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中國和英國的核電生意

新能源 英國 中國核電 核技術 界面新聞 2017-04-03

在近日舉行的“2017英國民用核能展”間隙,面對不時上前交談的中、英、法方核能業代表,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廣核)副總經理鄭東山,用漢語、英語和法語三種語言,自如切換應答。

這正如他所代表的中廣核在英國民用核能市場所處的角色——既因首次進入英國市場而備受關注,又需在具體項目推進中,以英國新建核電站欣克利角C為跳板,最終實現中國自主研發的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落地英國,並向第三方市場擴展。

“我們先在英國建EPR(歐洲先進壓水堆,法國三代核電技術),之後再落地‘華龍一號’,”鄭東山對界面新聞記者說,“今年1月,針對廠址條件、技術審查等工作流程已經啟動,這是中國核電技術首次出口至發達國家。”

“在欣克利角C項目中,我們目前已經移走了280萬立方米的岩石和土,第一階段工作已經完成50%,正在配套一部分設施,”法國電力集團(下稱法國電力)核電新機建設專職董事漢弗萊·卡杜克-哈德森(Humphrey Cadoux-Hudson)在上述展會的論壇中稱,“‘華龍一號’技術一旦啟用,我們將開啟合作的新篇章。”

入局

2016年9月15日,中國擬佔股約1/3的英國欣克利角C核電項目,獲英國政府批准。這意味著,中國核電企業正式進入英國核電市場。

作為全球率先發展民用核電的國家,1956年末,英國建成投運世界首座商用核電站,並開始領跑全球。此後,由於北海油氣的大規模開發、核電企業的全面私有化以及切爾諾貝利核事故影響,英國的核電發展進入停滯。

目前,英國約20%的電力由核能提供。英國2003年發佈的《能源白皮書》預測,隨著在運的大部分機組陸續到達設計壽命,逐漸退役,2025年英國將只剩下一座核電站。此外,英國於2008年通過的《氣候變化法案》還提出,到2050年,英國溫室氣體排放量需在1990年的基礎上減少80%。

在減排及未來國內電力或存缺口的雙重壓力下,英國決定重啟核電。2008年,英國政府發佈了《核能白皮書》,正式宣佈重啟核電建設。

在英國新建核電項目的8個場址中,法國電力集團擁有5個場址,英國地平線核電公司(Horizon)擁有2個場址的投資權,核時代公司(NuGen)擁有1個場址的投資權。

目前,英國核行業擁有超過40億英鎊(約合345.59億元人民幣)營業額。業內保守估計,英國計劃新建核能的市場價值約為600億英鎊(約合5183.82億元人民幣),未來十年將吸引150億-180億英鎊(約合1295.96億-1555.16億元人民幣)的額外投資。

為了促進新項目的審批,英國的核監管機構核監管辦公室(ONR)和英國環境局(EA)推出了通用設計評估制度(下稱GDA),對英國建設核電站所採用的技術進行預評審。

最終,阿海琺和法國電力聯合開發的英國EPR壓水堆技術(UK EPR)於2012年12月通過了GDA評審,成為四種提交評審申請技術中唯一獲得通過的技術,獲得了核監管辦公室頒發的設計驗收證明(DAC)和英國環境局頒發的設計可接受證明(SoDA)。

不過,由於新核電站的投入巨大,法國電力並未能在計劃內獲得新的投資者加盟。這也使中國企業看到了機遇。

2013年初,中廣核加入法國電力主導開發的欣克利角C項目的談判溝通中。2015年10月,中廣核牽頭的中方聯合體與法國電力簽約,雙方將共同出資在英國欣克利角C核電站建設兩臺EPR技術核電機組。中廣核與法國電力分別佔項目33.5%和66.5%的股份,

欣克利角C核電站是英國近三十年來新建的首座核電站,也是全球最昂貴的核電站,項目的建造成本預計達180億英鎊(約合1555.16億元人民幣);建成後,可滿足英國7%的電力需求。

2016年9月,英國政府正式批准了該項目。同月,中廣核和法國電力與英國政府同步簽署了欣克利角C項目收入及投資保障等政府性協議,並完成了相關公司的股權交割,項目實質性啟動。

這也意味著,英國在欣克利角C的建設中,選取了法國的技術和中國的資本。此外,根據協議,中廣核還將與EDF在塞斯維爾C、布拉德維爾B項目展開合作。

其中,布拉德韋爾B項目將由中廣核主導、法國電力參與,雙方在開發階段的投資將分別佔66.5%和33.5%的股份,並在通過GDA審查後,採用 “華龍一號”技術。

“華龍一號”技術由中核ACP1000和中廣核ACPR1000+兩種技術合併而來,是中國自主研發的三代核電技術。這一技術採用“能動和非能動相結合”的安全設計理念,採用177個燃料組件的反應堆堆芯、多重冗餘的安全系統、單堆佈置、雙層安全殼等。

從融合方案之初,“華龍一號”就被定位於“出口國外的核電技術”。但想要將“華龍一號”落地英國,GDA則是先決條件。

2017年1月10日,英國正式受理“華龍一號”的GDA申請。按照中廣核的計劃,將以廣西防城港核電3號機組為參考電站開展GDA,力爭用5年時間通過審查。

廣西防城港核電3號機組在“華龍一號”的出口進程中扮演重要作用。它將裝配中廣核版的“華龍一號”機組,成為英國布拉德韋爾B項目的參照。

核供應鏈機遇

“欣克利角C項目採用法國EPR技術,供應鏈訂單主要被法國核能巨頭阿海琺以及其供應商掌控。”英國核電站儀器儀表供應商Delta Controls總監克里斯·韋伯恩(Chris Webborn)對界面新聞記者說。

“對於新建核電站,供應鏈的市場空間巨大,在核供應鏈中掌握更多份額,帶給企業的將是直接的經濟利益。”曼徹斯特核能特使、英國著名工程企業核能事業部中國區經理、旅英華人核電專家智升科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

鄭東山也在前述論壇的主旨演講中表示:“我們認識到,要在英國核領域取得成功的關鍵,包括供應鏈和技能兩個因素。”

核供應鏈包括核電工程支持、設備組建、系統供應、供應鏈管理等眾多領域。目前,在供應鏈方面,中、英兩國的企業正在與法國商談,在欣克利角C項目中,納入中英兩國的供應商。

“法國企業已經與中國廠商合作多年,我們希望會有一部分設備可以隨法國電力進入到英國新建核電項目中。”上海市核電辦公室副主任金玉敏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

上海是中國三大核電裝備製造基地之一,也是中國最早開始核電工程設計、設備製造和為核電建設提供服務的地區。先後組織研製成功設備,佔秦山核電站全部設備的50%,並在第四代核電技術清華大學高溫冷氣堆項目中,組織設備製造。

然而,現實的情況正如韋伯恩介紹的那樣,欣克利角C項目實際能提供給中英企業的機會極為有限。

金玉敏亦表示,由於欣克利角C項目採用法國EPR技術,其中80%裝備供應法方不進行招標,所以中國企業在這個項目的設備供應機會已經很少。據其所知,上海僅有凱泉泵業隨法國電力進入了欣克利角C項目。

“英國企業參與的程度同樣有限,希望未來英國企業能聯手中國企業搶得一些訂單。”金玉敏說。

為此,中英兩國開始在供應鏈合作中,尋求互惠互利的方案。英國核能先進製造研究中心董事總經理安迪·斯托勒(Andy Storer)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英國在民用核能領域技術經驗豐富,資源核人才眾多,其在供應鏈的能力開發中,可以幫助中廣核更好地與英國市場聯繫起來,理解英國市場的運作方式,以及英國核能的標準、認證等工作。

此外,中英還可以通過聯合開發技術,幫助中國企業通過英國的GDA評審。安迪認為,“華龍一號”正處於認證過程中,英國企業可以提供很多的信息給中廣核,讓中廣核“華龍一號”在認證的過程可以走得更順暢。

在新建核電項目做成熟後,中廣核還可以逐漸參與核電站的運營、服務以及核電站的退役等業務。“如果能做到這一步,這將為中、英企業帶來巨大的收益。”安迪說。

金玉敏認為,隨著後續項目(布拉德韋爾B項目)的推進,“華龍一號”技術的落地,中國話語權將越來越大。

國家核電技術公司一位高管對界面新聞記者介紹稱,英國市場主要是中廣核在參與,他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尋找機會,國家核電有很大希望獲得土耳其的新建核電項目。

在他看來,隨著項目的推進,中國核電技術未來將能帶動80%的中國裝備製造企業一同“出海”。

“中國核電‘出海’大多采用融資項目工程總承包模式(EPC+F),若中廣核在英國布拉德韋爾B項目上取得成功,將成為中國在海外補考資金墊付,僅憑技術優勢,實現的核電項目,全球市場範圍內將更具有說服力,”智升科說,“因此,中方企業都在與英國供應鏈對接,做好當前項目。”

共拓市場

繼高鐵“出海”後,中國計劃將核電技術出口至海外,打造成為“國家名片”。英國供應鏈企業也看中了這樣的機會,它們正在尋求同中國企業的合作,以期共同打入第三方市場。

“核電是一個真正具有全球影響力的行業,”英國國際貿易大臣利亞姆·福克斯(Liam Fox)在上述會議的主旨演講中稱,“現今全球31個國家擁有447個商用核反應堆,這能夠滿足全球11%的電力需求。目前全球有60個反應堆正在建設中。”

但在福克斯看來,這僅是一個開始,未來還將有更多的新建核電計劃出現。他預測,在未來20年,全球民用核能投資將超過9300億英鎊(約合8.03萬億元人民幣)。

英國地平線核電公司首席執行官鄧肯·霍桑(Duncan Hawthorne)在其主旨演講中認為,沒有任何一個實體能夠獨立完成新建核電站的任務,因此展開合作勢在必行。

“核工業能為英國提供數以萬計的就業機會,將成為英國的重要收入來源之一,”福克斯介紹,“英國既能出口核專家,也可以通過新建的核項目為全球核產業提供市場。”

曼徹斯特投資發展署商業發展部總監丹·斯托勒(Dan Storer)表示,除了中英企業在雙方市場進行合作外,中英兩國公司還可以去到第三方市場,例如“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行合作,包括讓英國一些供應鏈企業參與中國的大項目。

羅爾斯·羅伊斯公司核能高級副總裁大衛·奧爾(David Orr)認為,中英雙方在核能領域具有各自不同的優勢。從規模上講,中國核能市場為全世界最大,這給中國的公司帶來包括連續性、技能、規模等優勢。

英國市場是少數的幾個規模化發展核能的西方市場。“英國的弱點是近30年沒有新建核電站,但英國的強項是在整個核週期上,包括安全、關鍵系統、核電站退役和廢物管理等領域,”奧爾說,“中英企業可在不同的領域為對方去增加價值。”

鄭東山在中廣核工作坊發言時表示,中國30年前開始建設大亞灣核電站,提出至少有1%的技術為自主研發,但那時幾乎所有技術都從英、法進口,現在英國則大力推動與中國在供應鏈上的合作。

“中國在核項目上確實是全球最大的市場之一,但中英企業不僅可以在英國的核項目上開展合作,也可以通過合資企業、聯合體等夥伴關係,為其他國家去提供服務。”他說。

不過,在智升科看來,中國核電企業在走出去的過程中,特別是走向英國市場時,儘管不缺硬實力,但在軟實力方面還需努力。“在英國充分競爭的自由市場經濟中,中企能否快速適應市場機制、進行有效決策的挑戰性很大,”他說,“中國的監管是條款式的,但英國卻是以目標為導向,不熟悉監管環境會導致應對措施欠缺。“

作為中廣核的高管,鄭東山也深感責任重大。當被論壇主持人問及何事會讓鄭東山夜不能寐時?鄭東山回答,主要是關於形象、聲譽和信譽的問題。

“有些不熟悉我們的合作伙伴,甚至擔心我們是否會付錢,這是可信度的問題。”他說。

【特寫】中國和英國的核電生意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