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推出10條非遺之旅,雅安的這條路線太“燃”了!

非遺,是我們國家民間藝術的瑰寶

目前雅安就擁有

國家級非遺項目

3項

省級非遺項目

19項

市級非遺項目

39項

涵蓋了傳統音樂、舞蹈、遊藝、雜技

傳統美術及傳統制作技藝和民俗等

四川推出10條非遺之旅,雅安的這條路線太“燃”了!四川推出10條非遺之旅,雅安的這條路線太“燃”了!四川推出10條非遺之旅,雅安的這條路線太“燃”了!四川推出10條非遺之旅,雅安的這條路線太“燃”了!四川推出10條非遺之旅,雅安的這條路線太“燃”了!

非遺之旅

5月28日,記者從四川省文旅廳舉行的2019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四川省宣傳展示活動新聞通氣會上獲悉,四川省將推出非遺旅遊項目和旅遊產品——“非遺之旅”。

四川推出10條非遺之旅,雅安的這條路線太“燃”了!

邵也蘋 攝

項目包括了10條旅遊線路

分別為

藏羌環線非遺之旅

香格里拉非遺之旅

蜀道三國非遺之旅

古蜀名鎮非遺之旅

川北巴山非遺之旅

茶馬古道非遺之旅

川江沿線非遺之旅

青城峨眉非遺之旅

年畫體驗之旅

竹藝體驗之旅

四川推出10條非遺之旅,雅安的這條路線太“燃”了!

其中茶馬古道非遺之旅

介紹了雅安的非遺線路

具體路線為

四川推出10條非遺之旅,雅安的這條路線太“燃”了!

邛崍—雅安—滎經—漢源—石棉—冕寧—西昌—德昌—米易—攀枝花

四川推出10條非遺之旅,雅安的這條路線太“燃”了!

邵也蘋 攝

遊樂山水 追尋非遺之美welcome

雅安山光明媚、水色秀麗

但,它不僅僅只有顏值

美麗面容的背後

是悠久的歷史,是厚重的文化

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聊聊

這條茶馬古道非遺線路上

雅安境內

有哪些非遺文化值得你去發現

//

非遺第一站:雅安雨城區

//

非遺項目:南路邊茶製作技藝

四川推出10條非遺之旅,雅安的這條路線太“燃”了!

南路邊茶製作技藝,距今已有1300多年曆史。從採摘、殺青、蒸揉、渥堆發酵、拼配關堆,到設架築包等要經過30多道工序,整個工藝流程通過千百年無數工匠的繼承與改進,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製造工藝,流傳至今,為雅安主產區所獨有。

該項目2008年進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1年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

非遺項目:晏場高臺

四川推出10條非遺之旅,雅安的這條路線太“燃”了!

晏場高臺是四川西部典型舞臺可移動的一種藝術,距今已有400多年曆史,有著濃郁的地方特色。

其技術難度高,製作過程隱蔽性極強,是以戲劇人物造型為主進行展示的一種民間活動。

高臺設計者,從400多年前單調的、獨一的地方戲曲演變到今天覆雜而多樣的高臺藝術,把整臺戲中人物角色都貫穿在臺架上,那些巧妙的掩飾、複雜的找扎,根據劇情要求,都一一展示在人們面前。

該項目已進入第三批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非遺項目:上裡天燈節

四川推出10條非遺之旅,雅安的這條路線太“燃”了!

天燈,又稱孔明燈。上裡鎮群眾自古就有放飛天燈的習慣,每當重陽、清明、元宵等時節,群眾自發性地用五顏六色的紙紮成燈籠狀“天燈”,為親朋好友許願。

集體放飛天燈時,場面十分壯觀,初如神兵天降、夜同白晝,後似繁星滿天、銀河下凡。古鎮商家、小販也破例通宵營業,太子壩上古戲臺前擠滿了看社戲的群眾,老人們把桌椅搬到壩上來,三五成群地休閒納涼、談天說地。

不過此項活動,目前已經很難再見到。

非遺項目:綠林派武術

四川推出10條非遺之旅,雅安的這條路線太“燃”了!

綠林派是川西拳法的典型代表,距今有120餘年歷史。傳統風格濃郁獨特,尤以南派手法見長,在四川武術界享有“綠林小手”的盛名。

綠林派武術拳法均以小云手開式,其拳理是“人怕盤頭,樹怕扒根”,講究吞如活雀,吐如馬奔,快如閃電,貼身短打,手腳齊進,後發先制,借力打力。動作短小精悍,軟硬相兼,以小手為主,靈活快捷,善於手上變化。由於動作不多,技擊性強,於健身、防身方便實用,多在群眾中流行。主要拳路包括宰手、撬樁、十八手、連成、單鞭捶、六合捶、一字梅花、二字梅花以及毛虎口劍。

該項目已進入第二批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非遺項目:雅安全手工工藝(軟包)皮拖鞋製作技藝

四川推出10條非遺之旅,雅安的這條路線太“燃”了!

雅安皮革製造歷史久遠,據考,在明末清初時期,雅安人即開始有少數家庭作坊,進行皮革生產。雅安全手工工藝軟包皮拖鞋的技藝源於蹝履的不斷髮展,傳統手工製作軟包鞋工藝,其工序複雜,主要有十二道工序,選料、裁料、清幫、折邊、鑲接、輔料製作、美化、翻點子、內膽製作、底子製作、幫底縫合、裝內膽、底縫合。每道工序都有嚴格明確的標準要求,講究手法操作乾淨、利落、準確。在此期間大大小小的工序如果細數的話達到八十二個步驟之多。

目前雅安手工軟包皮拖鞋,不僅做鞋也做文化,而且通過創意文化來提升產品的價值,具有前瞻性和代表性。創意產品《五彩臉》、《熊貓芙蓉情》系列,以手工皮拖鞋為載體,傳播傳統文化,讓傳統文化和傳統工藝相得益彰。

該項目已進入雅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非遺第二站:雅安滎經縣

//

非遺項目:滎經砂器燒製技藝

四川推出10條非遺之旅,雅安的這條路線太“燃”了!

鄭從偉 攝

滎經砂器燒製技藝已有2000多年曆史,一直沿用歷史遺留下來的傳統手工作坊生產方式,全部採用純天然原料,分採料、粉碎、攪拌、制胚、晾晒、焙燒、上釉、出爐等幾道程序,其工藝要求環環緊扣,一絲不苟,其中尤以制胚造型和燒製是砂器工藝的重要環節。

滎經砂器的製作古樸,做工精細,燒製考究,工藝要求極高,集藝術性、實用性為一體,具有極強的收藏價值,被人們譽為“土與火的藝術”。該項目2008年進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非遺項目:週記棒棒雞

四川推出10條非遺之旅,雅安的這條路線太“燃”了!

週記棒棒雞歷史悠久,早在清朝末年間由滎經人周銀髮始創於滎經縣西門富源店,是滎經地方名小吃之一。因在宰片時,用木棒助力敲打而得名,又稱“椒麻雞”“缽缽雞”。

滎經棒棒雞在傳統經營中,選用優質放養土公雞,整雞煮熟後,用木棒敲打刀背助力宰片,切片分明,刀刀見骨。全部切片,按整雞的形狀盛入土陶盂缽,拌上熟油辣椒、花椒、食鹽、雞湯等佐料。

該項目已進入第三批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非遺項目:滎經民間竹號

四川推出10條非遺之旅,雅安的這條路線太“燃”了!

滎經民間竹號是一種民間吹奏樂器。該竹號長期流傳於城鄉,為自制樂器。

原始竹號不成音調,只能吹奏出單一的“嗚嘟嘟,嗚嘟嘟”聲,其音色圓潤,高亢,悠揚,悅耳,穿透力強,獨特的原生態音色尤如天籟之音。

近年來,滎經竹號從田邊地角走向文藝舞臺,成為民間文藝舞臺的一支奇葩,頗受廣大群眾歡迎。後經改良,在哨口上加上能吹唱曲調的哨嘴,又唱又吹,又舞又表演,豐富了滎經民間竹號的觀賞性。

該項目已進入第三批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非遺項目:滎經撻撻面製作技藝

四川推出10條非遺之旅,雅安的這條路線太“燃”了!

撻撻面在滎經已有200多年曆史,是一種滎經本土所獨有的美食。滎經撻撻面製作方法獨特,工藝性強,主要經過調、和、揉、撻等幾道工序來完成。製作過程中不加鹼,也不經過發酵,且全部為手工製作。

撻撻面裡,最為著名也最為正宗的是三鮮撻撻面,集雞湯、山筍和青槓菌等湯料的鮮味為一湯。目前主要品種也由當初的三鮮、雜醬、酸湯(酸菜)發展到了今天的牛肉、排骨、海味、大肉等10多種口味,配以考究的佐料,色、香、味俱全,深受廣大顧客喜愛。

該項目已進入雅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非遺項目:滎經椒鹽餅子製作技藝

四川推出10條非遺之旅,雅安的這條路線太“燃”了!

來源:四川藝術網

距今已有百年曆史,清末民初,為滿足過往背夫、馬幫腳伕的乾糧需求,飲食攤點小販便摸索製作出一種既方便攜帶、又冷熱兼食、千層酥脆、入口化渣的餅子。因餅子里加有花椒麵,精鹽等原料,故滎經人便稱之為“椒鹽餅子”。

滎經椒鹽餅子是滎經特有的一道地方名小吃。滎經椒鹽餅子製作技藝講究,經過選料、起老面、起酥面、打製餅子、烘烤、出爐5道工序方可製作而成。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滎經椒鹽餅子製作技藝也趨於完善。成為當地老百姓生活中一道不可缺少的名小吃,也是過往遊客爭相購買的美食佳品。

//

非遺第三站:雅安漢源縣

//

非遺項目:漢源彩塑

四川推出10條非遺之旅,雅安的這條路線太“燃”了!

漢源彩塑製作工具全部為自制,有不鏽鋼的西餐刀、廢鋸皮、雞骨、豬骨頭,磨成的尖、齊、圓、扁各類塑具等。其主要藝訣為“胖削瘦添,高切低升”;“塑人難塑手,眼觀己手走”;“一不傷體,二不腫臉,三不魚刺”。

其主要手法有球柱成型法,因不管是人物還是禽獸,皆由“圓”生成。其塑造內容廣泛,人物、動物皆能,尤以西遊、三國中的人物表現較多,現代題材的“頑童垂釣”、“老夫老妻”等也涉及不少。該項目進入第二批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非遺項目:漢源大田鄉老太廟花燈

四川推出10條非遺之旅,雅安的這條路線太“燃”了!

漢源大田老太廟花燈興起於清代末期,盛行於解放初期,一般在婚、喪、嫁、娶以及節日演出,場地不限,規模不等,搭建一個花燈班子,由10至20人組成,主唱2人,樂隊6至10人。主唱一人飾男角,為“三花臉”,川劇臉譜;一人飾女角,為“么妹子”,過去為男扮女裝。

傳統服飾為清代長衫,花燈以表現青年男女的愛情為主要題材,音樂以山歌調為主旋律,伴以“四大響”(蟒胡、鑼、鼓、缽),唱詞變化大,語言風趣幽默,動作誇張詼諧,似東北“二人傳”,又有川劇影子,很受群眾喜愛。

該項目已進入雅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非遺項目:漢源花椒傳統制作技藝

四川推出10條非遺之旅,雅安的這條路線太“燃”了!

漢源貢椒,古稱黎椒,質冠全國,歷為貢品。

漢源花椒製作沿用歷史遺留下來的傳統手工作坊生產方式,採用純手工製作,其製作工藝分為摘、露、晒、收、儲等工序。其工藝要求步步緊扣,一絲不苟,其中尤其以晒為重要環節。

漢源貢椒品種為娃娃椒,尤以清溪鎮、建黎鄉境內所產為最優。含有對人體有益的甾醇與不飽和有機酸等,是重要食品調料,果皮種子也可入藥。

該項目已進入雅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非遺項目:漢源塗家木雕

四川推出10條非遺之旅,雅安的這條路線太“燃”了!

塗家木雕,是漢源木雕技藝的代表,現今已傳承六代。在具體雕刻過程中,因人,因部位,因動態而使用各種刀具及刀法。雕刻技法沒有教科書,靠心摹手追,靠對藝術的悟性。

塗家木雕表現內容多以佛像為主,當今,隨著社會的進步,塗家木雕也拓寬了表現內容。有反映重大歷史題材的“南昌起義”,也有反映田園牧歌的“牧童吹笛”、“母子情”等貼近生活、貼近時代的作品。

該項目已進入第二批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名錄。

非遺項目:漢源壇壇肉製作技藝

四川推出10條非遺之旅,雅安的這條路線太“燃”了!

起源於漢源縣宜東鎮,宜東鎮地處漢源縣和甘孜州的交界處,地理條件優越,溫度適宜,是漢源壇壇肉得以長時間保存的重要條件。

漢源壇壇肉的選材十分講究,選用每年農戶自家飼養的生豬,春節前,進行宰殺,選用上好的五花肉,切成12釐米至15釐米的肉塊,首先抹鹽,在常溫下放置一至兩天,然後用豬的邊油放鍋內提煉出半鍋清亮的豬油,再將準備好的肉塊放入鍋內炸,炸到肉色金黃,縮小至10釐米左右,撈出冷卻後裝壇,選擇傳統方法燒製的土壇,把炸制壇壇肉的所有油水統統倒入土壇內,將肉完全覆蓋,加上壇蓋,密封。

食用時取出切成片,和菜一起炒,味道濃香醇厚、細膩柔軟、軟糯、肥而不膩,是漢源人民宴請親朋的一道不可或缺的佳餚。

//

非遺第四站:雅安石棉縣

//

非遺項目:環山雞節

四川推出10條非遺之旅,雅安的這條路線太“燃”了!

“環山雞節”爾蘇藏語稱“gu za zi”,也稱為爾蘇藏族年節。主要在石棉縣大渡河南岸的蟹螺鄉、安順鄉、新棉鎮等爾蘇藏族聚居地區舉行。

舉行時間為每年農曆八月初二至八月十八日之間,具體舉行時間由爾蘇藏人中精通本民族文化的“薩巴”根據自己的傳統曆法來推算。環山雞節這一天,上、下八堡的爾蘇、木雅藏族同胞都會聚在一起,帶上各種祭品上山敬山神,用白山雞祭祖,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喝杆杆酒、跳鍋莊舞。

該項目已進入第一批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非遺項目:木雅藏族“什結拉布”

四川推出10條非遺之旅,雅安的這條路線太“燃”了!

木雅藏族舞蹈“什結拉布”流行於石棉縣木雅藏族聚居的村落,每年晒佛節(藏曆冬月十五)晚上必須跳“什結拉布”。

“什結”木雅藏語意為“面具”,“拉布”意為“跳舞” ,“什結拉布”意為“跳面具舞”。需要11名成年男子完成,兩人敲鼓和打鈸,兩人扮演一對年邁的夫婦,7人扮演7位年輕的姐妹。扮演者用頭帕矇住臉部。舞蹈演繹一家人的日常生活,有打蕎麥、手推磨、放牛羊、剪牛毛、紡線、織布等反映木雅人辛勤勞作的動作。

“什結拉布” 是木雅藏人先民遺留給後人的優秀文化遺產,具有非常高的科學、藝術、歷史價值。該項目已進入雅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非遺項目:爾蘇藏族民歌“覺裡曼姆”

四川推出10條非遺之旅,雅安的這條路線太“燃”了!

爾蘇藏族民歌“覺裡曼姆”是石棉縣爾蘇藏族地區廣為流行一首民歌,在每年農曆八月過年和重大節日時演唱。

歌曲蘊涵了爾蘇藏族深厚獨特的民族文化,是爾蘇藏人先民遺留給後人的優秀文化遺產,是先民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積累的文化財富,它展現了爾蘇藏族的風俗、人生觀、民間信仰等諸多信息,具有非常高的科學、藝術、歷史價值。

該項目已進入雅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非遺項目:爾蘇木雅藏族《母虎曆法》

四川推出10條非遺之旅,雅安的這條路線太“燃”了!

《母虎曆法》是記載曆法的書,目前在石棉縣蟹螺藏族鄉爾蘇、木雅藏族聚居村寨還在廣泛使用。爾蘇語稱:“ga xi bu”,木雅語稱:“gai zi qie”,意為“算日子書”,用“母虎”來定名是由於曆書的扉頁是虎轉四季圖,以及每年的第一月和每月的第一日屬虎。

《母虎曆法》其功用與夏曆、殷歷、周曆等古代曆法和現在廣泛使用的黃曆有相似之處,具有非常高的科學、藝術、歷史價值,對於瞭解爾蘇木雅藏族的的生產、生活習俗、宗教信仰、天文曆法等,以及古代少數民族曆法具有重要價值。

該項目已進入雅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非遺項目:爾蘇藏族民歌“薩里安多曼”

四川推出10條非遺之旅,雅安的這條路線太“燃”了!

來源:四川藝術網

“薩里安多曼”是爾蘇藏族民歌精髓的體現,沒有固定的曲調,代代口耳相傳,以唱跳結合的形式展現爾蘇藏族人民豐收時的喜悅。

每逢節日盛會,立房蓋瓦,婚喪嫁娶,爾蘇藏族人民都會唱起這首歌。“薩里安多曼”曾受邀走進央視“民歌中國”欄目,對弘揚民族民間文化起到了積極的推動和推廣作用。

當然,雅安的非遺文化還遠不止這些

更多的非遺文化等你來探索

本文圖片除署名外均來源於網絡

編輯:邵也蘋

審稿:高菲菲

四川推出10條非遺之旅,雅安的這條路線太“燃”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