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捏脊,你可能害了他(一文學會正確捏脊)'

"

捏脊是指用雙手拇指指腹和食指中節靠拇指的側面在寶寶背部皮膚表面循序捏拿捻動的一種中醫療法,本法有調整陰陽、通理經絡、促進氣血運行、改善臟腑功能等作用,常用於食慾不振、消化不良、腹瀉、失眠及小兒疳積,感冒,發燒等症狀。今天就來為家長們介紹一下小兒捏脊的宜忌。

這幾年中國父母最知道的小兒保健推拿手法,恐怕非捏脊莫屬。許多養生書籍及各類形形色色的小兒推拿專家,凡論及小兒捏脊都是高談闊論,並且都只談捏脊的好處,比如疏通經絡、昇陽開胃、促進氣血運行、改善臟腑功能以及增強機體抗病能力等作用,而對於不適宜的捏脊所帶來的副反應往往只有隻言片語甚至根本就沒談及,這就給父母一個錯覺,認為每個孩子都適合做捏脊保健。但事實情況又是如何呢?

1


上捏脊還是下捏脊?

一般的小兒推拿教材和養生書籍中所說的捏脊指的是上捏脊(即是從下往上捏),但實際應用當中,也會有下捏脊(從上往下),不過因為日常保健下捏脊用得比較少,所以大多父母就只知道上捏脊。上捏脊還是下捏脊有不同的適應症,要了解其適用症狀就得知道捏脊的原理。

捏脊是在後背的膀胱經和督脈上操作的,上捏脊是從長強穴(尾骨尖附近)向上捏至大椎穴。督脈主一身之陽氣,督脈上幾個主要穴位都是昇陽的穴位。根據經絡按摩“順經為補,逆經為瀉”的原則,順督脈自下而上捏脊的目的是昇陽,屬補法。下捏脊順序跟上捏脊相反,逆瀉督脈,有清熱瀉火通便之效,屬於瀉法,平時多用於實熱證。比如發燒或便祕的治療,極少用於平時保健。實際運用中下捏脊往往只捏不提,或單用推背代替。比如實熱證的小兒發燒,手上的穴位推拿完後加推背(從大椎穴推至長強)至皮膚髮紅髮熱,能有效加快退燒速度。


"

捏脊是指用雙手拇指指腹和食指中節靠拇指的側面在寶寶背部皮膚表面循序捏拿捻動的一種中醫療法,本法有調整陰陽、通理經絡、促進氣血運行、改善臟腑功能等作用,常用於食慾不振、消化不良、腹瀉、失眠及小兒疳積,感冒,發燒等症狀。今天就來為家長們介紹一下小兒捏脊的宜忌。

這幾年中國父母最知道的小兒保健推拿手法,恐怕非捏脊莫屬。許多養生書籍及各類形形色色的小兒推拿專家,凡論及小兒捏脊都是高談闊論,並且都只談捏脊的好處,比如疏通經絡、昇陽開胃、促進氣血運行、改善臟腑功能以及增強機體抗病能力等作用,而對於不適宜的捏脊所帶來的副反應往往只有隻言片語甚至根本就沒談及,這就給父母一個錯覺,認為每個孩子都適合做捏脊保健。但事實情況又是如何呢?

1


上捏脊還是下捏脊?

一般的小兒推拿教材和養生書籍中所說的捏脊指的是上捏脊(即是從下往上捏),但實際應用當中,也會有下捏脊(從上往下),不過因為日常保健下捏脊用得比較少,所以大多父母就只知道上捏脊。上捏脊還是下捏脊有不同的適應症,要了解其適用症狀就得知道捏脊的原理。

捏脊是在後背的膀胱經和督脈上操作的,上捏脊是從長強穴(尾骨尖附近)向上捏至大椎穴。督脈主一身之陽氣,督脈上幾個主要穴位都是昇陽的穴位。根據經絡按摩“順經為補,逆經為瀉”的原則,順督脈自下而上捏脊的目的是昇陽,屬補法。下捏脊順序跟上捏脊相反,逆瀉督脈,有清熱瀉火通便之效,屬於瀉法,平時多用於實熱證。比如發燒或便祕的治療,極少用於平時保健。實際運用中下捏脊往往只捏不提,或單用推背代替。比如實熱證的小兒發燒,手上的穴位推拿完後加推背(從大椎穴推至長強)至皮膚髮紅髮熱,能有效加快退燒速度。


給孩子捏脊,你可能害了他(一文學會正確捏脊)



上捏脊能調動一身陽氣,陽氣升,可溫腎健脾,令脾腎得以運化。同時,捏脊經過後背膀胱經上一系列重要腧穴,對腎、脾、肺都有直接影響。因為上捏脊的根本目的是補陽氣,所以更適合虛寒證為主的積食、便祕、腹瀉、感冒等症狀,對於素體陽虛的孩子而言,陽氣得到提升,抵抗力自然會增強,胃口也會變好。而對於實熱證或陰虛內熱證就不適合經常上捏脊,否則會越捏內火越重,就很可能會出現便祕加重,口舌生瘡,盜汗加劇,晚上睡覺煩躁甚至發燒。

有個孩子還不到一歲,純母乳餵養,媽媽在孩子剛滿月的時候就聽信當地一個小兒推拿師說捏脊對孩子很有好處,可以增強抵抗力。於是從滿月開始就天天給孩子上捏脊,沒捏脊前孩子大便都是正常的,但經過幾個月的捏脊後,大便變得越來越幹且臭,胃口也越來越差,於是這位媽媽請教那個小兒推拿師,推拿師說可能是捏的方法不對,簡單教她方法後讓她繼續捏(還是讓這位媽媽給孩子上捏脊),結果孩子便祕情況變得越來越嚴重,來諮詢時已經發展到4~5天大便一次,有時還要開塞露才能解大便,孩子經常因為拉不出大便而大哭,而問到這位媽媽的日常飲食結構時並沒發現多大的問題,唯一的可能就是因長時間的上捏脊導致。

還有一個媽媽的孩子長期嚴重盜汗,便祕,經常扁桃體發炎上火,而且因為盜汗嚴重又經常感冒,諮詢時我不經意問到平時有沒有經常給孩子上捏脊,結果她說堅持給孩子上捏脊差不多兩年了,幾乎天天捏,冬天也沒停過!媽媽非常不解地問書上不都說捏脊可以增強抵抗力嗎?可為什麼我天天給孩子捏身體反而越來越差呢?這種因不適當長時間捏脊引發的副反應,我幾乎是每個月都能聽到看到。所以無論是多好的保健法,也是看個人體質的。

有的專家強調捏脊以七歲(虛歲)為分界線,七歲前的從下往上捏,七歲後的從上往下捏。試問體質會跟年紀有直接關係嗎?莫非七歲以下的都是陽虛,而七歲以上的都為陰虛?上捏脊大補陽氣,會助熱,熱就會促使身體機能加速運化,因此要根據孩子體質不同適可而止,每日不可多捏,一般3~9遍就可以,多捏無益。有的家長盲目相信捏脊的保健效果就覺得捏得越多越好,每日給孩子捏上十幾二十遍,而且早上捏完晚上還繼續捏,長期堅持的話反而造成更嚴重傷害。特別提醒下,因為上捏脊會加重胃火,胃強脾弱的孩子,就是那種非常能吃老感覺吃不飽又容易食積的孩子,家長一定不要給孩子經常上捏脊,這種孩子現在不少見到。

2

具體操作

>>>>上捏脊


【位置】


"

捏脊是指用雙手拇指指腹和食指中節靠拇指的側面在寶寶背部皮膚表面循序捏拿捻動的一種中醫療法,本法有調整陰陽、通理經絡、促進氣血運行、改善臟腑功能等作用,常用於食慾不振、消化不良、腹瀉、失眠及小兒疳積,感冒,發燒等症狀。今天就來為家長們介紹一下小兒捏脊的宜忌。

這幾年中國父母最知道的小兒保健推拿手法,恐怕非捏脊莫屬。許多養生書籍及各類形形色色的小兒推拿專家,凡論及小兒捏脊都是高談闊論,並且都只談捏脊的好處,比如疏通經絡、昇陽開胃、促進氣血運行、改善臟腑功能以及增強機體抗病能力等作用,而對於不適宜的捏脊所帶來的副反應往往只有隻言片語甚至根本就沒談及,這就給父母一個錯覺,認為每個孩子都適合做捏脊保健。但事實情況又是如何呢?

1


上捏脊還是下捏脊?

一般的小兒推拿教材和養生書籍中所說的捏脊指的是上捏脊(即是從下往上捏),但實際應用當中,也會有下捏脊(從上往下),不過因為日常保健下捏脊用得比較少,所以大多父母就只知道上捏脊。上捏脊還是下捏脊有不同的適應症,要了解其適用症狀就得知道捏脊的原理。

捏脊是在後背的膀胱經和督脈上操作的,上捏脊是從長強穴(尾骨尖附近)向上捏至大椎穴。督脈主一身之陽氣,督脈上幾個主要穴位都是昇陽的穴位。根據經絡按摩“順經為補,逆經為瀉”的原則,順督脈自下而上捏脊的目的是昇陽,屬補法。下捏脊順序跟上捏脊相反,逆瀉督脈,有清熱瀉火通便之效,屬於瀉法,平時多用於實熱證。比如發燒或便祕的治療,極少用於平時保健。實際運用中下捏脊往往只捏不提,或單用推背代替。比如實熱證的小兒發燒,手上的穴位推拿完後加推背(從大椎穴推至長強)至皮膚髮紅髮熱,能有效加快退燒速度。


給孩子捏脊,你可能害了他(一文學會正確捏脊)



上捏脊能調動一身陽氣,陽氣升,可溫腎健脾,令脾腎得以運化。同時,捏脊經過後背膀胱經上一系列重要腧穴,對腎、脾、肺都有直接影響。因為上捏脊的根本目的是補陽氣,所以更適合虛寒證為主的積食、便祕、腹瀉、感冒等症狀,對於素體陽虛的孩子而言,陽氣得到提升,抵抗力自然會增強,胃口也會變好。而對於實熱證或陰虛內熱證就不適合經常上捏脊,否則會越捏內火越重,就很可能會出現便祕加重,口舌生瘡,盜汗加劇,晚上睡覺煩躁甚至發燒。

有個孩子還不到一歲,純母乳餵養,媽媽在孩子剛滿月的時候就聽信當地一個小兒推拿師說捏脊對孩子很有好處,可以增強抵抗力。於是從滿月開始就天天給孩子上捏脊,沒捏脊前孩子大便都是正常的,但經過幾個月的捏脊後,大便變得越來越幹且臭,胃口也越來越差,於是這位媽媽請教那個小兒推拿師,推拿師說可能是捏的方法不對,簡單教她方法後讓她繼續捏(還是讓這位媽媽給孩子上捏脊),結果孩子便祕情況變得越來越嚴重,來諮詢時已經發展到4~5天大便一次,有時還要開塞露才能解大便,孩子經常因為拉不出大便而大哭,而問到這位媽媽的日常飲食結構時並沒發現多大的問題,唯一的可能就是因長時間的上捏脊導致。

還有一個媽媽的孩子長期嚴重盜汗,便祕,經常扁桃體發炎上火,而且因為盜汗嚴重又經常感冒,諮詢時我不經意問到平時有沒有經常給孩子上捏脊,結果她說堅持給孩子上捏脊差不多兩年了,幾乎天天捏,冬天也沒停過!媽媽非常不解地問書上不都說捏脊可以增強抵抗力嗎?可為什麼我天天給孩子捏身體反而越來越差呢?這種因不適當長時間捏脊引發的副反應,我幾乎是每個月都能聽到看到。所以無論是多好的保健法,也是看個人體質的。

有的專家強調捏脊以七歲(虛歲)為分界線,七歲前的從下往上捏,七歲後的從上往下捏。試問體質會跟年紀有直接關係嗎?莫非七歲以下的都是陽虛,而七歲以上的都為陰虛?上捏脊大補陽氣,會助熱,熱就會促使身體機能加速運化,因此要根據孩子體質不同適可而止,每日不可多捏,一般3~9遍就可以,多捏無益。有的家長盲目相信捏脊的保健效果就覺得捏得越多越好,每日給孩子捏上十幾二十遍,而且早上捏完晚上還繼續捏,長期堅持的話反而造成更嚴重傷害。特別提醒下,因為上捏脊會加重胃火,胃強脾弱的孩子,就是那種非常能吃老感覺吃不飽又容易食積的孩子,家長一定不要給孩子經常上捏脊,這種孩子現在不少見到。

2

具體操作

>>>>上捏脊


【位置】


給孩子捏脊,你可能害了他(一文學會正確捏脊)


脊背的正中線。

【操作】


"

捏脊是指用雙手拇指指腹和食指中節靠拇指的側面在寶寶背部皮膚表面循序捏拿捻動的一種中醫療法,本法有調整陰陽、通理經絡、促進氣血運行、改善臟腑功能等作用,常用於食慾不振、消化不良、腹瀉、失眠及小兒疳積,感冒,發燒等症狀。今天就來為家長們介紹一下小兒捏脊的宜忌。

這幾年中國父母最知道的小兒保健推拿手法,恐怕非捏脊莫屬。許多養生書籍及各類形形色色的小兒推拿專家,凡論及小兒捏脊都是高談闊論,並且都只談捏脊的好處,比如疏通經絡、昇陽開胃、促進氣血運行、改善臟腑功能以及增強機體抗病能力等作用,而對於不適宜的捏脊所帶來的副反應往往只有隻言片語甚至根本就沒談及,這就給父母一個錯覺,認為每個孩子都適合做捏脊保健。但事實情況又是如何呢?

1


上捏脊還是下捏脊?

一般的小兒推拿教材和養生書籍中所說的捏脊指的是上捏脊(即是從下往上捏),但實際應用當中,也會有下捏脊(從上往下),不過因為日常保健下捏脊用得比較少,所以大多父母就只知道上捏脊。上捏脊還是下捏脊有不同的適應症,要了解其適用症狀就得知道捏脊的原理。

捏脊是在後背的膀胱經和督脈上操作的,上捏脊是從長強穴(尾骨尖附近)向上捏至大椎穴。督脈主一身之陽氣,督脈上幾個主要穴位都是昇陽的穴位。根據經絡按摩“順經為補,逆經為瀉”的原則,順督脈自下而上捏脊的目的是昇陽,屬補法。下捏脊順序跟上捏脊相反,逆瀉督脈,有清熱瀉火通便之效,屬於瀉法,平時多用於實熱證。比如發燒或便祕的治療,極少用於平時保健。實際運用中下捏脊往往只捏不提,或單用推背代替。比如實熱證的小兒發燒,手上的穴位推拿完後加推背(從大椎穴推至長強)至皮膚髮紅髮熱,能有效加快退燒速度。


給孩子捏脊,你可能害了他(一文學會正確捏脊)



上捏脊能調動一身陽氣,陽氣升,可溫腎健脾,令脾腎得以運化。同時,捏脊經過後背膀胱經上一系列重要腧穴,對腎、脾、肺都有直接影響。因為上捏脊的根本目的是補陽氣,所以更適合虛寒證為主的積食、便祕、腹瀉、感冒等症狀,對於素體陽虛的孩子而言,陽氣得到提升,抵抗力自然會增強,胃口也會變好。而對於實熱證或陰虛內熱證就不適合經常上捏脊,否則會越捏內火越重,就很可能會出現便祕加重,口舌生瘡,盜汗加劇,晚上睡覺煩躁甚至發燒。

有個孩子還不到一歲,純母乳餵養,媽媽在孩子剛滿月的時候就聽信當地一個小兒推拿師說捏脊對孩子很有好處,可以增強抵抗力。於是從滿月開始就天天給孩子上捏脊,沒捏脊前孩子大便都是正常的,但經過幾個月的捏脊後,大便變得越來越幹且臭,胃口也越來越差,於是這位媽媽請教那個小兒推拿師,推拿師說可能是捏的方法不對,簡單教她方法後讓她繼續捏(還是讓這位媽媽給孩子上捏脊),結果孩子便祕情況變得越來越嚴重,來諮詢時已經發展到4~5天大便一次,有時還要開塞露才能解大便,孩子經常因為拉不出大便而大哭,而問到這位媽媽的日常飲食結構時並沒發現多大的問題,唯一的可能就是因長時間的上捏脊導致。

還有一個媽媽的孩子長期嚴重盜汗,便祕,經常扁桃體發炎上火,而且因為盜汗嚴重又經常感冒,諮詢時我不經意問到平時有沒有經常給孩子上捏脊,結果她說堅持給孩子上捏脊差不多兩年了,幾乎天天捏,冬天也沒停過!媽媽非常不解地問書上不都說捏脊可以增強抵抗力嗎?可為什麼我天天給孩子捏身體反而越來越差呢?這種因不適當長時間捏脊引發的副反應,我幾乎是每個月都能聽到看到。所以無論是多好的保健法,也是看個人體質的。

有的專家強調捏脊以七歲(虛歲)為分界線,七歲前的從下往上捏,七歲後的從上往下捏。試問體質會跟年紀有直接關係嗎?莫非七歲以下的都是陽虛,而七歲以上的都為陰虛?上捏脊大補陽氣,會助熱,熱就會促使身體機能加速運化,因此要根據孩子體質不同適可而止,每日不可多捏,一般3~9遍就可以,多捏無益。有的家長盲目相信捏脊的保健效果就覺得捏得越多越好,每日給孩子捏上十幾二十遍,而且早上捏完晚上還繼續捏,長期堅持的話反而造成更嚴重傷害。特別提醒下,因為上捏脊會加重胃火,胃強脾弱的孩子,就是那種非常能吃老感覺吃不飽又容易食積的孩子,家長一定不要給孩子經常上捏脊,這種孩子現在不少見到。

2

具體操作

>>>>上捏脊


【位置】


給孩子捏脊,你可能害了他(一文學會正確捏脊)


脊背的正中線。

【操作】


給孩子捏脊,你可能害了他(一文學會正確捏脊)


手握空拳,用拇指指腹與屈曲的食指橈側部對合,挾持住尾骶部的肌膚,拇指在前,食指在後。然後拇指向後捻動,食指向前推動,就這樣邊捏邊向上推移至大椎穴(在脊柱區,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中,後正中線上)或更向上推至風府(在頸後區,枕外隆凸直下,兩側斜方肌之間的凹陷中)。

如果小兒已經習慣捏脊,可以承受更強的力度,在捏的過程中,可每捏三下捏住小兒皮膚表面向上提一下,叫做“捏三提一”,亦可“捏五提一”,重複操作。施術時可根據臟腑辨證,在相應的背俞穴部位上用力挾提,加強針對性治療的作用。每次捏脊可重複3~5次,一般每天操作一次。

【作用】

扶正祛邪,強腰脊,調理臟腑功能,促進生長髮育。在健脾和胃方面的功效尤為顯著,幾乎所有的脾胃疾病都可以應用。臨床常用於治療小兒疳積、消化不良、厭食、腹瀉、便祕、咳喘、夜啼、自閉等症,或用於日常保健。

【適用範圍】

脾胃虛弱;體質較弱;陽虛;日常保健等!


>>>>下捏脊

【操作】

下捏脊操作與上捏脊手的動作一樣,方向相反,但是下捏脊往往只捏不提,或單用推背代替。

【適用範圍】

清熱瀉火,適用於實熱如發熱、便祕等。

提醒大家一點,推拿時要用介質的,不要忘了噢~


2


上捏脊適宜時間

按一天時辰來看,最好是早上,早上旭日東昇,也是人體一身陽氣生髮之時,此時上捏脊順應了大自然規律,效果也會比較明顯。而晚上是養陰的時間,原則上不可上捏脊,否則昇陽傷陰,反招實熱病患。有些家長反應晚上給孩子上捏脊後睡眠變差甚至煩躁不安,就是這個原因。

按照一年時辰看,最好是春夏,冬季應以藏陽為主,上捏脊會造成陽氣外洩,而且因為冬天較冷,陽氣外洩就易感染風寒,所以原則上冬季不宜捏脊,父母一定注意。

有父母問到,我家孩子容易感冒,又有點便祕,但又不是很容易上火,或者有的說孩子分不清楚是哪種體質,既不容易上火也算不上虛寒,但很想給孩子做捏脊保健。對於這種情況,建議父母早晨給孩子上捏脊,而晚上給孩子自上而下推背,或者早晨做完上捏脊後給孩子揉下三陰交和搓下湧泉穴,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上捏脊造成的上火。但對於實熱很明顯的孩子,依然不建議經常給孩子上捏脊。

3


注意事項

上面說的那些捏脊的副反應都是長期累積的後果,如果平時偶爾捏一兩次,無論哪個方向,一般不會有明顯的副作用。比如有些無汗的高燒,既可以上捏也可以用下捏脊,目的是為了發汗退燒,這種情況下就宜採用重手法去刺激達到解表發汗退熱的目的,方向反而不是關鍵。而平時保健的捏脊,就要看孩子年紀和體質採用相對輕柔的手法。

捏脊訣竅

第1~3遍:只捏。捏到大椎後向上提兩下,反手用2、3、4指尖貼脊柱向下抹,直至尾骨;接著捏起尾骨上的肉開始第二遍......

第4~5遍:捏起尾骨的肉向上提一下,然後每捏兩下提一下,即一二提,一二提……提到肋骨就不要提了,按老辦法一直捏上去到大椎再反手下來。

要點:

1、捏到大椎一定要提兩下。

2、到大椎後一定要向下抹。

3、第四五遍尾椎第一把就要提,提到肋骨就不要提了。

4、捏完五遍後,要用手掌從上向下來回搓幾遍,令其後背發紅發熱。

5、最後還要在尾骨上拍三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