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聯不會成為第二個柯達

中國銀聯不會成為第二個柯達

進入6月份後,如步步升高的溫度一樣,註定是一個熱鬧非凡的時刻。股市裡撕逼愈演愈烈外,在支付領域或者說移動支付市場上也格外引人注目。支付寶、微信支付繼續高歌猛進,但最受關注的還是二維碼掃描技術在國內的祖師爺—中國銀聯的猛烈反撲引起社交媒體以及移動支付市場一陣漣漪。

銀聯最近新上了二維碼支付功能,並糾集了40多家銀行、一起搞了個“62”活動。這次活動規定:6月8日前用銀聯錢包綁卡消費,可以直接減免現金,最高打62折。最終有10萬商戶參與,線上線下全覆蓋。沒有消費門檻,掃碼或雲閃付立減返現,最高打62折。銀聯大哥也真是拼了。

從微博上了解到62活動後,第一印象是銀聯在求變求新,突破體制內製約與束縛,正變得越來越以客戶為中心,服務越來越接地氣。從中折射出銀聯這家曾被打上“壟斷”與“守舊”標籤的國有金融機構,市場化機制的活水與蓬勃動力正在噴湧注入。

說實在話,作為一個在國有金融打拼了37年的老金融,目睹了國有金融發展改革的全程,特別是這幾年在金融領域最迷茫的就是國有金融。作為國有金融企業的銀聯能夠如此求變求新,還真是不多見的。

只有真正把消費者放在心上,就不會遭到市場拋棄,就不會懼怕支付寶、微信支付等的衝擊。因為,以消費者與客戶利益為中心,是任何企業生存的基石,所以如果銀聯堅持這樣的轉型思路,前景可期。

中國銀聯不會成為第二個柯達

一、銀聯服務理念體現出的變化越來越清晰。

回味62活動,筆者認為,這是一次普惠利民的營銷盛宴,是普惠金融最新最潮的實現形式。活動雖然結束了,但62活動深入人心的餘音仍在繞樑,堅持下去,或有希望成為繼“雙11”之後又一個具有特色的全民普惠金融消費狂歡節。

通過這次活動,消費者感受到了銀聯聯合產業各方打造的滿滿誠意,體會到了銀聯這個傳統金融機構在客戶服務理念上的積極變化。如此接地氣的活動,也受到了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點贊。筆者榮幸也曾耳濡目染一些生動事例。

北京某用戶從質疑銀聯到表揚銀聯就是典型案例。作為微博主的筆者注意到,95516官方微博發帖“我們要做到更好”被推至新浪微博熱搜榜。出於一個老金融對國有金融的變化由衷欣喜也轉評到:“以消費者與客戶利益為中心,是任何企業生存的基石!這次得給銀聯點個贊。能有如此謙卑、開放、進取的心態,和實實在在的行動體現,對體制內的機構而言,難能可貴!”之所以用了一句“這次給銀聯點個贊”是事出有因的。筆者曾經在撰文中對銀聯提出過善意的批評或者建議。不是筆者態度變化,而是銀聯在變,帶動筆者不得不變。

在二維碼掃描支付大行其道情況下,銀聯與華為、蘋果等手機廠商聯手多家銀行推出的雲閃付支付方式目的在於保證客戶方便的同時確保資金安全。然而,由於支付寶、微信的強勢,似乎銀聯雲閃付大有被邊緣化的趨勢。那麼,雲閃付到底怎樣?筆者一次偶然機會的體驗,積累了點發言權。一次在星巴克邊喝咖啡邊聊天,結賬時本來使用微信支付,但不知為何打開一直出錯。我就隨便說一句可以用Apple Pay支付,“當然可以“。我打開用Apple Pay後有點小奇蹟:基本是傻瓜操作,隨著提示走,幾秒鐘搞定。體驗非常之好。這麼安全又便利的支付方式,不應該成為被遺忘的角落。

既然消費者對二維碼掃描支付更加喜歡,銀聯拼了,已經進軍二維碼支付。5月27日,中國銀聯帶領40餘家商業銀行並拉上京東金融、美團點評,正式推出銀聯雲閃付二維碼產品,持卡人通過銀行、京東APP、京東金融APP、美團APP可以實現銀聯雲閃付掃碼支付。什麼叫做以客戶為中心?消費者習慣什麼,就給什麼;客戶喜歡吃什麼菜,就端上什麼菜,這就是以客戶為中心。

儘管此次銀聯推出二維碼支付,不過用戶使用微信、支付寶的支付習慣已經養成,也形成了一定的客戶粘性,轉向銀聯二維碼的概率能有多高?不少行業人士對此並不樂觀。但無論如何銀聯已經邁出步伐了,只要出發,遲早會達到終點。

有報道說,二維碼支付在國內最早是銀聯研發的。銀聯能否把失去的找回來,把優勢發揮出來,我們充滿期待!

二、銀聯已走上以擁抱移動互聯為核心的求變求新之路

銀聯以用戶為中心為消費者服務理念的變化,可以體現在近期一系列“動作”之中。銀聯內部組織架構優化。從公開消息得知,銀聯新的組織架構中新成立了七個主要部門:機構合作部、商業服務事業部、金融與民生事業部、銀聯錢包事業部、銀聯科技事業部、大數據部、企劃部以及兩大專項工作組:雲閃付專項工作團隊和無卡業務專項工作團隊新組織機構更加垂直與前端化。在此之前存在於銀聯十五年的市場拓展部、銀行服務部、產品部一直是銀聯組織架構中最重要的部門,但在新的組織架構中,這核心的三大部門全部被拆分,相關人員重新編排至新設立的前列的七大部門和兩大工作組中。

突出了銀聯破舊革新的姿態。其實組織優化突出在三個領域:市場消費者、移動互聯與大數據等新科技構架。當然,組織構架只是第一步,也僅僅是一個小開端,關鍵在於人員思想觀念與行動的徹底破舊革新,這裡最關鍵的是管理層。

或許其市場化程度與互聯網公司相比還遠遠不夠,但在傳統金融機構中可以算是主動求新求變並付諸實際行動的楷 模。這絕對不是溢美之詞。

在網上看到中國銀聯總裁時文朝先生的一篇文章,裡面的幾段話很值得回味:我們的前輩們堅守傳統但不守舊,擁抱創新但不狂熱。當前,無論是移動支付應用中的雲閃付實踐,還是區塊鏈、數字貨幣等前沿的探索,再到從賬戶分類分級管理衍生出的“卡基支付”向“賬基支付”創新,銀聯在擁抱時代變革的路上真的沒有怠惰!

三、以開放的心態擁抱市場必將贏得市場

作為一個老金融,確切地說是老國有金融,倍感目前國有金融所處的地位非常尷尬,面臨的兩難選擇比純粹的民企要多很多。市場競爭倒逼其必須面向市場,貼近客戶,向市場要資源要效益。而國企裡的體制機制又存在許多制約其義無反顧走向市場的羈絆。

從中包括本君都對國有金融體系提出過言辭激烈的批評意見,當然也曾批評質疑過銀聯。但現在細細思量,銀聯能夠在國企固有體制下脫穎而出,求變求新的亮點閃爍,理解其走到如今的“難處”還是應該給其點贊。

經常出國的人士都知道,在國外購物支付你絕對離不開“銀聯”二字。目前在國外支付上銀聯甩支付寶、微信支付幾條大街,特別是在發達體的歐洲與美國。銀聯支付規範已經成為世界標準之一。

2017年,銀聯網絡覆蓋160個國家和地區,交易總量已連續幾年居全球銀行卡組織之首。不懈的國際化,方有今日的“銀聯隨行,世界隨心”:覆蓋2000萬商戶和130萬臺ATM。無論在金融企業還是支付領域,以及所有中國企業中,銀聯是國際化程度最高的。毫不客氣的說,銀聯,就是中國國際化進程具體而微的縮影。從這一點上講,特別是身處歐洲、美國時,深切感到為銀聯而感到驕傲與自豪。

中國銀聯不會成為第二個柯達

柯達被自己研發出的數碼技術打敗。有人擔心,銀聯是在國內最早研發二維碼,是二維碼的親爹,會不會最終也被二維碼掃描支付弄出局?現在看,這個擔心是多餘的。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餘豐慧公眾號:yfh60716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