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數字結構中的易理

易經 國學 風水 占卜 敦厚國學堂 敦厚國學堂 2017-09-07

現在一般人們都知道,10進制阿拉伯數字是起源於古印度的,即10進制阿拉伯數字是由印度人發明的。但中國是十進制數字的發明國,中國使用十進位制在全世界最早,印度到公元七世紀時方採用十進位值制,很可能受到中國的影響。現通用的印度——阿拉伯數碼和記數法,大約在十世紀時才傳到歐洲。

易經是中國的文化,我們分析一下阿拉伯數字,解剖其數字結構,發現其中隱含有易理的圖像和太極圖像,這不能不使人聯想到阿拉伯數字是否起源於印度,或許阿拉伯數字最早起源於中國,這方符合中國是十進制數字的發明國的道理。

首先來分析一下阿拉伯數字中的6和9的形狀,學過易經的人都知道,6是易經中的陰爻,9是易經中的陽爻。易經說卦傳有“參天兩地而倚數”。這裡“參天”:指天一、天三及天五,相加為九,故陽數用九,天為陽,陽數奇。“兩地”:指地二及地四,相加為六,故陰數用六,地為陰,陰數偶。將6和9一合併,分明是一個來氏太極圖。其中,6就是陰魚,9就是陽魚。即6和9的形狀在剛一發明的時候就是按照中國的太極圖形設計的,其形狀更是符合中國易經中的數理。6和9一合併其實就是M51渦旋星系的形狀,見下圖。這正符合古人畫卦是“仰以觀於天文”的道理。

阿拉伯數字結構中的易理

來氏太極圖

阿拉伯數字結構中的易理

M51渦旋星系

有人可能對於上述論述提出疑慮,或認為是牽強附會,但從6為老陰數,9為老陽數來看,它們依太極圖而設計是毋庸置疑的。若是其他數用這兩個符號則就另當別論了。

其次,我們來分析一下0和8,0和8都是閉合圈態形狀,且8是由0的基本拓撲變換得來。據英國著名科學史專家李約瑟博士的考證.“O產生於中印文化是中國首先使用的位值制促進了“O的出現。印度是在中國籌算和位值制的影響下才創造O”的。

0是數學中最有用的符號之一,但它的發明是來之不易的,中國古代用算籌運算時(算籌就是用一些木、竹製作的勻稱小棍,算籌縱橫佈置,就可以表示一個自然數),怕定位發生錯誤,開始用□表示空位,為書寫方便,逐漸寫成0。只有表示0的方法使用後,現在我們運算才完善。比較公認的是印度人在公元六世紀最早使用黑點(•)表示零。後來逐漸變成0。即零由點狀結構變成圈態,這和物理學中對基本粒子結構的認識由點狀逐漸過渡到圈態有異曲同工之效,這也可以理解為:無窮小的世界實際上是圈態。

我們來看一下:閉合圈態的0其實是和後天八卦的順序對應的,見下圖。

阿拉伯數字結構中的易理

後天八卦圖

因此,零的形狀的最初設計,有可能是依照後天八卦的原理而得來的。

而8的結構又和先天八卦的順序對應,見下圖。

阿拉伯數字結構中的易理

螺旋結構

說到8的雙螺旋結構,也可以說是本來如此的,8應是理所當然的用雙螺旋結構的,我們知道,DNA有4個鹼基,它們是鳥嘌呤G、腺嘌呤A、胸腺嘧啶T、胞嘧啶C,這4種鹼基可以分為兩類,一類陰的,一類陽的,即陰G、陰A、陰T、陰C、陽G、陽A、陽T、陽C。稱為DNA的8個基本元素,它們分別對應《周易》中的八卦:乾、兌、離、震、巽、坎、艮、坤。而DNA是以雙螺旋為結構的。也就是說:DNA的8個基本元素是以雙螺旋為結構的,也即為8是雙螺旋結構的註腳。

最後,我們分析一下7和北斗七星,北斗七星,即:一天樞、二天璇、三天璣、四天權、五玉衡、六開陽、七搖光。古人把這七星聯繫起來想象成為古代舀酒的鬥形。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組成為鬥身,古曰魁,玉衡、開陽、搖光組成為斗柄,古曰杓。北斗星在不同的季節和夜晚不同的時間,出現於天空不同的方位,所以古人就根據初昏時斗柄所指的方向來決定季節:斗柄指東,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北斗七星與風水中九星的對應關係為:天樞—貪狼星、天璇—巨門星、天璣—祿存星、天權—文曲星、玉衡—廉貞星、開陽—武曲星、搖光—破軍星。而九星又是風水學的靈魂。

北斗七星的圖形如下:

阿拉伯數字結構中的易理

北斗七星

從北斗七星的圖形中我們可以看出:阿拉伯數字7的形狀和北斗七星的實際圖像驚人的一致,不難想見,阿拉伯數字7最初的由來是根據北斗七星的實際形狀而設計的,阿拉伯數字7的創造同樣也是古人“仰以觀於天文”的結果。

綜上所述,阿拉伯數字結構與易學圖像有驚人一致的現象,使我們中國人反思,阿拉伯數字的最初發明是否起源於印度,或許古印度也有與古代中國一樣的易學圖像,以供阿拉伯數字的發明者參照,而通過上面的論述使我們看到:阿拉伯數字結構的最初發明是在易學圖像的啟迪下創造的,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