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全球教育技術界最有影響力的教授,他說別把孩子養成了“機器娃”

他是全球教育技術界最有影響力的教授,他說別把孩子養成了“機器娃”

看點 人工智能時代來臨,該如何更新我們的教育與育兒理念?近日,現任美國堪薩斯大學教育學院傑出教授趙勇在LIFE教育創新峰會上發表了名為《變革中的核心素養》的演講。2010年,趙勇獲得美國教育領導學會頒發的教育領導獎,還被評為全球教育技術界最有影響力的十大人物之一。演講中,他指明瞭教育的本質與核心;注重多樣化的重要性;也與我們探討了在未來教育中,如何為孩子培養區別於機器人的、有價值的能力。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21世紀教育研究院 (ID: eduyanjiuyuan)

文丨趙勇 編丨Travis

大家好,今天聽到這麼多人分享自己教育創新的經歷,也看到楊老師這麼高齡還在積極推動教育創新,我覺得特別難受。

搞教育創新似乎是一種懲罰,就像希臘神話裡的西西弗斯一樣,不停的往山上推石頭,推了之後又掉下來,推了之後又掉下來,周而復始。

其實剛剛四位嘉賓做的事情已有了很多創新點,楊老師也去看過世界各地的創新案例,大家都很努力。

可為什麼這麼多年,我們教育還是沒有真正大的改變?為什麼這麼多好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不能大規模的實現?為什麼就像剛才楊老師說的,教育創新最多的是在各種教育論壇上?為什麼社會、政府、家長、學生、教師對傳統教育的弊端有非常清醒的認識,都認識到改革的必要性,但我們的教育還是一如既往?

他是全球教育技術界最有影響力的教授,他說別把孩子養成了“機器娃”

趙勇博士

這次創新教育大會的主題是:迴歸教育本質。

對於教育本質的理解很多,其中之一是所謂的教育的理想狀態。一個前段時間在一個研討會上,我的一個朋友北師大的李芒教授說過一句關於教育本質特別有啟發的話:教育是一個“相互超度”、相互為對方創造價值的過程。

而現在的教育界有這麼多的抱怨,就是因為“相互超度”的過程變成了“相互蹂躪”的過程,家長不惜一切各種犧牲而且違心地強迫孩子做他們自己也不認可的事情,老師辛辛苦苦殫精竭力讓學生做著他們不願意做的事情,家長老師的付出對學生就是壓力就是讓他們更加努力地做他們不願意做的事情。

所以到頭來,大家都苦。也就是說,現在的教育偏離了它的本質,被異化了,要回歸本質,要讓教育成為一個相互超度,充分尊重個性,注重全人發展的愉悅的過程。

但為什麼迴歸這麼難呢?

他是全球教育技術界最有影響力的教授,他說別把孩子養成了“機器娃”他是全球教育技術界最有影響力的教授,他說別把孩子養成了“機器娃”

現實:創新教育不完整的答案

創新教育迴歸教育本質的理想當然是有道理的,是很多人的理想和追求,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理想的教育必須要解決現實的問題。

為什麼要追求考試分數和相互蹂躪?為什麼國內的家長、老師和校長們不敢讓教育迴歸理想?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我們的教育是改變命運的過程,我們必須有這個分數。

最近我看了衡水一中、毛坦廠的很多文章,有一些感觸。我們不敢改,我們不能輸在起跑線,這是我們選拔機制的問題,就相當於我們認為只有考好之後才能夠進好大學,只有進到好大學才能找好工作,從而“學而優則仕”才能往上走,這就是我們認定的路子。

創新教育想單純追求理想,而忽略了教育的功利性,因此難以被大眾接受。

他是全球教育技術界最有影響力的教授,他說別把孩子養成了“機器娃”

我們可以換一種方式來思考。

有一個著名的營銷案例:有人到你店裡面買釘子,你沒有釘子,你問他要釘子幹嗎?他說要釘在牆上。你又問釘子在牆上在幹嗎?他說要弄幾個鉤子,掛鉤子幹嗎?他說要掛雜物。其實他最終的目的從來不是買鉤子,而是是要把屋裡清乾淨。

我們的教育也一樣,我們的目的從來不是讓孩子受苦弄分數,而是想讓孩子過一個幸福的未來。

考試分數只不過是達到這個目的的手段。這個手段被大家所接受,是因為過去和現在它被證明是有效的唯一的改變命運的途徑。

但未來並非如此。社會巨大的變化讓理想的更人性化的教育,不僅僅成為創新教育的追求,而是未來大眾教育的必須。

追求分數的相互蹂躪的教育走到了盡頭,已經不能解決最現實的功利性問題,已經不是通向未來幸福的必由之路了。

他是全球教育技術界最有影響力的教授,他說別把孩子養成了“機器娃”他是全球教育技術界最有影響力的教授,他說別把孩子養成了“機器娃”

變革中的核心素養

現在人工智能很火,但是人工智能應用到教育當中,絕大部分在辦壞事。

我在國內看到一個很轟動的消息:學校用人工智能監控學生的注意力,保障孩子們每時每刻都保持專注;或者用這個來了解每天孩子有多少人高興多少人不高興,然後規定每天必須有99%以上的學生感到高興。

這其實是大數據作惡,人工智能在教育上的應用,絕不應該是用在這個上面的,人工智能應該是給我們鬆綁的,人與技術應該是相互之間協同發展的。

大家知道,人發明一個工具的同時,為了和工具協同發展,需要發展不同的能力。

哈佛大學有兩個經濟學家出了一本很有意思的書,叫《教育與技術的賽跑》,核心觀點是說:技術的發展永遠超越教育,而教育在技術發展之後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應該是重新定義什麼叫做有價值的能力。

他是全球教育技術界最有影響力的教授,他說別把孩子養成了“機器娃”

那什麼技術如何定義能力的價值?

可以想象一下這個場景,如果我們在石器時代,高考會考什麼科目?應該是找石頭、打石頭。那個時候玩石頭是正道,玩銅器肯定是非主流的。

但是人一旦進入青銅時代,打石頭、找石頭的能力立刻變得沒有價值了。

所以說,能力和素養的價值其實是在隨著時代變遷不斷變革的,這在歷史上也已經出現過很多次了。

西方社會進入工業時代之後,開始了人才的演變,農業人口銳減到3%左右,其他都變成工業人口。但到了20世紀70年代、80年代,隨著第三次工業革命、電氣化革命、自動化革命的到了,時代開始呼喚創新性和服務性的人才。

他是全球教育技術界最有影響力的教授,他說別把孩子養成了“機器娃”

我們可以想像一下,人工智能時代到來之後,隨著機器能力的強大,我們對人才的定義又會演變為什麼樣的?

我最近看到一些好玩的事,日本東京大學的教授用機器人蔘加東京大學的考試,考過了80%的考生;前段時間,中國也有機器人蔘加數學高考,達到平均分已經沒有問題了;

還有谷歌的翻譯機器、科大訊飛等,英漢翻譯絕對超過絕大部分高中畢業生,那麼孩子們埋頭學這個還有什麼意義呢?

所以我們一定要考慮這個問題,未來的教育,我們如何培養有價值的能力?

他是全球教育技術界最有影響力的教授,他說別把孩子養成了“機器娃”

現在我們的問題是,我們指定只有某些人某些能力才有價值,我們往往把一個學校看成一個花園,一個很漂亮的花園,老師是園丁。

我以前特別喜歡“園丁”,後來我發現園丁很可惡。園丁可以決定誰是花誰是雜草,誰可以進這個花園誰不可以進,鬱金香花園裡玫瑰就是雜草……

我們還可以看到,目前任何一個課程都在講核心素養,但這實際上是定了一個標準,誰是人才,誰不是人才——而我們的老師家長就朝著這個規定的方向走。

結果是,因為我們用一個標準判斷所有人,所謂的學渣、差生、學生的壓力、學生的不公平現象甚至學生的自殺出現了;在這個過程中,絕大部分人成才的可能性也慢慢消失了。

他是全球教育技術界最有影響力的教授,他說別把孩子養成了“機器娃”

但實際上,教育裡一定會存在一個因素,叫人的多樣化——從智力、潛力、興趣、動機、家庭背景等維度來判斷,人是非常多元的,只要你按照某一個標準判斷,任何人之間肯定會有差異。

如果非要定個高低,差異就變成了差距,而這個差距,就成為了我們“安排”人的依據。

但是我們再回頭想想,為什麼我們非要把人變成同樣的人?

在傳統時代,我們可能會需要一些整齊劃一、不太出頭的人才;但是現在這種工作已經被機器化了。

未來的工作環境會有一個很大的演變:同一個工作不會僱太多人,但是會有很多的工作。單單看中國,近30年我們已經增加了多少的以前不存在的行業?

他是全球教育技術界最有影響力的教授,他說別把孩子養成了“機器娃”

在這裡,我想提一個命題,叫天生我材必有用——傳統社會認為沒用的人,現在正在或者已經變得有用。

這是很重要的概念,人工智能時代,我們不會有非常多的事情要去做,但會有非常多的創新崗位出現。任何人真的都有用,就像孫中山提出的“人盡其才”。

所以我們不要壓迫那些不願意學數學的人去數學。

我們現在最大的問題是,我們成人、政府、教育界總想把學生培養成我們認為的、“他們應該成為”的人。

他是全球教育技術界最有影響力的教授,他說別把孩子養成了“機器娃”他是全球教育技術界最有影響力的教授,他說別把孩子養成了“機器娃”

智能時代,人最大的能力是繼續成為人

今天在座的各位談的改革、談的改變都是為學生改變,但我們經常忘記學生自己可以改變。

學生自己是有追求的,他是一個人的存在,我覺得我們有時候太自負了——“我們都是為你好”。

其實每個人都具備改變的天賦,有時候課程甚至反而會成為改變的障礙:我們覺得必須學會閱讀,必須學會這個必須學會那個;我們總假定,在未來社會中,會有這麼一系列的能力和知識,在每一個時候都能派上用場。

但實際上這是一個大誤區,因為未來的工作非平等、平均地發展,人是有差異的。所以我們的教育應該要解決的問題是,怎麼樣讓每個人充分發揮他的個體獨特性。

他是全球教育技術界最有影響力的教授,他說別把孩子養成了“機器娃”

大家可以想想,我們自己有什麼獨特的地方?我們讓每個孩子獨特了嗎?人只有獨特以後才能卓越。

在全球化的環境下,你必須是一個卓越人才才可能成功。卓越來自潛能天賦、教育、時間,而潛能和時間常常成為很大的陷阱:

其一,有些時候我們確實沒有某些潛能,比如說每個人都相對學過畫畫,但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畢加索。

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去鼓勵孩子,你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學好,其實沒有任何意義。比如說我沒有踢足球的天賦,老師非要鼓勵我去踢足球,我能學會踢球,但是這對我毫無意義;

其二,你要做一個卓越的人,必須要投入時間,但時間花在這個事情上就不能花在另外一個事情,這是簡單的悖論的問題。

他是全球教育技術界最有影響力的教授,他說別把孩子養成了“機器娃”

除此之外,在未來教育裡,我覺得很大需要提升的是創業精神的問題,今後的工作很多不是為孩子們準備好的,而是要孩子們自己創造工作,從就業人才到創業人才,自己創造機會。

我在迪斯尼少兒節目教育顧問的過程中,發現迪斯尼的公主在近80年發生了很大變化:白雪公主一開始是就業性的人才,等著別人救她;灰姑娘也是“我啥也不用”,等著別人來找我,給我一個平臺。後來發展新的花木蘭角色,這是創業性人才,最近還有一個新的公主,一出來就是拯救國家。

所以,我們應該讓家長有這樣的意識,想讓孩子在人工智能時代過最好的生活,過幸福的生活,一是必須要有自己獨特的能力;二是必須有創業的精神,像白雪公主式的基本不行。

他是全球教育技術界最有影響力的教授,他說別把孩子養成了“機器娃”

現在國外很多的公司和大學已經改變了選拔和教學方式,其中最主要的一點就是:文憑不解決問題,教育經驗也不解決問題,他們只在乎你能幹什麼。

智能機器時代,人最大的本色是不變成機器,最大的能力是人能繼續成為人,這是教育的本質。

人工智能時代也給我們一個變革的理由,今後要成功,就要讓人更加成為人,謝謝大家。

關注外灘教育

閱讀 3000+篇優質文章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