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自學心理學,能夠療愈內心創傷嗎

作者:簡單心理Uni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人人心裡都有病,只不過有這麼一群人,他們願意向內去看看自己病在哪兒,願意去觸碰那些別人不敢觸碰的傷痛,也願意陪伴另一個受傷者,一起同行這段療愈之路罷了!

那麼,靠學習心理學知識,靠掌握某些理論,靠理解自己的問題,就可以起到治癒的效果嗎?

一、自學心理學可以解決自己的心理問題嗎?

以前讀《內觀》這本書的時候,裡面舉的一個小例子:

說是在很多年前,有一位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美國科學家,花了很長的時間,研究出一種可以測出組成物質宇宙的亞原子粒子一秒鐘生滅多少次的儀器,並測出其一秒鐘之內生滅了10的22次方(即10000000000000000000000次)。

他的發現和佛陀所發現的是一樣的,因為佛陀說,在一彈指或一眨眼間,每個亞原子粒子已經生滅幾百萬兆次了。但他們的生命存在狀態的差異卻是很大的:佛陀覺悟了,而當葛印卡的美國學生們上完內觀課,回到國內去拜訪這位科學家的時候發現,雖然他“發現”了這個真相,但他和其他普通人一樣,有一大堆的煩惱,而並沒有從痛苦中解脫。

差別在哪兒呢?也許這位科學家從“認知”上知道了這個真相,但他並不像佛陀一樣,從“體驗”上,經驗到了這個真相

同樣,學習心理學也是如此,我們可以掌握很多的理論知識,幫助我們在“頭腦”層面理解我們自己所處的困境,這個過程很必要。但同樣重要的是,將這些“認知”層面的理解,下落和深入到經驗層面,去體驗並穿越它,此時,才會使我們的生命狀態發生真正意義上的改變。

而接受心理諮詢的過程,就是一個從“從大腦到心靈”的過程,心理諮詢室,則像是一個“過渡空間”,提供了其他的場合所無法提供的獨特體驗。

通過自學心理學,能夠療愈內心創傷嗎

一個抱持的養育環境

心理之病,從本質上來說是“人格之病”。

就像我們成年以後身體是否健康,除了先天體質以外,也受到發育階段的營養、鍛鍊等後天因素的影響一樣;成年以後的心理健康與否,也是先天氣質和後天養育所共同塑造的

而心理的發展,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有其不同的“關鍵期”,平穩渡過,則相應的人格品質得以健康地形成,反之,則會在某個人格維度產生缺陷,並在成年以後,遇到相應的“扳機點”時發病。

舉例來說,0~1歲,或者再穩妥點,生命的前2~3年,是建立依戀和安全感的關鍵期,此時,從養育的角度來說,最重要的,是“母親”的在場,能夠及時地鏡映並回應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需要,讓嬰兒在生命最原初的人際關係裡,體驗到自己是被愛和被“看見”的,自己的需求是“值得”被滿足的,體驗到自己所依賴的人是安全、可以信賴的。

這種身體層面的記憶會刻在骨子裡,成為成年以後建立令人滿意的人際關係的基石。

而如果“母親”的存在是不穩定的,譬如母親離世,不停地更換照料者,或者是沒有情感互動和迴應的養育等,則會讓嬰兒在人際關係中體驗到一種“本體不安全感”,關係是無法長久的、自己是不被愛的,自己是無權提出自己的需要的……

如果在之後的養育中沒有機會進行修復,那麼成年以後容易形成人際關係中的不安(例如社交焦慮)、難以建立滿意的親密關係(例如總是擔心伴侶會拋棄自己)等。

再舉個例子,孩子從2~3歲開始,行走的能力和語言的能力漸漸發展起來,此時,與依戀對象的分離和獨立個體化就開始成了一個很重要的議題。

如果父母能夠鼓勵孩子的自主性、允許孩子犯錯誤(例如弄亂弄髒東西),在建立規則的同時又允許孩子的自發性,那麼孩子慢慢地將有能力與母親“分離個體化”,並且將力量轉向外部,建立起自己的獨立性來。

但如果父母的管教過於嚴厲,設立了太多的規則;或者過於溺愛,不允許孩子做這做那,擔心孩子這裡摔著那裡碰著。孩子內在的“攻擊力”無法建設性地轉向外部,而是“淤積”在了體內,成年以後,則成為了罹患強迫、驚恐障礙等的溫床,因為它們內在的病因都是攻擊性的被抑制;或者成為啃老族等,而無法走向真正的獨立。

當然這麼說,並不代表“階段決定論”,成長是一個複雜的過程,但在成長的過程中,人格建構得越完善、越健康,成年以後遇到外部壓力時,則越能扛得住。而如果在早期階段,人格品性的某些發展被卡住了,則心理年齡的某些部分則停留在了較早的階段,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內在受傷的小孩兒”。

而心理諮詢室就像是一個抱持的養育環境,在這個環境裡,諮詢師(母親&父親的合體)每週定點、定時地會見來訪者,就像是一個穩定餵養的、不離不棄的父母

在這個安全的環境裡,來訪者能夠有勇氣將自己的傷痛一點點地打開,清理傷口,並重新成長。

舉個例子,就像我們上面所說的,基本的依戀和安全感沒有建立好的,在諮詢的環境中,體驗到諮詢師穩定的存在,不管自己怎麼折騰,都能抱持自己、不拋棄自己,因而慢慢修正在人際中的不安全與隔絕。

又或者,無法表達出攻擊性,總是委屈自己討好別人的,在諮詢的環境中嘗試著表達自己,而不被諮詢師“滅掉”,進而學會發出自己的聲音,尋找到一種“我之存在於世”的感覺。

這樣的一個介於幻想和現實的過渡空間,一個重新成長的抱持空間,是其他的環境所無法取代的。

通過自學心理學,能夠療愈內心創傷嗎

人際困境模式的重現與修通

人是關係的動物,關係滋養著我們,關係也傷害著我們。

所謂“人格”,是一種在關係裡模式化了的認知-情緒-行為體驗,是在先天氣質的條件下,與後天成長過程中各種或近或遠、或親或疏的關係互動裡一點點地養成並固化的

這種固化了的人際模式,雖然在早年使其獲益,但在成年後,其弊端漸漸呈現,並導致症狀,而這種人際模式又會在諮訪關係中呈現,並有機會可以得以修通。

舉例來說,一個在成長的過程中很“乖”的男孩兒,因為其聽話、不惹是生非而獲得了父母的肯定與表揚,長此以往便形成了一種在人際關係中討好的、犧牲自己滿足別人的互動模式,但在這個背後,又是隱藏著很大的憤怒和不滿的,因為自己的需要和自主性被忽略了。

這在他能夠因此獲益(譬如被領導賞識,升職加薪)的時候,是可以讓他保持平衡的。但如果因此而被人利用,例如干活的事情輪得到他,有好處的事情輪不到他,他內心的平衡被打破,被利用的憤怒、不被看到的不滿情緒漸升,但是因為在早年的經歷中,他沒有學會如何表達自己的需求,不知道如何處理衝動,這些集聚在內心無處釋放的能量,最終還是通過“攻擊轉向自身”的方式,以驚恐發作的症狀呈現了出來。

他因此來到諮詢室尋求幫助,而他在和諮詢師互動的過程中,他也處處討好諮詢師,努力地想要做一個“好病人”,但在“表現好”的背後,對諮詢師的懷疑、不滿也會暗流湧動。

也就是說,他在外部的給他帶來困境的人際模式,也會在和諮詢師的互動中呈現,因為已經鐫刻成為人格的一部分了。

但在諮訪關係中,和外部環境的區別就在於,諮詢師可以藉助自己的感受,將自己在互動過程中體驗到的東西反饋給來訪者,譬如感覺到討好背後的不滿,進而幫助來訪者覺察到自己的情緒和溝通方式,並提供一個抱持的空間,讓他能夠慢慢地學習表達他自己真實的想法和感受,而不擔心因此被責罵;讓他能夠學習建立一種人際關係中的邊界,爭取自己的權利和需求,而不是壓抑自己的需要無限地讓別人高興卻讓自己不高興。

當他能夠自由地表達自己,發出屬於自己的聲音了,不論現實世界裡的結果如何,就他的心理層面來說,他也就不需要再通過症狀的形式來言說不可言說的內心之痛了。

而這部分的體驗,可能只有在諮詢室這樣的一個環境中,在受過專業訓練的諮詢師的陪伴下,才能夠更好地完成。

最終,我們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是由我們的行為,而不是我們的言語。

重新成長,這並非易事,但惟其穿越傷痛,才能見證自由,內心的自由!

二、有哪些書籍推薦,可以幫助我們瞭解自己成長自己

壹 自我瞭解

通過自學心理學,能夠療愈內心創傷嗎

《自我關懷的力量》

作者:克里斯廷·內夫(Kristin Neff)是得克薩斯大學人類發展學副教授、心理學—自我關懷領域創始人。十幾年前,她首次把自我關懷作為一個研究領域和終身研究方向,併成為了這一領域的先驅人物。

推薦理由:自我關懷是當今社會高壓下人們共同缺少的一種心理能力。因為自尊、自我批評的主流地位,人們在善待別人的同時,卻不能同樣善待自己。

作者為我們打開了另一扇心靈之窗,讓我們承認自己的苦難與不完美,並且關懷自己,愛自己。人非萬能,總有人比我們做得更好,在坦然接受這一切後,我們才能重新感受到快樂與幸福,並能更加愛護他人。

本書通過自我關懷、靜觀、共通人性的講解與練習,幫大家找到與自己和解的辦法。學會自我關懷,也就掌握了反轉生活的力量。

書摘: 我們的生活會經常受情緒的惡性循環的影響,而自我關懷則是將我們從這種惡性循環中拯出來的工具。

通過自學心理學,能夠療愈內心創傷嗎

《自尊的六大支柱》

作者:納撒尼爾·布蘭登博士是一位心理學理論家,國際自尊協會執行理事長。

推薦理由:在喧鬧的世界中無法找尋的穩定必須在我們內心中創造出來,以低微的自尊感面對生活將使我們處於極為不利的地位。

從本質上說,本書回答了四個方面的問題:什麼是自尊?自尊為什麼十分重要?我們怎樣才能提高自尊?他人對我們自尊的建設能起什麼樣的作用?作者對其手中的大量的資料進行了整理,理論內容充實而且很有說服力,深刻了剖析了關於缺乏自尊的心理。

書摘:為自己的幸福負責就是增強自己的力量。將命運之劍重新交於己手。

貳 自我探索

通過自學心理學,能夠療愈內心創傷嗎

《伯恩斯情緒療法》

作者:戴維·伯恩斯是美國斯坦福大學醫學博士,著名心理學家、認知療法最重要的發展者之一。《伯恩斯情緒療法》 自出版以來全球暢銷愈500萬冊,超過20國文字出版,被譽為30年來最有效的非藥物療法抗抑鬱權威讀物。

推薦理由:一本可用以自檢抑鬱程度並自救的指南型心理治療書,書中詳細介紹了10種認知錯誤、22個簡單有效的技巧、30種臨床驗證的抗抑鬱藥物使用完全指南幫助讀者克服人生低谷。

書摘:完美是人類最大的錯覺,這種東西在世上壓根兒就不存在。世上本無完美。事實上,它是世上最惡毒的騙局,它許你以財富,卻贈你以苦難。你越拼命地追求完美,結果會越失望。因為它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與現實不符。如果你用苛刻挑剔的眼光來看待問題,那麼這世上一切事物——每個人、每種思想、每件藝術品、每段經歷,所有的一切——都有必要改進。

通過自學心理學,能夠療愈內心創傷嗎

《情緒急救》

作者:蓋伊•溫奇博士(Guy Winch, Ph.D),1991年獲得紐約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學位,是暢銷書《嘎吱作響的車輪》(The Squeaky Wheel)的作者。

推薦理由:溫奇博士利用最新的科學研究成果,提出了明確、逐步深入的治療方案。對於應對各種常見的麻煩,從對痛苦的強迫性反芻到極具破壞性的自卑,這些方案均立竿見影,簡單便捷,且效果明顯。通過生活中的實例,溫奇博士展示了僅僅幾個簡單的行動便能幫助我們撫慰情緒痛苦,從麻煩中振作精神,以及用勇氣和信心戰勝挫折。

書摘:孤獨的人往往會發展出一種自我挫敗的行為方式,導致他們下意識地把那些能夠減輕其痛苦的人推開。

叄 自我成長

《認

通過自學心理學,能夠療愈內心創傷嗎

知療法基礎與應用》

作者:JudithS.Beck,博士,是美國貝克認知行為治療研究所主任,也是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精神病學的臨床心理學副教授。

推薦理由:《認知療法基礎與應用》囊括了作者朱迪·S·貝克博士豐富的臨床治療、教學與督導經驗,以及15年來認知行為療法的研究進展。作者以清晰的筆觸、明瞭的語言全面地展現了認知行為療法的重要內容,並輔以大量對話示例及明晰的圖表。

《認知療法基礎與應用》是認知心理學入門書,而認知行為療法的核心與目的在於激發患者自我療愈的渴望和行動。

書摘:認知行為治療的目的除了緩解症狀外,也是把患者培訓成自己的治療師,防止復發。

通過自學心理學,能夠療愈內心創傷嗎

《非暴力溝通》

作者:馬歇爾·盧森堡(1934—2015),師從人本主義心理學之父卡爾·羅傑斯,美國威斯康星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國際非暴力溝通中心創始人,全球首位非暴力溝通專家。

推薦理由:日常生活中也許我們從來沒想過自己會和“暴力”扯上關係,但只要稍微回想一下,我們會發現自己曾經一定受到過別人話語的傷害或者用話語傷過別人,即所謂的“暴力溝通”。盧森堡博士發現了一種溝通方式,依照它來談話和聆聽,能使人們情意相通,和諧相處,避免暴力溝通。

《非暴力溝通》主要圍繞一個公式,非暴力溝通=描述事實+自身感受+期待或請求。它更加側重於人的心理需求層面。通過建立聯繫使我們能夠理解並看重彼此的需要,然後一起尋求方法滿足雙方的需要。

書摘:當我們褪去隱蔽的精神暴力,愛將自然流露。

以上內容部分由簡單心理認證諮詢師 @王曉豔 老師提供 。

關注公眾號:簡單心理uni(ID:jdxl-uni)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