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鬆狙擊“藍鯨”只需三招,家長們不用怕!

心理健康 藍鯨 心理 張公子說 2017-05-22

現在的社會關注的是資本和利益,所有人都在追逐成功,追求利益最大化。在主流媒體的引導下,所有人都把金字塔尖上的幾個人當做人生榜樣,奮力追逐。做家長的自己實現不了的夢想,就押注在孩子身上。考試、分數、名次、名校、收入、地位……成了生活的主要內容,這種大環境下,沒有人真正關心孩子的生命成長,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5月8號,一款名叫“藍鯨”的死亡遊戲傳入中國。這款遊戲起源於俄羅斯,發明者是個20歲的青年。輕鬆狙擊“藍鯨”只需三招,家長們不用怕!

“藍鯨”遊戲的標誌

這款遊戲分50個任務,有一些孩子在遊戲之初就停下了,但有一些卻漸漸淪陷。發明者Philipp把這些孩子拉進一個更小的團體,進行進一步的心理突破。

他們被要求每天凌晨四點二十分要醒來,觀看各種血腥恐怖的視頻,伴隨地獄一樣黑暗的音樂,夾雜著各種慘叫和哭泣。

這些孩子已經迷失自我,他們逐漸被洗腦,完全聽命於Philipp。恐懼夾雜著一種榮耀感支撐著他們繼續完成一個個任務。不管他提出什麼指示,他們都會遵從。

所以,Philipp下達的最後一個任務就是——自殺!輕鬆狙擊“藍鯨”只需三招,家長們不用怕!

孩子們已經被洗腦

成年人看到這裡會感到不可思議,好好的一個孩子,青春陽光能說會道,怎麼會那麼傻、那麼聽話讓你自殺就自殺?

殘酷的事實是,俄羅斯已經有100多名孩子因為玩“藍鯨”而自殺!

更荒唐的是,Philipp入獄後,監獄收到無數少女的求愛信。

一位心理學家表示,這些少女平時沒有在家長那裡得到足夠的愛和關注,而Philipp正是利用了這一點,持續的在網上給她們提供“體貼和關愛”,獲得她們的信任。

Philipp說,看著這些孩子們送死,他覺得自己很有成就感。輕鬆狙擊“藍鯨”只需三招,家長們不用怕!

受害者:Angelina Davydova 12歲,在2015年聖誕節從14樓跳下後身亡

我們先來分析一下,Philipp是怎麼做到的呢?

1、剝奪遊戲參與者的睡眠。

他要求遊戲參與者在凌晨四點二十分起床,在特定的氛圍中,長時間觀看恐怖電影血腥視頻,持續增加參與者的負面情緒,直至麻痺。

誰這麼折騰自己,還能保持冷靜、理智啊?何況一個孩子?

2、威脅參與者不得退出。

Philipp會收集遊戲參與者的裸照、隱私部位照片等,用來威脅、誘導參與者通過自殘來尋求解脫。

遊戲發明者在遊戲之初就要求孩子們準備刀片,在遊戲過程中,他通過下達遊戲任務來要求、誘導參與者用刀片自殘,以此來驗證自己的影響力,獲取成就感。

3、操控玩家的心智。

遊戲過程中,他不時提出讓參與者懷疑、否定正常生活的問題來摧毀參與者的生活信念。在這樣持續、密集的誘導下,參與者最終走向極度抑鬱,甚至自殺。

Philipp說他們“死的很高興”,因為他們“即將走向一個美好的世界”。

家長們,“藍鯨”已經在中國登陸。我們該怎麼辦?

Philipp就是抓住了孩子們在家缺少關愛這一弱點,才成功操控參與者,實施犯罪。要想悲劇不再發生,我們就要多關心孩子脆弱又懵懂的心靈!

1、多和孩子溝通。

這一點最重要!

很多孩子進入青春期或叛逆期後,就變得內向、悶不吭聲,回家也不喜歡聊天,對什麼都提不起精神,有什麼心理變化家長也不知道。

孩子不說,不代表他沒有心理問題。家長要放下架子創造機會,主動找話題和孩子交流,引導孩子開啟“心靈之門”,傾聽孩子真實的想法。

孩子感受到了家長的愛與理解,就願意把心事、心情分享給家人。家長可以瞭解、掌握孩子內心真實的想法。

孩子在家有了良好的溝通體驗,低落、抑鬱、消極的情緒得到了紓解,內心坦然,就避免了“自我封閉”。

2、引導孩子正確認識自己。

青春期的孩子,敏感又自尊,渴望得到世界的承認,又恐懼接連不斷的挫折。他們激情而迷茫,就像風雨中的小鳥,找不到方向。

家長要教會孩子認識自己、明白自己的長處,也看到自己的不足,認清現實,瞭解自己,端正心態,正確面對。

孩子學會接納真實的自己,確立可行的人生目標,既不好高騖遠,也不妄自菲薄。

孩子在生活、學習中遇到難題,家長要正確引導孩子思考,幫助他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有了進步,家長與孩子共享成就與喜悅。

3、鼓勵孩子樹立自信,積極的生活態度。

家長要鼓勵孩子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有明確的生活目標,有科學、健康的生活習慣。

現在的孩子有幾個不玩手機的,家長要正確引導,科學規範,使孩子遠離誘惑,學會自我控制。

孩子有了進步,家長要適時鼓勵,一個眼神一個微笑,就可以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祝願我們的孩子,都能珍愛生命、健康成長!

輕鬆狙擊“藍鯨”只需三招,家長們不用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