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聚新動能 築就新高地——宣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系列報道之一

新能源 經濟 投資 基金 宣城日報社 宣城日報社 2017-11-06

金秋,總會有特別的期待。

2016年9月,我們走進宣城經濟技術開發區,見證了“新能源之光”綻放的光華;今年10月,還是這樣的秋天,我們再次走進開發區,一連串的驚喜,又撲面而來。

看,這是益佳通電池的生產線——高精尖的設備正在運轉,高新範兒的車間有序運行,高端電池產品剛剛下線;

看,這是華威銅箔的建設工地——6臺塔吊忙個不停,施工車輛川流不息,穿著雨衣的工人冒雨緊張施工;

看,這是賽德齊瑞生物科技的新廠房——新改造的車間寬敞明亮,一臺臺嶄新的生物化學設備在調試生產,一批新入職的員工在接受培訓……

在這個打造“四個特色之城”的主陣地,在這個建設美麗新宣城的主戰場,發展新動能正快速積聚,產業新高地正拔地而起!

趕超的成績單——

今年以來,市經開區積極推動“落實五大發展行動計劃、打造四個特色之城”落地生根,轉型升級提速,創新驅動更強,交出了一張表現優異的成績單。

主要指標逐個數:1-9月,實現工業增加值11.2億元,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18.4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5億元,其中工業固定資產投資21億元;實現財政收入7.7億元;億元以上項目實際到位省外資金46.2億元,實際利用外資8740萬美元。

增幅位次排排看:1-9月,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7.8%,財政收入增長26.4%,地方財政收入增長21.8%,四項指標增速居全市第一。

招商引資新進展:新簽約項目68個,協議引資103.2億元;其中,億元以上項目26個,5億元以上項目6個,10億元以上項目1個。北京賽德麗新能源、上海雍基超鏡面輥生產、廣東盈博萊隔膜材料、鴻路鋼構綠色智能製造基地、日本吉良小型高速高精度加工中心等一批億元以上項目落戶。

項目建設進度快:新開工工業項目33個,新竣工工業項目18個,新投產工業項目24個。宣城科技園二期項目建設標準化廠房5.6萬平方米,基礎設施現已完工,即將投入使用,三期、四期即將啟動建設;為華威銅箔、鴻海裝備、金鴻廚具、恆皓汽配等4個項目代建的16萬平方米廠房,正加快建設中;鼎連混煉膠項目已建成,第一條生產線已正式生產,第二條生產線進行試生產。

積聚的新動能——

5月19日,北京賽德麗新能源產業項目成功簽約,鋰電池正極材料磷酸鐵鋰生產新基地啟動建設;

7月7日,廣東盈博萊電池隔膜生產項目成功落戶,鋰離子電池隔膜生產基地啟動建設;

以鋰電池為代表的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園,已完成規劃設計圖紙評審,將於下月開工建設……

至此,市經開區已形成一條完整的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鏈,擁有規上新能源企業10家。

安徽益佳通電池,就是這條產業鏈上的重要一環。對於這家汽車動力鋰電池行業的領軍企業而言,今年喜事連連。

6月20日,益佳通舉行“聚能起航、助力宣城”動力電池投產儀式。4條單體生產線現已投產兩條,預計今年產值約1.8億元,明年將達到7億元以上。

8月中旬,與揚州亞星客車聯合研發推出的兩款純電動公交車通過《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第299批)的車輛新產品公示……

公司副總經理楊雲求喜上眉梢,“今年我們有6款汽車電池通過工信部備案,與安凱汽車、亞星客車、星凱龍客車等國內知名大巴生產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明年訂單更多啦!”他說,從深圳搬遷至宣城經開區,“這一步太對了!”

從簽約到落地,從開工到投產,益佳通項目不僅創造了令同行讚不絕口的建設速度,更成為一個“以企引企”的典範。

名列鋰電池負極材料全球第一的貝特瑞新能源材料,同樣來自深圳。總經理嶽敏正是應邀參加了益佳通投產儀式,親眼見證了市經開區服務企業的高效與誠意,明確了要將鋰電功能材料、華東地區研究院及公司生產基地整體搬遷至宣城的意向,前期工作人員已入駐經開區。

正在緊鑼密鼓建設中的華威銅箔,是“補鏈”的關鍵環節。這個總投資22億元的項目建成後,將年產5萬噸鋰電銅箔和3萬噸覆銅板銅箔,成為高端動力汽車柔性銅箔生產基地。

去年10月簽約以來,一直以“加速度”推進。市經開區建設局承擔了11萬平方米的訂製廠房代建任務,工程師董哲負責跟進這個項目,“廠房設計要求很複雜,一幢廠房就要打2008根樁,三層每一層都要安裝行車。”從今年6月起,工地就沒歇過一天,“10月1號早上6點,我們就開工了,近期雨天多,大夥都穿著雨衣冒雨作業趕工期。”

業主方代表黃烈群對速度非常滿意,“基礎設施建設進展良好,預計年底能完成封頂,明年5月就能建成投產了!”為了配合建設,他主動把預訂的9月28日的機票退了,堅守到9月30日晚上才返程。

“一切服務於項目需求,從代辦審批程序到‘量身訂做’代建廠房,是我們服務環節的延伸。”在建設局局長卜應華看來,這是訂製廠房的出發點,讓企業能夠拎包生產,大大縮短建設工期,節約前期投入成本,促進項目儘快達產見效。

新動能積聚,新動力強勁。截至9月底,市經開區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實現產值6億元,增長231%,佔工業總產值的11.5%,正逐步成長為拉動工業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引智的新空間——

9月28日,又一個新項目——浙江數問高端特檢分子檢測項目,落戶宣城科技園。

此舉意義不凡,不僅實現了宣城經開區分子診斷行業零的突破,也是“向蘇浙對齊”結出的新成果。負責人張以哲博士是國家“千人計劃”、浙江“千人計劃”專家,他有雄心壯志:以行業領軍地位,在宣城構建起規模化的產業集群和上下游產業鏈條。

在簽約儀式上,副市長、市經開區管委會主任牛傳勇表示,“向蘇浙對齊、在全省爭先,我們的重點就是要通過更具吸引力的政策,引進技術和產品在國際國內都領先的高科技企業,引進高層次創新團隊、高技能科技人才,讓這裡成為招才強磁場、引智新空間。”

去年市經開區引進科創團隊14個,有6家團隊成功入圍2017年省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

日千畝農業航空科技陳銘團隊就是其中之一。

這家於8月正式投產的智能電動農用無人直升機製造企業,擁有以陳銘教授為核心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技術團隊。

公司負責人汪正亞很自豪,“這個項目有北航的多名博士、碩士參與,目前是國內研發能力最強、生產規模最大、功能最全、工藝流程最先進的,工業級農用無人直升機研發基地和生產基地,今年產能預計2000臺。”

他看好前景,“基地要做長產業鏈,從銷售直升機到開展飛防服務,未來在宣城組建華東地區最大的飛防公司,積極參與到智慧農業建設中。”

在“讓藍天為我們所用、讓科技為農業所用、讓創新為農民所用”的標語下,一臺臺嶄新的農用無人直升機已組裝完畢,即將飛向藍天、飛往田野……

科技引領、創新驅動。市經開區招商局副局長張增華介紹,“我們重點關注蘇浙地區的高新產業園,正積極對接蘇州生命科學產業園、吳江高新技術開發區,收穫頗豐。”愛科機器人姚斌團隊、九隻鴨健康科技周勝團隊、瑞傑賽爾生物科技柴人傑團隊、浩天新能源汪愛英團隊、鐵總智能裝備張光明團隊……接踵而至。每一個團隊帶來的不僅是新項目,更是新創意、新產業!

10月12日,宛陵科創城項目正式啟動,對於市經開區而言,這裡將成為一個令人矚目的創新高地、匯聚智慧的創新平臺……

服務的新高地——

今年8月,一本全新的《宣城經濟技術開發區企業登記、項目建設流程導引手冊》,出現在投資服務中心的辦事大廳。33項流程,每一項都標明瞭受理單位、工作內容、提交材料、工作時限和聯繫電話。

“真心實意從企業需求出發,贏得客商對投資環境的認可,打造服務新高地,才是以商招商、以企引企的基礎。”中心主任吳凌雲介紹,今年中心服務的創新之舉是做好“加減法”。

“加”上的有這些:每個項目加一名專辦員,職責明確,“只要項目定了幹,一切手續我來辦”;每個重點項目建一個微信群,對項目進度和問題,及時反饋、動態跟蹤、即時問效;還上線運行了“投資服務中心微信服務號”,作為網上辦事指南,所有流程都可在線查詢,外來企業生活、經營、商務、建設等配套服務一一詳細說明。

“減”去的是負擔:一本《導引手冊》在手,流程一目瞭然。中心正開發電子證照共享雲平臺,以信息化手段“減證便民”,減少企業必須提供的要素資料、減少不必要的重複舉證。

服務全方位,服務無止境。中麟藥械項目建設過程中,中心不僅協調解決了前期辦公場所、高管住宿等問題,還主動幫助企業與高校聯繫開展產學研合作,配合做好向藥監部門的申報工作。

在金融服務上,市經開區邁出的步伐更大。先後設立1號重點產業投資、2號產業投資引導、3號產業發展引導和4號天使投資“四項基金”,扶持企業做大做強。

市經開區金融服務中心主任湯曉峰認為,“投放的基金,引導作用十分明顯、撬動效應正在放大。”1號基金,分別對中鼎動力和益佳通進行1億元和2500萬元的股權投資;3號基金,對87家企業兌現用電補貼、設備補貼、發展專利等各類獎補資金1.1億元;4號基金,對8個申報2017年省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通過股權投資方式給予5800萬元資金扶持。

為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題,市經開區為33戶企業擔保貸款1.67億元,還發行了3億元小微企業增信集合債券,向旭峰電容器、裕隆模具等符合條件的企業發放委貸3840萬元。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以來,通過資產回購、重組續建、破產拍賣、企業對接等方式,開發區盤活了原納桑電子、星亞車業、迪尼威服飾等“殭屍企業”和停建項目地塊共10處,盤活閒置土地663畝,利用盤活地塊招引衡孚電子科技、愛維邁德醫療用品等新項目12個。

投資3億元的“新三板”掛牌企業,來自上海松江的鷹峰電子科技,在市經開區的協助下,購置金達利液壓閒置廠房。從簽約、搬遷到投產僅用4個月,創造了產能轉移的非常速度,今年預計實現產值近億元。

這個服務新高地,釋放的吸引力愈來愈強——10月8日,中澳新能源材料與器件研發中心項目正式簽約;10月12日,全國最大的太陽能薄膜生產企業漢能集團落戶經開區……

積聚新動能、築就新高地,2017再看市經開區,“產業轉型、創新驅動、產城一體、共享富民”四個新區建設,快馬加鞭、氣象一新。在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宣城經濟技術開發區正樹高目標、拉昇標杆,朝著“承接產業轉移和對外開放的新高地、改革創新的先行區”目標,奮勇前行!

(本報記者 李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