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燃料電池,“明天”會更好

新能源汽車最有前景的發展方向是什麼?

純電?混動?都不是,是氫燃料電池!

氫燃料電池,“明天”會更好

▲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萬鋼力挺氫燃料電池

去年,豐田的氫燃料電池車Mirai,得到訪問日本的領導人蔘觀點贊。同時,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萬鋼也多次表態,力挺氫燃料電池車,在他看來,國家應及時把產業化重點向燃料電池汽車拓展,並且應該把氫作為能源管理,而不是“危險化學品”對待。在汽車圈內外,也曾掀起了一波關於氫燃料電池的熱議。

氫燃料電池,“明天”會更好

與之呼應,近年來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在中國快速發展。包括上汽、東風、宇通、福田、吉利、長城和濰柴等40 餘家整車企業和發動機企業積極佈局。

今年的上海車展上,不僅豐田Mirai,現代NEXO兩大量產氫燃料電池車型都閃亮登場。與此同時,福田汽車、上汽大通、一汽紅旗、眾泰汽車、東風汽車、格羅夫汽車、漢騰汽車、愛馳汽車和慶鈴汽車都紛紛展出了氫燃料電池汽車。

氫燃料電池,“明天”會更好

氫,在元素週期表中位於第一位,廣泛存在於自然界中。氫氣具有能量密度高、來源廣泛、零碳排放等諸多優點。氫能是實現全球減排目標和能源變革的重要途徑,被國際上公認為新能源汽車的終極方向。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氫燃料電池相對於純電動驅動更具優勢,加氫只需要數分鐘,而續航里程可以達到上千公里,更符合消費者的用車需求和習慣;此外,氫燃料的可控性和可塑性都更強,也更環保。

實際上,作為新能源汽車主要技術路徑之一,氫燃料電池汽車在《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中國製造2025》《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等重要戰略綱要中,均被確認要大力發展。然而,儘管目前已經有不少自主品牌開始發力氫燃料電池技術,中國在這項技術方面仍然有“課”要“補”。例如,燃料電池的壽命以及儲氫容器的壓力水平,都只有國際先進水平的一半……

氫燃料電池,“明天”會更好

值得欣慰的是,在安徽六安這個遠離喧囂的地方,一群懷著理想的汽車人們正在不懈努力。

曾供職於江淮、奇瑞、華泰的車壇老將王朝雲,在2017年初離任華泰汽車副總裁後,出人意料地選擇了氫燃料電池作為創業方向,創立了安徽明天氫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五十歲再創業,這份熱情和執著,不僅展現出這位車壇老將對氫能民用化的熱情,更是他對自己人生道路的再挑戰。

以王朝雲在汽車行業積澱30多年的資歷,在北上廣選擇一家成熟的車企,當個總經理、副總裁毫無困難;到投資機構忽悠一圈,用PPT講一講故事,拉起一支“造車新勢力”也完全不在話下。可他為什麼偏偏選擇了露臉機會不多、技術困難不小的氫燃料電池?

“如果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你不會想到氫燃料電池。純電動路線的真正毛病就是,眾多企業帶著短期利益的強烈企圖心。”王朝雲說,“氫燃料電池可能開始你會活得很苦,但是放眼三年、五年是可以解決的。”

氫燃料電池,“明天”會更好

經過不懈努力,安徽明天氫能已經取得了不小的成績,而就在4月25日,又有好消息傳出——安徽明天氫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院士工作站揭牌儀式在六安大學科技園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衣寶廉、市長葉露中共同為工作站揭牌。

氫燃料電池,“明天”會更好

衣寶廉院士,是我國化學研究領域的傳奇人物——作為中國氫燃料電池研究的開拓者之一,他自20世紀60年代起致力於燃料電池研究,在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歷程中,歷經我國氫燃料電池發展的三次浪潮,見證了我國燃料電池研究開拓發展、追趕超越的全過程。

在對於氫燃料電池的熱情上,衣寶廉院士和王朝雲有著很多共同點。

20世紀70年代末,燃料電池研發工作由於國家總體計劃的變更而中止。中國燃料電池的研究及開發工作進入了低谷。“我是一個死心眼,我認為燃料電池對國家有用,我們不應該都不做,所以我就留下來了,”低谷中,衣寶廉絞盡腦汁地找經費、找項目,他的努力,讓燃料電池的研究項目得以延續發展的同時,培養和儲備了一批優秀的科研人才。甘坐科研冷板凳!這是何種堅定的毅力?

進入21世紀以來,衣寶廉更不斷探索讓燃料電池從實驗室裡模型研究到產業化、規模化的探索前行。這一次與安徽明天氫能攜手,將推動中國氫燃料技術進一步前行——院士工作站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為依託,以產學研合作項目為紐帶,在衣寶廉院士及其研究院團隊協同合作下,對氫能及氫燃料電池技術等進行深入研究與開發並實現產業化推廣應用。

氫燃料電池,“明天”會更好

在座談會上,衣寶廉院士就安徽明天氫能公司發展提出指導性意見和建議,他說從國家能源安全和環境保護的角度,我國一定要發展新能源戰略。新能源中純電動汽車有著行駛里程短,充電時間長等問題,燃料電池是最好的解決方案。明天氫能在燃料電池產業化中做的非常好,一定要保持優勢,不斷創新。

氫燃料電池,“明天”會更好

與此同時,安徽明天氫能也得到了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出席會議的600人名單中,六安市四大班子成員全部參加,由此可見一斑。

六安市長葉露中還在會上介紹說,他剛剛旅行六安時,也曾對氫燃料電池有過疑惑,為此,身為市長的他還曾悄悄暗訪了明天氫能公司。“悄悄去企業看了一下,確實聚集了一批有情懷、有想法、有追求的人,在搗鼓燃料電池,我當時主要的感覺,就是精神很感人,他們這些人如果說啥事不幹,回到各自的崗位上,日子過的比我們今天還好。但是人呢,總得搗鼓一些事來,就聚集了這些人來搞燃料電池。”

從此以後,葉露中市長就成為了氫燃料電池的支持者,他表示,氫燃料電池應該是一個先導性的產業,5-10年內可能見不到GDP、見不到稅收,但是六安的氫燃料電池能和全國其他任何一個地方齊頭並進,對於六安來說,這是非常難得的機遇。“我們有什麼產業,跟世界上的先進水平在接近?跟全國的先進水平在並跑?如果說有,那就是明天氫能!”葉露中市長堅信,氫燃料電池“會給六安一個未來”。

氫燃料電池,“明天”會更好

明天氫能核心技術來源於兩支“國家隊”,中科院大化所和同濟大學。中科院大化所是燃料電池國家科研責任單位,有著50年的研發歷史。同濟大學是最早從事燃料電池系統研發和應用的國家級責任單位,研發的系統應用於奧運會、世博會示範運營車輛,系統成熟穩定。

在六安市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在大連化物所和上海同濟大學的技術支持下,明天氫能目前已經達成了不少成績。

比如,明天氫能已經掌握了氫燃料電池電堆、空氣供應系統、氫氣供應系統、水熱管理系統和控制系統的多項核心技術。並與大化所、同濟大學聯合開發了燃料電池系統過程工藝、電堆裝配工藝、電堆測試工藝、金屬雙極板衝壓工藝、金屬雙極板激光焊接工藝、MEA生產工藝、電堆活化&測試工藝及燃料電池系統測試工藝等八大工藝,在國內處於領先。

氫燃料電池,“明天”會更好

明天氫能的燃料電池產品具備體積小,質量輕,結構堅固的特點,體積比功率3.0kW/L,接近豐田3.1kW/L,最高效率超過60%。

同時,它還具有高集成度,結構緊湊,故障點少,可維修性強;動態響應快,符合全功率型燃料電池乘用車使用要求;環境適應性強,存儲溫度零下40-80℃、工作溫度零下20-70℃,環境適應性好,適應高原環境等特點,特別是在以往國產氫燃料電池的短板耐久性方面,更是達到了使用超過一萬小時,功率衰減小於10%的國際先進水平。

同時,在應用層面,明天氫能在燃料電池汽車領域,已與安凱汽車、奇瑞汽車、南京金龍、廣汽集團、一汽集團等重點汽車企業建立了產品技術合作關係——隨著20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調整,明天氫能公司針對中重型卡車、乘用車需求,已預先完成大功率、長壽命電堆及系統的開發工作。結合高性能金屬雙極板電堆與先進的系統集成設計,能為客戶提供更優質和可靠的產品。

氫燃料電池,“明天”會更好

氫燃料電池,“明天”會更好

明天氫能還正在當地興建700畝氫能產業園與安徽省第一家加氫站,並且已經開發出30千瓦、60千瓦和80千瓦的氫燃料電池系列產品,能夠滿足包含通訊指揮車、氫燃料環衛車、氫燃料客車、軍用氫燃料車在內的各種商用車,以及燃料電池乘用車的電池需求,明天氫能還計劃與合作伙伴在安徽省3年內建設38座加氫站, 滿足2000-2500臺氫燃料汽車運營。

一個萬套級的燃料電池自動化生產線也正在建設當中,有望在今年建成。2022年,還要實現10萬套級電堆及系統生產能力,核心零部件工廠全 面投產;2028年形成30萬套產能,完成產業鏈佈局。

氫燃料電池,“明天”會更好

王朝雲領銜的“明天氫能”,正在以汽車燃料電池製造應用為突破口,推動中國燃料電池產業向前發展。種種跡象表明燃料電池產業化進程正在加速,而掌握國內最先進技術、擁有國內唯一的萬臺級電堆製造工廠的“明天氫能”,已在新能源產業的未來競爭中搶佔先手優勢。

當年在安徽明天氫能的奠基儀式上,王朝雲曾說:“明天氫能公司首先要做到六安第一、然後做到安徽第一、再做到中國第一、最終世界一流!”

豪言壯語,正在一步步成為現實!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