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海溼地成功申遺,為“美麗中國”版圖打造了綠色鹽城的生態樣本,給未來留下了一個碧海銀灘的美麗疆域,讓鹽城以更加亮麗的生態保護姿態,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

黃海溼地成功申遺,為“美麗中國”版圖打造了綠色鹽城的生態樣本,給未來留下了一個碧海銀灘的美麗疆域,讓鹽城以更加亮麗的生態保護姿態,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鹽城,“風光”無限!

從灌河口到東臺港,500公里海岸線,風機林立,這裡,正在成為全國最大的風力發電基地,全國首創的“風光漁”“風電車”“風電水”新能源利用模式,給原始的海塗溼地帶來動人的現代氣象。

"

黃海溼地成功申遺,為“美麗中國”版圖打造了綠色鹽城的生態樣本,給未來留下了一個碧海銀灘的美麗疆域,讓鹽城以更加亮麗的生態保護姿態,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鹽城,“風光”無限!

從灌河口到東臺港,500公里海岸線,風機林立,這裡,正在成為全國最大的風力發電基地,全國首創的“風光漁”“風電車”“風電水”新能源利用模式,給原始的海塗溼地帶來動人的現代氣象。

鹽城,“風光”無限!

國能建湖沿河光伏發電工程項目

"

黃海溼地成功申遺,為“美麗中國”版圖打造了綠色鹽城的生態樣本,給未來留下了一個碧海銀灘的美麗疆域,讓鹽城以更加亮麗的生態保護姿態,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鹽城,“風光”無限!

從灌河口到東臺港,500公里海岸線,風機林立,這裡,正在成為全國最大的風力發電基地,全國首創的“風光漁”“風電車”“風電水”新能源利用模式,給原始的海塗溼地帶來動人的現代氣象。

鹽城,“風光”無限!

國能建湖沿河光伏發電工程項目

鹽城,“風光”無限!

新理念——

鹽城是東部沿海生態安全屏障和生物多樣性寶庫,優越的生態基因賦予這一方人民以綠色自豪,也揹負著巨大的生態責任。

新時期鹽城人不囿於一時一地的發展,以為沿海、為長三角、為中國造一道綠色屏障的決心,以為子孫後代留下永續發展的綠色空間的襟懷,從宏觀處把握,於微觀處抓起,重構山海大地生態倫理,守住鹽城最美麗的底色,守住百姓的幸福家園。

向海而興 綠色鹽城 風光無限

"

黃海溼地成功申遺,為“美麗中國”版圖打造了綠色鹽城的生態樣本,給未來留下了一個碧海銀灘的美麗疆域,讓鹽城以更加亮麗的生態保護姿態,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鹽城,“風光”無限!

從灌河口到東臺港,500公里海岸線,風機林立,這裡,正在成為全國最大的風力發電基地,全國首創的“風光漁”“風電車”“風電水”新能源利用模式,給原始的海塗溼地帶來動人的現代氣象。

鹽城,“風光”無限!

國能建湖沿河光伏發電工程項目

鹽城,“風光”無限!

新理念——

鹽城是東部沿海生態安全屏障和生物多樣性寶庫,優越的生態基因賦予這一方人民以綠色自豪,也揹負著巨大的生態責任。

新時期鹽城人不囿於一時一地的發展,以為沿海、為長三角、為中國造一道綠色屏障的決心,以為子孫後代留下永續發展的綠色空間的襟懷,從宏觀處把握,於微觀處抓起,重構山海大地生態倫理,守住鹽城最美麗的底色,守住百姓的幸福家園。

向海而興 綠色鹽城 風光無限

鹽城,“風光”無限!

華能大豐海上風電項目首臺風機吊裝

作為江蘇海岸線最長、海域面積最廣、灘塗溼地最多、海洋資源最豐富、海洋經濟增長潛力最大的地區,近海100米高度年平均風速超過7.6米/秒,遠海接近8米/秒。國家確定江蘇海上風電規劃容量1475萬千瓦,鹽城開發容量822萬千瓦,共35個風場,佔江蘇規劃容量的56%,成為“海上三峽”的主戰場。

鹽城全力支持海上風電技術攻關,創造多項全國紀錄。三峽新能源實現6.45MW大容量國產海上風電機型的首次批量化應用,魯能集團開創當期國內單根海纜敷設距離最長、登灘距離最遠、電壓等級最高、施工難度最大的紀錄,華能集團離岸55公里風電場為國內離岸最遠的海上風電場。鹽城新能源裝機規模、發電量均居江蘇首位,能源結構不斷優化。

截至6月底,鹽城新能源裝機容量753.6萬千瓦,佔江蘇30%,其中風電裝機容量545.2萬千瓦,佔江蘇58.7%。新能源發電企業累計發電71.5億度,增長17%,佔江蘇33.1%,佔全社會用電量46.4%。

"

黃海溼地成功申遺,為“美麗中國”版圖打造了綠色鹽城的生態樣本,給未來留下了一個碧海銀灘的美麗疆域,讓鹽城以更加亮麗的生態保護姿態,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鹽城,“風光”無限!

從灌河口到東臺港,500公里海岸線,風機林立,這裡,正在成為全國最大的風力發電基地,全國首創的“風光漁”“風電車”“風電水”新能源利用模式,給原始的海塗溼地帶來動人的現代氣象。

鹽城,“風光”無限!

國能建湖沿河光伏發電工程項目

鹽城,“風光”無限!

新理念——

鹽城是東部沿海生態安全屏障和生物多樣性寶庫,優越的生態基因賦予這一方人民以綠色自豪,也揹負著巨大的生態責任。

新時期鹽城人不囿於一時一地的發展,以為沿海、為長三角、為中國造一道綠色屏障的決心,以為子孫後代留下永續發展的綠色空間的襟懷,從宏觀處把握,於微觀處抓起,重構山海大地生態倫理,守住鹽城最美麗的底色,守住百姓的幸福家園。

向海而興 綠色鹽城 風光無限

鹽城,“風光”無限!

華能大豐海上風電項目首臺風機吊裝

作為江蘇海岸線最長、海域面積最廣、灘塗溼地最多、海洋資源最豐富、海洋經濟增長潛力最大的地區,近海100米高度年平均風速超過7.6米/秒,遠海接近8米/秒。國家確定江蘇海上風電規劃容量1475萬千瓦,鹽城開發容量822萬千瓦,共35個風場,佔江蘇規劃容量的56%,成為“海上三峽”的主戰場。

鹽城全力支持海上風電技術攻關,創造多項全國紀錄。三峽新能源實現6.45MW大容量國產海上風電機型的首次批量化應用,魯能集團開創當期國內單根海纜敷設距離最長、登灘距離最遠、電壓等級最高、施工難度最大的紀錄,華能集團離岸55公里風電場為國內離岸最遠的海上風電場。鹽城新能源裝機規模、發電量均居江蘇首位,能源結構不斷優化。

截至6月底,鹽城新能源裝機容量753.6萬千瓦,佔江蘇30%,其中風電裝機容量545.2萬千瓦,佔江蘇58.7%。新能源發電企業累計發電71.5億度,增長17%,佔江蘇33.1%,佔全社會用電量46.4%。

鹽城,“風光”無限!

東臺中節能光伏電站

隨著江蘇海上風電新一輪規劃編制啟動,海上風電場通過領海、毗鄰區和專屬經濟區向遠海延伸。鹽城將會同華能等領軍企業,堅持系統性規劃,集中連片開發,努力建設研發、製造、施工、運維一體化的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產業基地。預計到2020年,鹽城新能源裝機規模達1100萬千瓦,風電裝機容量750萬千瓦,光伏裝機容量320萬千瓦。

新產業——

農耕文明看平原,工業文明看沿海,現代文明看生態。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這是鹽城新能源產業在綠色轉型中風起雲湧的生動寫照。傳統產業的華麗轉身,新興產業的驚豔崛起,構成了當下鹽城綠色製造的別樣風景,綠意盎然的鹽城製造業,正在不斷改變一貫的灰色面孔,以輕、高、優、強的新形象,帶給人們不一樣的印象。

勇立潮頭 能源產業 風生水起

"

黃海溼地成功申遺,為“美麗中國”版圖打造了綠色鹽城的生態樣本,給未來留下了一個碧海銀灘的美麗疆域,讓鹽城以更加亮麗的生態保護姿態,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鹽城,“風光”無限!

從灌河口到東臺港,500公里海岸線,風機林立,這裡,正在成為全國最大的風力發電基地,全國首創的“風光漁”“風電車”“風電水”新能源利用模式,給原始的海塗溼地帶來動人的現代氣象。

鹽城,“風光”無限!

國能建湖沿河光伏發電工程項目

鹽城,“風光”無限!

新理念——

鹽城是東部沿海生態安全屏障和生物多樣性寶庫,優越的生態基因賦予這一方人民以綠色自豪,也揹負著巨大的生態責任。

新時期鹽城人不囿於一時一地的發展,以為沿海、為長三角、為中國造一道綠色屏障的決心,以為子孫後代留下永續發展的綠色空間的襟懷,從宏觀處把握,於微觀處抓起,重構山海大地生態倫理,守住鹽城最美麗的底色,守住百姓的幸福家園。

向海而興 綠色鹽城 風光無限

鹽城,“風光”無限!

華能大豐海上風電項目首臺風機吊裝

作為江蘇海岸線最長、海域面積最廣、灘塗溼地最多、海洋資源最豐富、海洋經濟增長潛力最大的地區,近海100米高度年平均風速超過7.6米/秒,遠海接近8米/秒。國家確定江蘇海上風電規劃容量1475萬千瓦,鹽城開發容量822萬千瓦,共35個風場,佔江蘇規劃容量的56%,成為“海上三峽”的主戰場。

鹽城全力支持海上風電技術攻關,創造多項全國紀錄。三峽新能源實現6.45MW大容量國產海上風電機型的首次批量化應用,魯能集團開創當期國內單根海纜敷設距離最長、登灘距離最遠、電壓等級最高、施工難度最大的紀錄,華能集團離岸55公里風電場為國內離岸最遠的海上風電場。鹽城新能源裝機規模、發電量均居江蘇首位,能源結構不斷優化。

截至6月底,鹽城新能源裝機容量753.6萬千瓦,佔江蘇30%,其中風電裝機容量545.2萬千瓦,佔江蘇58.7%。新能源發電企業累計發電71.5億度,增長17%,佔江蘇33.1%,佔全社會用電量46.4%。

鹽城,“風光”無限!

東臺中節能光伏電站

隨著江蘇海上風電新一輪規劃編制啟動,海上風電場通過領海、毗鄰區和專屬經濟區向遠海延伸。鹽城將會同華能等領軍企業,堅持系統性規劃,集中連片開發,努力建設研發、製造、施工、運維一體化的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產業基地。預計到2020年,鹽城新能源裝機規模達1100萬千瓦,風電裝機容量750萬千瓦,光伏裝機容量320萬千瓦。

新產業——

農耕文明看平原,工業文明看沿海,現代文明看生態。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這是鹽城新能源產業在綠色轉型中風起雲湧的生動寫照。傳統產業的華麗轉身,新興產業的驚豔崛起,構成了當下鹽城綠色製造的別樣風景,綠意盎然的鹽城製造業,正在不斷改變一貫的灰色面孔,以輕、高、優、強的新形象,帶給人們不一樣的印象。

勇立潮頭 能源產業 風生水起

鹽城,“風光”無限!

金風科技風機測試平臺

如何將豐富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獨特的產業優勢?鹽城堅持把新能源打造成為全市域地標性產業,以海上風電、分佈式能源為開發重點,通過資源開發利用帶動新能源產業集聚發展,著力招引全球風電光伏領軍企業。新能源產業“借風而生”,龍頭企業“聞風而動”,帶動海上風電設計研發、裝備製造、建設安裝、運維服務等全產業鏈的快速發展,實現“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低到高、從內到外”的成長奇蹟。今年上半年,新能源產業開票銷售增長49.8%。

堅持頂層設計,科學謀篇佈局。鹽城先後入選全國首批新能源示範城市、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海上風電)區域集聚發展試點城市,在江蘇率先編制“十三五”清潔能源發展規劃,委託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編制新能源發展體系規劃,制定發展路線圖和行動計劃,著力推動資源開發系統化、裝備製造高端化、示範應用多元化和外部合作協同化。依託大豐、射陽、東臺重點發展風電整機、關鍵零部件,依託阜寧、市開發區、亭湖重點發展光伏發電集成技術、電池片組件,構建功能互補、錯位競爭的產業空間協作體系。

"

黃海溼地成功申遺,為“美麗中國”版圖打造了綠色鹽城的生態樣本,給未來留下了一個碧海銀灘的美麗疆域,讓鹽城以更加亮麗的生態保護姿態,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鹽城,“風光”無限!

從灌河口到東臺港,500公里海岸線,風機林立,這裡,正在成為全國最大的風力發電基地,全國首創的“風光漁”“風電車”“風電水”新能源利用模式,給原始的海塗溼地帶來動人的現代氣象。

鹽城,“風光”無限!

國能建湖沿河光伏發電工程項目

鹽城,“風光”無限!

新理念——

鹽城是東部沿海生態安全屏障和生物多樣性寶庫,優越的生態基因賦予這一方人民以綠色自豪,也揹負著巨大的生態責任。

新時期鹽城人不囿於一時一地的發展,以為沿海、為長三角、為中國造一道綠色屏障的決心,以為子孫後代留下永續發展的綠色空間的襟懷,從宏觀處把握,於微觀處抓起,重構山海大地生態倫理,守住鹽城最美麗的底色,守住百姓的幸福家園。

向海而興 綠色鹽城 風光無限

鹽城,“風光”無限!

華能大豐海上風電項目首臺風機吊裝

作為江蘇海岸線最長、海域面積最廣、灘塗溼地最多、海洋資源最豐富、海洋經濟增長潛力最大的地區,近海100米高度年平均風速超過7.6米/秒,遠海接近8米/秒。國家確定江蘇海上風電規劃容量1475萬千瓦,鹽城開發容量822萬千瓦,共35個風場,佔江蘇規劃容量的56%,成為“海上三峽”的主戰場。

鹽城全力支持海上風電技術攻關,創造多項全國紀錄。三峽新能源實現6.45MW大容量國產海上風電機型的首次批量化應用,魯能集團開創當期國內單根海纜敷設距離最長、登灘距離最遠、電壓等級最高、施工難度最大的紀錄,華能集團離岸55公里風電場為國內離岸最遠的海上風電場。鹽城新能源裝機規模、發電量均居江蘇首位,能源結構不斷優化。

截至6月底,鹽城新能源裝機容量753.6萬千瓦,佔江蘇30%,其中風電裝機容量545.2萬千瓦,佔江蘇58.7%。新能源發電企業累計發電71.5億度,增長17%,佔江蘇33.1%,佔全社會用電量46.4%。

鹽城,“風光”無限!

東臺中節能光伏電站

隨著江蘇海上風電新一輪規劃編制啟動,海上風電場通過領海、毗鄰區和專屬經濟區向遠海延伸。鹽城將會同華能等領軍企業,堅持系統性規劃,集中連片開發,努力建設研發、製造、施工、運維一體化的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產業基地。預計到2020年,鹽城新能源裝機規模達1100萬千瓦,風電裝機容量750萬千瓦,光伏裝機容量320萬千瓦。

新產業——

農耕文明看平原,工業文明看沿海,現代文明看生態。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這是鹽城新能源產業在綠色轉型中風起雲湧的生動寫照。傳統產業的華麗轉身,新興產業的驚豔崛起,構成了當下鹽城綠色製造的別樣風景,綠意盎然的鹽城製造業,正在不斷改變一貫的灰色面孔,以輕、高、優、強的新形象,帶給人們不一樣的印象。

勇立潮頭 能源產業 風生水起

鹽城,“風光”無限!

金風科技風機測試平臺

如何將豐富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獨特的產業優勢?鹽城堅持把新能源打造成為全市域地標性產業,以海上風電、分佈式能源為開發重點,通過資源開發利用帶動新能源產業集聚發展,著力招引全球風電光伏領軍企業。新能源產業“借風而生”,龍頭企業“聞風而動”,帶動海上風電設計研發、裝備製造、建設安裝、運維服務等全產業鏈的快速發展,實現“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低到高、從內到外”的成長奇蹟。今年上半年,新能源產業開票銷售增長49.8%。

堅持頂層設計,科學謀篇佈局。鹽城先後入選全國首批新能源示範城市、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海上風電)區域集聚發展試點城市,在江蘇率先編制“十三五”清潔能源發展規劃,委託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編制新能源發展體系規劃,制定發展路線圖和行動計劃,著力推動資源開發系統化、裝備製造高端化、示範應用多元化和外部合作協同化。依託大豐、射陽、東臺重點發展風電整機、關鍵零部件,依託阜寧、市開發區、亭湖重點發展光伏發電集成技術、電池片組件,構建功能互補、錯位競爭的產業空間協作體系。

鹽城,“風光”無限!

遠景射陽智慧風電裝備產業園海陸風機總裝工廠

發力裝備製造,旗艦龍頭集聚。鹽城相繼引進金風科技、遠景集團、上海電氣等風電領軍企業和天合、阿特斯、協鑫等光伏龍頭企業在鹽投資建設,帶動上下游關聯企業集聚,美國TPI葉片、德國SGB變壓器、雙瑞風電葉片等項目相繼落戶。鹽城成為新能源龍頭企業競相投資、釋放產能的樂土。

注重創新驅動,研發能力升級。圍繞大型海上風電機組及其關鍵零部件的研發、試驗和檢測,金風科技大型直驅永磁海上風電機組檢測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一期去年底投入運行,明年底全面建成,將成為亞洲規模最大、功能最全的風電實驗室。依託金風科技等領軍企業,整合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科研院所,開展前沿技術研發和產品試製、知識產權集中運營,全力打造海上風電產業創新中心。江蘇海上風電裝備工程技術研究室、江蘇6兆瓦及以上直驅永磁風力發電機工程實驗室等載體加快建設。

強化國際交流,合作伙伴增多。近年來金風科技、上海電氣等風電整機企業生產各類風機4887臺,出口遍及美國、法國等10多個國家,其中金風科技從大豐出口風機裝機容量1068MW,佔中國企業海外風電裝機近40%。國家電投江蘇公司注重吸收國際先進技術和管理,推進中丹質量海上風電合作實施協議、推進海上風電質量年活動,與丹麥蘭博、科威、立港簽訂合作協議,引進丹麥蘭博、英國阿特金斯參與國電投濱海項目設計論證,取得可喜成績。國華東臺海上風電項目由國家能源投資集團與法國電力集團合作運營,成為國內首箇中外合資的海上風電項目。

新模式——

走遍江淮千山水,猶道鹽城更清美。

示範帶動 鹽城方案 世界矚目

"

黃海溼地成功申遺,為“美麗中國”版圖打造了綠色鹽城的生態樣本,給未來留下了一個碧海銀灘的美麗疆域,讓鹽城以更加亮麗的生態保護姿態,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鹽城,“風光”無限!

從灌河口到東臺港,500公里海岸線,風機林立,這裡,正在成為全國最大的風力發電基地,全國首創的“風光漁”“風電車”“風電水”新能源利用模式,給原始的海塗溼地帶來動人的現代氣象。

鹽城,“風光”無限!

國能建湖沿河光伏發電工程項目

鹽城,“風光”無限!

新理念——

鹽城是東部沿海生態安全屏障和生物多樣性寶庫,優越的生態基因賦予這一方人民以綠色自豪,也揹負著巨大的生態責任。

新時期鹽城人不囿於一時一地的發展,以為沿海、為長三角、為中國造一道綠色屏障的決心,以為子孫後代留下永續發展的綠色空間的襟懷,從宏觀處把握,於微觀處抓起,重構山海大地生態倫理,守住鹽城最美麗的底色,守住百姓的幸福家園。

向海而興 綠色鹽城 風光無限

鹽城,“風光”無限!

華能大豐海上風電項目首臺風機吊裝

作為江蘇海岸線最長、海域面積最廣、灘塗溼地最多、海洋資源最豐富、海洋經濟增長潛力最大的地區,近海100米高度年平均風速超過7.6米/秒,遠海接近8米/秒。國家確定江蘇海上風電規劃容量1475萬千瓦,鹽城開發容量822萬千瓦,共35個風場,佔江蘇規劃容量的56%,成為“海上三峽”的主戰場。

鹽城全力支持海上風電技術攻關,創造多項全國紀錄。三峽新能源實現6.45MW大容量國產海上風電機型的首次批量化應用,魯能集團開創當期國內單根海纜敷設距離最長、登灘距離最遠、電壓等級最高、施工難度最大的紀錄,華能集團離岸55公里風電場為國內離岸最遠的海上風電場。鹽城新能源裝機規模、發電量均居江蘇首位,能源結構不斷優化。

截至6月底,鹽城新能源裝機容量753.6萬千瓦,佔江蘇30%,其中風電裝機容量545.2萬千瓦,佔江蘇58.7%。新能源發電企業累計發電71.5億度,增長17%,佔江蘇33.1%,佔全社會用電量46.4%。

鹽城,“風光”無限!

東臺中節能光伏電站

隨著江蘇海上風電新一輪規劃編制啟動,海上風電場通過領海、毗鄰區和專屬經濟區向遠海延伸。鹽城將會同華能等領軍企業,堅持系統性規劃,集中連片開發,努力建設研發、製造、施工、運維一體化的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產業基地。預計到2020年,鹽城新能源裝機規模達1100萬千瓦,風電裝機容量750萬千瓦,光伏裝機容量320萬千瓦。

新產業——

農耕文明看平原,工業文明看沿海,現代文明看生態。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這是鹽城新能源產業在綠色轉型中風起雲湧的生動寫照。傳統產業的華麗轉身,新興產業的驚豔崛起,構成了當下鹽城綠色製造的別樣風景,綠意盎然的鹽城製造業,正在不斷改變一貫的灰色面孔,以輕、高、優、強的新形象,帶給人們不一樣的印象。

勇立潮頭 能源產業 風生水起

鹽城,“風光”無限!

金風科技風機測試平臺

如何將豐富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獨特的產業優勢?鹽城堅持把新能源打造成為全市域地標性產業,以海上風電、分佈式能源為開發重點,通過資源開發利用帶動新能源產業集聚發展,著力招引全球風電光伏領軍企業。新能源產業“借風而生”,龍頭企業“聞風而動”,帶動海上風電設計研發、裝備製造、建設安裝、運維服務等全產業鏈的快速發展,實現“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低到高、從內到外”的成長奇蹟。今年上半年,新能源產業開票銷售增長49.8%。

堅持頂層設計,科學謀篇佈局。鹽城先後入選全國首批新能源示範城市、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海上風電)區域集聚發展試點城市,在江蘇率先編制“十三五”清潔能源發展規劃,委託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編制新能源發展體系規劃,制定發展路線圖和行動計劃,著力推動資源開發系統化、裝備製造高端化、示範應用多元化和外部合作協同化。依託大豐、射陽、東臺重點發展風電整機、關鍵零部件,依託阜寧、市開發區、亭湖重點發展光伏發電集成技術、電池片組件,構建功能互補、錯位競爭的產業空間協作體系。

鹽城,“風光”無限!

遠景射陽智慧風電裝備產業園海陸風機總裝工廠

發力裝備製造,旗艦龍頭集聚。鹽城相繼引進金風科技、遠景集團、上海電氣等風電領軍企業和天合、阿特斯、協鑫等光伏龍頭企業在鹽投資建設,帶動上下游關聯企業集聚,美國TPI葉片、德國SGB變壓器、雙瑞風電葉片等項目相繼落戶。鹽城成為新能源龍頭企業競相投資、釋放產能的樂土。

注重創新驅動,研發能力升級。圍繞大型海上風電機組及其關鍵零部件的研發、試驗和檢測,金風科技大型直驅永磁海上風電機組檢測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一期去年底投入運行,明年底全面建成,將成為亞洲規模最大、功能最全的風電實驗室。依託金風科技等領軍企業,整合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科研院所,開展前沿技術研發和產品試製、知識產權集中運營,全力打造海上風電產業創新中心。江蘇海上風電裝備工程技術研究室、江蘇6兆瓦及以上直驅永磁風力發電機工程實驗室等載體加快建設。

強化國際交流,合作伙伴增多。近年來金風科技、上海電氣等風電整機企業生產各類風機4887臺,出口遍及美國、法國等10多個國家,其中金風科技從大豐出口風機裝機容量1068MW,佔中國企業海外風電裝機近40%。國家電投江蘇公司注重吸收國際先進技術和管理,推進中丹質量海上風電合作實施協議、推進海上風電質量年活動,與丹麥蘭博、科威、立港簽訂合作協議,引進丹麥蘭博、英國阿特金斯參與國電投濱海項目設計論證,取得可喜成績。國華東臺海上風電項目由國家能源投資集團與法國電力集團合作運營,成為國內首箇中外合資的海上風電項目。

新模式——

走遍江淮千山水,猶道鹽城更清美。

示範帶動 鹽城方案 世界矚目

鹽城,“風光”無限!

“風光漁”一體化電站

圍繞能源互聯網、儲能、分佈式能源等關鍵核心技術,推動新能源和大數據、雲計算等深度融合,為參與國際能源合作與競爭、合理配置利用能源資源、廣泛推廣“新能源+”創新模式,提供鹽城方案、貢獻鹽城智慧。

立足資源高效利用,建立“風光漁”互補模式。東臺項目建成全球單體規模最大的灘塗風光電產業基地,裝機容量1.2GW,可提供清潔能源20億千瓦時,開創了“水面發電、水下養殖、科學開發、綜合利用”的綠色產業發展之路。

"

黃海溼地成功申遺,為“美麗中國”版圖打造了綠色鹽城的生態樣本,給未來留下了一個碧海銀灘的美麗疆域,讓鹽城以更加亮麗的生態保護姿態,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鹽城,“風光”無限!

從灌河口到東臺港,500公里海岸線,風機林立,這裡,正在成為全國最大的風力發電基地,全國首創的“風光漁”“風電車”“風電水”新能源利用模式,給原始的海塗溼地帶來動人的現代氣象。

鹽城,“風光”無限!

國能建湖沿河光伏發電工程項目

鹽城,“風光”無限!

新理念——

鹽城是東部沿海生態安全屏障和生物多樣性寶庫,優越的生態基因賦予這一方人民以綠色自豪,也揹負著巨大的生態責任。

新時期鹽城人不囿於一時一地的發展,以為沿海、為長三角、為中國造一道綠色屏障的決心,以為子孫後代留下永續發展的綠色空間的襟懷,從宏觀處把握,於微觀處抓起,重構山海大地生態倫理,守住鹽城最美麗的底色,守住百姓的幸福家園。

向海而興 綠色鹽城 風光無限

鹽城,“風光”無限!

華能大豐海上風電項目首臺風機吊裝

作為江蘇海岸線最長、海域面積最廣、灘塗溼地最多、海洋資源最豐富、海洋經濟增長潛力最大的地區,近海100米高度年平均風速超過7.6米/秒,遠海接近8米/秒。國家確定江蘇海上風電規劃容量1475萬千瓦,鹽城開發容量822萬千瓦,共35個風場,佔江蘇規劃容量的56%,成為“海上三峽”的主戰場。

鹽城全力支持海上風電技術攻關,創造多項全國紀錄。三峽新能源實現6.45MW大容量國產海上風電機型的首次批量化應用,魯能集團開創當期國內單根海纜敷設距離最長、登灘距離最遠、電壓等級最高、施工難度最大的紀錄,華能集團離岸55公里風電場為國內離岸最遠的海上風電場。鹽城新能源裝機規模、發電量均居江蘇首位,能源結構不斷優化。

截至6月底,鹽城新能源裝機容量753.6萬千瓦,佔江蘇30%,其中風電裝機容量545.2萬千瓦,佔江蘇58.7%。新能源發電企業累計發電71.5億度,增長17%,佔江蘇33.1%,佔全社會用電量46.4%。

鹽城,“風光”無限!

東臺中節能光伏電站

隨著江蘇海上風電新一輪規劃編制啟動,海上風電場通過領海、毗鄰區和專屬經濟區向遠海延伸。鹽城將會同華能等領軍企業,堅持系統性規劃,集中連片開發,努力建設研發、製造、施工、運維一體化的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產業基地。預計到2020年,鹽城新能源裝機規模達1100萬千瓦,風電裝機容量750萬千瓦,光伏裝機容量320萬千瓦。

新產業——

農耕文明看平原,工業文明看沿海,現代文明看生態。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這是鹽城新能源產業在綠色轉型中風起雲湧的生動寫照。傳統產業的華麗轉身,新興產業的驚豔崛起,構成了當下鹽城綠色製造的別樣風景,綠意盎然的鹽城製造業,正在不斷改變一貫的灰色面孔,以輕、高、優、強的新形象,帶給人們不一樣的印象。

勇立潮頭 能源產業 風生水起

鹽城,“風光”無限!

金風科技風機測試平臺

如何將豐富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獨特的產業優勢?鹽城堅持把新能源打造成為全市域地標性產業,以海上風電、分佈式能源為開發重點,通過資源開發利用帶動新能源產業集聚發展,著力招引全球風電光伏領軍企業。新能源產業“借風而生”,龍頭企業“聞風而動”,帶動海上風電設計研發、裝備製造、建設安裝、運維服務等全產業鏈的快速發展,實現“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低到高、從內到外”的成長奇蹟。今年上半年,新能源產業開票銷售增長49.8%。

堅持頂層設計,科學謀篇佈局。鹽城先後入選全國首批新能源示範城市、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海上風電)區域集聚發展試點城市,在江蘇率先編制“十三五”清潔能源發展規劃,委託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編制新能源發展體系規劃,制定發展路線圖和行動計劃,著力推動資源開發系統化、裝備製造高端化、示範應用多元化和外部合作協同化。依託大豐、射陽、東臺重點發展風電整機、關鍵零部件,依託阜寧、市開發區、亭湖重點發展光伏發電集成技術、電池片組件,構建功能互補、錯位競爭的產業空間協作體系。

鹽城,“風光”無限!

遠景射陽智慧風電裝備產業園海陸風機總裝工廠

發力裝備製造,旗艦龍頭集聚。鹽城相繼引進金風科技、遠景集團、上海電氣等風電領軍企業和天合、阿特斯、協鑫等光伏龍頭企業在鹽投資建設,帶動上下游關聯企業集聚,美國TPI葉片、德國SGB變壓器、雙瑞風電葉片等項目相繼落戶。鹽城成為新能源龍頭企業競相投資、釋放產能的樂土。

注重創新驅動,研發能力升級。圍繞大型海上風電機組及其關鍵零部件的研發、試驗和檢測,金風科技大型直驅永磁海上風電機組檢測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一期去年底投入運行,明年底全面建成,將成為亞洲規模最大、功能最全的風電實驗室。依託金風科技等領軍企業,整合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科研院所,開展前沿技術研發和產品試製、知識產權集中運營,全力打造海上風電產業創新中心。江蘇海上風電裝備工程技術研究室、江蘇6兆瓦及以上直驅永磁風力發電機工程實驗室等載體加快建設。

強化國際交流,合作伙伴增多。近年來金風科技、上海電氣等風電整機企業生產各類風機4887臺,出口遍及美國、法國等10多個國家,其中金風科技從大豐出口風機裝機容量1068MW,佔中國企業海外風電裝機近40%。國家電投江蘇公司注重吸收國際先進技術和管理,推進中丹質量海上風電合作實施協議、推進海上風電質量年活動,與丹麥蘭博、科威、立港簽訂合作協議,引進丹麥蘭博、英國阿特金斯參與國電投濱海項目設計論證,取得可喜成績。國華東臺海上風電項目由國家能源投資集團與法國電力集團合作運營,成為國內首箇中外合資的海上風電項目。

新模式——

走遍江淮千山水,猶道鹽城更清美。

示範帶動 鹽城方案 世界矚目

鹽城,“風光”無限!

“風光漁”一體化電站

圍繞能源互聯網、儲能、分佈式能源等關鍵核心技術,推動新能源和大數據、雲計算等深度融合,為參與國際能源合作與競爭、合理配置利用能源資源、廣泛推廣“新能源+”創新模式,提供鹽城方案、貢獻鹽城智慧。

立足資源高效利用,建立“風光漁”互補模式。東臺項目建成全球單體規模最大的灘塗風光電產業基地,裝機容量1.2GW,可提供清潔能源20億千瓦時,開創了“水面發電、水下養殖、科學開發、綜合利用”的綠色產業發展之路。

鹽城,“風光”無限!

海水淡化生產線

立足拉長產業鏈條,建立“風電水”應用模式。建成全國首條非併網風電海水淡化生產線,其中獨立運行智能微網風電淡化海水成套技術為世界首創,通過風光互補集裝箱式智能微網海水淡化系統快速運轉,輸進去的是海水,流出來的是達到瓶裝純淨水標準的淡水,真正做到為日益“乾渴”的地球“解渴”。豐海新能源海水淡化成套設備深受印尼、馬爾代夫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歡迎。

立足數字能源服務,建立“互聯網+智慧能源”模式。鹽城智慧能源大數據中心集中監測全市域能源從生產到消費各個價值鏈環節,打造開放能源數據平臺,為區域綜合能源服務商提供數據支撐。金風科技江蘇首個集風電、光伏、儲能、智慧能源管理等技術為一體的智能微電網示範項目,年發電量440萬度,所發電量自用率達95%,為企業平均每年節約電費支出近50萬元。

新展望——

開放與合作是新興產業培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國際化是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必然選擇,能否承接全球的創新資源,是新興產業能不能站上制高點的關鍵。新興產業發展全球都處在同一起跑線上,必須放大座標系,在全國比,在全球比。

雲帆高揚 開放鹽城 合作共贏

"

黃海溼地成功申遺,為“美麗中國”版圖打造了綠色鹽城的生態樣本,給未來留下了一個碧海銀灘的美麗疆域,讓鹽城以更加亮麗的生態保護姿態,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鹽城,“風光”無限!

從灌河口到東臺港,500公里海岸線,風機林立,這裡,正在成為全國最大的風力發電基地,全國首創的“風光漁”“風電車”“風電水”新能源利用模式,給原始的海塗溼地帶來動人的現代氣象。

鹽城,“風光”無限!

國能建湖沿河光伏發電工程項目

鹽城,“風光”無限!

新理念——

鹽城是東部沿海生態安全屏障和生物多樣性寶庫,優越的生態基因賦予這一方人民以綠色自豪,也揹負著巨大的生態責任。

新時期鹽城人不囿於一時一地的發展,以為沿海、為長三角、為中國造一道綠色屏障的決心,以為子孫後代留下永續發展的綠色空間的襟懷,從宏觀處把握,於微觀處抓起,重構山海大地生態倫理,守住鹽城最美麗的底色,守住百姓的幸福家園。

向海而興 綠色鹽城 風光無限

鹽城,“風光”無限!

華能大豐海上風電項目首臺風機吊裝

作為江蘇海岸線最長、海域面積最廣、灘塗溼地最多、海洋資源最豐富、海洋經濟增長潛力最大的地區,近海100米高度年平均風速超過7.6米/秒,遠海接近8米/秒。國家確定江蘇海上風電規劃容量1475萬千瓦,鹽城開發容量822萬千瓦,共35個風場,佔江蘇規劃容量的56%,成為“海上三峽”的主戰場。

鹽城全力支持海上風電技術攻關,創造多項全國紀錄。三峽新能源實現6.45MW大容量國產海上風電機型的首次批量化應用,魯能集團開創當期國內單根海纜敷設距離最長、登灘距離最遠、電壓等級最高、施工難度最大的紀錄,華能集團離岸55公里風電場為國內離岸最遠的海上風電場。鹽城新能源裝機規模、發電量均居江蘇首位,能源結構不斷優化。

截至6月底,鹽城新能源裝機容量753.6萬千瓦,佔江蘇30%,其中風電裝機容量545.2萬千瓦,佔江蘇58.7%。新能源發電企業累計發電71.5億度,增長17%,佔江蘇33.1%,佔全社會用電量46.4%。

鹽城,“風光”無限!

東臺中節能光伏電站

隨著江蘇海上風電新一輪規劃編制啟動,海上風電場通過領海、毗鄰區和專屬經濟區向遠海延伸。鹽城將會同華能等領軍企業,堅持系統性規劃,集中連片開發,努力建設研發、製造、施工、運維一體化的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產業基地。預計到2020年,鹽城新能源裝機規模達1100萬千瓦,風電裝機容量750萬千瓦,光伏裝機容量320萬千瓦。

新產業——

農耕文明看平原,工業文明看沿海,現代文明看生態。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這是鹽城新能源產業在綠色轉型中風起雲湧的生動寫照。傳統產業的華麗轉身,新興產業的驚豔崛起,構成了當下鹽城綠色製造的別樣風景,綠意盎然的鹽城製造業,正在不斷改變一貫的灰色面孔,以輕、高、優、強的新形象,帶給人們不一樣的印象。

勇立潮頭 能源產業 風生水起

鹽城,“風光”無限!

金風科技風機測試平臺

如何將豐富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獨特的產業優勢?鹽城堅持把新能源打造成為全市域地標性產業,以海上風電、分佈式能源為開發重點,通過資源開發利用帶動新能源產業集聚發展,著力招引全球風電光伏領軍企業。新能源產業“借風而生”,龍頭企業“聞風而動”,帶動海上風電設計研發、裝備製造、建設安裝、運維服務等全產業鏈的快速發展,實現“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低到高、從內到外”的成長奇蹟。今年上半年,新能源產業開票銷售增長49.8%。

堅持頂層設計,科學謀篇佈局。鹽城先後入選全國首批新能源示範城市、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海上風電)區域集聚發展試點城市,在江蘇率先編制“十三五”清潔能源發展規劃,委託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編制新能源發展體系規劃,制定發展路線圖和行動計劃,著力推動資源開發系統化、裝備製造高端化、示範應用多元化和外部合作協同化。依託大豐、射陽、東臺重點發展風電整機、關鍵零部件,依託阜寧、市開發區、亭湖重點發展光伏發電集成技術、電池片組件,構建功能互補、錯位競爭的產業空間協作體系。

鹽城,“風光”無限!

遠景射陽智慧風電裝備產業園海陸風機總裝工廠

發力裝備製造,旗艦龍頭集聚。鹽城相繼引進金風科技、遠景集團、上海電氣等風電領軍企業和天合、阿特斯、協鑫等光伏龍頭企業在鹽投資建設,帶動上下游關聯企業集聚,美國TPI葉片、德國SGB變壓器、雙瑞風電葉片等項目相繼落戶。鹽城成為新能源龍頭企業競相投資、釋放產能的樂土。

注重創新驅動,研發能力升級。圍繞大型海上風電機組及其關鍵零部件的研發、試驗和檢測,金風科技大型直驅永磁海上風電機組檢測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一期去年底投入運行,明年底全面建成,將成為亞洲規模最大、功能最全的風電實驗室。依託金風科技等領軍企業,整合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科研院所,開展前沿技術研發和產品試製、知識產權集中運營,全力打造海上風電產業創新中心。江蘇海上風電裝備工程技術研究室、江蘇6兆瓦及以上直驅永磁風力發電機工程實驗室等載體加快建設。

強化國際交流,合作伙伴增多。近年來金風科技、上海電氣等風電整機企業生產各類風機4887臺,出口遍及美國、法國等10多個國家,其中金風科技從大豐出口風機裝機容量1068MW,佔中國企業海外風電裝機近40%。國家電投江蘇公司注重吸收國際先進技術和管理,推進中丹質量海上風電合作實施協議、推進海上風電質量年活動,與丹麥蘭博、科威、立港簽訂合作協議,引進丹麥蘭博、英國阿特金斯參與國電投濱海項目設計論證,取得可喜成績。國華東臺海上風電項目由國家能源投資集團與法國電力集團合作運營,成為國內首箇中外合資的海上風電項目。

新模式——

走遍江淮千山水,猶道鹽城更清美。

示範帶動 鹽城方案 世界矚目

鹽城,“風光”無限!

“風光漁”一體化電站

圍繞能源互聯網、儲能、分佈式能源等關鍵核心技術,推動新能源和大數據、雲計算等深度融合,為參與國際能源合作與競爭、合理配置利用能源資源、廣泛推廣“新能源+”創新模式,提供鹽城方案、貢獻鹽城智慧。

立足資源高效利用,建立“風光漁”互補模式。東臺項目建成全球單體規模最大的灘塗風光電產業基地,裝機容量1.2GW,可提供清潔能源20億千瓦時,開創了“水面發電、水下養殖、科學開發、綜合利用”的綠色產業發展之路。

鹽城,“風光”無限!

海水淡化生產線

立足拉長產業鏈條,建立“風電水”應用模式。建成全國首條非併網風電海水淡化生產線,其中獨立運行智能微網風電淡化海水成套技術為世界首創,通過風光互補集裝箱式智能微網海水淡化系統快速運轉,輸進去的是海水,流出來的是達到瓶裝純淨水標準的淡水,真正做到為日益“乾渴”的地球“解渴”。豐海新能源海水淡化成套設備深受印尼、馬爾代夫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歡迎。

立足數字能源服務,建立“互聯網+智慧能源”模式。鹽城智慧能源大數據中心集中監測全市域能源從生產到消費各個價值鏈環節,打造開放能源數據平臺,為區域綜合能源服務商提供數據支撐。金風科技江蘇首個集風電、光伏、儲能、智慧能源管理等技術為一體的智能微電網示範項目,年發電量440萬度,所發電量自用率達95%,為企業平均每年節約電費支出近50萬元。

新展望——

開放與合作是新興產業培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國際化是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必然選擇,能否承接全球的創新資源,是新興產業能不能站上制高點的關鍵。新興產業發展全球都處在同一起跑線上,必須放大座標系,在全國比,在全球比。

雲帆高揚 開放鹽城 合作共贏

鹽城,“風光”無限!

由丹麥公司參與設計論證的國家電投濱海海上風電項目

面向新能源發展的未來“藍海”,創新潮湧,鉅艦領航,開放包容的鹽城與華能集團、遠景集團、金風科技等眾多領軍龍頭一道,風帆正勁。

鹽城將以此次高峰論壇為起點,匯聚發展要素,啟迪創新智慧,攜手全球合作伙伴,用行動肩負起踐行能源生產與消費革命的使命,搶佔能源轉型變革先機,協同開展“七大合作”。

一是開展中丹海上風電交流合作。促進中丹政府交流,推進中外企業間合作,通過中丹、中歐國際合作,共同研究探討海上風電發展現狀及趨勢、競爭性配置機制、技術優化與成本降低等內容,打造海上風電示範項目。

二是開展海上風電新技術和消納交流合作。針對海上風電消納問題,與行業組織、電力投資集團、設計院、龍頭企業一起,從不同專業角度開展專題研討,更好地發展海上風電新技術,推動鹽城海上風電產業健康有序發展。三是開展數字能源交流合作。深入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搭建合理、高效的數字化信息傳輸管理平臺,為企業決策提供全方位、可視化的數據信息查詢和決策支持服務,推進數字能源可持續發展,為數字中國建設提供鹽城樣本。四是開展智能製造與產業生態發展交流合作。圍繞新一輪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智能+”,縱論智能生態的共建、共享、共贏,推動鹽城從新能源產業集聚區到新能源研究示範城市轉變。五是開展海上風電發展及產業鏈交流合作。研究探討海上風電產業鏈協同創新、海上風電產業研發中心建設、海上風電產業新城規劃和建設、海上風電企業生態系統集成等內容,打造合作共贏海上風電產業生態系統。六是開展新形勢下光伏平價與競價交流合作。圍繞光伏平價上網創新解決方案技術分析,光伏競價項目執行電價調整對市場的影響分析,全面競價背景下資源稟賦對光伏電站投資價值影響分析,研究探討新形勢下平價與競價並行的光伏發展之路。七是開展海上風電運維服務交流合作。探討未來能源市場對運維服務的影響、海上風電運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海上風電運維母港建設、新能源大數據在運維中的應用等內容,推動海上風電全產業鏈發展,把鹽城打造成區域性海上風電集中運維基地。

"

黃海溼地成功申遺,為“美麗中國”版圖打造了綠色鹽城的生態樣本,給未來留下了一個碧海銀灘的美麗疆域,讓鹽城以更加亮麗的生態保護姿態,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鹽城,“風光”無限!

從灌河口到東臺港,500公里海岸線,風機林立,這裡,正在成為全國最大的風力發電基地,全國首創的“風光漁”“風電車”“風電水”新能源利用模式,給原始的海塗溼地帶來動人的現代氣象。

鹽城,“風光”無限!

國能建湖沿河光伏發電工程項目

鹽城,“風光”無限!

新理念——

鹽城是東部沿海生態安全屏障和生物多樣性寶庫,優越的生態基因賦予這一方人民以綠色自豪,也揹負著巨大的生態責任。

新時期鹽城人不囿於一時一地的發展,以為沿海、為長三角、為中國造一道綠色屏障的決心,以為子孫後代留下永續發展的綠色空間的襟懷,從宏觀處把握,於微觀處抓起,重構山海大地生態倫理,守住鹽城最美麗的底色,守住百姓的幸福家園。

向海而興 綠色鹽城 風光無限

鹽城,“風光”無限!

華能大豐海上風電項目首臺風機吊裝

作為江蘇海岸線最長、海域面積最廣、灘塗溼地最多、海洋資源最豐富、海洋經濟增長潛力最大的地區,近海100米高度年平均風速超過7.6米/秒,遠海接近8米/秒。國家確定江蘇海上風電規劃容量1475萬千瓦,鹽城開發容量822萬千瓦,共35個風場,佔江蘇規劃容量的56%,成為“海上三峽”的主戰場。

鹽城全力支持海上風電技術攻關,創造多項全國紀錄。三峽新能源實現6.45MW大容量國產海上風電機型的首次批量化應用,魯能集團開創當期國內單根海纜敷設距離最長、登灘距離最遠、電壓等級最高、施工難度最大的紀錄,華能集團離岸55公里風電場為國內離岸最遠的海上風電場。鹽城新能源裝機規模、發電量均居江蘇首位,能源結構不斷優化。

截至6月底,鹽城新能源裝機容量753.6萬千瓦,佔江蘇30%,其中風電裝機容量545.2萬千瓦,佔江蘇58.7%。新能源發電企業累計發電71.5億度,增長17%,佔江蘇33.1%,佔全社會用電量46.4%。

鹽城,“風光”無限!

東臺中節能光伏電站

隨著江蘇海上風電新一輪規劃編制啟動,海上風電場通過領海、毗鄰區和專屬經濟區向遠海延伸。鹽城將會同華能等領軍企業,堅持系統性規劃,集中連片開發,努力建設研發、製造、施工、運維一體化的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產業基地。預計到2020年,鹽城新能源裝機規模達1100萬千瓦,風電裝機容量750萬千瓦,光伏裝機容量320萬千瓦。

新產業——

農耕文明看平原,工業文明看沿海,現代文明看生態。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這是鹽城新能源產業在綠色轉型中風起雲湧的生動寫照。傳統產業的華麗轉身,新興產業的驚豔崛起,構成了當下鹽城綠色製造的別樣風景,綠意盎然的鹽城製造業,正在不斷改變一貫的灰色面孔,以輕、高、優、強的新形象,帶給人們不一樣的印象。

勇立潮頭 能源產業 風生水起

鹽城,“風光”無限!

金風科技風機測試平臺

如何將豐富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獨特的產業優勢?鹽城堅持把新能源打造成為全市域地標性產業,以海上風電、分佈式能源為開發重點,通過資源開發利用帶動新能源產業集聚發展,著力招引全球風電光伏領軍企業。新能源產業“借風而生”,龍頭企業“聞風而動”,帶動海上風電設計研發、裝備製造、建設安裝、運維服務等全產業鏈的快速發展,實現“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低到高、從內到外”的成長奇蹟。今年上半年,新能源產業開票銷售增長49.8%。

堅持頂層設計,科學謀篇佈局。鹽城先後入選全國首批新能源示範城市、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海上風電)區域集聚發展試點城市,在江蘇率先編制“十三五”清潔能源發展規劃,委託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編制新能源發展體系規劃,制定發展路線圖和行動計劃,著力推動資源開發系統化、裝備製造高端化、示範應用多元化和外部合作協同化。依託大豐、射陽、東臺重點發展風電整機、關鍵零部件,依託阜寧、市開發區、亭湖重點發展光伏發電集成技術、電池片組件,構建功能互補、錯位競爭的產業空間協作體系。

鹽城,“風光”無限!

遠景射陽智慧風電裝備產業園海陸風機總裝工廠

發力裝備製造,旗艦龍頭集聚。鹽城相繼引進金風科技、遠景集團、上海電氣等風電領軍企業和天合、阿特斯、協鑫等光伏龍頭企業在鹽投資建設,帶動上下游關聯企業集聚,美國TPI葉片、德國SGB變壓器、雙瑞風電葉片等項目相繼落戶。鹽城成為新能源龍頭企業競相投資、釋放產能的樂土。

注重創新驅動,研發能力升級。圍繞大型海上風電機組及其關鍵零部件的研發、試驗和檢測,金風科技大型直驅永磁海上風電機組檢測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一期去年底投入運行,明年底全面建成,將成為亞洲規模最大、功能最全的風電實驗室。依託金風科技等領軍企業,整合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科研院所,開展前沿技術研發和產品試製、知識產權集中運營,全力打造海上風電產業創新中心。江蘇海上風電裝備工程技術研究室、江蘇6兆瓦及以上直驅永磁風力發電機工程實驗室等載體加快建設。

強化國際交流,合作伙伴增多。近年來金風科技、上海電氣等風電整機企業生產各類風機4887臺,出口遍及美國、法國等10多個國家,其中金風科技從大豐出口風機裝機容量1068MW,佔中國企業海外風電裝機近40%。國家電投江蘇公司注重吸收國際先進技術和管理,推進中丹質量海上風電合作實施協議、推進海上風電質量年活動,與丹麥蘭博、科威、立港簽訂合作協議,引進丹麥蘭博、英國阿特金斯參與國電投濱海項目設計論證,取得可喜成績。國華東臺海上風電項目由國家能源投資集團與法國電力集團合作運營,成為國內首箇中外合資的海上風電項目。

新模式——

走遍江淮千山水,猶道鹽城更清美。

示範帶動 鹽城方案 世界矚目

鹽城,“風光”無限!

“風光漁”一體化電站

圍繞能源互聯網、儲能、分佈式能源等關鍵核心技術,推動新能源和大數據、雲計算等深度融合,為參與國際能源合作與競爭、合理配置利用能源資源、廣泛推廣“新能源+”創新模式,提供鹽城方案、貢獻鹽城智慧。

立足資源高效利用,建立“風光漁”互補模式。東臺項目建成全球單體規模最大的灘塗風光電產業基地,裝機容量1.2GW,可提供清潔能源20億千瓦時,開創了“水面發電、水下養殖、科學開發、綜合利用”的綠色產業發展之路。

鹽城,“風光”無限!

海水淡化生產線

立足拉長產業鏈條,建立“風電水”應用模式。建成全國首條非併網風電海水淡化生產線,其中獨立運行智能微網風電淡化海水成套技術為世界首創,通過風光互補集裝箱式智能微網海水淡化系統快速運轉,輸進去的是海水,流出來的是達到瓶裝純淨水標準的淡水,真正做到為日益“乾渴”的地球“解渴”。豐海新能源海水淡化成套設備深受印尼、馬爾代夫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歡迎。

立足數字能源服務,建立“互聯網+智慧能源”模式。鹽城智慧能源大數據中心集中監測全市域能源從生產到消費各個價值鏈環節,打造開放能源數據平臺,為區域綜合能源服務商提供數據支撐。金風科技江蘇首個集風電、光伏、儲能、智慧能源管理等技術為一體的智能微電網示範項目,年發電量440萬度,所發電量自用率達95%,為企業平均每年節約電費支出近50萬元。

新展望——

開放與合作是新興產業培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國際化是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必然選擇,能否承接全球的創新資源,是新興產業能不能站上制高點的關鍵。新興產業發展全球都處在同一起跑線上,必須放大座標系,在全國比,在全球比。

雲帆高揚 開放鹽城 合作共贏

鹽城,“風光”無限!

由丹麥公司參與設計論證的國家電投濱海海上風電項目

面向新能源發展的未來“藍海”,創新潮湧,鉅艦領航,開放包容的鹽城與華能集團、遠景集團、金風科技等眾多領軍龍頭一道,風帆正勁。

鹽城將以此次高峰論壇為起點,匯聚發展要素,啟迪創新智慧,攜手全球合作伙伴,用行動肩負起踐行能源生產與消費革命的使命,搶佔能源轉型變革先機,協同開展“七大合作”。

一是開展中丹海上風電交流合作。促進中丹政府交流,推進中外企業間合作,通過中丹、中歐國際合作,共同研究探討海上風電發展現狀及趨勢、競爭性配置機制、技術優化與成本降低等內容,打造海上風電示範項目。

二是開展海上風電新技術和消納交流合作。針對海上風電消納問題,與行業組織、電力投資集團、設計院、龍頭企業一起,從不同專業角度開展專題研討,更好地發展海上風電新技術,推動鹽城海上風電產業健康有序發展。三是開展數字能源交流合作。深入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搭建合理、高效的數字化信息傳輸管理平臺,為企業決策提供全方位、可視化的數據信息查詢和決策支持服務,推進數字能源可持續發展,為數字中國建設提供鹽城樣本。四是開展智能製造與產業生態發展交流合作。圍繞新一輪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智能+”,縱論智能生態的共建、共享、共贏,推動鹽城從新能源產業集聚區到新能源研究示範城市轉變。五是開展海上風電發展及產業鏈交流合作。研究探討海上風電產業鏈協同創新、海上風電產業研發中心建設、海上風電產業新城規劃和建設、海上風電企業生態系統集成等內容,打造合作共贏海上風電產業生態系統。六是開展新形勢下光伏平價與競價交流合作。圍繞光伏平價上網創新解決方案技術分析,光伏競價項目執行電價調整對市場的影響分析,全面競價背景下資源稟賦對光伏電站投資價值影響分析,研究探討新形勢下平價與競價並行的光伏發展之路。七是開展海上風電運維服務交流合作。探討未來能源市場對運維服務的影響、海上風電運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海上風電運維母港建設、新能源大數據在運維中的應用等內容,推動海上風電全產業鏈發展,把鹽城打造成區域性海上風電集中運維基地。

鹽城,“風光”無限!

生態立市帶來道路自信,促進轉變發展方式的創新突進,綠色新政在堅守目標中展示魅力,演繹綠色加速度,贏得綠色盈盈的GDP。今天的鹽城,增長與轉型良性互動,發展與生態相得益彰,經濟與社會協調並進,“美麗中國”的鹽城篇章精彩紛呈。

"

黃海溼地成功申遺,為“美麗中國”版圖打造了綠色鹽城的生態樣本,給未來留下了一個碧海銀灘的美麗疆域,讓鹽城以更加亮麗的生態保護姿態,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鹽城,“風光”無限!

從灌河口到東臺港,500公里海岸線,風機林立,這裡,正在成為全國最大的風力發電基地,全國首創的“風光漁”“風電車”“風電水”新能源利用模式,給原始的海塗溼地帶來動人的現代氣象。

鹽城,“風光”無限!

國能建湖沿河光伏發電工程項目

鹽城,“風光”無限!

新理念——

鹽城是東部沿海生態安全屏障和生物多樣性寶庫,優越的生態基因賦予這一方人民以綠色自豪,也揹負著巨大的生態責任。

新時期鹽城人不囿於一時一地的發展,以為沿海、為長三角、為中國造一道綠色屏障的決心,以為子孫後代留下永續發展的綠色空間的襟懷,從宏觀處把握,於微觀處抓起,重構山海大地生態倫理,守住鹽城最美麗的底色,守住百姓的幸福家園。

向海而興 綠色鹽城 風光無限

鹽城,“風光”無限!

華能大豐海上風電項目首臺風機吊裝

作為江蘇海岸線最長、海域面積最廣、灘塗溼地最多、海洋資源最豐富、海洋經濟增長潛力最大的地區,近海100米高度年平均風速超過7.6米/秒,遠海接近8米/秒。國家確定江蘇海上風電規劃容量1475萬千瓦,鹽城開發容量822萬千瓦,共35個風場,佔江蘇規劃容量的56%,成為“海上三峽”的主戰場。

鹽城全力支持海上風電技術攻關,創造多項全國紀錄。三峽新能源實現6.45MW大容量國產海上風電機型的首次批量化應用,魯能集團開創當期國內單根海纜敷設距離最長、登灘距離最遠、電壓等級最高、施工難度最大的紀錄,華能集團離岸55公里風電場為國內離岸最遠的海上風電場。鹽城新能源裝機規模、發電量均居江蘇首位,能源結構不斷優化。

截至6月底,鹽城新能源裝機容量753.6萬千瓦,佔江蘇30%,其中風電裝機容量545.2萬千瓦,佔江蘇58.7%。新能源發電企業累計發電71.5億度,增長17%,佔江蘇33.1%,佔全社會用電量46.4%。

鹽城,“風光”無限!

東臺中節能光伏電站

隨著江蘇海上風電新一輪規劃編制啟動,海上風電場通過領海、毗鄰區和專屬經濟區向遠海延伸。鹽城將會同華能等領軍企業,堅持系統性規劃,集中連片開發,努力建設研發、製造、施工、運維一體化的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產業基地。預計到2020年,鹽城新能源裝機規模達1100萬千瓦,風電裝機容量750萬千瓦,光伏裝機容量320萬千瓦。

新產業——

農耕文明看平原,工業文明看沿海,現代文明看生態。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這是鹽城新能源產業在綠色轉型中風起雲湧的生動寫照。傳統產業的華麗轉身,新興產業的驚豔崛起,構成了當下鹽城綠色製造的別樣風景,綠意盎然的鹽城製造業,正在不斷改變一貫的灰色面孔,以輕、高、優、強的新形象,帶給人們不一樣的印象。

勇立潮頭 能源產業 風生水起

鹽城,“風光”無限!

金風科技風機測試平臺

如何將豐富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獨特的產業優勢?鹽城堅持把新能源打造成為全市域地標性產業,以海上風電、分佈式能源為開發重點,通過資源開發利用帶動新能源產業集聚發展,著力招引全球風電光伏領軍企業。新能源產業“借風而生”,龍頭企業“聞風而動”,帶動海上風電設計研發、裝備製造、建設安裝、運維服務等全產業鏈的快速發展,實現“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低到高、從內到外”的成長奇蹟。今年上半年,新能源產業開票銷售增長49.8%。

堅持頂層設計,科學謀篇佈局。鹽城先後入選全國首批新能源示範城市、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海上風電)區域集聚發展試點城市,在江蘇率先編制“十三五”清潔能源發展規劃,委託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編制新能源發展體系規劃,制定發展路線圖和行動計劃,著力推動資源開發系統化、裝備製造高端化、示範應用多元化和外部合作協同化。依託大豐、射陽、東臺重點發展風電整機、關鍵零部件,依託阜寧、市開發區、亭湖重點發展光伏發電集成技術、電池片組件,構建功能互補、錯位競爭的產業空間協作體系。

鹽城,“風光”無限!

遠景射陽智慧風電裝備產業園海陸風機總裝工廠

發力裝備製造,旗艦龍頭集聚。鹽城相繼引進金風科技、遠景集團、上海電氣等風電領軍企業和天合、阿特斯、協鑫等光伏龍頭企業在鹽投資建設,帶動上下游關聯企業集聚,美國TPI葉片、德國SGB變壓器、雙瑞風電葉片等項目相繼落戶。鹽城成為新能源龍頭企業競相投資、釋放產能的樂土。

注重創新驅動,研發能力升級。圍繞大型海上風電機組及其關鍵零部件的研發、試驗和檢測,金風科技大型直驅永磁海上風電機組檢測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一期去年底投入運行,明年底全面建成,將成為亞洲規模最大、功能最全的風電實驗室。依託金風科技等領軍企業,整合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科研院所,開展前沿技術研發和產品試製、知識產權集中運營,全力打造海上風電產業創新中心。江蘇海上風電裝備工程技術研究室、江蘇6兆瓦及以上直驅永磁風力發電機工程實驗室等載體加快建設。

強化國際交流,合作伙伴增多。近年來金風科技、上海電氣等風電整機企業生產各類風機4887臺,出口遍及美國、法國等10多個國家,其中金風科技從大豐出口風機裝機容量1068MW,佔中國企業海外風電裝機近40%。國家電投江蘇公司注重吸收國際先進技術和管理,推進中丹質量海上風電合作實施協議、推進海上風電質量年活動,與丹麥蘭博、科威、立港簽訂合作協議,引進丹麥蘭博、英國阿特金斯參與國電投濱海項目設計論證,取得可喜成績。國華東臺海上風電項目由國家能源投資集團與法國電力集團合作運營,成為國內首箇中外合資的海上風電項目。

新模式——

走遍江淮千山水,猶道鹽城更清美。

示範帶動 鹽城方案 世界矚目

鹽城,“風光”無限!

“風光漁”一體化電站

圍繞能源互聯網、儲能、分佈式能源等關鍵核心技術,推動新能源和大數據、雲計算等深度融合,為參與國際能源合作與競爭、合理配置利用能源資源、廣泛推廣“新能源+”創新模式,提供鹽城方案、貢獻鹽城智慧。

立足資源高效利用,建立“風光漁”互補模式。東臺項目建成全球單體規模最大的灘塗風光電產業基地,裝機容量1.2GW,可提供清潔能源20億千瓦時,開創了“水面發電、水下養殖、科學開發、綜合利用”的綠色產業發展之路。

鹽城,“風光”無限!

海水淡化生產線

立足拉長產業鏈條,建立“風電水”應用模式。建成全國首條非併網風電海水淡化生產線,其中獨立運行智能微網風電淡化海水成套技術為世界首創,通過風光互補集裝箱式智能微網海水淡化系統快速運轉,輸進去的是海水,流出來的是達到瓶裝純淨水標準的淡水,真正做到為日益“乾渴”的地球“解渴”。豐海新能源海水淡化成套設備深受印尼、馬爾代夫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歡迎。

立足數字能源服務,建立“互聯網+智慧能源”模式。鹽城智慧能源大數據中心集中監測全市域能源從生產到消費各個價值鏈環節,打造開放能源數據平臺,為區域綜合能源服務商提供數據支撐。金風科技江蘇首個集風電、光伏、儲能、智慧能源管理等技術為一體的智能微電網示範項目,年發電量440萬度,所發電量自用率達95%,為企業平均每年節約電費支出近50萬元。

新展望——

開放與合作是新興產業培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國際化是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必然選擇,能否承接全球的創新資源,是新興產業能不能站上制高點的關鍵。新興產業發展全球都處在同一起跑線上,必須放大座標系,在全國比,在全球比。

雲帆高揚 開放鹽城 合作共贏

鹽城,“風光”無限!

由丹麥公司參與設計論證的國家電投濱海海上風電項目

面向新能源發展的未來“藍海”,創新潮湧,鉅艦領航,開放包容的鹽城與華能集團、遠景集團、金風科技等眾多領軍龍頭一道,風帆正勁。

鹽城將以此次高峰論壇為起點,匯聚發展要素,啟迪創新智慧,攜手全球合作伙伴,用行動肩負起踐行能源生產與消費革命的使命,搶佔能源轉型變革先機,協同開展“七大合作”。

一是開展中丹海上風電交流合作。促進中丹政府交流,推進中外企業間合作,通過中丹、中歐國際合作,共同研究探討海上風電發展現狀及趨勢、競爭性配置機制、技術優化與成本降低等內容,打造海上風電示範項目。

二是開展海上風電新技術和消納交流合作。針對海上風電消納問題,與行業組織、電力投資集團、設計院、龍頭企業一起,從不同專業角度開展專題研討,更好地發展海上風電新技術,推動鹽城海上風電產業健康有序發展。三是開展數字能源交流合作。深入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搭建合理、高效的數字化信息傳輸管理平臺,為企業決策提供全方位、可視化的數據信息查詢和決策支持服務,推進數字能源可持續發展,為數字中國建設提供鹽城樣本。四是開展智能製造與產業生態發展交流合作。圍繞新一輪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智能+”,縱論智能生態的共建、共享、共贏,推動鹽城從新能源產業集聚區到新能源研究示範城市轉變。五是開展海上風電發展及產業鏈交流合作。研究探討海上風電產業鏈協同創新、海上風電產業研發中心建設、海上風電產業新城規劃和建設、海上風電企業生態系統集成等內容,打造合作共贏海上風電產業生態系統。六是開展新形勢下光伏平價與競價交流合作。圍繞光伏平價上網創新解決方案技術分析,光伏競價項目執行電價調整對市場的影響分析,全面競價背景下資源稟賦對光伏電站投資價值影響分析,研究探討新形勢下平價與競價並行的光伏發展之路。七是開展海上風電運維服務交流合作。探討未來能源市場對運維服務的影響、海上風電運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海上風電運維母港建設、新能源大數據在運維中的應用等內容,推動海上風電全產業鏈發展,把鹽城打造成區域性海上風電集中運維基地。

鹽城,“風光”無限!

生態立市帶來道路自信,促進轉變發展方式的創新突進,綠色新政在堅守目標中展示魅力,演繹綠色加速度,贏得綠色盈盈的GDP。今天的鹽城,增長與轉型良性互動,發展與生態相得益彰,經濟與社會協調並進,“美麗中國”的鹽城篇章精彩紛呈。

鹽城,“風光”無限!

來源:鹽阜大眾報報業集團全媒體記者 吉德龍、王彥、吳玉樓

組稿:趙新立 編輯:居奕名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