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戲曲電影是指中國的傳統戲曲與電影藝術手段相結合的產物。它形成了有中國特色的一個電影類型。

"

戲曲電影是指中國的傳統戲曲與電影藝術手段相結合的產物。它形成了有中國特色的一個電影類型。

從《定軍山》到《越劇精華》,戲曲電影工作者何以走向沉默?

影片《定軍山》

在電影發展初期,電影剛進入中國市場,導演們看到了電影的特性,為了能更好的發展,他們把目光投射到當時很繁榮的戲曲中,他們似乎看到了電影與戲曲的契機,開始了中國戲曲電影的拍攝。而且這個時候電影技術不成熟,實力經驗不足,只有像戲曲這樣現成的作品拍起來比較簡單方便。

"

戲曲電影是指中國的傳統戲曲與電影藝術手段相結合的產物。它形成了有中國特色的一個電影類型。

從《定軍山》到《越劇精華》,戲曲電影工作者何以走向沉默?

影片《定軍山》

在電影發展初期,電影剛進入中國市場,導演們看到了電影的特性,為了能更好的發展,他們把目光投射到當時很繁榮的戲曲中,他們似乎看到了電影與戲曲的契機,開始了中國戲曲電影的拍攝。而且這個時候電影技術不成熟,實力經驗不足,只有像戲曲這樣現成的作品拍起來比較簡單方便。

從《定軍山》到《越劇精華》,戲曲電影工作者何以走向沉默?

1905年,豐泰照相館的任慶泰拍攝了第一部電影《定軍山》,開啟了中國電影的歷史長卷,也開了中國戲曲電影的先河。《定軍山》由“伶界大王”譚鑫培演的一出唱,念,做,打俱全的長靠老生戲。後來還陸續拍了譚鑫培的《長阪坡》,俞振庭的《金錢豹》,許德義的《收關勝》等片段。雖然這時期的電影只具有記錄性質,談不上有什麼美學價值,但是不可否認的傳統文化與電影的結合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電影類型,為以後更好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不管是說到戲曲還是戲曲電影,都不得不提到戲曲大師梅蘭芳的名字,他為早期的戲曲電影做了很多的探索與實踐。

1917年商務印書館拍攝了由梅蘭芳主演的兩個戲曲短片崑曲《春香鬧學》和京劇《天女散花》。

"

戲曲電影是指中國的傳統戲曲與電影藝術手段相結合的產物。它形成了有中國特色的一個電影類型。

從《定軍山》到《越劇精華》,戲曲電影工作者何以走向沉默?

影片《定軍山》

在電影發展初期,電影剛進入中國市場,導演們看到了電影的特性,為了能更好的發展,他們把目光投射到當時很繁榮的戲曲中,他們似乎看到了電影與戲曲的契機,開始了中國戲曲電影的拍攝。而且這個時候電影技術不成熟,實力經驗不足,只有像戲曲這樣現成的作品拍起來比較簡單方便。

從《定軍山》到《越劇精華》,戲曲電影工作者何以走向沉默?

1905年,豐泰照相館的任慶泰拍攝了第一部電影《定軍山》,開啟了中國電影的歷史長卷,也開了中國戲曲電影的先河。《定軍山》由“伶界大王”譚鑫培演的一出唱,念,做,打俱全的長靠老生戲。後來還陸續拍了譚鑫培的《長阪坡》,俞振庭的《金錢豹》,許德義的《收關勝》等片段。雖然這時期的電影只具有記錄性質,談不上有什麼美學價值,但是不可否認的傳統文化與電影的結合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電影類型,為以後更好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不管是說到戲曲還是戲曲電影,都不得不提到戲曲大師梅蘭芳的名字,他為早期的戲曲電影做了很多的探索與實踐。

1917年商務印書館拍攝了由梅蘭芳主演的兩個戲曲短片崑曲《春香鬧學》和京劇《天女散花》。

從《定軍山》到《越劇精華》,戲曲電影工作者何以走向沉默?

《春香鬧學》

1902年一家美國公司拍攝了梅蘭芳的京劇《上元夫人》中的拂塵舞,與中國人一氣呵成的拍攝,外國人更傾向於分鏡頭的把握,這對梅蘭芳對電影的拍攝有了新的認識。

1923年由民新公司拍攝的梅蘭芳的《西施》的羽舞,《霸王別姬》的劍舞,《上元夫人》的拂塵舞,《木蘭從軍》的走邊和《黛玉葬花》等五個片段。

1924年一家日本電影公司拍攝了《虹霓關》裡的對槍和《廉錦楓》的刺蚌。

這些電影的拍攝,一方面可以看出梅蘭芳對戲曲電影的大力支持,通過拍攝不同的電影,努力的去實踐和探索電影的題材和拍攝技巧,另一方面也有利於他對舞臺藝術進一步認識。在梅蘭芳的電影裡面我們既看到了京劇固有的程式性表演,又看到了新的舞臺動作,它不再是簡單的記錄,鏡頭開始有了變化,這已經可以看出戲曲電影有了很大的進步了。

"

戲曲電影是指中國的傳統戲曲與電影藝術手段相結合的產物。它形成了有中國特色的一個電影類型。

從《定軍山》到《越劇精華》,戲曲電影工作者何以走向沉默?

影片《定軍山》

在電影發展初期,電影剛進入中國市場,導演們看到了電影的特性,為了能更好的發展,他們把目光投射到當時很繁榮的戲曲中,他們似乎看到了電影與戲曲的契機,開始了中國戲曲電影的拍攝。而且這個時候電影技術不成熟,實力經驗不足,只有像戲曲這樣現成的作品拍起來比較簡單方便。

從《定軍山》到《越劇精華》,戲曲電影工作者何以走向沉默?

1905年,豐泰照相館的任慶泰拍攝了第一部電影《定軍山》,開啟了中國電影的歷史長卷,也開了中國戲曲電影的先河。《定軍山》由“伶界大王”譚鑫培演的一出唱,念,做,打俱全的長靠老生戲。後來還陸續拍了譚鑫培的《長阪坡》,俞振庭的《金錢豹》,許德義的《收關勝》等片段。雖然這時期的電影只具有記錄性質,談不上有什麼美學價值,但是不可否認的傳統文化與電影的結合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電影類型,為以後更好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不管是說到戲曲還是戲曲電影,都不得不提到戲曲大師梅蘭芳的名字,他為早期的戲曲電影做了很多的探索與實踐。

1917年商務印書館拍攝了由梅蘭芳主演的兩個戲曲短片崑曲《春香鬧學》和京劇《天女散花》。

從《定軍山》到《越劇精華》,戲曲電影工作者何以走向沉默?

《春香鬧學》

1902年一家美國公司拍攝了梅蘭芳的京劇《上元夫人》中的拂塵舞,與中國人一氣呵成的拍攝,外國人更傾向於分鏡頭的把握,這對梅蘭芳對電影的拍攝有了新的認識。

1923年由民新公司拍攝的梅蘭芳的《西施》的羽舞,《霸王別姬》的劍舞,《上元夫人》的拂塵舞,《木蘭從軍》的走邊和《黛玉葬花》等五個片段。

1924年一家日本電影公司拍攝了《虹霓關》裡的對槍和《廉錦楓》的刺蚌。

這些電影的拍攝,一方面可以看出梅蘭芳對戲曲電影的大力支持,通過拍攝不同的電影,努力的去實踐和探索電影的題材和拍攝技巧,另一方面也有利於他對舞臺藝術進一步認識。在梅蘭芳的電影裡面我們既看到了京劇固有的程式性表演,又看到了新的舞臺動作,它不再是簡單的記錄,鏡頭開始有了變化,這已經可以看出戲曲電影有了很大的進步了。

從《定軍山》到《越劇精華》,戲曲電影工作者何以走向沉默?

《天女散花》

20世紀30,40年代是中國戲曲電影探索階段,自1930年,中國電影進入了有聲電影時代。電影在敘事容量上有了明顯提高,在戲曲表現上也更加全面,導演費穆把方向轉向傳統文化,試圖在戲曲中找某些風格和藝術手段,來提升自己的藝術作品。1937年拍攝了由周信芳和袁美雲共同主演的《斬經堂》來反映傳統文化中大義滅親和忠孝不能兩全的思想。從這部影片中我們可以看出費穆對戲曲電影手段的追求與探索。

"

戲曲電影是指中國的傳統戲曲與電影藝術手段相結合的產物。它形成了有中國特色的一個電影類型。

從《定軍山》到《越劇精華》,戲曲電影工作者何以走向沉默?

影片《定軍山》

在電影發展初期,電影剛進入中國市場,導演們看到了電影的特性,為了能更好的發展,他們把目光投射到當時很繁榮的戲曲中,他們似乎看到了電影與戲曲的契機,開始了中國戲曲電影的拍攝。而且這個時候電影技術不成熟,實力經驗不足,只有像戲曲這樣現成的作品拍起來比較簡單方便。

從《定軍山》到《越劇精華》,戲曲電影工作者何以走向沉默?

1905年,豐泰照相館的任慶泰拍攝了第一部電影《定軍山》,開啟了中國電影的歷史長卷,也開了中國戲曲電影的先河。《定軍山》由“伶界大王”譚鑫培演的一出唱,念,做,打俱全的長靠老生戲。後來還陸續拍了譚鑫培的《長阪坡》,俞振庭的《金錢豹》,許德義的《收關勝》等片段。雖然這時期的電影只具有記錄性質,談不上有什麼美學價值,但是不可否認的傳統文化與電影的結合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電影類型,為以後更好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不管是說到戲曲還是戲曲電影,都不得不提到戲曲大師梅蘭芳的名字,他為早期的戲曲電影做了很多的探索與實踐。

1917年商務印書館拍攝了由梅蘭芳主演的兩個戲曲短片崑曲《春香鬧學》和京劇《天女散花》。

從《定軍山》到《越劇精華》,戲曲電影工作者何以走向沉默?

《春香鬧學》

1902年一家美國公司拍攝了梅蘭芳的京劇《上元夫人》中的拂塵舞,與中國人一氣呵成的拍攝,外國人更傾向於分鏡頭的把握,這對梅蘭芳對電影的拍攝有了新的認識。

1923年由民新公司拍攝的梅蘭芳的《西施》的羽舞,《霸王別姬》的劍舞,《上元夫人》的拂塵舞,《木蘭從軍》的走邊和《黛玉葬花》等五個片段。

1924年一家日本電影公司拍攝了《虹霓關》裡的對槍和《廉錦楓》的刺蚌。

這些電影的拍攝,一方面可以看出梅蘭芳對戲曲電影的大力支持,通過拍攝不同的電影,努力的去實踐和探索電影的題材和拍攝技巧,另一方面也有利於他對舞臺藝術進一步認識。在梅蘭芳的電影裡面我們既看到了京劇固有的程式性表演,又看到了新的舞臺動作,它不再是簡單的記錄,鏡頭開始有了變化,這已經可以看出戲曲電影有了很大的進步了。

從《定軍山》到《越劇精華》,戲曲電影工作者何以走向沉默?

《天女散花》

20世紀30,40年代是中國戲曲電影探索階段,自1930年,中國電影進入了有聲電影時代。電影在敘事容量上有了明顯提高,在戲曲表現上也更加全面,導演費穆把方向轉向傳統文化,試圖在戲曲中找某些風格和藝術手段,來提升自己的藝術作品。1937年拍攝了由周信芳和袁美雲共同主演的《斬經堂》來反映傳統文化中大義滅親和忠孝不能兩全的思想。從這部影片中我們可以看出費穆對戲曲電影手段的追求與探索。

從《定軍山》到《越劇精華》,戲曲電影工作者何以走向沉默?

《古中國之歌》

1941年費穆拍攝了他的第二部戲曲電影《古中國之歌》,1948年費穆邀請京劇大師梅蘭芳演出他的彩色電影《生死恨》。

《生死恨》講述的是北宋末年金兵入侵中原,一對被擄青年生離死別的悲劇故事。程鵬舉和韓玉娘先後被金兵俘搙,並給做家奴給予張萬戶,張萬戶強行把他們兩人強配為夫妻,韓玉娘鼓勵程鵬舉找機會逃回故鄉,投軍抗敵,並將一雙繡花鞋一分為二,以為日後相見。程鵬舉逃走玉娘卻在此受著磨難,後流落於尼痷後重歸故土,而程鵬舉做了太守,後他們以鞋作證而重逢,可是玉娘卻生病死去。

梅蘭芳的表演通過眼神和臉部表情來傳達內心的活動與感情,優美的唱腔與身段來加劇舞臺效果,採用寫實與寫意相結合的舞臺佈景來為影片做鋪墊。在這裡可以看出導演費穆在拍攝戲曲電影中對中國的戲曲,文化,電影有很強的探索,希望可以創造出電影的新領域。

"

戲曲電影是指中國的傳統戲曲與電影藝術手段相結合的產物。它形成了有中國特色的一個電影類型。

從《定軍山》到《越劇精華》,戲曲電影工作者何以走向沉默?

影片《定軍山》

在電影發展初期,電影剛進入中國市場,導演們看到了電影的特性,為了能更好的發展,他們把目光投射到當時很繁榮的戲曲中,他們似乎看到了電影與戲曲的契機,開始了中國戲曲電影的拍攝。而且這個時候電影技術不成熟,實力經驗不足,只有像戲曲這樣現成的作品拍起來比較簡單方便。

從《定軍山》到《越劇精華》,戲曲電影工作者何以走向沉默?

1905年,豐泰照相館的任慶泰拍攝了第一部電影《定軍山》,開啟了中國電影的歷史長卷,也開了中國戲曲電影的先河。《定軍山》由“伶界大王”譚鑫培演的一出唱,念,做,打俱全的長靠老生戲。後來還陸續拍了譚鑫培的《長阪坡》,俞振庭的《金錢豹》,許德義的《收關勝》等片段。雖然這時期的電影只具有記錄性質,談不上有什麼美學價值,但是不可否認的傳統文化與電影的結合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電影類型,為以後更好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不管是說到戲曲還是戲曲電影,都不得不提到戲曲大師梅蘭芳的名字,他為早期的戲曲電影做了很多的探索與實踐。

1917年商務印書館拍攝了由梅蘭芳主演的兩個戲曲短片崑曲《春香鬧學》和京劇《天女散花》。

從《定軍山》到《越劇精華》,戲曲電影工作者何以走向沉默?

《春香鬧學》

1902年一家美國公司拍攝了梅蘭芳的京劇《上元夫人》中的拂塵舞,與中國人一氣呵成的拍攝,外國人更傾向於分鏡頭的把握,這對梅蘭芳對電影的拍攝有了新的認識。

1923年由民新公司拍攝的梅蘭芳的《西施》的羽舞,《霸王別姬》的劍舞,《上元夫人》的拂塵舞,《木蘭從軍》的走邊和《黛玉葬花》等五個片段。

1924年一家日本電影公司拍攝了《虹霓關》裡的對槍和《廉錦楓》的刺蚌。

這些電影的拍攝,一方面可以看出梅蘭芳對戲曲電影的大力支持,通過拍攝不同的電影,努力的去實踐和探索電影的題材和拍攝技巧,另一方面也有利於他對舞臺藝術進一步認識。在梅蘭芳的電影裡面我們既看到了京劇固有的程式性表演,又看到了新的舞臺動作,它不再是簡單的記錄,鏡頭開始有了變化,這已經可以看出戲曲電影有了很大的進步了。

從《定軍山》到《越劇精華》,戲曲電影工作者何以走向沉默?

《天女散花》

20世紀30,40年代是中國戲曲電影探索階段,自1930年,中國電影進入了有聲電影時代。電影在敘事容量上有了明顯提高,在戲曲表現上也更加全面,導演費穆把方向轉向傳統文化,試圖在戲曲中找某些風格和藝術手段,來提升自己的藝術作品。1937年拍攝了由周信芳和袁美雲共同主演的《斬經堂》來反映傳統文化中大義滅親和忠孝不能兩全的思想。從這部影片中我們可以看出費穆對戲曲電影手段的追求與探索。

從《定軍山》到《越劇精華》,戲曲電影工作者何以走向沉默?

《古中國之歌》

1941年費穆拍攝了他的第二部戲曲電影《古中國之歌》,1948年費穆邀請京劇大師梅蘭芳演出他的彩色電影《生死恨》。

《生死恨》講述的是北宋末年金兵入侵中原,一對被擄青年生離死別的悲劇故事。程鵬舉和韓玉娘先後被金兵俘搙,並給做家奴給予張萬戶,張萬戶強行把他們兩人強配為夫妻,韓玉娘鼓勵程鵬舉找機會逃回故鄉,投軍抗敵,並將一雙繡花鞋一分為二,以為日後相見。程鵬舉逃走玉娘卻在此受著磨難,後流落於尼痷後重歸故土,而程鵬舉做了太守,後他們以鞋作證而重逢,可是玉娘卻生病死去。

梅蘭芳的表演通過眼神和臉部表情來傳達內心的活動與感情,優美的唱腔與身段來加劇舞臺效果,採用寫實與寫意相結合的舞臺佈景來為影片做鋪墊。在這裡可以看出導演費穆在拍攝戲曲電影中對中國的戲曲,文化,電影有很強的探索,希望可以創造出電影的新領域。

從《定軍山》到《越劇精華》,戲曲電影工作者何以走向沉默?

《生死恨》

1948年啟明公司把魯迅小說《祝福》改編成越劇搬上了銀幕,這是越劇第一次搬上銀幕,也是魯迅的作品第一次搬上銀幕。而梅蘭芳的出國演出把中國戲曲藝術進一步的推向了世界, 讓外國電影學術研究者看出了戲曲與電影的可接性。

"

戲曲電影是指中國的傳統戲曲與電影藝術手段相結合的產物。它形成了有中國特色的一個電影類型。

從《定軍山》到《越劇精華》,戲曲電影工作者何以走向沉默?

影片《定軍山》

在電影發展初期,電影剛進入中國市場,導演們看到了電影的特性,為了能更好的發展,他們把目光投射到當時很繁榮的戲曲中,他們似乎看到了電影與戲曲的契機,開始了中國戲曲電影的拍攝。而且這個時候電影技術不成熟,實力經驗不足,只有像戲曲這樣現成的作品拍起來比較簡單方便。

從《定軍山》到《越劇精華》,戲曲電影工作者何以走向沉默?

1905年,豐泰照相館的任慶泰拍攝了第一部電影《定軍山》,開啟了中國電影的歷史長卷,也開了中國戲曲電影的先河。《定軍山》由“伶界大王”譚鑫培演的一出唱,念,做,打俱全的長靠老生戲。後來還陸續拍了譚鑫培的《長阪坡》,俞振庭的《金錢豹》,許德義的《收關勝》等片段。雖然這時期的電影只具有記錄性質,談不上有什麼美學價值,但是不可否認的傳統文化與電影的結合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電影類型,為以後更好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不管是說到戲曲還是戲曲電影,都不得不提到戲曲大師梅蘭芳的名字,他為早期的戲曲電影做了很多的探索與實踐。

1917年商務印書館拍攝了由梅蘭芳主演的兩個戲曲短片崑曲《春香鬧學》和京劇《天女散花》。

從《定軍山》到《越劇精華》,戲曲電影工作者何以走向沉默?

《春香鬧學》

1902年一家美國公司拍攝了梅蘭芳的京劇《上元夫人》中的拂塵舞,與中國人一氣呵成的拍攝,外國人更傾向於分鏡頭的把握,這對梅蘭芳對電影的拍攝有了新的認識。

1923年由民新公司拍攝的梅蘭芳的《西施》的羽舞,《霸王別姬》的劍舞,《上元夫人》的拂塵舞,《木蘭從軍》的走邊和《黛玉葬花》等五個片段。

1924年一家日本電影公司拍攝了《虹霓關》裡的對槍和《廉錦楓》的刺蚌。

這些電影的拍攝,一方面可以看出梅蘭芳對戲曲電影的大力支持,通過拍攝不同的電影,努力的去實踐和探索電影的題材和拍攝技巧,另一方面也有利於他對舞臺藝術進一步認識。在梅蘭芳的電影裡面我們既看到了京劇固有的程式性表演,又看到了新的舞臺動作,它不再是簡單的記錄,鏡頭開始有了變化,這已經可以看出戲曲電影有了很大的進步了。

從《定軍山》到《越劇精華》,戲曲電影工作者何以走向沉默?

《天女散花》

20世紀30,40年代是中國戲曲電影探索階段,自1930年,中國電影進入了有聲電影時代。電影在敘事容量上有了明顯提高,在戲曲表現上也更加全面,導演費穆把方向轉向傳統文化,試圖在戲曲中找某些風格和藝術手段,來提升自己的藝術作品。1937年拍攝了由周信芳和袁美雲共同主演的《斬經堂》來反映傳統文化中大義滅親和忠孝不能兩全的思想。從這部影片中我們可以看出費穆對戲曲電影手段的追求與探索。

從《定軍山》到《越劇精華》,戲曲電影工作者何以走向沉默?

《古中國之歌》

1941年費穆拍攝了他的第二部戲曲電影《古中國之歌》,1948年費穆邀請京劇大師梅蘭芳演出他的彩色電影《生死恨》。

《生死恨》講述的是北宋末年金兵入侵中原,一對被擄青年生離死別的悲劇故事。程鵬舉和韓玉娘先後被金兵俘搙,並給做家奴給予張萬戶,張萬戶強行把他們兩人強配為夫妻,韓玉娘鼓勵程鵬舉找機會逃回故鄉,投軍抗敵,並將一雙繡花鞋一分為二,以為日後相見。程鵬舉逃走玉娘卻在此受著磨難,後流落於尼痷後重歸故土,而程鵬舉做了太守,後他們以鞋作證而重逢,可是玉娘卻生病死去。

梅蘭芳的表演通過眼神和臉部表情來傳達內心的活動與感情,優美的唱腔與身段來加劇舞臺效果,採用寫實與寫意相結合的舞臺佈景來為影片做鋪墊。在這裡可以看出導演費穆在拍攝戲曲電影中對中國的戲曲,文化,電影有很強的探索,希望可以創造出電影的新領域。

從《定軍山》到《越劇精華》,戲曲電影工作者何以走向沉默?

《生死恨》

1948年啟明公司把魯迅小說《祝福》改編成越劇搬上了銀幕,這是越劇第一次搬上銀幕,也是魯迅的作品第一次搬上銀幕。而梅蘭芳的出國演出把中國戲曲藝術進一步的推向了世界, 讓外國電影學術研究者看出了戲曲與電影的可接性。

從《定軍山》到《越劇精華》,戲曲電影工作者何以走向沉默?

《刺虎》

1930年一月出訪美國,在紐約演出期間,派拉蒙公司為梅蘭芳拍攝了一段有聲戲曲新聞片《刺虎》,短片是以梅蘭芳的唱進行,鏡頭做了很好切換,電影大師愛森斯坦為梅蘭芳拍攝了一段有聲的戲曲短片電影 《虹霓關》 拍攝時先錄音再拍攝,愛森斯坦對鏡頭角度的選舉很是講究,極力把這個修飾成一部完整的藝術作品。梅蘭芳與國外電影大師合作交流拍攝,給中國電影的發展提供了很多寶貴的借鑑。

1949年,文華公司拍攝了一部由桑弧導演,黃紹芬拍攝的《越劇精華》的影片,這是兩個時代交替的最後一部電影。其實這時期的中國電影拍攝相對是比較少的,因為當時中國正面臨帝國主義的侵略,反對侵略,爭取解放和民族獨立成為了文藝工作者關注的一個主題,於是電影拍攝主要是表現現實生活和民族存亡,號召群眾投入革命中,後來受到了帝國主義的控制,以至於電影工作者投入地下或者保持沉默,很少再去對戲曲電影進行探索研究。

另一方面是在中國電影史上,30年代經歷了電影的變革,從無聲到有聲,使得電影的大眾娛樂有所提升,這對當時獨佔鰲頭的戲曲藝術有所衝擊,而且此時電影進入利潤商業化的操作模式,而戲曲不能滿足大規模的商業操作,直到抗戰時期,停止了很多戲曲表演,京劇大師梅蘭芳也不屈服於為敵軍演出,以須明志,退出了戲曲藝術的舞臺,戲曲藝術陷入低谷。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