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形意拳的速成法非常科學'

形意拳 拳擊 武術 搏擊 內家拳 武器 形意拳張金濤 2019-07-31
"

過去形意門裡其實有技擊速成法,為了強國強種強軍,老輩人編了很多速成有效的東西,普通人基本上半年下來打一兩個沒問題,一年以後打五六個沒問題。不是說形意一年打死人嗎?就是這麼打的。如今幾乎沒有這麼練的了,主要是沒市場。不過現在看,把這些東西整理一下練練還是有用的。

形意拳是以槍為拳,所以最先出來的勁是“槍勁”。馬上用大槍什麼勁?很容易意會成直勁。其實過去馬上用槍不是兩手端著去捅的,那個才多大勁?你可以試試,端著槍坐在馬上往前捅,看看得勁不?過去是兩馬對衝一個回合,其實就一下,捅上就贏了,打不著就再來。大戰三百回合,就是三百個照面。


"

過去形意門裡其實有技擊速成法,為了強國強種強軍,老輩人編了很多速成有效的東西,普通人基本上半年下來打一兩個沒問題,一年以後打五六個沒問題。不是說形意一年打死人嗎?就是這麼打的。如今幾乎沒有這麼練的了,主要是沒市場。不過現在看,把這些東西整理一下練練還是有用的。

形意拳是以槍為拳,所以最先出來的勁是“槍勁”。馬上用大槍什麼勁?很容易意會成直勁。其實過去馬上用槍不是兩手端著去捅的,那個才多大勁?你可以試試,端著槍坐在馬上往前捅,看看得勁不?過去是兩馬對衝一個回合,其實就一下,捅上就贏了,打不著就再來。大戰三百回合,就是三百個照面。


練習形意拳的速成法非常科學


馬上大槍最短的一丈二,還有一丈五的,怎麼使?兩手端著捅,那是三八大蓋。如今以訛傳訛的東西太多,真的沒人知道,說出來反而沒人信。春秋戰國時期馬上還有使長劍的,有兩米多長,用今人的思維更不能想象了。怎麼用的呢?如今的射箭比賽要是和過去的比純粹就是玩意兒,弓太小,勁也太小了。

看過一個老騎兵寫的東西,說只要騎兵一撒開,步兵基本就是等死。馬上功夫怎麼用的?要人馬合體,人要借馬的力量和威勢,馬一飛起來四條腿得象長到自己屁股下頭,然後轉腰擰勁起手一槍,那得多大的勁?形意拳把它落實到地上,沒了馬可這間架和勁道不能少。

過去的拳譜裡都告訴我們,動起手來心黑手辣絕不留情,現在很多人不理解,那是因為時代變了,過去那個年代社會上不太平,隨時有生命危險,你不殺他他就要殺你,所以動手就不能留後患。

過去為什麼講究窮文富武,有錢才有閒,不然窮的天天找飯轍,哪有時間練功啊?中華武術會、國術館這樣的把人養在館裡專門練功。文武文武,過去人是真拿它當回事,如今是連影子都看不到了。

練習形意拳關鍵在轉胯,後腳跟一蹬,胯一轉,通過脊椎轉到手上。把這個勁練出來效果就厲害了。可以反覆雙手推牆體會,然後用在拳擊上。一開始靜態三體式,然後過渡到活步三體,其實就是拳擊進步出拳,整體不丟就行了。

從靜態打一拳,過渡到進一步打一拳,記住身架不丟力量不減就成了。我們就打直線,又快又很,沒人防得住,因為暴徒也都是普通人,擋不住我們雷霆一擊。再解決硬度問題。弄一個方形鐵塊揣兜裡,沒事就拿拳頭兩個大指節打,一開始力要小,慢慢力大。最後什麼效果?一拳倒臉上出血。

凡是這麼練一年的,基本上都是街頭霸王了,希望不要去學壞啊。我還要告訴大家的是,空手不如拿傢伙,兵器就是拳頭的延長。能拿傢伙的時候不動手,動手是最後沒辦法才用。還有需要記得打什麼地方。心口、兩乳、咽喉等等,其實大家也都知道。你練出了速度,就可以打到。

速成的辦法,必須練硬功,不然就一般人的筋骨,打上幾拳骨頭上的筋膜都腫起來了,還打誰啊?這都是經驗之談,不信的就去試一下,看看你的拳頭夠不夠硬?體力不夠的,打幾下就拉胯了,別說面對暴徒,就是普通人打架一分鐘下來就站不起來了。真要是對面幾個拿著刀的,擎等著挨宰。生死搏命,胡猜的沒用。

雙方對壘,你必須快過對方,無論先出手還是後出手,慢了就死了。一拳或一腿先打到,還要保證一舉拿下。這就是我說的內家拳只有一沒有二,有二的是擂臺搏擊,只有一的是武術的生死較量。


"

過去形意門裡其實有技擊速成法,為了強國強種強軍,老輩人編了很多速成有效的東西,普通人基本上半年下來打一兩個沒問題,一年以後打五六個沒問題。不是說形意一年打死人嗎?就是這麼打的。如今幾乎沒有這麼練的了,主要是沒市場。不過現在看,把這些東西整理一下練練還是有用的。

形意拳是以槍為拳,所以最先出來的勁是“槍勁”。馬上用大槍什麼勁?很容易意會成直勁。其實過去馬上用槍不是兩手端著去捅的,那個才多大勁?你可以試試,端著槍坐在馬上往前捅,看看得勁不?過去是兩馬對衝一個回合,其實就一下,捅上就贏了,打不著就再來。大戰三百回合,就是三百個照面。


練習形意拳的速成法非常科學


馬上大槍最短的一丈二,還有一丈五的,怎麼使?兩手端著捅,那是三八大蓋。如今以訛傳訛的東西太多,真的沒人知道,說出來反而沒人信。春秋戰國時期馬上還有使長劍的,有兩米多長,用今人的思維更不能想象了。怎麼用的呢?如今的射箭比賽要是和過去的比純粹就是玩意兒,弓太小,勁也太小了。

看過一個老騎兵寫的東西,說只要騎兵一撒開,步兵基本就是等死。馬上功夫怎麼用的?要人馬合體,人要借馬的力量和威勢,馬一飛起來四條腿得象長到自己屁股下頭,然後轉腰擰勁起手一槍,那得多大的勁?形意拳把它落實到地上,沒了馬可這間架和勁道不能少。

過去的拳譜裡都告訴我們,動起手來心黑手辣絕不留情,現在很多人不理解,那是因為時代變了,過去那個年代社會上不太平,隨時有生命危險,你不殺他他就要殺你,所以動手就不能留後患。

過去為什麼講究窮文富武,有錢才有閒,不然窮的天天找飯轍,哪有時間練功啊?中華武術會、國術館這樣的把人養在館裡專門練功。文武文武,過去人是真拿它當回事,如今是連影子都看不到了。

練習形意拳關鍵在轉胯,後腳跟一蹬,胯一轉,通過脊椎轉到手上。把這個勁練出來效果就厲害了。可以反覆雙手推牆體會,然後用在拳擊上。一開始靜態三體式,然後過渡到活步三體,其實就是拳擊進步出拳,整體不丟就行了。

從靜態打一拳,過渡到進一步打一拳,記住身架不丟力量不減就成了。我們就打直線,又快又很,沒人防得住,因為暴徒也都是普通人,擋不住我們雷霆一擊。再解決硬度問題。弄一個方形鐵塊揣兜裡,沒事就拿拳頭兩個大指節打,一開始力要小,慢慢力大。最後什麼效果?一拳倒臉上出血。

凡是這麼練一年的,基本上都是街頭霸王了,希望不要去學壞啊。我還要告訴大家的是,空手不如拿傢伙,兵器就是拳頭的延長。能拿傢伙的時候不動手,動手是最後沒辦法才用。還有需要記得打什麼地方。心口、兩乳、咽喉等等,其實大家也都知道。你練出了速度,就可以打到。

速成的辦法,必須練硬功,不然就一般人的筋骨,打上幾拳骨頭上的筋膜都腫起來了,還打誰啊?這都是經驗之談,不信的就去試一下,看看你的拳頭夠不夠硬?體力不夠的,打幾下就拉胯了,別說面對暴徒,就是普通人打架一分鐘下來就站不起來了。真要是對面幾個拿著刀的,擎等著挨宰。生死搏命,胡猜的沒用。

雙方對壘,你必須快過對方,無論先出手還是後出手,慢了就死了。一拳或一腿先打到,還要保證一舉拿下。這就是我說的內家拳只有一沒有二,有二的是擂臺搏擊,只有一的是武術的生死較量。


練習形意拳的速成法非常科學


就是練過搏擊散打拳擊的,也要解決體力和硬度問題,不然面對生死對決一樣要吃虧。體力的最好方法就是跑步,硬度就是打鐵塊或者鐵砂袋,可用半斤地骨皮加半斤鹹鹽加水,把手放在裡頭煮,直到水熱受不了拿出來就練。練完了再煮一次。一開始練得是直勁,慢慢要體會出透勁和震勁。

形意拳三體式非常科學,站三體式能夠快速均衡全面增長身體素質。

站幾個月三體式,體能素質飛快增長,而後每天打崩拳1000次。一開始要打直勁,有點直著往前捅的意思,體會蹬地、轉胯、擰腰、伸肩、衝拳的整體作用,慢慢就打出了全身之力。此時發一拳真有地動山河之威。直勁打好了慢慢體會直中有短,往裡頭加寸勁,而後練習快速連續出拳而勁力不衰,這一步就成了。

然後就是活步崩拳,往前進步出拳,變換身法出拳,直到隨心所欲想打就打,就得了崩拳的間架和拳勁了。到這步就可以把拳擊的直拳、勾拳和擺拳揉進來靈活運用,做到無論出什麼拳都是崩拳的架子和勁力,加上身法快速,拳頭夠硬,就具備了一定殺傷力。平時要多上拳館實戰,不能等到事來了臨陣磨槍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