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痛苦的總是我?快樂來的時候你可沒這麼問


為什麼痛苦的總是我?快樂來的時候你可沒這麼問


原創: 正心正舉研究院 正心正舉

來源:正心正舉公眾號

文/南山種豆 正心正舉特約作者

主播/靜待花開


如何面對人生中的痛苦來自正心正舉


痛苦來時,不要問為什麼是我,當快樂來的時候,你這樣問過自己嗎?

——尼采

中國有一句老話叫做“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這句話出自南宋詞人辛棄疾的詞《賀新郎·用前韻再賦》:“嘆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後來,宋人方岳詩云:“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語人無二三。”


我們每個人的一生都有過逆境、有過苦難,從嬰童長成少年,從少年變成青年,青年步入中年,中年邁入老年,沒有人是一帆風順的。

在更多時候,痛苦和快樂就像硬幣的兩面,在不斷拋起和落下的過程中,他們出現的機率幾乎是一樣的。

正如叔本華所說:"人生實如鐘擺,在痛苦與倦怠之間擺動。"

為什麼痛苦的總是我?快樂來的時候你可沒這麼問


內觀己心 外察世界

人要是懼怕痛苦,懼怕種種疾病,懼怕不測的事件,懼怕生命的危險和死亡,他就會什麼也不能忍受的。

——盧梭

苦和樂都是人的感受,兩者其實並無不同。如果我們認為這是苦,那就是痛苦的,如果我們認為這是樂,那就是快樂的。

苦和樂本就是因果關係,樂是苦的因,苦是樂的果。

貝多芬自小家庭環境不好,他的母親和父親都是二婚,父親只是個歌手,給一些貴族表演取樂,賺錢不多,又經常酗酒,打罵他們母子二人,貝多芬童年既貧窮又不幸。嗜酒成癖的父親敗壞了家業,他企圖把四歲的貝多芬變成搖錢樹,常常半夜酗酒回家後把孩子從熟睡中拖起來拉琴,不滿八歲的貝多芬被強迫在聽眾面前表演、賣藝,十一歲就開始在劇院的樂隊裡工作。

貝多芬一生坎坷,沒有建立家庭。二十六歲開始聽力下降,三十歲的時候基本失聰,雖然到處求醫,但最終無果,四十歲確認耳聾,連微弱的聲音也聽不到了。

然而,貝多芬卻在失聰的狀態下寫出了震驚世界的交響樂。儘管已經去世近200年,至今仍被全世界尊為“樂聖”。他充滿激情的音樂,開浪漫派音樂之先河,激盪著生命的轟響,充滿著豪邁的氣魄,真切地打動著每一個人的心靈。

貝多芬的成長過程中充斥著各式各樣的苦,然而,他卻靠著自己強大的內心、堅強的毅力和對音樂無比的熱忱站在了世界的巔峰。

為什麼痛苦的總是我?快樂來的時候你可沒這麼問


為什麼痛苦的總是我?快樂來的時候你可沒這麼問


不經歷苦難,不超越苦難,就體會不到後面的甜,就看不到世間百態、嘗不到人生百味。

曾經看過一本講述中國共產黨發展歷史的書叫做《苦難輝煌》,其實苦難和輝煌永遠都是相伴的,先有苦難,才有輝煌,沒有苦難,何來輝煌?人生亦如此。

啟迪多元思維

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是快樂的豬,一種是痛苦的人。做痛苦的人,不做快樂的豬。

——蘇格拉底

德國著名哲學家叔本華認為,人這種生命現象也是求生意志的客體化,是所有生物中需求最多的。

叔本華把意志在追求目的時受到阻礙稱為痛苦;把意志達到目的的狀況稱為幸福。他說,痛苦是經常的,幸福卻只是暫時性的。

叔本華說:“倘使你堅信這個痛苦所產生的真諦,你就會根據這種真諦來調整你對未來的祈望,就不會再把人世間大大小小令人不快的事情,如人的痛苦、憂慮和苦難等,看成不正常的或不規則的了,而且你還會發現一切事情將以原本的樣子呈現於世上,在那裡,我們每個人都以他自己的獨特方式來贖回他生存的罪孽。”

為什麼痛苦的總是我?快樂來的時候你可沒這麼問


正心正舉

如何面對痛苦?

承認痛苦的普遍性看似是一種悲觀的想法,實則不然。痛苦是人生必經的情緒,無法逃避。

很多人面對痛苦要麼沉淪,要麼憤恨,這樣就會把自己沉浸在種種負面的情緒裡。當你的眼裡、心裡、周遭都被眼前的苟且所包圍,就會失去思考詩和遠方的能力。

只有正視痛苦、瞭解痛苦,才能戰勝痛苦。

首先,要正視痛苦。認識痛苦才能面對痛苦,知道痛苦由何而生、從何而來,才能正視並接受它。

人之所以苦,是因為殘酷的現實與理想的世界的巨大落差,導致我們內心的痛不斷昇華。

我們必須理解痛苦是生命中的必需,每一個困難、每一次退縮,其實更多是自己不願意勇往直前而深陷絕望與迷茫中,只要你願意義無反顧,就沒有任何困難能擋住你前進的腳步。

其次,要了解痛苦。承受痛苦的力量、感受快樂的力量,其實都是來源於生命的力量。既然都是生命的力量,承受不如享受,為什麼不將你的力量用在更快樂的地方。

而生命中所有苦難都源自你的觀念,如果換一個形式、換一種思維、換一個角度來看待世界,你的心變了,你的世界就變了。

為什麼痛苦的總是我?快樂來的時候你可沒這麼問


最後,怎樣戰勝痛苦?

不妨將困難看成一種動力,將厄運看成一種歷練,既然終究都是命運的饋贈,那麼,坦然地接受,不怨天,不尤人,將苦難化作養料,澆灌命運之花盛開。

一個人生命力的強大與否取決於能承受多大的痛苦。當不公、困難、挑戰來臨之時,命運的強者們會歡欣鼓舞,因為他們知道這是增強自己生命力的大好機會。

不管是經歷苦難,還是戰勝苦難,其實苦難本身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你學會了如何用愛去擁抱周遭,如何用智慧去慰藉心靈,如何用勇氣去戰勝懦弱,如何用寬容去撫平憤怒,如何用寧靜去消化慾望。

正如尼采所說:“凡是殺不死你的,最終只會讓你變得更強。”

拔迷見智

如果沒有痛苦,人只能有卑微的幸福。偉大的幸福正是戰勝巨大痛苦所產生的生命的崇高感。痛苦磨鍊了意志,激發了生機,解放了心靈。人生的痛苦除了痛苦自身,別無解救途徑。因此,我們要正視痛苦,接受痛苦,靠痛苦增強生命力,然後靠增強了的生命力戰勝痛苦。英雄和凡人的不同之處就在於,英雄敢於直接面對最高的痛苦和最高的希望。

——尼采《在世紀的轉折點上》

開啟自在之門

苦難對於天才是一塊墊腳石,對能幹的人是一筆財富,對弱者是一個萬丈深淵。

——巴爾扎克

為什麼痛苦的總是我?快樂來的時候你可沒這麼問


人生的軌跡就是心靈的軌跡。身處這個瞬息萬變的社會,我們改變不了外部,唯一能夠改變的只有自己的內心。

當現實把你打敗的時候,請千萬要記住,不要被自己打敗。你不是活給世界的,你只是活給自己的。

薩特說:“生活在沒有人去生活之前是沒有內容的,它的價值恰恰就是你選擇的那種意義。”那麼人在這如白駒過隙的一生中,該如何選擇已經不言而喻了。

不留戀過去,不計較未來。正如泰戈爾詩中所寫:“假如你因為失去了太陽和月亮而哭泣,那麼你也將失去滿天繁星。”

快樂,平常心,活在當下,當你抓住了每一個此時此刻,你也就抓住了永恆。

·end·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

文章版權歸本平臺所有 轉載請聯繫“正心正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