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臥底100天:社區團購群沒有社交

鮑老師點評:

不論是做社群零售,還是零售店做店+社群新零售模式,其核心是首先要把群做好。群做不好一切目標都不可能實現。

做社群零售,做店+社群零售模式本質上就是區別於傳統零售缺乏社交屬性的嚴重缺陷,通過群解決好顧客鏈接和顧客信任。發揮好社群零售的價值就是要通過群的社交有效解決好顧客信任問題。

零售店做店+社群新零售模式,首先要學會作群。核心點八個字:建群、激活、運營、傳播。

為了最直觀的感受社區團購的產品和服務,社區團購觀察的幾位小編從去年年底開始,陸續臥底到一些團購公司的若干個社區群,潛伏至今約百日餘。

日前,我們對這次百日臥底行動進行了一次覆盤,現將我們的一些發現和感受與大家分享。

1

社區群沒有社交

可能與許多業外人士的想象不一樣,社區群竟是沒有社交的。

雞犬相聞式的熟人社交是鄉村與城市最大的差異之一,城市居民樓裡雞犬相聞的鄰里大多數算不上熟人也沒有社交的機會。社區群的出現似乎讓你看到了一種可能,在小區裡、電梯內的相遇之外,突然多出了個微信群裡的共處機會,大家各自不同的生活和工作軌跡,是不是會因為購買了同款、同家的商品而產生共同的談資?

你如果這樣想,那一定是想太多了,社區群里根本沒有社交。多數社區群會很快成為“機器人群”和“死群”,群會很快從社交平臺淪落為社區廣播,只有團長在裡面發佈團購信息,而成員和群活躍度成為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悖論:如果群很活躍,那麼群成員願意說話發聲的可能性就會高些,而如果群成員願意多發聲群自然也會變的活躍,可惜群漸漸沉寂了下來,本來願意說話的人在得不到迴應後更加不再發聲,進一步又加速了群的死亡。

2

晒單不可或缺

如果社區群被你做成了機器人群,晒單就會成為這個群避免徹底死掉的唯一救贖。

晒單有兩大作用:第一,群成員在群裡的晒單行為本身就是一種參與和互動;第二,晒單會直接帶來傳播,帶動其他群成員下單。

3

團長無所謂忠誠

團長無所謂忠誠,如果有,他們只忠於產品、訂單和自己的業績,而絕不會是某家團購公司。

所有的團購公司都會聲明自己團長的穩定和忠誠,比如我的團長是挖不走的云云。團長的確挖不走,都是他們自己想走,個體的團長的忠誠是沒有任何保障的,可以追求的是團長的整體留存率:通過不斷招新和淘汰,讓團長的整體數量保持一個較穩定的增長。

團長不忠誠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在主打的社區群之外建立二群三群、AB群;他們的不忠誠是赤裸裸的,比如直接在同一個社區群推多家公司的產品。其核心邏輯是“地主思維”:地是我的,我想種啥就種啥。

而社區團購公司能做的就是給這些“地主”提供更好的種子、肥料,幫助他們提升收成,同時減少地租或者“永不加賦稅”(不要輕易提高利潤率,不要亂收加盟費)。

4

社區團購是真便宜,而消費者一定會比價

消費者和團長一樣精明,團長們會看誰讓他賺的多,而消費者們會看誰讓他花的少。

以同樣的丹東99草莓為例,有些團購渠道能賣15元/350克,而其他一些線上的渠道可能賣28元、30元/350克。你可能有一百個專業的理由來解釋這個情況,但消費者可以通通不去理會。

所有利用信息不對稱賺取超額利潤的機會在互聯網裡都會被壓縮,而在社交關係網絡下,這種不長久會進一步加速。

5

誰都可能來搶生意

分傭模式的社交電商是社區團購最直接的“攪局者”,他們舉手之間就很輕而易舉的“偷走”社區團購的群流量。

分傭分銷直接瞄準私域社交流量,社區團購幫助團長們將其私域流量進行重新整合與擴大後,團長們很難抵制分傭制社交電商“一鍵轉發”這種懶人式賺錢方法的誘惑,尤其是當它還有類似鎖粉這種設計的時候。

6

物業和業主不是天敵

在我們臥底行動的可視範圍內,物業做團長和群主的群是最活躍的。

由物業發起的社區群,天然比居民發起的社區群多出很多話題:公共設施報修、物業服務呼叫等等,不要小看這多出來的一點點內容,對於正在走向死亡的群來說,這些互動等同於救命。

單獨見面和私底下交流場景中的物業VS業主敵對情緒,在線上微信群這種相對公開的半封閉場景中會被下意識的剋制:物業們在辦公室和服務窗口裡的傲慢很容易被作為賣家的淘寶客服式親切話術和顧客是上帝的思維取代。

與物業類似的還有快遞代收點,事實上,目前快遞老闆做社區團購的數量可能要超過絕大多數人的想象。

7

去團長化

社區團購模式下,團長、公司和消費者共同分配被節省下來的利潤,三者相互成就又相互博弈。團長們千方百計的流量變現最大化、固守自己的流量領主權的同時,公司和消費者都在自發的去團長化。

消費者去團長化的表現是對進入平臺的路徑越來越短,團長對他們的作用到後期可能僅僅是作為一個提貨點;公司的去團長化在目前階段依然表現為“讓團長更輕鬆的賺更多錢”。

【版權提示】億邦動力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複製、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的內容。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提供版權疑問、身份證明、版權證明、聯繫方式等發郵件至[email protected],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