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保險利弊之初體驗

移動支付 保險 人壽保險 投資 曉恆給您說財富 2017-04-11
互聯網保險利弊之初體驗互聯網保險利弊之初體驗

作者:蘇曉瑜

(首期弟子班學員)

前幾年,在線投保過短期旅遊險,非常方便省心。如今,也有很多的客戶把互聯網保險產品和傳統壽險公司的產品拿出來“一較高下”。我想,畢竟是實踐出真知,是時候來親身體驗一下傳說中“性價比”超高的互聯網保險產品了。於是,我在線投保了兩份產品,並有了這樣一篇文章。

我用微信在線投保了某知名公司的意外保障產品和醫療產品。投保界面是這樣的,只需要填寫投保人和被保人的身份證信息和手機號,付費結束後就承保了。

互聯網保險利弊之初體驗

投保流程快速簡便的同時,我也產生了部分疑問,於是撥打400開頭的電話,花了20分鐘問了十幾個問題(我就是傳說中的好學寶寶吧?),歸納整理後,分享以下幾個問題的回答:

  1. 一年期產品是否有猶豫期,在錄入時沒有看到“撤保”選項,如何進行在線“撤保”?

    答:體驗期48小時,可無條件撤保;超過體驗期,可按比例撤保,需撥打電話進行人工撤保。

  2. 被保人不需要被告知和簽名,投保人即可直接投保,假設發生道德風險,如何辨別?

    答:公司會報警,要求第三方(警方)介入,由法醫進行鑑定,如是,則拒賠。

  3. 除了手機作為聯絡方式外,甚至不用填寫郵箱,如果手機號碼變更怎麼辦?公司如何得知發生事故?

    答:投保人需主動聯繫公司進行信息更新,並且進行自主報案,方能申請理賠。(此處體現保單整理的必要性,和告知家人已購買保單信息的必要性)。

  4. 法定受益人可否變更?

    答:公司產品的受益人首先默認為被保人本人,涉及身故理賠,直接默認為法定受益人(法定繼承人選項可能引發繼承糾紛;其中第一順位繼承人為配偶、父母、子女;第二順位繼承人為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如需變更為指定受益人,需要撥打公司客服熱線進行人工申請,填寫表格,可指定任意人為受益人(可指定為任意人的選項,也可能引發道德風險)。


1|互聯網保險初體驗

投保流程簡單快捷,人工客服態度不錯,基本問題也都能解答,有一定的專業度,不會回答的問題也會即時詢問後臺給予解答,必須點贊。

2|互聯網保險的優勢:

√ 承保簡單、快捷;

√ 以消費型保險產品為主,可用信用卡進行支付;傳統壽險公司因受到監管部門要求,風險控制力度逐步加強,在保監會2016年第76號文第四條明確規定:保險公司提供保單貸款服務的,保單貸款比例不得高於保單現金價值或賬戶價值的80%。保險公司不得接受投保人使用信用卡支付具有現金價值的人身保險費以及對保單貸款進行還款。

√ 以財險公司註冊,銷售短期產品,以消費型保險產品為主,消費者接受程度高,支付成本低;

√ 工薪階層的保障可初步覆蓋。

3|互聯網保險的不足:

√ 互聯網保險以標準化產品為主,非標準化的產品暫時無法實現,中產階級、高淨值客戶需要的較大額保單和保險金信託功能,目前無法滿足;

√ 因為成本中沒有包含人力成本,所有步驟和流程全部需要客戶獨力操作完成。所有保障內容,消費者必須“學習”並“瞭解”,並要求“無師自通”,未來發生糾紛的可能性增高;

√ 因其性價比高,成本有限,保險合同免責條款很多,要特別留心;

√ 返還型壽險產品缺乏,終身壽險和年金型保險產品是發達國家退休人群重要的養老及財富傳承的需求產品,目前監管機構要求返還型產品需由經營長期壽險業務的公司進行銷售,壽險公司的成立標準及監管要求要遠遠高於財險公司,在長期的風險運營管理上,傳統壽險公司的風控要更加嚴格。

√ 消費型產品,尤其是健康類保障,會隨著年齡增長,保費成本升高,初期支付成本對於客戶來說都容易接受,到了後期,消費者並不一定願意並能夠承擔相應保費,並且發生理賠後,保險公司可能拒保或者加費,導致消費者在尷尬年齡既買不了消費險,又無法承擔傳統壽險公司的高額保費,導致保障缺失,風險劇增。

4|互聯網保險的風險

√ 逆選擇風險增高:因為投保簡便,對客戶信息的採集不足,帶病投保的概率可能增高,保險公司經營風險加劇;

√ 道德風險:未經被保人簽字允許,投保人可以直接進行簡易投保,受益人可以指定變更為與之無血緣關係的任何人,存在道德風險隱患;

√ 客戶信息的安全性:未知;

√ 後續理賠的時效性:該公司的總部位於上海,在各省份尚無機構進行落地式服務,在遞交理賠資料齊全的情況下,理賠時效為30天。傳統壽險公司的理賠時效,部分公司1-3天即可完成賠付;

√ 企業經營風險:因逆選擇風險與道德風險增高,公司後續經營的成本相應提高,企業經營成本增高。對其生命週期的發展態勢,尚未可知;

√ 監管的力度:新興事物的發展,監管力度的加強需要時間的沉澱,對客戶的保護也需要更多的時間來完善。

5|對傳統代理人的挑戰

√ 互聯網保險的崛起,是時代進步的標誌,也是未來保險行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為傳統代理人,去擁抱變化,學習、瞭解和適當運用互聯網保險為客戶服務,利用互聯網保險和傳統壽險的客觀結合,為客戶提供更加完善的建議和專業的解決方案,我想,是客戶更願意看到的方向。

√ 對於保險行業的發展現狀,客戶家庭的資產管理,就是風險管理,互聯網保險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目前可以用於嘗試和體驗,傳統壽險經過幾十年的沉澱,依然有非常多的優勢,多元組合,沒有最好的產品,只有最適合的搭配,永遠從客戶的角度出發和設計方案,會對客戶的配置產生更大的價值。

√ 站在更加客觀的角度為客戶,量身規劃為之提供綜合財務解決方案;對於客戶來說,一位相對客觀,願意不斷學習,願意在保險行業長期為之服務的保險行家,比某一種產品的性價比而言,有更大的吸引力。因為,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在一個行業少走彎路,是我們更快抵達幸福的必要條件。

互聯網保險利弊之初體驗

後記:

前兩年看過一本有關投資的書,其中有分析到互聯網銀行的發展,說到美國互聯網銀行崛起的時候,很多人以為傳統的商業銀行就要完蛋了。作者發問道:“為什麼網絡銀行在美國、日本、歐洲這些互聯網經濟比我們更為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嘗試了十幾年都沒有成功?”

“互聯網的本質是“人生人”,優勢在於能以極低成本服務無數客戶,規模效應體現在“人多”,二八現象不明顯,是典型的散戶經濟,得散戶者得天下。銀行業的本質是“錢生錢”,規模效應體現在“錢多”,80%的業務來自20%的客戶,二八現象顯著,得大戶者得天下,而且那20%的大客戶都是需要線下的高端服務的,這就是網絡銀行至今在歐美日韓都沒有很成功的案例的重要原因。看一下日本最成功的網絡銀行樂天銀行:成立12年,擁有420萬客戶,才600億人民幣的存款,人均存款1.5萬元。再比較一下國內某股份制銀行的私人銀行部門:擁有2萬客戶,4000億存款,人均2000萬存款。兩者高下立現。”

--《投資中最簡單的事》邱國鷺著

後來事實證明,不但互聯網銀行反倒沒有傳統的商業銀行做的好,原因是,商業銀行盈利的主要受眾,並不是普通客戶,而是私行裡的高淨值客戶和超高淨值客戶。

於是,我也聯想到我們的保險業。在同一行業,我們依然有很多的機遇和未來。

一起努力吧。祝幸福。

互聯網保險利弊之初體驗互聯網保險利弊之初體驗互聯網保險利弊之初體驗互聯網保險利弊之初體驗

熱點文章

2017 家庭必備三張保單,每一張買的都是責任...

包括雄安,近期有哪些你必須關注的財經事件?

2015年280萬人因癌症死亡 第一份保險應首選重疾險

月入3000怎麼能存下10萬?你需要做好這三件事...

聽說你的工資又不夠花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