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粵西山區溪垌文化,高州信宜一些古地名沿用至今

粵西很多山區,特別是在高州信宜北部,在古代稱為“八山—水一分田”之地,地勢東北高,西南低,以山地地貌為主,山谷河溪縱橫。民風古樸,至今保留著一些古代粵西俚僚人的生活習慣和風俗,被稱作溪垌文化,堪稱古百越文化的活化石。

古代粵西山區溪垌文化,高州信宜一些古地名沿用至今

“溪”原指山間不與外界相通的小河溝,泛指小河流,人需要水而生活。
“垌”原指兩座山脈之間的平地大田,人需要田種糧丶要地居住。

因此溪垌則指嶺南土著俚僚的生活居住之地。

南北朝至唐朝期間,嶺南土著俚僚的基本社會組織單位是“垌”,後用以專指聚居在這一帶的按血緣關係所組成的社會組織。其首領稱為“垌主”或“都老”(族老)。“垌主”勢力在古百越酋長中相對較渠帥小,統治-個至幾個山谷的領地,(1)領地內聚居的居民稱謂“垌民”丶“垌丁”,“垌主”或“都老”組織“垌丁”建成武裝部隊,維護領地統治及安全,也稱(2)“垌兵”,“垌兵”耕田稱作甲士,甲士耕田有點像軍屯田。

俚僚時代,這些地區留下眾多“垌”稱的地名。如:金垌、良垌丶均田垌丶大灣垌丶成垌丶羅錫垌丶木垌丶仁和垌丶三望垌丶上垌丶鳳垌丶佛垌丶莊垌丶石朋垌丶大村垌丶西垌丶清溪垌丶田寮垌丶桂垌丶羅鴉垌丶琶垌丶英雲垌丶水口垌丶榕木垌丶三十垌丶大木垌丶高垌丶盤古垌丶雙垌丶灘垌丶深垌丶旺麗垌丶豬頭垌丶合垌丶大沙垌丶禮垌丶高荷垌還有大量叫垌頭丶垌尾丶垌心的地方。

山區的古越族人,生活在溪垌中,也吸收了古代俚人文化特點,也接受了瀧州僚人文化特點,形成了豐富多彩的俚潦漢融合的文化。溪垌生活丶信仰丶習俗丶文化丶藝術無不吸引著我們猜想,它是廣府文化與八桂文化的交接地帶,也是古百越文化保存較完整的地區之一,構成了一條歷史悠久、底蘊豐厚的粵西文化帶。

粵西古越族人,生活在山地地貌為主的區域,境內崇山峻嶺,河溪縱橫,高山河谷地帶,梯田層疊,古越族人在山麓、嶺腳地帶,(古百越語對山麓、嶺腳地帶,統稱為六)墾食駱(六)田。

在這裡除“垌”外,稱“六”的地名也不少,如:六謝丶六索丶六雙丶六裱丶六雲丶六櫃丶六旺等。

山區的梯田佈滿全境,大而平的田稱之謂“垌”仰望雨水由山上流下灌溉,“垌民”祈求雨水盼豐年。

高山嶺頂種得田,全因有水落(粵西土著古百越語下雨為落水)。鑑江流域的古越族人除農耕外,也進行漁獵,據登高山及大坪出土的石網墜、石船形砸等,說明古越族人與水有著不可分割的情緣。

過著飯稻羹魚的稻作文化生活。而居在粵西北部山區的古越族人,則偏於刀耕火種,上山打獵,過著獵耕生活。

上山打獵,且要生吃蟲子,相當有野性。而這種野性是在當時生存環境下賦與的求生本能,不可理解為嶺南人什麼都吃,陸次雲是站在獵奇角度說問題了。

粵西的古越族人,到南北朝時期,因中原文化及生產技術的傳入,利用畜力耕作,水車動力灌溉,興建水利丶建造水塘等,使“仰潮水上下,人食其田。”

望天食飯的耕作方式得以改變,生活得到極大改善。不過,由於自然環境條件比較惡劣,直到隋代嶺南的生產力和經濟水平都是遠不及中原的。

《隋書·地理志下》“自嶺以南二十餘郡,大率土地下溼,皆多瘴癘,人尤夭折”。特別是俚人所居的閉塞山區,生產力更加落後,正如唐人張九齡在《曲江集》中所說的,“嶺諸州居人,與夷僚同俗,夥耕水褥,晝乏暮飢。”
古代粵西山區溪垌文化,高州信宜一些古地名沿用至今

俚人先民開始時在樹上搭巢而居。宋朝後改泥磚屋。

《博物志》說:“南越巢居,北溯穴居,避寒署也。”後來發展成為離地構築的房子,即幹欄。

《北史·段傳》雲:“依樹積木,以居其上,名曰幹欄。”今桂南偏僻地區的壯族居民仍為人居其上而畜處其下的幹欄建築形式。

宋朝時,粵西古越族人告別巢居,壘土墼為牆而架宇其上,全不施柱。不施棧板,唯敷瓦於椽間,四壁不加塗泥。

這正是兩廣地區的特有建築泥磚屋。

泥磚屋建築優點是冬暖夏涼,吸潮快,建築材料就地取材,建造工藝簡單,缺點是洪水過後,泥磚屋被淹過而容易倒塌。

古代粵西山區溪垌文化,高州信宜一些古地名沿用至今

俚人習於水性且擅長"伐木為舟",山區江流灘多水淺,不宜行舟,只適放竹丶木排,因而粵西先民運輸也兼用馬匹或牛。

柳宗元《柳州峒氓》詩說: 郡城南下接通津,異服殊言不可親。青鱺裹鹽歸峒客,綠荷包飯趁墟人。

柳州南下接通海的地方是信宜,異服殊言是指僚人的衣著說話了,青鱺裹鹽是魚皮袋包裝的鹽,峒客指俚僚馬幫商販,趁墟佬上墟是買鹽煮飯的。

也許柳宗元是說柳州俚僚街市熱鬧的,但我們可從其詩中聞到古代粵西鄉土的信息,古時候雷州半島的海鹽經鑑江進入高州信宜,再由馬幫運往黃華河到達內地柳州,信宜是進入廣西的陸地商道,而為適應山區運輸,信宜馬幫應運而生.信宜馬幫主要由懷鄉、貴子、茶山、硃砂、旺砂-帶的土著垌客(俚僚)組成,最盛時上柳州達百人,馬匹達千匹,浩浩蕩蕩。

古代粵西山區溪垌文化,高州信宜一些古地名沿用至今

重視集市貿易,也是俚僚文化的一大特點。

《史記·貨殖列傳》說:“楚越之地,地廣人稀,飯稻羹魚,或火耕而水褥,果隨贏蛤,不待賈而足。”可見漢時嶺南尚處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狀態。

到南北朝時嶺南農村已有集市貿易,劉宋《南粵志》說:“越之市為墟,多在村場。”但是,“俚民皆巢居鳥語,不閒貿易之宜。每至買銀,為損已甚”。

有的地方,俚人後裔直到宋代仍實行以物換物的原始貿易。

宋人蘇過《斜川集》載:“黎人處不毛之地,鹽酪谷帛金斧器用,悉資之華人,特以沉香吉貝易之耳。”

《太平寰宇記》載竇州“三日一市”,容州(今廣西容縣)“呼市為墟,五日一集”這一習俗沿襲千年不變。

《嶺外代答》西南蠻笠,以竹為身,而冒以魚氈。其頂尖圓,高起一尺餘,而四圍頗下垂。視他蕃笠,其制似不佳,然最宜乘馬。蓋頂高則定而不傾,四垂則風不能颺,他蕃笠所不及也。交址有笠如兜鍪,而頂偏,似田螺之臀,謂之螺笠。以細竹縷熾成;雖曰工巧,特賤夫之所戴爾。戴著蠻笠趁墟現在信宜農村的大崗帽形制,與西南蠻笠依然一樣。

穿木屐之俗在粵西一直延續到本世紀60年代。《甲申志》雲:“屐有五便:南方地卑,屐高遠溼,一也;炎徼虐暑,赤腳納涼,二也;所費無幾,貧子省錢,三也;澡身濡足,頃刻遂燥,四也;夜行有聲,不便為奸,五也。”

大手巾源於隋丶唐俚僚人征戰腰帶,一般作束腰甲之用,粵西古人勞動丶趁墟,無論男女老少,不管春夏秋冬,只要下田勞作,出門時一定不會忘了隨身帶著大手巾,或搭在肩上,或系在腰間,一尺來寬,七丶八尺長,用力時束在腰間作腰巾用,以借發力,舊時趁墟多是步行趕路,出太陽時可把手巾頂在頭上遮太陽和擦汗。

《嶺外代答》僚人以藍染布為斑,其紋極細。其法以木板二片,鏤成細花,用以夾布,而鎔蠟灌於鏤中,而後乃釋板取布,投諸藍中。布既受藍,則煮布以去其蠟,故能受成極細斑花,炳然可觀。故夫染斑之法,莫猺人若也。

茂名縣誌五代,竇州瑤僚種藍制靛染布,且有多餘於集。明清以來,廣東佛山形成了布匹集市,染布作坊與工場眾多,其主要染料大部份來自粵西山區,羅鏡水擺墟是藍靛的最主要集散地,佛山很多商賈都專門派人在水擺長期採辦。羅定泗綸,連州,分界以及信宜等山區都普遍種藍。

高州 、信宜盛產苧麻,在各種麻類纖維中,苧麻纖維最長最細。纖維長度比最高級的棉花還要長二、三倍到六、七倍。俚僚人用它織布染藍,做成衣衫,暑天清涼排汗,吸溼和散溼快,熱傳導性能好。

銅鼓是我們的國寶,在古代,銅鼓象徵權力和富貴,鳴擊銅鼓更是吉祥之兆。

廣東信宜(古竇州)高州(古高涼)地處現在粵西北地帶,俚洞眾多,遠古就是俚瑤生活的地方,俚人崇拜雷神。其鑄造的銅鼓乃雷的象徵,銅鼓上的文飾、蹲蛙、羽人都有祀雷有關。青蛙是俚人的圖騰。俚人認為雷王是上天的主宰,而蛙神則是雷王的使者,能呼風喚雨,格殺妖物,保衛人間和平、安寧與五穀豐登。

粵西是廣東省出土銅鼓最多的地區。出土的銅鼓,具有濃郁的民族特點,為研究粵西桂東地區相應時期俚人、僚人社會經濟和民族文化,提供了可靠的實物依據。

古代粵西山區溪垌文化,高州信宜一些古地名沿用至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