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讀」宣化老街'

"

孫燕超

宣化老街是一條石砌的老街,它的根牢牢地地紮在歷史的基石、文化的典籍、記憶的深處。彷彿在無言地述說著她那曾經輝煌的歲月。

青石的臉上佈滿滄桑的皺紋,又被無數的踩踏抹去了稜角,顯得更加樸素。

面對掩去真容的老街,想要弄懂她需靜下心來細細品讀。讀老街彎彎曲曲的路,讀她的歷史;讀老街錯落有致的建築,讀她的風景。老街深處通向歷史的月光方向,穿透香木格子雕花處目不暇接的一溜兒門楣,與那些或近或遠古老得泛黃的滄桑邂逅。

陽光下的老街有獨特的風韻:城市生態環境的和諧協調,美景中滲透的人文精神,五光十色的多元文化各呈異彩,以及瀰漫在老街各個角落的一種溫馨的氛圍,一種悠閒的情調,一種傳統與現代結合的氣質,一種隨處可見的笑容,還有濃濃的人情味。

層疊的文字,是文明的情感史,在腦海裡發光,心裡收藏的老街一疊光影,她將變成我的記憶,我整理著她,愛著她,讓她的古樸,她的美麗,她的故事,在我的筆墨裡呈現,在我的印象裡延伸。

宣化街,過去叫“山上街”、“縣前街”、“縣署大街”,源於“宣化坊”的演變,故亦稱“宣化街”,這是一條有著六百年以上歷史的老街。

元天曆元年(1328年),縣署從慈氏山麓遷址第一山臨淮府舊基,舊縣署便一直沒有改變位置。直到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盱城為日寇所佔,縣署遷至山下大關(今第一山公園大門北側)。自元朝始,歷明、清至民國,縣署(含郡署)都設在這條古老的大街上,宣化街自古就有“盱城第一街”之譽稱。

古縣署居街中心。縣署大門外,左右各有一眼水井,分別稱為“東龍眼井”和“西龍眼井”。大門前曾有一座明代萬曆年間盱眙為明太祖朱元璋出生地而立的牌坊——“龍興首邑坊”,以此號稱盱眙為“大明第一縣邑”,俗稱“皇家牌坊”。

歷史的厚重給她帶來了燦爛和從容。宣化牌坊、十字街是有點味道的,馬路的兩邊一些老建築,訴說著歷史的滄桑與驕傲。雖然只是盱城的一隅,卻豐富多彩地裝點了老街的風情。或許琵琶井、桃花園只是這種風情的縮影,而修築於八百八十年前南宋紹興年間用來抗金的古城牆,其牆基依然蜿蜒挺拔,於無聲處展示雄姿,又構成了宣化悠長的歷史痕跡。

凝望老街,與歷史對視。我想起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老街,因為有了那些人名和地名,也就開始有了細節,有了故事。紹興六年(1136)右宰相張浚駐軍盱眙,建立淮河防線。後來張浚被封為魏國公,其府邸便被稱為張魏公府,元朝時劈為臨淮府衙,臨淮府撤銷後改為縣衙。宣化老街因位於縣衙前而被稱為“縣前街”。

老街東端接城東門,東門外偏北方向即是八仙台,傳說八仙曾在此飲酒。後成為盱眙十景之一,乾隆《盱眙縣誌》記其景名為“八仙台招飲”。米芾詩曰:“山徑重重鎖綠苔,松花曾見幾番開。群仙費盡招呼力,那得休官一個來。”近代的資料記載為“八仙台招隱”,自“飲”變“隱”,其中經歷了什麼?後人已不得而知。

這些故事像翻過歷史書頁一樣被風吹走,留下的是一種叫做風格的東西。這些故事構成了宣化老街的縮影和風情,細節像串在日子上的花朵,散發著歷史的詩意香氣。她深藏在老街小巷斑駁的木質紋理中,生長於幽深古老的宅院裡,或者在坐在門口小板凳上的老翁老嫗口中流轉。

老街門前的石凳上那些歷經滄桑、滿臉皺紋的老者似乎在向你傾訴他與宣化老街同樣蒼勁的心。對對情侶相擁著深情款款地走過老街,走過屬於他們的年年歲歲,地老天荒。

時光荏苒老街越發的老了,唯有那記載著變幻莫測風雨歷程的宣化老街,隨著歷史的腳步,在歲月老人深邃的目光裡淡然遠去。

那青石板細縫裡的綠綠苔蘚努力地向世人呈現自己的一片蒼翠。老街印證了數代人的半生甚至黃昏,時光日漸讓老街面目全非。那些曾經轟轟烈烈過的人和事,像隱匿在幽深的小巷一樣被歲月輕輕覆上一層薄紗,朦朧地昭示著那一段段老城之情結。

一眼看千年,老街承載著千百年來城市的歷史記憶,呵護著一代又一代百姓的精神家園。那浩大而深厚的文化就沉澱在那古老的街頭巷尾,她們鮮活生動地跳躍在了人們的心靈和行動中,多想讓歷史不再是屬於博物館的標本,而是和我們現在的情感一道風生水起。

如今,繁華背後的宣化老街依然默默地,深情地駐守在屬於自己的一隅裡,淡看春去秋來,緣湧緣散。

舊的正在消失,新的正在崛起。老街的興衰,老街的包容,成了我記憶的海,每一滴都牽動我的整個世界。

當一切沉澱,那些過往的碎片就像一場無聲的煙火,在寂靜的夜空綻放著璀璨。我想,老街的價值不在她的歷史悠久,而在於對悠久歷史的營養的汲取;不在她的物質豐盈,而在於文化精髓的光大;不在它的使用價值,而在於她的精神底蘊的傳承。一眼看千年意趣深遠。

來源:盱眙日報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