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七個“長壽藥”,你知道是哪些長壽藥嗎?'

"

入睡前的這段時間往往容易被忽略,其實這段時間是養生保健的黃金時刻。睡前這段時間,聽上去好像也做不了什麼,事實上卻是對我們養生和預防疾病來說,這一點時間是非常重要的黃金時間。

這7件事,3個床下做,4個床上做,只要堅持做效果驚人哦!

3個床下做

腹式呼吸

改善心肺功能


"

入睡前的這段時間往往容易被忽略,其實這段時間是養生保健的黃金時刻。睡前這段時間,聽上去好像也做不了什麼,事實上卻是對我們養生和預防疾病來說,這一點時間是非常重要的黃金時間。

這7件事,3個床下做,4個床上做,只要堅持做效果驚人哦!

3個床下做

腹式呼吸

改善心肺功能


睡前七個“長壽藥”,你知道是哪些長壽藥嗎?


腹式呼吸可以擴大肺活量,改善心肺功能;通過降腹壓而降血壓;改善脾胃功能,促進膽汁分泌;安神益智,釋放壓力。

訓練法具體如下:取立位,左右手分別放在腹部和胸前;吸氣時用鼻吸入,儘量挺腹,呼氣時用口呼出,同時收縮腹部,胸廓保持最小活動幅度,緩呼深吸;每分鐘7~8次,每次10~20分鐘。

睡前喝溫水

減少心梗

人熟睡會出汗,導致血液粘稠度提高。睡前喝一杯水,可以稀釋血液黏稠度,減少心肌梗死、心絞痛、腦血栓等突發危險。對於糖尿病人來說,還有利於控制血糖。

睡前梳梳頭

防中風

梳齒要緊貼頭皮,從前額開始向後梳到枕部,每次梳5分鐘。睡前梳頭可以有效刺激頭部的穴位,起到疏通氣血、改善頭部血液循環的作用,預防中風的發生。

4個床上做

睡前蹬蹬腿

改善血液循環

老人氣血虛弱,常有失眠的現象發生。足部有六條經脈通過,蹬腿可以刺激這些經脈的氣血運行,有助於陰氣陽氣進行相合,可促進睡眠。

此外,蹬腿可以改善全身血液循環,使腿膝部的肌肉、韌帶得到伸展,能消除腳步疲勞,使全身輕鬆舒適。

睡前捶捶背

促進睡眠

睡前放鬆,手握拳有力度地捶背,這樣刺激背部組織與穴位,能促進局部乃至全身的血液循環,更有利於肌肉放鬆,緩解疲勞,安定情緒,進而促進睡眠。。每次捶10~20分鐘為宜。

睡前揉小腹

趕走便祕

睡前用掌心逆時針方向旋轉揉腹,每次50~100次,按壓時,如果感到有條索狀硬物時,可能為宿便停留的部位,這時候應該輕緩按摩,不可用力過大。實踐證明,堅持睡前揉腹,有的人當時就有便意,有的在一週左右就會增加排便的次數。

睡前拍小腿

防腿抽筋

睡前拍打小腿,能放鬆、溫暖肌肉,有效防腿抽筋。躺在床上,將小腿抬起,雙手搓熱,從膝蓋到腳踝,從兩側分別拍打小腿肚。每條腿拍打幾分鐘,直到雙腿發暖為止。


鍼灸的神奇,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讓人們遺忘,中國早在幾千年前就有了鍼灸哲學基礎和一整套辨證治療方法,作為一名中醫生,更應該將其發揚光大!

先學4個指導針刺深淺的要點

"

入睡前的這段時間往往容易被忽略,其實這段時間是養生保健的黃金時刻。睡前這段時間,聽上去好像也做不了什麼,事實上卻是對我們養生和預防疾病來說,這一點時間是非常重要的黃金時間。

這7件事,3個床下做,4個床上做,只要堅持做效果驚人哦!

3個床下做

腹式呼吸

改善心肺功能


睡前七個“長壽藥”,你知道是哪些長壽藥嗎?


腹式呼吸可以擴大肺活量,改善心肺功能;通過降腹壓而降血壓;改善脾胃功能,促進膽汁分泌;安神益智,釋放壓力。

訓練法具體如下:取立位,左右手分別放在腹部和胸前;吸氣時用鼻吸入,儘量挺腹,呼氣時用口呼出,同時收縮腹部,胸廓保持最小活動幅度,緩呼深吸;每分鐘7~8次,每次10~20分鐘。

睡前喝溫水

減少心梗

人熟睡會出汗,導致血液粘稠度提高。睡前喝一杯水,可以稀釋血液黏稠度,減少心肌梗死、心絞痛、腦血栓等突發危險。對於糖尿病人來說,還有利於控制血糖。

睡前梳梳頭

防中風

梳齒要緊貼頭皮,從前額開始向後梳到枕部,每次梳5分鐘。睡前梳頭可以有效刺激頭部的穴位,起到疏通氣血、改善頭部血液循環的作用,預防中風的發生。

4個床上做

睡前蹬蹬腿

改善血液循環

老人氣血虛弱,常有失眠的現象發生。足部有六條經脈通過,蹬腿可以刺激這些經脈的氣血運行,有助於陰氣陽氣進行相合,可促進睡眠。

此外,蹬腿可以改善全身血液循環,使腿膝部的肌肉、韌帶得到伸展,能消除腳步疲勞,使全身輕鬆舒適。

睡前捶捶背

促進睡眠

睡前放鬆,手握拳有力度地捶背,這樣刺激背部組織與穴位,能促進局部乃至全身的血液循環,更有利於肌肉放鬆,緩解疲勞,安定情緒,進而促進睡眠。。每次捶10~20分鐘為宜。

睡前揉小腹

趕走便祕

睡前用掌心逆時針方向旋轉揉腹,每次50~100次,按壓時,如果感到有條索狀硬物時,可能為宿便停留的部位,這時候應該輕緩按摩,不可用力過大。實踐證明,堅持睡前揉腹,有的人當時就有便意,有的在一週左右就會增加排便的次數。

睡前拍小腿

防腿抽筋

睡前拍打小腿,能放鬆、溫暖肌肉,有效防腿抽筋。躺在床上,將小腿抬起,雙手搓熱,從膝蓋到腳踝,從兩側分別拍打小腿肚。每條腿拍打幾分鐘,直到雙腿發暖為止。


鍼灸的神奇,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讓人們遺忘,中國早在幾千年前就有了鍼灸哲學基礎和一整套辨證治療方法,作為一名中醫生,更應該將其發揚光大!

先學4個指導針刺深淺的要點

睡前七個“長壽藥”,你知道是哪些長壽藥嗎?


1、在筋守筋,在骨守骨

《內經》言:“在筋守筋,在骨守骨”。

我們給予進一步延伸“在皮守皮,在脈守脈、在肉守肉”等。

古人是智慧的,他們很早就明白了這個道理,可惜我們現在很少有人重視。為了驗證古人的思想我臨床做了大量的實驗。

比如帶狀皰疹的患者,分別採用淺刺、中刺、深刺治療,效果差異極大。淺刺的時候患者基本可以達到當時見效,止痛效果較好,且療程短。

而深刺效果明顯比淺刺差許多,且治療時間明顯延長。而對於筋骨疾病淺刺幾乎沒有什麼效果。

2、病有浮沉,刺有深淺

《內經》言:病有浮沉。刺有深淺。各正其理。無反其道。然春夏為陽。其氣在外。人氣亦浮。

凡刺者。故淺取之。秋冬為陰。其氣在內。人氣在髒。凡刺者。故當深取之。又言。春夏各致一陰。秋冬各致一陽者。

謂春夏為陽。謂陰所養。故刺之各致一陰。秋冬為陰。謂陽所養故刺之各致一陽。春夏溫必致一陰者。

謂下針深刺至腎肝之部。得其氣針便出之。是以引持之陰也。秋冬寒必致一陽者。謂下針淺刺至心肺之部。

得其氣推而內之良久出針。是推內之陽也。故素問曰。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也。此點可以歸納為一句話:“春夏刺淺秋冬刺深法”。

3、刺遠宜深,刺近宜淺

“刺遠宜深,刺近宜淺”本言的意思是針和病相距較遠宜深刺,針和病相距較近宜淺刺。

比如足三裡針刺可以治療關節炎,因為足三裡和膝關節較近所以針刺就要淺,如果針刺足三裡治療胃病就要深刺了,因為胃離足三裡較遠的緣故。

4、病輕宜刺淺,病重宜刺深

“病輕宜刺淺,病重宜刺深”古人對這點早有論述,只是我們沒有重視罷了。

如《難經》七十一難曰:經言刺榮無傷衛,刺衛無傷榮。何謂也?然針陽者,臥針而刺之;刺陰者,先以左手攝按所針榮俞之處,氣散乃內針。是謂刺榮無傷衛,刺衛無傷榮也。

滑氏曰:榮為陰,衛為陽。榮行脈中,衛行脈外,各有淺深也。用針之道亦然,針陽必臥針而刺之者,以陽氣輕浮,過之恐傷於榮也。刺陰者,先以左手按所刺之穴,良久令氣散乃內針,不然,則傷衛氣也。無毋通,禁止刺。

上面的思想我們可以這樣來理解:病在表在陽我們就要淺刺,病在表在陽的時候深刺不僅無助於表邪的發散甚至有引邪入內之虞。病在內我們就要深刺,病在內淺刺不能引邪外出。

鍼灸療法的“七方十劑

一、大方

"

入睡前的這段時間往往容易被忽略,其實這段時間是養生保健的黃金時刻。睡前這段時間,聽上去好像也做不了什麼,事實上卻是對我們養生和預防疾病來說,這一點時間是非常重要的黃金時間。

這7件事,3個床下做,4個床上做,只要堅持做效果驚人哦!

3個床下做

腹式呼吸

改善心肺功能


睡前七個“長壽藥”,你知道是哪些長壽藥嗎?


腹式呼吸可以擴大肺活量,改善心肺功能;通過降腹壓而降血壓;改善脾胃功能,促進膽汁分泌;安神益智,釋放壓力。

訓練法具體如下:取立位,左右手分別放在腹部和胸前;吸氣時用鼻吸入,儘量挺腹,呼氣時用口呼出,同時收縮腹部,胸廓保持最小活動幅度,緩呼深吸;每分鐘7~8次,每次10~20分鐘。

睡前喝溫水

減少心梗

人熟睡會出汗,導致血液粘稠度提高。睡前喝一杯水,可以稀釋血液黏稠度,減少心肌梗死、心絞痛、腦血栓等突發危險。對於糖尿病人來說,還有利於控制血糖。

睡前梳梳頭

防中風

梳齒要緊貼頭皮,從前額開始向後梳到枕部,每次梳5分鐘。睡前梳頭可以有效刺激頭部的穴位,起到疏通氣血、改善頭部血液循環的作用,預防中風的發生。

4個床上做

睡前蹬蹬腿

改善血液循環

老人氣血虛弱,常有失眠的現象發生。足部有六條經脈通過,蹬腿可以刺激這些經脈的氣血運行,有助於陰氣陽氣進行相合,可促進睡眠。

此外,蹬腿可以改善全身血液循環,使腿膝部的肌肉、韌帶得到伸展,能消除腳步疲勞,使全身輕鬆舒適。

睡前捶捶背

促進睡眠

睡前放鬆,手握拳有力度地捶背,這樣刺激背部組織與穴位,能促進局部乃至全身的血液循環,更有利於肌肉放鬆,緩解疲勞,安定情緒,進而促進睡眠。。每次捶10~20分鐘為宜。

睡前揉小腹

趕走便祕

睡前用掌心逆時針方向旋轉揉腹,每次50~100次,按壓時,如果感到有條索狀硬物時,可能為宿便停留的部位,這時候應該輕緩按摩,不可用力過大。實踐證明,堅持睡前揉腹,有的人當時就有便意,有的在一週左右就會增加排便的次數。

睡前拍小腿

防腿抽筋

睡前拍打小腿,能放鬆、溫暖肌肉,有效防腿抽筋。躺在床上,將小腿抬起,雙手搓熱,從膝蓋到腳踝,從兩側分別拍打小腿肚。每條腿拍打幾分鐘,直到雙腿發暖為止。


鍼灸的神奇,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讓人們遺忘,中國早在幾千年前就有了鍼灸哲學基礎和一整套辨證治療方法,作為一名中醫生,更應該將其發揚光大!

先學4個指導針刺深淺的要點

睡前七個“長壽藥”,你知道是哪些長壽藥嗎?


1、在筋守筋,在骨守骨

《內經》言:“在筋守筋,在骨守骨”。

我們給予進一步延伸“在皮守皮,在脈守脈、在肉守肉”等。

古人是智慧的,他們很早就明白了這個道理,可惜我們現在很少有人重視。為了驗證古人的思想我臨床做了大量的實驗。

比如帶狀皰疹的患者,分別採用淺刺、中刺、深刺治療,效果差異極大。淺刺的時候患者基本可以達到當時見效,止痛效果較好,且療程短。

而深刺效果明顯比淺刺差許多,且治療時間明顯延長。而對於筋骨疾病淺刺幾乎沒有什麼效果。

2、病有浮沉,刺有深淺

《內經》言:病有浮沉。刺有深淺。各正其理。無反其道。然春夏為陽。其氣在外。人氣亦浮。

凡刺者。故淺取之。秋冬為陰。其氣在內。人氣在髒。凡刺者。故當深取之。又言。春夏各致一陰。秋冬各致一陽者。

謂春夏為陽。謂陰所養。故刺之各致一陰。秋冬為陰。謂陽所養故刺之各致一陽。春夏溫必致一陰者。

謂下針深刺至腎肝之部。得其氣針便出之。是以引持之陰也。秋冬寒必致一陽者。謂下針淺刺至心肺之部。

得其氣推而內之良久出針。是推內之陽也。故素問曰。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也。此點可以歸納為一句話:“春夏刺淺秋冬刺深法”。

3、刺遠宜深,刺近宜淺

“刺遠宜深,刺近宜淺”本言的意思是針和病相距較遠宜深刺,針和病相距較近宜淺刺。

比如足三裡針刺可以治療關節炎,因為足三裡和膝關節較近所以針刺就要淺,如果針刺足三裡治療胃病就要深刺了,因為胃離足三裡較遠的緣故。

4、病輕宜刺淺,病重宜刺深

“病輕宜刺淺,病重宜刺深”古人對這點早有論述,只是我們沒有重視罷了。

如《難經》七十一難曰:經言刺榮無傷衛,刺衛無傷榮。何謂也?然針陽者,臥針而刺之;刺陰者,先以左手攝按所針榮俞之處,氣散乃內針。是謂刺榮無傷衛,刺衛無傷榮也。

滑氏曰:榮為陰,衛為陽。榮行脈中,衛行脈外,各有淺深也。用針之道亦然,針陽必臥針而刺之者,以陽氣輕浮,過之恐傷於榮也。刺陰者,先以左手按所刺之穴,良久令氣散乃內針,不然,則傷衛氣也。無毋通,禁止刺。

上面的思想我們可以這樣來理解:病在表在陽我們就要淺刺,病在表在陽的時候深刺不僅無助於表邪的發散甚至有引邪入內之虞。病在內我們就要深刺,病在內淺刺不能引邪外出。

鍼灸療法的“七方十劑

一、大方

睡前七個“長壽藥”,你知道是哪些長壽藥嗎?


大方的條件是取穴位多,用針粗,手法重。大方的適應症有:腦出血、風溼性關節炎、脊髓前角灰白質炎後遺症(此症多侵犯小兒,用針宜細,隨刺即起,刺入亦淺,謂之小兒針法。列入大方,因取穴甚多,有時多至二三十穴)等

二、小方

小方的條件是取穴少,用針細,手法輕。大都用於新病、輕病、身體虛弱的患者。

三、緩方

緩方的條件是:取穴少,留針時間短,間隔日期長。用於許多慢性而輕微的疾患,如神經衰弱、習慣性便祕等

四、急方

急方的條件是:穴位明顯好找,操作簡便迅速,鍼灸後立即見效。取穴不拘多少,隨時隨地都可救急應用。例如暈車、暈船、急性胃腸炎、癲癇發作、小兒驚厥、暈針較重等

五、奇方

奇方的條件是:只取一穴,中病而止。例如牙痛針翳風、癲癇取太沖、頭昏刺百會等。另外,凡只取一穴,屢次使用,病癒為度,也叫奇方。例如因怒氣失眠,屢刺行間;消化不良,常針中脘;腰痛多次用腎俞或委中等。

六、偶方

偶方的條件是:兩側取用同名穴,穴位數目左右相等。用於全身病,使左右經絡達到平衡,例如:四關穴、兩合谷、兩太沖同時並用,或不論採取任何穴必須兩側相同,或穴不同而穴數相等。

七、複方

複方有三種形式

(1)配合法:取了一穴,恐怕療效不著,再加上同樣效果的一穴。例如:頭項強痛,取了風池,又加天柱;腰腿疼,取了環跳,又加委中。

(2)並進法:同時患有兩種病。例如患有膝關節炎,還有消化不良,取膝眼治關節炎,加中脘治消化不良,再配上胃經的合穴足三裡,對膝關節和胃病都起到治療作用。三穴同時並用,對這兩種病都能收到效果。

(3)分治法:治療同時患有兩種不相連屬病的患者。例如:患了面神經麻痺,又起了蕁麻疹。取頰車、地倉治面癱,又取曲池、臂臑治蕁麻疹。曲池行血,又是大腸經的合穴,上通面部。

頰車、地倉為胃經穴,蕁麻疹多與胃有關聯,這樣互相配合,互相影響,同時治療兩種不相關聯的病,而由穴位使之相通而同時收效

鍼灸處方的十劑

一、補可扶弱

例如:大椎、陶道治陽虛而興奮督脈,使腰脊強壯。灸膏肓治肺病虛衰。常灸足三裡以健胃而增進飲食,強壯身體,或用各種補的手法,使身體轉弱為強。

二、重可鎮逆

例如:膈肌痙攣,氣上逆而打嗝不止,取內關以治胸中,加膻中以利氣(為八會穴的“氣會”),再加日月由膽經斜上刺入接近膈肌。重用瀉法,即可止其痙攣

三、輕可去實

例如:肝陽上亢,血壓上升,頭目眩暈,取八會穴的“血會”膈俞,找準穴位,雙側各埋皮內針1支,10秒鐘後,血壓即下降,屢用屢效。又如:津枯便祕,痛苦不堪,在左腹結穴埋藏皮內針1支,可以當日排便。津枯便祕,又名“脾約”,採取脾經的穴。便祕時糞塊多積滯在乙狀結腸部,腹結穴直接刺激乙狀結腸,這也是百試不爽的,但埋在右側腹結則效果欠佳

四、宣可決壅

例如:痰涎壅塞喉間,吐之不出,氣被痰阻,呼吸困難,悶塞難忍,用手指摳天突穴,一摳一抬,連續數次,其痰自然吐出。痰涎“聚於肺,關於胃”,可針胃經豐隆穴,用瀉法宣通。

五、通可行滯

例如:痢疾便膿便血,裡急後重(又名“滯下”),總像有糞便欲出不出,常去蹲廁所,蹲得腿痠麻木,而起來又想蹲下,蹲下又排不出,痛苦不可名狀,可取三焦經募穴石門,配以大腸經募穴天樞,運用瀉法,即能消除積滯,減輕症狀,針刺數次可愈。

六、澀可固脫

例如:脫肛,針長強、二白,灸百會,可使脫肛在短時間內收縮還納。百會、長強都是督脈上的穴,灸百會是“病在下而取之上”,針長強是“局部取穴”,刺激腸壁。二白為奇穴,可以收縮澀滯已脫出的大腸末端。

子宮脫垂,針維胞穴可剌激子宮收縮,加上太溪為腎的原穴,腎開竅於二陰,對大小便都有調整作用。或加太沖,肝經的原穴,肝脈絡陰器,可促進子宮收縮。澀可固脫,須用補的手法。

"

入睡前的這段時間往往容易被忽略,其實這段時間是養生保健的黃金時刻。睡前這段時間,聽上去好像也做不了什麼,事實上卻是對我們養生和預防疾病來說,這一點時間是非常重要的黃金時間。

這7件事,3個床下做,4個床上做,只要堅持做效果驚人哦!

3個床下做

腹式呼吸

改善心肺功能


睡前七個“長壽藥”,你知道是哪些長壽藥嗎?


腹式呼吸可以擴大肺活量,改善心肺功能;通過降腹壓而降血壓;改善脾胃功能,促進膽汁分泌;安神益智,釋放壓力。

訓練法具體如下:取立位,左右手分別放在腹部和胸前;吸氣時用鼻吸入,儘量挺腹,呼氣時用口呼出,同時收縮腹部,胸廓保持最小活動幅度,緩呼深吸;每分鐘7~8次,每次10~20分鐘。

睡前喝溫水

減少心梗

人熟睡會出汗,導致血液粘稠度提高。睡前喝一杯水,可以稀釋血液黏稠度,減少心肌梗死、心絞痛、腦血栓等突發危險。對於糖尿病人來說,還有利於控制血糖。

睡前梳梳頭

防中風

梳齒要緊貼頭皮,從前額開始向後梳到枕部,每次梳5分鐘。睡前梳頭可以有效刺激頭部的穴位,起到疏通氣血、改善頭部血液循環的作用,預防中風的發生。

4個床上做

睡前蹬蹬腿

改善血液循環

老人氣血虛弱,常有失眠的現象發生。足部有六條經脈通過,蹬腿可以刺激這些經脈的氣血運行,有助於陰氣陽氣進行相合,可促進睡眠。

此外,蹬腿可以改善全身血液循環,使腿膝部的肌肉、韌帶得到伸展,能消除腳步疲勞,使全身輕鬆舒適。

睡前捶捶背

促進睡眠

睡前放鬆,手握拳有力度地捶背,這樣刺激背部組織與穴位,能促進局部乃至全身的血液循環,更有利於肌肉放鬆,緩解疲勞,安定情緒,進而促進睡眠。。每次捶10~20分鐘為宜。

睡前揉小腹

趕走便祕

睡前用掌心逆時針方向旋轉揉腹,每次50~100次,按壓時,如果感到有條索狀硬物時,可能為宿便停留的部位,這時候應該輕緩按摩,不可用力過大。實踐證明,堅持睡前揉腹,有的人當時就有便意,有的在一週左右就會增加排便的次數。

睡前拍小腿

防腿抽筋

睡前拍打小腿,能放鬆、溫暖肌肉,有效防腿抽筋。躺在床上,將小腿抬起,雙手搓熱,從膝蓋到腳踝,從兩側分別拍打小腿肚。每條腿拍打幾分鐘,直到雙腿發暖為止。


鍼灸的神奇,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讓人們遺忘,中國早在幾千年前就有了鍼灸哲學基礎和一整套辨證治療方法,作為一名中醫生,更應該將其發揚光大!

先學4個指導針刺深淺的要點

睡前七個“長壽藥”,你知道是哪些長壽藥嗎?


1、在筋守筋,在骨守骨

《內經》言:“在筋守筋,在骨守骨”。

我們給予進一步延伸“在皮守皮,在脈守脈、在肉守肉”等。

古人是智慧的,他們很早就明白了這個道理,可惜我們現在很少有人重視。為了驗證古人的思想我臨床做了大量的實驗。

比如帶狀皰疹的患者,分別採用淺刺、中刺、深刺治療,效果差異極大。淺刺的時候患者基本可以達到當時見效,止痛效果較好,且療程短。

而深刺效果明顯比淺刺差許多,且治療時間明顯延長。而對於筋骨疾病淺刺幾乎沒有什麼效果。

2、病有浮沉,刺有深淺

《內經》言:病有浮沉。刺有深淺。各正其理。無反其道。然春夏為陽。其氣在外。人氣亦浮。

凡刺者。故淺取之。秋冬為陰。其氣在內。人氣在髒。凡刺者。故當深取之。又言。春夏各致一陰。秋冬各致一陽者。

謂春夏為陽。謂陰所養。故刺之各致一陰。秋冬為陰。謂陽所養故刺之各致一陽。春夏溫必致一陰者。

謂下針深刺至腎肝之部。得其氣針便出之。是以引持之陰也。秋冬寒必致一陽者。謂下針淺刺至心肺之部。

得其氣推而內之良久出針。是推內之陽也。故素問曰。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也。此點可以歸納為一句話:“春夏刺淺秋冬刺深法”。

3、刺遠宜深,刺近宜淺

“刺遠宜深,刺近宜淺”本言的意思是針和病相距較遠宜深刺,針和病相距較近宜淺刺。

比如足三裡針刺可以治療關節炎,因為足三裡和膝關節較近所以針刺就要淺,如果針刺足三裡治療胃病就要深刺了,因為胃離足三裡較遠的緣故。

4、病輕宜刺淺,病重宜刺深

“病輕宜刺淺,病重宜刺深”古人對這點早有論述,只是我們沒有重視罷了。

如《難經》七十一難曰:經言刺榮無傷衛,刺衛無傷榮。何謂也?然針陽者,臥針而刺之;刺陰者,先以左手攝按所針榮俞之處,氣散乃內針。是謂刺榮無傷衛,刺衛無傷榮也。

滑氏曰:榮為陰,衛為陽。榮行脈中,衛行脈外,各有淺深也。用針之道亦然,針陽必臥針而刺之者,以陽氣輕浮,過之恐傷於榮也。刺陰者,先以左手按所刺之穴,良久令氣散乃內針,不然,則傷衛氣也。無毋通,禁止刺。

上面的思想我們可以這樣來理解:病在表在陽我們就要淺刺,病在表在陽的時候深刺不僅無助於表邪的發散甚至有引邪入內之虞。病在內我們就要深刺,病在內淺刺不能引邪外出。

鍼灸療法的“七方十劑

一、大方

睡前七個“長壽藥”,你知道是哪些長壽藥嗎?


大方的條件是取穴位多,用針粗,手法重。大方的適應症有:腦出血、風溼性關節炎、脊髓前角灰白質炎後遺症(此症多侵犯小兒,用針宜細,隨刺即起,刺入亦淺,謂之小兒針法。列入大方,因取穴甚多,有時多至二三十穴)等

二、小方

小方的條件是取穴少,用針細,手法輕。大都用於新病、輕病、身體虛弱的患者。

三、緩方

緩方的條件是:取穴少,留針時間短,間隔日期長。用於許多慢性而輕微的疾患,如神經衰弱、習慣性便祕等

四、急方

急方的條件是:穴位明顯好找,操作簡便迅速,鍼灸後立即見效。取穴不拘多少,隨時隨地都可救急應用。例如暈車、暈船、急性胃腸炎、癲癇發作、小兒驚厥、暈針較重等

五、奇方

奇方的條件是:只取一穴,中病而止。例如牙痛針翳風、癲癇取太沖、頭昏刺百會等。另外,凡只取一穴,屢次使用,病癒為度,也叫奇方。例如因怒氣失眠,屢刺行間;消化不良,常針中脘;腰痛多次用腎俞或委中等。

六、偶方

偶方的條件是:兩側取用同名穴,穴位數目左右相等。用於全身病,使左右經絡達到平衡,例如:四關穴、兩合谷、兩太沖同時並用,或不論採取任何穴必須兩側相同,或穴不同而穴數相等。

七、複方

複方有三種形式

(1)配合法:取了一穴,恐怕療效不著,再加上同樣效果的一穴。例如:頭項強痛,取了風池,又加天柱;腰腿疼,取了環跳,又加委中。

(2)並進法:同時患有兩種病。例如患有膝關節炎,還有消化不良,取膝眼治關節炎,加中脘治消化不良,再配上胃經的合穴足三裡,對膝關節和胃病都起到治療作用。三穴同時並用,對這兩種病都能收到效果。

(3)分治法:治療同時患有兩種不相連屬病的患者。例如:患了面神經麻痺,又起了蕁麻疹。取頰車、地倉治面癱,又取曲池、臂臑治蕁麻疹。曲池行血,又是大腸經的合穴,上通面部。

頰車、地倉為胃經穴,蕁麻疹多與胃有關聯,這樣互相配合,互相影響,同時治療兩種不相關聯的病,而由穴位使之相通而同時收效

鍼灸處方的十劑

一、補可扶弱

例如:大椎、陶道治陽虛而興奮督脈,使腰脊強壯。灸膏肓治肺病虛衰。常灸足三裡以健胃而增進飲食,強壯身體,或用各種補的手法,使身體轉弱為強。

二、重可鎮逆

例如:膈肌痙攣,氣上逆而打嗝不止,取內關以治胸中,加膻中以利氣(為八會穴的“氣會”),再加日月由膽經斜上刺入接近膈肌。重用瀉法,即可止其痙攣

三、輕可去實

例如:肝陽上亢,血壓上升,頭目眩暈,取八會穴的“血會”膈俞,找準穴位,雙側各埋皮內針1支,10秒鐘後,血壓即下降,屢用屢效。又如:津枯便祕,痛苦不堪,在左腹結穴埋藏皮內針1支,可以當日排便。津枯便祕,又名“脾約”,採取脾經的穴。便祕時糞塊多積滯在乙狀結腸部,腹結穴直接刺激乙狀結腸,這也是百試不爽的,但埋在右側腹結則效果欠佳

四、宣可決壅

例如:痰涎壅塞喉間,吐之不出,氣被痰阻,呼吸困難,悶塞難忍,用手指摳天突穴,一摳一抬,連續數次,其痰自然吐出。痰涎“聚於肺,關於胃”,可針胃經豐隆穴,用瀉法宣通。

五、通可行滯

例如:痢疾便膿便血,裡急後重(又名“滯下”),總像有糞便欲出不出,常去蹲廁所,蹲得腿痠麻木,而起來又想蹲下,蹲下又排不出,痛苦不可名狀,可取三焦經募穴石門,配以大腸經募穴天樞,運用瀉法,即能消除積滯,減輕症狀,針刺數次可愈。

六、澀可固脫

例如:脫肛,針長強、二白,灸百會,可使脫肛在短時間內收縮還納。百會、長強都是督脈上的穴,灸百會是“病在下而取之上”,針長強是“局部取穴”,刺激腸壁。二白為奇穴,可以收縮澀滯已脫出的大腸末端。

子宮脫垂,針維胞穴可剌激子宮收縮,加上太溪為腎的原穴,腎開竅於二陰,對大小便都有調整作用。或加太沖,肝經的原穴,肝脈絡陰器,可促進子宮收縮。澀可固脫,須用補的手法。

睡前七個“長壽藥”,你知道是哪些長壽藥嗎?


七、滑可去著

例如:腱鞘囊腫,因扭傷閃挫,多在手腕上起一小包,按之柔軟,但不能移位。“著”字與“著”字相通,如“著落”,即固定在一個地方。治法用左手指按緊囊腫的根部,以毫針從四面橫刺,隨針擠出黏滑液體。幾次之後,囊腫自消。

小兒疳積,主要由於營養不良。頭大頸細,頭髮稀而打縷,肚大筋青,形容消瘦。針四縫穴可擠出白色黏滑的液體,每週針1次到3次可以治癒

八、瀉可去閉

例如:大便閉結,有因胃腸實熱的,有因飲食積滯的,有因津液枯而便祕的。《鍼灸大成》有下法,針三陰交,用呼吸瀉法,可通大便。《資生經》治大便閉塞、氣結、心堅滿,針石關穴;治小便癃閉,針胞肓、秩邊。

九、溼可勝燥

燥病發於外的,皮膚乾枯,皺紋堆累;發於內的,無故悲傷,精神失常,叫做髒躁。內則消耗津液而使便燥。雖有風燥、火燥、熱燥的區分,原因總是氣虛血少,生熱而成燥病。治療方法為補氣生血、滋養津液。取氣會膻中以行氣,選血會膈俞以養血,採太溪以生津。津液充分,燥病自除。至於髒躁,即為癔病,取內關、神門、巨闕等穴,針後即效。

十、燥可勝溼

《內經·病機十九條》“諸溼腫滿,皆屬於脾”,有中滿、浮腫、尿閉、皮膚溼疹等症,病源在脾和與其相表裡的胃經。

選用脾、胃的合穴、原穴,如陰陵泉、足三裡、太白,以及腎經的水泉等穴,均可通經活絡,使脾胃旺盛,腎陽充足,勝溼而去病。辨證施治是中醫治病的基本原則,由審證求因到立法處方,有一套完整的規律。

用藥配方的法則有“七方十劑”,鍼灸的道理也與此相同,只是把藥名改成穴名。治病憑穴,取穴有方,行鍼有據,則病可愈也。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