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沒有馬鐙,匈奴騎兵為何還十分強悍?漢武帝:霍去病掃平它'

"

導語:漢朝時期沒有馬鐙,匈奴騎兵為何這樣強悍,漢武帝採取什麼戰術讓霍去病、衛青百戰百勝,若有匈奴來犯,霍去病掃平它。

自我國具有文字以來,就有與北方遊牧民族作戰的記載,這些遊牧民族騎兵與中原農耕文明交鋒時,往往都是以少勝多,這些遊牧民族依仗強大的騎兵力量,來無蹤去無影,超強機動性,他們居住地也是逐水草而居,中原農耕民族,並不懼怕遊牧騎兵,但是對外戰爭成本十分高昂,後勤保障壓力非常大,往往大軍出動時,遊牧民族可以後退千里;此後,條件適宜時,遊牧騎兵又捲土重來,擾得中原政權疲憊不堪。

周而復始,這些遊牧民族早已摸透了中原政權的秉性,往往趁亂世而入,偷襲得手建立政權,例如五胡亂華時期那些小政權;憑著強大騎兵戰鬥力,合縱連橫建立四個政權的沙陀人,強勢一時建立遼朝的契丹人,雄踞東北的女真族,以及建立歐亞大帝國的蒙古族等等,由此可見騎兵在古代冷兵器時代的重要性。

"

導語:漢朝時期沒有馬鐙,匈奴騎兵為何這樣強悍,漢武帝採取什麼戰術讓霍去病、衛青百戰百勝,若有匈奴來犯,霍去病掃平它。

自我國具有文字以來,就有與北方遊牧民族作戰的記載,這些遊牧民族騎兵與中原農耕文明交鋒時,往往都是以少勝多,這些遊牧民族依仗強大的騎兵力量,來無蹤去無影,超強機動性,他們居住地也是逐水草而居,中原農耕民族,並不懼怕遊牧騎兵,但是對外戰爭成本十分高昂,後勤保障壓力非常大,往往大軍出動時,遊牧民族可以後退千里;此後,條件適宜時,遊牧騎兵又捲土重來,擾得中原政權疲憊不堪。

周而復始,這些遊牧民族早已摸透了中原政權的秉性,往往趁亂世而入,偷襲得手建立政權,例如五胡亂華時期那些小政權;憑著強大騎兵戰鬥力,合縱連橫建立四個政權的沙陀人,強勢一時建立遼朝的契丹人,雄踞東北的女真族,以及建立歐亞大帝國的蒙古族等等,由此可見騎兵在古代冷兵器時代的重要性。

漢朝沒有馬鐙,匈奴騎兵為何還十分強悍?漢武帝:霍去病掃平它

我們先來了解下秦漢時期騎兵簡史。

秦朝始皇統一六國後,為了穩定統一戰果,隨即有計劃、有步驟地對匈奴進行大規模反擊,同時囤積糧草,修建馳道,修繕秦國、趙國、燕國三國的邊境長城並且“據河為塞”建立北方防線,做好積極的防禦準備。秦始皇經過幾年的短暫修正後,派蒙恬率領三十萬軍隊向北驅逐匈奴,收復河南地。

這時秦軍面對匈奴遊牧騎兵採取的戰術是,戰車、步兵、騎兵多個軍種合成的大兵團協同作戰,在軍事戰神蒙恬的天才指揮下,將匈奴趕至陰山山脈以北,取得了對匈奴作戰的決定性勝利,並收復了河南地。此後,秦始皇又向北部邊境地區大量移民,並且修築長城,秣馬厲兵,對匈奴嚴陣以待,從此匈奴不敢南下而牧馬。

西漢初期中原騎兵並不是騎兵,而是騎馬步兵:西漢時期,由於雙馬鐙和馬鞍形制不完善,中原騎兵騎馬,上馬之後,便用雙腿夾緊馬身來穩定身軀,這就是跨馬式騎乘姿勢;採用這種方式騎馬,騎兵的首要任務並不是在馬上作戰殺敵,而是首先保證自己能夠安穩地騎在馬上,不被顛簸掉來。

此外,這種沒有馬鐙、馬鞍形制的跨馬式騎乘姿勢,騎兵的視線很容易受馬頭遮擋的影響,不利於騎兵辨別方向,這種騎馬方式除了要時刻用雙腿夾緊馬身外,還必須一手握住馬韁來控制馬匹和保持身體平衡。在這種情況下,雙腿和雙手都沒有解放出來,中原騎兵的戰鬥力可想而知。

可想而知,這不是真正的騎兵,而是騎馬步兵,或者說是騎馬弓弩手,其作戰方式是士兵利用戰馬快速機動戰術,迂迴至敵人後方或者側方,然後下馬,再張弩射箭射殺遊牧敵軍。而所帶弓弩是有數的,這就需要中原騎兵必須幾倍於敵人的力量才敢用騎兵衝擊。

"

導語:漢朝時期沒有馬鐙,匈奴騎兵為何這樣強悍,漢武帝採取什麼戰術讓霍去病、衛青百戰百勝,若有匈奴來犯,霍去病掃平它。

自我國具有文字以來,就有與北方遊牧民族作戰的記載,這些遊牧民族騎兵與中原農耕文明交鋒時,往往都是以少勝多,這些遊牧民族依仗強大的騎兵力量,來無蹤去無影,超強機動性,他們居住地也是逐水草而居,中原農耕民族,並不懼怕遊牧騎兵,但是對外戰爭成本十分高昂,後勤保障壓力非常大,往往大軍出動時,遊牧民族可以後退千里;此後,條件適宜時,遊牧騎兵又捲土重來,擾得中原政權疲憊不堪。

周而復始,這些遊牧民族早已摸透了中原政權的秉性,往往趁亂世而入,偷襲得手建立政權,例如五胡亂華時期那些小政權;憑著強大騎兵戰鬥力,合縱連橫建立四個政權的沙陀人,強勢一時建立遼朝的契丹人,雄踞東北的女真族,以及建立歐亞大帝國的蒙古族等等,由此可見騎兵在古代冷兵器時代的重要性。

漢朝沒有馬鐙,匈奴騎兵為何還十分強悍?漢武帝:霍去病掃平它

我們先來了解下秦漢時期騎兵簡史。

秦朝始皇統一六國後,為了穩定統一戰果,隨即有計劃、有步驟地對匈奴進行大規模反擊,同時囤積糧草,修建馳道,修繕秦國、趙國、燕國三國的邊境長城並且“據河為塞”建立北方防線,做好積極的防禦準備。秦始皇經過幾年的短暫修正後,派蒙恬率領三十萬軍隊向北驅逐匈奴,收復河南地。

這時秦軍面對匈奴遊牧騎兵採取的戰術是,戰車、步兵、騎兵多個軍種合成的大兵團協同作戰,在軍事戰神蒙恬的天才指揮下,將匈奴趕至陰山山脈以北,取得了對匈奴作戰的決定性勝利,並收復了河南地。此後,秦始皇又向北部邊境地區大量移民,並且修築長城,秣馬厲兵,對匈奴嚴陣以待,從此匈奴不敢南下而牧馬。

西漢初期中原騎兵並不是騎兵,而是騎馬步兵:西漢時期,由於雙馬鐙和馬鞍形制不完善,中原騎兵騎馬,上馬之後,便用雙腿夾緊馬身來穩定身軀,這就是跨馬式騎乘姿勢;採用這種方式騎馬,騎兵的首要任務並不是在馬上作戰殺敵,而是首先保證自己能夠安穩地騎在馬上,不被顛簸掉來。

此外,這種沒有馬鐙、馬鞍形制的跨馬式騎乘姿勢,騎兵的視線很容易受馬頭遮擋的影響,不利於騎兵辨別方向,這種騎馬方式除了要時刻用雙腿夾緊馬身外,還必須一手握住馬韁來控制馬匹和保持身體平衡。在這種情況下,雙腿和雙手都沒有解放出來,中原騎兵的戰鬥力可想而知。

可想而知,這不是真正的騎兵,而是騎馬步兵,或者說是騎馬弓弩手,其作戰方式是士兵利用戰馬快速機動戰術,迂迴至敵人後方或者側方,然後下馬,再張弩射箭射殺遊牧敵軍。而所帶弓弩是有數的,這就需要中原騎兵必須幾倍於敵人的力量才敢用騎兵衝擊。

漢朝沒有馬鐙,匈奴騎兵為何還十分強悍?漢武帝:霍去病掃平它

那麼匈奴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呢?

《史記·匈奴列傳》對匈奴人記載“兒能騎羊,引射鳥鼠;少長,射狐兔。士力能彎弓,盡為甲騎。其長兵則弓矢,短兵則刀鋋。”

從以上資料可以得知,匈奴兒童從小就訓練騎羊而不是騎馬,那是因為匈奴同樣沒有裝備實用的雙馬鐙和形制完備的馬鞍,只能通過騎乘不帶鞍具的羊來模擬騎馬訓練,減少兒童不必要的傷害,另一方便,光背的羊比帶有原始鞍墊的戰馬,騎乘難度更高,能通過這種加強性的訓練提高兒童騎乘平衡能力、騎術效果。

正是匈奴兒童從小經過這種高強度軍事化訓練,這個時期,雖然漢匈雙方在騎兵裝備上沒有多少差距,但是騎兵的駕馭戰馬能力,匈奴人是要秒殺中原騎兵的,尤其在山地、溪流等複雜地形中駕馭戰馬的能力,要明顯高出中原騎兵許多。

《漢書·晁錯傳》記載“匈奴技藝與中國異。上下山阪,出入溪澗,中國之馬弗也;險道仄道,且馳且射,中國之騎弗也;風雨罷勞,不飢不渴不困,中國之人弗也;此匈奴之長技也。”

由以上資料可得知,跋山涉水,中原馬不如匈奴馬;騎馬射箭,中原人技術不如匈奴人;長途行軍,中原人不如匈奴人,這仗還怎麼打?

對於地形來說,匈奴在山地的優勢要比平地大得多,“平原易地,輕車突騎,則匈奴之眾易擾亂。”將匈奴騎兵引入平原地形上,發揮騎兵的衝擊力,利用車騎部隊集團衝鋒優勢,近距離作戰,迅速擊潰缺乏近戰能力的匈奴騎兵。但是,匈奴人也看到了這一點,從不輕易在平原地區與漢軍交鋒,除非優勢特別大。在一次戰役中,名將李廣正是吃透了騎兵不敢下平地的心理,反其道而行之,主動向匈奴大軍攻擊,在黃昏時分,匈奴被李廣心理戰所迷惑,被迫撤兵。

"

導語:漢朝時期沒有馬鐙,匈奴騎兵為何這樣強悍,漢武帝採取什麼戰術讓霍去病、衛青百戰百勝,若有匈奴來犯,霍去病掃平它。

自我國具有文字以來,就有與北方遊牧民族作戰的記載,這些遊牧民族騎兵與中原農耕文明交鋒時,往往都是以少勝多,這些遊牧民族依仗強大的騎兵力量,來無蹤去無影,超強機動性,他們居住地也是逐水草而居,中原農耕民族,並不懼怕遊牧騎兵,但是對外戰爭成本十分高昂,後勤保障壓力非常大,往往大軍出動時,遊牧民族可以後退千里;此後,條件適宜時,遊牧騎兵又捲土重來,擾得中原政權疲憊不堪。

周而復始,這些遊牧民族早已摸透了中原政權的秉性,往往趁亂世而入,偷襲得手建立政權,例如五胡亂華時期那些小政權;憑著強大騎兵戰鬥力,合縱連橫建立四個政權的沙陀人,強勢一時建立遼朝的契丹人,雄踞東北的女真族,以及建立歐亞大帝國的蒙古族等等,由此可見騎兵在古代冷兵器時代的重要性。

漢朝沒有馬鐙,匈奴騎兵為何還十分強悍?漢武帝:霍去病掃平它

我們先來了解下秦漢時期騎兵簡史。

秦朝始皇統一六國後,為了穩定統一戰果,隨即有計劃、有步驟地對匈奴進行大規模反擊,同時囤積糧草,修建馳道,修繕秦國、趙國、燕國三國的邊境長城並且“據河為塞”建立北方防線,做好積極的防禦準備。秦始皇經過幾年的短暫修正後,派蒙恬率領三十萬軍隊向北驅逐匈奴,收復河南地。

這時秦軍面對匈奴遊牧騎兵採取的戰術是,戰車、步兵、騎兵多個軍種合成的大兵團協同作戰,在軍事戰神蒙恬的天才指揮下,將匈奴趕至陰山山脈以北,取得了對匈奴作戰的決定性勝利,並收復了河南地。此後,秦始皇又向北部邊境地區大量移民,並且修築長城,秣馬厲兵,對匈奴嚴陣以待,從此匈奴不敢南下而牧馬。

西漢初期中原騎兵並不是騎兵,而是騎馬步兵:西漢時期,由於雙馬鐙和馬鞍形制不完善,中原騎兵騎馬,上馬之後,便用雙腿夾緊馬身來穩定身軀,這就是跨馬式騎乘姿勢;採用這種方式騎馬,騎兵的首要任務並不是在馬上作戰殺敵,而是首先保證自己能夠安穩地騎在馬上,不被顛簸掉來。

此外,這種沒有馬鐙、馬鞍形制的跨馬式騎乘姿勢,騎兵的視線很容易受馬頭遮擋的影響,不利於騎兵辨別方向,這種騎馬方式除了要時刻用雙腿夾緊馬身外,還必須一手握住馬韁來控制馬匹和保持身體平衡。在這種情況下,雙腿和雙手都沒有解放出來,中原騎兵的戰鬥力可想而知。

可想而知,這不是真正的騎兵,而是騎馬步兵,或者說是騎馬弓弩手,其作戰方式是士兵利用戰馬快速機動戰術,迂迴至敵人後方或者側方,然後下馬,再張弩射箭射殺遊牧敵軍。而所帶弓弩是有數的,這就需要中原騎兵必須幾倍於敵人的力量才敢用騎兵衝擊。

漢朝沒有馬鐙,匈奴騎兵為何還十分強悍?漢武帝:霍去病掃平它

那麼匈奴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呢?

《史記·匈奴列傳》對匈奴人記載“兒能騎羊,引射鳥鼠;少長,射狐兔。士力能彎弓,盡為甲騎。其長兵則弓矢,短兵則刀鋋。”

從以上資料可以得知,匈奴兒童從小就訓練騎羊而不是騎馬,那是因為匈奴同樣沒有裝備實用的雙馬鐙和形制完備的馬鞍,只能通過騎乘不帶鞍具的羊來模擬騎馬訓練,減少兒童不必要的傷害,另一方便,光背的羊比帶有原始鞍墊的戰馬,騎乘難度更高,能通過這種加強性的訓練提高兒童騎乘平衡能力、騎術效果。

正是匈奴兒童從小經過這種高強度軍事化訓練,這個時期,雖然漢匈雙方在騎兵裝備上沒有多少差距,但是騎兵的駕馭戰馬能力,匈奴人是要秒殺中原騎兵的,尤其在山地、溪流等複雜地形中駕馭戰馬的能力,要明顯高出中原騎兵許多。

《漢書·晁錯傳》記載“匈奴技藝與中國異。上下山阪,出入溪澗,中國之馬弗也;險道仄道,且馳且射,中國之騎弗也;風雨罷勞,不飢不渴不困,中國之人弗也;此匈奴之長技也。”

由以上資料可得知,跋山涉水,中原馬不如匈奴馬;騎馬射箭,中原人技術不如匈奴人;長途行軍,中原人不如匈奴人,這仗還怎麼打?

對於地形來說,匈奴在山地的優勢要比平地大得多,“平原易地,輕車突騎,則匈奴之眾易擾亂。”將匈奴騎兵引入平原地形上,發揮騎兵的衝擊力,利用車騎部隊集團衝鋒優勢,近距離作戰,迅速擊潰缺乏近戰能力的匈奴騎兵。但是,匈奴人也看到了這一點,從不輕易在平原地區與漢軍交鋒,除非優勢特別大。在一次戰役中,名將李廣正是吃透了騎兵不敢下平地的心理,反其道而行之,主動向匈奴大軍攻擊,在黃昏時分,匈奴被李廣心理戰所迷惑,被迫撤兵。

漢朝沒有馬鐙,匈奴騎兵為何還十分強悍?漢武帝:霍去病掃平它

中原騎馬步兵在經過加強訓練和武裝配置後,在裝甲比率和肉搏能力上可以與匈奴人抗衡,但是匈奴騎兵的騎術能力,那種上山下阪,邊騎馬邊射箭的能力對中原騎馬步兵具有相當大的優勢的。這樣一來雙方交手就出現這樣的狀態:

在超遠距離上,中原騎馬步兵憑藉著強弩射程和殺傷力優勢,外加人數優勢可以集中壓制住匈奴騎兵。在中遠距離上,匈奴騎兵可以利用戰馬速度抵消中原騎兵步兵的射擊速度,在戰馬飛馳的過程中更好地發揮匈奴騎兵弓箭和騎射技術,對中原騎兵形成絕對優勢。在近距離上,中原騎兵的裝甲率,肉搏能力都不甘下風,往往憑著絕對的人數優勢獲勝。

總之,中原騎兵希望遠距離作戰或者近距離肉搏,而匈奴騎兵憑著快速靈活的機動戰術,總是保持不同距離,並且根據戰局要求主動選擇撤退或者進攻,從而使自己與漢軍始終保持一定的距離,以發揮自己最大的優勢。

以匈奴為例,遊牧騎兵都有哪些優勢呢?

1.匈奴人身體強壯,戰鬥勇猛,擁有長途行軍的耐力,有的騎兵甚至幾天不下馬,可以日夜兼程,極具遠超突擊能力。

2.匈奴擁有強大的騎兵力量,對陣以步兵為主的中原軍隊優勢巨大;機動性極強,突擊能力強,利用戰馬配合衝擊力大增,步兵根本無法抗衡;需要少量或者根本不需要後勤補給,加上全民皆兵,具有走哪打哪的機動優勢。

3.在作戰中,戰術靈活經常能夠利用騎兵優勢進行快速迂迴包抄戰術,瞬間形成優勢兵力,加上統帥指揮效率極高,未等中原部隊反應過來,已經功成而退。

4.匈奴具有遊牧民族兵馬合一的軍事體制,瞬間能迸發出巨大的凝聚力和戰鬥力,這也是他們多次入主中原建立政權的關鍵因素之一。

5.匈奴在戰鬥中善誘兵之計,匈奴人從小就在惡劣環境中成長,逐水草而居,軍事上並沒有明確的守城概念,不會過多強調防禦體系,講究以快制勝。此外,多使用誘兵之計或者打埋伏戰來擊垮敵軍,“白登之圍”就是劉邦親自率兵攻打匈奴,中了冒頓單于的誘敵之計,被圍困七天七夜。

"

導語:漢朝時期沒有馬鐙,匈奴騎兵為何這樣強悍,漢武帝採取什麼戰術讓霍去病、衛青百戰百勝,若有匈奴來犯,霍去病掃平它。

自我國具有文字以來,就有與北方遊牧民族作戰的記載,這些遊牧民族騎兵與中原農耕文明交鋒時,往往都是以少勝多,這些遊牧民族依仗強大的騎兵力量,來無蹤去無影,超強機動性,他們居住地也是逐水草而居,中原農耕民族,並不懼怕遊牧騎兵,但是對外戰爭成本十分高昂,後勤保障壓力非常大,往往大軍出動時,遊牧民族可以後退千里;此後,條件適宜時,遊牧騎兵又捲土重來,擾得中原政權疲憊不堪。

周而復始,這些遊牧民族早已摸透了中原政權的秉性,往往趁亂世而入,偷襲得手建立政權,例如五胡亂華時期那些小政權;憑著強大騎兵戰鬥力,合縱連橫建立四個政權的沙陀人,強勢一時建立遼朝的契丹人,雄踞東北的女真族,以及建立歐亞大帝國的蒙古族等等,由此可見騎兵在古代冷兵器時代的重要性。

漢朝沒有馬鐙,匈奴騎兵為何還十分強悍?漢武帝:霍去病掃平它

我們先來了解下秦漢時期騎兵簡史。

秦朝始皇統一六國後,為了穩定統一戰果,隨即有計劃、有步驟地對匈奴進行大規模反擊,同時囤積糧草,修建馳道,修繕秦國、趙國、燕國三國的邊境長城並且“據河為塞”建立北方防線,做好積極的防禦準備。秦始皇經過幾年的短暫修正後,派蒙恬率領三十萬軍隊向北驅逐匈奴,收復河南地。

這時秦軍面對匈奴遊牧騎兵採取的戰術是,戰車、步兵、騎兵多個軍種合成的大兵團協同作戰,在軍事戰神蒙恬的天才指揮下,將匈奴趕至陰山山脈以北,取得了對匈奴作戰的決定性勝利,並收復了河南地。此後,秦始皇又向北部邊境地區大量移民,並且修築長城,秣馬厲兵,對匈奴嚴陣以待,從此匈奴不敢南下而牧馬。

西漢初期中原騎兵並不是騎兵,而是騎馬步兵:西漢時期,由於雙馬鐙和馬鞍形制不完善,中原騎兵騎馬,上馬之後,便用雙腿夾緊馬身來穩定身軀,這就是跨馬式騎乘姿勢;採用這種方式騎馬,騎兵的首要任務並不是在馬上作戰殺敵,而是首先保證自己能夠安穩地騎在馬上,不被顛簸掉來。

此外,這種沒有馬鐙、馬鞍形制的跨馬式騎乘姿勢,騎兵的視線很容易受馬頭遮擋的影響,不利於騎兵辨別方向,這種騎馬方式除了要時刻用雙腿夾緊馬身外,還必須一手握住馬韁來控制馬匹和保持身體平衡。在這種情況下,雙腿和雙手都沒有解放出來,中原騎兵的戰鬥力可想而知。

可想而知,這不是真正的騎兵,而是騎馬步兵,或者說是騎馬弓弩手,其作戰方式是士兵利用戰馬快速機動戰術,迂迴至敵人後方或者側方,然後下馬,再張弩射箭射殺遊牧敵軍。而所帶弓弩是有數的,這就需要中原騎兵必須幾倍於敵人的力量才敢用騎兵衝擊。

漢朝沒有馬鐙,匈奴騎兵為何還十分強悍?漢武帝:霍去病掃平它

那麼匈奴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呢?

《史記·匈奴列傳》對匈奴人記載“兒能騎羊,引射鳥鼠;少長,射狐兔。士力能彎弓,盡為甲騎。其長兵則弓矢,短兵則刀鋋。”

從以上資料可以得知,匈奴兒童從小就訓練騎羊而不是騎馬,那是因為匈奴同樣沒有裝備實用的雙馬鐙和形制完備的馬鞍,只能通過騎乘不帶鞍具的羊來模擬騎馬訓練,減少兒童不必要的傷害,另一方便,光背的羊比帶有原始鞍墊的戰馬,騎乘難度更高,能通過這種加強性的訓練提高兒童騎乘平衡能力、騎術效果。

正是匈奴兒童從小經過這種高強度軍事化訓練,這個時期,雖然漢匈雙方在騎兵裝備上沒有多少差距,但是騎兵的駕馭戰馬能力,匈奴人是要秒殺中原騎兵的,尤其在山地、溪流等複雜地形中駕馭戰馬的能力,要明顯高出中原騎兵許多。

《漢書·晁錯傳》記載“匈奴技藝與中國異。上下山阪,出入溪澗,中國之馬弗也;險道仄道,且馳且射,中國之騎弗也;風雨罷勞,不飢不渴不困,中國之人弗也;此匈奴之長技也。”

由以上資料可得知,跋山涉水,中原馬不如匈奴馬;騎馬射箭,中原人技術不如匈奴人;長途行軍,中原人不如匈奴人,這仗還怎麼打?

對於地形來說,匈奴在山地的優勢要比平地大得多,“平原易地,輕車突騎,則匈奴之眾易擾亂。”將匈奴騎兵引入平原地形上,發揮騎兵的衝擊力,利用車騎部隊集團衝鋒優勢,近距離作戰,迅速擊潰缺乏近戰能力的匈奴騎兵。但是,匈奴人也看到了這一點,從不輕易在平原地區與漢軍交鋒,除非優勢特別大。在一次戰役中,名將李廣正是吃透了騎兵不敢下平地的心理,反其道而行之,主動向匈奴大軍攻擊,在黃昏時分,匈奴被李廣心理戰所迷惑,被迫撤兵。

漢朝沒有馬鐙,匈奴騎兵為何還十分強悍?漢武帝:霍去病掃平它

中原騎馬步兵在經過加強訓練和武裝配置後,在裝甲比率和肉搏能力上可以與匈奴人抗衡,但是匈奴騎兵的騎術能力,那種上山下阪,邊騎馬邊射箭的能力對中原騎馬步兵具有相當大的優勢的。這樣一來雙方交手就出現這樣的狀態:

在超遠距離上,中原騎馬步兵憑藉著強弩射程和殺傷力優勢,外加人數優勢可以集中壓制住匈奴騎兵。在中遠距離上,匈奴騎兵可以利用戰馬速度抵消中原騎兵步兵的射擊速度,在戰馬飛馳的過程中更好地發揮匈奴騎兵弓箭和騎射技術,對中原騎兵形成絕對優勢。在近距離上,中原騎兵的裝甲率,肉搏能力都不甘下風,往往憑著絕對的人數優勢獲勝。

總之,中原騎兵希望遠距離作戰或者近距離肉搏,而匈奴騎兵憑著快速靈活的機動戰術,總是保持不同距離,並且根據戰局要求主動選擇撤退或者進攻,從而使自己與漢軍始終保持一定的距離,以發揮自己最大的優勢。

以匈奴為例,遊牧騎兵都有哪些優勢呢?

1.匈奴人身體強壯,戰鬥勇猛,擁有長途行軍的耐力,有的騎兵甚至幾天不下馬,可以日夜兼程,極具遠超突擊能力。

2.匈奴擁有強大的騎兵力量,對陣以步兵為主的中原軍隊優勢巨大;機動性極強,突擊能力強,利用戰馬配合衝擊力大增,步兵根本無法抗衡;需要少量或者根本不需要後勤補給,加上全民皆兵,具有走哪打哪的機動優勢。

3.在作戰中,戰術靈活經常能夠利用騎兵優勢進行快速迂迴包抄戰術,瞬間形成優勢兵力,加上統帥指揮效率極高,未等中原部隊反應過來,已經功成而退。

4.匈奴具有遊牧民族兵馬合一的軍事體制,瞬間能迸發出巨大的凝聚力和戰鬥力,這也是他們多次入主中原建立政權的關鍵因素之一。

5.匈奴在戰鬥中善誘兵之計,匈奴人從小就在惡劣環境中成長,逐水草而居,軍事上並沒有明確的守城概念,不會過多強調防禦體系,講究以快制勝。此外,多使用誘兵之計或者打埋伏戰來擊垮敵軍,“白登之圍”就是劉邦親自率兵攻打匈奴,中了冒頓單于的誘敵之計,被圍困七天七夜。

漢朝沒有馬鐙,匈奴騎兵為何還十分強悍?漢武帝:霍去病掃平它

此外,以遊牧為主的匈奴經濟卻有很強的包容性和開放性,“以漢制漢”的策略首先被匈奴應用,他們優待降將,並且善於運用這些漢將來打漢軍,不僅能利用漢將熟悉漢軍作戰方法給予漢軍重創,更能在心理上給漢軍以沉重打擊。

面對遊牧騎兵這些優勢,中原政權應該怎麼辦?我們繼續往下看:

漢高祖劉邦親率32萬大軍去征討匈奴,結果卻在白登地區被匈奴騎兵圍困,差點全軍覆滅,“白登被圍”的慘痛教訓,讓漢朝皇帝更加重視騎兵建設和戰馬的繁育。漢初一共有多少騎兵呢?根據漢高祖劉邦發佈的年詔,西漢初期全國軍隊大約有60萬人,按照20比1的步兵與騎兵比例計算,大約才30萬人,如果加上韓信的2000騎兵和現有的5000騎兵,西漢攏共騎兵總數不過3萬人,這根本就無法與擁有幾十萬騎兵的匈奴相比。想報白登之仇的劉邦頓時失去了與匈奴對抗的信心,轉而尋求和親政策向匈奴求和。和親政策只是暫時的,劉邦集中精力發展生產,養精蓄銳,積蓄國力以試圖待機反擊匈奴。

經過白登之圍,漢朝統治者劉邦意識到,要想打敗匈奴,軍事力量是不可缺少的,要想與之對抗,就要有真正的騎兵部隊,而騎兵的基礎是戰馬,因而劉邦開始注重馬政建設。

西漢是如何建設馬政?

《漢書·高祖紀下》記載,“諸侯子在關中者,其歸者半之。民令各歸其縣,復故爵田宅,吏以文教訓辨告,勿笞辱。”《漢儀注》記載“算賦”,“為治庫兵車馬之用。

首先,恢復生產,劉邦讓士兵復員回鄉,既減輕國家財政負擔,又增加了大量的勞動力。對於減免的稅賦,或者徵收的稅賦直接用於馬政建設。其次,出臺乘輿制度,傳驛制度以及交通運輸用馬制度,嚴格規定了各個等級的官員車馬駕馭的標準,減少民間用馬;此外,漢承秦制,在朝廷仍舊設立馬政機構,在以官方養馬為主體情況下,還鼓勵民間養馬。

到了文景時期,實行馬復令,即民間一家養馬一匹,可以免除全家三人的徭役,這不僅有利於農業生產更是極大地促進了養馬業的發展,使得西漢初期,馬匹數量逐漸增加。漢景帝時設馬苑三十六所,養馬官奴婢3萬人,飼養戰馬30萬匹。

"

導語:漢朝時期沒有馬鐙,匈奴騎兵為何這樣強悍,漢武帝採取什麼戰術讓霍去病、衛青百戰百勝,若有匈奴來犯,霍去病掃平它。

自我國具有文字以來,就有與北方遊牧民族作戰的記載,這些遊牧民族騎兵與中原農耕文明交鋒時,往往都是以少勝多,這些遊牧民族依仗強大的騎兵力量,來無蹤去無影,超強機動性,他們居住地也是逐水草而居,中原農耕民族,並不懼怕遊牧騎兵,但是對外戰爭成本十分高昂,後勤保障壓力非常大,往往大軍出動時,遊牧民族可以後退千里;此後,條件適宜時,遊牧騎兵又捲土重來,擾得中原政權疲憊不堪。

周而復始,這些遊牧民族早已摸透了中原政權的秉性,往往趁亂世而入,偷襲得手建立政權,例如五胡亂華時期那些小政權;憑著強大騎兵戰鬥力,合縱連橫建立四個政權的沙陀人,強勢一時建立遼朝的契丹人,雄踞東北的女真族,以及建立歐亞大帝國的蒙古族等等,由此可見騎兵在古代冷兵器時代的重要性。

漢朝沒有馬鐙,匈奴騎兵為何還十分強悍?漢武帝:霍去病掃平它

我們先來了解下秦漢時期騎兵簡史。

秦朝始皇統一六國後,為了穩定統一戰果,隨即有計劃、有步驟地對匈奴進行大規模反擊,同時囤積糧草,修建馳道,修繕秦國、趙國、燕國三國的邊境長城並且“據河為塞”建立北方防線,做好積極的防禦準備。秦始皇經過幾年的短暫修正後,派蒙恬率領三十萬軍隊向北驅逐匈奴,收復河南地。

這時秦軍面對匈奴遊牧騎兵採取的戰術是,戰車、步兵、騎兵多個軍種合成的大兵團協同作戰,在軍事戰神蒙恬的天才指揮下,將匈奴趕至陰山山脈以北,取得了對匈奴作戰的決定性勝利,並收復了河南地。此後,秦始皇又向北部邊境地區大量移民,並且修築長城,秣馬厲兵,對匈奴嚴陣以待,從此匈奴不敢南下而牧馬。

西漢初期中原騎兵並不是騎兵,而是騎馬步兵:西漢時期,由於雙馬鐙和馬鞍形制不完善,中原騎兵騎馬,上馬之後,便用雙腿夾緊馬身來穩定身軀,這就是跨馬式騎乘姿勢;採用這種方式騎馬,騎兵的首要任務並不是在馬上作戰殺敵,而是首先保證自己能夠安穩地騎在馬上,不被顛簸掉來。

此外,這種沒有馬鐙、馬鞍形制的跨馬式騎乘姿勢,騎兵的視線很容易受馬頭遮擋的影響,不利於騎兵辨別方向,這種騎馬方式除了要時刻用雙腿夾緊馬身外,還必須一手握住馬韁來控制馬匹和保持身體平衡。在這種情況下,雙腿和雙手都沒有解放出來,中原騎兵的戰鬥力可想而知。

可想而知,這不是真正的騎兵,而是騎馬步兵,或者說是騎馬弓弩手,其作戰方式是士兵利用戰馬快速機動戰術,迂迴至敵人後方或者側方,然後下馬,再張弩射箭射殺遊牧敵軍。而所帶弓弩是有數的,這就需要中原騎兵必須幾倍於敵人的力量才敢用騎兵衝擊。

漢朝沒有馬鐙,匈奴騎兵為何還十分強悍?漢武帝:霍去病掃平它

那麼匈奴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呢?

《史記·匈奴列傳》對匈奴人記載“兒能騎羊,引射鳥鼠;少長,射狐兔。士力能彎弓,盡為甲騎。其長兵則弓矢,短兵則刀鋋。”

從以上資料可以得知,匈奴兒童從小就訓練騎羊而不是騎馬,那是因為匈奴同樣沒有裝備實用的雙馬鐙和形制完備的馬鞍,只能通過騎乘不帶鞍具的羊來模擬騎馬訓練,減少兒童不必要的傷害,另一方便,光背的羊比帶有原始鞍墊的戰馬,騎乘難度更高,能通過這種加強性的訓練提高兒童騎乘平衡能力、騎術效果。

正是匈奴兒童從小經過這種高強度軍事化訓練,這個時期,雖然漢匈雙方在騎兵裝備上沒有多少差距,但是騎兵的駕馭戰馬能力,匈奴人是要秒殺中原騎兵的,尤其在山地、溪流等複雜地形中駕馭戰馬的能力,要明顯高出中原騎兵許多。

《漢書·晁錯傳》記載“匈奴技藝與中國異。上下山阪,出入溪澗,中國之馬弗也;險道仄道,且馳且射,中國之騎弗也;風雨罷勞,不飢不渴不困,中國之人弗也;此匈奴之長技也。”

由以上資料可得知,跋山涉水,中原馬不如匈奴馬;騎馬射箭,中原人技術不如匈奴人;長途行軍,中原人不如匈奴人,這仗還怎麼打?

對於地形來說,匈奴在山地的優勢要比平地大得多,“平原易地,輕車突騎,則匈奴之眾易擾亂。”將匈奴騎兵引入平原地形上,發揮騎兵的衝擊力,利用車騎部隊集團衝鋒優勢,近距離作戰,迅速擊潰缺乏近戰能力的匈奴騎兵。但是,匈奴人也看到了這一點,從不輕易在平原地區與漢軍交鋒,除非優勢特別大。在一次戰役中,名將李廣正是吃透了騎兵不敢下平地的心理,反其道而行之,主動向匈奴大軍攻擊,在黃昏時分,匈奴被李廣心理戰所迷惑,被迫撤兵。

漢朝沒有馬鐙,匈奴騎兵為何還十分強悍?漢武帝:霍去病掃平它

中原騎馬步兵在經過加強訓練和武裝配置後,在裝甲比率和肉搏能力上可以與匈奴人抗衡,但是匈奴騎兵的騎術能力,那種上山下阪,邊騎馬邊射箭的能力對中原騎馬步兵具有相當大的優勢的。這樣一來雙方交手就出現這樣的狀態:

在超遠距離上,中原騎馬步兵憑藉著強弩射程和殺傷力優勢,外加人數優勢可以集中壓制住匈奴騎兵。在中遠距離上,匈奴騎兵可以利用戰馬速度抵消中原騎兵步兵的射擊速度,在戰馬飛馳的過程中更好地發揮匈奴騎兵弓箭和騎射技術,對中原騎兵形成絕對優勢。在近距離上,中原騎兵的裝甲率,肉搏能力都不甘下風,往往憑著絕對的人數優勢獲勝。

總之,中原騎兵希望遠距離作戰或者近距離肉搏,而匈奴騎兵憑著快速靈活的機動戰術,總是保持不同距離,並且根據戰局要求主動選擇撤退或者進攻,從而使自己與漢軍始終保持一定的距離,以發揮自己最大的優勢。

以匈奴為例,遊牧騎兵都有哪些優勢呢?

1.匈奴人身體強壯,戰鬥勇猛,擁有長途行軍的耐力,有的騎兵甚至幾天不下馬,可以日夜兼程,極具遠超突擊能力。

2.匈奴擁有強大的騎兵力量,對陣以步兵為主的中原軍隊優勢巨大;機動性極強,突擊能力強,利用戰馬配合衝擊力大增,步兵根本無法抗衡;需要少量或者根本不需要後勤補給,加上全民皆兵,具有走哪打哪的機動優勢。

3.在作戰中,戰術靈活經常能夠利用騎兵優勢進行快速迂迴包抄戰術,瞬間形成優勢兵力,加上統帥指揮效率極高,未等中原部隊反應過來,已經功成而退。

4.匈奴具有遊牧民族兵馬合一的軍事體制,瞬間能迸發出巨大的凝聚力和戰鬥力,這也是他們多次入主中原建立政權的關鍵因素之一。

5.匈奴在戰鬥中善誘兵之計,匈奴人從小就在惡劣環境中成長,逐水草而居,軍事上並沒有明確的守城概念,不會過多強調防禦體系,講究以快制勝。此外,多使用誘兵之計或者打埋伏戰來擊垮敵軍,“白登之圍”就是劉邦親自率兵攻打匈奴,中了冒頓單于的誘敵之計,被圍困七天七夜。

漢朝沒有馬鐙,匈奴騎兵為何還十分強悍?漢武帝:霍去病掃平它

此外,以遊牧為主的匈奴經濟卻有很強的包容性和開放性,“以漢制漢”的策略首先被匈奴應用,他們優待降將,並且善於運用這些漢將來打漢軍,不僅能利用漢將熟悉漢軍作戰方法給予漢軍重創,更能在心理上給漢軍以沉重打擊。

面對遊牧騎兵這些優勢,中原政權應該怎麼辦?我們繼續往下看:

漢高祖劉邦親率32萬大軍去征討匈奴,結果卻在白登地區被匈奴騎兵圍困,差點全軍覆滅,“白登被圍”的慘痛教訓,讓漢朝皇帝更加重視騎兵建設和戰馬的繁育。漢初一共有多少騎兵呢?根據漢高祖劉邦發佈的年詔,西漢初期全國軍隊大約有60萬人,按照20比1的步兵與騎兵比例計算,大約才30萬人,如果加上韓信的2000騎兵和現有的5000騎兵,西漢攏共騎兵總數不過3萬人,這根本就無法與擁有幾十萬騎兵的匈奴相比。想報白登之仇的劉邦頓時失去了與匈奴對抗的信心,轉而尋求和親政策向匈奴求和。和親政策只是暫時的,劉邦集中精力發展生產,養精蓄銳,積蓄國力以試圖待機反擊匈奴。

經過白登之圍,漢朝統治者劉邦意識到,要想打敗匈奴,軍事力量是不可缺少的,要想與之對抗,就要有真正的騎兵部隊,而騎兵的基礎是戰馬,因而劉邦開始注重馬政建設。

西漢是如何建設馬政?

《漢書·高祖紀下》記載,“諸侯子在關中者,其歸者半之。民令各歸其縣,復故爵田宅,吏以文教訓辨告,勿笞辱。”《漢儀注》記載“算賦”,“為治庫兵車馬之用。

首先,恢復生產,劉邦讓士兵復員回鄉,既減輕國家財政負擔,又增加了大量的勞動力。對於減免的稅賦,或者徵收的稅賦直接用於馬政建設。其次,出臺乘輿制度,傳驛制度以及交通運輸用馬制度,嚴格規定了各個等級的官員車馬駕馭的標準,減少民間用馬;此外,漢承秦制,在朝廷仍舊設立馬政機構,在以官方養馬為主體情況下,還鼓勵民間養馬。

到了文景時期,實行馬復令,即民間一家養馬一匹,可以免除全家三人的徭役,這不僅有利於農業生產更是極大地促進了養馬業的發展,使得西漢初期,馬匹數量逐漸增加。漢景帝時設馬苑三十六所,養馬官奴婢3萬人,飼養戰馬30萬匹。

漢朝沒有馬鐙,匈奴騎兵為何還十分強悍?漢武帝:霍去病掃平它

漢武帝時期更是採取多種靈活方式建設馬政:

1.從民間賒馬,朝廷先從民間徵用馬匹,以備急用,過後付款的方式,雖然這種方式具有掠奪性,老百姓也反對,但這是非常時期所採用的非常辦法。

2.以獻馬替代徭役,戰事頻繁的時候,爵以下的人要想免除徭役必須獻馬。

3.官假母馬,朝廷將母馬借給老百姓飼養,三年後歸還官方幼馬一批,這樣不僅朝廷獲得了馬匹,百姓也受益。

4.改良馬種,《漢書·南匈奴傳》記載“北單于乃遣大且渠伊莫訾王等,驅牛馬萬餘頭來與漢賈客交易然匈奴貪,尚樂關市,嗜漢財物,漢亦尚關市不絕以中之。”

漢武帝時期為了進一步改良馬匹質量,曾通過各種途徑引進和購買匈奴馬種,由以上資料可知,漢武帝時期漢匈邊境馬匹交易十分火爆,這這也是漢軍引進良馬的主要來源。此外,漢武帝為了獲得最好戰馬,還曾派李廣利兩徵大宛以求良馬。

戰馬是騎兵的基礎,中原王朝是農耕民族,所以戰馬是發展騎兵的主要障礙,帝國要想擁有大規模騎兵部隊,必須保證充足的戰馬。經過文景之治發展後,戰馬充足,漢武帝才發展幾十萬騎兵部隊,從而敢於主動對匈奴出擊。

漢武帝時期對匈奴騎兵作戰都利用了哪些戰術呢?筆者經過查證詳實的史料,總結出如下幾點:

前面筆者講了,要想在戰鬥中形成優勢,與匈奴等遊牧民族騎兵交戰的距離要麼就遠點,用弓弩射擊,要麼有近戰肉搏,千萬不能在中等距離,否則,遊牧騎兵疾馳而知,利用戰馬速度衝擊,利用馬上弓弩射擊得手後,立即四散。漢武帝對方遊牧騎兵採取的辦法是利用方陣、圓陣、或者長途奔襲,迂迴側擊等戰術。

"

導語:漢朝時期沒有馬鐙,匈奴騎兵為何這樣強悍,漢武帝採取什麼戰術讓霍去病、衛青百戰百勝,若有匈奴來犯,霍去病掃平它。

自我國具有文字以來,就有與北方遊牧民族作戰的記載,這些遊牧民族騎兵與中原農耕文明交鋒時,往往都是以少勝多,這些遊牧民族依仗強大的騎兵力量,來無蹤去無影,超強機動性,他們居住地也是逐水草而居,中原農耕民族,並不懼怕遊牧騎兵,但是對外戰爭成本十分高昂,後勤保障壓力非常大,往往大軍出動時,遊牧民族可以後退千里;此後,條件適宜時,遊牧騎兵又捲土重來,擾得中原政權疲憊不堪。

周而復始,這些遊牧民族早已摸透了中原政權的秉性,往往趁亂世而入,偷襲得手建立政權,例如五胡亂華時期那些小政權;憑著強大騎兵戰鬥力,合縱連橫建立四個政權的沙陀人,強勢一時建立遼朝的契丹人,雄踞東北的女真族,以及建立歐亞大帝國的蒙古族等等,由此可見騎兵在古代冷兵器時代的重要性。

漢朝沒有馬鐙,匈奴騎兵為何還十分強悍?漢武帝:霍去病掃平它

我們先來了解下秦漢時期騎兵簡史。

秦朝始皇統一六國後,為了穩定統一戰果,隨即有計劃、有步驟地對匈奴進行大規模反擊,同時囤積糧草,修建馳道,修繕秦國、趙國、燕國三國的邊境長城並且“據河為塞”建立北方防線,做好積極的防禦準備。秦始皇經過幾年的短暫修正後,派蒙恬率領三十萬軍隊向北驅逐匈奴,收復河南地。

這時秦軍面對匈奴遊牧騎兵採取的戰術是,戰車、步兵、騎兵多個軍種合成的大兵團協同作戰,在軍事戰神蒙恬的天才指揮下,將匈奴趕至陰山山脈以北,取得了對匈奴作戰的決定性勝利,並收復了河南地。此後,秦始皇又向北部邊境地區大量移民,並且修築長城,秣馬厲兵,對匈奴嚴陣以待,從此匈奴不敢南下而牧馬。

西漢初期中原騎兵並不是騎兵,而是騎馬步兵:西漢時期,由於雙馬鐙和馬鞍形制不完善,中原騎兵騎馬,上馬之後,便用雙腿夾緊馬身來穩定身軀,這就是跨馬式騎乘姿勢;採用這種方式騎馬,騎兵的首要任務並不是在馬上作戰殺敵,而是首先保證自己能夠安穩地騎在馬上,不被顛簸掉來。

此外,這種沒有馬鐙、馬鞍形制的跨馬式騎乘姿勢,騎兵的視線很容易受馬頭遮擋的影響,不利於騎兵辨別方向,這種騎馬方式除了要時刻用雙腿夾緊馬身外,還必須一手握住馬韁來控制馬匹和保持身體平衡。在這種情況下,雙腿和雙手都沒有解放出來,中原騎兵的戰鬥力可想而知。

可想而知,這不是真正的騎兵,而是騎馬步兵,或者說是騎馬弓弩手,其作戰方式是士兵利用戰馬快速機動戰術,迂迴至敵人後方或者側方,然後下馬,再張弩射箭射殺遊牧敵軍。而所帶弓弩是有數的,這就需要中原騎兵必須幾倍於敵人的力量才敢用騎兵衝擊。

漢朝沒有馬鐙,匈奴騎兵為何還十分強悍?漢武帝:霍去病掃平它

那麼匈奴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呢?

《史記·匈奴列傳》對匈奴人記載“兒能騎羊,引射鳥鼠;少長,射狐兔。士力能彎弓,盡為甲騎。其長兵則弓矢,短兵則刀鋋。”

從以上資料可以得知,匈奴兒童從小就訓練騎羊而不是騎馬,那是因為匈奴同樣沒有裝備實用的雙馬鐙和形制完備的馬鞍,只能通過騎乘不帶鞍具的羊來模擬騎馬訓練,減少兒童不必要的傷害,另一方便,光背的羊比帶有原始鞍墊的戰馬,騎乘難度更高,能通過這種加強性的訓練提高兒童騎乘平衡能力、騎術效果。

正是匈奴兒童從小經過這種高強度軍事化訓練,這個時期,雖然漢匈雙方在騎兵裝備上沒有多少差距,但是騎兵的駕馭戰馬能力,匈奴人是要秒殺中原騎兵的,尤其在山地、溪流等複雜地形中駕馭戰馬的能力,要明顯高出中原騎兵許多。

《漢書·晁錯傳》記載“匈奴技藝與中國異。上下山阪,出入溪澗,中國之馬弗也;險道仄道,且馳且射,中國之騎弗也;風雨罷勞,不飢不渴不困,中國之人弗也;此匈奴之長技也。”

由以上資料可得知,跋山涉水,中原馬不如匈奴馬;騎馬射箭,中原人技術不如匈奴人;長途行軍,中原人不如匈奴人,這仗還怎麼打?

對於地形來說,匈奴在山地的優勢要比平地大得多,“平原易地,輕車突騎,則匈奴之眾易擾亂。”將匈奴騎兵引入平原地形上,發揮騎兵的衝擊力,利用車騎部隊集團衝鋒優勢,近距離作戰,迅速擊潰缺乏近戰能力的匈奴騎兵。但是,匈奴人也看到了這一點,從不輕易在平原地區與漢軍交鋒,除非優勢特別大。在一次戰役中,名將李廣正是吃透了騎兵不敢下平地的心理,反其道而行之,主動向匈奴大軍攻擊,在黃昏時分,匈奴被李廣心理戰所迷惑,被迫撤兵。

漢朝沒有馬鐙,匈奴騎兵為何還十分強悍?漢武帝:霍去病掃平它

中原騎馬步兵在經過加強訓練和武裝配置後,在裝甲比率和肉搏能力上可以與匈奴人抗衡,但是匈奴騎兵的騎術能力,那種上山下阪,邊騎馬邊射箭的能力對中原騎馬步兵具有相當大的優勢的。這樣一來雙方交手就出現這樣的狀態:

在超遠距離上,中原騎馬步兵憑藉著強弩射程和殺傷力優勢,外加人數優勢可以集中壓制住匈奴騎兵。在中遠距離上,匈奴騎兵可以利用戰馬速度抵消中原騎兵步兵的射擊速度,在戰馬飛馳的過程中更好地發揮匈奴騎兵弓箭和騎射技術,對中原騎兵形成絕對優勢。在近距離上,中原騎兵的裝甲率,肉搏能力都不甘下風,往往憑著絕對的人數優勢獲勝。

總之,中原騎兵希望遠距離作戰或者近距離肉搏,而匈奴騎兵憑著快速靈活的機動戰術,總是保持不同距離,並且根據戰局要求主動選擇撤退或者進攻,從而使自己與漢軍始終保持一定的距離,以發揮自己最大的優勢。

以匈奴為例,遊牧騎兵都有哪些優勢呢?

1.匈奴人身體強壯,戰鬥勇猛,擁有長途行軍的耐力,有的騎兵甚至幾天不下馬,可以日夜兼程,極具遠超突擊能力。

2.匈奴擁有強大的騎兵力量,對陣以步兵為主的中原軍隊優勢巨大;機動性極強,突擊能力強,利用戰馬配合衝擊力大增,步兵根本無法抗衡;需要少量或者根本不需要後勤補給,加上全民皆兵,具有走哪打哪的機動優勢。

3.在作戰中,戰術靈活經常能夠利用騎兵優勢進行快速迂迴包抄戰術,瞬間形成優勢兵力,加上統帥指揮效率極高,未等中原部隊反應過來,已經功成而退。

4.匈奴具有遊牧民族兵馬合一的軍事體制,瞬間能迸發出巨大的凝聚力和戰鬥力,這也是他們多次入主中原建立政權的關鍵因素之一。

5.匈奴在戰鬥中善誘兵之計,匈奴人從小就在惡劣環境中成長,逐水草而居,軍事上並沒有明確的守城概念,不會過多強調防禦體系,講究以快制勝。此外,多使用誘兵之計或者打埋伏戰來擊垮敵軍,“白登之圍”就是劉邦親自率兵攻打匈奴,中了冒頓單于的誘敵之計,被圍困七天七夜。

漢朝沒有馬鐙,匈奴騎兵為何還十分強悍?漢武帝:霍去病掃平它

此外,以遊牧為主的匈奴經濟卻有很強的包容性和開放性,“以漢制漢”的策略首先被匈奴應用,他們優待降將,並且善於運用這些漢將來打漢軍,不僅能利用漢將熟悉漢軍作戰方法給予漢軍重創,更能在心理上給漢軍以沉重打擊。

面對遊牧騎兵這些優勢,中原政權應該怎麼辦?我們繼續往下看:

漢高祖劉邦親率32萬大軍去征討匈奴,結果卻在白登地區被匈奴騎兵圍困,差點全軍覆滅,“白登被圍”的慘痛教訓,讓漢朝皇帝更加重視騎兵建設和戰馬的繁育。漢初一共有多少騎兵呢?根據漢高祖劉邦發佈的年詔,西漢初期全國軍隊大約有60萬人,按照20比1的步兵與騎兵比例計算,大約才30萬人,如果加上韓信的2000騎兵和現有的5000騎兵,西漢攏共騎兵總數不過3萬人,這根本就無法與擁有幾十萬騎兵的匈奴相比。想報白登之仇的劉邦頓時失去了與匈奴對抗的信心,轉而尋求和親政策向匈奴求和。和親政策只是暫時的,劉邦集中精力發展生產,養精蓄銳,積蓄國力以試圖待機反擊匈奴。

經過白登之圍,漢朝統治者劉邦意識到,要想打敗匈奴,軍事力量是不可缺少的,要想與之對抗,就要有真正的騎兵部隊,而騎兵的基礎是戰馬,因而劉邦開始注重馬政建設。

西漢是如何建設馬政?

《漢書·高祖紀下》記載,“諸侯子在關中者,其歸者半之。民令各歸其縣,復故爵田宅,吏以文教訓辨告,勿笞辱。”《漢儀注》記載“算賦”,“為治庫兵車馬之用。

首先,恢復生產,劉邦讓士兵復員回鄉,既減輕國家財政負擔,又增加了大量的勞動力。對於減免的稅賦,或者徵收的稅賦直接用於馬政建設。其次,出臺乘輿制度,傳驛制度以及交通運輸用馬制度,嚴格規定了各個等級的官員車馬駕馭的標準,減少民間用馬;此外,漢承秦制,在朝廷仍舊設立馬政機構,在以官方養馬為主體情況下,還鼓勵民間養馬。

到了文景時期,實行馬復令,即民間一家養馬一匹,可以免除全家三人的徭役,這不僅有利於農業生產更是極大地促進了養馬業的發展,使得西漢初期,馬匹數量逐漸增加。漢景帝時設馬苑三十六所,養馬官奴婢3萬人,飼養戰馬30萬匹。

漢朝沒有馬鐙,匈奴騎兵為何還十分強悍?漢武帝:霍去病掃平它

漢武帝時期更是採取多種靈活方式建設馬政:

1.從民間賒馬,朝廷先從民間徵用馬匹,以備急用,過後付款的方式,雖然這種方式具有掠奪性,老百姓也反對,但這是非常時期所採用的非常辦法。

2.以獻馬替代徭役,戰事頻繁的時候,爵以下的人要想免除徭役必須獻馬。

3.官假母馬,朝廷將母馬借給老百姓飼養,三年後歸還官方幼馬一批,這樣不僅朝廷獲得了馬匹,百姓也受益。

4.改良馬種,《漢書·南匈奴傳》記載“北單于乃遣大且渠伊莫訾王等,驅牛馬萬餘頭來與漢賈客交易然匈奴貪,尚樂關市,嗜漢財物,漢亦尚關市不絕以中之。”

漢武帝時期為了進一步改良馬匹質量,曾通過各種途徑引進和購買匈奴馬種,由以上資料可知,漢武帝時期漢匈邊境馬匹交易十分火爆,這這也是漢軍引進良馬的主要來源。此外,漢武帝為了獲得最好戰馬,還曾派李廣利兩徵大宛以求良馬。

戰馬是騎兵的基礎,中原王朝是農耕民族,所以戰馬是發展騎兵的主要障礙,帝國要想擁有大規模騎兵部隊,必須保證充足的戰馬。經過文景之治發展後,戰馬充足,漢武帝才發展幾十萬騎兵部隊,從而敢於主動對匈奴出擊。

漢武帝時期對匈奴騎兵作戰都利用了哪些戰術呢?筆者經過查證詳實的史料,總結出如下幾點:

前面筆者講了,要想在戰鬥中形成優勢,與匈奴等遊牧民族騎兵交戰的距離要麼就遠點,用弓弩射擊,要麼有近戰肉搏,千萬不能在中等距離,否則,遊牧騎兵疾馳而知,利用戰馬速度衝擊,利用馬上弓弩射擊得手後,立即四散。漢武帝對方遊牧騎兵採取的辦法是利用方陣、圓陣、或者長途奔襲,迂迴側擊等戰術。

漢朝沒有馬鐙,匈奴騎兵為何還十分強悍?漢武帝:霍去病掃平它

方陣,整場戰役的一個大方陣由數個小方陣組成;其中正前方的正方形方陣,由步兵與弓弩手組成;騎兵和車兵單獨組成長方形方陣,這個方陣戰術,早在漢文帝時李廣衰落百名騎兵追擊三個匈奴騎兵就曾用過這種陣勢。

《史記·李廣列傳》記載“廣令騎長張左右翼。”

漢武帝時期,在騎兵數量多的情況下,大多采取這種方陣,將大規模騎兵集團,分割成幾個小方陣,佈置在主將的前後左右,方便靈活指揮調度,應付來自各方的敵人。

《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記載“將軍出定襄。有前將軍,左將軍,右將軍,後將軍。將軍出塞千里,見單于兵陳而待。令武剛車,自環為營,縱五千騎往當匈奴,匈奴亦縱萬騎。漢益縱左右騎繞單于。單于視漢兵多,士馬尚強,匈奴再戰不利,單于遂乘六驘,壯騎數百,冒漢圍而出。”

以上資料使用的陣營就是典型的方陣,前將軍,右將軍,後將軍分成各個方陣,中間還有騎兵、車兵、步兵方陣,衛青讓前方陣5000騎兵拼殺匈奴,又將車兵圍城環形,以防止匈奴突擊,再命令左右翼投入大量騎兵投入戰鬥,圍殲匈奴首領,匈奴單于落荒而逃。

圓陣,西漢時期李廣以4000騎兵面對上萬匈奴騎兵就是採取的圓陣。

《史記》所載:“廣為圓陳外向,胡急擊之,矢如雨下,漢兵死者過半,矢且盡。廣乃令士持滿毋發,而廣以大黃射其裨將,殺數人,胡虜益解。”

圓陣大多擁有被包圍的防守之戰,李廣被包圍後,命令部隊圍成圓陣,不主動出擊,即使漢兵被射死過半,李廣不讓士兵射箭,仍然保持陣型,待匈奴迫近時,一擊而中,突破包圍圈。

長途奔襲,迂迴側擊:衛青在與匈奴作戰時,多采取這種方式。

《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記載“匈奴入殺遼西太守,虜略漁陽二千餘人,漢令將軍李息擊之,出代;令車騎將軍青出雲中以西至高闕。遂略河南地,至於隴西。”

漢武帝面對這次匈奴突襲,一方面命令李息從代郡出發,正面出擊;另一方面,命令衛青從雲中出發,繞到匈奴後方,奔襲高闕,切斷白羊、樓煩王與匈奴王廷之間的聯繫,然後飛兵南下,突然掃蕩至隴西一帶,收復河南地區,實現了漢武帝對匈奴之戰的第一步戰略構想,接觸匈奴長期以來對長安的威脅。

"

導語:漢朝時期沒有馬鐙,匈奴騎兵為何這樣強悍,漢武帝採取什麼戰術讓霍去病、衛青百戰百勝,若有匈奴來犯,霍去病掃平它。

自我國具有文字以來,就有與北方遊牧民族作戰的記載,這些遊牧民族騎兵與中原農耕文明交鋒時,往往都是以少勝多,這些遊牧民族依仗強大的騎兵力量,來無蹤去無影,超強機動性,他們居住地也是逐水草而居,中原農耕民族,並不懼怕遊牧騎兵,但是對外戰爭成本十分高昂,後勤保障壓力非常大,往往大軍出動時,遊牧民族可以後退千里;此後,條件適宜時,遊牧騎兵又捲土重來,擾得中原政權疲憊不堪。

周而復始,這些遊牧民族早已摸透了中原政權的秉性,往往趁亂世而入,偷襲得手建立政權,例如五胡亂華時期那些小政權;憑著強大騎兵戰鬥力,合縱連橫建立四個政權的沙陀人,強勢一時建立遼朝的契丹人,雄踞東北的女真族,以及建立歐亞大帝國的蒙古族等等,由此可見騎兵在古代冷兵器時代的重要性。

漢朝沒有馬鐙,匈奴騎兵為何還十分強悍?漢武帝:霍去病掃平它

我們先來了解下秦漢時期騎兵簡史。

秦朝始皇統一六國後,為了穩定統一戰果,隨即有計劃、有步驟地對匈奴進行大規模反擊,同時囤積糧草,修建馳道,修繕秦國、趙國、燕國三國的邊境長城並且“據河為塞”建立北方防線,做好積極的防禦準備。秦始皇經過幾年的短暫修正後,派蒙恬率領三十萬軍隊向北驅逐匈奴,收復河南地。

這時秦軍面對匈奴遊牧騎兵採取的戰術是,戰車、步兵、騎兵多個軍種合成的大兵團協同作戰,在軍事戰神蒙恬的天才指揮下,將匈奴趕至陰山山脈以北,取得了對匈奴作戰的決定性勝利,並收復了河南地。此後,秦始皇又向北部邊境地區大量移民,並且修築長城,秣馬厲兵,對匈奴嚴陣以待,從此匈奴不敢南下而牧馬。

西漢初期中原騎兵並不是騎兵,而是騎馬步兵:西漢時期,由於雙馬鐙和馬鞍形制不完善,中原騎兵騎馬,上馬之後,便用雙腿夾緊馬身來穩定身軀,這就是跨馬式騎乘姿勢;採用這種方式騎馬,騎兵的首要任務並不是在馬上作戰殺敵,而是首先保證自己能夠安穩地騎在馬上,不被顛簸掉來。

此外,這種沒有馬鐙、馬鞍形制的跨馬式騎乘姿勢,騎兵的視線很容易受馬頭遮擋的影響,不利於騎兵辨別方向,這種騎馬方式除了要時刻用雙腿夾緊馬身外,還必須一手握住馬韁來控制馬匹和保持身體平衡。在這種情況下,雙腿和雙手都沒有解放出來,中原騎兵的戰鬥力可想而知。

可想而知,這不是真正的騎兵,而是騎馬步兵,或者說是騎馬弓弩手,其作戰方式是士兵利用戰馬快速機動戰術,迂迴至敵人後方或者側方,然後下馬,再張弩射箭射殺遊牧敵軍。而所帶弓弩是有數的,這就需要中原騎兵必須幾倍於敵人的力量才敢用騎兵衝擊。

漢朝沒有馬鐙,匈奴騎兵為何還十分強悍?漢武帝:霍去病掃平它

那麼匈奴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呢?

《史記·匈奴列傳》對匈奴人記載“兒能騎羊,引射鳥鼠;少長,射狐兔。士力能彎弓,盡為甲騎。其長兵則弓矢,短兵則刀鋋。”

從以上資料可以得知,匈奴兒童從小就訓練騎羊而不是騎馬,那是因為匈奴同樣沒有裝備實用的雙馬鐙和形制完備的馬鞍,只能通過騎乘不帶鞍具的羊來模擬騎馬訓練,減少兒童不必要的傷害,另一方便,光背的羊比帶有原始鞍墊的戰馬,騎乘難度更高,能通過這種加強性的訓練提高兒童騎乘平衡能力、騎術效果。

正是匈奴兒童從小經過這種高強度軍事化訓練,這個時期,雖然漢匈雙方在騎兵裝備上沒有多少差距,但是騎兵的駕馭戰馬能力,匈奴人是要秒殺中原騎兵的,尤其在山地、溪流等複雜地形中駕馭戰馬的能力,要明顯高出中原騎兵許多。

《漢書·晁錯傳》記載“匈奴技藝與中國異。上下山阪,出入溪澗,中國之馬弗也;險道仄道,且馳且射,中國之騎弗也;風雨罷勞,不飢不渴不困,中國之人弗也;此匈奴之長技也。”

由以上資料可得知,跋山涉水,中原馬不如匈奴馬;騎馬射箭,中原人技術不如匈奴人;長途行軍,中原人不如匈奴人,這仗還怎麼打?

對於地形來說,匈奴在山地的優勢要比平地大得多,“平原易地,輕車突騎,則匈奴之眾易擾亂。”將匈奴騎兵引入平原地形上,發揮騎兵的衝擊力,利用車騎部隊集團衝鋒優勢,近距離作戰,迅速擊潰缺乏近戰能力的匈奴騎兵。但是,匈奴人也看到了這一點,從不輕易在平原地區與漢軍交鋒,除非優勢特別大。在一次戰役中,名將李廣正是吃透了騎兵不敢下平地的心理,反其道而行之,主動向匈奴大軍攻擊,在黃昏時分,匈奴被李廣心理戰所迷惑,被迫撤兵。

漢朝沒有馬鐙,匈奴騎兵為何還十分強悍?漢武帝:霍去病掃平它

中原騎馬步兵在經過加強訓練和武裝配置後,在裝甲比率和肉搏能力上可以與匈奴人抗衡,但是匈奴騎兵的騎術能力,那種上山下阪,邊騎馬邊射箭的能力對中原騎馬步兵具有相當大的優勢的。這樣一來雙方交手就出現這樣的狀態:

在超遠距離上,中原騎馬步兵憑藉著強弩射程和殺傷力優勢,外加人數優勢可以集中壓制住匈奴騎兵。在中遠距離上,匈奴騎兵可以利用戰馬速度抵消中原騎兵步兵的射擊速度,在戰馬飛馳的過程中更好地發揮匈奴騎兵弓箭和騎射技術,對中原騎兵形成絕對優勢。在近距離上,中原騎兵的裝甲率,肉搏能力都不甘下風,往往憑著絕對的人數優勢獲勝。

總之,中原騎兵希望遠距離作戰或者近距離肉搏,而匈奴騎兵憑著快速靈活的機動戰術,總是保持不同距離,並且根據戰局要求主動選擇撤退或者進攻,從而使自己與漢軍始終保持一定的距離,以發揮自己最大的優勢。

以匈奴為例,遊牧騎兵都有哪些優勢呢?

1.匈奴人身體強壯,戰鬥勇猛,擁有長途行軍的耐力,有的騎兵甚至幾天不下馬,可以日夜兼程,極具遠超突擊能力。

2.匈奴擁有強大的騎兵力量,對陣以步兵為主的中原軍隊優勢巨大;機動性極強,突擊能力強,利用戰馬配合衝擊力大增,步兵根本無法抗衡;需要少量或者根本不需要後勤補給,加上全民皆兵,具有走哪打哪的機動優勢。

3.在作戰中,戰術靈活經常能夠利用騎兵優勢進行快速迂迴包抄戰術,瞬間形成優勢兵力,加上統帥指揮效率極高,未等中原部隊反應過來,已經功成而退。

4.匈奴具有遊牧民族兵馬合一的軍事體制,瞬間能迸發出巨大的凝聚力和戰鬥力,這也是他們多次入主中原建立政權的關鍵因素之一。

5.匈奴在戰鬥中善誘兵之計,匈奴人從小就在惡劣環境中成長,逐水草而居,軍事上並沒有明確的守城概念,不會過多強調防禦體系,講究以快制勝。此外,多使用誘兵之計或者打埋伏戰來擊垮敵軍,“白登之圍”就是劉邦親自率兵攻打匈奴,中了冒頓單于的誘敵之計,被圍困七天七夜。

漢朝沒有馬鐙,匈奴騎兵為何還十分強悍?漢武帝:霍去病掃平它

此外,以遊牧為主的匈奴經濟卻有很強的包容性和開放性,“以漢制漢”的策略首先被匈奴應用,他們優待降將,並且善於運用這些漢將來打漢軍,不僅能利用漢將熟悉漢軍作戰方法給予漢軍重創,更能在心理上給漢軍以沉重打擊。

面對遊牧騎兵這些優勢,中原政權應該怎麼辦?我們繼續往下看:

漢高祖劉邦親率32萬大軍去征討匈奴,結果卻在白登地區被匈奴騎兵圍困,差點全軍覆滅,“白登被圍”的慘痛教訓,讓漢朝皇帝更加重視騎兵建設和戰馬的繁育。漢初一共有多少騎兵呢?根據漢高祖劉邦發佈的年詔,西漢初期全國軍隊大約有60萬人,按照20比1的步兵與騎兵比例計算,大約才30萬人,如果加上韓信的2000騎兵和現有的5000騎兵,西漢攏共騎兵總數不過3萬人,這根本就無法與擁有幾十萬騎兵的匈奴相比。想報白登之仇的劉邦頓時失去了與匈奴對抗的信心,轉而尋求和親政策向匈奴求和。和親政策只是暫時的,劉邦集中精力發展生產,養精蓄銳,積蓄國力以試圖待機反擊匈奴。

經過白登之圍,漢朝統治者劉邦意識到,要想打敗匈奴,軍事力量是不可缺少的,要想與之對抗,就要有真正的騎兵部隊,而騎兵的基礎是戰馬,因而劉邦開始注重馬政建設。

西漢是如何建設馬政?

《漢書·高祖紀下》記載,“諸侯子在關中者,其歸者半之。民令各歸其縣,復故爵田宅,吏以文教訓辨告,勿笞辱。”《漢儀注》記載“算賦”,“為治庫兵車馬之用。

首先,恢復生產,劉邦讓士兵復員回鄉,既減輕國家財政負擔,又增加了大量的勞動力。對於減免的稅賦,或者徵收的稅賦直接用於馬政建設。其次,出臺乘輿制度,傳驛制度以及交通運輸用馬制度,嚴格規定了各個等級的官員車馬駕馭的標準,減少民間用馬;此外,漢承秦制,在朝廷仍舊設立馬政機構,在以官方養馬為主體情況下,還鼓勵民間養馬。

到了文景時期,實行馬復令,即民間一家養馬一匹,可以免除全家三人的徭役,這不僅有利於農業生產更是極大地促進了養馬業的發展,使得西漢初期,馬匹數量逐漸增加。漢景帝時設馬苑三十六所,養馬官奴婢3萬人,飼養戰馬30萬匹。

漢朝沒有馬鐙,匈奴騎兵為何還十分強悍?漢武帝:霍去病掃平它

漢武帝時期更是採取多種靈活方式建設馬政:

1.從民間賒馬,朝廷先從民間徵用馬匹,以備急用,過後付款的方式,雖然這種方式具有掠奪性,老百姓也反對,但這是非常時期所採用的非常辦法。

2.以獻馬替代徭役,戰事頻繁的時候,爵以下的人要想免除徭役必須獻馬。

3.官假母馬,朝廷將母馬借給老百姓飼養,三年後歸還官方幼馬一批,這樣不僅朝廷獲得了馬匹,百姓也受益。

4.改良馬種,《漢書·南匈奴傳》記載“北單于乃遣大且渠伊莫訾王等,驅牛馬萬餘頭來與漢賈客交易然匈奴貪,尚樂關市,嗜漢財物,漢亦尚關市不絕以中之。”

漢武帝時期為了進一步改良馬匹質量,曾通過各種途徑引進和購買匈奴馬種,由以上資料可知,漢武帝時期漢匈邊境馬匹交易十分火爆,這這也是漢軍引進良馬的主要來源。此外,漢武帝為了獲得最好戰馬,還曾派李廣利兩徵大宛以求良馬。

戰馬是騎兵的基礎,中原王朝是農耕民族,所以戰馬是發展騎兵的主要障礙,帝國要想擁有大規模騎兵部隊,必須保證充足的戰馬。經過文景之治發展後,戰馬充足,漢武帝才發展幾十萬騎兵部隊,從而敢於主動對匈奴出擊。

漢武帝時期對匈奴騎兵作戰都利用了哪些戰術呢?筆者經過查證詳實的史料,總結出如下幾點:

前面筆者講了,要想在戰鬥中形成優勢,與匈奴等遊牧民族騎兵交戰的距離要麼就遠點,用弓弩射擊,要麼有近戰肉搏,千萬不能在中等距離,否則,遊牧騎兵疾馳而知,利用戰馬速度衝擊,利用馬上弓弩射擊得手後,立即四散。漢武帝對方遊牧騎兵採取的辦法是利用方陣、圓陣、或者長途奔襲,迂迴側擊等戰術。

漢朝沒有馬鐙,匈奴騎兵為何還十分強悍?漢武帝:霍去病掃平它

方陣,整場戰役的一個大方陣由數個小方陣組成;其中正前方的正方形方陣,由步兵與弓弩手組成;騎兵和車兵單獨組成長方形方陣,這個方陣戰術,早在漢文帝時李廣衰落百名騎兵追擊三個匈奴騎兵就曾用過這種陣勢。

《史記·李廣列傳》記載“廣令騎長張左右翼。”

漢武帝時期,在騎兵數量多的情況下,大多采取這種方陣,將大規模騎兵集團,分割成幾個小方陣,佈置在主將的前後左右,方便靈活指揮調度,應付來自各方的敵人。

《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記載“將軍出定襄。有前將軍,左將軍,右將軍,後將軍。將軍出塞千里,見單于兵陳而待。令武剛車,自環為營,縱五千騎往當匈奴,匈奴亦縱萬騎。漢益縱左右騎繞單于。單于視漢兵多,士馬尚強,匈奴再戰不利,單于遂乘六驘,壯騎數百,冒漢圍而出。”

以上資料使用的陣營就是典型的方陣,前將軍,右將軍,後將軍分成各個方陣,中間還有騎兵、車兵、步兵方陣,衛青讓前方陣5000騎兵拼殺匈奴,又將車兵圍城環形,以防止匈奴突擊,再命令左右翼投入大量騎兵投入戰鬥,圍殲匈奴首領,匈奴單于落荒而逃。

圓陣,西漢時期李廣以4000騎兵面對上萬匈奴騎兵就是採取的圓陣。

《史記》所載:“廣為圓陳外向,胡急擊之,矢如雨下,漢兵死者過半,矢且盡。廣乃令士持滿毋發,而廣以大黃射其裨將,殺數人,胡虜益解。”

圓陣大多擁有被包圍的防守之戰,李廣被包圍後,命令部隊圍成圓陣,不主動出擊,即使漢兵被射死過半,李廣不讓士兵射箭,仍然保持陣型,待匈奴迫近時,一擊而中,突破包圍圈。

長途奔襲,迂迴側擊:衛青在與匈奴作戰時,多采取這種方式。

《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記載“匈奴入殺遼西太守,虜略漁陽二千餘人,漢令將軍李息擊之,出代;令車騎將軍青出雲中以西至高闕。遂略河南地,至於隴西。”

漢武帝面對這次匈奴突襲,一方面命令李息從代郡出發,正面出擊;另一方面,命令衛青從雲中出發,繞到匈奴後方,奔襲高闕,切斷白羊、樓煩王與匈奴王廷之間的聯繫,然後飛兵南下,突然掃蕩至隴西一帶,收復河南地區,實現了漢武帝對匈奴之戰的第一步戰略構想,接觸匈奴長期以來對長安的威脅。

漢朝沒有馬鐙,匈奴騎兵為何還十分強悍?漢武帝:霍去病掃平它

《漢書·霍去病傳》記載“病率戎士逾烏盭,討脩濮,涉狐奴,歷五王國,輜重人眾,幾獲單于子。轉戰六日,過焉支山千有餘裡,合短兵,皋蘭下”,可以看出霍去病千里突襲,大獲全勝;在戰鬥中千里突襲迂迴戰術,“出代、右北平二千餘里,直左方兵,所斬捕功已多於青”, 作戰縱深和戰果都很大。

這種長途奔襲,迂迴側擊的戰術,被後期霍去病應用的爐火純青,霍去病日夜行軍,深入匈奴腹地千餘里,迂迴側擊,六天戰五國,打敗匈奴邪王和休屠王;又向東疾馳與匈奴王進行遭遇戰,以3000殘兵斬殺匈奴二王,霍去病這次贏在出其不意。

此外,霍去病在河西二戰中,又是出其不意繞到匈奴腹地,捕獲匈奴王室數十人。最後,霍去病又千里突襲大漠,一直打到狼居胥山,直接對匈奴東王庭進行大掃蕩,徹底解除大漢百年邊患。

綜述,漢武帝為了攻打匈奴做了長足的準備,發展經濟,啟用桑弘羊對內改革,為帝國積累大量財富;增強國力,為強大的軍事力量提供有力保障,派出漢朝使者出使西域,搞遠交近攻合縱連橫策略,建設馬政制度為帝國發展戰馬;同時又培養衛青、霍去病這一代戰神等等,總之,漢武帝打匈奴是其深謀遠慮的結果,無論在戰略上,戰役上和戰術上,漢武帝都親力親為參與其中,我們從漢軍騎兵與匈奴作戰的對陣戰術可見一斑,正是有了漢武帝雄才大略的通盤考慮,才有了衛青、霍去病這樣百戰百勝的戰果。

無論匈奴採取什麼樣的戰術,漢武帝都胸有成竹,匈奴再犯,漢武帝肯定會說:霍去病掃平它。

參考文獻:《史記》、《漢書》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