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說放支架,到底該不該放?血管狹窄到什麼程度需要治療?

醫生說放支架,到底該不該放?血管狹窄到什麼程度需要治療?

前陣子巡視一位冠狀動脈造影術後的患者,

“感覺怎麼樣,手疼嗎?”

“手還好,但是大夫說我心臟血管有一處狹窄75%了,讓我放個支架,我打死也不能放。”

我很好奇,“為什麼呢?發現問題就該及早治療啊,何況算比較嚴重了。”

“我聽說放了支架要常年吃藥,那我不得常年往你們這裡跑?我家人給我找了個神醫,說讓我吃幾副中藥調理。”

患者的話讓我哭笑不得,我甚至不知道該怎麼接下面的話……

醫生說放支架,到底該不該放?血管狹窄到什麼程度需要治療?

回到護士站,我找負責給他做造影的大夫仔細詢問,原來,在手術過程中就告知患者及家屬,並讓他們看了現場的血管情況,也仔細跟患者家屬講解了危險性,但患者及家屬執意不做支架植入,醫生表示很無奈。

那麼問題就來了:到底需不需要放支架?什麼情況的血管狹窄需要做治療?

於是,我帶著這個問題又仔細詢問大夫支架植入的必要條件。

醫生說放支架,到底該不該放?血管狹窄到什麼程度需要治療?

據專家所說,支架植入是目前治療心血管狹窄引起供血不足的最有效手段,在通過冠狀動脈造影術檢查後,確定血管狹窄堵塞超過75%易發生心肌梗死或已經陳舊性心肌梗死的患者。

醫生說放支架,到底該不該放?血管狹窄到什麼程度需要治療?

年齡一般在35歲至65歲的病人,才適合支架植入,並不是所有冠心病的患者都需要支架植入。

這類冠心病患者比起常年服藥來說,更危險的是突發心肌梗死,如果血壓、血糖、血脂不能很好地控制,血管狹窄一旦完全堵塞,是極有可能致命的。

而支架植入術後確實需要按照醫囑長期服藥,要定時複查血壓、血脂、血糖。

但就目前的疾病常識來說,既然已經血管狹窄程度超過75%,切不可諱疾忌醫,更不能相信單靠中藥調理會有效減輕血管狹窄程度。

狹窄低於75%的患者,醫生也不會主張建議做支架治療,既然及早發現,就該及時治療。

醫生說放支架,到底該不該放?血管狹窄到什麼程度需要治療?

心內科從開展介入治療以來,我其實遇見很多這樣的患者,不知道大夫說要做支架植入時該怎麼做決定,不知道究竟該不該放支架,有的甚至怕吃藥,任由病情發展,結果就反覆胸悶,胸痛,最後導致心肌梗死的老病號也有。

今天寫這篇文章,是希望有更多的人瞭解到底什麼情況下才要做支架植入術,支架植入究竟是保命還是人們想象的那麼可怕的事情。

發現問題,

及時處理,

在我們還可以控制病情的時候。

作者:韓美君

編輯:丁丁

青島西海岸新區中心醫院原創出品。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