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微信文章裡總是情緒翻湧?|4月社媒領域研究新進展

移動互聯網 微信 大數據 文章 數洞社媒 2017-06-18

本欄目由北京大學新媒體研究院社會化媒體研究中心(CSMR)獨家推出,國內外核心期刊、學術網站,社媒領域重磅研究學術觀點為你一鍵呈現。每月更新,乾貨精選,和你一起,關注社媒領域研究新進展。

——2016年·4月——

國 內:

• 移動社交媒體用戶信息共享持續意願研究

• 城鄉起跑線上的落差:轉型中國的數字鴻溝分析

• 賽博格時代的新聞模式:理論邏輯與行動路線圖——基於對話機器人在傳媒業應用的現狀考察與未來分析

• 社交媒體情感化表達與傳播效果的關係——以微信公眾號文章情感化表達為例

• 大數據在新聞傳播領域的研究熱點及趨勢——基於共詞分析的可視化研究

國 外:

• 使用維基百科預測選舉結果:線上行為對投票行為的指示作用(USING WIKIPEDIA TO PREDICT ELECTION OUTCOMES:ONLINE BEHAVIOR AS A PREDICTOR OF VOTING)

• 找工作的“密碼”:社媒監視下的組織控制與自我的壓抑(Passwords for jobs: Compression of identity in reaction to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control via social media surveillance)

• 社交媒體時代的媒介間議程設置:傳統媒體如何控制選舉時期的新聞議程(Intermedia Agenda Setting in the Social Media Age: How Traditional Players Dominate the News Agenda in Election Times)

整理| 舒亞若

編輯| 廖 皮

國內

一、 社交媒體情感化表達與傳播效果的關係——以微信公眾號文章情感化表達為例

情感化表達正在成為社交媒體主流敘事方式之一。與傳統新聞報道不同,情感化表達是直接抒發由外界事物引起的心理狀態的表達方式。其內容的一個重要特徵是語言中常包含有表感嘆、反問、程度的字符。如今,越來越多的個人和組織機構採取情感化表達策略,以期通過悲情、戲謔、反詰、情感轉移等方式,實現更多人的關注和認同。

該研究以微信公眾號文章為研究對象,運用相關性分析、假設檢驗及迴歸模型等方法逐步深入,對情感化表達傳播效應進行了研究。根據結果,研究發現,僅情感化表達的正文能引起受眾情感的共鳴, 而標題情感化表達既不能引起更多人閱讀,也不能使人們情感上認同;而正文情感化表達對點贊量有顯著影響而對閱讀量無明顯作用。這表明,訴諸情感仍舊只能在情感上獲取更多認同,想獲得更好的效果還需從發佈者形象、內容主題以及傳播技巧等方面突破。總之,這或許是對標題黨的一個提醒——在標題製作過程中加入一些聲嘶力竭的情感元素並非一定能獲得受眾心理上的強烈反應、並進一步引起行為上的接觸和認同,更為重要的是選題新穎和正文敘事。

※馮傑, 唐亞陽. 社交媒體情感化表達與傳播效果的關係——以微信公眾號文章情感化表達為例[J]. 新聞界, 2017(2):70-74.

二、 移動社交媒體用戶信息共享持續意願研究

該研究以感知價值理論、信息質量理論和沉浸理論為基礎,構建了關於移動社交媒體用戶信息共享持續意願的結構方程模型,針對微信用戶進行網絡問卷和紙質問卷調查、回收488份有效問卷, 並採用偏最小二乘法對模型進行了驗證。

研究模型中,移動社交媒體用戶信息共享持續意願受到信息質量、信息共享價值、沉浸體驗和用戶習慣4個因素影響,其中,信息共享價值是二階變量, 由實用價值、享樂價值和社會價值3個一階變量組成; 習慣既是前因變量,同時也調節其他前因變量與持續共享意願之間的影響關係。最終結果如下圖所示。

為何微信文章裡總是情緒翻湧?|4月社媒領域研究新進展

* 最終模型

研究結果顯示,信息共享價值、信息質量和用戶習慣對信息共享持續意願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沉浸體驗對信息共享持續意願沒有影響,用戶習慣對感知價值與信息共享持續意願之間關係具有負向調節作用。其中,關於沉浸體驗的結論與之前有關網絡服務與移動應用的相關研究結論是不一致的。研究指出,其原因可能是,沉浸體驗是用戶全神貫注投入某項活動的最佳娛樂體驗,然而移動社交媒體用戶通常在零散的時間裡發佈、瀏覽和回覆碎片化信息, 零碎的時間和 “噪音”汙染使得用戶難以全身心地持續參與信息共享活動,用戶的娛樂體驗降低,沉浸體驗難以形成,其對移動社交媒體信息共享持續意願的影響作用也會削弱。

※陳明紅, 鄭潔萍, 漆賢軍. 移動社交媒體用戶信息共享持續意願研究[J]. 情報理論與實踐, 2017(4):37-43.

三、 城鄉起跑線上的落差:轉型中國的數字鴻溝分析

繼地區差別、城鄉差別、腦體差別之後,數字鴻溝已成為當今中國第四大不平等範疇。數字鴻溝結盟既存的各類權力等級且強化已經形成的差異政治,導致城鄉和區域之間的區隔持續擴大化。本文采用問卷調查和民族誌的參與觀察和深度訪談,透過小學生新媒體使用的差異描述,分析數字鴻溝的城鄉景觀並勾連轉型中國的社會情境,探尋數字鴻溝的生成及其後果。

通過選擇上海某重點小學和安徽省太湖縣部分農村小學學生作為調研對象,共抽取了80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並選擇了部分學生和家長進行深度訪談。調查發現,無論是農村孩子還是城裡孩子大多都明顯感知到數字鴻溝的存在,上海地區調查對象 77.3% 的學生認為農村同齡孩子和自己學習環境有較大差距,而安徽農村地區這項比例也達到 70%。

這意味著,東部與中西部地區兒童之間的數字鴻溝確實存在,同時,這也表明當下再現的兒童教育數字鴻溝主要結盟於區域和城鄉的結構性區隔基礎上。由於在市場經濟中,追逐利益成為企業的最終目標,消費能力低的偏遠地區以及農村往往就被商業投資所忽略,農村慢慢地成為一個被數字技術遺忘的角落,在全球資本的操控下,中國城鄉兒童數字鴻溝變得更大,也變得更加隱蔽,數字鴻溝在信息化浪潮下正成為擴大的時代差距而逐漸獲得其合法性。

該研究指出,數字鴻溝作為一種新的結構性因素,與其它結構性因素是一種互相塑造相互影響的關係。如數字鴻溝與社會分層的關係,數字鴻溝加劇了整個社會結構的分化。數字鴻溝本身表現的就是一種不平等,而這種結構性差距與傳統結構性因素結盟,使得不平等狀況加劇以及固化。作者認為,數字技術確實是一把推動社會發展的利器,但是必須要及時警醒它在加劇社會分化——特別是在兒童教育手段上,這種分化更令人擔憂,從先賦性權力缺失到新媒體近用資源的匱乏,鄉村兒童已經在教育的起跑線上處於滯後地帶,數字鴻溝是農村繼經濟、文化虛空之後的又一荒蕪症候。

※曹晉, 梅文宇.城鄉起跑線上的落差:轉型中國的數字鴻溝分析[J].當代傳播, 2017(2):17-78.

四、 賽博格時代的新聞模式:理論邏輯與行動路線圖——基於對話機器人在傳媒業應用的現狀考察與未來分析

賽博格(Cyborg) 是一個源於科學假設的概念,指的是有機體與電子機器相結合的改造生物,即“被加上外來元件,以便能適應新環境的生物組織”。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在今天,人機交互技術已經成為可能並逐漸普及,賽博格已經成為廣義上人機協同的代名詞,成為人工智能的一種具體存在形式。在傳媒業,賽博格正在悄然改變著信息生產與傳播的模式。

其中,對話機器人(Bot)作為一種人機交互的接口,是賽博格時代最直觀、最具體的展現形式。該文對Bot這種人機協同技術在新聞領域的具體應用進行考察,探究了其誕生的原因,並對應用現狀進行了分析。

文章先梳理了傳播模式的演進邏輯, 以及不同階段所對應解決的傳播基本問題, 從外部驅動和內部需求兩方面得出了催生人工智能新聞的動因。 外部上,社會資源呈現出結構化 - 原子化 - 再中心化的演進路徑,這種資源聚合方式的改變帶動了傳播模式的衍化,使之在技術驅動下呈現出了由 Web1.0 到 Web4.0 的發展邏輯;而內部,各階段訴求的核心為“4C 要素”,即“內容 - 渠道 - 連接 - 個性”,這四項傳播要素對應著不同傳播模式發展過程中需要解決的基本問題。

研究接著分析了對話機器人作為一種人工智能新聞的具體體現,在新聞生成、傳播、互動各個環節的應用現狀。新聞生產階段,人工集體智能開始承擔著信息集成的任務(如2016 年 4 月,新聞聚合網站 BuzzFeed 推出的對話機器人 Buzzbot;再如《華盛頓郵報》也開發了一個叫 Feels 的機器 人);新聞傳播:對話機器人實現了“看”新聞到“聊”新聞的轉變(如數字商業新聞網站 Quartz 在今年 2 月上線的以人機對話的方式推送新聞的客戶端;CNN 在 Facebook Messenger 推出的聊天機器人);而在新聞互動階段,更是實現了場景沉浸中的體驗與解讀(如2016 年 10 月,《中國日報》實現了首例人工智能視頻採訪等)。 研究進而歸納出對話機器人未來可能滲透傳媒業的幾種進路,包括帶來社交媒體跨界與多元變現、創意開發與場景消費等。

※趙睿, 喻國明.賽博格時代的新聞模式:理論邏輯與行動路線圖——基於對話機器人在傳媒業應用的現狀考察與未來分析[J]. 當代傳播,2017(2):13-53.

五、 數字叢林十年求真:新媒體研究全景圖——基於2006-2016年我國新媒體研究的科學知識圖譜分析

該研究運用科學知識圖譜分析軟件CiteSpace Ⅴ(版本號為CiteSpace 5.0.R1 SE),對近十年來 (2006-2016年)知網數據庫中關於新媒體研究的共2875篇研究文獻進行了共詞分析和共現分析,包括關鍵詞總體分析、突變詞分析、學科結構分析。 總體研究設計包含三方面:數據獲取、 CiteSpace數據統計、分析與驗證。結合關鍵文獻的重點分析,研究對我國新媒體研究的發展脈絡和知識流動進行了可視化的呈現。

為何微信文章裡總是情緒翻湧?|4月社媒領域研究新進展

* 2006-2016年新媒體研究關鍵詞共現圖譜

研究指出,在總體趨勢上,我國自2006年以來新媒體研究圍繞著新媒體時代、新媒體技術、媒介融合、大學生、傳播模式、報業集團等關鍵詞,進行了全方位多視角的討論。其中被討論最多的三個主題是:新媒體時代、新媒體環境、新媒體傳播。 這三個主題作為核心主題,是新媒體研究不可迴避的話題,並且各自有著豐富的意義內涵,也包含著多層次的下級研究方向。

為何微信文章裡總是情緒翻湧?|4月社媒領域研究新進展

* 新媒體研究關鍵詞共現時區視圖圖譜

從研究前沿的時間演化上來看,由上圖可見,圖中最大的三個關鍵詞節點: 新媒體時代、新媒體環境、新媒體傳播,集中出現在2007-2008年,並且一直到2016年,都吸引著學者的研究熱情。 在新媒體研究的早期,學者致力於準確界定新媒體,並預測其帶來的重要變化;隨著新媒體的普遍應用,同社會生活息息相關的新聞、政治、教育、娛樂等方面都收到了重大影響, 因此研究主題也愈加具體、愈加細化、愈加具有實踐性。

為何微信文章裡總是情緒翻湧?|4月社媒領域研究新進展

* 新媒體研究學科分佈圖

而在學科結構上,新媒體研究涉及新聞 與傳媒、經濟、文藝、法學、宗教學等40個學科,研究切入點豐富多元。 按照成果數量劃分的新媒體研究學科分佈圖如上圖所示。

總而言之,新媒體研究從最初的傳統媒體應對策略探討,逐漸發展成全媒體的信息流動研究,從單純的媒體研究,逐步發展成關於每個個體的社會性研究。

※胡月. 數字叢林十年求真:新媒體研究全景圖——基於2006-2016年我國新媒體研究的科學知識圖譜分析[J]. 新聞界, 2017(2):7-12.

六、 大數據在新聞傳播領域的研究熱點及趨勢——基於共詞分析的可視化研究

大數據技術及其思維方式,正在重塑新聞傳播領域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該文以CNKI數據庫中的 661 篇文獻為研究樣本,對高頻關鍵詞進行共詞分析,梳理出新聞傳播領域大數據研究現狀及熱點。

為何微信文章裡總是情緒翻湧?|4月社媒領域研究新進展

* 高頻關鍵詞聚類樹狀圖

研究發現,當前的研究主題集中於四個方面,即:大數據技術對新聞理念、新聞生產與傳播的影響;大數據技術對媒體融合與轉型發展的促進;大數據時代出版行業的變革與發展;以及大數據時代社會輿情的分析與引導。本文提出,未來新聞傳播領域的大數據研究,應該從創新研究方法、提升研究價值、探討傳播安全機制三個方面加以深化。而大數據時代的用戶體驗、數據素養、精確新聞、傳媒生態、輿情特點等關鍵詞,尚未達到 高頻閾值,研究主題還不成熟,也應成為未來大數據研究和實踐的重要方向。

※李曉飛, 李欣人.大數據在新聞傳播領域的研究熱點及趨勢——基於共詞分析的可視化研究[J].當代傳播, 2017(2):74:78.

國外

一、 使用維基百科預測選舉結果:線上行為對投票行為的指示作用(USING WIKIPEDIA TO PREDICT ELECTION OUTCOMES:ONLINE BEHAVIOR AS A PREDICTOR OF VOTING)

該文旨在尋求一種利用在線的信息搜尋行為趨勢作為民意指標的方法,完善民意調查的數據,從而改進選舉的預測。

研究認為,選民興趣或參與的趨勢可以精準的預測出其投票行為趨勢並反映民意。傳統的民意調查由於自報道偏好和目的性為脫節等問題,在準確度上受到破壞。而社交媒體平臺兼具自主性和隱蔽性,因此在這些平臺上的信息搜索趨勢能夠一定程度上糾正這些誤差,並解釋選舉結果中的額外的唯一性方差(unique variance)。研究納入了維基百科相關候選人的網頁的瀏覽量(pageviews),結合民意調查數據建立起了一個綜合模型,並基於2008、2010和2012美國參議院選舉結果對該模型進行了驗證。

為何微信文章裡總是情緒翻湧?|4月社媒領域研究新進展

* 每種預測類型的絕對誤差

為何微信文章裡總是情緒翻湧?|4月社媒領域研究新進展

* 綜合預測模型的結果:結合基礎數據(候選人職業生涯)、民意調查和維基百科頁面瀏覽量的預測

上圖1對比了納入網頁瀏覽量前後的模型,結果顯示,維基百科的瀏覽記錄自選舉前28周開始,就極大地增加了對選舉結果的預測度。另外,圖2直觀地展現了網頁瀏覽量對方差的解釋力。而在諸多項中,基於民意調查的預測是最弱的。

※BENJAMIN K. SMITH, ABEL GUSTAFSON. USING WIKIPEDIA TO PREDICT ELECTION OUTCOMES ONLINE BEHAVIOR AS A PREDICTOR OF VOTING,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2017)

二、 找工作的“密碼”:社媒監視下的組織控制與自我的壓抑(Passwords for jobs: Compression of identity in reaction to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control via social media surveillance)

社媒在為自我展示提供途徑的同時,也為外界提供了約束自我構建的途徑。如今,不少新聞對技術使用在社會僱傭關係中的隱性威脅進行了報道,而通過對這類報道的評論進行研究,可以一窺人們關於技術、隱私、監視和工作場所等相關方面的看法。

該研究利用Tracy和Trethewey學者的“透明化自我”(crystallized selves)理論所提供的框架,以雅虎上關於某公司要求要面試者提供臉書密碼的新聞報道為例,對其下的4725個評論進行了不斷迭代的定性分析(iterative qualitative analysis),從中研究識別出了一系列人們認識中的、通過勞動市場競爭實現的公司、政府和臉書之間的相關關係(collusion)。

為何微信文章裡總是情緒翻湧?|4月社媒領域研究新進展

* 最終概念圖

上述概念關係圖展示出瞭如何看待威權主義、僱主們要求僱員提供密碼如何影響勞動市場中的競爭情況等觀點之間的邏輯關聯。研究發現,評論者對勞動市場、精英統治和社交媒體用戶的認識,深深地影響著其對這種行為的態度,亦即來自國家的意識形態國家機器的力量通過勞動力市場,影響著我們對於社交媒體運用的諸多看法。

※Bree McEwan, Michelle Flood. Passwords for jobs: Compression of identity in reaction to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control via social media surveillance. new media & society(2017).

三、 社交媒體時代的媒介間議程設置:傳統媒體如何控制選舉時期的新聞議程(Intermedia Agenda Setting in the Social Media Age: How Traditional Players Dominate the News Agenda in Election Times)

媒介間議程理論(Intermedia Agenda Setting)是用於研究新聞內容如何在不同新聞媒介間進行傳遞的理論。其核心觀點為:1.媒介體系之中存在著“意見領袖”,即一些媒體會左右另一些媒體關注什麼、認為哪些是重要的以及對重要性的排序;2.影響和被影響的媒介之間是一種“非對稱性傳播模式”,二者之間議題的流動是不平等的。

該研究認為數字化浪潮在一定程度上衝擊了該理論,並指出了三條假定說明原理論無法無條件用於社媒領域:1.媒體議程應當在議題的層次上進行討論;2.固定時滯能夠解釋媒體內容間的重疊部分;3.媒體間不一定是割裂開來的,而是可以被考慮為一個同質性的整體。

基於此,研究團隊以追蹤特定新聞報道的方式,對新聞在媒體間的傳遞進行了再構述。通過對2014年比利時的競選當中選舉新聞傳播路徑的分析,研究在證實在線媒體端由於發佈速度較快,對其他較少發佈信息的媒體具有較強的影響力。但與此同時,研究也強調了發佈計劃(頻率)之外的因素——“慢”報紙發佈的新聞,其權威性通常高於其它媒體的報道,因而在此意義上具有更大的影響。另外,研究強調對Twitter上扮演三種不同角色的用戶——普通用戶、媒體用戶和政務用戶——進行區分,並指出具有更大的對議程設置的影響的是Twitter上的媒體角色。

※Raymond A. Harder , Julie Sevenans , and Peter Van Aelst, Intermedia Agenda Setting in the Social Media Age: How Traditional Players Dominate the News Agenda in Election Times,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ess/Politics(2017).

△封圖來源:btct.cc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