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1,我敢打賭,這本心理學神作你會讀不止一次'

"

​市面上有不少教人們如何寫作的書:關於虛構寫作,有《故事》、《這樣寫出好故事》;關於問題式寫作和工作場景寫作,有《麥肯錫教我的寫作武器》;關於寫作的詞法、語法、結構、風格的建議,有《風格感覺:21世紀寫作指南》、《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

除此之外,一些作家也專門寫過“寫作”這件事,比較出名的是斯蒂芬·金的《寫作這回事》,最近出的由美國《作家文摘》雜誌社編的《短篇小說寫作指南》評價也不錯。

但最近我讀的一本書,從另一個角度,給了我一些關於寫作的啟發,這本書是《社會性動物》。

"

​市面上有不少教人們如何寫作的書:關於虛構寫作,有《故事》、《這樣寫出好故事》;關於問題式寫作和工作場景寫作,有《麥肯錫教我的寫作武器》;關於寫作的詞法、語法、結構、風格的建議,有《風格感覺:21世紀寫作指南》、《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

除此之外,一些作家也專門寫過“寫作”這件事,比較出名的是斯蒂芬·金的《寫作這回事》,最近出的由美國《作家文摘》雜誌社編的《短篇小說寫作指南》評價也不錯。

但最近我讀的一本書,從另一個角度,給了我一些關於寫作的啟發,這本書是《社會性動物》。

豆瓣9.1,我敢打賭,這本心理學神作你會讀不止一次

從書名可以看出,這不是一本專門講寫作的書。

這是一本社會心理學經典讀物,被譽為“美國社會心理學《聖經》”。這本書從1972年出版第一版以來,在世界範圍內暢銷數千萬冊。

你一定很奇怪,一本社會心理學的書,怎麼跟寫作扯上關係了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要想一想:好的文章是什麼樣的?

好文章多種多樣,但其中有一類,是那種能夠說服和影響我們,讓我們產生“這篇文章說得太對了,完全說出了我的心裡話”的文章。這類文章之所以好,是因為它有很強的“說服力”。

《社會性動物》這本書,作為研究“從眾”、“大眾傳播”、“社會認知”等社會心理的書,給出了很多關於“說服”的技巧。

無論你是想寫出有說服力的文章,還是想寫出讓領導認可的報告,或是寫廣告文案,都會從中受到啟發。


吸引注意力的方法之一:告訴讀者“你錯了”、“你不知”

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正確,情侶之間可以吵得不可開交,同事之間可以爭得面紅耳赤,網友誰也不服誰。

“希望自己正確”是一種強大的動機,它讓我們去不斷學習,不斷獲取信息。同時,它也讓我們不斷地為自己辯護,除非我們真的找到證據,證明自己錯了。

因為有這種動機,我們的大腦對於“違背以往認知”的信息非常敏感。

因此,當你想要表達一個信息或觀點時,與其直接陳述,不如將這個信息,與讀者已有的信息做一個對比,利用新認知與已有認知的反差,達到突出和強調的目的。

舉個例子,你要介紹一本關於“精力管理”的書,就可以利用讀者已有的“時間管理”的認知,去突出“精力管理”為什麼更科學,可以從“你缺的不是時間管理,而是精力管理”的角度去立論。

類似的立論還有:

學霸和學渣的差距從來不是智商,而是思維習慣;你不是沒時間,只是沒效率;內向是缺點?你到底對內向有什麼誤解;

等等。


兩種說服路徑:中心路徑VS邊緣路徑

信息的呈現方式,決定了它被讀者接受的程度。

根據社會心理學家的理論,我們在被說服時存在兩種基本路徑,分別是中心路徑和邊緣路徑。

中心路徑指對觀點加以權衡,對事實、數據加以考慮,在系統思考的基礎上做出決定。

與之相反的邊緣路徑則沒有經過多少深思熟慮,僅僅依據那些簡單、不太相關的線索對觀點做出判斷。

這個觀點,與丹尼爾·卡尼曼在《思考,快與慢》中的觀點很相似,中心路徑相當於卡尼曼所謂的慢思考,而邊緣路徑則是快思考。

由於我們每天都要接觸非常龐大的信息量,我們不可能對所有的信息都進行慢思考;此外,我們人類還是“認知吝嗇者”,傾向於保存自己的認知能量;因此,我們很容易以邊緣路徑(快思考)去代替中心路徑(慢思考)來接收信息。

"

​市面上有不少教人們如何寫作的書:關於虛構寫作,有《故事》、《這樣寫出好故事》;關於問題式寫作和工作場景寫作,有《麥肯錫教我的寫作武器》;關於寫作的詞法、語法、結構、風格的建議,有《風格感覺:21世紀寫作指南》、《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

除此之外,一些作家也專門寫過“寫作”這件事,比較出名的是斯蒂芬·金的《寫作這回事》,最近出的由美國《作家文摘》雜誌社編的《短篇小說寫作指南》評價也不錯。

但最近我讀的一本書,從另一個角度,給了我一些關於寫作的啟發,這本書是《社會性動物》。

豆瓣9.1,我敢打賭,這本心理學神作你會讀不止一次

從書名可以看出,這不是一本專門講寫作的書。

這是一本社會心理學經典讀物,被譽為“美國社會心理學《聖經》”。這本書從1972年出版第一版以來,在世界範圍內暢銷數千萬冊。

你一定很奇怪,一本社會心理學的書,怎麼跟寫作扯上關係了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要想一想:好的文章是什麼樣的?

好文章多種多樣,但其中有一類,是那種能夠說服和影響我們,讓我們產生“這篇文章說得太對了,完全說出了我的心裡話”的文章。這類文章之所以好,是因為它有很強的“說服力”。

《社會性動物》這本書,作為研究“從眾”、“大眾傳播”、“社會認知”等社會心理的書,給出了很多關於“說服”的技巧。

無論你是想寫出有說服力的文章,還是想寫出讓領導認可的報告,或是寫廣告文案,都會從中受到啟發。


吸引注意力的方法之一:告訴讀者“你錯了”、“你不知”

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正確,情侶之間可以吵得不可開交,同事之間可以爭得面紅耳赤,網友誰也不服誰。

“希望自己正確”是一種強大的動機,它讓我們去不斷學習,不斷獲取信息。同時,它也讓我們不斷地為自己辯護,除非我們真的找到證據,證明自己錯了。

因為有這種動機,我們的大腦對於“違背以往認知”的信息非常敏感。

因此,當你想要表達一個信息或觀點時,與其直接陳述,不如將這個信息,與讀者已有的信息做一個對比,利用新認知與已有認知的反差,達到突出和強調的目的。

舉個例子,你要介紹一本關於“精力管理”的書,就可以利用讀者已有的“時間管理”的認知,去突出“精力管理”為什麼更科學,可以從“你缺的不是時間管理,而是精力管理”的角度去立論。

類似的立論還有:

學霸和學渣的差距從來不是智商,而是思維習慣;你不是沒時間,只是沒效率;內向是缺點?你到底對內向有什麼誤解;

等等。


兩種說服路徑:中心路徑VS邊緣路徑

信息的呈現方式,決定了它被讀者接受的程度。

根據社會心理學家的理論,我們在被說服時存在兩種基本路徑,分別是中心路徑和邊緣路徑。

中心路徑指對觀點加以權衡,對事實、數據加以考慮,在系統思考的基礎上做出決定。

與之相反的邊緣路徑則沒有經過多少深思熟慮,僅僅依據那些簡單、不太相關的線索對觀點做出判斷。

這個觀點,與丹尼爾·卡尼曼在《思考,快與慢》中的觀點很相似,中心路徑相當於卡尼曼所謂的慢思考,而邊緣路徑則是快思考。

由於我們每天都要接觸非常龐大的信息量,我們不可能對所有的信息都進行慢思考;此外,我們人類還是“認知吝嗇者”,傾向於保存自己的認知能量;因此,我們很容易以邊緣路徑(快思考)去代替中心路徑(慢思考)來接收信息。

豆瓣9.1,我敢打賭,這本心理學神作你會讀不止一次

這一發現,對寫作者來說有什麼啟發呢?

大多數寫作,都要綜合運用兩種說服路徑。但也需要根據你寫作的主題、目的和目標讀者的接受傾向,決定更多地使用哪一種方式。

如今碎片化閱讀時代,屏幕前的讀者更青睞輕鬆、易懂的內容。以邊緣路徑說服讀者成了主流。

因此,作為一個致力於長期寫作的人,趕緊建立起自己的故事庫、案例庫、金句庫吧。在說服別人方面,故事、案例、比喻、類比、金句名言,比干枯的理論有用多了。


善用“權威”的說服力

有時候,觀點是什麼,如何呈現,都不如一個觀點是誰說的更重要。

比如你有個朋友很愛讀書,他整天向你安利讀書的好處,但你就是聽不進去,不覺得讀書有多重要。

某天,你在網上看到楊絳的一句話:“年輕人的問題主要在於讀書不多而想得太多。”你有點被說動,隱約覺得讀書可能真的有點好處。

"

​市面上有不少教人們如何寫作的書:關於虛構寫作,有《故事》、《這樣寫出好故事》;關於問題式寫作和工作場景寫作,有《麥肯錫教我的寫作武器》;關於寫作的詞法、語法、結構、風格的建議,有《風格感覺:21世紀寫作指南》、《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

除此之外,一些作家也專門寫過“寫作”這件事,比較出名的是斯蒂芬·金的《寫作這回事》,最近出的由美國《作家文摘》雜誌社編的《短篇小說寫作指南》評價也不錯。

但最近我讀的一本書,從另一個角度,給了我一些關於寫作的啟發,這本書是《社會性動物》。

豆瓣9.1,我敢打賭,這本心理學神作你會讀不止一次

從書名可以看出,這不是一本專門講寫作的書。

這是一本社會心理學經典讀物,被譽為“美國社會心理學《聖經》”。這本書從1972年出版第一版以來,在世界範圍內暢銷數千萬冊。

你一定很奇怪,一本社會心理學的書,怎麼跟寫作扯上關係了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要想一想:好的文章是什麼樣的?

好文章多種多樣,但其中有一類,是那種能夠說服和影響我們,讓我們產生“這篇文章說得太對了,完全說出了我的心裡話”的文章。這類文章之所以好,是因為它有很強的“說服力”。

《社會性動物》這本書,作為研究“從眾”、“大眾傳播”、“社會認知”等社會心理的書,給出了很多關於“說服”的技巧。

無論你是想寫出有說服力的文章,還是想寫出讓領導認可的報告,或是寫廣告文案,都會從中受到啟發。


吸引注意力的方法之一:告訴讀者“你錯了”、“你不知”

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正確,情侶之間可以吵得不可開交,同事之間可以爭得面紅耳赤,網友誰也不服誰。

“希望自己正確”是一種強大的動機,它讓我們去不斷學習,不斷獲取信息。同時,它也讓我們不斷地為自己辯護,除非我們真的找到證據,證明自己錯了。

因為有這種動機,我們的大腦對於“違背以往認知”的信息非常敏感。

因此,當你想要表達一個信息或觀點時,與其直接陳述,不如將這個信息,與讀者已有的信息做一個對比,利用新認知與已有認知的反差,達到突出和強調的目的。

舉個例子,你要介紹一本關於“精力管理”的書,就可以利用讀者已有的“時間管理”的認知,去突出“精力管理”為什麼更科學,可以從“你缺的不是時間管理,而是精力管理”的角度去立論。

類似的立論還有:

學霸和學渣的差距從來不是智商,而是思維習慣;你不是沒時間,只是沒效率;內向是缺點?你到底對內向有什麼誤解;

等等。


兩種說服路徑:中心路徑VS邊緣路徑

信息的呈現方式,決定了它被讀者接受的程度。

根據社會心理學家的理論,我們在被說服時存在兩種基本路徑,分別是中心路徑和邊緣路徑。

中心路徑指對觀點加以權衡,對事實、數據加以考慮,在系統思考的基礎上做出決定。

與之相反的邊緣路徑則沒有經過多少深思熟慮,僅僅依據那些簡單、不太相關的線索對觀點做出判斷。

這個觀點,與丹尼爾·卡尼曼在《思考,快與慢》中的觀點很相似,中心路徑相當於卡尼曼所謂的慢思考,而邊緣路徑則是快思考。

由於我們每天都要接觸非常龐大的信息量,我們不可能對所有的信息都進行慢思考;此外,我們人類還是“認知吝嗇者”,傾向於保存自己的認知能量;因此,我們很容易以邊緣路徑(快思考)去代替中心路徑(慢思考)來接收信息。

豆瓣9.1,我敢打賭,這本心理學神作你會讀不止一次

這一發現,對寫作者來說有什麼啟發呢?

大多數寫作,都要綜合運用兩種說服路徑。但也需要根據你寫作的主題、目的和目標讀者的接受傾向,決定更多地使用哪一種方式。

如今碎片化閱讀時代,屏幕前的讀者更青睞輕鬆、易懂的內容。以邊緣路徑說服讀者成了主流。

因此,作為一個致力於長期寫作的人,趕緊建立起自己的故事庫、案例庫、金句庫吧。在說服別人方面,故事、案例、比喻、類比、金句名言,比干枯的理論有用多了。


善用“權威”的說服力

有時候,觀點是什麼,如何呈現,都不如一個觀點是誰說的更重要。

比如你有個朋友很愛讀書,他整天向你安利讀書的好處,但你就是聽不進去,不覺得讀書有多重要。

某天,你在網上看到楊絳的一句話:“年輕人的問題主要在於讀書不多而想得太多。”你有點被說動,隱約覺得讀書可能真的有點好處。

豆瓣9.1,我敢打賭,這本心理學神作你會讀不止一次

過了一段時間,你又看到查理·芒格的一句話:“我這輩子遇到的來自各行各業的聰明人,沒有一個不每天閱讀的——沒有,一個都沒有。”你再次改變了對於閱讀的看法,覺得應該買幾本書回來看看。

為什麼同樣的話,你同事、你父母對你說,你都覺得沒什麼價值,但換個人一說,你就覺得很有道理呢?

因為普通人和權威人士在你心中的可信度不一樣。

2000多年前,亞里士多德曾經說過:“與其他人相比,我們會更容易完全相信一個正直的人。”

但2000多年後的社會心理學家研究發現,人們更容易相信的人,與其說是“正直的人”,不如說是“專家”和“權威”,甚至一些表現的像專家的人,也更容易獲得人們的信任。

社會心理學的研究還發現,一篇文章的觀點與讀者已知的觀點差異越大,讀者內心的不安越強烈。

這時,讀者會採取兩種方式來減少心中的不安:一種,是改變自己的看法;另一種,是開啟他們的心理防禦機制,貶低作者,讓自己相信作者是愚蠢的、不道德的、別有用心的,從而使作者的觀點無效。

然而,如果觀點的提出者,是一個自己喜歡的作者,或者是某一問題的專家,那麼,讀者就會發現,貶低他是不大可行的。

研究者得出結論:當作者和讀者之間觀點差異大時,作者可信性越高,對讀者的影響越大。

權威人士頭頂的光環,甚至能讓一句沒什麼道理的話,顯得很有道理。

正因如此,網上才有那麼多被冠以“魯迅名言”、“張愛玲名言”、“莫言名言”的冒牌段子。

這給寫作者的啟示就是,多蒐集名言金句,看看在你寫的主題上,有哪些名人發表過看法,把他們的話拿過來用,比你自己寫多少句都管用。


喚起讀者焦慮後,也要給出解決方案

如今,網絡上能夠看到各種喚起焦慮的文章。

之所以用“喚起焦慮”而不用“販賣焦慮”,是因為有些文章所討論的問題確實存在,當我們看不見問題時,我們不會焦慮,但當我們發現它可能出現時,我們就會感到焦慮。

所以,如果媒體不“販賣焦慮”,而是任由我們自己等待問題降臨,那麼,我們需要面對的情緒恐怕就不是焦慮,而是恐懼和抑鬱了。

焦慮的意義,就在於提前發現問題,提前做好預防,防止問題真的發生。

不過話說回來,喚起焦慮,確實是一種特別有效的說服方式,難怪媒體特別熱衷於此。

有心理學家做過這樣的研究:假定你希望通過激發接受者內心的恐懼來促使他們做出改變,那麼,製造多大程度的恐懼感,更容易達到效果呢?

研究結果表明,恐懼激發,並非越強烈才越有效果,它只有和具體“指導”相結合時,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

這給我們的啟示是,喚起讀者焦慮後,也要給出具體的解決方案。否則,別怪讀者質疑你是在販賣焦慮。


單方面論證or正反論證?

假設你想寫一篇文章,主題是:沒錢也可以生孩子。

那麼,你是隻陳述你自己的觀點,對“沒錢別生孩子”的觀點避而不談更有說服力,還是討論反方觀點並努力加以反駁更有說服力?

這個問題,其實並不簡單。

一方面,如果你提及正反兩方面的觀點,會顯得客觀、公正,這能增加文章的可信性。

但從另一方面看,如果你過多地提及相反觀點,就有可能暗示讀者這個問題存在爭議,而且會使讀者感到困惑,使他們猶豫不決,最終降低說服力。

那麼,到底怎麼做比較好呢?

首先,這取決於讀者的見識。讀者越是見多識廣,他們就越不容易被單方面的觀點所說服,更相信正方論證的公正性。

其次,這也取決於讀者最初的立場。如果讀者預先傾向於認同寫作者的立場,那麼單方面呈現觀點會比兩方面呈現觀點對他又更大影響。相反,如果讀者傾向於相反的觀點,那麼兩方面反駁式論證更具說服力。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