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
"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許知遠關心全世界的年輕人。


他走上臺,作為一場浮世繪展覽的嘉賓。標誌性的白襯衫、修身牛仔褲,右邊的屁股兜裡卷著一本藍色封面的書。相比起兩位嘉賓的拘謹,許知遠顯得放鬆,手臂搭在椅背上,腳下穿著人字拖。


他再一次成為發問者。許知遠向來自日本的嘉賓詢問:“看著日劇、漫畫長大的日本年輕人還能否理解江戶時代的浮世繪?”

"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許知遠關心全世界的年輕人。


他走上臺,作為一場浮世繪展覽的嘉賓。標誌性的白襯衫、修身牛仔褲,右邊的屁股兜裡卷著一本藍色封面的書。相比起兩位嘉賓的拘謹,許知遠顯得放鬆,手臂搭在椅背上,腳下穿著人字拖。


他再一次成為發問者。許知遠向來自日本的嘉賓詢問:“看著日劇、漫畫長大的日本年輕人還能否理解江戶時代的浮世繪?”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這是一個典型的“許知遠式提問”。


在他的訪談節目《十三邀》裡,他總是試圖追問他的採訪對象對這個時代的看法。他問林志玲,怎麼看東亞社會審美的單調性?他問俞飛鴻,你那麼美,為什麼要拍那麼庸俗的劇?他問李誕,生活哪有這麼嚴峻?他問木村拓哉,有沒有想利用自己的能量改變日本?他問張藝謀,你為什麼要拍一部爛片?他笨拙而執著地發問,除了把天兒聊死,他很少能得到真正的回答,他因此被稱為“最不會聊天的主持人”或者“最令人無比尷尬的公知”。


在這個時代,公共知識分子成了一個被群嘲的詞。在之前的採訪中,許知遠的朋友還特意叮囑記者,千萬別把許知遠寫成“公知”。許知遠沒有這種擔憂,“我當然是一個知識分子了,我從不諱言這一點”。


他成了被攻擊的“靶子”。在接受“紅板報”採訪時他說:“在這樣一個反智的時代,我堅定地聲稱自己是一個知識分子,它必然會引起各種各樣的衝突。”

"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許知遠關心全世界的年輕人。


他走上臺,作為一場浮世繪展覽的嘉賓。標誌性的白襯衫、修身牛仔褲,右邊的屁股兜裡卷著一本藍色封面的書。相比起兩位嘉賓的拘謹,許知遠顯得放鬆,手臂搭在椅背上,腳下穿著人字拖。


他再一次成為發問者。許知遠向來自日本的嘉賓詢問:“看著日劇、漫畫長大的日本年輕人還能否理解江戶時代的浮世繪?”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這是一個典型的“許知遠式提問”。


在他的訪談節目《十三邀》裡,他總是試圖追問他的採訪對象對這個時代的看法。他問林志玲,怎麼看東亞社會審美的單調性?他問俞飛鴻,你那麼美,為什麼要拍那麼庸俗的劇?他問李誕,生活哪有這麼嚴峻?他問木村拓哉,有沒有想利用自己的能量改變日本?他問張藝謀,你為什麼要拍一部爛片?他笨拙而執著地發問,除了把天兒聊死,他很少能得到真正的回答,他因此被稱為“最不會聊天的主持人”或者“最令人無比尷尬的公知”。


在這個時代,公共知識分子成了一個被群嘲的詞。在之前的採訪中,許知遠的朋友還特意叮囑記者,千萬別把許知遠寫成“公知”。許知遠沒有這種擔憂,“我當然是一個知識分子了,我從不諱言這一點”。


他成了被攻擊的“靶子”。在接受“紅板報”採訪時他說:“在這樣一個反智的時代,我堅定地聲稱自己是一個知識分子,它必然會引起各種各樣的衝突。”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許知遠作為一個曾經的媒體人,他當然知道一旦涉足大眾傳播,就不可避免招來非議,“你也可以非常愛惜羽毛,就在知識分子世界裡,與大眾不發生關係,你的形象或狀態一直是那個樣子”。這是很多人的選擇,但不是許知遠的。


也許是因為他足夠自戀,也許他是個樂觀主義者,他決定還是要做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要“對世界進行廣泛發言”:他寫專欄,開書店,錄電臺,做訪談……


在《十三邀》裡不斷以“知識分子”的身份試圖喚醒採訪對象卻屢屢碰壁之後,許知遠或許在另一個時空裡找到了慰藉。他今年一口氣出版了兩本新書:《青年變革者:梁啟超1873—1898》和《遊蕩集》。

"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許知遠關心全世界的年輕人。


他走上臺,作為一場浮世繪展覽的嘉賓。標誌性的白襯衫、修身牛仔褲,右邊的屁股兜裡卷著一本藍色封面的書。相比起兩位嘉賓的拘謹,許知遠顯得放鬆,手臂搭在椅背上,腳下穿著人字拖。


他再一次成為發問者。許知遠向來自日本的嘉賓詢問:“看著日劇、漫畫長大的日本年輕人還能否理解江戶時代的浮世繪?”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這是一個典型的“許知遠式提問”。


在他的訪談節目《十三邀》裡,他總是試圖追問他的採訪對象對這個時代的看法。他問林志玲,怎麼看東亞社會審美的單調性?他問俞飛鴻,你那麼美,為什麼要拍那麼庸俗的劇?他問李誕,生活哪有這麼嚴峻?他問木村拓哉,有沒有想利用自己的能量改變日本?他問張藝謀,你為什麼要拍一部爛片?他笨拙而執著地發問,除了把天兒聊死,他很少能得到真正的回答,他因此被稱為“最不會聊天的主持人”或者“最令人無比尷尬的公知”。


在這個時代,公共知識分子成了一個被群嘲的詞。在之前的採訪中,許知遠的朋友還特意叮囑記者,千萬別把許知遠寫成“公知”。許知遠沒有這種擔憂,“我當然是一個知識分子了,我從不諱言這一點”。


他成了被攻擊的“靶子”。在接受“紅板報”採訪時他說:“在這樣一個反智的時代,我堅定地聲稱自己是一個知識分子,它必然會引起各種各樣的衝突。”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許知遠作為一個曾經的媒體人,他當然知道一旦涉足大眾傳播,就不可避免招來非議,“你也可以非常愛惜羽毛,就在知識分子世界裡,與大眾不發生關係,你的形象或狀態一直是那個樣子”。這是很多人的選擇,但不是許知遠的。


也許是因為他足夠自戀,也許他是個樂觀主義者,他決定還是要做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要“對世界進行廣泛發言”:他寫專欄,開書店,錄電臺,做訪談……


在《十三邀》裡不斷以“知識分子”的身份試圖喚醒採訪對象卻屢屢碰壁之後,許知遠或許在另一個時空裡找到了慰藉。他今年一口氣出版了兩本新書:《青年變革者:梁啟超1873—1898》和《遊蕩集》。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許知遠說前者是他“四十年來最重要的作品”。書裡回顧了梁啟超從出生到百日維新失敗流亡日本的歲月。這不過是梁啟超傳的前奏,許知遠計劃要寫三卷本,使其成為一部近代中國的百科全書,“展現出幾代人的焦灼與渴望、勇氣與怯懦”。這是他在視頻訪談中最想從嘉賓身上得到的,但要麼被雲淡風輕地一筆帶過,要麼被嘻嘻哈哈地插科打諢過去,要麼被正襟危坐地忽視了。


“梁啟超那一代人也面臨一個加速度的、技術革命與知識爆炸的時代,他應對這些變革時的勇敢與迷惘”,激起了許知遠強烈的共鳴。這或許是一場跨越時空的《十三邀》,他追問梁啟超,時代的困境到底何解?


“假如你邀請梁啟超上《十三邀》,會如何自我介紹?”本刊記者問他。


許知遠沒有思考太久,“我想做他的追隨者”。很快,他又重複了一遍:“我會很誠懇地跟他說我想追隨他”。


散文集《遊蕩集》則收集了許知遠在日常生活和旅行中的意念斷片。許知遠邊走邊聊,口中還是絮叨著同一個母題:對當下中國的不解,以及試著理解這個時代。


他是個遊蕩者,穿梭在不同時空,只尋找一個答案。


"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許知遠關心全世界的年輕人。


他走上臺,作為一場浮世繪展覽的嘉賓。標誌性的白襯衫、修身牛仔褲,右邊的屁股兜裡卷著一本藍色封面的書。相比起兩位嘉賓的拘謹,許知遠顯得放鬆,手臂搭在椅背上,腳下穿著人字拖。


他再一次成為發問者。許知遠向來自日本的嘉賓詢問:“看著日劇、漫畫長大的日本年輕人還能否理解江戶時代的浮世繪?”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這是一個典型的“許知遠式提問”。


在他的訪談節目《十三邀》裡,他總是試圖追問他的採訪對象對這個時代的看法。他問林志玲,怎麼看東亞社會審美的單調性?他問俞飛鴻,你那麼美,為什麼要拍那麼庸俗的劇?他問李誕,生活哪有這麼嚴峻?他問木村拓哉,有沒有想利用自己的能量改變日本?他問張藝謀,你為什麼要拍一部爛片?他笨拙而執著地發問,除了把天兒聊死,他很少能得到真正的回答,他因此被稱為“最不會聊天的主持人”或者“最令人無比尷尬的公知”。


在這個時代,公共知識分子成了一個被群嘲的詞。在之前的採訪中,許知遠的朋友還特意叮囑記者,千萬別把許知遠寫成“公知”。許知遠沒有這種擔憂,“我當然是一個知識分子了,我從不諱言這一點”。


他成了被攻擊的“靶子”。在接受“紅板報”採訪時他說:“在這樣一個反智的時代,我堅定地聲稱自己是一個知識分子,它必然會引起各種各樣的衝突。”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許知遠作為一個曾經的媒體人,他當然知道一旦涉足大眾傳播,就不可避免招來非議,“你也可以非常愛惜羽毛,就在知識分子世界裡,與大眾不發生關係,你的形象或狀態一直是那個樣子”。這是很多人的選擇,但不是許知遠的。


也許是因為他足夠自戀,也許他是個樂觀主義者,他決定還是要做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要“對世界進行廣泛發言”:他寫專欄,開書店,錄電臺,做訪談……


在《十三邀》裡不斷以“知識分子”的身份試圖喚醒採訪對象卻屢屢碰壁之後,許知遠或許在另一個時空裡找到了慰藉。他今年一口氣出版了兩本新書:《青年變革者:梁啟超1873—1898》和《遊蕩集》。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許知遠說前者是他“四十年來最重要的作品”。書裡回顧了梁啟超從出生到百日維新失敗流亡日本的歲月。這不過是梁啟超傳的前奏,許知遠計劃要寫三卷本,使其成為一部近代中國的百科全書,“展現出幾代人的焦灼與渴望、勇氣與怯懦”。這是他在視頻訪談中最想從嘉賓身上得到的,但要麼被雲淡風輕地一筆帶過,要麼被嘻嘻哈哈地插科打諢過去,要麼被正襟危坐地忽視了。


“梁啟超那一代人也面臨一個加速度的、技術革命與知識爆炸的時代,他應對這些變革時的勇敢與迷惘”,激起了許知遠強烈的共鳴。這或許是一場跨越時空的《十三邀》,他追問梁啟超,時代的困境到底何解?


“假如你邀請梁啟超上《十三邀》,會如何自我介紹?”本刊記者問他。


許知遠沒有思考太久,“我想做他的追隨者”。很快,他又重複了一遍:“我會很誠懇地跟他說我想追隨他”。


散文集《遊蕩集》則收集了許知遠在日常生活和旅行中的意念斷片。許知遠邊走邊聊,口中還是絮叨著同一個母題:對當下中國的不解,以及試著理解這個時代。


他是個遊蕩者,穿梭在不同時空,只尋找一個答案。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讀聖賢書,所為何事?


許知遠選了羅振宇作為《十三邀》的第一個採訪對象。


這簡直是一次災難性的對談——一個“可憐唱輓歌的人”與一個“那個唱輓歌的人”。許知遠不認為知識應該如此實用,而羅振宇卻覺得“本該如此”。


第一次嘗試,許知遠沒能找到“知識分子”的知己。也許,往回找會運氣好一些。


“讀聖賢書,所為何事?”

"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許知遠關心全世界的年輕人。


他走上臺,作為一場浮世繪展覽的嘉賓。標誌性的白襯衫、修身牛仔褲,右邊的屁股兜裡卷著一本藍色封面的書。相比起兩位嘉賓的拘謹,許知遠顯得放鬆,手臂搭在椅背上,腳下穿著人字拖。


他再一次成為發問者。許知遠向來自日本的嘉賓詢問:“看著日劇、漫畫長大的日本年輕人還能否理解江戶時代的浮世繪?”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這是一個典型的“許知遠式提問”。


在他的訪談節目《十三邀》裡,他總是試圖追問他的採訪對象對這個時代的看法。他問林志玲,怎麼看東亞社會審美的單調性?他問俞飛鴻,你那麼美,為什麼要拍那麼庸俗的劇?他問李誕,生活哪有這麼嚴峻?他問木村拓哉,有沒有想利用自己的能量改變日本?他問張藝謀,你為什麼要拍一部爛片?他笨拙而執著地發問,除了把天兒聊死,他很少能得到真正的回答,他因此被稱為“最不會聊天的主持人”或者“最令人無比尷尬的公知”。


在這個時代,公共知識分子成了一個被群嘲的詞。在之前的採訪中,許知遠的朋友還特意叮囑記者,千萬別把許知遠寫成“公知”。許知遠沒有這種擔憂,“我當然是一個知識分子了,我從不諱言這一點”。


他成了被攻擊的“靶子”。在接受“紅板報”採訪時他說:“在這樣一個反智的時代,我堅定地聲稱自己是一個知識分子,它必然會引起各種各樣的衝突。”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許知遠作為一個曾經的媒體人,他當然知道一旦涉足大眾傳播,就不可避免招來非議,“你也可以非常愛惜羽毛,就在知識分子世界裡,與大眾不發生關係,你的形象或狀態一直是那個樣子”。這是很多人的選擇,但不是許知遠的。


也許是因為他足夠自戀,也許他是個樂觀主義者,他決定還是要做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要“對世界進行廣泛發言”:他寫專欄,開書店,錄電臺,做訪談……


在《十三邀》裡不斷以“知識分子”的身份試圖喚醒採訪對象卻屢屢碰壁之後,許知遠或許在另一個時空裡找到了慰藉。他今年一口氣出版了兩本新書:《青年變革者:梁啟超1873—1898》和《遊蕩集》。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許知遠說前者是他“四十年來最重要的作品”。書裡回顧了梁啟超從出生到百日維新失敗流亡日本的歲月。這不過是梁啟超傳的前奏,許知遠計劃要寫三卷本,使其成為一部近代中國的百科全書,“展現出幾代人的焦灼與渴望、勇氣與怯懦”。這是他在視頻訪談中最想從嘉賓身上得到的,但要麼被雲淡風輕地一筆帶過,要麼被嘻嘻哈哈地插科打諢過去,要麼被正襟危坐地忽視了。


“梁啟超那一代人也面臨一個加速度的、技術革命與知識爆炸的時代,他應對這些變革時的勇敢與迷惘”,激起了許知遠強烈的共鳴。這或許是一場跨越時空的《十三邀》,他追問梁啟超,時代的困境到底何解?


“假如你邀請梁啟超上《十三邀》,會如何自我介紹?”本刊記者問他。


許知遠沒有思考太久,“我想做他的追隨者”。很快,他又重複了一遍:“我會很誠懇地跟他說我想追隨他”。


散文集《遊蕩集》則收集了許知遠在日常生活和旅行中的意念斷片。許知遠邊走邊聊,口中還是絮叨著同一個母題:對當下中國的不解,以及試著理解這個時代。


他是個遊蕩者,穿梭在不同時空,只尋找一個答案。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讀聖賢書,所為何事?


許知遠選了羅振宇作為《十三邀》的第一個採訪對象。


這簡直是一次災難性的對談——一個“可憐唱輓歌的人”與一個“那個唱輓歌的人”。許知遠不認為知識應該如此實用,而羅振宇卻覺得“本該如此”。


第一次嘗試,許知遠沒能找到“知識分子”的知己。也許,往回找會運氣好一些。


“讀聖賢書,所為何事?”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許知遠再三向蔡瀾強調,自己很喜歡這句話。蔡瀾的父親蔡文玄早在上世紀20年代就是一位愛國青年,曾在汕頭辦報呼籲“謀國之士奮然興起”。許知遠以為從小耳濡目染的蔡瀾也許能解答他的問題。他相信,“感官主義者”蔡瀾內心一定是“道德主義者”,面對當下這個社會,他如何自處?


蔡瀾四兩撥千斤,用琳琅滿目的吃吃喝喝擋了過去。許知遠再追問,蔡瀾勸他:“不要想得太多呀,老兄。”

"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許知遠關心全世界的年輕人。


他走上臺,作為一場浮世繪展覽的嘉賓。標誌性的白襯衫、修身牛仔褲,右邊的屁股兜裡卷著一本藍色封面的書。相比起兩位嘉賓的拘謹,許知遠顯得放鬆,手臂搭在椅背上,腳下穿著人字拖。


他再一次成為發問者。許知遠向來自日本的嘉賓詢問:“看著日劇、漫畫長大的日本年輕人還能否理解江戶時代的浮世繪?”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這是一個典型的“許知遠式提問”。


在他的訪談節目《十三邀》裡,他總是試圖追問他的採訪對象對這個時代的看法。他問林志玲,怎麼看東亞社會審美的單調性?他問俞飛鴻,你那麼美,為什麼要拍那麼庸俗的劇?他問李誕,生活哪有這麼嚴峻?他問木村拓哉,有沒有想利用自己的能量改變日本?他問張藝謀,你為什麼要拍一部爛片?他笨拙而執著地發問,除了把天兒聊死,他很少能得到真正的回答,他因此被稱為“最不會聊天的主持人”或者“最令人無比尷尬的公知”。


在這個時代,公共知識分子成了一個被群嘲的詞。在之前的採訪中,許知遠的朋友還特意叮囑記者,千萬別把許知遠寫成“公知”。許知遠沒有這種擔憂,“我當然是一個知識分子了,我從不諱言這一點”。


他成了被攻擊的“靶子”。在接受“紅板報”採訪時他說:“在這樣一個反智的時代,我堅定地聲稱自己是一個知識分子,它必然會引起各種各樣的衝突。”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許知遠作為一個曾經的媒體人,他當然知道一旦涉足大眾傳播,就不可避免招來非議,“你也可以非常愛惜羽毛,就在知識分子世界裡,與大眾不發生關係,你的形象或狀態一直是那個樣子”。這是很多人的選擇,但不是許知遠的。


也許是因為他足夠自戀,也許他是個樂觀主義者,他決定還是要做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要“對世界進行廣泛發言”:他寫專欄,開書店,錄電臺,做訪談……


在《十三邀》裡不斷以“知識分子”的身份試圖喚醒採訪對象卻屢屢碰壁之後,許知遠或許在另一個時空裡找到了慰藉。他今年一口氣出版了兩本新書:《青年變革者:梁啟超1873—1898》和《遊蕩集》。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許知遠說前者是他“四十年來最重要的作品”。書裡回顧了梁啟超從出生到百日維新失敗流亡日本的歲月。這不過是梁啟超傳的前奏,許知遠計劃要寫三卷本,使其成為一部近代中國的百科全書,“展現出幾代人的焦灼與渴望、勇氣與怯懦”。這是他在視頻訪談中最想從嘉賓身上得到的,但要麼被雲淡風輕地一筆帶過,要麼被嘻嘻哈哈地插科打諢過去,要麼被正襟危坐地忽視了。


“梁啟超那一代人也面臨一個加速度的、技術革命與知識爆炸的時代,他應對這些變革時的勇敢與迷惘”,激起了許知遠強烈的共鳴。這或許是一場跨越時空的《十三邀》,他追問梁啟超,時代的困境到底何解?


“假如你邀請梁啟超上《十三邀》,會如何自我介紹?”本刊記者問他。


許知遠沒有思考太久,“我想做他的追隨者”。很快,他又重複了一遍:“我會很誠懇地跟他說我想追隨他”。


散文集《遊蕩集》則收集了許知遠在日常生活和旅行中的意念斷片。許知遠邊走邊聊,口中還是絮叨著同一個母題:對當下中國的不解,以及試著理解這個時代。


他是個遊蕩者,穿梭在不同時空,只尋找一個答案。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讀聖賢書,所為何事?


許知遠選了羅振宇作為《十三邀》的第一個採訪對象。


這簡直是一次災難性的對談——一個“可憐唱輓歌的人”與一個“那個唱輓歌的人”。許知遠不認為知識應該如此實用,而羅振宇卻覺得“本該如此”。


第一次嘗試,許知遠沒能找到“知識分子”的知己。也許,往回找會運氣好一些。


“讀聖賢書,所為何事?”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許知遠再三向蔡瀾強調,自己很喜歡這句話。蔡瀾的父親蔡文玄早在上世紀20年代就是一位愛國青年,曾在汕頭辦報呼籲“謀國之士奮然興起”。許知遠以為從小耳濡目染的蔡瀾也許能解答他的問題。他相信,“感官主義者”蔡瀾內心一定是“道德主義者”,面對當下這個社會,他如何自處?


蔡瀾四兩撥千斤,用琳琅滿目的吃吃喝喝擋了過去。許知遠再追問,蔡瀾勸他:“不要想得太多呀,老兄。”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類似挫敗是常態。對許知遠而言,寫梁啟超傳是一個“避難所”,“我也深深地被那一代知識分子身上那種強烈的,想去改變社會、參與行動的那種熱情所打動了,因為我們這代人其實普遍屬於行動無能的一代人”。


梁啟超是在許知遠遊蕩書店時被發現的。2013年,剛過37歲的許知遠厭倦新聞業,從北京搬到舊金山。他喜歡到哥倫布街上的城市之光書店打發時間。他記得那天一進門,就在推薦書架的位置上看到了一張中國人的臉——梁啟超。那是一本印著很多人的書刊封面,大約30歲的梁啟超一扭頭,就能捱上印度詩人泰戈爾和阿富汗思想家哲馬魯丁·阿富汗尼。


許知遠一下子被擊中了。他最早是在小時候讀過的課文《少年中國說》裡知道梁啟超的。許知遠的偶像、臺灣作家李敖也在《北京法源寺》裡寫過樑啟超。決定寫梁啟超之後,他數度翻開《北京法源寺》,帶著它去法源寺閒坐,想象李敖筆下的那個世界,這能幫助他理解當時的社會情緒和人物內心。

"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許知遠關心全世界的年輕人。


他走上臺,作為一場浮世繪展覽的嘉賓。標誌性的白襯衫、修身牛仔褲,右邊的屁股兜裡卷著一本藍色封面的書。相比起兩位嘉賓的拘謹,許知遠顯得放鬆,手臂搭在椅背上,腳下穿著人字拖。


他再一次成為發問者。許知遠向來自日本的嘉賓詢問:“看著日劇、漫畫長大的日本年輕人還能否理解江戶時代的浮世繪?”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這是一個典型的“許知遠式提問”。


在他的訪談節目《十三邀》裡,他總是試圖追問他的採訪對象對這個時代的看法。他問林志玲,怎麼看東亞社會審美的單調性?他問俞飛鴻,你那麼美,為什麼要拍那麼庸俗的劇?他問李誕,生活哪有這麼嚴峻?他問木村拓哉,有沒有想利用自己的能量改變日本?他問張藝謀,你為什麼要拍一部爛片?他笨拙而執著地發問,除了把天兒聊死,他很少能得到真正的回答,他因此被稱為“最不會聊天的主持人”或者“最令人無比尷尬的公知”。


在這個時代,公共知識分子成了一個被群嘲的詞。在之前的採訪中,許知遠的朋友還特意叮囑記者,千萬別把許知遠寫成“公知”。許知遠沒有這種擔憂,“我當然是一個知識分子了,我從不諱言這一點”。


他成了被攻擊的“靶子”。在接受“紅板報”採訪時他說:“在這樣一個反智的時代,我堅定地聲稱自己是一個知識分子,它必然會引起各種各樣的衝突。”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許知遠作為一個曾經的媒體人,他當然知道一旦涉足大眾傳播,就不可避免招來非議,“你也可以非常愛惜羽毛,就在知識分子世界裡,與大眾不發生關係,你的形象或狀態一直是那個樣子”。這是很多人的選擇,但不是許知遠的。


也許是因為他足夠自戀,也許他是個樂觀主義者,他決定還是要做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要“對世界進行廣泛發言”:他寫專欄,開書店,錄電臺,做訪談……


在《十三邀》裡不斷以“知識分子”的身份試圖喚醒採訪對象卻屢屢碰壁之後,許知遠或許在另一個時空裡找到了慰藉。他今年一口氣出版了兩本新書:《青年變革者:梁啟超1873—1898》和《遊蕩集》。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許知遠說前者是他“四十年來最重要的作品”。書裡回顧了梁啟超從出生到百日維新失敗流亡日本的歲月。這不過是梁啟超傳的前奏,許知遠計劃要寫三卷本,使其成為一部近代中國的百科全書,“展現出幾代人的焦灼與渴望、勇氣與怯懦”。這是他在視頻訪談中最想從嘉賓身上得到的,但要麼被雲淡風輕地一筆帶過,要麼被嘻嘻哈哈地插科打諢過去,要麼被正襟危坐地忽視了。


“梁啟超那一代人也面臨一個加速度的、技術革命與知識爆炸的時代,他應對這些變革時的勇敢與迷惘”,激起了許知遠強烈的共鳴。這或許是一場跨越時空的《十三邀》,他追問梁啟超,時代的困境到底何解?


“假如你邀請梁啟超上《十三邀》,會如何自我介紹?”本刊記者問他。


許知遠沒有思考太久,“我想做他的追隨者”。很快,他又重複了一遍:“我會很誠懇地跟他說我想追隨他”。


散文集《遊蕩集》則收集了許知遠在日常生活和旅行中的意念斷片。許知遠邊走邊聊,口中還是絮叨著同一個母題:對當下中國的不解,以及試著理解這個時代。


他是個遊蕩者,穿梭在不同時空,只尋找一個答案。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讀聖賢書,所為何事?


許知遠選了羅振宇作為《十三邀》的第一個採訪對象。


這簡直是一次災難性的對談——一個“可憐唱輓歌的人”與一個“那個唱輓歌的人”。許知遠不認為知識應該如此實用,而羅振宇卻覺得“本該如此”。


第一次嘗試,許知遠沒能找到“知識分子”的知己。也許,往回找會運氣好一些。


“讀聖賢書,所為何事?”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許知遠再三向蔡瀾強調,自己很喜歡這句話。蔡瀾的父親蔡文玄早在上世紀20年代就是一位愛國青年,曾在汕頭辦報呼籲“謀國之士奮然興起”。許知遠以為從小耳濡目染的蔡瀾也許能解答他的問題。他相信,“感官主義者”蔡瀾內心一定是“道德主義者”,面對當下這個社會,他如何自處?


蔡瀾四兩撥千斤,用琳琅滿目的吃吃喝喝擋了過去。許知遠再追問,蔡瀾勸他:“不要想得太多呀,老兄。”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類似挫敗是常態。對許知遠而言,寫梁啟超傳是一個“避難所”,“我也深深地被那一代知識分子身上那種強烈的,想去改變社會、參與行動的那種熱情所打動了,因為我們這代人其實普遍屬於行動無能的一代人”。


梁啟超是在許知遠遊蕩書店時被發現的。2013年,剛過37歲的許知遠厭倦新聞業,從北京搬到舊金山。他喜歡到哥倫布街上的城市之光書店打發時間。他記得那天一進門,就在推薦書架的位置上看到了一張中國人的臉——梁啟超。那是一本印著很多人的書刊封面,大約30歲的梁啟超一扭頭,就能捱上印度詩人泰戈爾和阿富汗思想家哲馬魯丁·阿富汗尼。


許知遠一下子被擊中了。他最早是在小時候讀過的課文《少年中國說》裡知道梁啟超的。許知遠的偶像、臺灣作家李敖也在《北京法源寺》裡寫過樑啟超。決定寫梁啟超之後,他數度翻開《北京法源寺》,帶著它去法源寺閒坐,想象李敖筆下的那個世界,這能幫助他理解當時的社會情緒和人物內心。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在“被書架上的梁啟超注視了兩年之後”,許知遠終於在2015年9月的一個晚上寫下了第一行字:“對於自己的出生年份,梁啟超日後寫道,是太平天國在南京覆滅後的第十年,大學士曾國藩逝世一年後,普法戰爭結束的第三年,意大利則在這一年於羅馬建國。”他獨居,喝著酒,也許是蘇格蘭威士忌,BBC古典音樂臺24小時持續流淌著音樂。


後來他好幾次想過要修改這個開頭,“但不知道怎麼改,就放在那了”。


第一筆鑿下去,進度“很緩慢”。許知遠將這次寫作視為“一樁徹頭徹尾的苦役”。偶爾,筆尖觸到酒精,火花四濺,靈光乍現。


許知遠記得在寫梁啟超序言的那晚,他喝了好多威士忌,“不知道哪來的亢奮”,從晚上10點寫到凌晨4點,洋洋灑灑寫了六千多字。那一節寫的正好是梁啟超到日本使館避難隨即逃亡日本的歷程。


奔命的梁啟超,疾書的許知遠。

"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許知遠關心全世界的年輕人。


他走上臺,作為一場浮世繪展覽的嘉賓。標誌性的白襯衫、修身牛仔褲,右邊的屁股兜裡卷著一本藍色封面的書。相比起兩位嘉賓的拘謹,許知遠顯得放鬆,手臂搭在椅背上,腳下穿著人字拖。


他再一次成為發問者。許知遠向來自日本的嘉賓詢問:“看著日劇、漫畫長大的日本年輕人還能否理解江戶時代的浮世繪?”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這是一個典型的“許知遠式提問”。


在他的訪談節目《十三邀》裡,他總是試圖追問他的採訪對象對這個時代的看法。他問林志玲,怎麼看東亞社會審美的單調性?他問俞飛鴻,你那麼美,為什麼要拍那麼庸俗的劇?他問李誕,生活哪有這麼嚴峻?他問木村拓哉,有沒有想利用自己的能量改變日本?他問張藝謀,你為什麼要拍一部爛片?他笨拙而執著地發問,除了把天兒聊死,他很少能得到真正的回答,他因此被稱為“最不會聊天的主持人”或者“最令人無比尷尬的公知”。


在這個時代,公共知識分子成了一個被群嘲的詞。在之前的採訪中,許知遠的朋友還特意叮囑記者,千萬別把許知遠寫成“公知”。許知遠沒有這種擔憂,“我當然是一個知識分子了,我從不諱言這一點”。


他成了被攻擊的“靶子”。在接受“紅板報”採訪時他說:“在這樣一個反智的時代,我堅定地聲稱自己是一個知識分子,它必然會引起各種各樣的衝突。”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許知遠作為一個曾經的媒體人,他當然知道一旦涉足大眾傳播,就不可避免招來非議,“你也可以非常愛惜羽毛,就在知識分子世界裡,與大眾不發生關係,你的形象或狀態一直是那個樣子”。這是很多人的選擇,但不是許知遠的。


也許是因為他足夠自戀,也許他是個樂觀主義者,他決定還是要做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要“對世界進行廣泛發言”:他寫專欄,開書店,錄電臺,做訪談……


在《十三邀》裡不斷以“知識分子”的身份試圖喚醒採訪對象卻屢屢碰壁之後,許知遠或許在另一個時空裡找到了慰藉。他今年一口氣出版了兩本新書:《青年變革者:梁啟超1873—1898》和《遊蕩集》。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許知遠說前者是他“四十年來最重要的作品”。書裡回顧了梁啟超從出生到百日維新失敗流亡日本的歲月。這不過是梁啟超傳的前奏,許知遠計劃要寫三卷本,使其成為一部近代中國的百科全書,“展現出幾代人的焦灼與渴望、勇氣與怯懦”。這是他在視頻訪談中最想從嘉賓身上得到的,但要麼被雲淡風輕地一筆帶過,要麼被嘻嘻哈哈地插科打諢過去,要麼被正襟危坐地忽視了。


“梁啟超那一代人也面臨一個加速度的、技術革命與知識爆炸的時代,他應對這些變革時的勇敢與迷惘”,激起了許知遠強烈的共鳴。這或許是一場跨越時空的《十三邀》,他追問梁啟超,時代的困境到底何解?


“假如你邀請梁啟超上《十三邀》,會如何自我介紹?”本刊記者問他。


許知遠沒有思考太久,“我想做他的追隨者”。很快,他又重複了一遍:“我會很誠懇地跟他說我想追隨他”。


散文集《遊蕩集》則收集了許知遠在日常生活和旅行中的意念斷片。許知遠邊走邊聊,口中還是絮叨著同一個母題:對當下中國的不解,以及試著理解這個時代。


他是個遊蕩者,穿梭在不同時空,只尋找一個答案。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讀聖賢書,所為何事?


許知遠選了羅振宇作為《十三邀》的第一個採訪對象。


這簡直是一次災難性的對談——一個“可憐唱輓歌的人”與一個“那個唱輓歌的人”。許知遠不認為知識應該如此實用,而羅振宇卻覺得“本該如此”。


第一次嘗試,許知遠沒能找到“知識分子”的知己。也許,往回找會運氣好一些。


“讀聖賢書,所為何事?”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許知遠再三向蔡瀾強調,自己很喜歡這句話。蔡瀾的父親蔡文玄早在上世紀20年代就是一位愛國青年,曾在汕頭辦報呼籲“謀國之士奮然興起”。許知遠以為從小耳濡目染的蔡瀾也許能解答他的問題。他相信,“感官主義者”蔡瀾內心一定是“道德主義者”,面對當下這個社會,他如何自處?


蔡瀾四兩撥千斤,用琳琅滿目的吃吃喝喝擋了過去。許知遠再追問,蔡瀾勸他:“不要想得太多呀,老兄。”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類似挫敗是常態。對許知遠而言,寫梁啟超傳是一個“避難所”,“我也深深地被那一代知識分子身上那種強烈的,想去改變社會、參與行動的那種熱情所打動了,因為我們這代人其實普遍屬於行動無能的一代人”。


梁啟超是在許知遠遊蕩書店時被發現的。2013年,剛過37歲的許知遠厭倦新聞業,從北京搬到舊金山。他喜歡到哥倫布街上的城市之光書店打發時間。他記得那天一進門,就在推薦書架的位置上看到了一張中國人的臉——梁啟超。那是一本印著很多人的書刊封面,大約30歲的梁啟超一扭頭,就能捱上印度詩人泰戈爾和阿富汗思想家哲馬魯丁·阿富汗尼。


許知遠一下子被擊中了。他最早是在小時候讀過的課文《少年中國說》裡知道梁啟超的。許知遠的偶像、臺灣作家李敖也在《北京法源寺》裡寫過樑啟超。決定寫梁啟超之後,他數度翻開《北京法源寺》,帶著它去法源寺閒坐,想象李敖筆下的那個世界,這能幫助他理解當時的社會情緒和人物內心。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在“被書架上的梁啟超注視了兩年之後”,許知遠終於在2015年9月的一個晚上寫下了第一行字:“對於自己的出生年份,梁啟超日後寫道,是太平天國在南京覆滅後的第十年,大學士曾國藩逝世一年後,普法戰爭結束的第三年,意大利則在這一年於羅馬建國。”他獨居,喝著酒,也許是蘇格蘭威士忌,BBC古典音樂臺24小時持續流淌著音樂。


後來他好幾次想過要修改這個開頭,“但不知道怎麼改,就放在那了”。


第一筆鑿下去,進度“很緩慢”。許知遠將這次寫作視為“一樁徹頭徹尾的苦役”。偶爾,筆尖觸到酒精,火花四濺,靈光乍現。


許知遠記得在寫梁啟超序言的那晚,他喝了好多威士忌,“不知道哪來的亢奮”,從晚上10點寫到凌晨4點,洋洋灑灑寫了六千多字。那一節寫的正好是梁啟超到日本使館避難隨即逃亡日本的歷程。


奔命的梁啟超,疾書的許知遠。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不過,“大部分時候基本上就是在擠牙膏那樣寫”,許知遠不避諱談創作中的焦慮。好友馬希哲記得,許知遠在寫梁啟超時,“無時無刻不在說‘寫不出來怎麼辦’‘這個想法到底行不行’”。就算是擠牙膏,還是要寫下去,“當牙膏擠到一半或是開始擠的時候,不擠更痛苦”,許知遠開玩笑地說。


馬希哲覺得,許知遠寫梁啟超是很合適的,因為“兩人的職業生涯軌跡很相似”。


許知遠也告訴本刊記者,他跟梁啟超都曾是報人,都喜歡到處旅行,對世界有好奇心,“我覺得我們都算很單純的人”。

"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許知遠關心全世界的年輕人。


他走上臺,作為一場浮世繪展覽的嘉賓。標誌性的白襯衫、修身牛仔褲,右邊的屁股兜裡卷著一本藍色封面的書。相比起兩位嘉賓的拘謹,許知遠顯得放鬆,手臂搭在椅背上,腳下穿著人字拖。


他再一次成為發問者。許知遠向來自日本的嘉賓詢問:“看著日劇、漫畫長大的日本年輕人還能否理解江戶時代的浮世繪?”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這是一個典型的“許知遠式提問”。


在他的訪談節目《十三邀》裡,他總是試圖追問他的採訪對象對這個時代的看法。他問林志玲,怎麼看東亞社會審美的單調性?他問俞飛鴻,你那麼美,為什麼要拍那麼庸俗的劇?他問李誕,生活哪有這麼嚴峻?他問木村拓哉,有沒有想利用自己的能量改變日本?他問張藝謀,你為什麼要拍一部爛片?他笨拙而執著地發問,除了把天兒聊死,他很少能得到真正的回答,他因此被稱為“最不會聊天的主持人”或者“最令人無比尷尬的公知”。


在這個時代,公共知識分子成了一個被群嘲的詞。在之前的採訪中,許知遠的朋友還特意叮囑記者,千萬別把許知遠寫成“公知”。許知遠沒有這種擔憂,“我當然是一個知識分子了,我從不諱言這一點”。


他成了被攻擊的“靶子”。在接受“紅板報”採訪時他說:“在這樣一個反智的時代,我堅定地聲稱自己是一個知識分子,它必然會引起各種各樣的衝突。”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許知遠作為一個曾經的媒體人,他當然知道一旦涉足大眾傳播,就不可避免招來非議,“你也可以非常愛惜羽毛,就在知識分子世界裡,與大眾不發生關係,你的形象或狀態一直是那個樣子”。這是很多人的選擇,但不是許知遠的。


也許是因為他足夠自戀,也許他是個樂觀主義者,他決定還是要做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要“對世界進行廣泛發言”:他寫專欄,開書店,錄電臺,做訪談……


在《十三邀》裡不斷以“知識分子”的身份試圖喚醒採訪對象卻屢屢碰壁之後,許知遠或許在另一個時空裡找到了慰藉。他今年一口氣出版了兩本新書:《青年變革者:梁啟超1873—1898》和《遊蕩集》。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許知遠說前者是他“四十年來最重要的作品”。書裡回顧了梁啟超從出生到百日維新失敗流亡日本的歲月。這不過是梁啟超傳的前奏,許知遠計劃要寫三卷本,使其成為一部近代中國的百科全書,“展現出幾代人的焦灼與渴望、勇氣與怯懦”。這是他在視頻訪談中最想從嘉賓身上得到的,但要麼被雲淡風輕地一筆帶過,要麼被嘻嘻哈哈地插科打諢過去,要麼被正襟危坐地忽視了。


“梁啟超那一代人也面臨一個加速度的、技術革命與知識爆炸的時代,他應對這些變革時的勇敢與迷惘”,激起了許知遠強烈的共鳴。這或許是一場跨越時空的《十三邀》,他追問梁啟超,時代的困境到底何解?


“假如你邀請梁啟超上《十三邀》,會如何自我介紹?”本刊記者問他。


許知遠沒有思考太久,“我想做他的追隨者”。很快,他又重複了一遍:“我會很誠懇地跟他說我想追隨他”。


散文集《遊蕩集》則收集了許知遠在日常生活和旅行中的意念斷片。許知遠邊走邊聊,口中還是絮叨著同一個母題:對當下中國的不解,以及試著理解這個時代。


他是個遊蕩者,穿梭在不同時空,只尋找一個答案。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讀聖賢書,所為何事?


許知遠選了羅振宇作為《十三邀》的第一個採訪對象。


這簡直是一次災難性的對談——一個“可憐唱輓歌的人”與一個“那個唱輓歌的人”。許知遠不認為知識應該如此實用,而羅振宇卻覺得“本該如此”。


第一次嘗試,許知遠沒能找到“知識分子”的知己。也許,往回找會運氣好一些。


“讀聖賢書,所為何事?”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許知遠再三向蔡瀾強調,自己很喜歡這句話。蔡瀾的父親蔡文玄早在上世紀20年代就是一位愛國青年,曾在汕頭辦報呼籲“謀國之士奮然興起”。許知遠以為從小耳濡目染的蔡瀾也許能解答他的問題。他相信,“感官主義者”蔡瀾內心一定是“道德主義者”,面對當下這個社會,他如何自處?


蔡瀾四兩撥千斤,用琳琅滿目的吃吃喝喝擋了過去。許知遠再追問,蔡瀾勸他:“不要想得太多呀,老兄。”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類似挫敗是常態。對許知遠而言,寫梁啟超傳是一個“避難所”,“我也深深地被那一代知識分子身上那種強烈的,想去改變社會、參與行動的那種熱情所打動了,因為我們這代人其實普遍屬於行動無能的一代人”。


梁啟超是在許知遠遊蕩書店時被發現的。2013年,剛過37歲的許知遠厭倦新聞業,從北京搬到舊金山。他喜歡到哥倫布街上的城市之光書店打發時間。他記得那天一進門,就在推薦書架的位置上看到了一張中國人的臉——梁啟超。那是一本印著很多人的書刊封面,大約30歲的梁啟超一扭頭,就能捱上印度詩人泰戈爾和阿富汗思想家哲馬魯丁·阿富汗尼。


許知遠一下子被擊中了。他最早是在小時候讀過的課文《少年中國說》裡知道梁啟超的。許知遠的偶像、臺灣作家李敖也在《北京法源寺》裡寫過樑啟超。決定寫梁啟超之後,他數度翻開《北京法源寺》,帶著它去法源寺閒坐,想象李敖筆下的那個世界,這能幫助他理解當時的社會情緒和人物內心。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在“被書架上的梁啟超注視了兩年之後”,許知遠終於在2015年9月的一個晚上寫下了第一行字:“對於自己的出生年份,梁啟超日後寫道,是太平天國在南京覆滅後的第十年,大學士曾國藩逝世一年後,普法戰爭結束的第三年,意大利則在這一年於羅馬建國。”他獨居,喝著酒,也許是蘇格蘭威士忌,BBC古典音樂臺24小時持續流淌著音樂。


後來他好幾次想過要修改這個開頭,“但不知道怎麼改,就放在那了”。


第一筆鑿下去,進度“很緩慢”。許知遠將這次寫作視為“一樁徹頭徹尾的苦役”。偶爾,筆尖觸到酒精,火花四濺,靈光乍現。


許知遠記得在寫梁啟超序言的那晚,他喝了好多威士忌,“不知道哪來的亢奮”,從晚上10點寫到凌晨4點,洋洋灑灑寫了六千多字。那一節寫的正好是梁啟超到日本使館避難隨即逃亡日本的歷程。


奔命的梁啟超,疾書的許知遠。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不過,“大部分時候基本上就是在擠牙膏那樣寫”,許知遠不避諱談創作中的焦慮。好友馬希哲記得,許知遠在寫梁啟超時,“無時無刻不在說‘寫不出來怎麼辦’‘這個想法到底行不行’”。就算是擠牙膏,還是要寫下去,“當牙膏擠到一半或是開始擠的時候,不擠更痛苦”,許知遠開玩笑地說。


馬希哲覺得,許知遠寫梁啟超是很合適的,因為“兩人的職業生涯軌跡很相似”。


許知遠也告訴本刊記者,他跟梁啟超都曾是報人,都喜歡到處旅行,對世界有好奇心,“我覺得我們都算很單純的人”。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他花了整整三個章節寫梁啟超辦《時務報》的經歷。他想關注的問題太多,從報紙的發行到報社內部的股東。


許知遠二十幾歲做主筆,寫專欄,也創辦雜誌,身上還有沒蛻乾淨的報人氣質。馬希哲記得許知遠每次發來的書稿都會做成雙欄,行距和字間距都是仔細調過的固定格式。


許知遠覺得,梁啟超那一代人跟現在這一代人其實都是一樣的,都是歷史的俘虜。他想知道,此刻的中國對梁啟超會有何種迴響,“寫他其實是對此刻困境的一種迴應”。他問梁啟超,也問所有人,讀聖賢書,所為何事?


"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許知遠關心全世界的年輕人。


他走上臺,作為一場浮世繪展覽的嘉賓。標誌性的白襯衫、修身牛仔褲,右邊的屁股兜裡卷著一本藍色封面的書。相比起兩位嘉賓的拘謹,許知遠顯得放鬆,手臂搭在椅背上,腳下穿著人字拖。


他再一次成為發問者。許知遠向來自日本的嘉賓詢問:“看著日劇、漫畫長大的日本年輕人還能否理解江戶時代的浮世繪?”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這是一個典型的“許知遠式提問”。


在他的訪談節目《十三邀》裡,他總是試圖追問他的採訪對象對這個時代的看法。他問林志玲,怎麼看東亞社會審美的單調性?他問俞飛鴻,你那麼美,為什麼要拍那麼庸俗的劇?他問李誕,生活哪有這麼嚴峻?他問木村拓哉,有沒有想利用自己的能量改變日本?他問張藝謀,你為什麼要拍一部爛片?他笨拙而執著地發問,除了把天兒聊死,他很少能得到真正的回答,他因此被稱為“最不會聊天的主持人”或者“最令人無比尷尬的公知”。


在這個時代,公共知識分子成了一個被群嘲的詞。在之前的採訪中,許知遠的朋友還特意叮囑記者,千萬別把許知遠寫成“公知”。許知遠沒有這種擔憂,“我當然是一個知識分子了,我從不諱言這一點”。


他成了被攻擊的“靶子”。在接受“紅板報”採訪時他說:“在這樣一個反智的時代,我堅定地聲稱自己是一個知識分子,它必然會引起各種各樣的衝突。”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許知遠作為一個曾經的媒體人,他當然知道一旦涉足大眾傳播,就不可避免招來非議,“你也可以非常愛惜羽毛,就在知識分子世界裡,與大眾不發生關係,你的形象或狀態一直是那個樣子”。這是很多人的選擇,但不是許知遠的。


也許是因為他足夠自戀,也許他是個樂觀主義者,他決定還是要做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要“對世界進行廣泛發言”:他寫專欄,開書店,錄電臺,做訪談……


在《十三邀》裡不斷以“知識分子”的身份試圖喚醒採訪對象卻屢屢碰壁之後,許知遠或許在另一個時空裡找到了慰藉。他今年一口氣出版了兩本新書:《青年變革者:梁啟超1873—1898》和《遊蕩集》。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許知遠說前者是他“四十年來最重要的作品”。書裡回顧了梁啟超從出生到百日維新失敗流亡日本的歲月。這不過是梁啟超傳的前奏,許知遠計劃要寫三卷本,使其成為一部近代中國的百科全書,“展現出幾代人的焦灼與渴望、勇氣與怯懦”。這是他在視頻訪談中最想從嘉賓身上得到的,但要麼被雲淡風輕地一筆帶過,要麼被嘻嘻哈哈地插科打諢過去,要麼被正襟危坐地忽視了。


“梁啟超那一代人也面臨一個加速度的、技術革命與知識爆炸的時代,他應對這些變革時的勇敢與迷惘”,激起了許知遠強烈的共鳴。這或許是一場跨越時空的《十三邀》,他追問梁啟超,時代的困境到底何解?


“假如你邀請梁啟超上《十三邀》,會如何自我介紹?”本刊記者問他。


許知遠沒有思考太久,“我想做他的追隨者”。很快,他又重複了一遍:“我會很誠懇地跟他說我想追隨他”。


散文集《遊蕩集》則收集了許知遠在日常生活和旅行中的意念斷片。許知遠邊走邊聊,口中還是絮叨著同一個母題:對當下中國的不解,以及試著理解這個時代。


他是個遊蕩者,穿梭在不同時空,只尋找一個答案。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讀聖賢書,所為何事?


許知遠選了羅振宇作為《十三邀》的第一個採訪對象。


這簡直是一次災難性的對談——一個“可憐唱輓歌的人”與一個“那個唱輓歌的人”。許知遠不認為知識應該如此實用,而羅振宇卻覺得“本該如此”。


第一次嘗試,許知遠沒能找到“知識分子”的知己。也許,往回找會運氣好一些。


“讀聖賢書,所為何事?”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許知遠再三向蔡瀾強調,自己很喜歡這句話。蔡瀾的父親蔡文玄早在上世紀20年代就是一位愛國青年,曾在汕頭辦報呼籲“謀國之士奮然興起”。許知遠以為從小耳濡目染的蔡瀾也許能解答他的問題。他相信,“感官主義者”蔡瀾內心一定是“道德主義者”,面對當下這個社會,他如何自處?


蔡瀾四兩撥千斤,用琳琅滿目的吃吃喝喝擋了過去。許知遠再追問,蔡瀾勸他:“不要想得太多呀,老兄。”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類似挫敗是常態。對許知遠而言,寫梁啟超傳是一個“避難所”,“我也深深地被那一代知識分子身上那種強烈的,想去改變社會、參與行動的那種熱情所打動了,因為我們這代人其實普遍屬於行動無能的一代人”。


梁啟超是在許知遠遊蕩書店時被發現的。2013年,剛過37歲的許知遠厭倦新聞業,從北京搬到舊金山。他喜歡到哥倫布街上的城市之光書店打發時間。他記得那天一進門,就在推薦書架的位置上看到了一張中國人的臉——梁啟超。那是一本印著很多人的書刊封面,大約30歲的梁啟超一扭頭,就能捱上印度詩人泰戈爾和阿富汗思想家哲馬魯丁·阿富汗尼。


許知遠一下子被擊中了。他最早是在小時候讀過的課文《少年中國說》裡知道梁啟超的。許知遠的偶像、臺灣作家李敖也在《北京法源寺》裡寫過樑啟超。決定寫梁啟超之後,他數度翻開《北京法源寺》,帶著它去法源寺閒坐,想象李敖筆下的那個世界,這能幫助他理解當時的社會情緒和人物內心。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在“被書架上的梁啟超注視了兩年之後”,許知遠終於在2015年9月的一個晚上寫下了第一行字:“對於自己的出生年份,梁啟超日後寫道,是太平天國在南京覆滅後的第十年,大學士曾國藩逝世一年後,普法戰爭結束的第三年,意大利則在這一年於羅馬建國。”他獨居,喝著酒,也許是蘇格蘭威士忌,BBC古典音樂臺24小時持續流淌著音樂。


後來他好幾次想過要修改這個開頭,“但不知道怎麼改,就放在那了”。


第一筆鑿下去,進度“很緩慢”。許知遠將這次寫作視為“一樁徹頭徹尾的苦役”。偶爾,筆尖觸到酒精,火花四濺,靈光乍現。


許知遠記得在寫梁啟超序言的那晚,他喝了好多威士忌,“不知道哪來的亢奮”,從晚上10點寫到凌晨4點,洋洋灑灑寫了六千多字。那一節寫的正好是梁啟超到日本使館避難隨即逃亡日本的歷程。


奔命的梁啟超,疾書的許知遠。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不過,“大部分時候基本上就是在擠牙膏那樣寫”,許知遠不避諱談創作中的焦慮。好友馬希哲記得,許知遠在寫梁啟超時,“無時無刻不在說‘寫不出來怎麼辦’‘這個想法到底行不行’”。就算是擠牙膏,還是要寫下去,“當牙膏擠到一半或是開始擠的時候,不擠更痛苦”,許知遠開玩笑地說。


馬希哲覺得,許知遠寫梁啟超是很合適的,因為“兩人的職業生涯軌跡很相似”。


許知遠也告訴本刊記者,他跟梁啟超都曾是報人,都喜歡到處旅行,對世界有好奇心,“我覺得我們都算很單純的人”。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他花了整整三個章節寫梁啟超辦《時務報》的經歷。他想關注的問題太多,從報紙的發行到報社內部的股東。


許知遠二十幾歲做主筆,寫專欄,也創辦雜誌,身上還有沒蛻乾淨的報人氣質。馬希哲記得許知遠每次發來的書稿都會做成雙欄,行距和字間距都是仔細調過的固定格式。


許知遠覺得,梁啟超那一代人跟現在這一代人其實都是一樣的,都是歷史的俘虜。他想知道,此刻的中國對梁啟超會有何種迴響,“寫他其實是對此刻困境的一種迴應”。他問梁啟超,也問所有人,讀聖賢書,所為何事?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我就像一個樹洞,一個收集者”


許知遠曾說,自己僅用30%的時間做節目,剩下70%的時間都用來寫作。


其實那70%的時間未必都埋頭在書桌前。


在採訪前,很多人說,許知遠的耐心不怎麼好。他坦承,“我討厭固定的方式”。寫不出文章的時候,就去做些別的,這是他所謂的“交替式休息”,“寫梁啟超是逃避《十三邀》的休息,拍《十三邀》是寫梁啟超的休息,做播客是另一種休息,都休息不過來的時候,就去管理公司。他們都說,管得很糟,也是一種休息”。


他也會去找朋友喝酒,用咖啡、酒精和音樂來“刺激感受力”,四季酒店和寶格麗酒店都是不錯的選擇。再者,還能去旅行。


對許知遠說,旅行的意義,“逃離當下和追求新鮮,必然是同時發生的”。

"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許知遠關心全世界的年輕人。


他走上臺,作為一場浮世繪展覽的嘉賓。標誌性的白襯衫、修身牛仔褲,右邊的屁股兜裡卷著一本藍色封面的書。相比起兩位嘉賓的拘謹,許知遠顯得放鬆,手臂搭在椅背上,腳下穿著人字拖。


他再一次成為發問者。許知遠向來自日本的嘉賓詢問:“看著日劇、漫畫長大的日本年輕人還能否理解江戶時代的浮世繪?”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這是一個典型的“許知遠式提問”。


在他的訪談節目《十三邀》裡,他總是試圖追問他的採訪對象對這個時代的看法。他問林志玲,怎麼看東亞社會審美的單調性?他問俞飛鴻,你那麼美,為什麼要拍那麼庸俗的劇?他問李誕,生活哪有這麼嚴峻?他問木村拓哉,有沒有想利用自己的能量改變日本?他問張藝謀,你為什麼要拍一部爛片?他笨拙而執著地發問,除了把天兒聊死,他很少能得到真正的回答,他因此被稱為“最不會聊天的主持人”或者“最令人無比尷尬的公知”。


在這個時代,公共知識分子成了一個被群嘲的詞。在之前的採訪中,許知遠的朋友還特意叮囑記者,千萬別把許知遠寫成“公知”。許知遠沒有這種擔憂,“我當然是一個知識分子了,我從不諱言這一點”。


他成了被攻擊的“靶子”。在接受“紅板報”採訪時他說:“在這樣一個反智的時代,我堅定地聲稱自己是一個知識分子,它必然會引起各種各樣的衝突。”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許知遠作為一個曾經的媒體人,他當然知道一旦涉足大眾傳播,就不可避免招來非議,“你也可以非常愛惜羽毛,就在知識分子世界裡,與大眾不發生關係,你的形象或狀態一直是那個樣子”。這是很多人的選擇,但不是許知遠的。


也許是因為他足夠自戀,也許他是個樂觀主義者,他決定還是要做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要“對世界進行廣泛發言”:他寫專欄,開書店,錄電臺,做訪談……


在《十三邀》裡不斷以“知識分子”的身份試圖喚醒採訪對象卻屢屢碰壁之後,許知遠或許在另一個時空裡找到了慰藉。他今年一口氣出版了兩本新書:《青年變革者:梁啟超1873—1898》和《遊蕩集》。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許知遠說前者是他“四十年來最重要的作品”。書裡回顧了梁啟超從出生到百日維新失敗流亡日本的歲月。這不過是梁啟超傳的前奏,許知遠計劃要寫三卷本,使其成為一部近代中國的百科全書,“展現出幾代人的焦灼與渴望、勇氣與怯懦”。這是他在視頻訪談中最想從嘉賓身上得到的,但要麼被雲淡風輕地一筆帶過,要麼被嘻嘻哈哈地插科打諢過去,要麼被正襟危坐地忽視了。


“梁啟超那一代人也面臨一個加速度的、技術革命與知識爆炸的時代,他應對這些變革時的勇敢與迷惘”,激起了許知遠強烈的共鳴。這或許是一場跨越時空的《十三邀》,他追問梁啟超,時代的困境到底何解?


“假如你邀請梁啟超上《十三邀》,會如何自我介紹?”本刊記者問他。


許知遠沒有思考太久,“我想做他的追隨者”。很快,他又重複了一遍:“我會很誠懇地跟他說我想追隨他”。


散文集《遊蕩集》則收集了許知遠在日常生活和旅行中的意念斷片。許知遠邊走邊聊,口中還是絮叨著同一個母題:對當下中國的不解,以及試著理解這個時代。


他是個遊蕩者,穿梭在不同時空,只尋找一個答案。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讀聖賢書,所為何事?


許知遠選了羅振宇作為《十三邀》的第一個採訪對象。


這簡直是一次災難性的對談——一個“可憐唱輓歌的人”與一個“那個唱輓歌的人”。許知遠不認為知識應該如此實用,而羅振宇卻覺得“本該如此”。


第一次嘗試,許知遠沒能找到“知識分子”的知己。也許,往回找會運氣好一些。


“讀聖賢書,所為何事?”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許知遠再三向蔡瀾強調,自己很喜歡這句話。蔡瀾的父親蔡文玄早在上世紀20年代就是一位愛國青年,曾在汕頭辦報呼籲“謀國之士奮然興起”。許知遠以為從小耳濡目染的蔡瀾也許能解答他的問題。他相信,“感官主義者”蔡瀾內心一定是“道德主義者”,面對當下這個社會,他如何自處?


蔡瀾四兩撥千斤,用琳琅滿目的吃吃喝喝擋了過去。許知遠再追問,蔡瀾勸他:“不要想得太多呀,老兄。”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類似挫敗是常態。對許知遠而言,寫梁啟超傳是一個“避難所”,“我也深深地被那一代知識分子身上那種強烈的,想去改變社會、參與行動的那種熱情所打動了,因為我們這代人其實普遍屬於行動無能的一代人”。


梁啟超是在許知遠遊蕩書店時被發現的。2013年,剛過37歲的許知遠厭倦新聞業,從北京搬到舊金山。他喜歡到哥倫布街上的城市之光書店打發時間。他記得那天一進門,就在推薦書架的位置上看到了一張中國人的臉——梁啟超。那是一本印著很多人的書刊封面,大約30歲的梁啟超一扭頭,就能捱上印度詩人泰戈爾和阿富汗思想家哲馬魯丁·阿富汗尼。


許知遠一下子被擊中了。他最早是在小時候讀過的課文《少年中國說》裡知道梁啟超的。許知遠的偶像、臺灣作家李敖也在《北京法源寺》裡寫過樑啟超。決定寫梁啟超之後,他數度翻開《北京法源寺》,帶著它去法源寺閒坐,想象李敖筆下的那個世界,這能幫助他理解當時的社會情緒和人物內心。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在“被書架上的梁啟超注視了兩年之後”,許知遠終於在2015年9月的一個晚上寫下了第一行字:“對於自己的出生年份,梁啟超日後寫道,是太平天國在南京覆滅後的第十年,大學士曾國藩逝世一年後,普法戰爭結束的第三年,意大利則在這一年於羅馬建國。”他獨居,喝著酒,也許是蘇格蘭威士忌,BBC古典音樂臺24小時持續流淌著音樂。


後來他好幾次想過要修改這個開頭,“但不知道怎麼改,就放在那了”。


第一筆鑿下去,進度“很緩慢”。許知遠將這次寫作視為“一樁徹頭徹尾的苦役”。偶爾,筆尖觸到酒精,火花四濺,靈光乍現。


許知遠記得在寫梁啟超序言的那晚,他喝了好多威士忌,“不知道哪來的亢奮”,從晚上10點寫到凌晨4點,洋洋灑灑寫了六千多字。那一節寫的正好是梁啟超到日本使館避難隨即逃亡日本的歷程。


奔命的梁啟超,疾書的許知遠。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不過,“大部分時候基本上就是在擠牙膏那樣寫”,許知遠不避諱談創作中的焦慮。好友馬希哲記得,許知遠在寫梁啟超時,“無時無刻不在說‘寫不出來怎麼辦’‘這個想法到底行不行’”。就算是擠牙膏,還是要寫下去,“當牙膏擠到一半或是開始擠的時候,不擠更痛苦”,許知遠開玩笑地說。


馬希哲覺得,許知遠寫梁啟超是很合適的,因為“兩人的職業生涯軌跡很相似”。


許知遠也告訴本刊記者,他跟梁啟超都曾是報人,都喜歡到處旅行,對世界有好奇心,“我覺得我們都算很單純的人”。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他花了整整三個章節寫梁啟超辦《時務報》的經歷。他想關注的問題太多,從報紙的發行到報社內部的股東。


許知遠二十幾歲做主筆,寫專欄,也創辦雜誌,身上還有沒蛻乾淨的報人氣質。馬希哲記得許知遠每次發來的書稿都會做成雙欄,行距和字間距都是仔細調過的固定格式。


許知遠覺得,梁啟超那一代人跟現在這一代人其實都是一樣的,都是歷史的俘虜。他想知道,此刻的中國對梁啟超會有何種迴響,“寫他其實是對此刻困境的一種迴應”。他問梁啟超,也問所有人,讀聖賢書,所為何事?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我就像一個樹洞,一個收集者”


許知遠曾說,自己僅用30%的時間做節目,剩下70%的時間都用來寫作。


其實那70%的時間未必都埋頭在書桌前。


在採訪前,很多人說,許知遠的耐心不怎麼好。他坦承,“我討厭固定的方式”。寫不出文章的時候,就去做些別的,這是他所謂的“交替式休息”,“寫梁啟超是逃避《十三邀》的休息,拍《十三邀》是寫梁啟超的休息,做播客是另一種休息,都休息不過來的時候,就去管理公司。他們都說,管得很糟,也是一種休息”。


他也會去找朋友喝酒,用咖啡、酒精和音樂來“刺激感受力”,四季酒店和寶格麗酒店都是不錯的選擇。再者,還能去旅行。


對許知遠說,旅行的意義,“逃離當下和追求新鮮,必然是同時發生的”。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許知遠的旅行是從30歲之後開始的。這一年,他遇到了一個名叫“王子陶”的女人。在《一個遊蕩者的世界》自序裡,許知遠說她是個“不屈不撓、觀察力驚人的旅伴,她通過色彩、味道與人們不經意的小動作,拓展了我對陌生人與陌生社會的理解”。在這之前,許知遠每次旅行都很不自在,“總帶著書,不想亂走”。那位極有好奇心和語言天賦的戀人從2008年起帶他走過很多地方。


2010年,他在另一本遊記散文《祖國的陌生人》中寫道:“我潛意識裡希望,它(旅行)能夠幫我找到一把理解中國的鑰匙。”旅行中,他與礦工、退伍老兵這些“沉默的大多數”聊?天。


許知遠喜歡作家威廉·福克納說過的一句話:“過去從未消逝,它甚至從未過去。”出門旅行和追溯歷史對他來說都一樣有意思,因為“它們都是陌生的地方”。更多時候,他貪心地將魚和熊掌兼得:站在當時當地,勾連歷史未來。

在《遊蕩集》的線下活動中,許知遠說他喜歡“找一個地方變革的痕跡”。對他來說,每個國家和地區都會有極其特殊的、轉折性的時刻。那個時刻總會遺留下一些印記,從中可以看到人是如何反應的,“我們最好和最壞的時刻,都是在這種危險中誕生的”。


許知遠被一場革命吸引去了亞美尼亞。這是一個亞洲和歐洲交界處的外高加索地區的共和制國家。很少有中國人知道這個國家,倘若一定要說一樣頗有記憶點的事,那就是長期承包美國熱搜的明星金·卡戴珊是亞美尼亞裔。


2018年4月23日,在長達1個月的和平抗議後,連續當政10年的獨裁者宣佈辭職。許知遠覺得在全球民主浪潮退卻的時刻,“這是個童話式的故事”。為了感受這種快樂結尾的愉悅,他來到這個陳舊又年輕的國家。


旅行的時候,早上出門頭一件事就是找咖啡館喝咖啡。他喜歡在咖啡館,坐一下午,看街上的人,“他們都是很好看的,每一個都是openbooks”。當然,他也期待有個特別迷人的女人能帶自己走一程,“不過不知道怎麼讓她帶我,想想就算了”。——李誕曾在《十三邀》中提醒他不要在鏡頭前用“女人”這個詞,顯得油膩,得罪觀眾,但許知遠滿不在乎,照用不誤。

"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許知遠關心全世界的年輕人。


他走上臺,作為一場浮世繪展覽的嘉賓。標誌性的白襯衫、修身牛仔褲,右邊的屁股兜裡卷著一本藍色封面的書。相比起兩位嘉賓的拘謹,許知遠顯得放鬆,手臂搭在椅背上,腳下穿著人字拖。


他再一次成為發問者。許知遠向來自日本的嘉賓詢問:“看著日劇、漫畫長大的日本年輕人還能否理解江戶時代的浮世繪?”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這是一個典型的“許知遠式提問”。


在他的訪談節目《十三邀》裡,他總是試圖追問他的採訪對象對這個時代的看法。他問林志玲,怎麼看東亞社會審美的單調性?他問俞飛鴻,你那麼美,為什麼要拍那麼庸俗的劇?他問李誕,生活哪有這麼嚴峻?他問木村拓哉,有沒有想利用自己的能量改變日本?他問張藝謀,你為什麼要拍一部爛片?他笨拙而執著地發問,除了把天兒聊死,他很少能得到真正的回答,他因此被稱為“最不會聊天的主持人”或者“最令人無比尷尬的公知”。


在這個時代,公共知識分子成了一個被群嘲的詞。在之前的採訪中,許知遠的朋友還特意叮囑記者,千萬別把許知遠寫成“公知”。許知遠沒有這種擔憂,“我當然是一個知識分子了,我從不諱言這一點”。


他成了被攻擊的“靶子”。在接受“紅板報”採訪時他說:“在這樣一個反智的時代,我堅定地聲稱自己是一個知識分子,它必然會引起各種各樣的衝突。”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許知遠作為一個曾經的媒體人,他當然知道一旦涉足大眾傳播,就不可避免招來非議,“你也可以非常愛惜羽毛,就在知識分子世界裡,與大眾不發生關係,你的形象或狀態一直是那個樣子”。這是很多人的選擇,但不是許知遠的。


也許是因為他足夠自戀,也許他是個樂觀主義者,他決定還是要做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要“對世界進行廣泛發言”:他寫專欄,開書店,錄電臺,做訪談……


在《十三邀》裡不斷以“知識分子”的身份試圖喚醒採訪對象卻屢屢碰壁之後,許知遠或許在另一個時空裡找到了慰藉。他今年一口氣出版了兩本新書:《青年變革者:梁啟超1873—1898》和《遊蕩集》。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許知遠說前者是他“四十年來最重要的作品”。書裡回顧了梁啟超從出生到百日維新失敗流亡日本的歲月。這不過是梁啟超傳的前奏,許知遠計劃要寫三卷本,使其成為一部近代中國的百科全書,“展現出幾代人的焦灼與渴望、勇氣與怯懦”。這是他在視頻訪談中最想從嘉賓身上得到的,但要麼被雲淡風輕地一筆帶過,要麼被嘻嘻哈哈地插科打諢過去,要麼被正襟危坐地忽視了。


“梁啟超那一代人也面臨一個加速度的、技術革命與知識爆炸的時代,他應對這些變革時的勇敢與迷惘”,激起了許知遠強烈的共鳴。這或許是一場跨越時空的《十三邀》,他追問梁啟超,時代的困境到底何解?


“假如你邀請梁啟超上《十三邀》,會如何自我介紹?”本刊記者問他。


許知遠沒有思考太久,“我想做他的追隨者”。很快,他又重複了一遍:“我會很誠懇地跟他說我想追隨他”。


散文集《遊蕩集》則收集了許知遠在日常生活和旅行中的意念斷片。許知遠邊走邊聊,口中還是絮叨著同一個母題:對當下中國的不解,以及試著理解這個時代。


他是個遊蕩者,穿梭在不同時空,只尋找一個答案。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讀聖賢書,所為何事?


許知遠選了羅振宇作為《十三邀》的第一個採訪對象。


這簡直是一次災難性的對談——一個“可憐唱輓歌的人”與一個“那個唱輓歌的人”。許知遠不認為知識應該如此實用,而羅振宇卻覺得“本該如此”。


第一次嘗試,許知遠沒能找到“知識分子”的知己。也許,往回找會運氣好一些。


“讀聖賢書,所為何事?”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許知遠再三向蔡瀾強調,自己很喜歡這句話。蔡瀾的父親蔡文玄早在上世紀20年代就是一位愛國青年,曾在汕頭辦報呼籲“謀國之士奮然興起”。許知遠以為從小耳濡目染的蔡瀾也許能解答他的問題。他相信,“感官主義者”蔡瀾內心一定是“道德主義者”,面對當下這個社會,他如何自處?


蔡瀾四兩撥千斤,用琳琅滿目的吃吃喝喝擋了過去。許知遠再追問,蔡瀾勸他:“不要想得太多呀,老兄。”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類似挫敗是常態。對許知遠而言,寫梁啟超傳是一個“避難所”,“我也深深地被那一代知識分子身上那種強烈的,想去改變社會、參與行動的那種熱情所打動了,因為我們這代人其實普遍屬於行動無能的一代人”。


梁啟超是在許知遠遊蕩書店時被發現的。2013年,剛過37歲的許知遠厭倦新聞業,從北京搬到舊金山。他喜歡到哥倫布街上的城市之光書店打發時間。他記得那天一進門,就在推薦書架的位置上看到了一張中國人的臉——梁啟超。那是一本印著很多人的書刊封面,大約30歲的梁啟超一扭頭,就能捱上印度詩人泰戈爾和阿富汗思想家哲馬魯丁·阿富汗尼。


許知遠一下子被擊中了。他最早是在小時候讀過的課文《少年中國說》裡知道梁啟超的。許知遠的偶像、臺灣作家李敖也在《北京法源寺》裡寫過樑啟超。決定寫梁啟超之後,他數度翻開《北京法源寺》,帶著它去法源寺閒坐,想象李敖筆下的那個世界,這能幫助他理解當時的社會情緒和人物內心。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在“被書架上的梁啟超注視了兩年之後”,許知遠終於在2015年9月的一個晚上寫下了第一行字:“對於自己的出生年份,梁啟超日後寫道,是太平天國在南京覆滅後的第十年,大學士曾國藩逝世一年後,普法戰爭結束的第三年,意大利則在這一年於羅馬建國。”他獨居,喝著酒,也許是蘇格蘭威士忌,BBC古典音樂臺24小時持續流淌著音樂。


後來他好幾次想過要修改這個開頭,“但不知道怎麼改,就放在那了”。


第一筆鑿下去,進度“很緩慢”。許知遠將這次寫作視為“一樁徹頭徹尾的苦役”。偶爾,筆尖觸到酒精,火花四濺,靈光乍現。


許知遠記得在寫梁啟超序言的那晚,他喝了好多威士忌,“不知道哪來的亢奮”,從晚上10點寫到凌晨4點,洋洋灑灑寫了六千多字。那一節寫的正好是梁啟超到日本使館避難隨即逃亡日本的歷程。


奔命的梁啟超,疾書的許知遠。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不過,“大部分時候基本上就是在擠牙膏那樣寫”,許知遠不避諱談創作中的焦慮。好友馬希哲記得,許知遠在寫梁啟超時,“無時無刻不在說‘寫不出來怎麼辦’‘這個想法到底行不行’”。就算是擠牙膏,還是要寫下去,“當牙膏擠到一半或是開始擠的時候,不擠更痛苦”,許知遠開玩笑地說。


馬希哲覺得,許知遠寫梁啟超是很合適的,因為“兩人的職業生涯軌跡很相似”。


許知遠也告訴本刊記者,他跟梁啟超都曾是報人,都喜歡到處旅行,對世界有好奇心,“我覺得我們都算很單純的人”。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他花了整整三個章節寫梁啟超辦《時務報》的經歷。他想關注的問題太多,從報紙的發行到報社內部的股東。


許知遠二十幾歲做主筆,寫專欄,也創辦雜誌,身上還有沒蛻乾淨的報人氣質。馬希哲記得許知遠每次發來的書稿都會做成雙欄,行距和字間距都是仔細調過的固定格式。


許知遠覺得,梁啟超那一代人跟現在這一代人其實都是一樣的,都是歷史的俘虜。他想知道,此刻的中國對梁啟超會有何種迴響,“寫他其實是對此刻困境的一種迴應”。他問梁啟超,也問所有人,讀聖賢書,所為何事?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我就像一個樹洞,一個收集者”


許知遠曾說,自己僅用30%的時間做節目,剩下70%的時間都用來寫作。


其實那70%的時間未必都埋頭在書桌前。


在採訪前,很多人說,許知遠的耐心不怎麼好。他坦承,“我討厭固定的方式”。寫不出文章的時候,就去做些別的,這是他所謂的“交替式休息”,“寫梁啟超是逃避《十三邀》的休息,拍《十三邀》是寫梁啟超的休息,做播客是另一種休息,都休息不過來的時候,就去管理公司。他們都說,管得很糟,也是一種休息”。


他也會去找朋友喝酒,用咖啡、酒精和音樂來“刺激感受力”,四季酒店和寶格麗酒店都是不錯的選擇。再者,還能去旅行。


對許知遠說,旅行的意義,“逃離當下和追求新鮮,必然是同時發生的”。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許知遠的旅行是從30歲之後開始的。這一年,他遇到了一個名叫“王子陶”的女人。在《一個遊蕩者的世界》自序裡,許知遠說她是個“不屈不撓、觀察力驚人的旅伴,她通過色彩、味道與人們不經意的小動作,拓展了我對陌生人與陌生社會的理解”。在這之前,許知遠每次旅行都很不自在,“總帶著書,不想亂走”。那位極有好奇心和語言天賦的戀人從2008年起帶他走過很多地方。


2010年,他在另一本遊記散文《祖國的陌生人》中寫道:“我潛意識裡希望,它(旅行)能夠幫我找到一把理解中國的鑰匙。”旅行中,他與礦工、退伍老兵這些“沉默的大多數”聊?天。


許知遠喜歡作家威廉·福克納說過的一句話:“過去從未消逝,它甚至從未過去。”出門旅行和追溯歷史對他來說都一樣有意思,因為“它們都是陌生的地方”。更多時候,他貪心地將魚和熊掌兼得:站在當時當地,勾連歷史未來。

在《遊蕩集》的線下活動中,許知遠說他喜歡“找一個地方變革的痕跡”。對他來說,每個國家和地區都會有極其特殊的、轉折性的時刻。那個時刻總會遺留下一些印記,從中可以看到人是如何反應的,“我們最好和最壞的時刻,都是在這種危險中誕生的”。


許知遠被一場革命吸引去了亞美尼亞。這是一個亞洲和歐洲交界處的外高加索地區的共和制國家。很少有中國人知道這個國家,倘若一定要說一樣頗有記憶點的事,那就是長期承包美國熱搜的明星金·卡戴珊是亞美尼亞裔。


2018年4月23日,在長達1個月的和平抗議後,連續當政10年的獨裁者宣佈辭職。許知遠覺得在全球民主浪潮退卻的時刻,“這是個童話式的故事”。為了感受這種快樂結尾的愉悅,他來到這個陳舊又年輕的國家。


旅行的時候,早上出門頭一件事就是找咖啡館喝咖啡。他喜歡在咖啡館,坐一下午,看街上的人,“他們都是很好看的,每一個都是openbooks”。當然,他也期待有個特別迷人的女人能帶自己走一程,“不過不知道怎麼讓她帶我,想想就算了”。——李誕曾在《十三邀》中提醒他不要在鏡頭前用“女人”這個詞,顯得油膩,得罪觀眾,但許知遠滿不在乎,照用不誤。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有意外收穫的旅行可以稱之為“完美”。


許知遠曾在舊金山唐人街意外遇到一位洪門致公堂的“龍頭大哥”。洪門是中國傳統的民間組織,舊金山洪門致公堂則起源於1848年。


“樑先生是保皇黨,是中華總會接待他,孫先生倒是每次都來的”,洪門大哥周國祥告訴許知遠。在流亡歲月中,他們給予了孫中山支持。


許知遠與這個身上有兩條青龍,“8歲入道,9歲捅人,12歲嫖妓,只讀到小學3年級”的大哥一起喝了咖啡,吃了廣東菜,“原本模模糊糊的那段歷史就這樣以生動具體的方式呈現在了眼前”。


無論是《祖國的陌生人》還是《一個遊蕩者的世界》,無論是《十三邀》還是《遊蕩集》,許知遠說,他在跟大量的陌生人聊天,“我就像一個樹洞,一個收集者”。他選擇從更多人那裡尋找困境的解決之道。


“你本身在生活中就是個遊蕩者嗎?”本刊記者問他。


“嗯”,許知遠沒有遲疑,“我討厭固定的方式”。無論生活還是創作,他都需要驚奇感,“可能是心理比較幼稚吧,小孩才需要驚奇感”。

"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許知遠關心全世界的年輕人。


他走上臺,作為一場浮世繪展覽的嘉賓。標誌性的白襯衫、修身牛仔褲,右邊的屁股兜裡卷著一本藍色封面的書。相比起兩位嘉賓的拘謹,許知遠顯得放鬆,手臂搭在椅背上,腳下穿著人字拖。


他再一次成為發問者。許知遠向來自日本的嘉賓詢問:“看著日劇、漫畫長大的日本年輕人還能否理解江戶時代的浮世繪?”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這是一個典型的“許知遠式提問”。


在他的訪談節目《十三邀》裡,他總是試圖追問他的採訪對象對這個時代的看法。他問林志玲,怎麼看東亞社會審美的單調性?他問俞飛鴻,你那麼美,為什麼要拍那麼庸俗的劇?他問李誕,生活哪有這麼嚴峻?他問木村拓哉,有沒有想利用自己的能量改變日本?他問張藝謀,你為什麼要拍一部爛片?他笨拙而執著地發問,除了把天兒聊死,他很少能得到真正的回答,他因此被稱為“最不會聊天的主持人”或者“最令人無比尷尬的公知”。


在這個時代,公共知識分子成了一個被群嘲的詞。在之前的採訪中,許知遠的朋友還特意叮囑記者,千萬別把許知遠寫成“公知”。許知遠沒有這種擔憂,“我當然是一個知識分子了,我從不諱言這一點”。


他成了被攻擊的“靶子”。在接受“紅板報”採訪時他說:“在這樣一個反智的時代,我堅定地聲稱自己是一個知識分子,它必然會引起各種各樣的衝突。”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許知遠作為一個曾經的媒體人,他當然知道一旦涉足大眾傳播,就不可避免招來非議,“你也可以非常愛惜羽毛,就在知識分子世界裡,與大眾不發生關係,你的形象或狀態一直是那個樣子”。這是很多人的選擇,但不是許知遠的。


也許是因為他足夠自戀,也許他是個樂觀主義者,他決定還是要做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要“對世界進行廣泛發言”:他寫專欄,開書店,錄電臺,做訪談……


在《十三邀》裡不斷以“知識分子”的身份試圖喚醒採訪對象卻屢屢碰壁之後,許知遠或許在另一個時空裡找到了慰藉。他今年一口氣出版了兩本新書:《青年變革者:梁啟超1873—1898》和《遊蕩集》。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許知遠說前者是他“四十年來最重要的作品”。書裡回顧了梁啟超從出生到百日維新失敗流亡日本的歲月。這不過是梁啟超傳的前奏,許知遠計劃要寫三卷本,使其成為一部近代中國的百科全書,“展現出幾代人的焦灼與渴望、勇氣與怯懦”。這是他在視頻訪談中最想從嘉賓身上得到的,但要麼被雲淡風輕地一筆帶過,要麼被嘻嘻哈哈地插科打諢過去,要麼被正襟危坐地忽視了。


“梁啟超那一代人也面臨一個加速度的、技術革命與知識爆炸的時代,他應對這些變革時的勇敢與迷惘”,激起了許知遠強烈的共鳴。這或許是一場跨越時空的《十三邀》,他追問梁啟超,時代的困境到底何解?


“假如你邀請梁啟超上《十三邀》,會如何自我介紹?”本刊記者問他。


許知遠沒有思考太久,“我想做他的追隨者”。很快,他又重複了一遍:“我會很誠懇地跟他說我想追隨他”。


散文集《遊蕩集》則收集了許知遠在日常生活和旅行中的意念斷片。許知遠邊走邊聊,口中還是絮叨著同一個母題:對當下中國的不解,以及試著理解這個時代。


他是個遊蕩者,穿梭在不同時空,只尋找一個答案。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讀聖賢書,所為何事?


許知遠選了羅振宇作為《十三邀》的第一個採訪對象。


這簡直是一次災難性的對談——一個“可憐唱輓歌的人”與一個“那個唱輓歌的人”。許知遠不認為知識應該如此實用,而羅振宇卻覺得“本該如此”。


第一次嘗試,許知遠沒能找到“知識分子”的知己。也許,往回找會運氣好一些。


“讀聖賢書,所為何事?”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許知遠再三向蔡瀾強調,自己很喜歡這句話。蔡瀾的父親蔡文玄早在上世紀20年代就是一位愛國青年,曾在汕頭辦報呼籲“謀國之士奮然興起”。許知遠以為從小耳濡目染的蔡瀾也許能解答他的問題。他相信,“感官主義者”蔡瀾內心一定是“道德主義者”,面對當下這個社會,他如何自處?


蔡瀾四兩撥千斤,用琳琅滿目的吃吃喝喝擋了過去。許知遠再追問,蔡瀾勸他:“不要想得太多呀,老兄。”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類似挫敗是常態。對許知遠而言,寫梁啟超傳是一個“避難所”,“我也深深地被那一代知識分子身上那種強烈的,想去改變社會、參與行動的那種熱情所打動了,因為我們這代人其實普遍屬於行動無能的一代人”。


梁啟超是在許知遠遊蕩書店時被發現的。2013年,剛過37歲的許知遠厭倦新聞業,從北京搬到舊金山。他喜歡到哥倫布街上的城市之光書店打發時間。他記得那天一進門,就在推薦書架的位置上看到了一張中國人的臉——梁啟超。那是一本印著很多人的書刊封面,大約30歲的梁啟超一扭頭,就能捱上印度詩人泰戈爾和阿富汗思想家哲馬魯丁·阿富汗尼。


許知遠一下子被擊中了。他最早是在小時候讀過的課文《少年中國說》裡知道梁啟超的。許知遠的偶像、臺灣作家李敖也在《北京法源寺》裡寫過樑啟超。決定寫梁啟超之後,他數度翻開《北京法源寺》,帶著它去法源寺閒坐,想象李敖筆下的那個世界,這能幫助他理解當時的社會情緒和人物內心。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在“被書架上的梁啟超注視了兩年之後”,許知遠終於在2015年9月的一個晚上寫下了第一行字:“對於自己的出生年份,梁啟超日後寫道,是太平天國在南京覆滅後的第十年,大學士曾國藩逝世一年後,普法戰爭結束的第三年,意大利則在這一年於羅馬建國。”他獨居,喝著酒,也許是蘇格蘭威士忌,BBC古典音樂臺24小時持續流淌著音樂。


後來他好幾次想過要修改這個開頭,“但不知道怎麼改,就放在那了”。


第一筆鑿下去,進度“很緩慢”。許知遠將這次寫作視為“一樁徹頭徹尾的苦役”。偶爾,筆尖觸到酒精,火花四濺,靈光乍現。


許知遠記得在寫梁啟超序言的那晚,他喝了好多威士忌,“不知道哪來的亢奮”,從晚上10點寫到凌晨4點,洋洋灑灑寫了六千多字。那一節寫的正好是梁啟超到日本使館避難隨即逃亡日本的歷程。


奔命的梁啟超,疾書的許知遠。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不過,“大部分時候基本上就是在擠牙膏那樣寫”,許知遠不避諱談創作中的焦慮。好友馬希哲記得,許知遠在寫梁啟超時,“無時無刻不在說‘寫不出來怎麼辦’‘這個想法到底行不行’”。就算是擠牙膏,還是要寫下去,“當牙膏擠到一半或是開始擠的時候,不擠更痛苦”,許知遠開玩笑地說。


馬希哲覺得,許知遠寫梁啟超是很合適的,因為“兩人的職業生涯軌跡很相似”。


許知遠也告訴本刊記者,他跟梁啟超都曾是報人,都喜歡到處旅行,對世界有好奇心,“我覺得我們都算很單純的人”。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他花了整整三個章節寫梁啟超辦《時務報》的經歷。他想關注的問題太多,從報紙的發行到報社內部的股東。


許知遠二十幾歲做主筆,寫專欄,也創辦雜誌,身上還有沒蛻乾淨的報人氣質。馬希哲記得許知遠每次發來的書稿都會做成雙欄,行距和字間距都是仔細調過的固定格式。


許知遠覺得,梁啟超那一代人跟現在這一代人其實都是一樣的,都是歷史的俘虜。他想知道,此刻的中國對梁啟超會有何種迴響,“寫他其實是對此刻困境的一種迴應”。他問梁啟超,也問所有人,讀聖賢書,所為何事?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我就像一個樹洞,一個收集者”


許知遠曾說,自己僅用30%的時間做節目,剩下70%的時間都用來寫作。


其實那70%的時間未必都埋頭在書桌前。


在採訪前,很多人說,許知遠的耐心不怎麼好。他坦承,“我討厭固定的方式”。寫不出文章的時候,就去做些別的,這是他所謂的“交替式休息”,“寫梁啟超是逃避《十三邀》的休息,拍《十三邀》是寫梁啟超的休息,做播客是另一種休息,都休息不過來的時候,就去管理公司。他們都說,管得很糟,也是一種休息”。


他也會去找朋友喝酒,用咖啡、酒精和音樂來“刺激感受力”,四季酒店和寶格麗酒店都是不錯的選擇。再者,還能去旅行。


對許知遠說,旅行的意義,“逃離當下和追求新鮮,必然是同時發生的”。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許知遠的旅行是從30歲之後開始的。這一年,他遇到了一個名叫“王子陶”的女人。在《一個遊蕩者的世界》自序裡,許知遠說她是個“不屈不撓、觀察力驚人的旅伴,她通過色彩、味道與人們不經意的小動作,拓展了我對陌生人與陌生社會的理解”。在這之前,許知遠每次旅行都很不自在,“總帶著書,不想亂走”。那位極有好奇心和語言天賦的戀人從2008年起帶他走過很多地方。


2010年,他在另一本遊記散文《祖國的陌生人》中寫道:“我潛意識裡希望,它(旅行)能夠幫我找到一把理解中國的鑰匙。”旅行中,他與礦工、退伍老兵這些“沉默的大多數”聊?天。


許知遠喜歡作家威廉·福克納說過的一句話:“過去從未消逝,它甚至從未過去。”出門旅行和追溯歷史對他來說都一樣有意思,因為“它們都是陌生的地方”。更多時候,他貪心地將魚和熊掌兼得:站在當時當地,勾連歷史未來。

在《遊蕩集》的線下活動中,許知遠說他喜歡“找一個地方變革的痕跡”。對他來說,每個國家和地區都會有極其特殊的、轉折性的時刻。那個時刻總會遺留下一些印記,從中可以看到人是如何反應的,“我們最好和最壞的時刻,都是在這種危險中誕生的”。


許知遠被一場革命吸引去了亞美尼亞。這是一個亞洲和歐洲交界處的外高加索地區的共和制國家。很少有中國人知道這個國家,倘若一定要說一樣頗有記憶點的事,那就是長期承包美國熱搜的明星金·卡戴珊是亞美尼亞裔。


2018年4月23日,在長達1個月的和平抗議後,連續當政10年的獨裁者宣佈辭職。許知遠覺得在全球民主浪潮退卻的時刻,“這是個童話式的故事”。為了感受這種快樂結尾的愉悅,他來到這個陳舊又年輕的國家。


旅行的時候,早上出門頭一件事就是找咖啡館喝咖啡。他喜歡在咖啡館,坐一下午,看街上的人,“他們都是很好看的,每一個都是openbooks”。當然,他也期待有個特別迷人的女人能帶自己走一程,“不過不知道怎麼讓她帶我,想想就算了”。——李誕曾在《十三邀》中提醒他不要在鏡頭前用“女人”這個詞,顯得油膩,得罪觀眾,但許知遠滿不在乎,照用不誤。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有意外收穫的旅行可以稱之為“完美”。


許知遠曾在舊金山唐人街意外遇到一位洪門致公堂的“龍頭大哥”。洪門是中國傳統的民間組織,舊金山洪門致公堂則起源於1848年。


“樑先生是保皇黨,是中華總會接待他,孫先生倒是每次都來的”,洪門大哥周國祥告訴許知遠。在流亡歲月中,他們給予了孫中山支持。


許知遠與這個身上有兩條青龍,“8歲入道,9歲捅人,12歲嫖妓,只讀到小學3年級”的大哥一起喝了咖啡,吃了廣東菜,“原本模模糊糊的那段歷史就這樣以生動具體的方式呈現在了眼前”。


無論是《祖國的陌生人》還是《一個遊蕩者的世界》,無論是《十三邀》還是《遊蕩集》,許知遠說,他在跟大量的陌生人聊天,“我就像一個樹洞,一個收集者”。他選擇從更多人那裡尋找困境的解決之道。


“你本身在生活中就是個遊蕩者嗎?”本刊記者問他。


“嗯”,許知遠沒有遲疑,“我討厭固定的方式”。無論生活還是創作,他都需要驚奇感,“可能是心理比較幼稚吧,小孩才需要驚奇感”。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所以,去年,當42歲的他對話28歲的李誕時,李誕最後忍不住對他說:“你可真是個年輕人”。


"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許知遠關心全世界的年輕人。


他走上臺,作為一場浮世繪展覽的嘉賓。標誌性的白襯衫、修身牛仔褲,右邊的屁股兜裡卷著一本藍色封面的書。相比起兩位嘉賓的拘謹,許知遠顯得放鬆,手臂搭在椅背上,腳下穿著人字拖。


他再一次成為發問者。許知遠向來自日本的嘉賓詢問:“看著日劇、漫畫長大的日本年輕人還能否理解江戶時代的浮世繪?”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這是一個典型的“許知遠式提問”。


在他的訪談節目《十三邀》裡,他總是試圖追問他的採訪對象對這個時代的看法。他問林志玲,怎麼看東亞社會審美的單調性?他問俞飛鴻,你那麼美,為什麼要拍那麼庸俗的劇?他問李誕,生活哪有這麼嚴峻?他問木村拓哉,有沒有想利用自己的能量改變日本?他問張藝謀,你為什麼要拍一部爛片?他笨拙而執著地發問,除了把天兒聊死,他很少能得到真正的回答,他因此被稱為“最不會聊天的主持人”或者“最令人無比尷尬的公知”。


在這個時代,公共知識分子成了一個被群嘲的詞。在之前的採訪中,許知遠的朋友還特意叮囑記者,千萬別把許知遠寫成“公知”。許知遠沒有這種擔憂,“我當然是一個知識分子了,我從不諱言這一點”。


他成了被攻擊的“靶子”。在接受“紅板報”採訪時他說:“在這樣一個反智的時代,我堅定地聲稱自己是一個知識分子,它必然會引起各種各樣的衝突。”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許知遠作為一個曾經的媒體人,他當然知道一旦涉足大眾傳播,就不可避免招來非議,“你也可以非常愛惜羽毛,就在知識分子世界裡,與大眾不發生關係,你的形象或狀態一直是那個樣子”。這是很多人的選擇,但不是許知遠的。


也許是因為他足夠自戀,也許他是個樂觀主義者,他決定還是要做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要“對世界進行廣泛發言”:他寫專欄,開書店,錄電臺,做訪談……


在《十三邀》裡不斷以“知識分子”的身份試圖喚醒採訪對象卻屢屢碰壁之後,許知遠或許在另一個時空裡找到了慰藉。他今年一口氣出版了兩本新書:《青年變革者:梁啟超1873—1898》和《遊蕩集》。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許知遠說前者是他“四十年來最重要的作品”。書裡回顧了梁啟超從出生到百日維新失敗流亡日本的歲月。這不過是梁啟超傳的前奏,許知遠計劃要寫三卷本,使其成為一部近代中國的百科全書,“展現出幾代人的焦灼與渴望、勇氣與怯懦”。這是他在視頻訪談中最想從嘉賓身上得到的,但要麼被雲淡風輕地一筆帶過,要麼被嘻嘻哈哈地插科打諢過去,要麼被正襟危坐地忽視了。


“梁啟超那一代人也面臨一個加速度的、技術革命與知識爆炸的時代,他應對這些變革時的勇敢與迷惘”,激起了許知遠強烈的共鳴。這或許是一場跨越時空的《十三邀》,他追問梁啟超,時代的困境到底何解?


“假如你邀請梁啟超上《十三邀》,會如何自我介紹?”本刊記者問他。


許知遠沒有思考太久,“我想做他的追隨者”。很快,他又重複了一遍:“我會很誠懇地跟他說我想追隨他”。


散文集《遊蕩集》則收集了許知遠在日常生活和旅行中的意念斷片。許知遠邊走邊聊,口中還是絮叨著同一個母題:對當下中國的不解,以及試著理解這個時代。


他是個遊蕩者,穿梭在不同時空,只尋找一個答案。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讀聖賢書,所為何事?


許知遠選了羅振宇作為《十三邀》的第一個採訪對象。


這簡直是一次災難性的對談——一個“可憐唱輓歌的人”與一個“那個唱輓歌的人”。許知遠不認為知識應該如此實用,而羅振宇卻覺得“本該如此”。


第一次嘗試,許知遠沒能找到“知識分子”的知己。也許,往回找會運氣好一些。


“讀聖賢書,所為何事?”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許知遠再三向蔡瀾強調,自己很喜歡這句話。蔡瀾的父親蔡文玄早在上世紀20年代就是一位愛國青年,曾在汕頭辦報呼籲“謀國之士奮然興起”。許知遠以為從小耳濡目染的蔡瀾也許能解答他的問題。他相信,“感官主義者”蔡瀾內心一定是“道德主義者”,面對當下這個社會,他如何自處?


蔡瀾四兩撥千斤,用琳琅滿目的吃吃喝喝擋了過去。許知遠再追問,蔡瀾勸他:“不要想得太多呀,老兄。”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類似挫敗是常態。對許知遠而言,寫梁啟超傳是一個“避難所”,“我也深深地被那一代知識分子身上那種強烈的,想去改變社會、參與行動的那種熱情所打動了,因為我們這代人其實普遍屬於行動無能的一代人”。


梁啟超是在許知遠遊蕩書店時被發現的。2013年,剛過37歲的許知遠厭倦新聞業,從北京搬到舊金山。他喜歡到哥倫布街上的城市之光書店打發時間。他記得那天一進門,就在推薦書架的位置上看到了一張中國人的臉——梁啟超。那是一本印著很多人的書刊封面,大約30歲的梁啟超一扭頭,就能捱上印度詩人泰戈爾和阿富汗思想家哲馬魯丁·阿富汗尼。


許知遠一下子被擊中了。他最早是在小時候讀過的課文《少年中國說》裡知道梁啟超的。許知遠的偶像、臺灣作家李敖也在《北京法源寺》裡寫過樑啟超。決定寫梁啟超之後,他數度翻開《北京法源寺》,帶著它去法源寺閒坐,想象李敖筆下的那個世界,這能幫助他理解當時的社會情緒和人物內心。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在“被書架上的梁啟超注視了兩年之後”,許知遠終於在2015年9月的一個晚上寫下了第一行字:“對於自己的出生年份,梁啟超日後寫道,是太平天國在南京覆滅後的第十年,大學士曾國藩逝世一年後,普法戰爭結束的第三年,意大利則在這一年於羅馬建國。”他獨居,喝著酒,也許是蘇格蘭威士忌,BBC古典音樂臺24小時持續流淌著音樂。


後來他好幾次想過要修改這個開頭,“但不知道怎麼改,就放在那了”。


第一筆鑿下去,進度“很緩慢”。許知遠將這次寫作視為“一樁徹頭徹尾的苦役”。偶爾,筆尖觸到酒精,火花四濺,靈光乍現。


許知遠記得在寫梁啟超序言的那晚,他喝了好多威士忌,“不知道哪來的亢奮”,從晚上10點寫到凌晨4點,洋洋灑灑寫了六千多字。那一節寫的正好是梁啟超到日本使館避難隨即逃亡日本的歷程。


奔命的梁啟超,疾書的許知遠。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不過,“大部分時候基本上就是在擠牙膏那樣寫”,許知遠不避諱談創作中的焦慮。好友馬希哲記得,許知遠在寫梁啟超時,“無時無刻不在說‘寫不出來怎麼辦’‘這個想法到底行不行’”。就算是擠牙膏,還是要寫下去,“當牙膏擠到一半或是開始擠的時候,不擠更痛苦”,許知遠開玩笑地說。


馬希哲覺得,許知遠寫梁啟超是很合適的,因為“兩人的職業生涯軌跡很相似”。


許知遠也告訴本刊記者,他跟梁啟超都曾是報人,都喜歡到處旅行,對世界有好奇心,“我覺得我們都算很單純的人”。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他花了整整三個章節寫梁啟超辦《時務報》的經歷。他想關注的問題太多,從報紙的發行到報社內部的股東。


許知遠二十幾歲做主筆,寫專欄,也創辦雜誌,身上還有沒蛻乾淨的報人氣質。馬希哲記得許知遠每次發來的書稿都會做成雙欄,行距和字間距都是仔細調過的固定格式。


許知遠覺得,梁啟超那一代人跟現在這一代人其實都是一樣的,都是歷史的俘虜。他想知道,此刻的中國對梁啟超會有何種迴響,“寫他其實是對此刻困境的一種迴應”。他問梁啟超,也問所有人,讀聖賢書,所為何事?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我就像一個樹洞,一個收集者”


許知遠曾說,自己僅用30%的時間做節目,剩下70%的時間都用來寫作。


其實那70%的時間未必都埋頭在書桌前。


在採訪前,很多人說,許知遠的耐心不怎麼好。他坦承,“我討厭固定的方式”。寫不出文章的時候,就去做些別的,這是他所謂的“交替式休息”,“寫梁啟超是逃避《十三邀》的休息,拍《十三邀》是寫梁啟超的休息,做播客是另一種休息,都休息不過來的時候,就去管理公司。他們都說,管得很糟,也是一種休息”。


他也會去找朋友喝酒,用咖啡、酒精和音樂來“刺激感受力”,四季酒店和寶格麗酒店都是不錯的選擇。再者,還能去旅行。


對許知遠說,旅行的意義,“逃離當下和追求新鮮,必然是同時發生的”。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許知遠的旅行是從30歲之後開始的。這一年,他遇到了一個名叫“王子陶”的女人。在《一個遊蕩者的世界》自序裡,許知遠說她是個“不屈不撓、觀察力驚人的旅伴,她通過色彩、味道與人們不經意的小動作,拓展了我對陌生人與陌生社會的理解”。在這之前,許知遠每次旅行都很不自在,“總帶著書,不想亂走”。那位極有好奇心和語言天賦的戀人從2008年起帶他走過很多地方。


2010年,他在另一本遊記散文《祖國的陌生人》中寫道:“我潛意識裡希望,它(旅行)能夠幫我找到一把理解中國的鑰匙。”旅行中,他與礦工、退伍老兵這些“沉默的大多數”聊?天。


許知遠喜歡作家威廉·福克納說過的一句話:“過去從未消逝,它甚至從未過去。”出門旅行和追溯歷史對他來說都一樣有意思,因為“它們都是陌生的地方”。更多時候,他貪心地將魚和熊掌兼得:站在當時當地,勾連歷史未來。

在《遊蕩集》的線下活動中,許知遠說他喜歡“找一個地方變革的痕跡”。對他來說,每個國家和地區都會有極其特殊的、轉折性的時刻。那個時刻總會遺留下一些印記,從中可以看到人是如何反應的,“我們最好和最壞的時刻,都是在這種危險中誕生的”。


許知遠被一場革命吸引去了亞美尼亞。這是一個亞洲和歐洲交界處的外高加索地區的共和制國家。很少有中國人知道這個國家,倘若一定要說一樣頗有記憶點的事,那就是長期承包美國熱搜的明星金·卡戴珊是亞美尼亞裔。


2018年4月23日,在長達1個月的和平抗議後,連續當政10年的獨裁者宣佈辭職。許知遠覺得在全球民主浪潮退卻的時刻,“這是個童話式的故事”。為了感受這種快樂結尾的愉悅,他來到這個陳舊又年輕的國家。


旅行的時候,早上出門頭一件事就是找咖啡館喝咖啡。他喜歡在咖啡館,坐一下午,看街上的人,“他們都是很好看的,每一個都是openbooks”。當然,他也期待有個特別迷人的女人能帶自己走一程,“不過不知道怎麼讓她帶我,想想就算了”。——李誕曾在《十三邀》中提醒他不要在鏡頭前用“女人”這個詞,顯得油膩,得罪觀眾,但許知遠滿不在乎,照用不誤。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有意外收穫的旅行可以稱之為“完美”。


許知遠曾在舊金山唐人街意外遇到一位洪門致公堂的“龍頭大哥”。洪門是中國傳統的民間組織,舊金山洪門致公堂則起源於1848年。


“樑先生是保皇黨,是中華總會接待他,孫先生倒是每次都來的”,洪門大哥周國祥告訴許知遠。在流亡歲月中,他們給予了孫中山支持。


許知遠與這個身上有兩條青龍,“8歲入道,9歲捅人,12歲嫖妓,只讀到小學3年級”的大哥一起喝了咖啡,吃了廣東菜,“原本模模糊糊的那段歷史就這樣以生動具體的方式呈現在了眼前”。


無論是《祖國的陌生人》還是《一個遊蕩者的世界》,無論是《十三邀》還是《遊蕩集》,許知遠說,他在跟大量的陌生人聊天,“我就像一個樹洞,一個收集者”。他選擇從更多人那裡尋找困境的解決之道。


“你本身在生活中就是個遊蕩者嗎?”本刊記者問他。


“嗯”,許知遠沒有遲疑,“我討厭固定的方式”。無論生活還是創作,他都需要驚奇感,“可能是心理比較幼稚吧,小孩才需要驚奇感”。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所以,去年,當42歲的他對話28歲的李誕時,李誕最後忍不住對他說:“你可真是個年輕人”。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沒有歷史,只有傳記”


許知遠堅稱自己是個知識分子,也是個享樂主義者,“我不是那種為理念獻身的人,我沒那麼勇敢,沒那麼決絕”。


他的前女友之一王子陶現在住在羅馬,買了塊地造房子。就在前幾天,他們還有過聯繫,她向他分享了自己去地中海的旅行。“我挺喜歡她的,實際上挺吉普賽精神”,他的語氣變得舒緩,“我挺喜歡這樣的人”。


他無法成為這樣的人。

"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許知遠關心全世界的年輕人。


他走上臺,作為一場浮世繪展覽的嘉賓。標誌性的白襯衫、修身牛仔褲,右邊的屁股兜裡卷著一本藍色封面的書。相比起兩位嘉賓的拘謹,許知遠顯得放鬆,手臂搭在椅背上,腳下穿著人字拖。


他再一次成為發問者。許知遠向來自日本的嘉賓詢問:“看著日劇、漫畫長大的日本年輕人還能否理解江戶時代的浮世繪?”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這是一個典型的“許知遠式提問”。


在他的訪談節目《十三邀》裡,他總是試圖追問他的採訪對象對這個時代的看法。他問林志玲,怎麼看東亞社會審美的單調性?他問俞飛鴻,你那麼美,為什麼要拍那麼庸俗的劇?他問李誕,生活哪有這麼嚴峻?他問木村拓哉,有沒有想利用自己的能量改變日本?他問張藝謀,你為什麼要拍一部爛片?他笨拙而執著地發問,除了把天兒聊死,他很少能得到真正的回答,他因此被稱為“最不會聊天的主持人”或者“最令人無比尷尬的公知”。


在這個時代,公共知識分子成了一個被群嘲的詞。在之前的採訪中,許知遠的朋友還特意叮囑記者,千萬別把許知遠寫成“公知”。許知遠沒有這種擔憂,“我當然是一個知識分子了,我從不諱言這一點”。


他成了被攻擊的“靶子”。在接受“紅板報”採訪時他說:“在這樣一個反智的時代,我堅定地聲稱自己是一個知識分子,它必然會引起各種各樣的衝突。”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許知遠作為一個曾經的媒體人,他當然知道一旦涉足大眾傳播,就不可避免招來非議,“你也可以非常愛惜羽毛,就在知識分子世界裡,與大眾不發生關係,你的形象或狀態一直是那個樣子”。這是很多人的選擇,但不是許知遠的。


也許是因為他足夠自戀,也許他是個樂觀主義者,他決定還是要做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要“對世界進行廣泛發言”:他寫專欄,開書店,錄電臺,做訪談……


在《十三邀》裡不斷以“知識分子”的身份試圖喚醒採訪對象卻屢屢碰壁之後,許知遠或許在另一個時空裡找到了慰藉。他今年一口氣出版了兩本新書:《青年變革者:梁啟超1873—1898》和《遊蕩集》。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許知遠說前者是他“四十年來最重要的作品”。書裡回顧了梁啟超從出生到百日維新失敗流亡日本的歲月。這不過是梁啟超傳的前奏,許知遠計劃要寫三卷本,使其成為一部近代中國的百科全書,“展現出幾代人的焦灼與渴望、勇氣與怯懦”。這是他在視頻訪談中最想從嘉賓身上得到的,但要麼被雲淡風輕地一筆帶過,要麼被嘻嘻哈哈地插科打諢過去,要麼被正襟危坐地忽視了。


“梁啟超那一代人也面臨一個加速度的、技術革命與知識爆炸的時代,他應對這些變革時的勇敢與迷惘”,激起了許知遠強烈的共鳴。這或許是一場跨越時空的《十三邀》,他追問梁啟超,時代的困境到底何解?


“假如你邀請梁啟超上《十三邀》,會如何自我介紹?”本刊記者問他。


許知遠沒有思考太久,“我想做他的追隨者”。很快,他又重複了一遍:“我會很誠懇地跟他說我想追隨他”。


散文集《遊蕩集》則收集了許知遠在日常生活和旅行中的意念斷片。許知遠邊走邊聊,口中還是絮叨著同一個母題:對當下中國的不解,以及試著理解這個時代。


他是個遊蕩者,穿梭在不同時空,只尋找一個答案。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讀聖賢書,所為何事?


許知遠選了羅振宇作為《十三邀》的第一個採訪對象。


這簡直是一次災難性的對談——一個“可憐唱輓歌的人”與一個“那個唱輓歌的人”。許知遠不認為知識應該如此實用,而羅振宇卻覺得“本該如此”。


第一次嘗試,許知遠沒能找到“知識分子”的知己。也許,往回找會運氣好一些。


“讀聖賢書,所為何事?”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許知遠再三向蔡瀾強調,自己很喜歡這句話。蔡瀾的父親蔡文玄早在上世紀20年代就是一位愛國青年,曾在汕頭辦報呼籲“謀國之士奮然興起”。許知遠以為從小耳濡目染的蔡瀾也許能解答他的問題。他相信,“感官主義者”蔡瀾內心一定是“道德主義者”,面對當下這個社會,他如何自處?


蔡瀾四兩撥千斤,用琳琅滿目的吃吃喝喝擋了過去。許知遠再追問,蔡瀾勸他:“不要想得太多呀,老兄。”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類似挫敗是常態。對許知遠而言,寫梁啟超傳是一個“避難所”,“我也深深地被那一代知識分子身上那種強烈的,想去改變社會、參與行動的那種熱情所打動了,因為我們這代人其實普遍屬於行動無能的一代人”。


梁啟超是在許知遠遊蕩書店時被發現的。2013年,剛過37歲的許知遠厭倦新聞業,從北京搬到舊金山。他喜歡到哥倫布街上的城市之光書店打發時間。他記得那天一進門,就在推薦書架的位置上看到了一張中國人的臉——梁啟超。那是一本印著很多人的書刊封面,大約30歲的梁啟超一扭頭,就能捱上印度詩人泰戈爾和阿富汗思想家哲馬魯丁·阿富汗尼。


許知遠一下子被擊中了。他最早是在小時候讀過的課文《少年中國說》裡知道梁啟超的。許知遠的偶像、臺灣作家李敖也在《北京法源寺》裡寫過樑啟超。決定寫梁啟超之後,他數度翻開《北京法源寺》,帶著它去法源寺閒坐,想象李敖筆下的那個世界,這能幫助他理解當時的社會情緒和人物內心。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在“被書架上的梁啟超注視了兩年之後”,許知遠終於在2015年9月的一個晚上寫下了第一行字:“對於自己的出生年份,梁啟超日後寫道,是太平天國在南京覆滅後的第十年,大學士曾國藩逝世一年後,普法戰爭結束的第三年,意大利則在這一年於羅馬建國。”他獨居,喝著酒,也許是蘇格蘭威士忌,BBC古典音樂臺24小時持續流淌著音樂。


後來他好幾次想過要修改這個開頭,“但不知道怎麼改,就放在那了”。


第一筆鑿下去,進度“很緩慢”。許知遠將這次寫作視為“一樁徹頭徹尾的苦役”。偶爾,筆尖觸到酒精,火花四濺,靈光乍現。


許知遠記得在寫梁啟超序言的那晚,他喝了好多威士忌,“不知道哪來的亢奮”,從晚上10點寫到凌晨4點,洋洋灑灑寫了六千多字。那一節寫的正好是梁啟超到日本使館避難隨即逃亡日本的歷程。


奔命的梁啟超,疾書的許知遠。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不過,“大部分時候基本上就是在擠牙膏那樣寫”,許知遠不避諱談創作中的焦慮。好友馬希哲記得,許知遠在寫梁啟超時,“無時無刻不在說‘寫不出來怎麼辦’‘這個想法到底行不行’”。就算是擠牙膏,還是要寫下去,“當牙膏擠到一半或是開始擠的時候,不擠更痛苦”,許知遠開玩笑地說。


馬希哲覺得,許知遠寫梁啟超是很合適的,因為“兩人的職業生涯軌跡很相似”。


許知遠也告訴本刊記者,他跟梁啟超都曾是報人,都喜歡到處旅行,對世界有好奇心,“我覺得我們都算很單純的人”。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他花了整整三個章節寫梁啟超辦《時務報》的經歷。他想關注的問題太多,從報紙的發行到報社內部的股東。


許知遠二十幾歲做主筆,寫專欄,也創辦雜誌,身上還有沒蛻乾淨的報人氣質。馬希哲記得許知遠每次發來的書稿都會做成雙欄,行距和字間距都是仔細調過的固定格式。


許知遠覺得,梁啟超那一代人跟現在這一代人其實都是一樣的,都是歷史的俘虜。他想知道,此刻的中國對梁啟超會有何種迴響,“寫他其實是對此刻困境的一種迴應”。他問梁啟超,也問所有人,讀聖賢書,所為何事?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我就像一個樹洞,一個收集者”


許知遠曾說,自己僅用30%的時間做節目,剩下70%的時間都用來寫作。


其實那70%的時間未必都埋頭在書桌前。


在採訪前,很多人說,許知遠的耐心不怎麼好。他坦承,“我討厭固定的方式”。寫不出文章的時候,就去做些別的,這是他所謂的“交替式休息”,“寫梁啟超是逃避《十三邀》的休息,拍《十三邀》是寫梁啟超的休息,做播客是另一種休息,都休息不過來的時候,就去管理公司。他們都說,管得很糟,也是一種休息”。


他也會去找朋友喝酒,用咖啡、酒精和音樂來“刺激感受力”,四季酒店和寶格麗酒店都是不錯的選擇。再者,還能去旅行。


對許知遠說,旅行的意義,“逃離當下和追求新鮮,必然是同時發生的”。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許知遠的旅行是從30歲之後開始的。這一年,他遇到了一個名叫“王子陶”的女人。在《一個遊蕩者的世界》自序裡,許知遠說她是個“不屈不撓、觀察力驚人的旅伴,她通過色彩、味道與人們不經意的小動作,拓展了我對陌生人與陌生社會的理解”。在這之前,許知遠每次旅行都很不自在,“總帶著書,不想亂走”。那位極有好奇心和語言天賦的戀人從2008年起帶他走過很多地方。


2010年,他在另一本遊記散文《祖國的陌生人》中寫道:“我潛意識裡希望,它(旅行)能夠幫我找到一把理解中國的鑰匙。”旅行中,他與礦工、退伍老兵這些“沉默的大多數”聊?天。


許知遠喜歡作家威廉·福克納說過的一句話:“過去從未消逝,它甚至從未過去。”出門旅行和追溯歷史對他來說都一樣有意思,因為“它們都是陌生的地方”。更多時候,他貪心地將魚和熊掌兼得:站在當時當地,勾連歷史未來。

在《遊蕩集》的線下活動中,許知遠說他喜歡“找一個地方變革的痕跡”。對他來說,每個國家和地區都會有極其特殊的、轉折性的時刻。那個時刻總會遺留下一些印記,從中可以看到人是如何反應的,“我們最好和最壞的時刻,都是在這種危險中誕生的”。


許知遠被一場革命吸引去了亞美尼亞。這是一個亞洲和歐洲交界處的外高加索地區的共和制國家。很少有中國人知道這個國家,倘若一定要說一樣頗有記憶點的事,那就是長期承包美國熱搜的明星金·卡戴珊是亞美尼亞裔。


2018年4月23日,在長達1個月的和平抗議後,連續當政10年的獨裁者宣佈辭職。許知遠覺得在全球民主浪潮退卻的時刻,“這是個童話式的故事”。為了感受這種快樂結尾的愉悅,他來到這個陳舊又年輕的國家。


旅行的時候,早上出門頭一件事就是找咖啡館喝咖啡。他喜歡在咖啡館,坐一下午,看街上的人,“他們都是很好看的,每一個都是openbooks”。當然,他也期待有個特別迷人的女人能帶自己走一程,“不過不知道怎麼讓她帶我,想想就算了”。——李誕曾在《十三邀》中提醒他不要在鏡頭前用“女人”這個詞,顯得油膩,得罪觀眾,但許知遠滿不在乎,照用不誤。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有意外收穫的旅行可以稱之為“完美”。


許知遠曾在舊金山唐人街意外遇到一位洪門致公堂的“龍頭大哥”。洪門是中國傳統的民間組織,舊金山洪門致公堂則起源於1848年。


“樑先生是保皇黨,是中華總會接待他,孫先生倒是每次都來的”,洪門大哥周國祥告訴許知遠。在流亡歲月中,他們給予了孫中山支持。


許知遠與這個身上有兩條青龍,“8歲入道,9歲捅人,12歲嫖妓,只讀到小學3年級”的大哥一起喝了咖啡,吃了廣東菜,“原本模模糊糊的那段歷史就這樣以生動具體的方式呈現在了眼前”。


無論是《祖國的陌生人》還是《一個遊蕩者的世界》,無論是《十三邀》還是《遊蕩集》,許知遠說,他在跟大量的陌生人聊天,“我就像一個樹洞,一個收集者”。他選擇從更多人那裡尋找困境的解決之道。


“你本身在生活中就是個遊蕩者嗎?”本刊記者問他。


“嗯”,許知遠沒有遲疑,“我討厭固定的方式”。無論生活還是創作,他都需要驚奇感,“可能是心理比較幼稚吧,小孩才需要驚奇感”。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所以,去年,當42歲的他對話28歲的李誕時,李誕最後忍不住對他說:“你可真是個年輕人”。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沒有歷史,只有傳記”


許知遠堅稱自己是個知識分子,也是個享樂主義者,“我不是那種為理念獻身的人,我沒那麼勇敢,沒那麼決絕”。


他的前女友之一王子陶現在住在羅馬,買了塊地造房子。就在前幾天,他們還有過聯繫,她向他分享了自己去地中海的旅行。“我挺喜歡她的,實際上挺吉普賽精神”,他的語氣變得舒緩,“我挺喜歡這樣的人”。


他無法成為這樣的人。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許知遠記得在非洲坦桑尼亞旅行時,曾碰上六七個持刀少年的夾擊。他料想自己肯定打不過少年,也無法想象挨一刀是什麼體驗,只能一路跑到一家銀行。當地治安很亂,銀行保安都是真槍實彈,幫他們嚇跑了少年。事後,他和旅伴把身上絕大部分現金都給了保安。現在想起來他還有些害怕。


他渴望冒險,又不敢冒險。許知遠心裡最想做的職業是去亞馬遜尋找大蟒蛇、攀爬懸崖、去湖裡釣食人魚,但“完全不敢,太恐懼了”。


他覺得,相比起來,“活在人們中間,去了解陌生的地方”安全係數高一些。不過,作為一個訪談者,面對陌生人,許知遠還是緊張的,在視頻中,在書中,他都不掩飾這一點。


寫作才是他最擅長的事。大部分時候許知遠都待在辦公室翻閱各種關於梁啟超的史料,一旦發現可能有用的就抄下來,“從這個抄到那個,從那個抄到這個”。

"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許知遠關心全世界的年輕人。


他走上臺,作為一場浮世繪展覽的嘉賓。標誌性的白襯衫、修身牛仔褲,右邊的屁股兜裡卷著一本藍色封面的書。相比起兩位嘉賓的拘謹,許知遠顯得放鬆,手臂搭在椅背上,腳下穿著人字拖。


他再一次成為發問者。許知遠向來自日本的嘉賓詢問:“看著日劇、漫畫長大的日本年輕人還能否理解江戶時代的浮世繪?”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這是一個典型的“許知遠式提問”。


在他的訪談節目《十三邀》裡,他總是試圖追問他的採訪對象對這個時代的看法。他問林志玲,怎麼看東亞社會審美的單調性?他問俞飛鴻,你那麼美,為什麼要拍那麼庸俗的劇?他問李誕,生活哪有這麼嚴峻?他問木村拓哉,有沒有想利用自己的能量改變日本?他問張藝謀,你為什麼要拍一部爛片?他笨拙而執著地發問,除了把天兒聊死,他很少能得到真正的回答,他因此被稱為“最不會聊天的主持人”或者“最令人無比尷尬的公知”。


在這個時代,公共知識分子成了一個被群嘲的詞。在之前的採訪中,許知遠的朋友還特意叮囑記者,千萬別把許知遠寫成“公知”。許知遠沒有這種擔憂,“我當然是一個知識分子了,我從不諱言這一點”。


他成了被攻擊的“靶子”。在接受“紅板報”採訪時他說:“在這樣一個反智的時代,我堅定地聲稱自己是一個知識分子,它必然會引起各種各樣的衝突。”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許知遠作為一個曾經的媒體人,他當然知道一旦涉足大眾傳播,就不可避免招來非議,“你也可以非常愛惜羽毛,就在知識分子世界裡,與大眾不發生關係,你的形象或狀態一直是那個樣子”。這是很多人的選擇,但不是許知遠的。


也許是因為他足夠自戀,也許他是個樂觀主義者,他決定還是要做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要“對世界進行廣泛發言”:他寫專欄,開書店,錄電臺,做訪談……


在《十三邀》裡不斷以“知識分子”的身份試圖喚醒採訪對象卻屢屢碰壁之後,許知遠或許在另一個時空裡找到了慰藉。他今年一口氣出版了兩本新書:《青年變革者:梁啟超1873—1898》和《遊蕩集》。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許知遠說前者是他“四十年來最重要的作品”。書裡回顧了梁啟超從出生到百日維新失敗流亡日本的歲月。這不過是梁啟超傳的前奏,許知遠計劃要寫三卷本,使其成為一部近代中國的百科全書,“展現出幾代人的焦灼與渴望、勇氣與怯懦”。這是他在視頻訪談中最想從嘉賓身上得到的,但要麼被雲淡風輕地一筆帶過,要麼被嘻嘻哈哈地插科打諢過去,要麼被正襟危坐地忽視了。


“梁啟超那一代人也面臨一個加速度的、技術革命與知識爆炸的時代,他應對這些變革時的勇敢與迷惘”,激起了許知遠強烈的共鳴。這或許是一場跨越時空的《十三邀》,他追問梁啟超,時代的困境到底何解?


“假如你邀請梁啟超上《十三邀》,會如何自我介紹?”本刊記者問他。


許知遠沒有思考太久,“我想做他的追隨者”。很快,他又重複了一遍:“我會很誠懇地跟他說我想追隨他”。


散文集《遊蕩集》則收集了許知遠在日常生活和旅行中的意念斷片。許知遠邊走邊聊,口中還是絮叨著同一個母題:對當下中國的不解,以及試著理解這個時代。


他是個遊蕩者,穿梭在不同時空,只尋找一個答案。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讀聖賢書,所為何事?


許知遠選了羅振宇作為《十三邀》的第一個採訪對象。


這簡直是一次災難性的對談——一個“可憐唱輓歌的人”與一個“那個唱輓歌的人”。許知遠不認為知識應該如此實用,而羅振宇卻覺得“本該如此”。


第一次嘗試,許知遠沒能找到“知識分子”的知己。也許,往回找會運氣好一些。


“讀聖賢書,所為何事?”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許知遠再三向蔡瀾強調,自己很喜歡這句話。蔡瀾的父親蔡文玄早在上世紀20年代就是一位愛國青年,曾在汕頭辦報呼籲“謀國之士奮然興起”。許知遠以為從小耳濡目染的蔡瀾也許能解答他的問題。他相信,“感官主義者”蔡瀾內心一定是“道德主義者”,面對當下這個社會,他如何自處?


蔡瀾四兩撥千斤,用琳琅滿目的吃吃喝喝擋了過去。許知遠再追問,蔡瀾勸他:“不要想得太多呀,老兄。”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類似挫敗是常態。對許知遠而言,寫梁啟超傳是一個“避難所”,“我也深深地被那一代知識分子身上那種強烈的,想去改變社會、參與行動的那種熱情所打動了,因為我們這代人其實普遍屬於行動無能的一代人”。


梁啟超是在許知遠遊蕩書店時被發現的。2013年,剛過37歲的許知遠厭倦新聞業,從北京搬到舊金山。他喜歡到哥倫布街上的城市之光書店打發時間。他記得那天一進門,就在推薦書架的位置上看到了一張中國人的臉——梁啟超。那是一本印著很多人的書刊封面,大約30歲的梁啟超一扭頭,就能捱上印度詩人泰戈爾和阿富汗思想家哲馬魯丁·阿富汗尼。


許知遠一下子被擊中了。他最早是在小時候讀過的課文《少年中國說》裡知道梁啟超的。許知遠的偶像、臺灣作家李敖也在《北京法源寺》裡寫過樑啟超。決定寫梁啟超之後,他數度翻開《北京法源寺》,帶著它去法源寺閒坐,想象李敖筆下的那個世界,這能幫助他理解當時的社會情緒和人物內心。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在“被書架上的梁啟超注視了兩年之後”,許知遠終於在2015年9月的一個晚上寫下了第一行字:“對於自己的出生年份,梁啟超日後寫道,是太平天國在南京覆滅後的第十年,大學士曾國藩逝世一年後,普法戰爭結束的第三年,意大利則在這一年於羅馬建國。”他獨居,喝著酒,也許是蘇格蘭威士忌,BBC古典音樂臺24小時持續流淌著音樂。


後來他好幾次想過要修改這個開頭,“但不知道怎麼改,就放在那了”。


第一筆鑿下去,進度“很緩慢”。許知遠將這次寫作視為“一樁徹頭徹尾的苦役”。偶爾,筆尖觸到酒精,火花四濺,靈光乍現。


許知遠記得在寫梁啟超序言的那晚,他喝了好多威士忌,“不知道哪來的亢奮”,從晚上10點寫到凌晨4點,洋洋灑灑寫了六千多字。那一節寫的正好是梁啟超到日本使館避難隨即逃亡日本的歷程。


奔命的梁啟超,疾書的許知遠。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不過,“大部分時候基本上就是在擠牙膏那樣寫”,許知遠不避諱談創作中的焦慮。好友馬希哲記得,許知遠在寫梁啟超時,“無時無刻不在說‘寫不出來怎麼辦’‘這個想法到底行不行’”。就算是擠牙膏,還是要寫下去,“當牙膏擠到一半或是開始擠的時候,不擠更痛苦”,許知遠開玩笑地說。


馬希哲覺得,許知遠寫梁啟超是很合適的,因為“兩人的職業生涯軌跡很相似”。


許知遠也告訴本刊記者,他跟梁啟超都曾是報人,都喜歡到處旅行,對世界有好奇心,“我覺得我們都算很單純的人”。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他花了整整三個章節寫梁啟超辦《時務報》的經歷。他想關注的問題太多,從報紙的發行到報社內部的股東。


許知遠二十幾歲做主筆,寫專欄,也創辦雜誌,身上還有沒蛻乾淨的報人氣質。馬希哲記得許知遠每次發來的書稿都會做成雙欄,行距和字間距都是仔細調過的固定格式。


許知遠覺得,梁啟超那一代人跟現在這一代人其實都是一樣的,都是歷史的俘虜。他想知道,此刻的中國對梁啟超會有何種迴響,“寫他其實是對此刻困境的一種迴應”。他問梁啟超,也問所有人,讀聖賢書,所為何事?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我就像一個樹洞,一個收集者”


許知遠曾說,自己僅用30%的時間做節目,剩下70%的時間都用來寫作。


其實那70%的時間未必都埋頭在書桌前。


在採訪前,很多人說,許知遠的耐心不怎麼好。他坦承,“我討厭固定的方式”。寫不出文章的時候,就去做些別的,這是他所謂的“交替式休息”,“寫梁啟超是逃避《十三邀》的休息,拍《十三邀》是寫梁啟超的休息,做播客是另一種休息,都休息不過來的時候,就去管理公司。他們都說,管得很糟,也是一種休息”。


他也會去找朋友喝酒,用咖啡、酒精和音樂來“刺激感受力”,四季酒店和寶格麗酒店都是不錯的選擇。再者,還能去旅行。


對許知遠說,旅行的意義,“逃離當下和追求新鮮,必然是同時發生的”。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許知遠的旅行是從30歲之後開始的。這一年,他遇到了一個名叫“王子陶”的女人。在《一個遊蕩者的世界》自序裡,許知遠說她是個“不屈不撓、觀察力驚人的旅伴,她通過色彩、味道與人們不經意的小動作,拓展了我對陌生人與陌生社會的理解”。在這之前,許知遠每次旅行都很不自在,“總帶著書,不想亂走”。那位極有好奇心和語言天賦的戀人從2008年起帶他走過很多地方。


2010年,他在另一本遊記散文《祖國的陌生人》中寫道:“我潛意識裡希望,它(旅行)能夠幫我找到一把理解中國的鑰匙。”旅行中,他與礦工、退伍老兵這些“沉默的大多數”聊?天。


許知遠喜歡作家威廉·福克納說過的一句話:“過去從未消逝,它甚至從未過去。”出門旅行和追溯歷史對他來說都一樣有意思,因為“它們都是陌生的地方”。更多時候,他貪心地將魚和熊掌兼得:站在當時當地,勾連歷史未來。

在《遊蕩集》的線下活動中,許知遠說他喜歡“找一個地方變革的痕跡”。對他來說,每個國家和地區都會有極其特殊的、轉折性的時刻。那個時刻總會遺留下一些印記,從中可以看到人是如何反應的,“我們最好和最壞的時刻,都是在這種危險中誕生的”。


許知遠被一場革命吸引去了亞美尼亞。這是一個亞洲和歐洲交界處的外高加索地區的共和制國家。很少有中國人知道這個國家,倘若一定要說一樣頗有記憶點的事,那就是長期承包美國熱搜的明星金·卡戴珊是亞美尼亞裔。


2018年4月23日,在長達1個月的和平抗議後,連續當政10年的獨裁者宣佈辭職。許知遠覺得在全球民主浪潮退卻的時刻,“這是個童話式的故事”。為了感受這種快樂結尾的愉悅,他來到這個陳舊又年輕的國家。


旅行的時候,早上出門頭一件事就是找咖啡館喝咖啡。他喜歡在咖啡館,坐一下午,看街上的人,“他們都是很好看的,每一個都是openbooks”。當然,他也期待有個特別迷人的女人能帶自己走一程,“不過不知道怎麼讓她帶我,想想就算了”。——李誕曾在《十三邀》中提醒他不要在鏡頭前用“女人”這個詞,顯得油膩,得罪觀眾,但許知遠滿不在乎,照用不誤。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有意外收穫的旅行可以稱之為“完美”。


許知遠曾在舊金山唐人街意外遇到一位洪門致公堂的“龍頭大哥”。洪門是中國傳統的民間組織,舊金山洪門致公堂則起源於1848年。


“樑先生是保皇黨,是中華總會接待他,孫先生倒是每次都來的”,洪門大哥周國祥告訴許知遠。在流亡歲月中,他們給予了孫中山支持。


許知遠與這個身上有兩條青龍,“8歲入道,9歲捅人,12歲嫖妓,只讀到小學3年級”的大哥一起喝了咖啡,吃了廣東菜,“原本模模糊糊的那段歷史就這樣以生動具體的方式呈現在了眼前”。


無論是《祖國的陌生人》還是《一個遊蕩者的世界》,無論是《十三邀》還是《遊蕩集》,許知遠說,他在跟大量的陌生人聊天,“我就像一個樹洞,一個收集者”。他選擇從更多人那裡尋找困境的解決之道。


“你本身在生活中就是個遊蕩者嗎?”本刊記者問他。


“嗯”,許知遠沒有遲疑,“我討厭固定的方式”。無論生活還是創作,他都需要驚奇感,“可能是心理比較幼稚吧,小孩才需要驚奇感”。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所以,去年,當42歲的他對話28歲的李誕時,李誕最後忍不住對他說:“你可真是個年輕人”。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沒有歷史,只有傳記”


許知遠堅稱自己是個知識分子,也是個享樂主義者,“我不是那種為理念獻身的人,我沒那麼勇敢,沒那麼決絕”。


他的前女友之一王子陶現在住在羅馬,買了塊地造房子。就在前幾天,他們還有過聯繫,她向他分享了自己去地中海的旅行。“我挺喜歡她的,實際上挺吉普賽精神”,他的語氣變得舒緩,“我挺喜歡這樣的人”。


他無法成為這樣的人。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許知遠記得在非洲坦桑尼亞旅行時,曾碰上六七個持刀少年的夾擊。他料想自己肯定打不過少年,也無法想象挨一刀是什麼體驗,只能一路跑到一家銀行。當地治安很亂,銀行保安都是真槍實彈,幫他們嚇跑了少年。事後,他和旅伴把身上絕大部分現金都給了保安。現在想起來他還有些害怕。


他渴望冒險,又不敢冒險。許知遠心裡最想做的職業是去亞馬遜尋找大蟒蛇、攀爬懸崖、去湖裡釣食人魚,但“完全不敢,太恐懼了”。


他覺得,相比起來,“活在人們中間,去了解陌生的地方”安全係數高一些。不過,作為一個訪談者,面對陌生人,許知遠還是緊張的,在視頻中,在書中,他都不掩飾這一點。


寫作才是他最擅長的事。大部分時候許知遠都待在辦公室翻閱各種關於梁啟超的史料,一旦發現可能有用的就抄下來,“從這個抄到那個,從那個抄到這個”。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我在寫作時,有時候猜想自己是他(梁啟超)”,許知遠說。當他想說一些話的時候,他藏在了梁啟超身後。有一些讀者質疑:許知遠想象的梁啟超到底距離歷史上的梁啟超有多遠?許知遠像美國作家愛默生一樣篤信:“沒有歷史,只有傳記。”他覺得“歷史不是隻有史實,我們對過去的理解很大程度上是虛構的”,如同寫日記總要拎出一條邏輯,這邏輯並非真實邏輯。歷史學者馬勇也贊同這一觀點,他認為“歷史不僅要有材料,歷史學還要有想象,要有感覺,否則就是編大事記”。


許知遠喜歡用食物、氣味甚至經歷來調動對歷史的理解。


在寫“梁啟超傳”第一卷時,許知遠把梁啟超走過的地兒都走了個遍。他對新會和長沙印象深刻。


到了新會,免不了要先來一頓陳皮宴,然後去梁啟超小時候爬的山上去走一圈,望著海面發呆。慶幸的是,梁啟超遠眺過的塔還在。跟梁啟超研究會的老先生吃飯,抱回一大摞有關梁啟超研究的趣聞也為他添了不少靈感。長沙人的脾性跟其他地方又不同,“性格都很硬”。


當被問起變化的城市還能否引起他對梁啟超的共鳴時,許知遠反應極快:“但那些辣椒還在,那種鬧騰騰的市井生活還在,不可能所有痕跡都消失。”

"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許知遠關心全世界的年輕人。


他走上臺,作為一場浮世繪展覽的嘉賓。標誌性的白襯衫、修身牛仔褲,右邊的屁股兜裡卷著一本藍色封面的書。相比起兩位嘉賓的拘謹,許知遠顯得放鬆,手臂搭在椅背上,腳下穿著人字拖。


他再一次成為發問者。許知遠向來自日本的嘉賓詢問:“看著日劇、漫畫長大的日本年輕人還能否理解江戶時代的浮世繪?”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這是一個典型的“許知遠式提問”。


在他的訪談節目《十三邀》裡,他總是試圖追問他的採訪對象對這個時代的看法。他問林志玲,怎麼看東亞社會審美的單調性?他問俞飛鴻,你那麼美,為什麼要拍那麼庸俗的劇?他問李誕,生活哪有這麼嚴峻?他問木村拓哉,有沒有想利用自己的能量改變日本?他問張藝謀,你為什麼要拍一部爛片?他笨拙而執著地發問,除了把天兒聊死,他很少能得到真正的回答,他因此被稱為“最不會聊天的主持人”或者“最令人無比尷尬的公知”。


在這個時代,公共知識分子成了一個被群嘲的詞。在之前的採訪中,許知遠的朋友還特意叮囑記者,千萬別把許知遠寫成“公知”。許知遠沒有這種擔憂,“我當然是一個知識分子了,我從不諱言這一點”。


他成了被攻擊的“靶子”。在接受“紅板報”採訪時他說:“在這樣一個反智的時代,我堅定地聲稱自己是一個知識分子,它必然會引起各種各樣的衝突。”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許知遠作為一個曾經的媒體人,他當然知道一旦涉足大眾傳播,就不可避免招來非議,“你也可以非常愛惜羽毛,就在知識分子世界裡,與大眾不發生關係,你的形象或狀態一直是那個樣子”。這是很多人的選擇,但不是許知遠的。


也許是因為他足夠自戀,也許他是個樂觀主義者,他決定還是要做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要“對世界進行廣泛發言”:他寫專欄,開書店,錄電臺,做訪談……


在《十三邀》裡不斷以“知識分子”的身份試圖喚醒採訪對象卻屢屢碰壁之後,許知遠或許在另一個時空裡找到了慰藉。他今年一口氣出版了兩本新書:《青年變革者:梁啟超1873—1898》和《遊蕩集》。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許知遠說前者是他“四十年來最重要的作品”。書裡回顧了梁啟超從出生到百日維新失敗流亡日本的歲月。這不過是梁啟超傳的前奏,許知遠計劃要寫三卷本,使其成為一部近代中國的百科全書,“展現出幾代人的焦灼與渴望、勇氣與怯懦”。這是他在視頻訪談中最想從嘉賓身上得到的,但要麼被雲淡風輕地一筆帶過,要麼被嘻嘻哈哈地插科打諢過去,要麼被正襟危坐地忽視了。


“梁啟超那一代人也面臨一個加速度的、技術革命與知識爆炸的時代,他應對這些變革時的勇敢與迷惘”,激起了許知遠強烈的共鳴。這或許是一場跨越時空的《十三邀》,他追問梁啟超,時代的困境到底何解?


“假如你邀請梁啟超上《十三邀》,會如何自我介紹?”本刊記者問他。


許知遠沒有思考太久,“我想做他的追隨者”。很快,他又重複了一遍:“我會很誠懇地跟他說我想追隨他”。


散文集《遊蕩集》則收集了許知遠在日常生活和旅行中的意念斷片。許知遠邊走邊聊,口中還是絮叨著同一個母題:對當下中國的不解,以及試著理解這個時代。


他是個遊蕩者,穿梭在不同時空,只尋找一個答案。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讀聖賢書,所為何事?


許知遠選了羅振宇作為《十三邀》的第一個採訪對象。


這簡直是一次災難性的對談——一個“可憐唱輓歌的人”與一個“那個唱輓歌的人”。許知遠不認為知識應該如此實用,而羅振宇卻覺得“本該如此”。


第一次嘗試,許知遠沒能找到“知識分子”的知己。也許,往回找會運氣好一些。


“讀聖賢書,所為何事?”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許知遠再三向蔡瀾強調,自己很喜歡這句話。蔡瀾的父親蔡文玄早在上世紀20年代就是一位愛國青年,曾在汕頭辦報呼籲“謀國之士奮然興起”。許知遠以為從小耳濡目染的蔡瀾也許能解答他的問題。他相信,“感官主義者”蔡瀾內心一定是“道德主義者”,面對當下這個社會,他如何自處?


蔡瀾四兩撥千斤,用琳琅滿目的吃吃喝喝擋了過去。許知遠再追問,蔡瀾勸他:“不要想得太多呀,老兄。”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類似挫敗是常態。對許知遠而言,寫梁啟超傳是一個“避難所”,“我也深深地被那一代知識分子身上那種強烈的,想去改變社會、參與行動的那種熱情所打動了,因為我們這代人其實普遍屬於行動無能的一代人”。


梁啟超是在許知遠遊蕩書店時被發現的。2013年,剛過37歲的許知遠厭倦新聞業,從北京搬到舊金山。他喜歡到哥倫布街上的城市之光書店打發時間。他記得那天一進門,就在推薦書架的位置上看到了一張中國人的臉——梁啟超。那是一本印著很多人的書刊封面,大約30歲的梁啟超一扭頭,就能捱上印度詩人泰戈爾和阿富汗思想家哲馬魯丁·阿富汗尼。


許知遠一下子被擊中了。他最早是在小時候讀過的課文《少年中國說》裡知道梁啟超的。許知遠的偶像、臺灣作家李敖也在《北京法源寺》裡寫過樑啟超。決定寫梁啟超之後,他數度翻開《北京法源寺》,帶著它去法源寺閒坐,想象李敖筆下的那個世界,這能幫助他理解當時的社會情緒和人物內心。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在“被書架上的梁啟超注視了兩年之後”,許知遠終於在2015年9月的一個晚上寫下了第一行字:“對於自己的出生年份,梁啟超日後寫道,是太平天國在南京覆滅後的第十年,大學士曾國藩逝世一年後,普法戰爭結束的第三年,意大利則在這一年於羅馬建國。”他獨居,喝著酒,也許是蘇格蘭威士忌,BBC古典音樂臺24小時持續流淌著音樂。


後來他好幾次想過要修改這個開頭,“但不知道怎麼改,就放在那了”。


第一筆鑿下去,進度“很緩慢”。許知遠將這次寫作視為“一樁徹頭徹尾的苦役”。偶爾,筆尖觸到酒精,火花四濺,靈光乍現。


許知遠記得在寫梁啟超序言的那晚,他喝了好多威士忌,“不知道哪來的亢奮”,從晚上10點寫到凌晨4點,洋洋灑灑寫了六千多字。那一節寫的正好是梁啟超到日本使館避難隨即逃亡日本的歷程。


奔命的梁啟超,疾書的許知遠。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不過,“大部分時候基本上就是在擠牙膏那樣寫”,許知遠不避諱談創作中的焦慮。好友馬希哲記得,許知遠在寫梁啟超時,“無時無刻不在說‘寫不出來怎麼辦’‘這個想法到底行不行’”。就算是擠牙膏,還是要寫下去,“當牙膏擠到一半或是開始擠的時候,不擠更痛苦”,許知遠開玩笑地說。


馬希哲覺得,許知遠寫梁啟超是很合適的,因為“兩人的職業生涯軌跡很相似”。


許知遠也告訴本刊記者,他跟梁啟超都曾是報人,都喜歡到處旅行,對世界有好奇心,“我覺得我們都算很單純的人”。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他花了整整三個章節寫梁啟超辦《時務報》的經歷。他想關注的問題太多,從報紙的發行到報社內部的股東。


許知遠二十幾歲做主筆,寫專欄,也創辦雜誌,身上還有沒蛻乾淨的報人氣質。馬希哲記得許知遠每次發來的書稿都會做成雙欄,行距和字間距都是仔細調過的固定格式。


許知遠覺得,梁啟超那一代人跟現在這一代人其實都是一樣的,都是歷史的俘虜。他想知道,此刻的中國對梁啟超會有何種迴響,“寫他其實是對此刻困境的一種迴應”。他問梁啟超,也問所有人,讀聖賢書,所為何事?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我就像一個樹洞,一個收集者”


許知遠曾說,自己僅用30%的時間做節目,剩下70%的時間都用來寫作。


其實那70%的時間未必都埋頭在書桌前。


在採訪前,很多人說,許知遠的耐心不怎麼好。他坦承,“我討厭固定的方式”。寫不出文章的時候,就去做些別的,這是他所謂的“交替式休息”,“寫梁啟超是逃避《十三邀》的休息,拍《十三邀》是寫梁啟超的休息,做播客是另一種休息,都休息不過來的時候,就去管理公司。他們都說,管得很糟,也是一種休息”。


他也會去找朋友喝酒,用咖啡、酒精和音樂來“刺激感受力”,四季酒店和寶格麗酒店都是不錯的選擇。再者,還能去旅行。


對許知遠說,旅行的意義,“逃離當下和追求新鮮,必然是同時發生的”。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許知遠的旅行是從30歲之後開始的。這一年,他遇到了一個名叫“王子陶”的女人。在《一個遊蕩者的世界》自序裡,許知遠說她是個“不屈不撓、觀察力驚人的旅伴,她通過色彩、味道與人們不經意的小動作,拓展了我對陌生人與陌生社會的理解”。在這之前,許知遠每次旅行都很不自在,“總帶著書,不想亂走”。那位極有好奇心和語言天賦的戀人從2008年起帶他走過很多地方。


2010年,他在另一本遊記散文《祖國的陌生人》中寫道:“我潛意識裡希望,它(旅行)能夠幫我找到一把理解中國的鑰匙。”旅行中,他與礦工、退伍老兵這些“沉默的大多數”聊?天。


許知遠喜歡作家威廉·福克納說過的一句話:“過去從未消逝,它甚至從未過去。”出門旅行和追溯歷史對他來說都一樣有意思,因為“它們都是陌生的地方”。更多時候,他貪心地將魚和熊掌兼得:站在當時當地,勾連歷史未來。

在《遊蕩集》的線下活動中,許知遠說他喜歡“找一個地方變革的痕跡”。對他來說,每個國家和地區都會有極其特殊的、轉折性的時刻。那個時刻總會遺留下一些印記,從中可以看到人是如何反應的,“我們最好和最壞的時刻,都是在這種危險中誕生的”。


許知遠被一場革命吸引去了亞美尼亞。這是一個亞洲和歐洲交界處的外高加索地區的共和制國家。很少有中國人知道這個國家,倘若一定要說一樣頗有記憶點的事,那就是長期承包美國熱搜的明星金·卡戴珊是亞美尼亞裔。


2018年4月23日,在長達1個月的和平抗議後,連續當政10年的獨裁者宣佈辭職。許知遠覺得在全球民主浪潮退卻的時刻,“這是個童話式的故事”。為了感受這種快樂結尾的愉悅,他來到這個陳舊又年輕的國家。


旅行的時候,早上出門頭一件事就是找咖啡館喝咖啡。他喜歡在咖啡館,坐一下午,看街上的人,“他們都是很好看的,每一個都是openbooks”。當然,他也期待有個特別迷人的女人能帶自己走一程,“不過不知道怎麼讓她帶我,想想就算了”。——李誕曾在《十三邀》中提醒他不要在鏡頭前用“女人”這個詞,顯得油膩,得罪觀眾,但許知遠滿不在乎,照用不誤。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有意外收穫的旅行可以稱之為“完美”。


許知遠曾在舊金山唐人街意外遇到一位洪門致公堂的“龍頭大哥”。洪門是中國傳統的民間組織,舊金山洪門致公堂則起源於1848年。


“樑先生是保皇黨,是中華總會接待他,孫先生倒是每次都來的”,洪門大哥周國祥告訴許知遠。在流亡歲月中,他們給予了孫中山支持。


許知遠與這個身上有兩條青龍,“8歲入道,9歲捅人,12歲嫖妓,只讀到小學3年級”的大哥一起喝了咖啡,吃了廣東菜,“原本模模糊糊的那段歷史就這樣以生動具體的方式呈現在了眼前”。


無論是《祖國的陌生人》還是《一個遊蕩者的世界》,無論是《十三邀》還是《遊蕩集》,許知遠說,他在跟大量的陌生人聊天,“我就像一個樹洞,一個收集者”。他選擇從更多人那裡尋找困境的解決之道。


“你本身在生活中就是個遊蕩者嗎?”本刊記者問他。


“嗯”,許知遠沒有遲疑,“我討厭固定的方式”。無論生活還是創作,他都需要驚奇感,“可能是心理比較幼稚吧,小孩才需要驚奇感”。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所以,去年,當42歲的他對話28歲的李誕時,李誕最後忍不住對他說:“你可真是個年輕人”。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沒有歷史,只有傳記”


許知遠堅稱自己是個知識分子,也是個享樂主義者,“我不是那種為理念獻身的人,我沒那麼勇敢,沒那麼決絕”。


他的前女友之一王子陶現在住在羅馬,買了塊地造房子。就在前幾天,他們還有過聯繫,她向他分享了自己去地中海的旅行。“我挺喜歡她的,實際上挺吉普賽精神”,他的語氣變得舒緩,“我挺喜歡這樣的人”。


他無法成為這樣的人。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許知遠記得在非洲坦桑尼亞旅行時,曾碰上六七個持刀少年的夾擊。他料想自己肯定打不過少年,也無法想象挨一刀是什麼體驗,只能一路跑到一家銀行。當地治安很亂,銀行保安都是真槍實彈,幫他們嚇跑了少年。事後,他和旅伴把身上絕大部分現金都給了保安。現在想起來他還有些害怕。


他渴望冒險,又不敢冒險。許知遠心裡最想做的職業是去亞馬遜尋找大蟒蛇、攀爬懸崖、去湖裡釣食人魚,但“完全不敢,太恐懼了”。


他覺得,相比起來,“活在人們中間,去了解陌生的地方”安全係數高一些。不過,作為一個訪談者,面對陌生人,許知遠還是緊張的,在視頻中,在書中,他都不掩飾這一點。


寫作才是他最擅長的事。大部分時候許知遠都待在辦公室翻閱各種關於梁啟超的史料,一旦發現可能有用的就抄下來,“從這個抄到那個,從那個抄到這個”。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我在寫作時,有時候猜想自己是他(梁啟超)”,許知遠說。當他想說一些話的時候,他藏在了梁啟超身後。有一些讀者質疑:許知遠想象的梁啟超到底距離歷史上的梁啟超有多遠?許知遠像美國作家愛默生一樣篤信:“沒有歷史,只有傳記。”他覺得“歷史不是隻有史實,我們對過去的理解很大程度上是虛構的”,如同寫日記總要拎出一條邏輯,這邏輯並非真實邏輯。歷史學者馬勇也贊同這一觀點,他認為“歷史不僅要有材料,歷史學還要有想象,要有感覺,否則就是編大事記”。


許知遠喜歡用食物、氣味甚至經歷來調動對歷史的理解。


在寫“梁啟超傳”第一卷時,許知遠把梁啟超走過的地兒都走了個遍。他對新會和長沙印象深刻。


到了新會,免不了要先來一頓陳皮宴,然後去梁啟超小時候爬的山上去走一圈,望著海面發呆。慶幸的是,梁啟超遠眺過的塔還在。跟梁啟超研究會的老先生吃飯,抱回一大摞有關梁啟超研究的趣聞也為他添了不少靈感。長沙人的脾性跟其他地方又不同,“性格都很硬”。


當被問起變化的城市還能否引起他對梁啟超的共鳴時,許知遠反應極快:“但那些辣椒還在,那種鬧騰騰的市井生活還在,不可能所有痕跡都消失。”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有些情況下,他的尋找看起來甚至是費力的。


偶爾半夜沒人的時候,許知遠會去故宮東華門那一帶瞎轉悠,因為晚清臣子都要在那兒進宮門見皇帝。實際上,梁啟超未必會在紫禁城見皇帝,而是在頤和園面見光緒帝。但許知遠就在東華門外看著圍牆,想象當時的官僚生活是怎樣的。


許知遠覺得自己在歷史想象力方面“不太受學院派的束縛”,學院派想象會被同行罵。馬勇也對本刊記者說:“不要用歷史學術界的看法作為評估這本書(《青年變革者》)的參照。”


他用想象當黏合劑,把歷史材料黏連成了一個“許知遠版的梁啟超”。

"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許知遠關心全世界的年輕人。


他走上臺,作為一場浮世繪展覽的嘉賓。標誌性的白襯衫、修身牛仔褲,右邊的屁股兜裡卷著一本藍色封面的書。相比起兩位嘉賓的拘謹,許知遠顯得放鬆,手臂搭在椅背上,腳下穿著人字拖。


他再一次成為發問者。許知遠向來自日本的嘉賓詢問:“看著日劇、漫畫長大的日本年輕人還能否理解江戶時代的浮世繪?”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這是一個典型的“許知遠式提問”。


在他的訪談節目《十三邀》裡,他總是試圖追問他的採訪對象對這個時代的看法。他問林志玲,怎麼看東亞社會審美的單調性?他問俞飛鴻,你那麼美,為什麼要拍那麼庸俗的劇?他問李誕,生活哪有這麼嚴峻?他問木村拓哉,有沒有想利用自己的能量改變日本?他問張藝謀,你為什麼要拍一部爛片?他笨拙而執著地發問,除了把天兒聊死,他很少能得到真正的回答,他因此被稱為“最不會聊天的主持人”或者“最令人無比尷尬的公知”。


在這個時代,公共知識分子成了一個被群嘲的詞。在之前的採訪中,許知遠的朋友還特意叮囑記者,千萬別把許知遠寫成“公知”。許知遠沒有這種擔憂,“我當然是一個知識分子了,我從不諱言這一點”。


他成了被攻擊的“靶子”。在接受“紅板報”採訪時他說:“在這樣一個反智的時代,我堅定地聲稱自己是一個知識分子,它必然會引起各種各樣的衝突。”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許知遠作為一個曾經的媒體人,他當然知道一旦涉足大眾傳播,就不可避免招來非議,“你也可以非常愛惜羽毛,就在知識分子世界裡,與大眾不發生關係,你的形象或狀態一直是那個樣子”。這是很多人的選擇,但不是許知遠的。


也許是因為他足夠自戀,也許他是個樂觀主義者,他決定還是要做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要“對世界進行廣泛發言”:他寫專欄,開書店,錄電臺,做訪談……


在《十三邀》裡不斷以“知識分子”的身份試圖喚醒採訪對象卻屢屢碰壁之後,許知遠或許在另一個時空裡找到了慰藉。他今年一口氣出版了兩本新書:《青年變革者:梁啟超1873—1898》和《遊蕩集》。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許知遠說前者是他“四十年來最重要的作品”。書裡回顧了梁啟超從出生到百日維新失敗流亡日本的歲月。這不過是梁啟超傳的前奏,許知遠計劃要寫三卷本,使其成為一部近代中國的百科全書,“展現出幾代人的焦灼與渴望、勇氣與怯懦”。這是他在視頻訪談中最想從嘉賓身上得到的,但要麼被雲淡風輕地一筆帶過,要麼被嘻嘻哈哈地插科打諢過去,要麼被正襟危坐地忽視了。


“梁啟超那一代人也面臨一個加速度的、技術革命與知識爆炸的時代,他應對這些變革時的勇敢與迷惘”,激起了許知遠強烈的共鳴。這或許是一場跨越時空的《十三邀》,他追問梁啟超,時代的困境到底何解?


“假如你邀請梁啟超上《十三邀》,會如何自我介紹?”本刊記者問他。


許知遠沒有思考太久,“我想做他的追隨者”。很快,他又重複了一遍:“我會很誠懇地跟他說我想追隨他”。


散文集《遊蕩集》則收集了許知遠在日常生活和旅行中的意念斷片。許知遠邊走邊聊,口中還是絮叨著同一個母題:對當下中國的不解,以及試著理解這個時代。


他是個遊蕩者,穿梭在不同時空,只尋找一個答案。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讀聖賢書,所為何事?


許知遠選了羅振宇作為《十三邀》的第一個採訪對象。


這簡直是一次災難性的對談——一個“可憐唱輓歌的人”與一個“那個唱輓歌的人”。許知遠不認為知識應該如此實用,而羅振宇卻覺得“本該如此”。


第一次嘗試,許知遠沒能找到“知識分子”的知己。也許,往回找會運氣好一些。


“讀聖賢書,所為何事?”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許知遠再三向蔡瀾強調,自己很喜歡這句話。蔡瀾的父親蔡文玄早在上世紀20年代就是一位愛國青年,曾在汕頭辦報呼籲“謀國之士奮然興起”。許知遠以為從小耳濡目染的蔡瀾也許能解答他的問題。他相信,“感官主義者”蔡瀾內心一定是“道德主義者”,面對當下這個社會,他如何自處?


蔡瀾四兩撥千斤,用琳琅滿目的吃吃喝喝擋了過去。許知遠再追問,蔡瀾勸他:“不要想得太多呀,老兄。”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類似挫敗是常態。對許知遠而言,寫梁啟超傳是一個“避難所”,“我也深深地被那一代知識分子身上那種強烈的,想去改變社會、參與行動的那種熱情所打動了,因為我們這代人其實普遍屬於行動無能的一代人”。


梁啟超是在許知遠遊蕩書店時被發現的。2013年,剛過37歲的許知遠厭倦新聞業,從北京搬到舊金山。他喜歡到哥倫布街上的城市之光書店打發時間。他記得那天一進門,就在推薦書架的位置上看到了一張中國人的臉——梁啟超。那是一本印著很多人的書刊封面,大約30歲的梁啟超一扭頭,就能捱上印度詩人泰戈爾和阿富汗思想家哲馬魯丁·阿富汗尼。


許知遠一下子被擊中了。他最早是在小時候讀過的課文《少年中國說》裡知道梁啟超的。許知遠的偶像、臺灣作家李敖也在《北京法源寺》裡寫過樑啟超。決定寫梁啟超之後,他數度翻開《北京法源寺》,帶著它去法源寺閒坐,想象李敖筆下的那個世界,這能幫助他理解當時的社會情緒和人物內心。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在“被書架上的梁啟超注視了兩年之後”,許知遠終於在2015年9月的一個晚上寫下了第一行字:“對於自己的出生年份,梁啟超日後寫道,是太平天國在南京覆滅後的第十年,大學士曾國藩逝世一年後,普法戰爭結束的第三年,意大利則在這一年於羅馬建國。”他獨居,喝著酒,也許是蘇格蘭威士忌,BBC古典音樂臺24小時持續流淌著音樂。


後來他好幾次想過要修改這個開頭,“但不知道怎麼改,就放在那了”。


第一筆鑿下去,進度“很緩慢”。許知遠將這次寫作視為“一樁徹頭徹尾的苦役”。偶爾,筆尖觸到酒精,火花四濺,靈光乍現。


許知遠記得在寫梁啟超序言的那晚,他喝了好多威士忌,“不知道哪來的亢奮”,從晚上10點寫到凌晨4點,洋洋灑灑寫了六千多字。那一節寫的正好是梁啟超到日本使館避難隨即逃亡日本的歷程。


奔命的梁啟超,疾書的許知遠。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不過,“大部分時候基本上就是在擠牙膏那樣寫”,許知遠不避諱談創作中的焦慮。好友馬希哲記得,許知遠在寫梁啟超時,“無時無刻不在說‘寫不出來怎麼辦’‘這個想法到底行不行’”。就算是擠牙膏,還是要寫下去,“當牙膏擠到一半或是開始擠的時候,不擠更痛苦”,許知遠開玩笑地說。


馬希哲覺得,許知遠寫梁啟超是很合適的,因為“兩人的職業生涯軌跡很相似”。


許知遠也告訴本刊記者,他跟梁啟超都曾是報人,都喜歡到處旅行,對世界有好奇心,“我覺得我們都算很單純的人”。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他花了整整三個章節寫梁啟超辦《時務報》的經歷。他想關注的問題太多,從報紙的發行到報社內部的股東。


許知遠二十幾歲做主筆,寫專欄,也創辦雜誌,身上還有沒蛻乾淨的報人氣質。馬希哲記得許知遠每次發來的書稿都會做成雙欄,行距和字間距都是仔細調過的固定格式。


許知遠覺得,梁啟超那一代人跟現在這一代人其實都是一樣的,都是歷史的俘虜。他想知道,此刻的中國對梁啟超會有何種迴響,“寫他其實是對此刻困境的一種迴應”。他問梁啟超,也問所有人,讀聖賢書,所為何事?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我就像一個樹洞,一個收集者”


許知遠曾說,自己僅用30%的時間做節目,剩下70%的時間都用來寫作。


其實那70%的時間未必都埋頭在書桌前。


在採訪前,很多人說,許知遠的耐心不怎麼好。他坦承,“我討厭固定的方式”。寫不出文章的時候,就去做些別的,這是他所謂的“交替式休息”,“寫梁啟超是逃避《十三邀》的休息,拍《十三邀》是寫梁啟超的休息,做播客是另一種休息,都休息不過來的時候,就去管理公司。他們都說,管得很糟,也是一種休息”。


他也會去找朋友喝酒,用咖啡、酒精和音樂來“刺激感受力”,四季酒店和寶格麗酒店都是不錯的選擇。再者,還能去旅行。


對許知遠說,旅行的意義,“逃離當下和追求新鮮,必然是同時發生的”。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許知遠的旅行是從30歲之後開始的。這一年,他遇到了一個名叫“王子陶”的女人。在《一個遊蕩者的世界》自序裡,許知遠說她是個“不屈不撓、觀察力驚人的旅伴,她通過色彩、味道與人們不經意的小動作,拓展了我對陌生人與陌生社會的理解”。在這之前,許知遠每次旅行都很不自在,“總帶著書,不想亂走”。那位極有好奇心和語言天賦的戀人從2008年起帶他走過很多地方。


2010年,他在另一本遊記散文《祖國的陌生人》中寫道:“我潛意識裡希望,它(旅行)能夠幫我找到一把理解中國的鑰匙。”旅行中,他與礦工、退伍老兵這些“沉默的大多數”聊?天。


許知遠喜歡作家威廉·福克納說過的一句話:“過去從未消逝,它甚至從未過去。”出門旅行和追溯歷史對他來說都一樣有意思,因為“它們都是陌生的地方”。更多時候,他貪心地將魚和熊掌兼得:站在當時當地,勾連歷史未來。

在《遊蕩集》的線下活動中,許知遠說他喜歡“找一個地方變革的痕跡”。對他來說,每個國家和地區都會有極其特殊的、轉折性的時刻。那個時刻總會遺留下一些印記,從中可以看到人是如何反應的,“我們最好和最壞的時刻,都是在這種危險中誕生的”。


許知遠被一場革命吸引去了亞美尼亞。這是一個亞洲和歐洲交界處的外高加索地區的共和制國家。很少有中國人知道這個國家,倘若一定要說一樣頗有記憶點的事,那就是長期承包美國熱搜的明星金·卡戴珊是亞美尼亞裔。


2018年4月23日,在長達1個月的和平抗議後,連續當政10年的獨裁者宣佈辭職。許知遠覺得在全球民主浪潮退卻的時刻,“這是個童話式的故事”。為了感受這種快樂結尾的愉悅,他來到這個陳舊又年輕的國家。


旅行的時候,早上出門頭一件事就是找咖啡館喝咖啡。他喜歡在咖啡館,坐一下午,看街上的人,“他們都是很好看的,每一個都是openbooks”。當然,他也期待有個特別迷人的女人能帶自己走一程,“不過不知道怎麼讓她帶我,想想就算了”。——李誕曾在《十三邀》中提醒他不要在鏡頭前用“女人”這個詞,顯得油膩,得罪觀眾,但許知遠滿不在乎,照用不誤。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有意外收穫的旅行可以稱之為“完美”。


許知遠曾在舊金山唐人街意外遇到一位洪門致公堂的“龍頭大哥”。洪門是中國傳統的民間組織,舊金山洪門致公堂則起源於1848年。


“樑先生是保皇黨,是中華總會接待他,孫先生倒是每次都來的”,洪門大哥周國祥告訴許知遠。在流亡歲月中,他們給予了孫中山支持。


許知遠與這個身上有兩條青龍,“8歲入道,9歲捅人,12歲嫖妓,只讀到小學3年級”的大哥一起喝了咖啡,吃了廣東菜,“原本模模糊糊的那段歷史就這樣以生動具體的方式呈現在了眼前”。


無論是《祖國的陌生人》還是《一個遊蕩者的世界》,無論是《十三邀》還是《遊蕩集》,許知遠說,他在跟大量的陌生人聊天,“我就像一個樹洞,一個收集者”。他選擇從更多人那裡尋找困境的解決之道。


“你本身在生活中就是個遊蕩者嗎?”本刊記者問他。


“嗯”,許知遠沒有遲疑,“我討厭固定的方式”。無論生活還是創作,他都需要驚奇感,“可能是心理比較幼稚吧,小孩才需要驚奇感”。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所以,去年,當42歲的他對話28歲的李誕時,李誕最後忍不住對他說:“你可真是個年輕人”。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沒有歷史,只有傳記”


許知遠堅稱自己是個知識分子,也是個享樂主義者,“我不是那種為理念獻身的人,我沒那麼勇敢,沒那麼決絕”。


他的前女友之一王子陶現在住在羅馬,買了塊地造房子。就在前幾天,他們還有過聯繫,她向他分享了自己去地中海的旅行。“我挺喜歡她的,實際上挺吉普賽精神”,他的語氣變得舒緩,“我挺喜歡這樣的人”。


他無法成為這樣的人。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許知遠記得在非洲坦桑尼亞旅行時,曾碰上六七個持刀少年的夾擊。他料想自己肯定打不過少年,也無法想象挨一刀是什麼體驗,只能一路跑到一家銀行。當地治安很亂,銀行保安都是真槍實彈,幫他們嚇跑了少年。事後,他和旅伴把身上絕大部分現金都給了保安。現在想起來他還有些害怕。


他渴望冒險,又不敢冒險。許知遠心裡最想做的職業是去亞馬遜尋找大蟒蛇、攀爬懸崖、去湖裡釣食人魚,但“完全不敢,太恐懼了”。


他覺得,相比起來,“活在人們中間,去了解陌生的地方”安全係數高一些。不過,作為一個訪談者,面對陌生人,許知遠還是緊張的,在視頻中,在書中,他都不掩飾這一點。


寫作才是他最擅長的事。大部分時候許知遠都待在辦公室翻閱各種關於梁啟超的史料,一旦發現可能有用的就抄下來,“從這個抄到那個,從那個抄到這個”。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我在寫作時,有時候猜想自己是他(梁啟超)”,許知遠說。當他想說一些話的時候,他藏在了梁啟超身後。有一些讀者質疑:許知遠想象的梁啟超到底距離歷史上的梁啟超有多遠?許知遠像美國作家愛默生一樣篤信:“沒有歷史,只有傳記。”他覺得“歷史不是隻有史實,我們對過去的理解很大程度上是虛構的”,如同寫日記總要拎出一條邏輯,這邏輯並非真實邏輯。歷史學者馬勇也贊同這一觀點,他認為“歷史不僅要有材料,歷史學還要有想象,要有感覺,否則就是編大事記”。


許知遠喜歡用食物、氣味甚至經歷來調動對歷史的理解。


在寫“梁啟超傳”第一卷時,許知遠把梁啟超走過的地兒都走了個遍。他對新會和長沙印象深刻。


到了新會,免不了要先來一頓陳皮宴,然後去梁啟超小時候爬的山上去走一圈,望著海面發呆。慶幸的是,梁啟超遠眺過的塔還在。跟梁啟超研究會的老先生吃飯,抱回一大摞有關梁啟超研究的趣聞也為他添了不少靈感。長沙人的脾性跟其他地方又不同,“性格都很硬”。


當被問起變化的城市還能否引起他對梁啟超的共鳴時,許知遠反應極快:“但那些辣椒還在,那種鬧騰騰的市井生活還在,不可能所有痕跡都消失。”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有些情況下,他的尋找看起來甚至是費力的。


偶爾半夜沒人的時候,許知遠會去故宮東華門那一帶瞎轉悠,因為晚清臣子都要在那兒進宮門見皇帝。實際上,梁啟超未必會在紫禁城見皇帝,而是在頤和園面見光緒帝。但許知遠就在東華門外看著圍牆,想象當時的官僚生活是怎樣的。


許知遠覺得自己在歷史想象力方面“不太受學院派的束縛”,學院派想象會被同行罵。馬勇也對本刊記者說:“不要用歷史學術界的看法作為評估這本書(《青年變革者》)的參照。”


他用想象當黏合劑,把歷史材料黏連成了一個“許知遠版的梁啟超”。

許知遠,​一個“不合時宜”的知識分子

許知遠說,寫梁啟超讓他變得practical,馬希哲則覺得許知遠變得更有耐心了。許知遠不得不花很長的時間去等待,等那些抄下來的歷史材料之間形成某種關聯。許知遠常常會在半夜想到某個很牛的片段,爬起來記在本子上。第二天早上一看,這怎麼能作為開頭呢?


有時難免缺一塊史料,只能靠“猜想”。許知遠坦言,尤其在最後一章,梁啟超作為一個邊緣的年輕維新者,幾乎沒什麼記載,他也不知道那時的梁啟超在幹嘛,“只能個人少寫一點,多去營造當時環境”。


他從風土人情寫到社會政局,在“梁啟超傳”第一卷中,梁啟超有時隱沒在嘈雜的市井生活中,全書更像一幅清末的社會時局長卷。


許知遠由梁啟超引著在清末的城市風土間旅行。許知遠就是那個活在多個維度中的遊蕩者,在學術史裡瞧一瞧,到風俗史裡湊個熱鬧。


許知遠不會把自己完全扔到陌生環境中,“可能潛意識裡還是怕真正受挫”。只是遊蕩,沒有目的,四處徘徊,不會停下,最後“還要留有一個根據地”。對他來說,“根據地”就是公司單向空間。在逃離固定和追求新鮮的催促下,這個“容易厭倦的觀光者”一次次出發,看到的都是許知遠眼裡的風景。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