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媽後為何愛嘮叨、愛抱怨了?原來是這2個心理在作怪

當媽後為何愛嘮叨、愛抱怨了?原來是這2個心理在作怪

前兩天,和幾個好久不見的朋友小聚,期間一朋友(單身狀態中)說,“我發現你們這些年最大的變化就是嗓門大了。以前說話那麼溫柔,現在個個都是大嗓門。”這句話一出口,這位朋友立馬遭到了圍攻,“你看看哪個當媽的不是大嗓門,都是讓孩子逼出來的”“你要是連續三天輔導孩子作業,保準練就你一副銅鑼嗓子”“我就這個嗓門吼孩子,他坐在電視跟前,都能聽不見”……

一提到孩子,女人們瞬間就變成了祥林嫂,喋喋不休,抱怨不斷,我們都知道這樣的抱怨無濟於事,而且無論是對孩子還是對我們自己,都沒有絲毫裨益,但照顧孩子的瑣碎與辛苦,職場媽媽在事業與家庭中的分身乏術,以及因為育兒觀念不統一引發的內部矛盾,都會讓我們與負面情緒不期而遇,如何才能減少負面情緒對我們的影響,學會正確面對負面情緒呢?這是每一個寶媽都必須要面對和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從源頭上尋找解決抱怨的方法

相比於男人,女人更愛嘮叨、抱怨,適當的抱怨也是一種傾訴方法,有利於緩解壓力,但是不能像祥林嫂一樣,把抱怨常態化,寶媽們之所以愛抱怨,大多是覺得自己是最倒黴的、最不幸的,“嫁了一個不負責任的男人,連孩子都不看”“婆婆不幫我照看孩子,還總對我挑三揀四”“別人家的孩子好帶,就我的娃難帶”等等。你是否想過這些想法產生的心理根源是什麼嗎?

當媽後為何愛嘮叨、愛抱怨了?原來是這2個心理在作怪

1.知覺顯著性

知覺顯著性是心理學概念,是指那些成為人們注意焦點的信息常常被認為是更為重要的信息,也就是說,你關注到什麼,什麼就重要。

心理學家做過一個有趣的研究:兩名男生進行一段對話,其他人進行觀察。實際上,這兩個對話的男生是實驗的同謀,對話的內容也是事先安排好的。

在每一輪的實驗中,都有6名真正的被試,他們坐在指定的位子上,圍繞著兩人對話。其中的兩人分別坐在兩名對話者的兩側,他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兩名對話者;另外四名觀察者分別坐在兩名對話者的後方,他們可以看到其中的一名對話者的背面以及另一名對話者的正臉。

對話結束之後,研究者要這些觀察者說出,在對話過程中誰是最具有影響力的,雖然觀察者看到的是同一場對話,但答案卻不同。那麼,誰最有影響力呢?他們看得最清楚的人最有影響力。對於能同時觀察到兩個人的觀察者,他們會認為兩個人的影響力差不多。

這給了我們怎樣的啟發呢?作為我們個人,當然最清楚自己的境遇,最明白自己所面臨的艱難困苦,但我們卻看不到別人的不幸遭遇,因為我們都習慣在眾人面前表現出好的一面。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感覺自己是世界上最倒黴的人。

當媽後為何愛嘮叨、愛抱怨了?原來是這2個心理在作怪

2.當事人/旁觀者差異

這種現象我們還可以用心理學上“當事人/旁觀者差異”的概念得到進一步的解釋,即在觀察別人行為時,人們習慣於做性格歸因,即別人遭遇困難是因為他(她)人品差;而在解釋自己行為時則更注重情境因素,即自己遭遇不幸是因為老天不公。這樣,別人倒黴是罪有應得,而自己倒黴則是天妒英才,所以,我們總感覺自己委屈、可憐。

心理學上有一個真實且具有戲劇性的案例:一個14歲的男孩,8歲那年的11月,母親突然去世;9歲那年的11月,他從梯子上掉下來,摔斷胳膊;10歲那年的11月,他騎自行車時發生車禍,造成頭骨斷裂,還伴有嚴重的腦震盪;11歲那年的11月,他從天窗跌了下來,造成臀部骨折;12歲那年的11月,他從滑板上摔下來,導致手腕骨骨折;13歲那年的11月,他被汽車撞傷,造成骨盆斷裂……

當媽後為何愛嘮叨、愛抱怨了?原來是這2個心理在作怪

其實,沒有人活得輕鬆,有很多人都在負重前行,只是我們不知道,猶如坐井觀天,只看到自己的苦楚,卻沒有看到別人傷口,很多寶媽都閉門在家帶孩子,思想的閉塞,與外界鮮有接觸,都會影響寶媽對自己處境的正確評估。

董卿曾說過,去五個地方會改變你的心態,其中有一個就是醫院,對此我深有體會。那年,老公老家的一個親戚帶著孩子來海淀醫院看癲癇,做了手術,我和老公去看望,這家醫院是專門治療癲癇、腦癱一類疾病的,進去之後,我看到很多行動不便的孩子,看到他們被疾病折磨的痛苦的臉,還有焦慮、憔悴的家長,突然覺得上天賜給我一個健康的孩子,我是無比的幸福,儘管他很調皮,不那麼聽話,經常惹事。

瞭解了抱怨、嘮叨產生的心理根源,我們要改變這種現狀,最好的方法就是走出去,多與他人交流,不要將自己的生活空間限制在家裡。

當媽後為何愛嘮叨、愛抱怨了?原來是這2個心理在作怪

二、培養樂觀的心態

美國心理學博士艾爾森曾對世界100名各領域中的傑出人物做過調查,結果讓他十分驚訝——其中61%的成功人士承認,他們所從事的職業並非他們內心最喜歡做的,至少不是心目中最理想的。

這說明什麼?說明很多事情都不是朝著我們的希望發展的,如果是這樣,我們該怎麼做?整天被煩躁的情緒所籠罩嗎?這樣做無濟於事,你不能改變任何東西,唯一能夠改變的就是我們的心態。培養一種樂觀的心態是解決所有不良情緒的最有效的辦法。寶媽們可以嘗試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努力:

1.讓你的舉止像你希望成為的人

我未生寶寶前,非常苗條,自從生了寶寶後,身材就走樣了,曾無數次對自己說,“要減肥了”,可遲遲沒有付諸行動,每次想跑步得時候,都覺得照顧寶寶一天了,已經夠累了,總想找一個身體舒服、願意動的事情再去運動。

當媽後為何愛嘮叨、愛抱怨了?原來是這2個心理在作怪

我們小區有一個寶媽,生完寶寶兩個月,就開始鍛鍊,產後六個月就恢復了苗條身材,我特別羨慕,佩服她的毅力,向她取經時,她說道:“不要總是等有了積極的感受再去付諸行動,這是在浪費時間,你要積極的行動起來”,確實如此,積極的行動會帶動積極的餓思維,而積極的思維則會改變我們的心態,變得積極樂觀起來。

2.要有積極的想法

有些全職寶媽覺得生活沒有奔頭,每天就是照顧孩子,日復一日,每天都這麼過,有什麼意義呢?寶媽的生活有沒有意義,完全取決於你有沒有積極的想法。

我見過一個寶媽帶著兩個孩子,兩個孩子差了不到兩歲,大的還沒有上幼兒園,小的才11個月,每天除了照顧孩子,還偶爾寫寫文章,學學英語。她說:“不想讓兩個孩子把我廢掉,我學英語,是不想把多年學的東西丟掉,而且以後我還可以教兩個孩子。”

當媽後為何愛嘮叨、愛抱怨了?原來是這2個心理在作怪

很多寶媽將自己淹沒在照顧孩子的瑣碎中,沒有了自己的時間,所以,就會覺得很迷茫,如果我們能夠適當地從照顧孩子的瑣碎中抽離出來,給自己一點時間,定一個小小的奮鬥目標,生活就會大不一樣,心態也會隨之改變。愛德華迪納和羅伯特比斯瓦斯‧迪納曾說過,那些能為某些有意義的事情而努力的人們比起沒什麼強烈的夢想和抱負的人要快樂得多。

3.躲避環境殺手

心理學家認為,人生下來的心態都是積極健康的,“人之初,性本善”,導致心態變化的原因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環境影響,環境對人的影響和暗示是非常大的,而且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我們。消極的環境影響,人們叫它環境殺手,我們要遠離身邊的消極者,別因為他讓我們的天空陰雲密佈。

寶媽改變自己的心態,學會正確處理負面情緒,不僅能讓自己重新擁抱快樂,最重要的是讓我們的孩子更夠在一個快樂的家庭幸福成長,為了孩子,我們一定要努力改變自己!

當媽後為何愛嘮叨、愛抱怨了?原來是這2個心理在作怪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