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飛集成:一季報業績下降不影響17.5億定增

新能源 成飛集成 新能源汽車 能源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5-28
成飛集成:一季報業績下降不影響17.5億定增

每經記者 謝宏辰 每經編輯 張海妮

5月17日,成飛集成(002190,SZ)公告稱,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申請獲得證監會發審委通過。不過,由於公司第一季度的淨利潤相比去年同期出現較大幅度下降,因此成飛集成於5月24日晚間發佈了一則《關於2017年第一季度業績變動事項及不影響非公開發行股票的提示性公告》,對第一季度業績變動事項作出說明。

鋰電池銷售額大幅下滑

成飛集成在5月24日的公告中稱,受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調整、重新申請新能源汽車推薦目錄、公司產線改造及公司目前鋰電池產品結構4方面因素的影響,一季度公司鋰電池、電源系統及配套產品的收入及毛利大幅下降。

今年一季度,成飛集成實現營業收入3億元,同比增長11.47%,但同期公司實現的歸屬於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卻僅為504.74萬元,同比下降55.35%,在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55.91萬元,同比下降106.84%。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從成飛集成公佈的2017年第一季度分產品銷售收入、毛利情況及同比變動的情況來看,公司一季度淨利潤的大幅下降與鋰電池、電源系統及配套產品在一季度的銷售情況頗為相關。

公告顯示,2017年1~3月,成飛集成的鋰電池、電源系統及配套產品實現收入5447萬元,相比去年同期下降73.98%;同期鋰電池、電源系統及配套產品的毛利為1624萬元,相比去年同期下降76.10%。

對此,成飛集成表示,由於公司控股子公司中航鋰電主要產品的應用領域為以客車為代表的新能源商用車,因此受下游新能源客車產銷量大幅下滑影響較大。同時,由於2017年第一季度工信部公佈的第1批、第2批車型目錄中,中航鋰電無產品配套車型進入車型目錄,受此影響,2017年第一季度,公司鋰電池業務已實現的銷售收入主要來自於海外銷售及部分軍品業務,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基本未實現銷售。

一季度的業績情況並未影響成飛集成的募資計劃,目前,公司的非公開發行股票方案已經獲得證監會發審委通過。根據成飛集成今年1月修訂後的定增方案,公司擬募資17.5億元,其中13.5億元將用於中航鋰電產業園三期鋰電項目。

保薦機構也出具了意見,認為截至保薦機構核查意見出具日,成飛集成控股子公司中航鋰電車型目錄申請工作已取得階段性進展,產線改造工作階段性完成,從2017年二季度起,中航鋰電鋰電池銷售訂單及收入正逐步恢復。長期看,新能源汽車補貼新政所帶來的短期業績影響因素不會對發行人以後年度經營業績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未來將向乘用車企業供貨

值得一提的是,《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此前在與業內人士交流中瞭解到,新能源汽車補貼新政出臺後,新能源客車的銷售受到較大沖擊,而乘用車受衝擊較小。同時,在業內人士看來,新能源乘用車也是未來行業的發展方向之一。

對此,成飛集成也坦承,新能源汽車補貼新政按車型類別影響來看,無論退坡幅度,還是產品技術標準提高,對客車的影響都相對較大,對乘用車影響相對較小,而公司目前鋰電池產品技術路線以磷酸鐵鋰為主,90%以上產品配套新能源客車。

那麼,未來成飛集成是否會向乘用車領域進軍呢?

5月25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成飛集成證券部,公司一位工作人員表示,雖然目前公司的主要客戶是新能源客車企業,但公司在新能源乘用車方面也有佈局,公司的江蘇二期項目主要以三元材料為主,用於新能源乘用車。另外,公司的江蘇一期項目也有一半是生產三元鋰電池的,主要用於新能源乘用車,目前正在調試和試生產。

成飛集成公告表示,公司的三元鋰電池產能主要集中在中航鋰電江蘇產業園建設項目一期、二期工程,預計到2017年下半年才能逐步釋放產能。成飛集成還預計,公司2017年1~6月的業績仍將出現同比下滑。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