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青雲說半句話,薛兆豐沒說他學生來自北大,別被《奇葩說》洗腦

薛兆豐 奇葩說 北京大學 大學 高曉鬆 王小民的吐槽 2018-12-05

作為一檔語言類綜藝,《奇葩說》在提供足夠的娛樂性的同時,也有相當的思辨性;選手及導師依靠雄辯的力量,不僅能夠提供看問題的多維角度,有時甚至能夠輸出價值觀,影響一些觀眾的認識和思考。

雖然李誕直指陳銘“只是為了贏”,作為對於個體的苛責,比較無禮;不過放到《奇葩說》這個節目,也不能算說錯。畢竟大家覺得來《奇葩說》沒有人間不值得,站到賽場上,就是為了爭勝。

詹青雲說半句話,薛兆豐沒說他學生來自北大,別被《奇葩說》洗腦

《奇葩說》的跑票機制,決定了辯手在輸出觀點,論證持方的同時,必須要時刻注意觀眾的感受。取悅觀眾,只說人們愛聽的,其實是比較低級的形式;一流的選手在於,他們能夠將形而上抽象的道理,甚至是歪理,通過舉例,歸謬,反證等形式,用聲情並茂的語言演繹出來,從而贏得觀眾的認同。

然而我們必須要注意的是,通過辯手之口所講出的事實和例證,都經過了裁剪和加工,在辯論中,以一概全,利用信息差挑選例證,斷章取義,都是常用且有效的手段。

詹青雲說半句話,薛兆豐沒說他學生來自北大,別被《奇葩說》洗腦

這也是為什麼當陳銘與詹青雲開槓時,說出“兩片烏雲”之後,直接在跑票上將詹青雲“擊潰”的原因。事實上當觀眾知道了自己被“欺騙”和“愚弄”之後,已經不在乎到底是誰的觀點更加有力,轉而支持那個揭露事實,看起來更為誠實的人。

站在場上的人是為了贏,而坐在場下的導師,應該沒有那麼重的得失心,他們的發言,又如何呢?

詹青雲說半句話,薛兆豐沒說他學生來自北大,別被《奇葩說》洗腦

這又是另一番情形。幾位導師都是成名人物,人生閱歷,學識見地都高於常人,他們說的話,有的是人生至理,放之四海而皆準;有的卻也是出於個人體驗和經歷的感悟,不可一概而論。

比如高曉鬆就曾經說過,覺得打架時女生更喜歡那個輸的男生,立即就得到了現場的一致反對,他也只能找補可能是時代所致。

如此明顯異於大眾體驗的經歷,自然容易識破,也不會左右人的看法;不過有時候看似美好勵志的暖心雞湯,卻因為能夠引起觀眾共鳴,容易讓人失去判斷,深入人心。

詹青雲說半句話,薛兆豐沒說他學生來自北大,別被《奇葩說》洗腦

比如薛兆豐在論證貧窮二字時,說我經常對我的學生說,你們都是百萬富翁,你們可能貧,但是不窮。

教授的意思,大概用“莫欺少年窮”可以概括,也鼓勵年輕人更要昂揚鬥志,對於未來充滿信心,一切皆有可能。

如此正能量的觀點,我沒理由不贊同。只不過想要提醒的是,薛教授當年教過的學生,都是來自北京大學經濟學系的本科生,研究生,是博士生,都是國內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最後的勝利者,萬里挑一的精英。

詹青雲說半句話,薛兆豐沒說他學生來自北大,別被《奇葩說》洗腦

我甚至設想過,完整的原文可能是:“你們都是北大的學生,即便現在沒有掙大錢,不過也都是百萬富翁,因為你們的明天,註定很光明。”

如果這樣說,平凡的人們聽到後,是不是會冷靜些?

詹青雲說半句話,薛兆豐沒說他學生來自北大,別被《奇葩說》洗腦

當然,再重複一遍,薛教授“年輕人大有希望,不窮”的觀點我百分百同意。上面這個例子表達的,只是不要人云亦云,輕易地被人“洗腦”,在聽話時,尤其要想到說話人的立場,地位,認知;才能正確地將道理融會貫通,為己所用。

同樣,《奇葩說》的本意是提供多元視角,帶來更多的思考。如果因此而喪失了獨立思考的能力,輕易地被洗腦,人云亦云,那反而是違背了初衷。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