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有個調委會 專解群眾煩心事'

西安 法律 跳槽那些事兒 讓夢發生 西安日報 2019-09-01
"
"
社區有個調委會   專解群眾煩心事

(資料圖片)

社區作為人群密集的生活區域,難免會有矛盾和糾紛。不文明養犬、噪音擾民、不注意公共衛生……雖說,遠親不如近鄰,但鄰里之間,偶爾也會因這樣那樣的事,產生一些“小風波”;與個人而言,在生活中也不免會遇上婚姻、贍養、租賃、勞務等糾紛。如何將這些煩心事妥善解決?記者走訪發現,通過社區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有效防止了矛盾激化,切實將糾紛化解在基層。

家門口的解憂室

化解糾紛促和諧

在小寨西路社區,一間不大卻佈置得乾淨整潔的屋子裡,每天都會迎來不少居民前來諮詢、辦事。這裡有個與之匹配的名字——社區人民調解委員會(以下簡稱“社區調委會”),專門負責調解轄區每一位居民群眾的閒事、難事、煩心事。

日前,小寨西路社區剛剛成功調解完一起因家屬院住宅樓地下室滲水無人修理的糾紛。轄區內某單位家屬院建成於1997年,院內僅一棟樓共三個單元,多年無物業管理,一直由所屬單位派人管理。“之前,院子地下室先後出現過幾次滲水情況,當時單位領導和管理人員都及時解決了,但自2018年6月開始,對於滲水問題單位有些‘愛答不理’了。”該家屬院居民王先生說,今年3月,樓內地下室又滲入積水,且無人維修,無奈之下業主們只好再次向小寨西路社區調委會求助。

一收到居民的反映,小寨西路社區主任周紅琴馬不停蹄地趕往家屬院考察情況,並第一時間聯繫所屬單位尋找解決辦法。社區調解糾紛是建立在矛盾雙方都自願的情況下,因不願承擔維修資金,單位一直採取迴避的態度,滲水糾紛遲遲沒能解決。“民生無小事,小糾紛如果不正視,很可能釀成大問題。”為了給矛盾雙方創造共同協商的平臺,周紅琴每週會專程前往該單位進行溝通,並利用日常院落檢查空隙進行勸說引導。用她的話來說,就連走在路上遇到相關負責人,她都會上前溝通,建議儘早調解糾紛。

在不懈努力下,最終該單位接受了社區調解,與居民代表面對面進行了多次磋商,於今年7月底達成令雙方滿意的協商結果,即單位指派專職人員負責地下室滲水的清理工作,圓滿化解了居民多年以來的困擾。同時,小寨西路社區調委會並不止步於調解結果,目前在積極做群眾思想工作,引導業主繳納大修基金,爭取為該家屬院引入物業。

“如果遇到啥糾紛,就到社區去,跟調解員嘮嘮嗑,準能把難題解決了。”說起家門口的調委會,小寨西路社區的不少居民感慨地說,家庭矛盾、鄰里衝突、合同糾紛等煩心事,大部分都能得到妥善解決,提升了居民群眾的幸福感。

鄰里糾紛案件多

調解工作有妙招

當前,社會矛盾糾紛呈現出多發的態勢,社區作為基層社會治理的基本單位,既是各類矛盾的聚集地,也是化解糾紛的重要場所。

據市司法局統計,今年上半年全市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矛盾糾紛11515件,成功11234件,成功率達97.6%。這些案件涉及婚姻家庭糾紛、鄰里糾紛、房屋宅基地糾紛、生產經營糾紛、旅遊糾紛、電子商務糾紛、消費糾紛等。其中,鄰里糾紛類的案件最多,共2691件,其次為婚姻家庭糾紛2122件。

蓮湖區勞動一坊社區是典型的老舊小區,轄區居民樓建設年代長、密度大,日常調解鄰里糾紛工作量較多。提起矛盾糾紛,作為一名經驗豐富的金牌調解員周建玲總結說,鄰里糾紛的特點為“小、多、繁、難”,如果能在調解中做到“一碗水端平”,找準矛盾癥結所在,制定調解方案後,化解糾紛並不是一件難事。

曾經,身為社區黨委書記的周建玲僅用3分鐘就化解了一起房東與租客之間的矛盾。原來,在租賃期內,租客反映馬桶壞了,希望房東予以修理;但房東認為,租賃前馬桶完好,在使用中損壞,因由租客承擔維修或更換費用;為此,兩人鬧上了社區調委會。周建玲先安撫雙方情緒,告知房東如果趕走租客,房子一時間租不出去,必然會造成經濟損失。同時,動之以情勸說租客,搬家也需要花費時間與金錢,維修馬桶的費用可以雙方共同承擔。在周建玲剖析矛盾、換位調解、耐心溝通下,兩位當事人怒氣衝衝而來,握手言和而去。

周建玲總結道:“以滿足居民法治需求為工作原則,以提高社區調解工作效率為出發點,不斷提升調解員自身能力與經驗,藉助‘三官一律’力量開展基層糾紛調解工作,就能做好社區矛盾調解。”

此外,不少社區在調解矛盾時,採取積極摸排線索,主動介入調解的方式,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如大唐社區為及時理順居民情緒,緩解雙方矛盾,在日常工作中紮實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工作,對居民糾紛問題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解決。太白社區以黨建為引領,發動黨員幹部深入群眾,成立閒事長協會,以“一議、二轉、三說、四看、五勸、六聽、七幫”的“工作經”主動為群眾解憂。

加強調解隊伍建設

創新社區調解工作

據瞭解,人民調解委員會屬群眾性組織,除個別不具備條件的社區外,目前,西安大部分社區都已開展人民調解工作。通過社區調委會調解,免費提供法律服務,大量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起到了維護基層社會穩定的“第一道防線”作用,人民調解逐步成為西安很多社區居民解決矛盾糾紛的首選途徑。

不過,走訪中,記者發現不同社區的居民對社區調委會的知曉率存在一定差距。擁有豐富的調解經驗、設有獨立的人民調解場所、調解隊伍實力雄厚、院落與調委會距離較近……此類社區調委會更容易被居民群眾知曉、信任。在參與社區調解方面,中老年人更樂意向社區吐露心聲、尋求幫助;而年輕人則更注重個人訴求處理的結果,因此更傾向於便捷、匿名度高的調解方式。

西安市委黨校管理學教研部教師楊蕊表示,社區調委會豐富了“楓橋經驗”的新內涵,開闢了“楓橋經驗”的新境界,實現了社會從管理到治理、政府從管理到服務的轉變。“社區應積極探索‘互聯網+調解’模式,有效解決聯繫群眾的時間和空間障礙,實現調解與群眾的零距離。”楊蕊建議道,一方面社區應不斷創新密切聯繫群眾的有效載體,探索線上線下多元共治模式,引導群眾通過便捷、合法途徑表達訴求。另一方面,以善治為目標,拓寬服務群眾的多種途徑,緊扣問題導向、需求導向和人民滿意導向,構建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基層社會治理體系。

讓社區調委會疏解矛盾更加有效、處理問題更加有力。“為了提升調解隊伍的職業素養,每年我們都會組織法律政策、專業知識和調解技能等方面的培訓,讓每一位調解員成為群眾身邊的‘法律明白人’,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西安市司法局人民參與和促進法治處工作人員表示,通過堅持政治引領,狠抓建章立制,我市先後出臺了《西安市人民調解工作考核辦法》、《西安市人民調解工作經費使用管理辦法》等,以此強化人民調解規範化建設,激發廣大調解員的工作熱情。目前,市司法局正積極在全市開展星級人民調解委員會評定工作,探索人民調解組織動態管理新方法。

來源: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郭沛然

編輯:芥末花生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