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西高州山區的一些地名與歷史南朝梁、陳、隋時期有什麼關係?

粵西高州山區有一些地方是以軍事相關名詞命名的。

如:上營、下營、十二火灶、二十四火灶,軍營、大田、馬子村、馬子坳,軍屯、軍營、軍堡, 等等。

為什麼這些地名如此奇怪?到底有什麼歷史淵源來歷呢?

據考究,這些地名與與歷史南朝梁、陳、隋時期的軍事活動有著重要關係。

粵西高州山區的一些地名與歷史南朝梁、陳、隋時期有什麼關係?

說到軍事活動,在這不得不提到粵西一位古代女英雄-----冼夫人,高涼洗氏之女也。世為南越首領,跨據山洞,部落十餘萬家。

南北朝時期,由於南北兩朝雙方都千方百計企圖擊敗對方,進而統一中國,雙方都處於極度緊張的對立狀態。樑朝在北朝的強大軍事壓力下,擴軍備戰,財源枯竭,便加緊對俚人的經濟掠奪和武力鎮壓,激起嶺南俚人的強烈反抗。

為了征服俚人,梁武帝蕭衍在公元527年詔令“討平俚洞立高州”,於是派皇侄蕭暎為徵南將軍,以高要太守西江督護孫冏為主將,新寧(新興)太守盧子雄為次將,發動了攻擊嶺南俚人的戰役。孫冏邀功心切,驕而寡謀,假借招撫封拜之名,召集各部落首領到高要參加軍事會議,設伏擒殺。冼夫人的父親和叔父先後被害。

粵西高州山區的一些地名與歷史南朝梁、陳、隋時期有什麼關係?

平雲山練兵場

作為百越首領的冼夫人為了保境安民,率領部眾來到雲霧山脈南段其中心根據地的深山叢林之中(即今高州市平雲山、飛龍山、石龍和陽春市雙滘、八甲一帶),利用高山深谷,地形熟悉,開展非對稱戰爭和游擊戰爭,以武力反擊孫、盧兩霸的殺掠。

此後,為了維護自身部族的利益,冼夫人及其馮冼氏家族成員便在其地域內,繼續完善了一套嚴密的軍事防衛體系。堅持七年艱苦的抗爭,終於戰勝了孫、盧兩霸的征剿,迫使南朝政權停止了內戰。

粵西高州山區的一些地名與歷史南朝梁、陳、隋時期有什麼關係?

平雲古寺

在當時軍事活躍地區附近一帶的戰略要地上,也就留有許多以軍事遺蹟命名的地域名稱,一直使用至今。

如良德的軍營、大田、馬子村、馬子坳,

大坡的軍屯、軍營、軍堡,

石龍的上營、下營、十二火灶、二十四火灶等等。

曹江的圓盤嶺、跑馬道、練兵場,帥堂,還有高涼嶺上 試劍石、掛榜石等

還有番薯堡、營盤嶺、掛榜嶺、等等。

粵西高州山區的一些地名與歷史南朝梁、陳、隋時期有什麼關係?

平雲山冼夫人軍事總部遺址

軍事遺蹟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 高州平雲山冼夫人軍事總部遺址。位於高州東北部的大坡鎮平雲山。平雲山還有一座冼太廟,坐落於雲霧山脈通天臘山峰下的小山崗上,毗連大轎頂和三官頂,海拔1080米。該廟始建於隋代,為南北朝時南越首領冼夫人的紀念廟宇,又稱“平雲古寺”乃原冼夫人及其父親的軍事總部遺址。

粵西高州山區的一些地名與歷史南朝梁、陳、隋時期有什麼關係?

古城牆遺址

古城牆遺址,就在平雲古廟的西側不遠處向東綿延至新坰三官頂,全長約50公里。牆體用大小不一的角礫石塊依山勢險要處或山嶺最高處砌築,牆高二米至三米不等,寬度1米至3米,牆外多是陡坡,牆內較平緩。牆體上有規律的設置嘹望孔、烽火臺、出入道、哨所

在石龍旺沙、中和村人跡罕至的群山之巔,一座座壘牆類軍事遺址在朦朦雲海籠罩下,猶如直插天際的雲梯。其中有營壘、烽火臺、炮臺、壘牆以及橫亙數十里的“跑馬道”、“十二火灶”、“二十四火灶”等軍事遺址。在附近山上還出土有銅鼓一面,青銅刀、劍各一把。

粵西高州山區的一些地名與歷史南朝梁、陳、隋時期有什麼關係?

在飛龍山附近一帶的土地上,也到處分佈有冼夫人軍事文化遺蹟,其中有軍堡、軍屯、飛龍、大營盤、跑馬道、三十二火灶、杉芽堡、祭關頂、皇樓山、俚坑等大小不一的軍事遺蹟。飛龍山則居高臨下,成為控制著這一帶軍事要塞的中心。在飛龍山上曾出土有青銅刀一對,銅印一枚,在附近出土有銅鼓一面。

這些地名以及出土文物,印證了冼夫人在當時期的一些軍事的活動情況。隨著歷史的不斷前進,宋開寶年間,良德縣併入電白縣;明代,高州治所從電白縣城(舊城)遷至茂名縣城(今高州市區);電白縣治從舊城遷至神電衛(今電白縣電城鎮)。此後,原良德縣城演變為良德墟;原高州治所(舊城)演變為舊城堡。當年護衛良德、高州的軍事要寨也荒廢為一座座的軍事遺蹟,留給後人一個考證的實物依據。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