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C 2017」房顫的預防和綜合管理

隨著人口老齡化以及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的不斷增多,心房顫動(房顫)正在成為21世紀的流行病,給人類健康帶來嚴重危害,也給醫療系統造成沉重負擔。如果能將房顫的防治關卡前移,不僅能在更大範圍人群中減少房顫的發生或延緩其發展,而且能更有效的避免房顫併發症的發生。2017年ESC年會上設置了關於此話題的熱點論壇,國際學者和專家們分享了有關房顫預防及管理方面已有的理論基礎和臨床證據,併為其新的研究和綜合管理指出了方向。

來自荷蘭的Harry Crijns教授就“血壓控制在房顫預防和延緩中的作用”展開了全面論述。高血壓患病率佔全球人口的30%以上,高血壓通過左心肥厚、內皮損傷、炎症及心房纖維化等機制促進房顫的發生發展。PREVEND隊列研究表明,人群中新發房顫約有1/3可歸因於高血壓。高血壓是房顫最重要的危險因素。在高血壓人群中,房顫的年發病率約為1%,若此發病率累計20年就意味著人群中有20%的新增房顫。

那麼降壓治療對於預防房顫能起到什麼樣的作用?在既往關於降壓藥物的隨機對照試驗中,有證據提示RAAS系統拮抗劑在房顫一級預防中可能優於β受體阻滯劑和鈣通道拮抗劑,但目前尚缺乏降壓藥物與安慰劑的直接對比。在評價降壓程度對房顫發病率影響的研究中,房顫預防主要取決於血壓控制水平,血壓控制不佳增加房顫風險,與降壓藥物種類無關,但如果血壓<120/65 mmHg時,房顫風險也會增加(圖1)。近期一項隨機對照試驗評價了強化降壓對房顫導管消融術後復發的影響,結果表明強化降壓(123.2±13.2 mmHg)組與常規治療組(135.4±15.7 mmHg)的房顫複發率無統計學差異,但前者低血壓發生率和急診就診率更高。

根據上述研究證據,Harry Crijns教授總結:對於高危的高血壓患者,護士指導常規隨訪、醫療APP以及超聲檢測(心房傳導時間、左室肥厚、心房大小等)等對篩查房顫可能會有幫助。一旦發生房顫,要進行合理的降壓治療以避免腦卒中和心力衰竭等房顫併發症發生,但不建議過於激進。

「ESC 2017」房顫的預防和綜合管理

圖1

西班牙Francisco Marín教授演講的題目則是“房顫與肥胖和睡眠呼吸暫停”。基礎研究表明肥胖與舒張功能異常、炎症前狀態、自主神經張力異常以及心房擴大均相關。在人群研究中,一項大型的薈萃分析(123249人)表明肥胖可增加房顫風險達49%,且房顫發生率隨BMI升高而升高。另一項研究表明,BMI每增加5個單位,發生房顫的風險增加28%;BMI與房顫的相關性在BMI 22~24 vs 20(kg/m2)時仍然顯著。BMI不僅與自身房顫風險相關,研究表明母親BMI≥30 kg/m2,下一代發生房顫的風險增加36%。隨機對照試驗證實在房顫患者中,與對照組相比,減肥手術控制體重組房顫負擔、房顫症狀、房顫發作頻率及房顫累計時間均明顯降低。另一項長期隨訪房顫患者的隊列研究表明體重減輕和體重波動是房顫發作的獨立影響因素,減重>10%可使無心律失常生存率提高6倍,但體重波動>5%則使心律失常複發率增加2倍(圖2)。瑞典的一項肥胖人群研究同樣證實,外科減肥手術降低體重可使人群的房顫發病率降低近1/3(圖3)。

「ESC 2017」房顫的預防和綜合管理

圖2

「ESC 2017」房顫的預防和綜合管理

圖3

睡眠呼吸暫停(OSA)在成年人中患病率高達20%~25%,且常被忽視。OSA可通過代謝異常、交感張力、炎症、氧化應激及低氧等途徑引發高血壓、房顫等心血管疾病。長期的隊列研究表明,OSA是房顫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在房顫復律治療後,未治療OSA的患者房顫複發率更高,而CPAP(持續正壓通氣)治療與房顫複發率降低相關(圖4)。同樣,合併OSA的房顫患者接受導管消融治療後,CPAP治療可顯著提高無心律失常生存率(圖5)。

「ESC 2017」房顫的預防和綜合管理

圖4

「ESC 2017」房顫的預防和綜合管理

圖5

法國的Laurent Fauchier教授針對“房顫與運動的關係”展開論述。既往多項研究證實適度規律的運動能夠降低房顫發生風險。但也有研究表明,劇烈或耐力運動與導管消融術後房顫復發增多相關。而在運動員與普通人群的對比研究中也發現劇烈運動會使房顫發生風險增加3~5倍(圖6),且這種關係在年輕運動員中更加明顯,隨著年齡增加,這種負面影響會逐漸降低,可能與運動減少房顫其他危險因素相關。有數據表明劇烈或耐力運動可能與心房形態和功能受損以及自主神經張力失衡等相關,從而使房顫發生風險增加。

「ESC 2017」房顫的預防和綜合管理

圖6

目前,越來越多的目光關注到房顫的一級預防中,包括生活方式的調整、血壓控制、血糖控制、體重控制、OSA的治療及戒菸限酒等。歐洲心律學會等組織也發佈了相關的共識指導患者管理。房顫的預防和延緩是綜合管理理念的體現,不僅需要多學科醫生的配合,還包括患者教育、患者主動參與等,為患者賦能,從而提高依從性,最終改善患者預後。

心在線 專業平臺專家打造

編輯 劉倩丨美編 柴明霞丨製版 崔鳳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