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怕黑嗎?——學會直面孤獨,是一種能力'

心理學 精神病 大學 睡姿定了你明天的髮型 2019-08-20
"

最近在思考有關孤獨的問題。

我曾經認為自己是一個很孤獨的人,一個人去看電影,一個人去醫院,在微博上看到一家很好吃的餐廳,一個人坐兩個小時的地鐵去吃一碗麵。

"

最近在思考有關孤獨的問題。

我曾經認為自己是一個很孤獨的人,一個人去看電影,一個人去醫院,在微博上看到一家很好吃的餐廳,一個人坐兩個小時的地鐵去吃一碗麵。

你怕黑嗎?——學會直面孤獨,是一種能力

晚上睡不著覺,翻開微信劃來劃去,想找一個人聊聊天,不知道應該找誰;想著發條朋友圈,打了幾行字又刪掉,放下手機,黑暗如潮水般湧來,那一剎那覺得自己真是孤獨到骨子裡。

但是也有很開心的時候,跟朋友一起出去吃飯,也能有說有笑;在網上認識的陌生人,竟然也可以聊得很投緣,我時常感到迷惑,自己並不是社交恐懼症,也不是沒有好朋友,為什麼還是常常會有孤單的感覺?

今天,我們來聊聊,關於孤獨的一切。

"

最近在思考有關孤獨的問題。

我曾經認為自己是一個很孤獨的人,一個人去看電影,一個人去醫院,在微博上看到一家很好吃的餐廳,一個人坐兩個小時的地鐵去吃一碗麵。

你怕黑嗎?——學會直面孤獨,是一種能力

晚上睡不著覺,翻開微信劃來劃去,想找一個人聊聊天,不知道應該找誰;想著發條朋友圈,打了幾行字又刪掉,放下手機,黑暗如潮水般湧來,那一剎那覺得自己真是孤獨到骨子裡。

但是也有很開心的時候,跟朋友一起出去吃飯,也能有說有笑;在網上認識的陌生人,竟然也可以聊得很投緣,我時常感到迷惑,自己並不是社交恐懼症,也不是沒有好朋友,為什麼還是常常會有孤單的感覺?

今天,我們來聊聊,關於孤獨的一切。

你怕黑嗎?——學會直面孤獨,是一種能力

01、什麼是孤獨?

在心理學中,“孤獨”被定義為一種主觀自覺與他人或社會隔離與疏遠的感覺和體驗,換句話說,“孤獨”是一種主觀感受,而非客觀的狀態,一個人既有可能在獨處時感到寂寞,也可能在喧鬧嘈雜的人際環境中深感孤獨。

孤獨產生的原因很複雜,儘管它被定義為一種主觀上的感受,但事實上,孤獨是環境中種種不利因素的作用結果。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我大學時曾經一個人跑去西藏當揹包客,有一次沒有搭到車,獨自一個人走在川藏線上,天地寂靜得只剩下風聲。

那個時候我想到一句詩:“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這種人煙寂寥的環境,讓我對孤獨有了深刻的體會。

再舉個更簡單的例子,“QQ郵箱祝你生日快樂”。

只有手機裡的App記得你今天過生日,是不是很孤獨?

所以我把孤獨理解為一種理想與現實上的差距——你希望自己身邊有懂你的朋友,有愛你的人,但是事實上,沒有人能一直陪著你。

"

最近在思考有關孤獨的問題。

我曾經認為自己是一個很孤獨的人,一個人去看電影,一個人去醫院,在微博上看到一家很好吃的餐廳,一個人坐兩個小時的地鐵去吃一碗麵。

你怕黑嗎?——學會直面孤獨,是一種能力

晚上睡不著覺,翻開微信劃來劃去,想找一個人聊聊天,不知道應該找誰;想著發條朋友圈,打了幾行字又刪掉,放下手機,黑暗如潮水般湧來,那一剎那覺得自己真是孤獨到骨子裡。

但是也有很開心的時候,跟朋友一起出去吃飯,也能有說有笑;在網上認識的陌生人,竟然也可以聊得很投緣,我時常感到迷惑,自己並不是社交恐懼症,也不是沒有好朋友,為什麼還是常常會有孤單的感覺?

今天,我們來聊聊,關於孤獨的一切。

你怕黑嗎?——學會直面孤獨,是一種能力

01、什麼是孤獨?

在心理學中,“孤獨”被定義為一種主觀自覺與他人或社會隔離與疏遠的感覺和體驗,換句話說,“孤獨”是一種主觀感受,而非客觀的狀態,一個人既有可能在獨處時感到寂寞,也可能在喧鬧嘈雜的人際環境中深感孤獨。

孤獨產生的原因很複雜,儘管它被定義為一種主觀上的感受,但事實上,孤獨是環境中種種不利因素的作用結果。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我大學時曾經一個人跑去西藏當揹包客,有一次沒有搭到車,獨自一個人走在川藏線上,天地寂靜得只剩下風聲。

那個時候我想到一句詩:“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這種人煙寂寥的環境,讓我對孤獨有了深刻的體會。

再舉個更簡單的例子,“QQ郵箱祝你生日快樂”。

只有手機裡的App記得你今天過生日,是不是很孤獨?

所以我把孤獨理解為一種理想與現實上的差距——你希望自己身邊有懂你的朋友,有愛你的人,但是事實上,沒有人能一直陪著你。

你怕黑嗎?——學會直面孤獨,是一種能力

心理治療師歐文·亞隆將孤獨分為了三種類型:人際孤獨,心理孤獨與存在孤獨。

人際孤獨是最常見的,缺少交心的朋友,缺乏社交的能力,或是當你愛的那個人離開了你,當你的朋友和你分道揚鑣。

心理孤獨比較複雜,可能來源於嚴重的心理創傷,比如之前新聞裡報道的,十幾年不出家門一步的少年,就是因為童年的一場火災裡親人的全部離世,所造成的精神障礙。

存在孤獨,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會遇到的情況,它來源於生命個體的獨立性,每一個個體,與任何其他生命之間都存在著無法跨越的鴻溝。

比如在一起多年的夫妻,比如手足兄弟,即使他們的情感已經好得不分彼此,但本質上他們依然是兩個獨立的個體,有不同的思想,不同的感情,始終存在難以溝通的部分。所以,存在孤獨不僅是心理上的一種感受,還是我們作為生命個體的基本事實之一。

存在孤獨更像是人生的底色,是每個人從出生起就帶著的特質,當我們沉浸在人際關係中時,這種孤獨感被暫時地掩蓋,但是當夜深人靜、當天地寂寥,孤獨的底色就會暴露出來。

"

最近在思考有關孤獨的問題。

我曾經認為自己是一個很孤獨的人,一個人去看電影,一個人去醫院,在微博上看到一家很好吃的餐廳,一個人坐兩個小時的地鐵去吃一碗麵。

你怕黑嗎?——學會直面孤獨,是一種能力

晚上睡不著覺,翻開微信劃來劃去,想找一個人聊聊天,不知道應該找誰;想著發條朋友圈,打了幾行字又刪掉,放下手機,黑暗如潮水般湧來,那一剎那覺得自己真是孤獨到骨子裡。

但是也有很開心的時候,跟朋友一起出去吃飯,也能有說有笑;在網上認識的陌生人,竟然也可以聊得很投緣,我時常感到迷惑,自己並不是社交恐懼症,也不是沒有好朋友,為什麼還是常常會有孤單的感覺?

今天,我們來聊聊,關於孤獨的一切。

你怕黑嗎?——學會直面孤獨,是一種能力

01、什麼是孤獨?

在心理學中,“孤獨”被定義為一種主觀自覺與他人或社會隔離與疏遠的感覺和體驗,換句話說,“孤獨”是一種主觀感受,而非客觀的狀態,一個人既有可能在獨處時感到寂寞,也可能在喧鬧嘈雜的人際環境中深感孤獨。

孤獨產生的原因很複雜,儘管它被定義為一種主觀上的感受,但事實上,孤獨是環境中種種不利因素的作用結果。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我大學時曾經一個人跑去西藏當揹包客,有一次沒有搭到車,獨自一個人走在川藏線上,天地寂靜得只剩下風聲。

那個時候我想到一句詩:“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這種人煙寂寥的環境,讓我對孤獨有了深刻的體會。

再舉個更簡單的例子,“QQ郵箱祝你生日快樂”。

只有手機裡的App記得你今天過生日,是不是很孤獨?

所以我把孤獨理解為一種理想與現實上的差距——你希望自己身邊有懂你的朋友,有愛你的人,但是事實上,沒有人能一直陪著你。

你怕黑嗎?——學會直面孤獨,是一種能力

心理治療師歐文·亞隆將孤獨分為了三種類型:人際孤獨,心理孤獨與存在孤獨。

人際孤獨是最常見的,缺少交心的朋友,缺乏社交的能力,或是當你愛的那個人離開了你,當你的朋友和你分道揚鑣。

心理孤獨比較複雜,可能來源於嚴重的心理創傷,比如之前新聞裡報道的,十幾年不出家門一步的少年,就是因為童年的一場火災裡親人的全部離世,所造成的精神障礙。

存在孤獨,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會遇到的情況,它來源於生命個體的獨立性,每一個個體,與任何其他生命之間都存在著無法跨越的鴻溝。

比如在一起多年的夫妻,比如手足兄弟,即使他們的情感已經好得不分彼此,但本質上他們依然是兩個獨立的個體,有不同的思想,不同的感情,始終存在難以溝通的部分。所以,存在孤獨不僅是心理上的一種感受,還是我們作為生命個體的基本事實之一。

存在孤獨更像是人生的底色,是每個人從出生起就帶著的特質,當我們沉浸在人際關係中時,這種孤獨感被暫時地掩蓋,但是當夜深人靜、當天地寂寥,孤獨的底色就會暴露出來。

你怕黑嗎?——學會直面孤獨,是一種能力

02、你該如何面對孤獨?

我有個朋友,是個非常愛熱鬧的人,每次大家聚會,他都是最熱心張羅的那一個。這樣的一個朋友,內心卻是非常孤獨的。

他告訴我,自己從來不一個人吃飯,也從來不一個人出去看電影,“一個人在家的時候,總感覺很恐懼,很焦躁,就要找朋友做點什麼事才好。”

我對他說:“這是因為你沒有面對自身的勇氣,人無法完全不孤獨,因為存在孤獨是人作為生命個體的生存背景,如果你無法接納自己作為獨立個體的孤獨感,你將永遠無法面對自己。”

後來他再找到我時,一身辦公室裡養出來的白嫩皮膚已經晒成了性感的古銅色,我吃驚地問他:你去做日光浴了嗎?

他笑了笑說不是的,原來他辭了職,去海南呆了三個月,還用這三個月的時間學會了潛水,拿到了潛水證,而這些事,都是他一個人做的。

他說:“第一次獨立深潛的時候,我真的懷疑自己有幽閉恐懼症,抬頭只能看到微弱的陽光,腳下是極深極深的黑暗,但是那次過後,我感覺好多了,以前很怕黑,一個人都要開燈睡,現在不那麼怕了。”

"

最近在思考有關孤獨的問題。

我曾經認為自己是一個很孤獨的人,一個人去看電影,一個人去醫院,在微博上看到一家很好吃的餐廳,一個人坐兩個小時的地鐵去吃一碗麵。

你怕黑嗎?——學會直面孤獨,是一種能力

晚上睡不著覺,翻開微信劃來劃去,想找一個人聊聊天,不知道應該找誰;想著發條朋友圈,打了幾行字又刪掉,放下手機,黑暗如潮水般湧來,那一剎那覺得自己真是孤獨到骨子裡。

但是也有很開心的時候,跟朋友一起出去吃飯,也能有說有笑;在網上認識的陌生人,竟然也可以聊得很投緣,我時常感到迷惑,自己並不是社交恐懼症,也不是沒有好朋友,為什麼還是常常會有孤單的感覺?

今天,我們來聊聊,關於孤獨的一切。

你怕黑嗎?——學會直面孤獨,是一種能力

01、什麼是孤獨?

在心理學中,“孤獨”被定義為一種主觀自覺與他人或社會隔離與疏遠的感覺和體驗,換句話說,“孤獨”是一種主觀感受,而非客觀的狀態,一個人既有可能在獨處時感到寂寞,也可能在喧鬧嘈雜的人際環境中深感孤獨。

孤獨產生的原因很複雜,儘管它被定義為一種主觀上的感受,但事實上,孤獨是環境中種種不利因素的作用結果。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我大學時曾經一個人跑去西藏當揹包客,有一次沒有搭到車,獨自一個人走在川藏線上,天地寂靜得只剩下風聲。

那個時候我想到一句詩:“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這種人煙寂寥的環境,讓我對孤獨有了深刻的體會。

再舉個更簡單的例子,“QQ郵箱祝你生日快樂”。

只有手機裡的App記得你今天過生日,是不是很孤獨?

所以我把孤獨理解為一種理想與現實上的差距——你希望自己身邊有懂你的朋友,有愛你的人,但是事實上,沒有人能一直陪著你。

你怕黑嗎?——學會直面孤獨,是一種能力

心理治療師歐文·亞隆將孤獨分為了三種類型:人際孤獨,心理孤獨與存在孤獨。

人際孤獨是最常見的,缺少交心的朋友,缺乏社交的能力,或是當你愛的那個人離開了你,當你的朋友和你分道揚鑣。

心理孤獨比較複雜,可能來源於嚴重的心理創傷,比如之前新聞裡報道的,十幾年不出家門一步的少年,就是因為童年的一場火災裡親人的全部離世,所造成的精神障礙。

存在孤獨,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會遇到的情況,它來源於生命個體的獨立性,每一個個體,與任何其他生命之間都存在著無法跨越的鴻溝。

比如在一起多年的夫妻,比如手足兄弟,即使他們的情感已經好得不分彼此,但本質上他們依然是兩個獨立的個體,有不同的思想,不同的感情,始終存在難以溝通的部分。所以,存在孤獨不僅是心理上的一種感受,還是我們作為生命個體的基本事實之一。

存在孤獨更像是人生的底色,是每個人從出生起就帶著的特質,當我們沉浸在人際關係中時,這種孤獨感被暫時地掩蓋,但是當夜深人靜、當天地寂寥,孤獨的底色就會暴露出來。

你怕黑嗎?——學會直面孤獨,是一種能力

02、你該如何面對孤獨?

我有個朋友,是個非常愛熱鬧的人,每次大家聚會,他都是最熱心張羅的那一個。這樣的一個朋友,內心卻是非常孤獨的。

他告訴我,自己從來不一個人吃飯,也從來不一個人出去看電影,“一個人在家的時候,總感覺很恐懼,很焦躁,就要找朋友做點什麼事才好。”

我對他說:“這是因為你沒有面對自身的勇氣,人無法完全不孤獨,因為存在孤獨是人作為生命個體的生存背景,如果你無法接納自己作為獨立個體的孤獨感,你將永遠無法面對自己。”

後來他再找到我時,一身辦公室裡養出來的白嫩皮膚已經晒成了性感的古銅色,我吃驚地問他:你去做日光浴了嗎?

他笑了笑說不是的,原來他辭了職,去海南呆了三個月,還用這三個月的時間學會了潛水,拿到了潛水證,而這些事,都是他一個人做的。

他說:“第一次獨立深潛的時候,我真的懷疑自己有幽閉恐懼症,抬頭只能看到微弱的陽光,腳下是極深極深的黑暗,但是那次過後,我感覺好多了,以前很怕黑,一個人都要開燈睡,現在不那麼怕了。”

你怕黑嗎?——學會直面孤獨,是一種能力

“有時候覺得,孤獨給了我更好的與自我聯結的機會,我直面那個怯懦的、恐懼的自己,當知道沒有人可以依靠時,從心裡湧出無盡的力量。人生來孤獨,我們與孤獨和解。”

請你記住,人要接納孤獨作為人生的背景,有承受它的勇氣,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夠真正地去愛別人。

我很喜歡歐文·亞隆對於存在孤獨的一段描述:

“我們都是黑暗海洋上行駛的孤獨船隻。我們可以看到其他船上的燈光,雖然我們無法碰觸這些船,但是它們的存在以及處境的相似給我們提供了莫大的安慰。我們意識到自己的全然孤獨和無助。”

"

最近在思考有關孤獨的問題。

我曾經認為自己是一個很孤獨的人,一個人去看電影,一個人去醫院,在微博上看到一家很好吃的餐廳,一個人坐兩個小時的地鐵去吃一碗麵。

你怕黑嗎?——學會直面孤獨,是一種能力

晚上睡不著覺,翻開微信劃來劃去,想找一個人聊聊天,不知道應該找誰;想著發條朋友圈,打了幾行字又刪掉,放下手機,黑暗如潮水般湧來,那一剎那覺得自己真是孤獨到骨子裡。

但是也有很開心的時候,跟朋友一起出去吃飯,也能有說有笑;在網上認識的陌生人,竟然也可以聊得很投緣,我時常感到迷惑,自己並不是社交恐懼症,也不是沒有好朋友,為什麼還是常常會有孤單的感覺?

今天,我們來聊聊,關於孤獨的一切。

你怕黑嗎?——學會直面孤獨,是一種能力

01、什麼是孤獨?

在心理學中,“孤獨”被定義為一種主觀自覺與他人或社會隔離與疏遠的感覺和體驗,換句話說,“孤獨”是一種主觀感受,而非客觀的狀態,一個人既有可能在獨處時感到寂寞,也可能在喧鬧嘈雜的人際環境中深感孤獨。

孤獨產生的原因很複雜,儘管它被定義為一種主觀上的感受,但事實上,孤獨是環境中種種不利因素的作用結果。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我大學時曾經一個人跑去西藏當揹包客,有一次沒有搭到車,獨自一個人走在川藏線上,天地寂靜得只剩下風聲。

那個時候我想到一句詩:“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這種人煙寂寥的環境,讓我對孤獨有了深刻的體會。

再舉個更簡單的例子,“QQ郵箱祝你生日快樂”。

只有手機裡的App記得你今天過生日,是不是很孤獨?

所以我把孤獨理解為一種理想與現實上的差距——你希望自己身邊有懂你的朋友,有愛你的人,但是事實上,沒有人能一直陪著你。

你怕黑嗎?——學會直面孤獨,是一種能力

心理治療師歐文·亞隆將孤獨分為了三種類型:人際孤獨,心理孤獨與存在孤獨。

人際孤獨是最常見的,缺少交心的朋友,缺乏社交的能力,或是當你愛的那個人離開了你,當你的朋友和你分道揚鑣。

心理孤獨比較複雜,可能來源於嚴重的心理創傷,比如之前新聞裡報道的,十幾年不出家門一步的少年,就是因為童年的一場火災裡親人的全部離世,所造成的精神障礙。

存在孤獨,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會遇到的情況,它來源於生命個體的獨立性,每一個個體,與任何其他生命之間都存在著無法跨越的鴻溝。

比如在一起多年的夫妻,比如手足兄弟,即使他們的情感已經好得不分彼此,但本質上他們依然是兩個獨立的個體,有不同的思想,不同的感情,始終存在難以溝通的部分。所以,存在孤獨不僅是心理上的一種感受,還是我們作為生命個體的基本事實之一。

存在孤獨更像是人生的底色,是每個人從出生起就帶著的特質,當我們沉浸在人際關係中時,這種孤獨感被暫時地掩蓋,但是當夜深人靜、當天地寂寥,孤獨的底色就會暴露出來。

你怕黑嗎?——學會直面孤獨,是一種能力

02、你該如何面對孤獨?

我有個朋友,是個非常愛熱鬧的人,每次大家聚會,他都是最熱心張羅的那一個。這樣的一個朋友,內心卻是非常孤獨的。

他告訴我,自己從來不一個人吃飯,也從來不一個人出去看電影,“一個人在家的時候,總感覺很恐懼,很焦躁,就要找朋友做點什麼事才好。”

我對他說:“這是因為你沒有面對自身的勇氣,人無法完全不孤獨,因為存在孤獨是人作為生命個體的生存背景,如果你無法接納自己作為獨立個體的孤獨感,你將永遠無法面對自己。”

後來他再找到我時,一身辦公室裡養出來的白嫩皮膚已經晒成了性感的古銅色,我吃驚地問他:你去做日光浴了嗎?

他笑了笑說不是的,原來他辭了職,去海南呆了三個月,還用這三個月的時間學會了潛水,拿到了潛水證,而這些事,都是他一個人做的。

他說:“第一次獨立深潛的時候,我真的懷疑自己有幽閉恐懼症,抬頭只能看到微弱的陽光,腳下是極深極深的黑暗,但是那次過後,我感覺好多了,以前很怕黑,一個人都要開燈睡,現在不那麼怕了。”

你怕黑嗎?——學會直面孤獨,是一種能力

“有時候覺得,孤獨給了我更好的與自我聯結的機會,我直面那個怯懦的、恐懼的自己,當知道沒有人可以依靠時,從心裡湧出無盡的力量。人生來孤獨,我們與孤獨和解。”

請你記住,人要接納孤獨作為人生的背景,有承受它的勇氣,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夠真正地去愛別人。

我很喜歡歐文·亞隆對於存在孤獨的一段描述:

“我們都是黑暗海洋上行駛的孤獨船隻。我們可以看到其他船上的燈光,雖然我們無法碰觸這些船,但是它們的存在以及處境的相似給我們提供了莫大的安慰。我們意識到自己的全然孤獨和無助。”

你怕黑嗎?——學會直面孤獨,是一種能力

“但是如果我們能夠走出自己的封閉空間,發現他人在同樣的孤獨和恐懼中,我們對孤獨的恐懼就會轉為對他人的同情,使我們不再那樣驚慌。”

如果你因為孤獨而感到焦慮難過,可以試試下面的內在對話療法。

試著問自己這幾個問題:

1、我感到孤獨,是因為哪些具體的原因?是因為他離開了我,還是因為某件事傷害了我?

2、這件事情給我帶來了怎樣的感受,我內心對這件事的真正看法是怎樣的?

3、給自己定一個期限,可以是半個小時,可以是到明天早上,我允許自己沉浸在孤獨的情緒裡,這段時間過後,我將努力去處理自己的情緒。

孤獨是促進關係的,願你能讓孤獨感,成為你走向他人的積極動力,願你張開眼睛,看到那些和你一樣深陷孤獨的生命,願你有勇氣成為那個首先給出微笑,主動給予支持與愛的人。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