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恩處處是景,聊聊宣恩古“八景”

宣恩 清朝 畫上恩施 2019-07-03

據《宣恩縣誌》同治版記載,宣恩有“珠山曉翠”“貢水文瀾”“洞伏雙龍”“東關飛瀑”“呂寺晚鐘”“仙女池清”“李溪層石”八處風景名勝,謂之“宣恩八景”。縣誌一書指出了八景所在位置,部分文字因書殘不齊,暫缺,書文如下。

宣恩處處是景,聊聊宣恩古“八景”

宣恩八景圖

“珠山曉翠”---明珠山如珠聯一串,因名俗號官山面宣署,三十六峰環列左右,春夏之交蒼翠四合,洵奇觀也。 郡志有群山環峙,亙繞前後之語。

“貢水文瀾”---水自治西七裡,龍洞中湧出,汩汩其來,四時不竭,其水清且漣漪,遴邑城而東注至忠建河長沙河與清江合流。

“洞伏雙龍”---在施南里治西七裡許,其源流有二,上濁下清合水分流滔滔不竭即貢水也。

“峰分三鳳”---三鳳山在東鄉里治東南五十里,其山輝光掩映若鳳之翱翔,然故名上有古寺在馬土人記鳳為峰。

“李溪層石”---溪中有石層累若浮圖然餘詳見古蹟。

“仙女池清”---詳見古蹟(同“跡”)

“東關飛瀑”---在東鄉里治東南六十里關在東門山上故名東門關石磴凡千五百級上有武廟,廟前為二仙崖,崖上有大石洞噴出瀑布飛落百餘丈前任蘇公洛於洛有千層石磴盤雲矗百丈流泉赴壑喧之句。

“呂寺晚鐘”---寺在署後山上......(書文缺失)

宣恩處處是景,聊聊宣恩古“八景”

宣恩八景原文

以上是縣誌對宣恩八景的記載,關於“呂寺晚鐘”、和“珠山曉翠”二景與施南土司還有一段不一樣的故事。

施南土司是鄂西最大的土司。早年,施南土司皇城在椒園水田壩,皇城後面有個缺口叫倒插洞。傳說當年土司無道,凡是土民娶新娘,土司享有三天初夜權。老百姓對勢力強大的土司不敢硬抗,便聯合起來將土司的龍脈挖斷,在皇城後面山上,挖了一個如男人生殖器做缺口。自挖了倒插洞後,覃氏土司年年遭禍。明洪武年間,覃大勝聚眾造反,朝廷派遣藍玉領兵鎮壓,殺戮一千八百餘人,覃大勝被押解京都問斬,皇城燒燬,施南土司被廢除。明永樂年間,覃大勝後裔覃興、覃忠、覃英等來朝,稱“世系世職,洪武中廢。今招蠻民三百戶,乞仍舊”,朝廷從之。明永樂五年(1407 年),復置施南宣撫司,覃天富為施南宣撫使。覃天富當了土司王后,又在水田壩修了一座皇宮,住了兩年總覺得這裡風水不好,特別是皇城兩邊的池塘,無緣無故乾涸了。有人說兩口池塘是地脈龍神的眼睛,龍神的眼睛都瞎了,怎麼還能居住呢?皇城需要重新選址。覃天富從貴州請來陰陽先生看地,陰陽先生順著老祖山從西邊一路查來,到了貢水河邊墨達山下,只見一片紫氣升起。此處後有少祖山,左有青龍,右有白虎,前面明堂地勢開闊,近處案山似官帽,遠望珠山如元寶。這不是修皇城的好地方嗎?陰陽先生為施南土司皇城選址,因勞累過度倒在地下,一命嗚呼。

宣恩處處是景,聊聊宣恩古“八景”

施南土司皇城所在地

覃天富得到陰陽先生指點,把皇城從水田壩遷移到貢水河邊。後來還在皇城後面的亭山修了祖師廟,早晚廟裡傳出洪亮的鐘聲,是宣恩八景之一,稱之謂“呂寺晚鐘”

皇城右邊的山峰彎延曲折,形似一隻睡虎,土司在山上修廟,供奉白虎家神,取名白虎堡。因民間有過堂白虎是凶神的說法,後更名為貓兒堡。皇城左邊的山峰形似一條騰飛的青龍,土司在山上建了寺觀,取名青龍寺。遠處珠山氣勢雄偉,清代民間捐資在山上修了七層寶塔,宣恩八景謂之“珠山曉翠”

宣恩處處是景,聊聊宣恩古“八景”

今日珠山

陰陽先生為土司選址看地,死後土司給予厚葬,埋葬在皇城西邊,取名陰陽坡。又因西為酉,後改名酉陽坡。

皇城搬遷到貢水河邊後,覃氏家族的確有了新的起色,從覃天富這代算起,土司王位又傳了十二代,歷時三百餘年。到了清代雍正年間,覃禹鼎世襲施南土司王位。

(關注我瞭解更多恩施人文故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