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oT定義最安全動力電池 遠景AESC進入“中國時間”

“經歷了一系列跌宕起伏的“劇情”後,曾經排名全球第二,擁有完美安全紀錄的動力電池企業AESC正式被遠景集團納入麾下,全面開啟其“中國節奏”。”

4月1日,遠景集團正式宣佈,其主導組建的電池產業基金——“遠景AESC”目前已經完成對日產汽車旗下包括AESC日本、美國、英國等生產基地的電動電池業務的控股權的收購,同時收購的包括日本電氣旗下的電池電極生產業務公司NEC Energy Devices, Ltd.的全部股權。

按照最近的信息,遠景AESC和日產汽車分別持有新成立的日本控股公司的約80%和20%的股份。這樣的好處在於,AESC將繼續鎖定日產的電池採購,為未來業務開拓奠定基礎。

從去年8月中旬正式宣佈啟動收購,到現在完成全部交割,遠景集團用了不到8個月時間,這期間,遠景的收購還吸引了在新興產業投資以“快、穩、準”著稱的紅杉資本。

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

無論是對於遠景集團,還是對於AESC,都無比清楚的一點是,在全球電動汽車市場化大規模啟動前,快速高效完成雙方的整合,對於接下來在中國和全球市場的發展節奏,都至關重要。在即將開啟的第十八屆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上,遠景AESC將首次亮相,帶來最新一代AIoT動力電池產品,屆時將能全面瞭解遠景AESC入場中國後的技術方向和市場佈局。

遠景集團給出的思路是,讓手握技術沉澱和市場配套“殺手鐗”的AESC,加上來自遠景的技術賦能和中國本土化生產,重回全球動力電池第一梯隊。

AIoT定義最安全動力電池 遠景AESC進入“中國時間”

在資本快速推進的同時,由遠景主導的動力電池工廠也已同步啟動:2019年2月19日,遠景AESC中國研發製造工廠在無錫正式開工,該項目佈局NCM811生產線,三期規劃擬建總年產能達20GWh,全部投產後,預計每年可為全球超過40萬輛新能源汽車提供動力電池。

事實上,在日產旗下的AESC此前最大的痛點在於其成本競爭力上的不足,而被遠景納入麾下後,通過本土供應鏈的搭建以及本土生產的落地,能快速建立其成本優勢。

供給鏈建立已經悄然啟動,高工鋰電獲悉,從2018年底開始,遠景集團戰略層面已經在國內啟動為AESC做供應鏈的考察和篩選,為其接下來的本土化生產做準備和鋪墊。

在技術賦能上,遠景集團通過將其長期積累的物聯網及AI技術與AESC技術的結合,優化動力電池全生命週期數字化管理,通過電池數字模型的海量訓練幫助研發提升效率,最大程度提升質量,控制成本。同時,解決退役的動力電池包在拆解、檢測、分類、二次成組中的技術、安全和經濟性等痛點。

納入遠景之後的AESC,短期內更大的“野心”在於中國的電動汽車市場,作為全球電動汽車的主戰場,誰能在中國市場佔據主動權,誰就能在未來的全球市場角逐中擁有一席之地,無論是國際車企,還是動力電池企業都深諳此道。

而這,也是遠景集團快馬加鞭推動AESC落地中國的最大驅動力。

從市場配套而言,自2010年推出以來,AESC的鋰電池已為43萬輛日產Leaf(聆風)電動車提供動力,共計行駛超過40億公里,且未出現一起嚴重事故。這種安全性能與電池管理能力,將是其逐鹿中國市場的最大底氣。

從動力電池技術路線選擇來看,遠景AESC軟包+高鎳的產品組合,也準確的踩準了當下電動汽車配套的大趨勢。

AIoT定義最安全動力電池 遠景AESC進入“中國時間”

自2018年以來,基於軟包電池的能量密度、安全性能等綜合優勢,其在乘用車領域的配套明顯加速,包括外資車企、自主品牌、新勢力車企等都在積極進行軟包電池的測試和導入,可預見的是,其市場份額將在未來幾年持續增長。

GGII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電動汽車動力電池裝機量107 GWh,其中軟包電池裝機量24.4GWh,佔比已達23%,而在國內市場,軟包電池在新能源乘用車領域的佔比66.9%,不出意外,這個比例在接下來幾年的比重還將繼續增長。

軟包電池滲透率提升的同時,高鎳體系的動力電池也已經進入規模化應用臨界點,高工鋰電最新的消息顯示,包括蔚來ES6、廣汽新能源AiON.S、吉利幾何A、寶馬X1等車型上,都將搭載高鎳811體系電池。

GGII的判斷是,2019年將成為高鎳動力電池規模化應用的元年,未來幾年,產品儲備、產能規模將是考驗軟包電池企業的生存門檻。

從這個意義上講,如果在2019年實現量產,遠景AESC將會與寧德時代、LG、三星等國際第一梯隊動力電池企業站到同一起跑線上。

而站在遠景集團的視野,車用動力電池僅僅是其在能源物聯網版圖中的一部分,事實上,在過去的幾年裡,通過一系列的合縱連橫,遠景的生態邊界已經從一個智能風電科技向更大維度的能源物聯網企業蛻變。構建了全球最大的智能物聯操作系統EnOS™ ,連接協同全球5千萬個風電、光伏、儲能、充電樁、電動汽車和樓宇智能終端。高工鋰電獲悉,在新能源汽車板塊,遠景還投資過北美充電樁企業Chargepoint、新勢力造車企業威馬汽車等企業。

在這個業務板塊,AESC的加入,將以智能物聯科技賦能動力電池與電動汽車的結合,利用能源物聯網管理技術優勢實現動力電池全生命週期管理,構建起完整的電池梯次利用價值鏈。

而如果將時間和視野再放開闊,通過掌有電池資產擴大碎片化的智能應用終端,遠景集團將以AIoT優勢突破動力電池性能與應用邊界,同時讓電動汽車同能源系統有機融合,打造更多V2X智能場景,尤其是讓電動汽車為將來碎片化的可再生能源系統提供智能動態平衡,進而推動電動汽車融入其搭建的智慧能源體系。以更大的格局和架構,讓電動汽車與電網、家、樓宇、城市的融合,實現清潔能源的諧奏,才是遠景的更大願景。

而這似乎也契合了遠景CEO張雷的為遠景AESC設定的願景:運用先進的智能技術,重新定義動力電池的未來。通過可再生能源技術,人工智能,物聯網和動力電池的融合,將加速推動告別化石能源時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