟國陣營在一戰中的失敗,作為同盟國成員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被作為戰勝方的協約國肢解,伊拉克就是從這時被從奧斯曼帝國分割出來成為英國託管地。1921年8月伊拉克王國獨立,於是當年波斯王國同奧斯曼帝國的邊界糾紛就成為了伊朗和伊拉克之間的歷史遺留問題。1937年伊拉克與伊朗簽訂協議:又將國界畫到了河面上主要航線的中間位置,也就是兩國各分一半。不過該協議的簽訂並未給兩伊之間的領土糾紛畫上句號:伊朗的胡齊斯坦省(伊拉克稱阿拉伯斯坦省)有10%的領土原為伊拉克所有,但在1923年被劃入了伊朗,伊拉克方面就始終堅持認定伊拉克對該地享有主權。而阿拉伯河作為伊拉克唯一進出波斯灣的出海通道對伊拉克具有無比重要的戰略意義,伊拉克認為要將阿拉伯河水道與伊朗平分是對伊拉克大大不利的。由於當時伊拉克是英國的託管地,所以最早的兩伊邊境談判是在伊朗和英國之間展開的,伊拉克獨立後認為當初的談判結果對自己不利,為此與伊朗展開了持續數十年的爭端。伊拉克的海岸線幾乎完全被科威特堵住了,留下的唯一出海口難以支撐伊拉克的石油貿易,因此伊拉克也希望通過對與伊朗有爭議領土的控制獲得更為暢通的出海通道。

沒有勝利者的兩伊戰爭


當時伊朗的巴列維王朝是美國在中東地區的重要盟友且自身實力也較為強大:巴列維王朝致力於大規模發展工業、落實主要的基礎建設計劃、建設跨國鐵路系統、建立公立學校機制、改革司法機構及改善醫療衛生。與此同時巴列維王朝還大力執行世俗化政策:越來越多的伊朗人赴歐洲留學,開始接觸到新思想。巴列維王朝制定了野心勃勃的發展幾乎:在20年內建成世界第五大工業大國,同時伊朗還從美國買了最高檔的F-14戰鬥機和基德級驅逐艦——不光要做世界第五大工業大國,還要做世界前五的軍事強國。伊朗經濟和軍力的發展都使與其有領土爭端的伊拉克感覺猶如芒刺在背。這時的伊拉克也正處於高速發展時期,一時間伊朗和伊拉克被視為中東地區最具影響力的兩個大國。正所謂一山不容二虎,更何況是兩頭早有積怨的老虎?事實上這一時期伊朗和伊拉克各自的國防軍備力量的發展計劃均是以對方為假想敵而制定的。事實上雙方的積怨還不僅限於領土爭端:伊朗是以波斯人為主的國家,波斯人佔全國總人口的66%左右,語言以波斯語為主。而伊拉克以及中東絕大多數國家以阿拉伯人佔多數。波斯人一直把1400年前加西亞之戰中被阿拉伯人打敗看成是永遠的恥辱,在他們看來:當波斯人和希臘、羅馬、古印度、古中國等古典文明並立時阿拉伯人還是沙漠中的遊牧民,事實上阿拉伯帝國在征服波斯後雖然使波斯皈依了伊斯蘭教,但阿拉伯文明自身也被波斯文明同化了不少——我們今天所謂的阿拉伯數字其實就是從印度經由波斯傳入的阿拉伯。這就使波斯人在面對阿拉伯人時具有一種複雜糾結的心態:一方面波斯人對歷史上自己曾被阿拉伯人征服引以為恥,另一方面又始終以祖先曾經的輝煌為榮並在阿拉伯人面前自覺高人一等。波斯復國後在其西南部的胡齊斯坦省及波斯灣沿岸地區生活著一部分阿拉伯人,這裡的阿拉伯人就像當地波斯在阿拉伯帝國統治下一樣不斷髮動起義,追求民族獨立,這就加深了波斯和阿拉伯兩大族系之間的矛盾衝突。此外在伊朗和伊拉克國內均存在作為少數民族的庫爾德人,而兩國均支持對方境內的庫爾德人取得民族獨立以削弱對方。儘管伊朗在被阿拉伯帝國征服後皈依了從阿拉伯地區傳來的伊斯蘭教,但伊朗信奉的是伊斯蘭教什葉派,而伊拉克儘管也是一個擁有大量什葉派人口的國家,然而伊拉克的統治階層卻出自遜尼派,與此同時遜尼派也是阿拉伯各國的多數派。領土、民族、教派等多方面的矛盾交織在一起使兩伊關係異常尖銳。

沒有勝利者的兩伊戰爭


1978年伊朗爆發了聲勢浩大的反王室遊行示威。這些遊行示威的參與者各自的主張並不相同:有人主張建立英國式的君主立憲,使伊朗王室成為像英國王室一樣的國家權力的象徵性存在;有人主張建立美國式的民主共和制度,這就要求徹底廢除王室;有人主張建立蘇聯式的社會主義制度;有人主張恢復伊朗傳統宗教的地位......總之各種對王室不滿的人全都在這時走上街頭參加抗議。在這一過程中流亡在外的什葉派宗教領袖霍梅尼逐漸掌握了示威運動的領導權。1979年1月伊朗末代君主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在強烈的反對民意之下被迫出走,兩週後流亡在外的霍梅尼回國並宣佈“君主制時代已然結束”。隨後伊朗建立了以霍梅尼等伊斯蘭教什葉派教士為核心的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政權,而這一事件使兩伊矛盾進一步激化:在此之前伊朗和伊拉克之間儘管存在領土、民族、教派等多的衝突,然而那時的伊朗畢竟是一個世俗化國家,不會過分強調教派爭端,而隨著更為激進的政教合一政體確立之後開始試圖對外輸出伊斯蘭革命,而伊拉克境內龐大的什葉派人口就成為伊朗重點爭取的對象,這直接威脅到了伊拉克遜尼派統治階層的既得利益。就在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成立的1979年薩達姆就任伊拉克總統,不過相比伊朗激烈的革命運動而言:薩達姆是通過一場“宮廷政變”迫使伊拉克前總統讓位於自己,在這一過程中伊拉克在經濟、軍事、社會等各方面都沒發生太多的動盪。相比之下伊朗在經歷劇烈的革命運動後對效忠原政權的政府和軍隊成員進行了大規模的清洗,一時間伊朗的財政、軍隊、社會體系出現混亂局面,而伊朗新政府的革命輸出之舉使其與周邊阿拉伯國家以及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關係迅速惡化,伊朗在國際上一時處於相對孤立的狀態。這在野心勃勃的薩達姆看來正是他打擊伊朗進而攫取中東霸權的天賜良機——薩達姆試圖將對伊朗的戰爭塑造成為阿拉伯人對波斯人的民族宗教聖戰,使自己成為整個阿拉伯世界萬眾敬仰的英雄,於是他假裝站在阿拉伯國家的整體利益時提出了一個和伊拉克並沒直接關係的問題——就是在霍爾木茲海峽上的阿布穆薩島、大通布島和小通布島的歸屬問題。這些島嶼原本歸英國所有,60年代後英國將其控制權交給沙迦。1971年11月英軍撤走後伊朗便出兵佔領了這些地區,然而僅僅一個月後沙迦從英國統治下獨立並與阿布扎比、迪拜、富查伊拉、烏姆蓋萬和阿治曼5個酋長國組成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簡稱阿聯酋)。由於這些島嶼靠近霍爾木茲海峽,伊朗佔領這些島嶼後擴大了其在海峽地區的控制能力,引發了伊拉克的擔憂,於是薩達姆將自己擺在了整個阿拉伯世界領袖的位置上要求伊朗將這三座小島歸還給阿聯酋。但作為直接受益者的阿聯酋並不領情——公開聲明這三座島嶼是阿聯酋與伊朗的問題,和伊拉克並無關係。不過對薩達姆而言:這不過只是他發動對伊朗的戰爭的藉口而已,阿聯酋的態度其實根本無所謂,於是在1980年9月16日薩達姆在政府會議上決定一週後將向伊朗全面開戰。

"

兩伊戰爭是1980-1988年伊朗和伊拉克之間一場長達8年的邊境戰爭。這是一場沒勝利者可言的不折不扣的消耗戰:戰前擁有37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的伊拉克在戰爭結束時欠下外債700多億美元,在戰爭過程中伊拉克死亡18萬人、傷25萬人,直接損失3500億美元;作為對手的伊朗也欠下外債450億美元,死亡35萬人、傷70多萬人,僅德黑蘭就有20萬婦女失去丈夫,直接損失3000億美元。戰爭使兩國經濟發展計劃至少推遲20至30年。在這個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個人如此,國家也是如此。正所謂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對任何一個國家而言:戰爭都是一場瘋狂的豪賭,在決定開戰前任何一個國家的領導層都會慎之又慎綜合權衡各方利弊。這意味著戰爭絕對不是一時的心血來潮而必然有其深刻的邏輯原因,那麼這場導致伊朗與伊拉克兩敗俱傷的持續八年的戰爭是怎麼爆發的呢?事實上在兩伊戰爭爆發前伊朗和伊拉克兩國之間的矛盾就已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了。

沒有勝利者的兩伊戰爭


雙方的矛盾首先集中反映在領土爭端上:伊朗和伊拉克之間有1200多公里的邊界線。在歷史上伊拉克所處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相繼由阿卡德王國、烏爾第三王朝、古巴比倫王國、亞述帝國和新巴比倫王國統治。然而自從新巴比倫王國被波斯帝國吞併以來的兩千餘年里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就再沒成立過獨立的國家,在這兩千餘年的時間裡兩河流域先後被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帝國、帕提亞帝國、薩珊波斯帝國、阿拉伯帝國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統治。這其中的波斯帝國、帕提亞帝國、薩珊波斯帝國都興起於伊朗高原,換句話說歷史上伊朗的疆域曾多次覆蓋過伊拉克所在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在漫長的歷史演變過程中雙方的邊界線上出現了一塊模糊地帶: 阿拉伯河是由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在伊拉克境內匯合而成,阿拉伯河下游約100千米長的一段為伊朗和伊拉克兩國的界河。1847年當時統治伊拉克的奧斯曼帝國和波斯王國簽訂協議:阿拉伯河以波斯一側的淺水區域為界,也就是說奧斯曼帝國掌握著大部分的水域。1913年雙方計劃重新劃分國界,但隨即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而取消。1918年隨著同盟國陣營在一戰中的失敗,作為同盟國成員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被作為戰勝方的協約國肢解,伊拉克就是從這時被從奧斯曼帝國分割出來成為英國託管地。1921年8月伊拉克王國獨立,於是當年波斯王國同奧斯曼帝國的邊界糾紛就成為了伊朗和伊拉克之間的歷史遺留問題。1937年伊拉克與伊朗簽訂協議:又將國界畫到了河面上主要航線的中間位置,也就是兩國各分一半。不過該協議的簽訂並未給兩伊之間的領土糾紛畫上句號:伊朗的胡齊斯坦省(伊拉克稱阿拉伯斯坦省)有10%的領土原為伊拉克所有,但在1923年被劃入了伊朗,伊拉克方面就始終堅持認定伊拉克對該地享有主權。而阿拉伯河作為伊拉克唯一進出波斯灣的出海通道對伊拉克具有無比重要的戰略意義,伊拉克認為要將阿拉伯河水道與伊朗平分是對伊拉克大大不利的。由於當時伊拉克是英國的託管地,所以最早的兩伊邊境談判是在伊朗和英國之間展開的,伊拉克獨立後認為當初的談判結果對自己不利,為此與伊朗展開了持續數十年的爭端。伊拉克的海岸線幾乎完全被科威特堵住了,留下的唯一出海口難以支撐伊拉克的石油貿易,因此伊拉克也希望通過對與伊朗有爭議領土的控制獲得更為暢通的出海通道。

沒有勝利者的兩伊戰爭


當時伊朗的巴列維王朝是美國在中東地區的重要盟友且自身實力也較為強大:巴列維王朝致力於大規模發展工業、落實主要的基礎建設計劃、建設跨國鐵路系統、建立公立學校機制、改革司法機構及改善醫療衛生。與此同時巴列維王朝還大力執行世俗化政策:越來越多的伊朗人赴歐洲留學,開始接觸到新思想。巴列維王朝制定了野心勃勃的發展幾乎:在20年內建成世界第五大工業大國,同時伊朗還從美國買了最高檔的F-14戰鬥機和基德級驅逐艦——不光要做世界第五大工業大國,還要做世界前五的軍事強國。伊朗經濟和軍力的發展都使與其有領土爭端的伊拉克感覺猶如芒刺在背。這時的伊拉克也正處於高速發展時期,一時間伊朗和伊拉克被視為中東地區最具影響力的兩個大國。正所謂一山不容二虎,更何況是兩頭早有積怨的老虎?事實上這一時期伊朗和伊拉克各自的國防軍備力量的發展計劃均是以對方為假想敵而制定的。事實上雙方的積怨還不僅限於領土爭端:伊朗是以波斯人為主的國家,波斯人佔全國總人口的66%左右,語言以波斯語為主。而伊拉克以及中東絕大多數國家以阿拉伯人佔多數。波斯人一直把1400年前加西亞之戰中被阿拉伯人打敗看成是永遠的恥辱,在他們看來:當波斯人和希臘、羅馬、古印度、古中國等古典文明並立時阿拉伯人還是沙漠中的遊牧民,事實上阿拉伯帝國在征服波斯後雖然使波斯皈依了伊斯蘭教,但阿拉伯文明自身也被波斯文明同化了不少——我們今天所謂的阿拉伯數字其實就是從印度經由波斯傳入的阿拉伯。這就使波斯人在面對阿拉伯人時具有一種複雜糾結的心態:一方面波斯人對歷史上自己曾被阿拉伯人征服引以為恥,另一方面又始終以祖先曾經的輝煌為榮並在阿拉伯人面前自覺高人一等。波斯復國後在其西南部的胡齊斯坦省及波斯灣沿岸地區生活著一部分阿拉伯人,這裡的阿拉伯人就像當地波斯在阿拉伯帝國統治下一樣不斷髮動起義,追求民族獨立,這就加深了波斯和阿拉伯兩大族系之間的矛盾衝突。此外在伊朗和伊拉克國內均存在作為少數民族的庫爾德人,而兩國均支持對方境內的庫爾德人取得民族獨立以削弱對方。儘管伊朗在被阿拉伯帝國征服後皈依了從阿拉伯地區傳來的伊斯蘭教,但伊朗信奉的是伊斯蘭教什葉派,而伊拉克儘管也是一個擁有大量什葉派人口的國家,然而伊拉克的統治階層卻出自遜尼派,與此同時遜尼派也是阿拉伯各國的多數派。領土、民族、教派等多方面的矛盾交織在一起使兩伊關係異常尖銳。

沒有勝利者的兩伊戰爭


1978年伊朗爆發了聲勢浩大的反王室遊行示威。這些遊行示威的參與者各自的主張並不相同:有人主張建立英國式的君主立憲,使伊朗王室成為像英國王室一樣的國家權力的象徵性存在;有人主張建立美國式的民主共和制度,這就要求徹底廢除王室;有人主張建立蘇聯式的社會主義制度;有人主張恢復伊朗傳統宗教的地位......總之各種對王室不滿的人全都在這時走上街頭參加抗議。在這一過程中流亡在外的什葉派宗教領袖霍梅尼逐漸掌握了示威運動的領導權。1979年1月伊朗末代君主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在強烈的反對民意之下被迫出走,兩週後流亡在外的霍梅尼回國並宣佈“君主制時代已然結束”。隨後伊朗建立了以霍梅尼等伊斯蘭教什葉派教士為核心的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政權,而這一事件使兩伊矛盾進一步激化:在此之前伊朗和伊拉克之間儘管存在領土、民族、教派等多的衝突,然而那時的伊朗畢竟是一個世俗化國家,不會過分強調教派爭端,而隨著更為激進的政教合一政體確立之後開始試圖對外輸出伊斯蘭革命,而伊拉克境內龐大的什葉派人口就成為伊朗重點爭取的對象,這直接威脅到了伊拉克遜尼派統治階層的既得利益。就在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成立的1979年薩達姆就任伊拉克總統,不過相比伊朗激烈的革命運動而言:薩達姆是通過一場“宮廷政變”迫使伊拉克前總統讓位於自己,在這一過程中伊拉克在經濟、軍事、社會等各方面都沒發生太多的動盪。相比之下伊朗在經歷劇烈的革命運動後對效忠原政權的政府和軍隊成員進行了大規模的清洗,一時間伊朗的財政、軍隊、社會體系出現混亂局面,而伊朗新政府的革命輸出之舉使其與周邊阿拉伯國家以及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關係迅速惡化,伊朗在國際上一時處於相對孤立的狀態。這在野心勃勃的薩達姆看來正是他打擊伊朗進而攫取中東霸權的天賜良機——薩達姆試圖將對伊朗的戰爭塑造成為阿拉伯人對波斯人的民族宗教聖戰,使自己成為整個阿拉伯世界萬眾敬仰的英雄,於是他假裝站在阿拉伯國家的整體利益時提出了一個和伊拉克並沒直接關係的問題——就是在霍爾木茲海峽上的阿布穆薩島、大通布島和小通布島的歸屬問題。這些島嶼原本歸英國所有,60年代後英國將其控制權交給沙迦。1971年11月英軍撤走後伊朗便出兵佔領了這些地區,然而僅僅一個月後沙迦從英國統治下獨立並與阿布扎比、迪拜、富查伊拉、烏姆蓋萬和阿治曼5個酋長國組成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簡稱阿聯酋)。由於這些島嶼靠近霍爾木茲海峽,伊朗佔領這些島嶼後擴大了其在海峽地區的控制能力,引發了伊拉克的擔憂,於是薩達姆將自己擺在了整個阿拉伯世界領袖的位置上要求伊朗將這三座小島歸還給阿聯酋。但作為直接受益者的阿聯酋並不領情——公開聲明這三座島嶼是阿聯酋與伊朗的問題,和伊拉克並無關係。不過對薩達姆而言:這不過只是他發動對伊朗的戰爭的藉口而已,阿聯酋的態度其實根本無所謂,於是在1980年9月16日薩達姆在政府會議上決定一週後將向伊朗全面開戰。

沒有勝利者的兩伊戰爭


一開始薩達姆小心謹慎地命令伊拉克軍隊佔領了伊朗邊境的兩個小村莊,對此伊朗方面沒任何反應。薩達姆將這視為是伊朗在美國的制裁之下虛弱無力的表現,早就試圖成為中東霸主的薩達姆自然不會放過這個天賜良機,於是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軍隊從南、北、中,三個方向發動了對伊朗全方位的軍事行動,兩伊戰爭正式爆發。當時美國出於遏制戰略對手伊朗的目的在公開層面支持薩達姆:美國為伊拉克提供了軍事情報、武器裝備等方面的支持,然而另一方面美國也暗中向伊朗提供武器。美國的政策一方面是想利用兩伊戰爭大發戰爭橫財,另一方面是為了在伊朗與伊拉克之間實現戰略平衡,避免中東地區出現一家獨大的現象,進而威脅到美國在該地區的利益。戰爭中雙方動用了除核武器之外的一切武器,這場戰場也因此成為大國武器的試驗場。兩國除常規正面作戰之外還採取了襲城戰、襲船戰、襲擊油田等破壞敵方後勤、經濟設施的手段並向對方軍民使用生化武器。戰爭大體上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伊拉克對伊朗發動全面進攻,第二階段伊朗反攻而伊拉克被動挨打,第三階段雙方展開拉鋸戰,第四階段重新掌握戰場主動權的伊拉克再次攻入伊朗境內。1987年7月23日和1988年7月18日伊拉克和伊朗各自接受了聯合國的停火決議,1988年8月20日雙方正式停止戰鬥。從戰爭的整體走向來看:雙方互有勝敗,大體上勢均力敵。從最終結果來看:由於停戰時伊拉克軍隊已攻入伊朗本土,所以名義上這場戰爭是以伊拉克的勝利告終的。然而實際上這場戰爭是沒勝利者可言的不折不扣的消耗戰。除了戰爭直接帶來的巨大傷亡和財產損失之外這場長達8年的戰爭還深刻影響了中東的戰略格局。

"

兩伊戰爭是1980-1988年伊朗和伊拉克之間一場長達8年的邊境戰爭。這是一場沒勝利者可言的不折不扣的消耗戰:戰前擁有37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的伊拉克在戰爭結束時欠下外債700多億美元,在戰爭過程中伊拉克死亡18萬人、傷25萬人,直接損失3500億美元;作為對手的伊朗也欠下外債450億美元,死亡35萬人、傷70多萬人,僅德黑蘭就有20萬婦女失去丈夫,直接損失3000億美元。戰爭使兩國經濟發展計劃至少推遲20至30年。在這個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個人如此,國家也是如此。正所謂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對任何一個國家而言:戰爭都是一場瘋狂的豪賭,在決定開戰前任何一個國家的領導層都會慎之又慎綜合權衡各方利弊。這意味著戰爭絕對不是一時的心血來潮而必然有其深刻的邏輯原因,那麼這場導致伊朗與伊拉克兩敗俱傷的持續八年的戰爭是怎麼爆發的呢?事實上在兩伊戰爭爆發前伊朗和伊拉克兩國之間的矛盾就已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了。

沒有勝利者的兩伊戰爭


雙方的矛盾首先集中反映在領土爭端上:伊朗和伊拉克之間有1200多公里的邊界線。在歷史上伊拉克所處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相繼由阿卡德王國、烏爾第三王朝、古巴比倫王國、亞述帝國和新巴比倫王國統治。然而自從新巴比倫王國被波斯帝國吞併以來的兩千餘年里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就再沒成立過獨立的國家,在這兩千餘年的時間裡兩河流域先後被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帝國、帕提亞帝國、薩珊波斯帝國、阿拉伯帝國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統治。這其中的波斯帝國、帕提亞帝國、薩珊波斯帝國都興起於伊朗高原,換句話說歷史上伊朗的疆域曾多次覆蓋過伊拉克所在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在漫長的歷史演變過程中雙方的邊界線上出現了一塊模糊地帶: 阿拉伯河是由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在伊拉克境內匯合而成,阿拉伯河下游約100千米長的一段為伊朗和伊拉克兩國的界河。1847年當時統治伊拉克的奧斯曼帝國和波斯王國簽訂協議:阿拉伯河以波斯一側的淺水區域為界,也就是說奧斯曼帝國掌握著大部分的水域。1913年雙方計劃重新劃分國界,但隨即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而取消。1918年隨著同盟國陣營在一戰中的失敗,作為同盟國成員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被作為戰勝方的協約國肢解,伊拉克就是從這時被從奧斯曼帝國分割出來成為英國託管地。1921年8月伊拉克王國獨立,於是當年波斯王國同奧斯曼帝國的邊界糾紛就成為了伊朗和伊拉克之間的歷史遺留問題。1937年伊拉克與伊朗簽訂協議:又將國界畫到了河面上主要航線的中間位置,也就是兩國各分一半。不過該協議的簽訂並未給兩伊之間的領土糾紛畫上句號:伊朗的胡齊斯坦省(伊拉克稱阿拉伯斯坦省)有10%的領土原為伊拉克所有,但在1923年被劃入了伊朗,伊拉克方面就始終堅持認定伊拉克對該地享有主權。而阿拉伯河作為伊拉克唯一進出波斯灣的出海通道對伊拉克具有無比重要的戰略意義,伊拉克認為要將阿拉伯河水道與伊朗平分是對伊拉克大大不利的。由於當時伊拉克是英國的託管地,所以最早的兩伊邊境談判是在伊朗和英國之間展開的,伊拉克獨立後認為當初的談判結果對自己不利,為此與伊朗展開了持續數十年的爭端。伊拉克的海岸線幾乎完全被科威特堵住了,留下的唯一出海口難以支撐伊拉克的石油貿易,因此伊拉克也希望通過對與伊朗有爭議領土的控制獲得更為暢通的出海通道。

沒有勝利者的兩伊戰爭


當時伊朗的巴列維王朝是美國在中東地區的重要盟友且自身實力也較為強大:巴列維王朝致力於大規模發展工業、落實主要的基礎建設計劃、建設跨國鐵路系統、建立公立學校機制、改革司法機構及改善醫療衛生。與此同時巴列維王朝還大力執行世俗化政策:越來越多的伊朗人赴歐洲留學,開始接觸到新思想。巴列維王朝制定了野心勃勃的發展幾乎:在20年內建成世界第五大工業大國,同時伊朗還從美國買了最高檔的F-14戰鬥機和基德級驅逐艦——不光要做世界第五大工業大國,還要做世界前五的軍事強國。伊朗經濟和軍力的發展都使與其有領土爭端的伊拉克感覺猶如芒刺在背。這時的伊拉克也正處於高速發展時期,一時間伊朗和伊拉克被視為中東地區最具影響力的兩個大國。正所謂一山不容二虎,更何況是兩頭早有積怨的老虎?事實上這一時期伊朗和伊拉克各自的國防軍備力量的發展計劃均是以對方為假想敵而制定的。事實上雙方的積怨還不僅限於領土爭端:伊朗是以波斯人為主的國家,波斯人佔全國總人口的66%左右,語言以波斯語為主。而伊拉克以及中東絕大多數國家以阿拉伯人佔多數。波斯人一直把1400年前加西亞之戰中被阿拉伯人打敗看成是永遠的恥辱,在他們看來:當波斯人和希臘、羅馬、古印度、古中國等古典文明並立時阿拉伯人還是沙漠中的遊牧民,事實上阿拉伯帝國在征服波斯後雖然使波斯皈依了伊斯蘭教,但阿拉伯文明自身也被波斯文明同化了不少——我們今天所謂的阿拉伯數字其實就是從印度經由波斯傳入的阿拉伯。這就使波斯人在面對阿拉伯人時具有一種複雜糾結的心態:一方面波斯人對歷史上自己曾被阿拉伯人征服引以為恥,另一方面又始終以祖先曾經的輝煌為榮並在阿拉伯人面前自覺高人一等。波斯復國後在其西南部的胡齊斯坦省及波斯灣沿岸地區生活著一部分阿拉伯人,這裡的阿拉伯人就像當地波斯在阿拉伯帝國統治下一樣不斷髮動起義,追求民族獨立,這就加深了波斯和阿拉伯兩大族系之間的矛盾衝突。此外在伊朗和伊拉克國內均存在作為少數民族的庫爾德人,而兩國均支持對方境內的庫爾德人取得民族獨立以削弱對方。儘管伊朗在被阿拉伯帝國征服後皈依了從阿拉伯地區傳來的伊斯蘭教,但伊朗信奉的是伊斯蘭教什葉派,而伊拉克儘管也是一個擁有大量什葉派人口的國家,然而伊拉克的統治階層卻出自遜尼派,與此同時遜尼派也是阿拉伯各國的多數派。領土、民族、教派等多方面的矛盾交織在一起使兩伊關係異常尖銳。

沒有勝利者的兩伊戰爭


1978年伊朗爆發了聲勢浩大的反王室遊行示威。這些遊行示威的參與者各自的主張並不相同:有人主張建立英國式的君主立憲,使伊朗王室成為像英國王室一樣的國家權力的象徵性存在;有人主張建立美國式的民主共和制度,這就要求徹底廢除王室;有人主張建立蘇聯式的社會主義制度;有人主張恢復伊朗傳統宗教的地位......總之各種對王室不滿的人全都在這時走上街頭參加抗議。在這一過程中流亡在外的什葉派宗教領袖霍梅尼逐漸掌握了示威運動的領導權。1979年1月伊朗末代君主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在強烈的反對民意之下被迫出走,兩週後流亡在外的霍梅尼回國並宣佈“君主制時代已然結束”。隨後伊朗建立了以霍梅尼等伊斯蘭教什葉派教士為核心的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政權,而這一事件使兩伊矛盾進一步激化:在此之前伊朗和伊拉克之間儘管存在領土、民族、教派等多的衝突,然而那時的伊朗畢竟是一個世俗化國家,不會過分強調教派爭端,而隨著更為激進的政教合一政體確立之後開始試圖對外輸出伊斯蘭革命,而伊拉克境內龐大的什葉派人口就成為伊朗重點爭取的對象,這直接威脅到了伊拉克遜尼派統治階層的既得利益。就在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成立的1979年薩達姆就任伊拉克總統,不過相比伊朗激烈的革命運動而言:薩達姆是通過一場“宮廷政變”迫使伊拉克前總統讓位於自己,在這一過程中伊拉克在經濟、軍事、社會等各方面都沒發生太多的動盪。相比之下伊朗在經歷劇烈的革命運動後對效忠原政權的政府和軍隊成員進行了大規模的清洗,一時間伊朗的財政、軍隊、社會體系出現混亂局面,而伊朗新政府的革命輸出之舉使其與周邊阿拉伯國家以及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關係迅速惡化,伊朗在國際上一時處於相對孤立的狀態。這在野心勃勃的薩達姆看來正是他打擊伊朗進而攫取中東霸權的天賜良機——薩達姆試圖將對伊朗的戰爭塑造成為阿拉伯人對波斯人的民族宗教聖戰,使自己成為整個阿拉伯世界萬眾敬仰的英雄,於是他假裝站在阿拉伯國家的整體利益時提出了一個和伊拉克並沒直接關係的問題——就是在霍爾木茲海峽上的阿布穆薩島、大通布島和小通布島的歸屬問題。這些島嶼原本歸英國所有,60年代後英國將其控制權交給沙迦。1971年11月英軍撤走後伊朗便出兵佔領了這些地區,然而僅僅一個月後沙迦從英國統治下獨立並與阿布扎比、迪拜、富查伊拉、烏姆蓋萬和阿治曼5個酋長國組成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簡稱阿聯酋)。由於這些島嶼靠近霍爾木茲海峽,伊朗佔領這些島嶼後擴大了其在海峽地區的控制能力,引發了伊拉克的擔憂,於是薩達姆將自己擺在了整個阿拉伯世界領袖的位置上要求伊朗將這三座小島歸還給阿聯酋。但作為直接受益者的阿聯酋並不領情——公開聲明這三座島嶼是阿聯酋與伊朗的問題,和伊拉克並無關係。不過對薩達姆而言:這不過只是他發動對伊朗的戰爭的藉口而已,阿聯酋的態度其實根本無所謂,於是在1980年9月16日薩達姆在政府會議上決定一週後將向伊朗全面開戰。

沒有勝利者的兩伊戰爭


一開始薩達姆小心謹慎地命令伊拉克軍隊佔領了伊朗邊境的兩個小村莊,對此伊朗方面沒任何反應。薩達姆將這視為是伊朗在美國的制裁之下虛弱無力的表現,早就試圖成為中東霸主的薩達姆自然不會放過這個天賜良機,於是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軍隊從南、北、中,三個方向發動了對伊朗全方位的軍事行動,兩伊戰爭正式爆發。當時美國出於遏制戰略對手伊朗的目的在公開層面支持薩達姆:美國為伊拉克提供了軍事情報、武器裝備等方面的支持,然而另一方面美國也暗中向伊朗提供武器。美國的政策一方面是想利用兩伊戰爭大發戰爭橫財,另一方面是為了在伊朗與伊拉克之間實現戰略平衡,避免中東地區出現一家獨大的現象,進而威脅到美國在該地區的利益。戰爭中雙方動用了除核武器之外的一切武器,這場戰場也因此成為大國武器的試驗場。兩國除常規正面作戰之外還採取了襲城戰、襲船戰、襲擊油田等破壞敵方後勤、經濟設施的手段並向對方軍民使用生化武器。戰爭大體上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伊拉克對伊朗發動全面進攻,第二階段伊朗反攻而伊拉克被動挨打,第三階段雙方展開拉鋸戰,第四階段重新掌握戰場主動權的伊拉克再次攻入伊朗境內。1987年7月23日和1988年7月18日伊拉克和伊朗各自接受了聯合國的停火決議,1988年8月20日雙方正式停止戰鬥。從戰爭的整體走向來看:雙方互有勝敗,大體上勢均力敵。從最終結果來看:由於停戰時伊拉克軍隊已攻入伊朗本土,所以名義上這場戰爭是以伊拉克的勝利告終的。然而實際上這場戰爭是沒勝利者可言的不折不扣的消耗戰。除了戰爭直接帶來的巨大傷亡和財產損失之外這場長達8年的戰爭還深刻影響了中東的戰略格局。

沒有勝利者的兩伊戰爭


伊朗伊斯蘭革命推翻了親美的巴列維政權,使美國在中東的利益嚴重受損。伊朗伊斯蘭革命成功之後伊朗首都德黑蘭的4000餘名學生在霍梅尼的支持下佔領了美國大使館,將52名美國外交官和平民被扣留為人質,由此釀成了從1979年11月4日一直持續到1981年的1月20日長達444天的讓人質危機。而更令美國不安的是:伊朗在中東積極推行什葉派革命理念的輸出——在美國看來這是試圖在中東取得支配性地位的表現,而美國恰恰最忌憚在中東這種事關石油美元霸權的要害地區出現單一霸權,因為這會威脅到美國在該地區的利益並進而動搖美國的世界霸權。事實上美國的支持和慫恿也是伊拉克敢於發動戰爭的重要原因。伊拉克還將兩伊戰爭塑造為阿拉伯遜尼派國家對以波斯人為主體民族的信奉什葉派的伊朗的宗教聖戰,因此獲得了阿拉伯各國的支持。得到美國和阿拉伯遜尼派國家支持的伊拉克儘管成為了兩伊戰爭名義上的勝利者,實際上卻在戰爭中蒙受了重大損失而所獲甚少。然而兩伊戰爭中阿拉伯各國對伊拉克的援助並不是無償的,而是以貸款模式提供的,這意味著薩達姆必須償還高額的貸款。打了一場損失巨大卻幾乎一無所獲的戰爭已令薩達姆在伊拉克國內的威信開始出現動搖的跡象,這時要他還錢且不說還不起,就算還得起也必將動搖薩達姆在伊拉克國內的地位。於是薩達姆提出:伊拉克與伊朗打了八年戰爭是替全體阿拉伯人與波斯人作戰,是替全體遜尼派與什葉派作戰,伊拉克人拿性命去戰鬥,希望其他阿拉伯國家把債務免了。然而薩達姆關於免除債務的提議遭到作為最大債主的科威特的拒絕,而薩達姆如果按科威特的要求償還債務需要償還的貸款數目高達140億美元,這還不算利息。本就還沒完全從兩伊戰爭中恢復元氣的伊拉克對科威特恨得咬牙切齒。薩達姆本身就是一個有極大政治野心的人物:從一名普通農家子弟一步步奮鬥成為伊拉克總統,又剛和伊朗撕逼,可謂是中東地區絕對的鐵腕人物。吞併科威特進而成為中東霸主是他極力想實現的政治目標之一,結果科威特還在獅子頭上捉蝨子無疑是大大刺激了他對科威特下手的決心。當時的科威特雖因為石油而致富,但國家實在太小——天然缺乏戰略縱深,既沒建立起成熟的工業金融體系,也沒建立一支強大的軍隊,屬於富而不強,是伊拉克眼中的軟柿子。而且科威特國內也出現了矛盾,甚至當戰爭爆發後有的科威特人甚至支持起伊拉克來:原來當時的科威特依然保留著一夫多妻制,這意味著占人口比例極少部分的土豪男士都可以擁有多位妻子,而身處社會底層的男性恐怕只能打一輩子光棍了;相比之下伊拉克已經廢除一夫多妻制,生活在底層的科威特男性甚至把伊拉克軍隊視為他們的解放者。伊拉克自認為:自己比科威特強大得多,又利用其國內矛盾出兵幾乎萬無一失。

"

兩伊戰爭是1980-1988年伊朗和伊拉克之間一場長達8年的邊境戰爭。這是一場沒勝利者可言的不折不扣的消耗戰:戰前擁有37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的伊拉克在戰爭結束時欠下外債700多億美元,在戰爭過程中伊拉克死亡18萬人、傷25萬人,直接損失3500億美元;作為對手的伊朗也欠下外債450億美元,死亡35萬人、傷70多萬人,僅德黑蘭就有20萬婦女失去丈夫,直接損失3000億美元。戰爭使兩國經濟發展計劃至少推遲20至30年。在這個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個人如此,國家也是如此。正所謂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對任何一個國家而言:戰爭都是一場瘋狂的豪賭,在決定開戰前任何一個國家的領導層都會慎之又慎綜合權衡各方利弊。這意味著戰爭絕對不是一時的心血來潮而必然有其深刻的邏輯原因,那麼這場導致伊朗與伊拉克兩敗俱傷的持續八年的戰爭是怎麼爆發的呢?事實上在兩伊戰爭爆發前伊朗和伊拉克兩國之間的矛盾就已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了。

沒有勝利者的兩伊戰爭


雙方的矛盾首先集中反映在領土爭端上:伊朗和伊拉克之間有1200多公里的邊界線。在歷史上伊拉克所處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相繼由阿卡德王國、烏爾第三王朝、古巴比倫王國、亞述帝國和新巴比倫王國統治。然而自從新巴比倫王國被波斯帝國吞併以來的兩千餘年里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就再沒成立過獨立的國家,在這兩千餘年的時間裡兩河流域先後被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帝國、帕提亞帝國、薩珊波斯帝國、阿拉伯帝國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統治。這其中的波斯帝國、帕提亞帝國、薩珊波斯帝國都興起於伊朗高原,換句話說歷史上伊朗的疆域曾多次覆蓋過伊拉克所在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在漫長的歷史演變過程中雙方的邊界線上出現了一塊模糊地帶: 阿拉伯河是由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在伊拉克境內匯合而成,阿拉伯河下游約100千米長的一段為伊朗和伊拉克兩國的界河。1847年當時統治伊拉克的奧斯曼帝國和波斯王國簽訂協議:阿拉伯河以波斯一側的淺水區域為界,也就是說奧斯曼帝國掌握著大部分的水域。1913年雙方計劃重新劃分國界,但隨即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而取消。1918年隨著同盟國陣營在一戰中的失敗,作為同盟國成員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被作為戰勝方的協約國肢解,伊拉克就是從這時被從奧斯曼帝國分割出來成為英國託管地。1921年8月伊拉克王國獨立,於是當年波斯王國同奧斯曼帝國的邊界糾紛就成為了伊朗和伊拉克之間的歷史遺留問題。1937年伊拉克與伊朗簽訂協議:又將國界畫到了河面上主要航線的中間位置,也就是兩國各分一半。不過該協議的簽訂並未給兩伊之間的領土糾紛畫上句號:伊朗的胡齊斯坦省(伊拉克稱阿拉伯斯坦省)有10%的領土原為伊拉克所有,但在1923年被劃入了伊朗,伊拉克方面就始終堅持認定伊拉克對該地享有主權。而阿拉伯河作為伊拉克唯一進出波斯灣的出海通道對伊拉克具有無比重要的戰略意義,伊拉克認為要將阿拉伯河水道與伊朗平分是對伊拉克大大不利的。由於當時伊拉克是英國的託管地,所以最早的兩伊邊境談判是在伊朗和英國之間展開的,伊拉克獨立後認為當初的談判結果對自己不利,為此與伊朗展開了持續數十年的爭端。伊拉克的海岸線幾乎完全被科威特堵住了,留下的唯一出海口難以支撐伊拉克的石油貿易,因此伊拉克也希望通過對與伊朗有爭議領土的控制獲得更為暢通的出海通道。

沒有勝利者的兩伊戰爭


當時伊朗的巴列維王朝是美國在中東地區的重要盟友且自身實力也較為強大:巴列維王朝致力於大規模發展工業、落實主要的基礎建設計劃、建設跨國鐵路系統、建立公立學校機制、改革司法機構及改善醫療衛生。與此同時巴列維王朝還大力執行世俗化政策:越來越多的伊朗人赴歐洲留學,開始接觸到新思想。巴列維王朝制定了野心勃勃的發展幾乎:在20年內建成世界第五大工業大國,同時伊朗還從美國買了最高檔的F-14戰鬥機和基德級驅逐艦——不光要做世界第五大工業大國,還要做世界前五的軍事強國。伊朗經濟和軍力的發展都使與其有領土爭端的伊拉克感覺猶如芒刺在背。這時的伊拉克也正處於高速發展時期,一時間伊朗和伊拉克被視為中東地區最具影響力的兩個大國。正所謂一山不容二虎,更何況是兩頭早有積怨的老虎?事實上這一時期伊朗和伊拉克各自的國防軍備力量的發展計劃均是以對方為假想敵而制定的。事實上雙方的積怨還不僅限於領土爭端:伊朗是以波斯人為主的國家,波斯人佔全國總人口的66%左右,語言以波斯語為主。而伊拉克以及中東絕大多數國家以阿拉伯人佔多數。波斯人一直把1400年前加西亞之戰中被阿拉伯人打敗看成是永遠的恥辱,在他們看來:當波斯人和希臘、羅馬、古印度、古中國等古典文明並立時阿拉伯人還是沙漠中的遊牧民,事實上阿拉伯帝國在征服波斯後雖然使波斯皈依了伊斯蘭教,但阿拉伯文明自身也被波斯文明同化了不少——我們今天所謂的阿拉伯數字其實就是從印度經由波斯傳入的阿拉伯。這就使波斯人在面對阿拉伯人時具有一種複雜糾結的心態:一方面波斯人對歷史上自己曾被阿拉伯人征服引以為恥,另一方面又始終以祖先曾經的輝煌為榮並在阿拉伯人面前自覺高人一等。波斯復國後在其西南部的胡齊斯坦省及波斯灣沿岸地區生活著一部分阿拉伯人,這裡的阿拉伯人就像當地波斯在阿拉伯帝國統治下一樣不斷髮動起義,追求民族獨立,這就加深了波斯和阿拉伯兩大族系之間的矛盾衝突。此外在伊朗和伊拉克國內均存在作為少數民族的庫爾德人,而兩國均支持對方境內的庫爾德人取得民族獨立以削弱對方。儘管伊朗在被阿拉伯帝國征服後皈依了從阿拉伯地區傳來的伊斯蘭教,但伊朗信奉的是伊斯蘭教什葉派,而伊拉克儘管也是一個擁有大量什葉派人口的國家,然而伊拉克的統治階層卻出自遜尼派,與此同時遜尼派也是阿拉伯各國的多數派。領土、民族、教派等多方面的矛盾交織在一起使兩伊關係異常尖銳。

沒有勝利者的兩伊戰爭


1978年伊朗爆發了聲勢浩大的反王室遊行示威。這些遊行示威的參與者各自的主張並不相同:有人主張建立英國式的君主立憲,使伊朗王室成為像英國王室一樣的國家權力的象徵性存在;有人主張建立美國式的民主共和制度,這就要求徹底廢除王室;有人主張建立蘇聯式的社會主義制度;有人主張恢復伊朗傳統宗教的地位......總之各種對王室不滿的人全都在這時走上街頭參加抗議。在這一過程中流亡在外的什葉派宗教領袖霍梅尼逐漸掌握了示威運動的領導權。1979年1月伊朗末代君主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在強烈的反對民意之下被迫出走,兩週後流亡在外的霍梅尼回國並宣佈“君主制時代已然結束”。隨後伊朗建立了以霍梅尼等伊斯蘭教什葉派教士為核心的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政權,而這一事件使兩伊矛盾進一步激化:在此之前伊朗和伊拉克之間儘管存在領土、民族、教派等多的衝突,然而那時的伊朗畢竟是一個世俗化國家,不會過分強調教派爭端,而隨著更為激進的政教合一政體確立之後開始試圖對外輸出伊斯蘭革命,而伊拉克境內龐大的什葉派人口就成為伊朗重點爭取的對象,這直接威脅到了伊拉克遜尼派統治階層的既得利益。就在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成立的1979年薩達姆就任伊拉克總統,不過相比伊朗激烈的革命運動而言:薩達姆是通過一場“宮廷政變”迫使伊拉克前總統讓位於自己,在這一過程中伊拉克在經濟、軍事、社會等各方面都沒發生太多的動盪。相比之下伊朗在經歷劇烈的革命運動後對效忠原政權的政府和軍隊成員進行了大規模的清洗,一時間伊朗的財政、軍隊、社會體系出現混亂局面,而伊朗新政府的革命輸出之舉使其與周邊阿拉伯國家以及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關係迅速惡化,伊朗在國際上一時處於相對孤立的狀態。這在野心勃勃的薩達姆看來正是他打擊伊朗進而攫取中東霸權的天賜良機——薩達姆試圖將對伊朗的戰爭塑造成為阿拉伯人對波斯人的民族宗教聖戰,使自己成為整個阿拉伯世界萬眾敬仰的英雄,於是他假裝站在阿拉伯國家的整體利益時提出了一個和伊拉克並沒直接關係的問題——就是在霍爾木茲海峽上的阿布穆薩島、大通布島和小通布島的歸屬問題。這些島嶼原本歸英國所有,60年代後英國將其控制權交給沙迦。1971年11月英軍撤走後伊朗便出兵佔領了這些地區,然而僅僅一個月後沙迦從英國統治下獨立並與阿布扎比、迪拜、富查伊拉、烏姆蓋萬和阿治曼5個酋長國組成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簡稱阿聯酋)。由於這些島嶼靠近霍爾木茲海峽,伊朗佔領這些島嶼後擴大了其在海峽地區的控制能力,引發了伊拉克的擔憂,於是薩達姆將自己擺在了整個阿拉伯世界領袖的位置上要求伊朗將這三座小島歸還給阿聯酋。但作為直接受益者的阿聯酋並不領情——公開聲明這三座島嶼是阿聯酋與伊朗的問題,和伊拉克並無關係。不過對薩達姆而言:這不過只是他發動對伊朗的戰爭的藉口而已,阿聯酋的態度其實根本無所謂,於是在1980年9月16日薩達姆在政府會議上決定一週後將向伊朗全面開戰。

沒有勝利者的兩伊戰爭


一開始薩達姆小心謹慎地命令伊拉克軍隊佔領了伊朗邊境的兩個小村莊,對此伊朗方面沒任何反應。薩達姆將這視為是伊朗在美國的制裁之下虛弱無力的表現,早就試圖成為中東霸主的薩達姆自然不會放過這個天賜良機,於是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軍隊從南、北、中,三個方向發動了對伊朗全方位的軍事行動,兩伊戰爭正式爆發。當時美國出於遏制戰略對手伊朗的目的在公開層面支持薩達姆:美國為伊拉克提供了軍事情報、武器裝備等方面的支持,然而另一方面美國也暗中向伊朗提供武器。美國的政策一方面是想利用兩伊戰爭大發戰爭橫財,另一方面是為了在伊朗與伊拉克之間實現戰略平衡,避免中東地區出現一家獨大的現象,進而威脅到美國在該地區的利益。戰爭中雙方動用了除核武器之外的一切武器,這場戰場也因此成為大國武器的試驗場。兩國除常規正面作戰之外還採取了襲城戰、襲船戰、襲擊油田等破壞敵方後勤、經濟設施的手段並向對方軍民使用生化武器。戰爭大體上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伊拉克對伊朗發動全面進攻,第二階段伊朗反攻而伊拉克被動挨打,第三階段雙方展開拉鋸戰,第四階段重新掌握戰場主動權的伊拉克再次攻入伊朗境內。1987年7月23日和1988年7月18日伊拉克和伊朗各自接受了聯合國的停火決議,1988年8月20日雙方正式停止戰鬥。從戰爭的整體走向來看:雙方互有勝敗,大體上勢均力敵。從最終結果來看:由於停戰時伊拉克軍隊已攻入伊朗本土,所以名義上這場戰爭是以伊拉克的勝利告終的。然而實際上這場戰爭是沒勝利者可言的不折不扣的消耗戰。除了戰爭直接帶來的巨大傷亡和財產損失之外這場長達8年的戰爭還深刻影響了中東的戰略格局。

沒有勝利者的兩伊戰爭


伊朗伊斯蘭革命推翻了親美的巴列維政權,使美國在中東的利益嚴重受損。伊朗伊斯蘭革命成功之後伊朗首都德黑蘭的4000餘名學生在霍梅尼的支持下佔領了美國大使館,將52名美國外交官和平民被扣留為人質,由此釀成了從1979年11月4日一直持續到1981年的1月20日長達444天的讓人質危機。而更令美國不安的是:伊朗在中東積極推行什葉派革命理念的輸出——在美國看來這是試圖在中東取得支配性地位的表現,而美國恰恰最忌憚在中東這種事關石油美元霸權的要害地區出現單一霸權,因為這會威脅到美國在該地區的利益並進而動搖美國的世界霸權。事實上美國的支持和慫恿也是伊拉克敢於發動戰爭的重要原因。伊拉克還將兩伊戰爭塑造為阿拉伯遜尼派國家對以波斯人為主體民族的信奉什葉派的伊朗的宗教聖戰,因此獲得了阿拉伯各國的支持。得到美國和阿拉伯遜尼派國家支持的伊拉克儘管成為了兩伊戰爭名義上的勝利者,實際上卻在戰爭中蒙受了重大損失而所獲甚少。然而兩伊戰爭中阿拉伯各國對伊拉克的援助並不是無償的,而是以貸款模式提供的,這意味著薩達姆必須償還高額的貸款。打了一場損失巨大卻幾乎一無所獲的戰爭已令薩達姆在伊拉克國內的威信開始出現動搖的跡象,這時要他還錢且不說還不起,就算還得起也必將動搖薩達姆在伊拉克國內的地位。於是薩達姆提出:伊拉克與伊朗打了八年戰爭是替全體阿拉伯人與波斯人作戰,是替全體遜尼派與什葉派作戰,伊拉克人拿性命去戰鬥,希望其他阿拉伯國家把債務免了。然而薩達姆關於免除債務的提議遭到作為最大債主的科威特的拒絕,而薩達姆如果按科威特的要求償還債務需要償還的貸款數目高達140億美元,這還不算利息。本就還沒完全從兩伊戰爭中恢復元氣的伊拉克對科威特恨得咬牙切齒。薩達姆本身就是一個有極大政治野心的人物:從一名普通農家子弟一步步奮鬥成為伊拉克總統,又剛和伊朗撕逼,可謂是中東地區絕對的鐵腕人物。吞併科威特進而成為中東霸主是他極力想實現的政治目標之一,結果科威特還在獅子頭上捉蝨子無疑是大大刺激了他對科威特下手的決心。當時的科威特雖因為石油而致富,但國家實在太小——天然缺乏戰略縱深,既沒建立起成熟的工業金融體系,也沒建立一支強大的軍隊,屬於富而不強,是伊拉克眼中的軟柿子。而且科威特國內也出現了矛盾,甚至當戰爭爆發後有的科威特人甚至支持起伊拉克來:原來當時的科威特依然保留著一夫多妻制,這意味著占人口比例極少部分的土豪男士都可以擁有多位妻子,而身處社會底層的男性恐怕只能打一輩子光棍了;相比之下伊拉克已經廢除一夫多妻制,生活在底層的科威特男性甚至把伊拉克軍隊視為他們的解放者。伊拉克自認為:自己比科威特強大得多,又利用其國內矛盾出兵幾乎萬無一失。

沒有勝利者的兩伊戰爭


事實上薩達姆根本沒把科威特放在眼裡,他真正所顧忌的其實是美國的態度。由於在兩伊戰爭中伊拉克是美國的盟友,薩達姆自信地以為美國會支持自己吞併科威特。薩達姆為做到萬無一失在1990年7月25日宴請了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阿普里爾·格拉斯皮女士。晚宴過後的舞會上薩達姆向格拉斯皮暗示了他想吞併科威特的意思,結果格拉斯皮卻誤以為薩達姆只是開玩笑,竟樂呵呵地表示“樂見其成”。這令薩達姆自己都不敢相信,於是繼續追問這是格拉斯皮的個人觀點還是美國政府的意思。格拉斯皮則說:“布什政府期望與伊拉克樹立友善聯繫。”“對阿拉伯內部的爭執如伊科之間的邊境爭執表示中立”。這樣一來薩達姆就自認為得到了美國的支持,同時他認為:美國不可能為了科威特這樣的彈丸之地下血本進行干涉,即使美國當真干涉科威特問題,作為中東地頭蛇的伊拉克憑藉地緣上的優勢也足以應付,畢竟當時的伊拉克號稱是僅次於美、蘇的世界第三軍事強國。正所謂強龍不壓地頭蛇——即使是美、蘇兩個超級大國也曾有過被越南、阿富汗這樣的小國利用本土作戰的地緣優勢打敗過,何況是自稱僅次於美、蘇的世界第三軍事強國的伊拉克呢?顯然此時的薩達姆是自信滿滿的。然而薩達姆失算了:自二戰以來美國就致力於維持自己的世界霸權,這其中最關鍵的核心就是堅決避免某地區出現一國獨大的區域霸權。尤其是考慮到中東地區對美國的石油安全戰略的巨大意義,身為產油國的科威特又怎會不涉及美國利益呢?況且正如薩達姆無法準確估計美國的干涉決心一樣的是:美國同樣無法判明薩達姆的意圖——吞併科威特究竟是一次孤立行動呢?還是薩達姆爭奪中東霸主地位的一部分呢?如果是後者,那麼伊拉克極有可能繼續南下圖謀沙特,那將意味著薩達姆將把石油產量、出口量和價格都控制在手中。國與國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久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兩伊戰爭中伊拉克是美國的盟友不假,可如果坐視伊拉克成為中東霸主將損害到美國在這一地區的利益,所以最好還是維持對中東國家分而治之的策略。正因為如此真當自信滿滿的薩達姆出兵後美國立刻組建多國部隊狠狠教訓了伊拉克。薩達姆不僅錯誤估計了美國干涉的決心,也嚴重高估了自己的實力——他曾狂妄地放出豪言:“美國社會連一萬名士兵的死亡都承受不起。”然而真當戰爭打起了之後薩達姆才發現戰爭早已不是他所熟悉的模式——美軍超過300架C-141和C-5向海灣地區快速集結,在沙特達蘭空軍基地每7分鐘降落1次,22天的運輸量就超過了1949年柏林空運11個月的量。與此同時美國的運輸船從全球戰略基地運來物資,三艘的運量就已相當於3000架C-141的運量。海空並用運送30天后海灣地區集結了超過10萬名美軍。這還不算完——在接下來的4個月美軍又繼續晝夜不停地搬運,最終50多萬名士兵、近2000輛主戰坦克集結,運送物資達1200萬噸!本來以為美軍在中東沒什麼軍事力量存在的薩達姆還做著“強龍不壓地頭蛇”的美夢,這麼一看美軍在中東的軍事力量是呈幾何級數在膨脹啊。

"

兩伊戰爭是1980-1988年伊朗和伊拉克之間一場長達8年的邊境戰爭。這是一場沒勝利者可言的不折不扣的消耗戰:戰前擁有37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的伊拉克在戰爭結束時欠下外債700多億美元,在戰爭過程中伊拉克死亡18萬人、傷25萬人,直接損失3500億美元;作為對手的伊朗也欠下外債450億美元,死亡35萬人、傷70多萬人,僅德黑蘭就有20萬婦女失去丈夫,直接損失3000億美元。戰爭使兩國經濟發展計劃至少推遲20至30年。在這個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個人如此,國家也是如此。正所謂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對任何一個國家而言:戰爭都是一場瘋狂的豪賭,在決定開戰前任何一個國家的領導層都會慎之又慎綜合權衡各方利弊。這意味著戰爭絕對不是一時的心血來潮而必然有其深刻的邏輯原因,那麼這場導致伊朗與伊拉克兩敗俱傷的持續八年的戰爭是怎麼爆發的呢?事實上在兩伊戰爭爆發前伊朗和伊拉克兩國之間的矛盾就已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了。

沒有勝利者的兩伊戰爭


雙方的矛盾首先集中反映在領土爭端上:伊朗和伊拉克之間有1200多公里的邊界線。在歷史上伊拉克所處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相繼由阿卡德王國、烏爾第三王朝、古巴比倫王國、亞述帝國和新巴比倫王國統治。然而自從新巴比倫王國被波斯帝國吞併以來的兩千餘年里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就再沒成立過獨立的國家,在這兩千餘年的時間裡兩河流域先後被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帝國、帕提亞帝國、薩珊波斯帝國、阿拉伯帝國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統治。這其中的波斯帝國、帕提亞帝國、薩珊波斯帝國都興起於伊朗高原,換句話說歷史上伊朗的疆域曾多次覆蓋過伊拉克所在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在漫長的歷史演變過程中雙方的邊界線上出現了一塊模糊地帶: 阿拉伯河是由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在伊拉克境內匯合而成,阿拉伯河下游約100千米長的一段為伊朗和伊拉克兩國的界河。1847年當時統治伊拉克的奧斯曼帝國和波斯王國簽訂協議:阿拉伯河以波斯一側的淺水區域為界,也就是說奧斯曼帝國掌握著大部分的水域。1913年雙方計劃重新劃分國界,但隨即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而取消。1918年隨著同盟國陣營在一戰中的失敗,作為同盟國成員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被作為戰勝方的協約國肢解,伊拉克就是從這時被從奧斯曼帝國分割出來成為英國託管地。1921年8月伊拉克王國獨立,於是當年波斯王國同奧斯曼帝國的邊界糾紛就成為了伊朗和伊拉克之間的歷史遺留問題。1937年伊拉克與伊朗簽訂協議:又將國界畫到了河面上主要航線的中間位置,也就是兩國各分一半。不過該協議的簽訂並未給兩伊之間的領土糾紛畫上句號:伊朗的胡齊斯坦省(伊拉克稱阿拉伯斯坦省)有10%的領土原為伊拉克所有,但在1923年被劃入了伊朗,伊拉克方面就始終堅持認定伊拉克對該地享有主權。而阿拉伯河作為伊拉克唯一進出波斯灣的出海通道對伊拉克具有無比重要的戰略意義,伊拉克認為要將阿拉伯河水道與伊朗平分是對伊拉克大大不利的。由於當時伊拉克是英國的託管地,所以最早的兩伊邊境談判是在伊朗和英國之間展開的,伊拉克獨立後認為當初的談判結果對自己不利,為此與伊朗展開了持續數十年的爭端。伊拉克的海岸線幾乎完全被科威特堵住了,留下的唯一出海口難以支撐伊拉克的石油貿易,因此伊拉克也希望通過對與伊朗有爭議領土的控制獲得更為暢通的出海通道。

沒有勝利者的兩伊戰爭


當時伊朗的巴列維王朝是美國在中東地區的重要盟友且自身實力也較為強大:巴列維王朝致力於大規模發展工業、落實主要的基礎建設計劃、建設跨國鐵路系統、建立公立學校機制、改革司法機構及改善醫療衛生。與此同時巴列維王朝還大力執行世俗化政策:越來越多的伊朗人赴歐洲留學,開始接觸到新思想。巴列維王朝制定了野心勃勃的發展幾乎:在20年內建成世界第五大工業大國,同時伊朗還從美國買了最高檔的F-14戰鬥機和基德級驅逐艦——不光要做世界第五大工業大國,還要做世界前五的軍事強國。伊朗經濟和軍力的發展都使與其有領土爭端的伊拉克感覺猶如芒刺在背。這時的伊拉克也正處於高速發展時期,一時間伊朗和伊拉克被視為中東地區最具影響力的兩個大國。正所謂一山不容二虎,更何況是兩頭早有積怨的老虎?事實上這一時期伊朗和伊拉克各自的國防軍備力量的發展計劃均是以對方為假想敵而制定的。事實上雙方的積怨還不僅限於領土爭端:伊朗是以波斯人為主的國家,波斯人佔全國總人口的66%左右,語言以波斯語為主。而伊拉克以及中東絕大多數國家以阿拉伯人佔多數。波斯人一直把1400年前加西亞之戰中被阿拉伯人打敗看成是永遠的恥辱,在他們看來:當波斯人和希臘、羅馬、古印度、古中國等古典文明並立時阿拉伯人還是沙漠中的遊牧民,事實上阿拉伯帝國在征服波斯後雖然使波斯皈依了伊斯蘭教,但阿拉伯文明自身也被波斯文明同化了不少——我們今天所謂的阿拉伯數字其實就是從印度經由波斯傳入的阿拉伯。這就使波斯人在面對阿拉伯人時具有一種複雜糾結的心態:一方面波斯人對歷史上自己曾被阿拉伯人征服引以為恥,另一方面又始終以祖先曾經的輝煌為榮並在阿拉伯人面前自覺高人一等。波斯復國後在其西南部的胡齊斯坦省及波斯灣沿岸地區生活著一部分阿拉伯人,這裡的阿拉伯人就像當地波斯在阿拉伯帝國統治下一樣不斷髮動起義,追求民族獨立,這就加深了波斯和阿拉伯兩大族系之間的矛盾衝突。此外在伊朗和伊拉克國內均存在作為少數民族的庫爾德人,而兩國均支持對方境內的庫爾德人取得民族獨立以削弱對方。儘管伊朗在被阿拉伯帝國征服後皈依了從阿拉伯地區傳來的伊斯蘭教,但伊朗信奉的是伊斯蘭教什葉派,而伊拉克儘管也是一個擁有大量什葉派人口的國家,然而伊拉克的統治階層卻出自遜尼派,與此同時遜尼派也是阿拉伯各國的多數派。領土、民族、教派等多方面的矛盾交織在一起使兩伊關係異常尖銳。

沒有勝利者的兩伊戰爭


1978年伊朗爆發了聲勢浩大的反王室遊行示威。這些遊行示威的參與者各自的主張並不相同:有人主張建立英國式的君主立憲,使伊朗王室成為像英國王室一樣的國家權力的象徵性存在;有人主張建立美國式的民主共和制度,這就要求徹底廢除王室;有人主張建立蘇聯式的社會主義制度;有人主張恢復伊朗傳統宗教的地位......總之各種對王室不滿的人全都在這時走上街頭參加抗議。在這一過程中流亡在外的什葉派宗教領袖霍梅尼逐漸掌握了示威運動的領導權。1979年1月伊朗末代君主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在強烈的反對民意之下被迫出走,兩週後流亡在外的霍梅尼回國並宣佈“君主制時代已然結束”。隨後伊朗建立了以霍梅尼等伊斯蘭教什葉派教士為核心的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政權,而這一事件使兩伊矛盾進一步激化:在此之前伊朗和伊拉克之間儘管存在領土、民族、教派等多的衝突,然而那時的伊朗畢竟是一個世俗化國家,不會過分強調教派爭端,而隨著更為激進的政教合一政體確立之後開始試圖對外輸出伊斯蘭革命,而伊拉克境內龐大的什葉派人口就成為伊朗重點爭取的對象,這直接威脅到了伊拉克遜尼派統治階層的既得利益。就在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成立的1979年薩達姆就任伊拉克總統,不過相比伊朗激烈的革命運動而言:薩達姆是通過一場“宮廷政變”迫使伊拉克前總統讓位於自己,在這一過程中伊拉克在經濟、軍事、社會等各方面都沒發生太多的動盪。相比之下伊朗在經歷劇烈的革命運動後對效忠原政權的政府和軍隊成員進行了大規模的清洗,一時間伊朗的財政、軍隊、社會體系出現混亂局面,而伊朗新政府的革命輸出之舉使其與周邊阿拉伯國家以及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關係迅速惡化,伊朗在國際上一時處於相對孤立的狀態。這在野心勃勃的薩達姆看來正是他打擊伊朗進而攫取中東霸權的天賜良機——薩達姆試圖將對伊朗的戰爭塑造成為阿拉伯人對波斯人的民族宗教聖戰,使自己成為整個阿拉伯世界萬眾敬仰的英雄,於是他假裝站在阿拉伯國家的整體利益時提出了一個和伊拉克並沒直接關係的問題——就是在霍爾木茲海峽上的阿布穆薩島、大通布島和小通布島的歸屬問題。這些島嶼原本歸英國所有,60年代後英國將其控制權交給沙迦。1971年11月英軍撤走後伊朗便出兵佔領了這些地區,然而僅僅一個月後沙迦從英國統治下獨立並與阿布扎比、迪拜、富查伊拉、烏姆蓋萬和阿治曼5個酋長國組成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簡稱阿聯酋)。由於這些島嶼靠近霍爾木茲海峽,伊朗佔領這些島嶼後擴大了其在海峽地區的控制能力,引發了伊拉克的擔憂,於是薩達姆將自己擺在了整個阿拉伯世界領袖的位置上要求伊朗將這三座小島歸還給阿聯酋。但作為直接受益者的阿聯酋並不領情——公開聲明這三座島嶼是阿聯酋與伊朗的問題,和伊拉克並無關係。不過對薩達姆而言:這不過只是他發動對伊朗的戰爭的藉口而已,阿聯酋的態度其實根本無所謂,於是在1980年9月16日薩達姆在政府會議上決定一週後將向伊朗全面開戰。

沒有勝利者的兩伊戰爭


一開始薩達姆小心謹慎地命令伊拉克軍隊佔領了伊朗邊境的兩個小村莊,對此伊朗方面沒任何反應。薩達姆將這視為是伊朗在美國的制裁之下虛弱無力的表現,早就試圖成為中東霸主的薩達姆自然不會放過這個天賜良機,於是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軍隊從南、北、中,三個方向發動了對伊朗全方位的軍事行動,兩伊戰爭正式爆發。當時美國出於遏制戰略對手伊朗的目的在公開層面支持薩達姆:美國為伊拉克提供了軍事情報、武器裝備等方面的支持,然而另一方面美國也暗中向伊朗提供武器。美國的政策一方面是想利用兩伊戰爭大發戰爭橫財,另一方面是為了在伊朗與伊拉克之間實現戰略平衡,避免中東地區出現一家獨大的現象,進而威脅到美國在該地區的利益。戰爭中雙方動用了除核武器之外的一切武器,這場戰場也因此成為大國武器的試驗場。兩國除常規正面作戰之外還採取了襲城戰、襲船戰、襲擊油田等破壞敵方後勤、經濟設施的手段並向對方軍民使用生化武器。戰爭大體上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伊拉克對伊朗發動全面進攻,第二階段伊朗反攻而伊拉克被動挨打,第三階段雙方展開拉鋸戰,第四階段重新掌握戰場主動權的伊拉克再次攻入伊朗境內。1987年7月23日和1988年7月18日伊拉克和伊朗各自接受了聯合國的停火決議,1988年8月20日雙方正式停止戰鬥。從戰爭的整體走向來看:雙方互有勝敗,大體上勢均力敵。從最終結果來看:由於停戰時伊拉克軍隊已攻入伊朗本土,所以名義上這場戰爭是以伊拉克的勝利告終的。然而實際上這場戰爭是沒勝利者可言的不折不扣的消耗戰。除了戰爭直接帶來的巨大傷亡和財產損失之外這場長達8年的戰爭還深刻影響了中東的戰略格局。

沒有勝利者的兩伊戰爭


伊朗伊斯蘭革命推翻了親美的巴列維政權,使美國在中東的利益嚴重受損。伊朗伊斯蘭革命成功之後伊朗首都德黑蘭的4000餘名學生在霍梅尼的支持下佔領了美國大使館,將52名美國外交官和平民被扣留為人質,由此釀成了從1979年11月4日一直持續到1981年的1月20日長達444天的讓人質危機。而更令美國不安的是:伊朗在中東積極推行什葉派革命理念的輸出——在美國看來這是試圖在中東取得支配性地位的表現,而美國恰恰最忌憚在中東這種事關石油美元霸權的要害地區出現單一霸權,因為這會威脅到美國在該地區的利益並進而動搖美國的世界霸權。事實上美國的支持和慫恿也是伊拉克敢於發動戰爭的重要原因。伊拉克還將兩伊戰爭塑造為阿拉伯遜尼派國家對以波斯人為主體民族的信奉什葉派的伊朗的宗教聖戰,因此獲得了阿拉伯各國的支持。得到美國和阿拉伯遜尼派國家支持的伊拉克儘管成為了兩伊戰爭名義上的勝利者,實際上卻在戰爭中蒙受了重大損失而所獲甚少。然而兩伊戰爭中阿拉伯各國對伊拉克的援助並不是無償的,而是以貸款模式提供的,這意味著薩達姆必須償還高額的貸款。打了一場損失巨大卻幾乎一無所獲的戰爭已令薩達姆在伊拉克國內的威信開始出現動搖的跡象,這時要他還錢且不說還不起,就算還得起也必將動搖薩達姆在伊拉克國內的地位。於是薩達姆提出:伊拉克與伊朗打了八年戰爭是替全體阿拉伯人與波斯人作戰,是替全體遜尼派與什葉派作戰,伊拉克人拿性命去戰鬥,希望其他阿拉伯國家把債務免了。然而薩達姆關於免除債務的提議遭到作為最大債主的科威特的拒絕,而薩達姆如果按科威特的要求償還債務需要償還的貸款數目高達140億美元,這還不算利息。本就還沒完全從兩伊戰爭中恢復元氣的伊拉克對科威特恨得咬牙切齒。薩達姆本身就是一個有極大政治野心的人物:從一名普通農家子弟一步步奮鬥成為伊拉克總統,又剛和伊朗撕逼,可謂是中東地區絕對的鐵腕人物。吞併科威特進而成為中東霸主是他極力想實現的政治目標之一,結果科威特還在獅子頭上捉蝨子無疑是大大刺激了他對科威特下手的決心。當時的科威特雖因為石油而致富,但國家實在太小——天然缺乏戰略縱深,既沒建立起成熟的工業金融體系,也沒建立一支強大的軍隊,屬於富而不強,是伊拉克眼中的軟柿子。而且科威特國內也出現了矛盾,甚至當戰爭爆發後有的科威特人甚至支持起伊拉克來:原來當時的科威特依然保留著一夫多妻制,這意味著占人口比例極少部分的土豪男士都可以擁有多位妻子,而身處社會底層的男性恐怕只能打一輩子光棍了;相比之下伊拉克已經廢除一夫多妻制,生活在底層的科威特男性甚至把伊拉克軍隊視為他們的解放者。伊拉克自認為:自己比科威特強大得多,又利用其國內矛盾出兵幾乎萬無一失。

沒有勝利者的兩伊戰爭


事實上薩達姆根本沒把科威特放在眼裡,他真正所顧忌的其實是美國的態度。由於在兩伊戰爭中伊拉克是美國的盟友,薩達姆自信地以為美國會支持自己吞併科威特。薩達姆為做到萬無一失在1990年7月25日宴請了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阿普里爾·格拉斯皮女士。晚宴過後的舞會上薩達姆向格拉斯皮暗示了他想吞併科威特的意思,結果格拉斯皮卻誤以為薩達姆只是開玩笑,竟樂呵呵地表示“樂見其成”。這令薩達姆自己都不敢相信,於是繼續追問這是格拉斯皮的個人觀點還是美國政府的意思。格拉斯皮則說:“布什政府期望與伊拉克樹立友善聯繫。”“對阿拉伯內部的爭執如伊科之間的邊境爭執表示中立”。這樣一來薩達姆就自認為得到了美國的支持,同時他認為:美國不可能為了科威特這樣的彈丸之地下血本進行干涉,即使美國當真干涉科威特問題,作為中東地頭蛇的伊拉克憑藉地緣上的優勢也足以應付,畢竟當時的伊拉克號稱是僅次於美、蘇的世界第三軍事強國。正所謂強龍不壓地頭蛇——即使是美、蘇兩個超級大國也曾有過被越南、阿富汗這樣的小國利用本土作戰的地緣優勢打敗過,何況是自稱僅次於美、蘇的世界第三軍事強國的伊拉克呢?顯然此時的薩達姆是自信滿滿的。然而薩達姆失算了:自二戰以來美國就致力於維持自己的世界霸權,這其中最關鍵的核心就是堅決避免某地區出現一國獨大的區域霸權。尤其是考慮到中東地區對美國的石油安全戰略的巨大意義,身為產油國的科威特又怎會不涉及美國利益呢?況且正如薩達姆無法準確估計美國的干涉決心一樣的是:美國同樣無法判明薩達姆的意圖——吞併科威特究竟是一次孤立行動呢?還是薩達姆爭奪中東霸主地位的一部分呢?如果是後者,那麼伊拉克極有可能繼續南下圖謀沙特,那將意味著薩達姆將把石油產量、出口量和價格都控制在手中。國與國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久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兩伊戰爭中伊拉克是美國的盟友不假,可如果坐視伊拉克成為中東霸主將損害到美國在這一地區的利益,所以最好還是維持對中東國家分而治之的策略。正因為如此真當自信滿滿的薩達姆出兵後美國立刻組建多國部隊狠狠教訓了伊拉克。薩達姆不僅錯誤估計了美國干涉的決心,也嚴重高估了自己的實力——他曾狂妄地放出豪言:“美國社會連一萬名士兵的死亡都承受不起。”然而真當戰爭打起了之後薩達姆才發現戰爭早已不是他所熟悉的模式——美軍超過300架C-141和C-5向海灣地區快速集結,在沙特達蘭空軍基地每7分鐘降落1次,22天的運輸量就超過了1949年柏林空運11個月的量。與此同時美國的運輸船從全球戰略基地運來物資,三艘的運量就已相當於3000架C-141的運量。海空並用運送30天后海灣地區集結了超過10萬名美軍。這還不算完——在接下來的4個月美軍又繼續晝夜不停地搬運,最終50多萬名士兵、近2000輛主戰坦克集結,運送物資達1200萬噸!本來以為美軍在中東沒什麼軍事力量存在的薩達姆還做著“強龍不壓地頭蛇”的美夢,這麼一看美軍在中東的軍事力量是呈幾何級數在膨脹啊。

沒有勝利者的兩伊戰爭


即使如此薩達姆也沒完全失去自信——畢竟這時的伊拉克有95萬正規軍、48萬預備役,裝備坦克5600輛、裝甲車7500輛、火炮3800門、作戰飛機770架。除此之外伊拉克還有中東最完整的現代化綜合防空體系——其“KARI”防空系統包括:4個地區防空作戰中心、16個截擊引導中心、70餘個防空指揮與報告中心。伊軍戰鬥機、地空導彈和高炮構成了立體火力網,基本覆蓋了所有空域。在經過8年的兩伊戰爭的錘鍊之後伊拉克軍隊的實戰經驗也相當豐富。在薩達姆看來:只要自己對美軍造成較大傷亡就會迫使美軍自動撤退,正如之前美軍在越南戰爭中一樣。事實上薩達姆的分析也並非全無道理——這時美國國內對是否動武的確存在爭議:當時美國國防部後勤局對傷亡情況的模擬結果是:死亡人數1.5萬到1.7萬。美國民眾表示不能接受這一結果,甚至有人直接質問當時的老布什總統:“你是否會把自己的孫子送上戰場?”在這樣的形勢下美國仍試圖與薩達姆進行和解,然而薩達姆見美國人主動提出談判並沒見好就收,反而得寸進尺的強硬拒絕了美國要求其從科威特撤軍的要求。然而這次薩達姆再次失算了——他的行為直接引起了美國國內民意的強烈反彈——1991年1月17日凌晨終於獲得國會授權的美國政府立即組織起多國聯軍正式對伊拉克展開軍事行動。戰爭開始後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再次給伊拉克乃至全世界帶來了深刻的震撼——本來人們以為美國與伊拉克那麼多坦克、裝甲車相互對峙,是要打現代版的“庫爾斯克坦克大戰”,伊拉克甚至還指望利用人海戰術在巷戰中打擊美軍。結果戰爭一開打佔據壓倒性的制空、制電磁優勢的多國部隊就先行摧毀了伊拉克的預警雷達及相關設施,佔據絕對制空權優勢的多國部隊最終幾乎在沒怎麼出動地面部隊的情況下就在不到兩個月內迫使伊拉克接受了停火協議。當伊拉克與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激戰之際伊朗抓住這一有利時機迫使伊拉克最終接受了伊朗的和平條件:承認伊朗對阿拉伯河的一半主權並從伊朗領土撤出了軍隊,至此在戰場上略佔下風的伊朗又通過外交手段扳回一局,至此伊朗和伊拉克兩國邊境又重新回到了兩伊戰爭之前的原點。最終兩國在戰爭什麼也沒得到,最終在付出巨大傷亡損失的代價後倒是讓國際軍火商大賺特賺了一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