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舞臺上的“身份證”——盔頭'

"

京劇中的帽也是京劇中重要的一種頭飾。戲曲盔頭一般分巾帽、盔帽兩類。巾帽用綢緞等加以刺繡縫製,質地較軟。盔帽用硬紙板製成帽坯,上面裝飾龍、鳳、獅、虎等圖案,再用彩纓、槍頭、絨球、玻璃珠等裝配而成。根據盔頭所標誌的角色身份又有許多品種。如冠分為皇帝戴的九龍冠,皇后戴的鳳冠、太子戴的紫金冠等7~8個品種;盔分為元帥戴的帥盔、大將戴的將盔、關羽戴的夫子盔、項羽戴的霸王盔等20多個品種;巾分為皇巾、相巾、文生巾、學士巾、武生巾、員外巾等近30個品種;帽分為公帽、侯帽、紗帽、僧帽、紅纓帽等20多個品種。各種盔頭又可有幾種不同的顏色。如文生巾有大紅、果綠、湖藍、緋紅、銀灰等顏色,員外巾有古銅、白、黑等顏色。此外,演出時所用的面具如"加官"、"娃娃"等也屬於盔頭一類。

帽的種類很多,幾乎各類人物都有自己的帽式。帝王將相一類人物戴的有;皇帽(也叫唐帽)、侯帽、文陽帽、紗帽及太監帽等。

"

京劇中的帽也是京劇中重要的一種頭飾。戲曲盔頭一般分巾帽、盔帽兩類。巾帽用綢緞等加以刺繡縫製,質地較軟。盔帽用硬紙板製成帽坯,上面裝飾龍、鳳、獅、虎等圖案,再用彩纓、槍頭、絨球、玻璃珠等裝配而成。根據盔頭所標誌的角色身份又有許多品種。如冠分為皇帝戴的九龍冠,皇后戴的鳳冠、太子戴的紫金冠等7~8個品種;盔分為元帥戴的帥盔、大將戴的將盔、關羽戴的夫子盔、項羽戴的霸王盔等20多個品種;巾分為皇巾、相巾、文生巾、學士巾、武生巾、員外巾等近30個品種;帽分為公帽、侯帽、紗帽、僧帽、紅纓帽等20多個品種。各種盔頭又可有幾種不同的顏色。如文生巾有大紅、果綠、湖藍、緋紅、銀灰等顏色,員外巾有古銅、白、黑等顏色。此外,演出時所用的面具如"加官"、"娃娃"等也屬於盔頭一類。

帽的種類很多,幾乎各類人物都有自己的帽式。帝王將相一類人物戴的有;皇帽(也叫唐帽)、侯帽、文陽帽、紗帽及太監帽等。

戲曲舞臺上的“身份證”——盔頭

官員中品位較高者帶紗帽,全黑色,前矮後高,兩側插長方形帽翅。品位次之的戴圓紗帽,形狀略圓,插長圓形帽翅,品位低者戴尖紗帽,兩翅或尖或圓形,因含有貶意,多為奸臣或丑角所戴。

在一些公案中,經常可看到演員在舞臺上時而彈冠興奮,時而情緒激揚而擺動帽慈,時而拍響紗帽沉思判斷,把人物的思想情緒變化層次鮮明的展示出來,起到臺詞所不能表達的藝術效果。在《奇雙會》中,趙寵見到其妻被巡按(實為妻弟保童)拉進後堂時,不知所措地將紗帽搬動遮住上額的表演,就把人物的驚恐若呆的心情勾畫得非常真切。

"

京劇中的帽也是京劇中重要的一種頭飾。戲曲盔頭一般分巾帽、盔帽兩類。巾帽用綢緞等加以刺繡縫製,質地較軟。盔帽用硬紙板製成帽坯,上面裝飾龍、鳳、獅、虎等圖案,再用彩纓、槍頭、絨球、玻璃珠等裝配而成。根據盔頭所標誌的角色身份又有許多品種。如冠分為皇帝戴的九龍冠,皇后戴的鳳冠、太子戴的紫金冠等7~8個品種;盔分為元帥戴的帥盔、大將戴的將盔、關羽戴的夫子盔、項羽戴的霸王盔等20多個品種;巾分為皇巾、相巾、文生巾、學士巾、武生巾、員外巾等近30個品種;帽分為公帽、侯帽、紗帽、僧帽、紅纓帽等20多個品種。各種盔頭又可有幾種不同的顏色。如文生巾有大紅、果綠、湖藍、緋紅、銀灰等顏色,員外巾有古銅、白、黑等顏色。此外,演出時所用的面具如"加官"、"娃娃"等也屬於盔頭一類。

帽的種類很多,幾乎各類人物都有自己的帽式。帝王將相一類人物戴的有;皇帽(也叫唐帽)、侯帽、文陽帽、紗帽及太監帽等。

戲曲舞臺上的“身份證”——盔頭

官員中品位較高者帶紗帽,全黑色,前矮後高,兩側插長方形帽翅。品位次之的戴圓紗帽,形狀略圓,插長圓形帽翅,品位低者戴尖紗帽,兩翅或尖或圓形,因含有貶意,多為奸臣或丑角所戴。

在一些公案中,經常可看到演員在舞臺上時而彈冠興奮,時而情緒激揚而擺動帽慈,時而拍響紗帽沉思判斷,把人物的思想情緒變化層次鮮明的展示出來,起到臺詞所不能表達的藝術效果。在《奇雙會》中,趙寵見到其妻被巡按(實為妻弟保童)拉進後堂時,不知所措地將紗帽搬動遮住上額的表演,就把人物的驚恐若呆的心情勾畫得非常真切。

戲曲舞臺上的“身份證”——盔頭

一些俠義英雄、江湖豪傑以及下級武官、富戶家僕所戴的,名為羅帽。樣式是下圓上呈六角形,毛頂打圓球。羅帽也分為軟、硬和花素等類。

黑軟素羅帽系家院僕人和素裝武士所戴。前者如《義責王魁》的王忠、後者如水滸中的楊雄、石秀、武松等。繡花軟羅帽為年輕英俊武士所戴,如《三岔口》的任堂惠、《神州擂》的燕青。硬花羅帽則在帽腔四周配有珠翠絨球,更顯威武,如《打魚殺家》的倪榮所戴。凡戴羅帽的武士,帽沿都分別佩戴面牌茨菰葉容球、面鏟。耳邊插有絨球等裝飾。淨行角色還戴耳毛子,以示人物驃悍健壯。

"

京劇中的帽也是京劇中重要的一種頭飾。戲曲盔頭一般分巾帽、盔帽兩類。巾帽用綢緞等加以刺繡縫製,質地較軟。盔帽用硬紙板製成帽坯,上面裝飾龍、鳳、獅、虎等圖案,再用彩纓、槍頭、絨球、玻璃珠等裝配而成。根據盔頭所標誌的角色身份又有許多品種。如冠分為皇帝戴的九龍冠,皇后戴的鳳冠、太子戴的紫金冠等7~8個品種;盔分為元帥戴的帥盔、大將戴的將盔、關羽戴的夫子盔、項羽戴的霸王盔等20多個品種;巾分為皇巾、相巾、文生巾、學士巾、武生巾、員外巾等近30個品種;帽分為公帽、侯帽、紗帽、僧帽、紅纓帽等20多個品種。各種盔頭又可有幾種不同的顏色。如文生巾有大紅、果綠、湖藍、緋紅、銀灰等顏色,員外巾有古銅、白、黑等顏色。此外,演出時所用的面具如"加官"、"娃娃"等也屬於盔頭一類。

帽的種類很多,幾乎各類人物都有自己的帽式。帝王將相一類人物戴的有;皇帽(也叫唐帽)、侯帽、文陽帽、紗帽及太監帽等。

戲曲舞臺上的“身份證”——盔頭

官員中品位較高者帶紗帽,全黑色,前矮後高,兩側插長方形帽翅。品位次之的戴圓紗帽,形狀略圓,插長圓形帽翅,品位低者戴尖紗帽,兩翅或尖或圓形,因含有貶意,多為奸臣或丑角所戴。

在一些公案中,經常可看到演員在舞臺上時而彈冠興奮,時而情緒激揚而擺動帽慈,時而拍響紗帽沉思判斷,把人物的思想情緒變化層次鮮明的展示出來,起到臺詞所不能表達的藝術效果。在《奇雙會》中,趙寵見到其妻被巡按(實為妻弟保童)拉進後堂時,不知所措地將紗帽搬動遮住上額的表演,就把人物的驚恐若呆的心情勾畫得非常真切。

戲曲舞臺上的“身份證”——盔頭

一些俠義英雄、江湖豪傑以及下級武官、富戶家僕所戴的,名為羅帽。樣式是下圓上呈六角形,毛頂打圓球。羅帽也分為軟、硬和花素等類。

黑軟素羅帽系家院僕人和素裝武士所戴。前者如《義責王魁》的王忠、後者如水滸中的楊雄、石秀、武松等。繡花軟羅帽為年輕英俊武士所戴,如《三岔口》的任堂惠、《神州擂》的燕青。硬花羅帽則在帽腔四周配有珠翠絨球,更顯威武,如《打魚殺家》的倪榮所戴。凡戴羅帽的武士,帽沿都分別佩戴面牌茨菰葉容球、面鏟。耳邊插有絨球等裝飾。淨行角色還戴耳毛子,以示人物驃悍健壯。

戲曲舞臺上的“身份證”——盔頭

除此之外,帽類中還有李逵、時遷等所戴的馬尾鬃帽(形如蟋蟀罩子),兵卒戴的虎頭帽, 堂倌小販戴的氈帽,漁人樵夫戴的草帽圈,僧道戴的和尚帽、道士帽。以及少數民族的韃帽、纓帽等等。

總之,從京劇舞臺人物所戴的盔帽樣式上,我們也可以區分人物的身份、等級、職業和所處環境的特點來。

包括人物的髮型和戴在頭上的各種飾物。它即作為演員表演、舞蹈的手段,也是表現人物造型的重要組成部分。

京劇中各行戴盔帽的男性角色,一般都先戴包頭網子。若是不戴盔帽的,除有些醜行剃光頭之外,多用不同髮式表現。如魯智深、武松等用象徵帶發為僧的“大蓬頭”,一些妖怪人物戴雙抓髻蓬頭、天真兒童戴孩兒發或抓髻等。

"

京劇中的帽也是京劇中重要的一種頭飾。戲曲盔頭一般分巾帽、盔帽兩類。巾帽用綢緞等加以刺繡縫製,質地較軟。盔帽用硬紙板製成帽坯,上面裝飾龍、鳳、獅、虎等圖案,再用彩纓、槍頭、絨球、玻璃珠等裝配而成。根據盔頭所標誌的角色身份又有許多品種。如冠分為皇帝戴的九龍冠,皇后戴的鳳冠、太子戴的紫金冠等7~8個品種;盔分為元帥戴的帥盔、大將戴的將盔、關羽戴的夫子盔、項羽戴的霸王盔等20多個品種;巾分為皇巾、相巾、文生巾、學士巾、武生巾、員外巾等近30個品種;帽分為公帽、侯帽、紗帽、僧帽、紅纓帽等20多個品種。各種盔頭又可有幾種不同的顏色。如文生巾有大紅、果綠、湖藍、緋紅、銀灰等顏色,員外巾有古銅、白、黑等顏色。此外,演出時所用的面具如"加官"、"娃娃"等也屬於盔頭一類。

帽的種類很多,幾乎各類人物都有自己的帽式。帝王將相一類人物戴的有;皇帽(也叫唐帽)、侯帽、文陽帽、紗帽及太監帽等。

戲曲舞臺上的“身份證”——盔頭

官員中品位較高者帶紗帽,全黑色,前矮後高,兩側插長方形帽翅。品位次之的戴圓紗帽,形狀略圓,插長圓形帽翅,品位低者戴尖紗帽,兩翅或尖或圓形,因含有貶意,多為奸臣或丑角所戴。

在一些公案中,經常可看到演員在舞臺上時而彈冠興奮,時而情緒激揚而擺動帽慈,時而拍響紗帽沉思判斷,把人物的思想情緒變化層次鮮明的展示出來,起到臺詞所不能表達的藝術效果。在《奇雙會》中,趙寵見到其妻被巡按(實為妻弟保童)拉進後堂時,不知所措地將紗帽搬動遮住上額的表演,就把人物的驚恐若呆的心情勾畫得非常真切。

戲曲舞臺上的“身份證”——盔頭

一些俠義英雄、江湖豪傑以及下級武官、富戶家僕所戴的,名為羅帽。樣式是下圓上呈六角形,毛頂打圓球。羅帽也分為軟、硬和花素等類。

黑軟素羅帽系家院僕人和素裝武士所戴。前者如《義責王魁》的王忠、後者如水滸中的楊雄、石秀、武松等。繡花軟羅帽為年輕英俊武士所戴,如《三岔口》的任堂惠、《神州擂》的燕青。硬花羅帽則在帽腔四周配有珠翠絨球,更顯威武,如《打魚殺家》的倪榮所戴。凡戴羅帽的武士,帽沿都分別佩戴面牌茨菰葉容球、面鏟。耳邊插有絨球等裝飾。淨行角色還戴耳毛子,以示人物驃悍健壯。

戲曲舞臺上的“身份證”——盔頭

除此之外,帽類中還有李逵、時遷等所戴的馬尾鬃帽(形如蟋蟀罩子),兵卒戴的虎頭帽, 堂倌小販戴的氈帽,漁人樵夫戴的草帽圈,僧道戴的和尚帽、道士帽。以及少數民族的韃帽、纓帽等等。

總之,從京劇舞臺人物所戴的盔帽樣式上,我們也可以區分人物的身份、等級、職業和所處環境的特點來。

包括人物的髮型和戴在頭上的各種飾物。它即作為演員表演、舞蹈的手段,也是表現人物造型的重要組成部分。

京劇中各行戴盔帽的男性角色,一般都先戴包頭網子。若是不戴盔帽的,除有些醜行剃光頭之外,多用不同髮式表現。如魯智深、武松等用象徵帶發為僧的“大蓬頭”,一些妖怪人物戴雙抓髻蓬頭、天真兒童戴孩兒發或抓髻等。

戲曲舞臺上的“身份證”——盔頭

"

京劇中的帽也是京劇中重要的一種頭飾。戲曲盔頭一般分巾帽、盔帽兩類。巾帽用綢緞等加以刺繡縫製,質地較軟。盔帽用硬紙板製成帽坯,上面裝飾龍、鳳、獅、虎等圖案,再用彩纓、槍頭、絨球、玻璃珠等裝配而成。根據盔頭所標誌的角色身份又有許多品種。如冠分為皇帝戴的九龍冠,皇后戴的鳳冠、太子戴的紫金冠等7~8個品種;盔分為元帥戴的帥盔、大將戴的將盔、關羽戴的夫子盔、項羽戴的霸王盔等20多個品種;巾分為皇巾、相巾、文生巾、學士巾、武生巾、員外巾等近30個品種;帽分為公帽、侯帽、紗帽、僧帽、紅纓帽等20多個品種。各種盔頭又可有幾種不同的顏色。如文生巾有大紅、果綠、湖藍、緋紅、銀灰等顏色,員外巾有古銅、白、黑等顏色。此外,演出時所用的面具如"加官"、"娃娃"等也屬於盔頭一類。

帽的種類很多,幾乎各類人物都有自己的帽式。帝王將相一類人物戴的有;皇帽(也叫唐帽)、侯帽、文陽帽、紗帽及太監帽等。

戲曲舞臺上的“身份證”——盔頭

官員中品位較高者帶紗帽,全黑色,前矮後高,兩側插長方形帽翅。品位次之的戴圓紗帽,形狀略圓,插長圓形帽翅,品位低者戴尖紗帽,兩翅或尖或圓形,因含有貶意,多為奸臣或丑角所戴。

在一些公案中,經常可看到演員在舞臺上時而彈冠興奮,時而情緒激揚而擺動帽慈,時而拍響紗帽沉思判斷,把人物的思想情緒變化層次鮮明的展示出來,起到臺詞所不能表達的藝術效果。在《奇雙會》中,趙寵見到其妻被巡按(實為妻弟保童)拉進後堂時,不知所措地將紗帽搬動遮住上額的表演,就把人物的驚恐若呆的心情勾畫得非常真切。

戲曲舞臺上的“身份證”——盔頭

一些俠義英雄、江湖豪傑以及下級武官、富戶家僕所戴的,名為羅帽。樣式是下圓上呈六角形,毛頂打圓球。羅帽也分為軟、硬和花素等類。

黑軟素羅帽系家院僕人和素裝武士所戴。前者如《義責王魁》的王忠、後者如水滸中的楊雄、石秀、武松等。繡花軟羅帽為年輕英俊武士所戴,如《三岔口》的任堂惠、《神州擂》的燕青。硬花羅帽則在帽腔四周配有珠翠絨球,更顯威武,如《打魚殺家》的倪榮所戴。凡戴羅帽的武士,帽沿都分別佩戴面牌茨菰葉容球、面鏟。耳邊插有絨球等裝飾。淨行角色還戴耳毛子,以示人物驃悍健壯。

戲曲舞臺上的“身份證”——盔頭

除此之外,帽類中還有李逵、時遷等所戴的馬尾鬃帽(形如蟋蟀罩子),兵卒戴的虎頭帽, 堂倌小販戴的氈帽,漁人樵夫戴的草帽圈,僧道戴的和尚帽、道士帽。以及少數民族的韃帽、纓帽等等。

總之,從京劇舞臺人物所戴的盔帽樣式上,我們也可以區分人物的身份、等級、職業和所處環境的特點來。

包括人物的髮型和戴在頭上的各種飾物。它即作為演員表演、舞蹈的手段,也是表現人物造型的重要組成部分。

京劇中各行戴盔帽的男性角色,一般都先戴包頭網子。若是不戴盔帽的,除有些醜行剃光頭之外,多用不同髮式表現。如魯智深、武松等用象徵帶發為僧的“大蓬頭”,一些妖怪人物戴雙抓髻蓬頭、天真兒童戴孩兒發或抓髻等。

戲曲舞臺上的“身份證”——盔頭

戲曲舞臺上的“身份證”——盔頭

還有一種表現人物遭受困境時所戴的“甩髮”,如《斬馬謖》中,馬謖在被問斬之前,《刺王僚》中,專諸在行刺時,都戴帥發,表現他們即將赴難的神態。又如 《野豬林》中,林沖在高俅的白虎堂上遭受無端陷害時,演員甩掉頭上的冠巾,甩髮陡然蓬起,當他跌坐在地上時,那帥發準確地垂落於背後的精彩動作,以及在松林中林沖被解差毒打時所運用的揚、抖、涮、轉等帥發技巧,把個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那種強壓怒火忍侮含恨的心情,揭示得十分深刻感人。

青衣、花旦的髮式有大頭、古裝頭、旗頭。 舞臺上的中、青年婦女,不分身份和年齡一律梳大頭。其樣式是沿著上額貼若干假髮做成的“小彎”,兩鬢貼“大縷”片子,括出俊美的臉型。腦後梳橢圓形發纂兒,下綴數尺長黑色絲穗,名為線尾子;表示烏髮垂肩、光頭淨面,格外端莊秀麗。未婚少女、侍女丫環則在發纂上梳一倒抓髻,下留辮穗,用以象徵她們是黃花幼女。另外,從鬢髮插花上看,夫人、小姐使用珠翠絨花;小家碧玉使用絹花;貧困人家婦女則包一塊綢布。如果是淪為罪犯人物,鬢邊還要留一縷散發。如《女起解》的蘇三、《六月雪》的竇娥等,用以表示人物在艱難時不事梳洗的窘態。

過去,許多演員還利用辮穗和鬢髮來表現人物,如梅蘭芳在《宇宙鋒》中的撕鬢動作,表現趙豔蓉氣急成瘋的心境。趙燕俠等在《鐵弓緣》中,運用耍辮穗、揉辮繩等細微表演,刻畫了陳秀英天真活潑、善良可愛的性格,都是很出色的範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