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岔島,位於薛家島東南黃海中,距陸地最近處約2.9公里,海拔34.4米,面積0.38平方公里。薛家島古八景之一“鳳凰戲珠”中的珠,即指竹岔島,如今已成為鳳凰島省級旅遊度假區內的一個海島旅遊點。

薛家島古八景之一,鳳凰戲珠

竹岔島村是一個有300餘年歷史的海島漁村。2006年,全村有186戶,569口人;居民以楊姓為主,另有薛、王、陳等姓,皆為漢族。

《曾叫稽查島》

據傳,該島早年長滿青竹,又多有海岔,故名竹岔島。據《青島檔案資料》記載,竹岔島海域自古即為漁場。20世紀30年代,為防止漁船遭海盜搶劫、國民黨青島市政府常派警察駐島稽查,所以竹岔島俗稱“稽查島”,此名一直沿稱到解放後。

《孟、項不“嘎夥”》

相傳,清康熙初年,有孟、項兩姓人乘木筏來島上定居。當時水源很少,僅村南部有一眼泉水。兩戶人家本來就勢單力薄,且不和陸。清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他們以36兩銀子的價錢,將該島賣給了由現膠南楊家山裡遷來的楊姓、由薛家島原南莊村遷來的薛姓、由嶗山遷來的王姓三家人。這三姓人家在島上繁衍生息,逐漸形成村落。

《竹岔島分四個島》

竹岔島村由竹岔島、脫島、大石島、小石島4座島嶼組成。四島相距很近,遠眺渾然一體。其中,只有竹岔島上有居民居住。

薛家島古八景之一,鳳凰戲珠

脫島,位於竹岔島東0.3公里,海拔53米,面積0.1平方公里,海岸線長1.15公里。脫島為圓頂島,島上有淡水源。落潮時,島北部與竹岔島相連的突起部分露出水面。漲潮後,相連的突起部分被淹沒,似與竹岔島脫離,故名。因其形似檳榔,又名檳榔島。島上鬆槐鬱鬱蔥蔥,野花宿草遍佈。站在島頂舉目環顧,可盡覽海上風光。其南部絕壁處有一幽洞,人稱鴛鴦洞。傳說,從前有許多鴛鴦棲息在洞中。石洞寬5米,高3米,長30米。漲潮時,船可順水入洞。

薛家島古八景之一,鳳凰戲珠

島上日出

大石島,位於竹岔島東0.9公里,海拔17.2米,畫積0.02平方公里。該島為石頭島,故名。小石島,位於竹岔島東1.2公里,海拔16米,面積0.01平方公里。因小於大石島,故名。兩島屬石頭島,島上無淡水源。兩島四周坡陡水深,魚蝦群集,是垂釣的最佳去處。

在落潮時,竹岔島南部與脫島之間有一條約100餘米長的通道,俗稱馬道。大、小石島間,潮落時也會出現這樣一條道,人們可以隨意行走。傳說,此景觀為“二郎擔山”時形成。當年,大郎擔的是竹岔島與脫島,二郎擔的是大、小石島。中間時隱時現的通道,就是扁擔。

《島上種地》

先人們在開發竹岔島的過程中歷盡了艱辛。他們墾荒造地,耕田牧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建起簡易的“海帶葉子屋”居住,這種古老的房屋一直到20世紀70年代末才被拆除。1979年,竹岔島村開始舊村改造,共投資31.5萬元。經過4年的規劃建設,到1983年,全村180餘戶、有150多年曆史的海草房全部變成了磚瓦房。村內所有街道均進行了硬化、美化,新瓦房成排成行。竹岔島變成了聞名青島乃至山東的海島新漁村。

1980年前,竹岔島有180畝耕地。2002年退耕還林後,尚有耕地80餘畝。建國初期,農業產量較低,平均畝產量200斤左右。隨著農業生產的不斷髮展,到20世紀50年代末,全村3600餘塊小地,被治理成760餘塊大梯田。20世紀60和70年代,糧食平均畝產600餘斤,為建國初期的三倍多。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地瓜、花生等,此外還種植蘿ト、茄子、豆角、白菜等蔬菜。

《海島捕魚》

島上的生產歷來為漁農並舉,後以漁業為主。這裡氣候溫和,漁業生產四季皆宜。有民謠雲:“春釣高眼秋捕蝦,黃古海蝠來度夏,冬天的蟹子肥到了家。”

先人們經營海洋經歷了一段艱辛的歷史。清朝康煕初年,利用木筏子(俗稱竹槎)出海捕撈。後逐步開始建造一丈三尺長的風帆木船(亦稱舢板),捕撈工具由用小絲網變成“打圓網”,捕撈範圍逐漸由在本島周圍發展到靈山島、董家口、日照石臼所、江蘇連雲港等廣闊海域。

當時,古老的竹岔島漁場海底平坦,海水較深,西南部和東南部海域水深多在10-30米之間,底為泥沙,是各種魚群的洄游地。附近海域盛產刀魚、鮁魚、鯧魚、白鱗、加吉、黃花魚等經濟魚類,以及對蝦、梭子蟹(俗稱大蟹子)等海產品。這些海產品個大且肥,味道鮮美,在市場上頗受青睞。其中,刀魚更是中外著稱。每到漁汛季節,嶗山、即墨、膠州、膠南一帶的漁民多雲集島上,漁舟泊滿了港灣。

舊時,漁船主要是一丈三尺長的舢板,船上無氣象設施,只有簡易的指南針“羅盤”,人們全憑目視觀天。用這樣的船隻開展捕撈,風平浪靜時,作業比較安全,也能捕到多種魚類。但若天氣驟變,突遭風暴,漁民只好聽天由命,任憑風吹浪打,海難頻繁發生。

1938年7月16日,竹岔島村兩條舢板在靈山島附近海面進行捕撈作業時,突遇暴風雨,船上人員全部遇難。其家人只好以牌位頂替屍身,將他們入棺下葬。那時,人們一年四季都出海進行捕撈作業。初春時“張鉤”,釣高眼魚;清明節前後,在竹岔島、靈山島、董家口等海域“放流”和“打圓網”;夏季,在大公島附近海域“下底線”,即繩上掛鉤、誘餌,放到海底釣黃古魚、加吉魚等魚類;秋季,在本地海域捕蝦;冬季捕撈海蔘、鮑魚,採石花菜,釣蟹子。

建國後,捕撈條件有了改善,漁網逐漸尼龍化,漁船變成機械化,有收音機報告氣象,先進的衛星導航儀取代了原始的設備。1966年,村裡購買了第一對機帆船,是當時膠南縣的“第一船”。隨著漁業生產的不斷髮展,原來20馬力的機帆漁船,逐漸發展到185馬力的遠洋捕撈漁船。1971年,村裡組織了青島地區的第一對“三八”號漁船,船上成員全部為女性,打破了歷史上只有男性才能進行海上捕撈作業的陳規。到1977年,竹岔島全村共有20馬力的漁船三對,80馬力的漁船一對,100馬力的漁船一對,185馬力的漁船一對,潛水捕撈漁船10只,年漁業收入達60萬元。

從1989年至今,青島的釣魚協會在此舉辦過多次釣魚比賽。

《海蔘鮑魚》

大自然造化了島與島之間的海岔和星羅棋佈的岸磯,為海蔘、鮑魚等海珍品以及魚、蝦等海洋生物提供了豐富的餌料和優越的棲息地。這裡盛產的海蔘、鮑魚、石花菜等,聞名於青島地區乃至國內外。青島國際飯店(即東海飯店)以前所用的海蔘、鮑魚,大多為竹岔島所產。1972年,柬埔寨西哈努克親王來青島時,政府曾用竹岔島海蔘招待過他。20世紀80年代初,竹岔島為青島市海珍品生產基地。2002年,竹岔島鮑魚被評為國家優質海產品,並註冊了商標。

竹岔島海岸線蜿蜓曲折,岸線環繞四島,總長達4.5公里。海岸坡陡,附近海域廣闊,礁石密佈。唯西側岸坡較緩,有大灣、小灣、南灣等三個小型港灣可泊船。20世紀二三十年代,漁汛季節來這裡捕撈的船隻較多,便停泊在這三個港灣內。本村漁船主要停泊於距村較近的大灣。

如今,竹岔島的主要優勢產業是漁業和潛水業。漁業除開展遠洋或近海捕撈外,還在海岸附近開展海蔘、鮑魚等海珍品養殖。潛水業者主要是參加建港或水利工程建設、開展潛水捕撈和海上養殖。

《小葉朴樹》

竹盆島自然風光絢麗,竹木叢生。在村南島頂上有一棵大樹,名為小葉樸,根深葉茂,長勢奇特,已有120餘年歷史,從別處遠眺,就像一把擎天的巨傘,實屬罕見。據說,這兒曾是一家人的祖墳,由於位置好,從而長出了這種樹木。另據傳說,一隻候鳥吃了一粒小葉朴樹種子,隨季節變換飛至這裡,其糞便裡的種子落地發芽,歷經百年風雨,長成了參天大樹,成為這裡一道獨特的景觀。

《火山口》

在竹岔島南側有面積約2000平方米的火山口熔岩地貌。岩石奇形怪狀,色彩斑瀾。火山口處有一個寬20餘米、長50餘米的凹槽。熔岩曾自火山口湧出,沿凹槽向南流入大海。據地質專家考證,島上火山活動的地質年代距今約1億年,後為一座死火山。這裡還有一塊巨大的岩石,岩石上有無數的凹孔。據說,這是火山噴發時,帶氣泡的熔岩冷卻後形成的奇特地貌。據資料記載,這裡的海島地表熔岩地貌景觀,是青島市目前保存最完整、最難得的。

薛家島古八景之一,鳳凰戲珠

《神龜》

竹岔島西南海岸佈滿了大大小小、光滑美麗的礫石,大者如壇,小者如蛋。西側有一石酷似龜,其旁邊還有許多如蛋的石頭,人們稱之為“神龜孵卵”。傳說,很久以前,有一隻海龜來到此處,被迷人的海岸風光吸引,樂不思歸,在此孵卵,天長日久便成為今天的奇觀。此處還有一天然淡水灣,與大海只有一石橫隔但橫石兩邊的水卻一鹹一淡,令人稱奇。

《海市蜃樓》

竹岔島上空偶有海市蜃樓出現。據《青島風光》記載,1933年5月22日上午11時,竹岔島上空出現海市蜃樓,亭臺樓閣時隱時現,持續10餘分鐘。20世紀80年代以來,也曾出現過幾次。1987年5月23日上午8時,青島匯泉灣出現海市蜃樓,時隱時現的山頭和建築物就是竹岔島的影像。

《日寇與還鄉團》

竹岔島為膠州灣淮子口外一海上孤島,是進出膠州灣、乃至青島的海上門戶,被稱為膠州灣之“眼晴”,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據《膠州志》記載,清光緒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三月,清政府被迫將竹岔島劃歸德國膠澳租界。清光緒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德國人來到竹岔島、脫島調查,欲開採鐵礦,後因試採無價值而罷。

1940年,侵華日軍在竹岔島制高點豎起三根大木樁,上書“大日本海軍用地”,三天兩頭由青島乘艇來查防、掠奪,橫行肆虐。1945年日本投降後,木樁被村民搗毀。

1945年10月,被國民黨軍收編的原偽軍李伯泉部1500餘人由靈山島竄至竹岔島,鬧得島上雞犬不寧。10月18日,敵軍反撲解放不久的薛家島,8天后被解放軍殲滅。

據《青島檔案資料》記載,1947年夏,駐青島國民黨薛家島“還鄉團”100餘人,由青島移駐竹岔島,進行海上搶掠,偷襲沿海村莊,1948年春撤回青島。

1949年6月,竹岔島同青島一起解放。

《風雲兒女》

楊希娥,女,1933年生,195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村婦女主任、村黨支部書記、薛家島公社黨委副書記等職。曾任山東省和昌濰地區貧協委員、中共膠南縣委委員、中共黃島區委委員、黃島區人大常委會常務委員。她身居海島,積極帶領群眾改變海島舊貌,曾被評為省、市“三八”紅旗手,1979年、1983年被評為全國“三八”紅旗手。1985年退休。

薛興華,1935年生,1953年參加解放軍,195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後到南京工程兵學校學習,畢業後在部隊學校任教員。曾被調到解放軍某政治部、防化兵政治部及中央軍委防化學院工作。1988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55年、1958年、1960年分別立過三等功。1990年退休。

《沈鴻烈重視教育》

竹岔島人很重視文化教育。清末,島上曾設立私塾。1932年,國民黨青島市政府在竹岔島建起島上第一所公立小學,有校舍10間,東、西廂房各3間,佔地500平方米。1936年,當時的青島市市長沈鴻烈曾視察過小學。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小學停辦。1947年,國民黨青島當局在竹岔島設立了青島市薛家島區第十五保國民小學,但不久即停辦。1950年,竹岔島設立了公辦小學。20世紀70年代,設過初級中學班。2000年,學校由村內遷至村東嶺。新校共有校舍15間,佔地約2畝。近年來,培養出的大、中專生已有10餘名。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竹岔島村積極推行聯產承包責任制,以漁業為主,全力發展經濟。村民有的在村裡經營海上捕撈、潛水和海區承包,養殖海蔘、飽魚。有的到島外務工經商。還有的藉助地利優勢,在島上搞起了旅遊服務,建起了白浪嶼度假村、友誼度假村、正文度假村等多處旅遊度假場所,島上的旅遊業蓬勃發展。

《水、電、通訊事業》

歷史上,竹岔島曾出現“旱天大陸運,雨天盆中接”的缺水現象。新中國成立後,島上開始治水。自20世紀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相繼建設了容水上千立方米的大口井2座,水井7眼,基本解決了用水問題。2000年,在村南擴建了一座容水5000立方米的大口井,村民從此用上了自來水。

“照明點油燈,不亮還怕風”,這是竹岔島昔日照明情況的真實寫照。1987年,在區、鎮政府和北海艦隊的大力支持下,薛家島至竹岔島海底電纜敷設成功。

1988年2月,正式通電。1999年,又敷設了4條海底電纜,當年7月通電,徹底解決了用電問題。

《烽火臺退位了》

竹岔島與外地的通訊聯絡經過了從原始到現代的歷程。早年,在竹岔島對岸的張砣嘴曾設有一“照火場”,亦稱烽火臺。陸地上的人要到竹盆島或島上人要出來時,就點火聯絡,緊急情況下要點兩把火。島上人看到對岸火場的煙火後,就會立即派船接應。這種習俗一直延續到1954年。

20世紀50年代,島上駐軍敷設了一條軍用電話線,是島上唯一一條與外界聯繫的線路,村民可以使用駐軍的電話。1956年,村南建立了部隊營房。20世紀70年代初,部隊撤離,營房交給村裡無償使用。1996年,薛家島街道、區郵電局、竹岔島村三方投資70萬元,在島上安裝了數字微波通訊設施,當年10月開通,實現了通訊現代化。

《出門不容易》

早年,竹岔島的海上交通靠木筏,後來發展到木帆船,泊船地點主要在村西大灣,20世紀60年代中期,發展為機動船隻。1966年,竹岔島村購買了20馬力機帆漁船2只,逢漁汛期出海捕撈,休漁時開展海上運輸。翌年,村裡用機動漁船進行海上運輸。1976年,專設一隻20馬力的機動船進行海上運輸。1985年,在竹岔島村西海岸建起了一座長50米的漁港碼頭,可停靠50-100噸級漁船數艘。2001年,區政府、薛家島街道、竹岔島村三方共同出資,租用青島海洋大學鐵殼船一艘,由安子碼頭到竹岔島往返通航。該船載客量達90餘人。2002年,區政府在原村西碼頭處又續建了一座300噸級的碼頭。由安子碼頭至竹岔島的快船按時通航,交通更加便利。

如今,竹岔島水、電、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完善,竹岔島作為風凰島省級旅遊度假區海上景點,吸引著八方遊客前來觀光。

《島美人心美》

竹岔島人純樸、勤勞、熱心助人,從不損壞別人的漁具,歷來拾金不昧,如遇海難等緊急情況,總會想方設法援救。20世紀50年代末,村裡曾為膠南齋堂島等地培訓過潛水員40餘人。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來,竹岔島村曾多次獲得榮譽獎勵,被膠南縣、昌濰地區、黃島區、青島市、山東省評為漁業生產先進單位。

如今,在竹岔島海岸線附近水域有16家海珍品養殖戶,有40餘隻小型機動船隻從事海上捕撈和海水養殖作業,有16組潛水隊活躍在各地的建築工地上。

20世紀80年代,有一位海洋專家曾說過,竹岔島群的空間資源是天然的,幾乎具備同時建設海上城市、海上娛樂場、海洋能源島、海中漁場、海珍品養殖基地的優越條件。遊人到此紛紛讚美竹岔島:“海島本是神仙住,太平洋上一珍珠。碧海藍天夏威夷,環境優美世界著。”

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5450萬元,人均純收入7434元。

《雞鳴廟與三官廟》

清朝康熙年間以前,在村南坡上有一座“雞鳴廟”,面積約1.5平方米,內供神像一尊。廟雖小,但卻很有名氣,竹岔島也因此又名雞鳴島。傳說,古時有一漁船在附近海上遇險,又辨不清方向。萬分危急之時,忽然隱約聽到有雞鳴聲,便循聲來到島上,從而獲救。後來,獲救的漁民便由陸上運來磚、瓦等材料,請能工巧匠修建了此廟,名曰雞鳴廟。昔日,每到漁汛季節,漁民便紛紛到此祭拜,祈求平安。

清光緒三年(公元1877年),村民在村南修建了一座“三官廟”。有廟堂3間,內供天官、地官、水官三神像。廟門上方掛有一匾,上書“三元都府”。該廟曾於1930年、1940年進行過兩次大修。20世紀50年代中期被廢棄。

《劉知俠與竹岔島》

劉知俠,曾任中國作家協會理事、中國作協山東分會名譽主席、山東省文聯副主席、青島市文聯名譽主席,創作了《鐵道游擊隊》等作品。

1974年秋,劉知俠與妻子劉真驊來到這裡,不禁感嘆道:“找了許久,終於找到夢想中的世外桃源了”。他在竹岔島生活、創作,歷時五年,創作了《沂蒙飛虎》等長篇小說,深受島上村民的愛戴。1980年初,劉知俠離開竹岔島。期間,曾有許多文藝界知名人士來這裡看望過他,如曾任文化部代部長、中宣部副部長的賀敬之及其夫人著名詩人柯巖,著名詩人張光年夫婦,劇作家薛壽先、雁翼夫婦,作家馮徳英等。20世紀80年代末,當賀敬之在劉知俠夫婦的陪同下再次來到竹岔島時,滿懷激情地即興賦詩一首――《訪竹岔島):“漫說荒島神雞聲,幾見當年紅嫂情。曾護知俠抗劫難,我來倍感航燈明。”如今,劉知俠創作時居住的房屋依然存在,已成為島上的一處旅遊景點。

薛家島古八景之一,鳳凰戲珠
薛家島古八景之一,鳳凰戲珠

劉知俠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