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氣象學的研究中,氣象學家愛德華·洛倫茲曾提到過:“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週以後引起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這就是著名的“蝴蝶效應”。

“蝴蝶效應”在軍事戰爭史上,也同樣存在,一些不起眼的小發明,往往改變了戰爭形態。

1

馬鐙騎兵助推器

馬鐙,是一種懸垂於馬腹,圓環狀,可以讓騎手雙腳得到支撐的器具。馬鐙的發明,很大程度解放了騎手的雙手,也讓農耕民族騎兵有了和從馬背上長大的草原民族騎兵較量的能力。

在馬鐙發明之前的時代,騎手馭馬需要長時間培養,而且在馬上也受限頗多。所以,騎兵並不作為農耕民族主力部隊存在。騎兵的職能在於偵測、破襲、同敵軍小股部隊或騎兵部隊作戰。春秋戰國時期和秦漢時期,更多散佈於各個主力部隊中。

先秦時期的兵法著作《六韜》中,曾對早期騎兵的作用有如下分析:

“敵人無險阻保固,深入長驅,絕其糧路,敵人必飢;地平而易,四面見敵,車騎陷之,敵人必亂;敵人奔走,士卒散亂,或翼其兩旁,或掩其前後,其將可擒;敵人暮返,其兵甚眾,其行陣必亂;令我騎十而為隊,百而為屯,車五而為聚,十而為群,多設旌旗,雜以強弩;或擊其兩旁,或絕其前後,敵將可虜。此騎之十勝也。”

大概意思是,騎兵制勝的關鍵在於突擊、斷糧還有尾襲。

"

在氣象學的研究中,氣象學家愛德華·洛倫茲曾提到過:“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週以後引起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這就是著名的“蝴蝶效應”。

“蝴蝶效應”在軍事戰爭史上,也同樣存在,一些不起眼的小發明,往往改變了戰爭形態。

1

馬鐙騎兵助推器

馬鐙,是一種懸垂於馬腹,圓環狀,可以讓騎手雙腳得到支撐的器具。馬鐙的發明,很大程度解放了騎手的雙手,也讓農耕民族騎兵有了和從馬背上長大的草原民族騎兵較量的能力。

在馬鐙發明之前的時代,騎手馭馬需要長時間培養,而且在馬上也受限頗多。所以,騎兵並不作為農耕民族主力部隊存在。騎兵的職能在於偵測、破襲、同敵軍小股部隊或騎兵部隊作戰。春秋戰國時期和秦漢時期,更多散佈於各個主力部隊中。

先秦時期的兵法著作《六韜》中,曾對早期騎兵的作用有如下分析:

“敵人無險阻保固,深入長驅,絕其糧路,敵人必飢;地平而易,四面見敵,車騎陷之,敵人必亂;敵人奔走,士卒散亂,或翼其兩旁,或掩其前後,其將可擒;敵人暮返,其兵甚眾,其行陣必亂;令我騎十而為隊,百而為屯,車五而為聚,十而為群,多設旌旗,雜以強弩;或擊其兩旁,或絕其前後,敵將可虜。此騎之十勝也。”

大概意思是,騎兵制勝的關鍵在於突擊、斷糧還有尾襲。

看似不起眼的小發明,竟能改變戰爭形態!

遊牧民族具裝騎兵

這種戰法作為主流一直延續到漢景帝時期。直到漢武帝時,衛青抗擊匈奴,才出現了成建制的騎兵衝擊戰術。

早期的馬鐙是單馬鐙,主要是輔助上馬的工具,在《三國志·呂岱傳》中就有所記載。形制完備的雙馬鐙,最早出土記錄是在遼寧北票縣北燕貴族馮素弗墓中,由於器件的發明時間肯定要早於出土時間,那麼雙馬鐙的發明大概是在三國到西晉時期。

西方使用馬鐙的時間相對中國要晚,歐洲最早的馬鐙出土於公元6世紀阿瓦爾人的墓葬中,文獻上也要在6世紀末的拜占庭皇帝提比略二世操練騎兵時才有記載。

在雙馬鐙普及後的中國南北朝時期,騎士解放了雙手,雙腳有了支撐,更利於發揮騎兵衝擊力強的特點,當作戰時騎兵衝擊的收益高於機動性,集群騎兵衝擊戰術便逐漸代替原本的騎射,成為了主流。

這一點,在高歡和宇文泰的多次交戰中有所體現。後來高歡的孫子北齊宗室高長恭和唐太宗李世民也是這種戰法的忠實擁護者。在北齊北周對峙期間的邙山之戰中,高長恭率五百騎兩次衝擊北周陣形,被軍士傳唱為《入陣曲》,而李世民也因為多次衝陣留下了《秦王破陣樂》。

而在此時,馬槊也基本取代了兩漢時流行的戟(馬槊可視為加長版的矛,專用於突刺),這一點也服務於常態化的騎兵衝擊戰術。

"

在氣象學的研究中,氣象學家愛德華·洛倫茲曾提到過:“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週以後引起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這就是著名的“蝴蝶效應”。

“蝴蝶效應”在軍事戰爭史上,也同樣存在,一些不起眼的小發明,往往改變了戰爭形態。

1

馬鐙騎兵助推器

馬鐙,是一種懸垂於馬腹,圓環狀,可以讓騎手雙腳得到支撐的器具。馬鐙的發明,很大程度解放了騎手的雙手,也讓農耕民族騎兵有了和從馬背上長大的草原民族騎兵較量的能力。

在馬鐙發明之前的時代,騎手馭馬需要長時間培養,而且在馬上也受限頗多。所以,騎兵並不作為農耕民族主力部隊存在。騎兵的職能在於偵測、破襲、同敵軍小股部隊或騎兵部隊作戰。春秋戰國時期和秦漢時期,更多散佈於各個主力部隊中。

先秦時期的兵法著作《六韜》中,曾對早期騎兵的作用有如下分析:

“敵人無險阻保固,深入長驅,絕其糧路,敵人必飢;地平而易,四面見敵,車騎陷之,敵人必亂;敵人奔走,士卒散亂,或翼其兩旁,或掩其前後,其將可擒;敵人暮返,其兵甚眾,其行陣必亂;令我騎十而為隊,百而為屯,車五而為聚,十而為群,多設旌旗,雜以強弩;或擊其兩旁,或絕其前後,敵將可虜。此騎之十勝也。”

大概意思是,騎兵制勝的關鍵在於突擊、斷糧還有尾襲。

看似不起眼的小發明,竟能改變戰爭形態!

遊牧民族具裝騎兵

這種戰法作為主流一直延續到漢景帝時期。直到漢武帝時,衛青抗擊匈奴,才出現了成建制的騎兵衝擊戰術。

早期的馬鐙是單馬鐙,主要是輔助上馬的工具,在《三國志·呂岱傳》中就有所記載。形制完備的雙馬鐙,最早出土記錄是在遼寧北票縣北燕貴族馮素弗墓中,由於器件的發明時間肯定要早於出土時間,那麼雙馬鐙的發明大概是在三國到西晉時期。

西方使用馬鐙的時間相對中國要晚,歐洲最早的馬鐙出土於公元6世紀阿瓦爾人的墓葬中,文獻上也要在6世紀末的拜占庭皇帝提比略二世操練騎兵時才有記載。

在雙馬鐙普及後的中國南北朝時期,騎士解放了雙手,雙腳有了支撐,更利於發揮騎兵衝擊力強的特點,當作戰時騎兵衝擊的收益高於機動性,集群騎兵衝擊戰術便逐漸代替原本的騎射,成為了主流。

這一點,在高歡和宇文泰的多次交戰中有所體現。後來高歡的孫子北齊宗室高長恭和唐太宗李世民也是這種戰法的忠實擁護者。在北齊北周對峙期間的邙山之戰中,高長恭率五百騎兩次衝擊北周陣形,被軍士傳唱為《入陣曲》,而李世民也因為多次衝陣留下了《秦王破陣樂》。

而在此時,馬槊也基本取代了兩漢時流行的戟(馬槊可視為加長版的矛,專用於突刺),這一點也服務於常態化的騎兵衝擊戰術。

看似不起眼的小發明,竟能改變戰爭形態!

在西方,馬鐙同樣影響深遠。美國學者林恩.懷特(Lynn White)認為馬鐙革新了戰鬥方式,讓騎士解放雙手的情況下,可以借用馬力衝擊。

以李約瑟 (Joseph Needham)為代表的一部分西方學者甚至認為,馬鐙的出現對於歐洲社會形態的發展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建立了封建制度,他曾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中,認為馬鐙對於歐洲進入騎士時代有著重要的作用。

"

在氣象學的研究中,氣象學家愛德華·洛倫茲曾提到過:“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週以後引起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這就是著名的“蝴蝶效應”。

“蝴蝶效應”在軍事戰爭史上,也同樣存在,一些不起眼的小發明,往往改變了戰爭形態。

1

馬鐙騎兵助推器

馬鐙,是一種懸垂於馬腹,圓環狀,可以讓騎手雙腳得到支撐的器具。馬鐙的發明,很大程度解放了騎手的雙手,也讓農耕民族騎兵有了和從馬背上長大的草原民族騎兵較量的能力。

在馬鐙發明之前的時代,騎手馭馬需要長時間培養,而且在馬上也受限頗多。所以,騎兵並不作為農耕民族主力部隊存在。騎兵的職能在於偵測、破襲、同敵軍小股部隊或騎兵部隊作戰。春秋戰國時期和秦漢時期,更多散佈於各個主力部隊中。

先秦時期的兵法著作《六韜》中,曾對早期騎兵的作用有如下分析:

“敵人無險阻保固,深入長驅,絕其糧路,敵人必飢;地平而易,四面見敵,車騎陷之,敵人必亂;敵人奔走,士卒散亂,或翼其兩旁,或掩其前後,其將可擒;敵人暮返,其兵甚眾,其行陣必亂;令我騎十而為隊,百而為屯,車五而為聚,十而為群,多設旌旗,雜以強弩;或擊其兩旁,或絕其前後,敵將可虜。此騎之十勝也。”

大概意思是,騎兵制勝的關鍵在於突擊、斷糧還有尾襲。

看似不起眼的小發明,竟能改變戰爭形態!

遊牧民族具裝騎兵

這種戰法作為主流一直延續到漢景帝時期。直到漢武帝時,衛青抗擊匈奴,才出現了成建制的騎兵衝擊戰術。

早期的馬鐙是單馬鐙,主要是輔助上馬的工具,在《三國志·呂岱傳》中就有所記載。形制完備的雙馬鐙,最早出土記錄是在遼寧北票縣北燕貴族馮素弗墓中,由於器件的發明時間肯定要早於出土時間,那麼雙馬鐙的發明大概是在三國到西晉時期。

西方使用馬鐙的時間相對中國要晚,歐洲最早的馬鐙出土於公元6世紀阿瓦爾人的墓葬中,文獻上也要在6世紀末的拜占庭皇帝提比略二世操練騎兵時才有記載。

在雙馬鐙普及後的中國南北朝時期,騎士解放了雙手,雙腳有了支撐,更利於發揮騎兵衝擊力強的特點,當作戰時騎兵衝擊的收益高於機動性,集群騎兵衝擊戰術便逐漸代替原本的騎射,成為了主流。

這一點,在高歡和宇文泰的多次交戰中有所體現。後來高歡的孫子北齊宗室高長恭和唐太宗李世民也是這種戰法的忠實擁護者。在北齊北周對峙期間的邙山之戰中,高長恭率五百騎兩次衝擊北周陣形,被軍士傳唱為《入陣曲》,而李世民也因為多次衝陣留下了《秦王破陣樂》。

而在此時,馬槊也基本取代了兩漢時流行的戟(馬槊可視為加長版的矛,專用於突刺),這一點也服務於常態化的騎兵衝擊戰術。

看似不起眼的小發明,竟能改變戰爭形態!

在西方,馬鐙同樣影響深遠。美國學者林恩.懷特(Lynn White)認為馬鐙革新了戰鬥方式,讓騎士解放雙手的情況下,可以借用馬力衝擊。

以李約瑟 (Joseph Needham)為代表的一部分西方學者甚至認為,馬鐙的出現對於歐洲社會形態的發展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建立了封建制度,他曾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中,認為馬鐙對於歐洲進入騎士時代有著重要的作用。

看似不起眼的小發明,竟能改變戰爭形態!

2

鐵絲網:騎兵終結者

如果說馬鐙開啟了以騎兵為主力的衝陣時代,那麼鐵絲網就是這個時代的終結者。

鐵絲網是美國人約瑟夫·格利登在放羊時防止羊偷吃莊稼而發明的,鐵絲網一經發明便廣泛應用在軍事中,成為騎兵的天敵。

同一時期的1861年,加特林機槍問世。這時以鐵絲網阻滯騎兵衝擊、機槍收戰績的戰術逐漸成熟,騎兵再也不復先前對步兵野戰時摧枯拉朽的榮光。

雖然如此,騎兵也並未被掃進歷史的故紙堆。18世紀以前,騎兵的價值在於襲擊對方時的高機動性,以及衝擊敵軍軍陣的衝擊性,由於機槍和鐵絲網的相繼問世,騎兵再難在戰場上發揮主導作用,但在軍隊摩托化並不完備的二戰之前,騎兵又恢復了類似中國先秦時期的破襲、保障後勤還有作為機動力量運輸的作用,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二戰的蘇德戰場上。

毫不起眼的鐵絲網聯合機槍終結了所向披靡的騎兵,威風勇敢的騎士們從此成為了保障運輸的後勤兵。

"

在氣象學的研究中,氣象學家愛德華·洛倫茲曾提到過:“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週以後引起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這就是著名的“蝴蝶效應”。

“蝴蝶效應”在軍事戰爭史上,也同樣存在,一些不起眼的小發明,往往改變了戰爭形態。

1

馬鐙騎兵助推器

馬鐙,是一種懸垂於馬腹,圓環狀,可以讓騎手雙腳得到支撐的器具。馬鐙的發明,很大程度解放了騎手的雙手,也讓農耕民族騎兵有了和從馬背上長大的草原民族騎兵較量的能力。

在馬鐙發明之前的時代,騎手馭馬需要長時間培養,而且在馬上也受限頗多。所以,騎兵並不作為農耕民族主力部隊存在。騎兵的職能在於偵測、破襲、同敵軍小股部隊或騎兵部隊作戰。春秋戰國時期和秦漢時期,更多散佈於各個主力部隊中。

先秦時期的兵法著作《六韜》中,曾對早期騎兵的作用有如下分析:

“敵人無險阻保固,深入長驅,絕其糧路,敵人必飢;地平而易,四面見敵,車騎陷之,敵人必亂;敵人奔走,士卒散亂,或翼其兩旁,或掩其前後,其將可擒;敵人暮返,其兵甚眾,其行陣必亂;令我騎十而為隊,百而為屯,車五而為聚,十而為群,多設旌旗,雜以強弩;或擊其兩旁,或絕其前後,敵將可虜。此騎之十勝也。”

大概意思是,騎兵制勝的關鍵在於突擊、斷糧還有尾襲。

看似不起眼的小發明,竟能改變戰爭形態!

遊牧民族具裝騎兵

這種戰法作為主流一直延續到漢景帝時期。直到漢武帝時,衛青抗擊匈奴,才出現了成建制的騎兵衝擊戰術。

早期的馬鐙是單馬鐙,主要是輔助上馬的工具,在《三國志·呂岱傳》中就有所記載。形制完備的雙馬鐙,最早出土記錄是在遼寧北票縣北燕貴族馮素弗墓中,由於器件的發明時間肯定要早於出土時間,那麼雙馬鐙的發明大概是在三國到西晉時期。

西方使用馬鐙的時間相對中國要晚,歐洲最早的馬鐙出土於公元6世紀阿瓦爾人的墓葬中,文獻上也要在6世紀末的拜占庭皇帝提比略二世操練騎兵時才有記載。

在雙馬鐙普及後的中國南北朝時期,騎士解放了雙手,雙腳有了支撐,更利於發揮騎兵衝擊力強的特點,當作戰時騎兵衝擊的收益高於機動性,集群騎兵衝擊戰術便逐漸代替原本的騎射,成為了主流。

這一點,在高歡和宇文泰的多次交戰中有所體現。後來高歡的孫子北齊宗室高長恭和唐太宗李世民也是這種戰法的忠實擁護者。在北齊北周對峙期間的邙山之戰中,高長恭率五百騎兩次衝擊北周陣形,被軍士傳唱為《入陣曲》,而李世民也因為多次衝陣留下了《秦王破陣樂》。

而在此時,馬槊也基本取代了兩漢時流行的戟(馬槊可視為加長版的矛,專用於突刺),這一點也服務於常態化的騎兵衝擊戰術。

看似不起眼的小發明,竟能改變戰爭形態!

在西方,馬鐙同樣影響深遠。美國學者林恩.懷特(Lynn White)認為馬鐙革新了戰鬥方式,讓騎士解放雙手的情況下,可以借用馬力衝擊。

以李約瑟 (Joseph Needham)為代表的一部分西方學者甚至認為,馬鐙的出現對於歐洲社會形態的發展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建立了封建制度,他曾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中,認為馬鐙對於歐洲進入騎士時代有著重要的作用。

看似不起眼的小發明,竟能改變戰爭形態!

2

鐵絲網:騎兵終結者

如果說馬鐙開啟了以騎兵為主力的衝陣時代,那麼鐵絲網就是這個時代的終結者。

鐵絲網是美國人約瑟夫·格利登在放羊時防止羊偷吃莊稼而發明的,鐵絲網一經發明便廣泛應用在軍事中,成為騎兵的天敵。

同一時期的1861年,加特林機槍問世。這時以鐵絲網阻滯騎兵衝擊、機槍收戰績的戰術逐漸成熟,騎兵再也不復先前對步兵野戰時摧枯拉朽的榮光。

雖然如此,騎兵也並未被掃進歷史的故紙堆。18世紀以前,騎兵的價值在於襲擊對方時的高機動性,以及衝擊敵軍軍陣的衝擊性,由於機槍和鐵絲網的相繼問世,騎兵再難在戰場上發揮主導作用,但在軍隊摩托化並不完備的二戰之前,騎兵又恢復了類似中國先秦時期的破襲、保障後勤還有作為機動力量運輸的作用,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二戰的蘇德戰場上。

毫不起眼的鐵絲網聯合機槍終結了所向披靡的騎兵,威風勇敢的騎士們從此成為了保障運輸的後勤兵。

看似不起眼的小發明,竟能改變戰爭形態!
"

在氣象學的研究中,氣象學家愛德華·洛倫茲曾提到過:“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週以後引起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這就是著名的“蝴蝶效應”。

“蝴蝶效應”在軍事戰爭史上,也同樣存在,一些不起眼的小發明,往往改變了戰爭形態。

1

馬鐙騎兵助推器

馬鐙,是一種懸垂於馬腹,圓環狀,可以讓騎手雙腳得到支撐的器具。馬鐙的發明,很大程度解放了騎手的雙手,也讓農耕民族騎兵有了和從馬背上長大的草原民族騎兵較量的能力。

在馬鐙發明之前的時代,騎手馭馬需要長時間培養,而且在馬上也受限頗多。所以,騎兵並不作為農耕民族主力部隊存在。騎兵的職能在於偵測、破襲、同敵軍小股部隊或騎兵部隊作戰。春秋戰國時期和秦漢時期,更多散佈於各個主力部隊中。

先秦時期的兵法著作《六韜》中,曾對早期騎兵的作用有如下分析:

“敵人無險阻保固,深入長驅,絕其糧路,敵人必飢;地平而易,四面見敵,車騎陷之,敵人必亂;敵人奔走,士卒散亂,或翼其兩旁,或掩其前後,其將可擒;敵人暮返,其兵甚眾,其行陣必亂;令我騎十而為隊,百而為屯,車五而為聚,十而為群,多設旌旗,雜以強弩;或擊其兩旁,或絕其前後,敵將可虜。此騎之十勝也。”

大概意思是,騎兵制勝的關鍵在於突擊、斷糧還有尾襲。

看似不起眼的小發明,竟能改變戰爭形態!

遊牧民族具裝騎兵

這種戰法作為主流一直延續到漢景帝時期。直到漢武帝時,衛青抗擊匈奴,才出現了成建制的騎兵衝擊戰術。

早期的馬鐙是單馬鐙,主要是輔助上馬的工具,在《三國志·呂岱傳》中就有所記載。形制完備的雙馬鐙,最早出土記錄是在遼寧北票縣北燕貴族馮素弗墓中,由於器件的發明時間肯定要早於出土時間,那麼雙馬鐙的發明大概是在三國到西晉時期。

西方使用馬鐙的時間相對中國要晚,歐洲最早的馬鐙出土於公元6世紀阿瓦爾人的墓葬中,文獻上也要在6世紀末的拜占庭皇帝提比略二世操練騎兵時才有記載。

在雙馬鐙普及後的中國南北朝時期,騎士解放了雙手,雙腳有了支撐,更利於發揮騎兵衝擊力強的特點,當作戰時騎兵衝擊的收益高於機動性,集群騎兵衝擊戰術便逐漸代替原本的騎射,成為了主流。

這一點,在高歡和宇文泰的多次交戰中有所體現。後來高歡的孫子北齊宗室高長恭和唐太宗李世民也是這種戰法的忠實擁護者。在北齊北周對峙期間的邙山之戰中,高長恭率五百騎兩次衝擊北周陣形,被軍士傳唱為《入陣曲》,而李世民也因為多次衝陣留下了《秦王破陣樂》。

而在此時,馬槊也基本取代了兩漢時流行的戟(馬槊可視為加長版的矛,專用於突刺),這一點也服務於常態化的騎兵衝擊戰術。

看似不起眼的小發明,竟能改變戰爭形態!

在西方,馬鐙同樣影響深遠。美國學者林恩.懷特(Lynn White)認為馬鐙革新了戰鬥方式,讓騎士解放雙手的情況下,可以借用馬力衝擊。

以李約瑟 (Joseph Needham)為代表的一部分西方學者甚至認為,馬鐙的出現對於歐洲社會形態的發展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建立了封建制度,他曾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中,認為馬鐙對於歐洲進入騎士時代有著重要的作用。

看似不起眼的小發明,竟能改變戰爭形態!

2

鐵絲網:騎兵終結者

如果說馬鐙開啟了以騎兵為主力的衝陣時代,那麼鐵絲網就是這個時代的終結者。

鐵絲網是美國人約瑟夫·格利登在放羊時防止羊偷吃莊稼而發明的,鐵絲網一經發明便廣泛應用在軍事中,成為騎兵的天敵。

同一時期的1861年,加特林機槍問世。這時以鐵絲網阻滯騎兵衝擊、機槍收戰績的戰術逐漸成熟,騎兵再也不復先前對步兵野戰時摧枯拉朽的榮光。

雖然如此,騎兵也並未被掃進歷史的故紙堆。18世紀以前,騎兵的價值在於襲擊對方時的高機動性,以及衝擊敵軍軍陣的衝擊性,由於機槍和鐵絲網的相繼問世,騎兵再難在戰場上發揮主導作用,但在軍隊摩托化並不完備的二戰之前,騎兵又恢復了類似中國先秦時期的破襲、保障後勤還有作為機動力量運輸的作用,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二戰的蘇德戰場上。

毫不起眼的鐵絲網聯合機槍終結了所向披靡的騎兵,威風勇敢的騎士們從此成為了保障運輸的後勤兵。

看似不起眼的小發明,竟能改變戰爭形態!
看似不起眼的小發明,竟能改變戰爭形態!

3

綁腿:遠征必備

綁腿的傳統自古有之,最早的記載應該是在《詩·小雅·采菽》中,《詩·小雅·采菽》記載:“赤芾在股,邪幅在下。”鄭玄箋:“邪幅,如今行縢也。逼束其脛(小腿),自足至膝,故曰在下。”

《左傳·桓公二年》也有相關記載:“帶裳幅舄。”孔穎達疏:“邪(斜)纏束之,故名邪幅。”

綁腿是一種腿部防護措施,是用長布條裹至膝蓋以下,最重要的作用是可以充分避免血液由於長期行軍停留在腿部,造成腿部痠痛,利於長途行軍。除此之外,在山地叢林作戰時,也可以有效避免蚊蟲叮咬等等。

對於農耕民族來說,大部分時間難以擁有大量戰馬,步兵始終是主力,所以綁腿尤為重要,被各國軍隊廣泛使用,直到二戰時期。

綁腿的消失,除了機械代替雙腳行軍以外,還有其他原因。抗美援朝戰爭時,美軍使用大量燃燒彈藥,如果衣服著火,需要儘快脫掉,這種情況下,綁腿成為了拖累,再加上軍靴可以代替原來綁腿的部分功能,綁腿就這樣被逐漸淘汰。

"

在氣象學的研究中,氣象學家愛德華·洛倫茲曾提到過:“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週以後引起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這就是著名的“蝴蝶效應”。

“蝴蝶效應”在軍事戰爭史上,也同樣存在,一些不起眼的小發明,往往改變了戰爭形態。

1

馬鐙騎兵助推器

馬鐙,是一種懸垂於馬腹,圓環狀,可以讓騎手雙腳得到支撐的器具。馬鐙的發明,很大程度解放了騎手的雙手,也讓農耕民族騎兵有了和從馬背上長大的草原民族騎兵較量的能力。

在馬鐙發明之前的時代,騎手馭馬需要長時間培養,而且在馬上也受限頗多。所以,騎兵並不作為農耕民族主力部隊存在。騎兵的職能在於偵測、破襲、同敵軍小股部隊或騎兵部隊作戰。春秋戰國時期和秦漢時期,更多散佈於各個主力部隊中。

先秦時期的兵法著作《六韜》中,曾對早期騎兵的作用有如下分析:

“敵人無險阻保固,深入長驅,絕其糧路,敵人必飢;地平而易,四面見敵,車騎陷之,敵人必亂;敵人奔走,士卒散亂,或翼其兩旁,或掩其前後,其將可擒;敵人暮返,其兵甚眾,其行陣必亂;令我騎十而為隊,百而為屯,車五而為聚,十而為群,多設旌旗,雜以強弩;或擊其兩旁,或絕其前後,敵將可虜。此騎之十勝也。”

大概意思是,騎兵制勝的關鍵在於突擊、斷糧還有尾襲。

看似不起眼的小發明,竟能改變戰爭形態!

遊牧民族具裝騎兵

這種戰法作為主流一直延續到漢景帝時期。直到漢武帝時,衛青抗擊匈奴,才出現了成建制的騎兵衝擊戰術。

早期的馬鐙是單馬鐙,主要是輔助上馬的工具,在《三國志·呂岱傳》中就有所記載。形制完備的雙馬鐙,最早出土記錄是在遼寧北票縣北燕貴族馮素弗墓中,由於器件的發明時間肯定要早於出土時間,那麼雙馬鐙的發明大概是在三國到西晉時期。

西方使用馬鐙的時間相對中國要晚,歐洲最早的馬鐙出土於公元6世紀阿瓦爾人的墓葬中,文獻上也要在6世紀末的拜占庭皇帝提比略二世操練騎兵時才有記載。

在雙馬鐙普及後的中國南北朝時期,騎士解放了雙手,雙腳有了支撐,更利於發揮騎兵衝擊力強的特點,當作戰時騎兵衝擊的收益高於機動性,集群騎兵衝擊戰術便逐漸代替原本的騎射,成為了主流。

這一點,在高歡和宇文泰的多次交戰中有所體現。後來高歡的孫子北齊宗室高長恭和唐太宗李世民也是這種戰法的忠實擁護者。在北齊北周對峙期間的邙山之戰中,高長恭率五百騎兩次衝擊北周陣形,被軍士傳唱為《入陣曲》,而李世民也因為多次衝陣留下了《秦王破陣樂》。

而在此時,馬槊也基本取代了兩漢時流行的戟(馬槊可視為加長版的矛,專用於突刺),這一點也服務於常態化的騎兵衝擊戰術。

看似不起眼的小發明,竟能改變戰爭形態!

在西方,馬鐙同樣影響深遠。美國學者林恩.懷特(Lynn White)認為馬鐙革新了戰鬥方式,讓騎士解放雙手的情況下,可以借用馬力衝擊。

以李約瑟 (Joseph Needham)為代表的一部分西方學者甚至認為,馬鐙的出現對於歐洲社會形態的發展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建立了封建制度,他曾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中,認為馬鐙對於歐洲進入騎士時代有著重要的作用。

看似不起眼的小發明,竟能改變戰爭形態!

2

鐵絲網:騎兵終結者

如果說馬鐙開啟了以騎兵為主力的衝陣時代,那麼鐵絲網就是這個時代的終結者。

鐵絲網是美國人約瑟夫·格利登在放羊時防止羊偷吃莊稼而發明的,鐵絲網一經發明便廣泛應用在軍事中,成為騎兵的天敵。

同一時期的1861年,加特林機槍問世。這時以鐵絲網阻滯騎兵衝擊、機槍收戰績的戰術逐漸成熟,騎兵再也不復先前對步兵野戰時摧枯拉朽的榮光。

雖然如此,騎兵也並未被掃進歷史的故紙堆。18世紀以前,騎兵的價值在於襲擊對方時的高機動性,以及衝擊敵軍軍陣的衝擊性,由於機槍和鐵絲網的相繼問世,騎兵再難在戰場上發揮主導作用,但在軍隊摩托化並不完備的二戰之前,騎兵又恢復了類似中國先秦時期的破襲、保障後勤還有作為機動力量運輸的作用,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二戰的蘇德戰場上。

毫不起眼的鐵絲網聯合機槍終結了所向披靡的騎兵,威風勇敢的騎士們從此成為了保障運輸的後勤兵。

看似不起眼的小發明,竟能改變戰爭形態!
看似不起眼的小發明,竟能改變戰爭形態!

3

綁腿:遠征必備

綁腿的傳統自古有之,最早的記載應該是在《詩·小雅·采菽》中,《詩·小雅·采菽》記載:“赤芾在股,邪幅在下。”鄭玄箋:“邪幅,如今行縢也。逼束其脛(小腿),自足至膝,故曰在下。”

《左傳·桓公二年》也有相關記載:“帶裳幅舄。”孔穎達疏:“邪(斜)纏束之,故名邪幅。”

綁腿是一種腿部防護措施,是用長布條裹至膝蓋以下,最重要的作用是可以充分避免血液由於長期行軍停留在腿部,造成腿部痠痛,利於長途行軍。除此之外,在山地叢林作戰時,也可以有效避免蚊蟲叮咬等等。

對於農耕民族來說,大部分時間難以擁有大量戰馬,步兵始終是主力,所以綁腿尤為重要,被各國軍隊廣泛使用,直到二戰時期。

綁腿的消失,除了機械代替雙腳行軍以外,還有其他原因。抗美援朝戰爭時,美軍使用大量燃燒彈藥,如果衣服著火,需要儘快脫掉,這種情況下,綁腿成為了拖累,再加上軍靴可以代替原來綁腿的部分功能,綁腿就這樣被逐漸淘汰。

看似不起眼的小發明,竟能改變戰爭形態!

明軍南方步兵中的綁腿

"

在氣象學的研究中,氣象學家愛德華·洛倫茲曾提到過:“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週以後引起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這就是著名的“蝴蝶效應”。

“蝴蝶效應”在軍事戰爭史上,也同樣存在,一些不起眼的小發明,往往改變了戰爭形態。

1

馬鐙騎兵助推器

馬鐙,是一種懸垂於馬腹,圓環狀,可以讓騎手雙腳得到支撐的器具。馬鐙的發明,很大程度解放了騎手的雙手,也讓農耕民族騎兵有了和從馬背上長大的草原民族騎兵較量的能力。

在馬鐙發明之前的時代,騎手馭馬需要長時間培養,而且在馬上也受限頗多。所以,騎兵並不作為農耕民族主力部隊存在。騎兵的職能在於偵測、破襲、同敵軍小股部隊或騎兵部隊作戰。春秋戰國時期和秦漢時期,更多散佈於各個主力部隊中。

先秦時期的兵法著作《六韜》中,曾對早期騎兵的作用有如下分析:

“敵人無險阻保固,深入長驅,絕其糧路,敵人必飢;地平而易,四面見敵,車騎陷之,敵人必亂;敵人奔走,士卒散亂,或翼其兩旁,或掩其前後,其將可擒;敵人暮返,其兵甚眾,其行陣必亂;令我騎十而為隊,百而為屯,車五而為聚,十而為群,多設旌旗,雜以強弩;或擊其兩旁,或絕其前後,敵將可虜。此騎之十勝也。”

大概意思是,騎兵制勝的關鍵在於突擊、斷糧還有尾襲。

看似不起眼的小發明,竟能改變戰爭形態!

遊牧民族具裝騎兵

這種戰法作為主流一直延續到漢景帝時期。直到漢武帝時,衛青抗擊匈奴,才出現了成建制的騎兵衝擊戰術。

早期的馬鐙是單馬鐙,主要是輔助上馬的工具,在《三國志·呂岱傳》中就有所記載。形制完備的雙馬鐙,最早出土記錄是在遼寧北票縣北燕貴族馮素弗墓中,由於器件的發明時間肯定要早於出土時間,那麼雙馬鐙的發明大概是在三國到西晉時期。

西方使用馬鐙的時間相對中國要晚,歐洲最早的馬鐙出土於公元6世紀阿瓦爾人的墓葬中,文獻上也要在6世紀末的拜占庭皇帝提比略二世操練騎兵時才有記載。

在雙馬鐙普及後的中國南北朝時期,騎士解放了雙手,雙腳有了支撐,更利於發揮騎兵衝擊力強的特點,當作戰時騎兵衝擊的收益高於機動性,集群騎兵衝擊戰術便逐漸代替原本的騎射,成為了主流。

這一點,在高歡和宇文泰的多次交戰中有所體現。後來高歡的孫子北齊宗室高長恭和唐太宗李世民也是這種戰法的忠實擁護者。在北齊北周對峙期間的邙山之戰中,高長恭率五百騎兩次衝擊北周陣形,被軍士傳唱為《入陣曲》,而李世民也因為多次衝陣留下了《秦王破陣樂》。

而在此時,馬槊也基本取代了兩漢時流行的戟(馬槊可視為加長版的矛,專用於突刺),這一點也服務於常態化的騎兵衝擊戰術。

看似不起眼的小發明,竟能改變戰爭形態!

在西方,馬鐙同樣影響深遠。美國學者林恩.懷特(Lynn White)認為馬鐙革新了戰鬥方式,讓騎士解放雙手的情況下,可以借用馬力衝擊。

以李約瑟 (Joseph Needham)為代表的一部分西方學者甚至認為,馬鐙的出現對於歐洲社會形態的發展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建立了封建制度,他曾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中,認為馬鐙對於歐洲進入騎士時代有著重要的作用。

看似不起眼的小發明,竟能改變戰爭形態!

2

鐵絲網:騎兵終結者

如果說馬鐙開啟了以騎兵為主力的衝陣時代,那麼鐵絲網就是這個時代的終結者。

鐵絲網是美國人約瑟夫·格利登在放羊時防止羊偷吃莊稼而發明的,鐵絲網一經發明便廣泛應用在軍事中,成為騎兵的天敵。

同一時期的1861年,加特林機槍問世。這時以鐵絲網阻滯騎兵衝擊、機槍收戰績的戰術逐漸成熟,騎兵再也不復先前對步兵野戰時摧枯拉朽的榮光。

雖然如此,騎兵也並未被掃進歷史的故紙堆。18世紀以前,騎兵的價值在於襲擊對方時的高機動性,以及衝擊敵軍軍陣的衝擊性,由於機槍和鐵絲網的相繼問世,騎兵再難在戰場上發揮主導作用,但在軍隊摩托化並不完備的二戰之前,騎兵又恢復了類似中國先秦時期的破襲、保障後勤還有作為機動力量運輸的作用,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二戰的蘇德戰場上。

毫不起眼的鐵絲網聯合機槍終結了所向披靡的騎兵,威風勇敢的騎士們從此成為了保障運輸的後勤兵。

看似不起眼的小發明,竟能改變戰爭形態!
看似不起眼的小發明,竟能改變戰爭形態!

3

綁腿:遠征必備

綁腿的傳統自古有之,最早的記載應該是在《詩·小雅·采菽》中,《詩·小雅·采菽》記載:“赤芾在股,邪幅在下。”鄭玄箋:“邪幅,如今行縢也。逼束其脛(小腿),自足至膝,故曰在下。”

《左傳·桓公二年》也有相關記載:“帶裳幅舄。”孔穎達疏:“邪(斜)纏束之,故名邪幅。”

綁腿是一種腿部防護措施,是用長布條裹至膝蓋以下,最重要的作用是可以充分避免血液由於長期行軍停留在腿部,造成腿部痠痛,利於長途行軍。除此之外,在山地叢林作戰時,也可以有效避免蚊蟲叮咬等等。

對於農耕民族來說,大部分時間難以擁有大量戰馬,步兵始終是主力,所以綁腿尤為重要,被各國軍隊廣泛使用,直到二戰時期。

綁腿的消失,除了機械代替雙腳行軍以外,還有其他原因。抗美援朝戰爭時,美軍使用大量燃燒彈藥,如果衣服著火,需要儘快脫掉,這種情況下,綁腿成為了拖累,再加上軍靴可以代替原來綁腿的部分功能,綁腿就這樣被逐漸淘汰。

看似不起眼的小發明,竟能改變戰爭形態!

明軍南方步兵中的綁腿

看似不起眼的小發明,竟能改變戰爭形態!

4

罐頭:補給革新

19世紀前後,拿破崙率軍南征北戰,但食物保存的問題始終困擾著他。為此,他懸賞了12000法郎(當時的鉅款),希望有人能提供切實可用的食物長期保存方法。

當時,法國人阿佩爾採取加熱密封的方法,以玻璃罐、木塞、鐵絲等製成了最早的罐頭,並在海軍試驗報告中通過,贏得了大額賞金,同時也加速推進了戰爭形態的發展。

罐頭問世以前,後勤補給很大程度依賴於建立的補給線和水流。例如在明初的征討安南的戰役中,由於越南北部的地形沒有河網順延而下,明軍駐守成本太大,才在宣德年間最終退出安南。

罐頭的出現改變了這樣的狀況,可以長期保存的食物讓軍隊不用再過度依賴於原先的補給線,同時,運輸成本和保存成本大大降低,遠征軍隊的規模可以迅速提升,國家對於邊疆的掌控力也有所加強。

拿破崙入侵俄國的超長距離作戰,動員了五十萬軍隊,這樣的遠征動員能力和持續作戰能力,在依賴補給線的年代幾乎是不可想象的。罐頭的革新作用毋庸置疑,只有軍人的胃吃飽了,軍隊才能取勝,畢竟再也沒有什麼比吃飯更重要。

"

在氣象學的研究中,氣象學家愛德華·洛倫茲曾提到過:“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週以後引起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這就是著名的“蝴蝶效應”。

“蝴蝶效應”在軍事戰爭史上,也同樣存在,一些不起眼的小發明,往往改變了戰爭形態。

1

馬鐙騎兵助推器

馬鐙,是一種懸垂於馬腹,圓環狀,可以讓騎手雙腳得到支撐的器具。馬鐙的發明,很大程度解放了騎手的雙手,也讓農耕民族騎兵有了和從馬背上長大的草原民族騎兵較量的能力。

在馬鐙發明之前的時代,騎手馭馬需要長時間培養,而且在馬上也受限頗多。所以,騎兵並不作為農耕民族主力部隊存在。騎兵的職能在於偵測、破襲、同敵軍小股部隊或騎兵部隊作戰。春秋戰國時期和秦漢時期,更多散佈於各個主力部隊中。

先秦時期的兵法著作《六韜》中,曾對早期騎兵的作用有如下分析:

“敵人無險阻保固,深入長驅,絕其糧路,敵人必飢;地平而易,四面見敵,車騎陷之,敵人必亂;敵人奔走,士卒散亂,或翼其兩旁,或掩其前後,其將可擒;敵人暮返,其兵甚眾,其行陣必亂;令我騎十而為隊,百而為屯,車五而為聚,十而為群,多設旌旗,雜以強弩;或擊其兩旁,或絕其前後,敵將可虜。此騎之十勝也。”

大概意思是,騎兵制勝的關鍵在於突擊、斷糧還有尾襲。

看似不起眼的小發明,竟能改變戰爭形態!

遊牧民族具裝騎兵

這種戰法作為主流一直延續到漢景帝時期。直到漢武帝時,衛青抗擊匈奴,才出現了成建制的騎兵衝擊戰術。

早期的馬鐙是單馬鐙,主要是輔助上馬的工具,在《三國志·呂岱傳》中就有所記載。形制完備的雙馬鐙,最早出土記錄是在遼寧北票縣北燕貴族馮素弗墓中,由於器件的發明時間肯定要早於出土時間,那麼雙馬鐙的發明大概是在三國到西晉時期。

西方使用馬鐙的時間相對中國要晚,歐洲最早的馬鐙出土於公元6世紀阿瓦爾人的墓葬中,文獻上也要在6世紀末的拜占庭皇帝提比略二世操練騎兵時才有記載。

在雙馬鐙普及後的中國南北朝時期,騎士解放了雙手,雙腳有了支撐,更利於發揮騎兵衝擊力強的特點,當作戰時騎兵衝擊的收益高於機動性,集群騎兵衝擊戰術便逐漸代替原本的騎射,成為了主流。

這一點,在高歡和宇文泰的多次交戰中有所體現。後來高歡的孫子北齊宗室高長恭和唐太宗李世民也是這種戰法的忠實擁護者。在北齊北周對峙期間的邙山之戰中,高長恭率五百騎兩次衝擊北周陣形,被軍士傳唱為《入陣曲》,而李世民也因為多次衝陣留下了《秦王破陣樂》。

而在此時,馬槊也基本取代了兩漢時流行的戟(馬槊可視為加長版的矛,專用於突刺),這一點也服務於常態化的騎兵衝擊戰術。

看似不起眼的小發明,竟能改變戰爭形態!

在西方,馬鐙同樣影響深遠。美國學者林恩.懷特(Lynn White)認為馬鐙革新了戰鬥方式,讓騎士解放雙手的情況下,可以借用馬力衝擊。

以李約瑟 (Joseph Needham)為代表的一部分西方學者甚至認為,馬鐙的出現對於歐洲社會形態的發展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建立了封建制度,他曾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中,認為馬鐙對於歐洲進入騎士時代有著重要的作用。

看似不起眼的小發明,竟能改變戰爭形態!

2

鐵絲網:騎兵終結者

如果說馬鐙開啟了以騎兵為主力的衝陣時代,那麼鐵絲網就是這個時代的終結者。

鐵絲網是美國人約瑟夫·格利登在放羊時防止羊偷吃莊稼而發明的,鐵絲網一經發明便廣泛應用在軍事中,成為騎兵的天敵。

同一時期的1861年,加特林機槍問世。這時以鐵絲網阻滯騎兵衝擊、機槍收戰績的戰術逐漸成熟,騎兵再也不復先前對步兵野戰時摧枯拉朽的榮光。

雖然如此,騎兵也並未被掃進歷史的故紙堆。18世紀以前,騎兵的價值在於襲擊對方時的高機動性,以及衝擊敵軍軍陣的衝擊性,由於機槍和鐵絲網的相繼問世,騎兵再難在戰場上發揮主導作用,但在軍隊摩托化並不完備的二戰之前,騎兵又恢復了類似中國先秦時期的破襲、保障後勤還有作為機動力量運輸的作用,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二戰的蘇德戰場上。

毫不起眼的鐵絲網聯合機槍終結了所向披靡的騎兵,威風勇敢的騎士們從此成為了保障運輸的後勤兵。

看似不起眼的小發明,竟能改變戰爭形態!
看似不起眼的小發明,竟能改變戰爭形態!

3

綁腿:遠征必備

綁腿的傳統自古有之,最早的記載應該是在《詩·小雅·采菽》中,《詩·小雅·采菽》記載:“赤芾在股,邪幅在下。”鄭玄箋:“邪幅,如今行縢也。逼束其脛(小腿),自足至膝,故曰在下。”

《左傳·桓公二年》也有相關記載:“帶裳幅舄。”孔穎達疏:“邪(斜)纏束之,故名邪幅。”

綁腿是一種腿部防護措施,是用長布條裹至膝蓋以下,最重要的作用是可以充分避免血液由於長期行軍停留在腿部,造成腿部痠痛,利於長途行軍。除此之外,在山地叢林作戰時,也可以有效避免蚊蟲叮咬等等。

對於農耕民族來說,大部分時間難以擁有大量戰馬,步兵始終是主力,所以綁腿尤為重要,被各國軍隊廣泛使用,直到二戰時期。

綁腿的消失,除了機械代替雙腳行軍以外,還有其他原因。抗美援朝戰爭時,美軍使用大量燃燒彈藥,如果衣服著火,需要儘快脫掉,這種情況下,綁腿成為了拖累,再加上軍靴可以代替原來綁腿的部分功能,綁腿就這樣被逐漸淘汰。

看似不起眼的小發明,竟能改變戰爭形態!

明軍南方步兵中的綁腿

看似不起眼的小發明,竟能改變戰爭形態!

4

罐頭:補給革新

19世紀前後,拿破崙率軍南征北戰,但食物保存的問題始終困擾著他。為此,他懸賞了12000法郎(當時的鉅款),希望有人能提供切實可用的食物長期保存方法。

當時,法國人阿佩爾採取加熱密封的方法,以玻璃罐、木塞、鐵絲等製成了最早的罐頭,並在海軍試驗報告中通過,贏得了大額賞金,同時也加速推進了戰爭形態的發展。

罐頭問世以前,後勤補給很大程度依賴於建立的補給線和水流。例如在明初的征討安南的戰役中,由於越南北部的地形沒有河網順延而下,明軍駐守成本太大,才在宣德年間最終退出安南。

罐頭的出現改變了這樣的狀況,可以長期保存的食物讓軍隊不用再過度依賴於原先的補給線,同時,運輸成本和保存成本大大降低,遠征軍隊的規模可以迅速提升,國家對於邊疆的掌控力也有所加強。

拿破崙入侵俄國的超長距離作戰,動員了五十萬軍隊,這樣的遠征動員能力和持續作戰能力,在依賴補給線的年代幾乎是不可想象的。罐頭的革新作用毋庸置疑,只有軍人的胃吃飽了,軍隊才能取勝,畢竟再也沒有什麼比吃飯更重要。

看似不起眼的小發明,竟能改變戰爭形態!

二戰時期軍用罐頭

"

在氣象學的研究中,氣象學家愛德華·洛倫茲曾提到過:“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週以後引起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這就是著名的“蝴蝶效應”。

“蝴蝶效應”在軍事戰爭史上,也同樣存在,一些不起眼的小發明,往往改變了戰爭形態。

1

馬鐙騎兵助推器

馬鐙,是一種懸垂於馬腹,圓環狀,可以讓騎手雙腳得到支撐的器具。馬鐙的發明,很大程度解放了騎手的雙手,也讓農耕民族騎兵有了和從馬背上長大的草原民族騎兵較量的能力。

在馬鐙發明之前的時代,騎手馭馬需要長時間培養,而且在馬上也受限頗多。所以,騎兵並不作為農耕民族主力部隊存在。騎兵的職能在於偵測、破襲、同敵軍小股部隊或騎兵部隊作戰。春秋戰國時期和秦漢時期,更多散佈於各個主力部隊中。

先秦時期的兵法著作《六韜》中,曾對早期騎兵的作用有如下分析:

“敵人無險阻保固,深入長驅,絕其糧路,敵人必飢;地平而易,四面見敵,車騎陷之,敵人必亂;敵人奔走,士卒散亂,或翼其兩旁,或掩其前後,其將可擒;敵人暮返,其兵甚眾,其行陣必亂;令我騎十而為隊,百而為屯,車五而為聚,十而為群,多設旌旗,雜以強弩;或擊其兩旁,或絕其前後,敵將可虜。此騎之十勝也。”

大概意思是,騎兵制勝的關鍵在於突擊、斷糧還有尾襲。

看似不起眼的小發明,竟能改變戰爭形態!

遊牧民族具裝騎兵

這種戰法作為主流一直延續到漢景帝時期。直到漢武帝時,衛青抗擊匈奴,才出現了成建制的騎兵衝擊戰術。

早期的馬鐙是單馬鐙,主要是輔助上馬的工具,在《三國志·呂岱傳》中就有所記載。形制完備的雙馬鐙,最早出土記錄是在遼寧北票縣北燕貴族馮素弗墓中,由於器件的發明時間肯定要早於出土時間,那麼雙馬鐙的發明大概是在三國到西晉時期。

西方使用馬鐙的時間相對中國要晚,歐洲最早的馬鐙出土於公元6世紀阿瓦爾人的墓葬中,文獻上也要在6世紀末的拜占庭皇帝提比略二世操練騎兵時才有記載。

在雙馬鐙普及後的中國南北朝時期,騎士解放了雙手,雙腳有了支撐,更利於發揮騎兵衝擊力強的特點,當作戰時騎兵衝擊的收益高於機動性,集群騎兵衝擊戰術便逐漸代替原本的騎射,成為了主流。

這一點,在高歡和宇文泰的多次交戰中有所體現。後來高歡的孫子北齊宗室高長恭和唐太宗李世民也是這種戰法的忠實擁護者。在北齊北周對峙期間的邙山之戰中,高長恭率五百騎兩次衝擊北周陣形,被軍士傳唱為《入陣曲》,而李世民也因為多次衝陣留下了《秦王破陣樂》。

而在此時,馬槊也基本取代了兩漢時流行的戟(馬槊可視為加長版的矛,專用於突刺),這一點也服務於常態化的騎兵衝擊戰術。

看似不起眼的小發明,竟能改變戰爭形態!

在西方,馬鐙同樣影響深遠。美國學者林恩.懷特(Lynn White)認為馬鐙革新了戰鬥方式,讓騎士解放雙手的情況下,可以借用馬力衝擊。

以李約瑟 (Joseph Needham)為代表的一部分西方學者甚至認為,馬鐙的出現對於歐洲社會形態的發展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建立了封建制度,他曾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中,認為馬鐙對於歐洲進入騎士時代有著重要的作用。

看似不起眼的小發明,竟能改變戰爭形態!

2

鐵絲網:騎兵終結者

如果說馬鐙開啟了以騎兵為主力的衝陣時代,那麼鐵絲網就是這個時代的終結者。

鐵絲網是美國人約瑟夫·格利登在放羊時防止羊偷吃莊稼而發明的,鐵絲網一經發明便廣泛應用在軍事中,成為騎兵的天敵。

同一時期的1861年,加特林機槍問世。這時以鐵絲網阻滯騎兵衝擊、機槍收戰績的戰術逐漸成熟,騎兵再也不復先前對步兵野戰時摧枯拉朽的榮光。

雖然如此,騎兵也並未被掃進歷史的故紙堆。18世紀以前,騎兵的價值在於襲擊對方時的高機動性,以及衝擊敵軍軍陣的衝擊性,由於機槍和鐵絲網的相繼問世,騎兵再難在戰場上發揮主導作用,但在軍隊摩托化並不完備的二戰之前,騎兵又恢復了類似中國先秦時期的破襲、保障後勤還有作為機動力量運輸的作用,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二戰的蘇德戰場上。

毫不起眼的鐵絲網聯合機槍終結了所向披靡的騎兵,威風勇敢的騎士們從此成為了保障運輸的後勤兵。

看似不起眼的小發明,竟能改變戰爭形態!
看似不起眼的小發明,竟能改變戰爭形態!

3

綁腿:遠征必備

綁腿的傳統自古有之,最早的記載應該是在《詩·小雅·采菽》中,《詩·小雅·采菽》記載:“赤芾在股,邪幅在下。”鄭玄箋:“邪幅,如今行縢也。逼束其脛(小腿),自足至膝,故曰在下。”

《左傳·桓公二年》也有相關記載:“帶裳幅舄。”孔穎達疏:“邪(斜)纏束之,故名邪幅。”

綁腿是一種腿部防護措施,是用長布條裹至膝蓋以下,最重要的作用是可以充分避免血液由於長期行軍停留在腿部,造成腿部痠痛,利於長途行軍。除此之外,在山地叢林作戰時,也可以有效避免蚊蟲叮咬等等。

對於農耕民族來說,大部分時間難以擁有大量戰馬,步兵始終是主力,所以綁腿尤為重要,被各國軍隊廣泛使用,直到二戰時期。

綁腿的消失,除了機械代替雙腳行軍以外,還有其他原因。抗美援朝戰爭時,美軍使用大量燃燒彈藥,如果衣服著火,需要儘快脫掉,這種情況下,綁腿成為了拖累,再加上軍靴可以代替原來綁腿的部分功能,綁腿就這樣被逐漸淘汰。

看似不起眼的小發明,竟能改變戰爭形態!

明軍南方步兵中的綁腿

看似不起眼的小發明,竟能改變戰爭形態!

4

罐頭:補給革新

19世紀前後,拿破崙率軍南征北戰,但食物保存的問題始終困擾著他。為此,他懸賞了12000法郎(當時的鉅款),希望有人能提供切實可用的食物長期保存方法。

當時,法國人阿佩爾採取加熱密封的方法,以玻璃罐、木塞、鐵絲等製成了最早的罐頭,並在海軍試驗報告中通過,贏得了大額賞金,同時也加速推進了戰爭形態的發展。

罐頭問世以前,後勤補給很大程度依賴於建立的補給線和水流。例如在明初的征討安南的戰役中,由於越南北部的地形沒有河網順延而下,明軍駐守成本太大,才在宣德年間最終退出安南。

罐頭的出現改變了這樣的狀況,可以長期保存的食物讓軍隊不用再過度依賴於原先的補給線,同時,運輸成本和保存成本大大降低,遠征軍隊的規模可以迅速提升,國家對於邊疆的掌控力也有所加強。

拿破崙入侵俄國的超長距離作戰,動員了五十萬軍隊,這樣的遠征動員能力和持續作戰能力,在依賴補給線的年代幾乎是不可想象的。罐頭的革新作用毋庸置疑,只有軍人的胃吃飽了,軍隊才能取勝,畢竟再也沒有什麼比吃飯更重要。

看似不起眼的小發明,竟能改變戰爭形態!

二戰時期軍用罐頭

看似不起眼的小發明,竟能改變戰爭形態!

5

燧石擊發裝置:近代戰爭的開端

燧石擊發裝置是自生火槍的初代產品燧發槍的點火裝置,由法國人馬漢在16世紀末發明。在中國,由明代南京戶部右侍郎畢懋康在其《軍器圖說》(崇禎八年即公元1635年刊印)首次介紹了燧發槍(書中稱為自生火銃)。

在燧發槍發明的火繩槍時代,風雨天氣和射速過慢是主要限制,以明朝的鳥銃為例,據明末火器專家趙士楨描述,鳥銃的使用步驟繁雜,可分為以下步驟:

倒藥(將火藥從藥罐中倒入藥管中,每管藥僅僅能發射1發彈),裝藥(將火藥從銃口倒入銃膛),壓火(用隨槍的仗裝膛內火藥壓實壓緊),裝彈(取出彈丸裝入銃膛),裝門藥(將發藥罐中的火藥倒入藥室的火門內,把藥室填滿,使之與銃膛內的火藥相連,而後將火門蓋蓋上,以防潮溼),裝火繩(將火繩裝入扳機的龍頭式夾鉗內,準備點火),這時才能算是準備完畢,射擊時,還要打開火門蓋來點燃火繩。

"

在氣象學的研究中,氣象學家愛德華·洛倫茲曾提到過:“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週以後引起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這就是著名的“蝴蝶效應”。

“蝴蝶效應”在軍事戰爭史上,也同樣存在,一些不起眼的小發明,往往改變了戰爭形態。

1

馬鐙騎兵助推器

馬鐙,是一種懸垂於馬腹,圓環狀,可以讓騎手雙腳得到支撐的器具。馬鐙的發明,很大程度解放了騎手的雙手,也讓農耕民族騎兵有了和從馬背上長大的草原民族騎兵較量的能力。

在馬鐙發明之前的時代,騎手馭馬需要長時間培養,而且在馬上也受限頗多。所以,騎兵並不作為農耕民族主力部隊存在。騎兵的職能在於偵測、破襲、同敵軍小股部隊或騎兵部隊作戰。春秋戰國時期和秦漢時期,更多散佈於各個主力部隊中。

先秦時期的兵法著作《六韜》中,曾對早期騎兵的作用有如下分析:

“敵人無險阻保固,深入長驅,絕其糧路,敵人必飢;地平而易,四面見敵,車騎陷之,敵人必亂;敵人奔走,士卒散亂,或翼其兩旁,或掩其前後,其將可擒;敵人暮返,其兵甚眾,其行陣必亂;令我騎十而為隊,百而為屯,車五而為聚,十而為群,多設旌旗,雜以強弩;或擊其兩旁,或絕其前後,敵將可虜。此騎之十勝也。”

大概意思是,騎兵制勝的關鍵在於突擊、斷糧還有尾襲。

看似不起眼的小發明,竟能改變戰爭形態!

遊牧民族具裝騎兵

這種戰法作為主流一直延續到漢景帝時期。直到漢武帝時,衛青抗擊匈奴,才出現了成建制的騎兵衝擊戰術。

早期的馬鐙是單馬鐙,主要是輔助上馬的工具,在《三國志·呂岱傳》中就有所記載。形制完備的雙馬鐙,最早出土記錄是在遼寧北票縣北燕貴族馮素弗墓中,由於器件的發明時間肯定要早於出土時間,那麼雙馬鐙的發明大概是在三國到西晉時期。

西方使用馬鐙的時間相對中國要晚,歐洲最早的馬鐙出土於公元6世紀阿瓦爾人的墓葬中,文獻上也要在6世紀末的拜占庭皇帝提比略二世操練騎兵時才有記載。

在雙馬鐙普及後的中國南北朝時期,騎士解放了雙手,雙腳有了支撐,更利於發揮騎兵衝擊力強的特點,當作戰時騎兵衝擊的收益高於機動性,集群騎兵衝擊戰術便逐漸代替原本的騎射,成為了主流。

這一點,在高歡和宇文泰的多次交戰中有所體現。後來高歡的孫子北齊宗室高長恭和唐太宗李世民也是這種戰法的忠實擁護者。在北齊北周對峙期間的邙山之戰中,高長恭率五百騎兩次衝擊北周陣形,被軍士傳唱為《入陣曲》,而李世民也因為多次衝陣留下了《秦王破陣樂》。

而在此時,馬槊也基本取代了兩漢時流行的戟(馬槊可視為加長版的矛,專用於突刺),這一點也服務於常態化的騎兵衝擊戰術。

看似不起眼的小發明,竟能改變戰爭形態!

在西方,馬鐙同樣影響深遠。美國學者林恩.懷特(Lynn White)認為馬鐙革新了戰鬥方式,讓騎士解放雙手的情況下,可以借用馬力衝擊。

以李約瑟 (Joseph Needham)為代表的一部分西方學者甚至認為,馬鐙的出現對於歐洲社會形態的發展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建立了封建制度,他曾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中,認為馬鐙對於歐洲進入騎士時代有著重要的作用。

看似不起眼的小發明,竟能改變戰爭形態!

2

鐵絲網:騎兵終結者

如果說馬鐙開啟了以騎兵為主力的衝陣時代,那麼鐵絲網就是這個時代的終結者。

鐵絲網是美國人約瑟夫·格利登在放羊時防止羊偷吃莊稼而發明的,鐵絲網一經發明便廣泛應用在軍事中,成為騎兵的天敵。

同一時期的1861年,加特林機槍問世。這時以鐵絲網阻滯騎兵衝擊、機槍收戰績的戰術逐漸成熟,騎兵再也不復先前對步兵野戰時摧枯拉朽的榮光。

雖然如此,騎兵也並未被掃進歷史的故紙堆。18世紀以前,騎兵的價值在於襲擊對方時的高機動性,以及衝擊敵軍軍陣的衝擊性,由於機槍和鐵絲網的相繼問世,騎兵再難在戰場上發揮主導作用,但在軍隊摩托化並不完備的二戰之前,騎兵又恢復了類似中國先秦時期的破襲、保障後勤還有作為機動力量運輸的作用,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二戰的蘇德戰場上。

毫不起眼的鐵絲網聯合機槍終結了所向披靡的騎兵,威風勇敢的騎士們從此成為了保障運輸的後勤兵。

看似不起眼的小發明,竟能改變戰爭形態!
看似不起眼的小發明,竟能改變戰爭形態!

3

綁腿:遠征必備

綁腿的傳統自古有之,最早的記載應該是在《詩·小雅·采菽》中,《詩·小雅·采菽》記載:“赤芾在股,邪幅在下。”鄭玄箋:“邪幅,如今行縢也。逼束其脛(小腿),自足至膝,故曰在下。”

《左傳·桓公二年》也有相關記載:“帶裳幅舄。”孔穎達疏:“邪(斜)纏束之,故名邪幅。”

綁腿是一種腿部防護措施,是用長布條裹至膝蓋以下,最重要的作用是可以充分避免血液由於長期行軍停留在腿部,造成腿部痠痛,利於長途行軍。除此之外,在山地叢林作戰時,也可以有效避免蚊蟲叮咬等等。

對於農耕民族來說,大部分時間難以擁有大量戰馬,步兵始終是主力,所以綁腿尤為重要,被各國軍隊廣泛使用,直到二戰時期。

綁腿的消失,除了機械代替雙腳行軍以外,還有其他原因。抗美援朝戰爭時,美軍使用大量燃燒彈藥,如果衣服著火,需要儘快脫掉,這種情況下,綁腿成為了拖累,再加上軍靴可以代替原來綁腿的部分功能,綁腿就這樣被逐漸淘汰。

看似不起眼的小發明,竟能改變戰爭形態!

明軍南方步兵中的綁腿

看似不起眼的小發明,竟能改變戰爭形態!

4

罐頭:補給革新

19世紀前後,拿破崙率軍南征北戰,但食物保存的問題始終困擾著他。為此,他懸賞了12000法郎(當時的鉅款),希望有人能提供切實可用的食物長期保存方法。

當時,法國人阿佩爾採取加熱密封的方法,以玻璃罐、木塞、鐵絲等製成了最早的罐頭,並在海軍試驗報告中通過,贏得了大額賞金,同時也加速推進了戰爭形態的發展。

罐頭問世以前,後勤補給很大程度依賴於建立的補給線和水流。例如在明初的征討安南的戰役中,由於越南北部的地形沒有河網順延而下,明軍駐守成本太大,才在宣德年間最終退出安南。

罐頭的出現改變了這樣的狀況,可以長期保存的食物讓軍隊不用再過度依賴於原先的補給線,同時,運輸成本和保存成本大大降低,遠征軍隊的規模可以迅速提升,國家對於邊疆的掌控力也有所加強。

拿破崙入侵俄國的超長距離作戰,動員了五十萬軍隊,這樣的遠征動員能力和持續作戰能力,在依賴補給線的年代幾乎是不可想象的。罐頭的革新作用毋庸置疑,只有軍人的胃吃飽了,軍隊才能取勝,畢竟再也沒有什麼比吃飯更重要。

看似不起眼的小發明,竟能改變戰爭形態!

二戰時期軍用罐頭

看似不起眼的小發明,竟能改變戰爭形態!

5

燧石擊發裝置:近代戰爭的開端

燧石擊發裝置是自生火槍的初代產品燧發槍的點火裝置,由法國人馬漢在16世紀末發明。在中國,由明代南京戶部右侍郎畢懋康在其《軍器圖說》(崇禎八年即公元1635年刊印)首次介紹了燧發槍(書中稱為自生火銃)。

在燧發槍發明的火繩槍時代,風雨天氣和射速過慢是主要限制,以明朝的鳥銃為例,據明末火器專家趙士楨描述,鳥銃的使用步驟繁雜,可分為以下步驟:

倒藥(將火藥從藥罐中倒入藥管中,每管藥僅僅能發射1發彈),裝藥(將火藥從銃口倒入銃膛),壓火(用隨槍的仗裝膛內火藥壓實壓緊),裝彈(取出彈丸裝入銃膛),裝門藥(將發藥罐中的火藥倒入藥室的火門內,把藥室填滿,使之與銃膛內的火藥相連,而後將火門蓋蓋上,以防潮溼),裝火繩(將火繩裝入扳機的龍頭式夾鉗內,準備點火),這時才能算是準備完畢,射擊時,還要打開火門蓋來點燃火繩。

看似不起眼的小發明,竟能改變戰爭形態!

畢懋康《軍器圖說》中所研製的燧發槍(自生火銃)

繁雜的步驟讓鳥銃的發射速度為每分鐘2-3發,這個時間已經足夠讓敵軍騎兵衝入陣營。除此之外,不能專心射擊的情況下,鳥銃的準心也相當感人。

萬曆末年,熊廷弼去遼東練兵時發現“三十人射打通計僅中一鉛”。雖然有明末邊軍武備廢弛的緣故,但其繁瑣的操作也起到了負面作用。更大的缺陷在於,非自生火銃一旦天氣潮溼或是風雨天氣時,就會直接變成燒火棍。

"

在氣象學的研究中,氣象學家愛德華·洛倫茲曾提到過:“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週以後引起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這就是著名的“蝴蝶效應”。

“蝴蝶效應”在軍事戰爭史上,也同樣存在,一些不起眼的小發明,往往改變了戰爭形態。

1

馬鐙騎兵助推器

馬鐙,是一種懸垂於馬腹,圓環狀,可以讓騎手雙腳得到支撐的器具。馬鐙的發明,很大程度解放了騎手的雙手,也讓農耕民族騎兵有了和從馬背上長大的草原民族騎兵較量的能力。

在馬鐙發明之前的時代,騎手馭馬需要長時間培養,而且在馬上也受限頗多。所以,騎兵並不作為農耕民族主力部隊存在。騎兵的職能在於偵測、破襲、同敵軍小股部隊或騎兵部隊作戰。春秋戰國時期和秦漢時期,更多散佈於各個主力部隊中。

先秦時期的兵法著作《六韜》中,曾對早期騎兵的作用有如下分析:

“敵人無險阻保固,深入長驅,絕其糧路,敵人必飢;地平而易,四面見敵,車騎陷之,敵人必亂;敵人奔走,士卒散亂,或翼其兩旁,或掩其前後,其將可擒;敵人暮返,其兵甚眾,其行陣必亂;令我騎十而為隊,百而為屯,車五而為聚,十而為群,多設旌旗,雜以強弩;或擊其兩旁,或絕其前後,敵將可虜。此騎之十勝也。”

大概意思是,騎兵制勝的關鍵在於突擊、斷糧還有尾襲。

看似不起眼的小發明,竟能改變戰爭形態!

遊牧民族具裝騎兵

這種戰法作為主流一直延續到漢景帝時期。直到漢武帝時,衛青抗擊匈奴,才出現了成建制的騎兵衝擊戰術。

早期的馬鐙是單馬鐙,主要是輔助上馬的工具,在《三國志·呂岱傳》中就有所記載。形制完備的雙馬鐙,最早出土記錄是在遼寧北票縣北燕貴族馮素弗墓中,由於器件的發明時間肯定要早於出土時間,那麼雙馬鐙的發明大概是在三國到西晉時期。

西方使用馬鐙的時間相對中國要晚,歐洲最早的馬鐙出土於公元6世紀阿瓦爾人的墓葬中,文獻上也要在6世紀末的拜占庭皇帝提比略二世操練騎兵時才有記載。

在雙馬鐙普及後的中國南北朝時期,騎士解放了雙手,雙腳有了支撐,更利於發揮騎兵衝擊力強的特點,當作戰時騎兵衝擊的收益高於機動性,集群騎兵衝擊戰術便逐漸代替原本的騎射,成為了主流。

這一點,在高歡和宇文泰的多次交戰中有所體現。後來高歡的孫子北齊宗室高長恭和唐太宗李世民也是這種戰法的忠實擁護者。在北齊北周對峙期間的邙山之戰中,高長恭率五百騎兩次衝擊北周陣形,被軍士傳唱為《入陣曲》,而李世民也因為多次衝陣留下了《秦王破陣樂》。

而在此時,馬槊也基本取代了兩漢時流行的戟(馬槊可視為加長版的矛,專用於突刺),這一點也服務於常態化的騎兵衝擊戰術。

看似不起眼的小發明,竟能改變戰爭形態!

在西方,馬鐙同樣影響深遠。美國學者林恩.懷特(Lynn White)認為馬鐙革新了戰鬥方式,讓騎士解放雙手的情況下,可以借用馬力衝擊。

以李約瑟 (Joseph Needham)為代表的一部分西方學者甚至認為,馬鐙的出現對於歐洲社會形態的發展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建立了封建制度,他曾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中,認為馬鐙對於歐洲進入騎士時代有著重要的作用。

看似不起眼的小發明,竟能改變戰爭形態!

2

鐵絲網:騎兵終結者

如果說馬鐙開啟了以騎兵為主力的衝陣時代,那麼鐵絲網就是這個時代的終結者。

鐵絲網是美國人約瑟夫·格利登在放羊時防止羊偷吃莊稼而發明的,鐵絲網一經發明便廣泛應用在軍事中,成為騎兵的天敵。

同一時期的1861年,加特林機槍問世。這時以鐵絲網阻滯騎兵衝擊、機槍收戰績的戰術逐漸成熟,騎兵再也不復先前對步兵野戰時摧枯拉朽的榮光。

雖然如此,騎兵也並未被掃進歷史的故紙堆。18世紀以前,騎兵的價值在於襲擊對方時的高機動性,以及衝擊敵軍軍陣的衝擊性,由於機槍和鐵絲網的相繼問世,騎兵再難在戰場上發揮主導作用,但在軍隊摩托化並不完備的二戰之前,騎兵又恢復了類似中國先秦時期的破襲、保障後勤還有作為機動力量運輸的作用,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二戰的蘇德戰場上。

毫不起眼的鐵絲網聯合機槍終結了所向披靡的騎兵,威風勇敢的騎士們從此成為了保障運輸的後勤兵。

看似不起眼的小發明,竟能改變戰爭形態!
看似不起眼的小發明,竟能改變戰爭形態!

3

綁腿:遠征必備

綁腿的傳統自古有之,最早的記載應該是在《詩·小雅·采菽》中,《詩·小雅·采菽》記載:“赤芾在股,邪幅在下。”鄭玄箋:“邪幅,如今行縢也。逼束其脛(小腿),自足至膝,故曰在下。”

《左傳·桓公二年》也有相關記載:“帶裳幅舄。”孔穎達疏:“邪(斜)纏束之,故名邪幅。”

綁腿是一種腿部防護措施,是用長布條裹至膝蓋以下,最重要的作用是可以充分避免血液由於長期行軍停留在腿部,造成腿部痠痛,利於長途行軍。除此之外,在山地叢林作戰時,也可以有效避免蚊蟲叮咬等等。

對於農耕民族來說,大部分時間難以擁有大量戰馬,步兵始終是主力,所以綁腿尤為重要,被各國軍隊廣泛使用,直到二戰時期。

綁腿的消失,除了機械代替雙腳行軍以外,還有其他原因。抗美援朝戰爭時,美軍使用大量燃燒彈藥,如果衣服著火,需要儘快脫掉,這種情況下,綁腿成為了拖累,再加上軍靴可以代替原來綁腿的部分功能,綁腿就這樣被逐漸淘汰。

看似不起眼的小發明,竟能改變戰爭形態!

明軍南方步兵中的綁腿

看似不起眼的小發明,竟能改變戰爭形態!

4

罐頭:補給革新

19世紀前後,拿破崙率軍南征北戰,但食物保存的問題始終困擾著他。為此,他懸賞了12000法郎(當時的鉅款),希望有人能提供切實可用的食物長期保存方法。

當時,法國人阿佩爾採取加熱密封的方法,以玻璃罐、木塞、鐵絲等製成了最早的罐頭,並在海軍試驗報告中通過,贏得了大額賞金,同時也加速推進了戰爭形態的發展。

罐頭問世以前,後勤補給很大程度依賴於建立的補給線和水流。例如在明初的征討安南的戰役中,由於越南北部的地形沒有河網順延而下,明軍駐守成本太大,才在宣德年間最終退出安南。

罐頭的出現改變了這樣的狀況,可以長期保存的食物讓軍隊不用再過度依賴於原先的補給線,同時,運輸成本和保存成本大大降低,遠征軍隊的規模可以迅速提升,國家對於邊疆的掌控力也有所加強。

拿破崙入侵俄國的超長距離作戰,動員了五十萬軍隊,這樣的遠征動員能力和持續作戰能力,在依賴補給線的年代幾乎是不可想象的。罐頭的革新作用毋庸置疑,只有軍人的胃吃飽了,軍隊才能取勝,畢竟再也沒有什麼比吃飯更重要。

看似不起眼的小發明,竟能改變戰爭形態!

二戰時期軍用罐頭

看似不起眼的小發明,竟能改變戰爭形態!

5

燧石擊發裝置:近代戰爭的開端

燧石擊發裝置是自生火槍的初代產品燧發槍的點火裝置,由法國人馬漢在16世紀末發明。在中國,由明代南京戶部右侍郎畢懋康在其《軍器圖說》(崇禎八年即公元1635年刊印)首次介紹了燧發槍(書中稱為自生火銃)。

在燧發槍發明的火繩槍時代,風雨天氣和射速過慢是主要限制,以明朝的鳥銃為例,據明末火器專家趙士楨描述,鳥銃的使用步驟繁雜,可分為以下步驟:

倒藥(將火藥從藥罐中倒入藥管中,每管藥僅僅能發射1發彈),裝藥(將火藥從銃口倒入銃膛),壓火(用隨槍的仗裝膛內火藥壓實壓緊),裝彈(取出彈丸裝入銃膛),裝門藥(將發藥罐中的火藥倒入藥室的火門內,把藥室填滿,使之與銃膛內的火藥相連,而後將火門蓋蓋上,以防潮溼),裝火繩(將火繩裝入扳機的龍頭式夾鉗內,準備點火),這時才能算是準備完畢,射擊時,還要打開火門蓋來點燃火繩。

看似不起眼的小發明,竟能改變戰爭形態!

畢懋康《軍器圖說》中所研製的燧發槍(自生火銃)

繁雜的步驟讓鳥銃的發射速度為每分鐘2-3發,這個時間已經足夠讓敵軍騎兵衝入陣營。除此之外,不能專心射擊的情況下,鳥銃的準心也相當感人。

萬曆末年,熊廷弼去遼東練兵時發現“三十人射打通計僅中一鉛”。雖然有明末邊軍武備廢弛的緣故,但其繁瑣的操作也起到了負面作用。更大的缺陷在於,非自生火銃一旦天氣潮溼或是風雨天氣時,就會直接變成燒火棍。

看似不起眼的小發明,竟能改變戰爭形態!

普魯士時期燧發槍

比起火繩槍,燧發槍的優點在於,它的發火裝置依靠機械撞擊生火,相對而言不受天氣因素干擾。而且使用步驟更加簡單,射速更快。

在輪射戰術下,燧發槍手的射擊準度提高,火器輪射戰術的效率大幅度提高,極大推進了近代火槍的發展。儘管在1635年畢懋康已經將其發明,但還沒來得及普及明朝就滅亡了。

中國的火器發展也從此陷入了停滯。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