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咪讀呀原創

李誕有一次和主持人許知遠對話,作為因《吐槽大會》而聲名鵲起的知名人物,在剛開始的交流中,他和許知遠的溝通洋溢著自信和熱切。直到許知遠拋出了一個問題:你是哪個學校畢業的?

李誕忽然有些感慨說:“目前,我人生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考上名校。”

真正厲害的父母,是把名校高看一眼的人

據說,李誕年少時也是學霸一枚,中考時以全校第一的成績上了高中。因為高中時貪玩,把一手好牌打爛,最後只考上了一所普通的大學。

人生沒有後悔藥,再回首,青春已逝。儘管李誕已經是85後的代表人物,但一張名校畢業的學歷,依然成為如鯁在喉的一根刺。

很多家長常常跟我說,只要孩子身體健康,學習差不多就行了。現在社會競爭壓力那麼大,我們自己已經夠苦了,孩子就自由快樂地生長吧,何苦要逼他們逼得那麼緊呢?上不上名校,無所謂。

每次聽到這種話,我都想告訴他:名校,給予人的絕不是一張文憑紙,而是人生境遇的分水嶺。一個清華畢業的學子,和一個普通大學畢業的孩子,同樣求職,學歷就成為被選擇的鑑定書。你覺得用人單位會選誰?

在大多數人抱怨階層固化的今天,如果不再拼命上名校,靠什麼去競爭?就算能拼爹拼媽,能靠一輩子嗎?在十幾億人口的今天,名校畢業,依然是金字招牌。

名校裡有頂尖的老師,賦予人遠大的理想和格局

跟著名師學習,不光是學習知識,名師的教學態度、良好的師德和自身修養,對學生的影響是終生的。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名校的一位好老師,對學生有多大影響?一個學生留言說:本人在清華攻讀碩士,對於師資力量深有體會,在科研的道路上,簡直扎心。自己悶頭苦幹一學期,也比不過導師一句話、一個建議管用。

在清華工作的教授,都是各大領域的專家,不但學習研究著作等身,還切實影響了所在行業,對世界均有改變。有位學生回憶,比如,一位教研究生數學的老奶奶姓華,她學識淵博、頗受學生愛戴。某次上課,她忽然說自己下節課有事不能來,要去參加父親的紀念活動。後來知道,她的父親叫華羅庚……

一所好學校,最重要的就是師資。就院士而言,清華大學有中國科學院院士51人 ,中國工程院院士39人,而科學院院士全國僅有780人,也就是說有接近7%的科學院院士都在清華。用4年時間,與頂尖的學術大牛在一起,可想而知,能收穫到怎樣的精神財富。

名校賦予了有同樣牛逼哄哄的同學,他們是成功的要素

還記得那張著名的烏鎮飯局帖子嗎?一張照片火遍了大江南北,照片裡的人物是當今中國互聯網屆最厲害的大佬們:身價2500億的馬化騰;身價700億的劉強東,身價265億的王興,小米的雷軍680億,滴滴打車的程維,身價165億……

真正厲害的父母,是把名校高看一眼的人

他們共同的特點:畢業於名校。騰訊的馬化騰畢業於深圳大學,美團的王興畢業於清華大學,小米的雷軍畢業於武漢大學,今日頭條的張一鳴畢業於南開大學,京東的劉強東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細心的人還特意花時間做了個表格。

真正厲害的父母,是把名校高看一眼的人

有數據表明,在476位已經披露學歷的年薪超過百萬的董事長中,有379位上過大學,佔總人數的84%。

21世紀,拼的不單是個人能力,更是合作的能力。名校能給予學生的,恰恰就是你的人脈。能考進名校的,都是經過篩選,在智力、情商方面的佼佼者。

耶魯大學最神祕的精英組織“骷髏會”裡,走出了3位美國總統、兩位最高法院大法官,還有無數美國議員以及內閣高官。經過100多年的繁衍生息,骷髏會的成員上到美國白宮、國會下到跨國企業老總,幾乎無所不在。

真正厲害的父母,是把名校高看一眼的人

這就是人脈和圈子的力量。

名校拼的是終生學習的毅力,是一個人一輩子的財富

有一次和一位北大畢業的媽媽聊天,她目前在一家上市公司做高管。談到員工招聘,她直言不諱地說:比起研究生是名校畢業的,我們更在意他的本科。

高考是一場需要長時間奮鬥的考試。與考研的兩年時間不同,高考需要從小就樹立遠大的目標。並且在每一場大考小考中,都能執著、堅韌地走下去。我有一個同事,孩子小升初遲遲沒有落定學校。她後悔不已:早知道小學就抓緊一點,只想著讓孩子快樂玩耍。才發現,快樂的童年意味著選擇的有限性。

她朋友的孩子,手裡攥著好幾所學校的入場券,煩惱的是如何優中選優。小升初決定了能否上好初中,好初中意味著能否進入好高中。在很多城市,好高中意味著一隻腳踏入了好大學。這些都是環環相扣的。根子即在最初。

英國BBC曾拍攝了一部紀錄片《50UP(人生七年)》,紀錄片展現14個孩子,50年的人生軌跡。

7歲的中產家庭孩子John和Andrew,在父母的要求下,每天看《金融報》或《觀察家》。而貧民窟孩子,每天因為調皮搗蛋被罰站捱打,最大的理想是能少罰站,吃飽飯。

真正厲害的父母,是把名校高看一眼的人

50年後,3箇中產家庭的孩子,有一位成為社會精英,兩個依舊是中產。來自底層的孩子,包括他們的後代,依然常常與失業相伴。

如果說知識改變命運,不如說父母的嚴要求和高標準,改變了孩子的標準。

正值高考放榜了,這篇文章寫給十幾年後要經歷高考的父母:與其讓孩子度過愉快輕鬆的青春期,不如從小給他們樹立遠大的理想。每一個大學生都要經歷孩童時代,中學時代,大學是人生新的篇章。名校影響眼界,眼界決定格局,而格局影響人一生。最怕一個人一生碌碌無為,還安慰自己平凡可貴。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