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臺老沙河城村民的基本心態與品性研析(論文)'

"

《邢臺沙河城人文歷史與風物》系列之

邢臺老沙河城村民的基本心態與品性研析(論文)

作者:胡順安

"

《邢臺沙河城人文歷史與風物》系列之

邢臺老沙河城村民的基本心態與品性研析(論文)

作者:胡順安

邢臺老沙河城村民的基本心態與品性研析(論文)

邢臺老沙河城具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包括北街、南街和北關三個行政村在內,土著居民很少,外來雜姓較多。許多耄耋老人說,這種雜姓在居民中佔比高達百分之八十。由此導致了沙河城居民心態複雜,品性多元,這是沙河城居民普遍的特徵,為附近村落所罕見。估計與沙河城村民來源和成分有關係。曾在沙河城工作生活過的許多社會賢達一談起沙河城的村民素養和風氣,扼腕痛惜,千年歷史古城何以如此之差?他們也將此歸根於大量流民的湧入,破壞了沙河城的質樸古風。

筆者少時曾在此生活很長時間,自然十分洞悉。也頗有同感,更有深切體會和痛感。

於是,筆者將此列入沙河城人文歷史進行了一段時間的調查與跟蹤研究,形成本篇學術論文。

奔著學術研討的目的,只對存在的普遍性現象做如實記述與合理分析。儘量選擇多數村民認可的心理現象和行為作參數考量,不附加任何主觀元素。雖然在走訪時力爭採訪多個層面,在表述時儘量展現多元化特徵,措辭謹小慎微,但為尊重客觀真實,也難免出現一些令人內心不願接受的語詞。純屬學術研究,只述不評,絕無詆譭之意,敬請理解、諒解,也歡迎您奔著學術交流的初衷坦誠地批評指正。

談及邢臺老沙河城村民的心態和品性,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心態和品性的形成:

根據心理學研究,一個人的心態、品性和人格的形成,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比如原生態家族的遺傳基因和家庭生活習性薰陶,長久居住與生活的人文自然環境、個人修養、接受社會教育程度、所從事的職業等,其中最重要的是遺傳基因和環境薰陶。而遺傳基因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它滲透在一個人骨子裡和靈魂裡,有時候即使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在某種程度上略有改變,但骨子裡最本質的東西是不會發生根本性變化的,正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是也。

二、沙河城與周邊村落居民的來源和簡況比較:

調查發現,沙河城周邊村落的居民,多數為一脈相承的族人遷來後在一起長期聚居,相互之間具有天然而穩定的血緣關係或親屬關係。他們具有很多相同或者相近的生活習性和默契的文化共識,有著大家共同認可且認真遵守的公共道德規範與為人處世底線。對內包容互助,對外合力抵禦。原土著居民的管理基本上接近大姓氏家族式自治,個別外來雜姓即使偶有格格不入或有悖規禮的言行,也不敢萌發或不能外露,或不足以形成氣候。這些雜姓人數寡少,不成規模,幾乎無力抗拒,只能被動接受和遵守原土著人和大家族長期約定俗成的道德基礎與管理模式。

而沙河城卻與此大相迥異,居民多數為外來人員,成分十分複雜。

"

《邢臺沙河城人文歷史與風物》系列之

邢臺老沙河城村民的基本心態與品性研析(論文)

作者:胡順安

邢臺老沙河城村民的基本心態與品性研析(論文)

邢臺老沙河城具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包括北街、南街和北關三個行政村在內,土著居民很少,外來雜姓較多。許多耄耋老人說,這種雜姓在居民中佔比高達百分之八十。由此導致了沙河城居民心態複雜,品性多元,這是沙河城居民普遍的特徵,為附近村落所罕見。估計與沙河城村民來源和成分有關係。曾在沙河城工作生活過的許多社會賢達一談起沙河城的村民素養和風氣,扼腕痛惜,千年歷史古城何以如此之差?他們也將此歸根於大量流民的湧入,破壞了沙河城的質樸古風。

筆者少時曾在此生活很長時間,自然十分洞悉。也頗有同感,更有深切體會和痛感。

於是,筆者將此列入沙河城人文歷史進行了一段時間的調查與跟蹤研究,形成本篇學術論文。

奔著學術研討的目的,只對存在的普遍性現象做如實記述與合理分析。儘量選擇多數村民認可的心理現象和行為作參數考量,不附加任何主觀元素。雖然在走訪時力爭採訪多個層面,在表述時儘量展現多元化特徵,措辭謹小慎微,但為尊重客觀真實,也難免出現一些令人內心不願接受的語詞。純屬學術研究,只述不評,絕無詆譭之意,敬請理解、諒解,也歡迎您奔著學術交流的初衷坦誠地批評指正。

談及邢臺老沙河城村民的心態和品性,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心態和品性的形成:

根據心理學研究,一個人的心態、品性和人格的形成,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比如原生態家族的遺傳基因和家庭生活習性薰陶,長久居住與生活的人文自然環境、個人修養、接受社會教育程度、所從事的職業等,其中最重要的是遺傳基因和環境薰陶。而遺傳基因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它滲透在一個人骨子裡和靈魂裡,有時候即使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在某種程度上略有改變,但骨子裡最本質的東西是不會發生根本性變化的,正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是也。

二、沙河城與周邊村落居民的來源和簡況比較:

調查發現,沙河城周邊村落的居民,多數為一脈相承的族人遷來後在一起長期聚居,相互之間具有天然而穩定的血緣關係或親屬關係。他們具有很多相同或者相近的生活習性和默契的文化共識,有著大家共同認可且認真遵守的公共道德規範與為人處世底線。對內包容互助,對外合力抵禦。原土著居民的管理基本上接近大姓氏家族式自治,個別外來雜姓即使偶有格格不入或有悖規禮的言行,也不敢萌發或不能外露,或不足以形成氣候。這些雜姓人數寡少,不成規模,幾乎無力抗拒,只能被動接受和遵守原土著人和大家族長期約定俗成的道德基礎與管理模式。

而沙河城卻與此大相迥異,居民多數為外來人員,成分十分複雜。

邢臺老沙河城村民的基本心態與品性研析(論文)


據史料記載,明朝萬曆年間(1572-1620年),當時沙河縣的常駐人口數量總計兩萬七千二百三十八人。坊間傳說,沙河城當時的常駐人口大約二百人。起初,這些人應該是土著居民,或者是遷居歷史相對悠久一些的居民。

侷限於當時的社會生產力和經濟發展,人口增速緩慢。經過三四百年的繁衍和不斷遷入,至清朝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沙河縣的全縣常駐人口100422人。而沙河縣古城穩定常駐526(南北街475+北關51)戶,共計2425人(南北街2118人+北關307人)。

如今,沙河城常駐居民多達七千人(不包括長期在外工作生活和外出求學不歸者),也是在1945年之後,社會穩定,生產力發展,人口繁衍迅速。

根據走訪,沙河城作為千年歷史的縣城,原始土著(包括居住時長達四百年以上)姓氏的居民所剩無幾,長期的穩定居民也稀少,而因為工作、經商和其他原因的流動遷入人口比較多,數量龐大。

許多耄耋老人介紹,清末民初是沙河城外來流動人口聚集的高峰。上世紀初期,邢臺地區戰事不斷,盜匪橫行,外加自然災害頻仍,旱澇不均,導致民不聊生。來自沙河西部,以及附近的永年縣、雞澤縣、曲周縣、大名縣、肥鄉縣、平鄉縣、內丘縣、邢臺縣、南和縣等區域的大批難民蜂擁而至,圍聚在沙河城四周。一時間,沙河城周邊成了大批乞丐和各種流浪人員的集散地,其中包括批量的難民、甚至不乏地痞混子,甚至畏罪的逃犯。當然也有極個別一時落魄的紈絝子弟和家族。他們背井離鄉,流離失所,沿途乞討,屯居沙河城四周。為方便進出城門,就近搭建簡易戶棚,經營小買賣和打工謀生。這些人白天進城,晚上在關閉城門之前出城,辛辛苦苦的生活在最底層。他們多數人居無定所,之前大部分不曾接受良好教育,當時逃到沙河城也基本上沒有條件接受良好教育,更無體面的工作。基本上是勉強餬口。

1945年,沙河城解放,周邊來自五湖四海的這些難民群體在政府的統一安排下,全部分得富人房產,一擁而遷居城內生活,驟然稀釋了城內居民原有的穩固成分,瞬間改變了沙河城的居民結構,這些人的佔比高達百分之八十。

如此歷史背景和上述那種來源的居民素質構成的群體,可想而知,沙河城的居民素質會變成什麼樣子。

除了極個別土著和遷居姓氏歷史悠久,三郭六李,七王八趙,沙河城計約七十多個姓氏,因為遷來時間短暫,沒有形成約定俗成的共識和族規。再經過多種社會變革的折騰,心態複雜,雜亂無章,一盤散沙。因為管理模式比較簡單和粗放式,這些新遷入縣城的居民中,流民心理普遍,痞習濃厚,戾氣盛行。外來流民的強力衝擊,原居民舊有的穩定族規和管理模式慘遭破壞和踐踏,新的管理又沒有形成,或者管理失範和不到位,更加助長了新來流民的痞習和戾氣,終致惡習日盛。原有土著居民的公序良俗生態無形中遭遇撞擊和損毀。他們眼睜睜看著那些流民不勞而獲地瓜分財富,而無力抵擋。​自己的心理被刺痛,人格被侮辱,生活被打亂。如此環境中成長的土著居民,心態受到薰陶也被扭曲,言行被濁化,心底暗生邪性。沙河城的民心就這樣被汙染了。

"

《邢臺沙河城人文歷史與風物》系列之

邢臺老沙河城村民的基本心態與品性研析(論文)

作者:胡順安

邢臺老沙河城村民的基本心態與品性研析(論文)

邢臺老沙河城具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包括北街、南街和北關三個行政村在內,土著居民很少,外來雜姓較多。許多耄耋老人說,這種雜姓在居民中佔比高達百分之八十。由此導致了沙河城居民心態複雜,品性多元,這是沙河城居民普遍的特徵,為附近村落所罕見。估計與沙河城村民來源和成分有關係。曾在沙河城工作生活過的許多社會賢達一談起沙河城的村民素養和風氣,扼腕痛惜,千年歷史古城何以如此之差?他們也將此歸根於大量流民的湧入,破壞了沙河城的質樸古風。

筆者少時曾在此生活很長時間,自然十分洞悉。也頗有同感,更有深切體會和痛感。

於是,筆者將此列入沙河城人文歷史進行了一段時間的調查與跟蹤研究,形成本篇學術論文。

奔著學術研討的目的,只對存在的普遍性現象做如實記述與合理分析。儘量選擇多數村民認可的心理現象和行為作參數考量,不附加任何主觀元素。雖然在走訪時力爭採訪多個層面,在表述時儘量展現多元化特徵,措辭謹小慎微,但為尊重客觀真實,也難免出現一些令人內心不願接受的語詞。純屬學術研究,只述不評,絕無詆譭之意,敬請理解、諒解,也歡迎您奔著學術交流的初衷坦誠地批評指正。

談及邢臺老沙河城村民的心態和品性,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心態和品性的形成:

根據心理學研究,一個人的心態、品性和人格的形成,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比如原生態家族的遺傳基因和家庭生活習性薰陶,長久居住與生活的人文自然環境、個人修養、接受社會教育程度、所從事的職業等,其中最重要的是遺傳基因和環境薰陶。而遺傳基因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它滲透在一個人骨子裡和靈魂裡,有時候即使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在某種程度上略有改變,但骨子裡最本質的東西是不會發生根本性變化的,正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是也。

二、沙河城與周邊村落居民的來源和簡況比較:

調查發現,沙河城周邊村落的居民,多數為一脈相承的族人遷來後在一起長期聚居,相互之間具有天然而穩定的血緣關係或親屬關係。他們具有很多相同或者相近的生活習性和默契的文化共識,有著大家共同認可且認真遵守的公共道德規範與為人處世底線。對內包容互助,對外合力抵禦。原土著居民的管理基本上接近大姓氏家族式自治,個別外來雜姓即使偶有格格不入或有悖規禮的言行,也不敢萌發或不能外露,或不足以形成氣候。這些雜姓人數寡少,不成規模,幾乎無力抗拒,只能被動接受和遵守原土著人和大家族長期約定俗成的道德基礎與管理模式。

而沙河城卻與此大相迥異,居民多數為外來人員,成分十分複雜。

邢臺老沙河城村民的基本心態與品性研析(論文)


據史料記載,明朝萬曆年間(1572-1620年),當時沙河縣的常駐人口數量總計兩萬七千二百三十八人。坊間傳說,沙河城當時的常駐人口大約二百人。起初,這些人應該是土著居民,或者是遷居歷史相對悠久一些的居民。

侷限於當時的社會生產力和經濟發展,人口增速緩慢。經過三四百年的繁衍和不斷遷入,至清朝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沙河縣的全縣常駐人口100422人。而沙河縣古城穩定常駐526(南北街475+北關51)戶,共計2425人(南北街2118人+北關307人)。

如今,沙河城常駐居民多達七千人(不包括長期在外工作生活和外出求學不歸者),也是在1945年之後,社會穩定,生產力發展,人口繁衍迅速。

根據走訪,沙河城作為千年歷史的縣城,原始土著(包括居住時長達四百年以上)姓氏的居民所剩無幾,長期的穩定居民也稀少,而因為工作、經商和其他原因的流動遷入人口比較多,數量龐大。

許多耄耋老人介紹,清末民初是沙河城外來流動人口聚集的高峰。上世紀初期,邢臺地區戰事不斷,盜匪橫行,外加自然災害頻仍,旱澇不均,導致民不聊生。來自沙河西部,以及附近的永年縣、雞澤縣、曲周縣、大名縣、肥鄉縣、平鄉縣、內丘縣、邢臺縣、南和縣等區域的大批難民蜂擁而至,圍聚在沙河城四周。一時間,沙河城周邊成了大批乞丐和各種流浪人員的集散地,其中包括批量的難民、甚至不乏地痞混子,甚至畏罪的逃犯。當然也有極個別一時落魄的紈絝子弟和家族。他們背井離鄉,流離失所,沿途乞討,屯居沙河城四周。為方便進出城門,就近搭建簡易戶棚,經營小買賣和打工謀生。這些人白天進城,晚上在關閉城門之前出城,辛辛苦苦的生活在最底層。他們多數人居無定所,之前大部分不曾接受良好教育,當時逃到沙河城也基本上沒有條件接受良好教育,更無體面的工作。基本上是勉強餬口。

1945年,沙河城解放,周邊來自五湖四海的這些難民群體在政府的統一安排下,全部分得富人房產,一擁而遷居城內生活,驟然稀釋了城內居民原有的穩固成分,瞬間改變了沙河城的居民結構,這些人的佔比高達百分之八十。

如此歷史背景和上述那種來源的居民素質構成的群體,可想而知,沙河城的居民素質會變成什麼樣子。

除了極個別土著和遷居姓氏歷史悠久,三郭六李,七王八趙,沙河城計約七十多個姓氏,因為遷來時間短暫,沒有形成約定俗成的共識和族規。再經過多種社會變革的折騰,心態複雜,雜亂無章,一盤散沙。因為管理模式比較簡單和粗放式,這些新遷入縣城的居民中,流民心理普遍,痞習濃厚,戾氣盛行。外來流民的強力衝擊,原居民舊有的穩定族規和管理模式慘遭破壞和踐踏,新的管理又沒有形成,或者管理失範和不到位,更加助長了新來流民的痞習和戾氣,終致惡習日盛。原有土著居民的公序良俗生態無形中遭遇撞擊和損毀。他們眼睜睜看著那些流民不勞而獲地瓜分財富,而無力抵擋。​自己的心理被刺痛,人格被侮辱,生活被打亂。如此環境中成長的土著居民,心態受到薰陶也被扭曲,言行被濁化,心底暗生邪性。沙河城的民心就這樣被汙染了。

邢臺老沙河城村民的基本心態與品性研析(論文)


沙河城的居民來源和成分主要可分為四大類:

1-原生態的土著居民與遷入居住歷史悠久的人。這樣的家族佔比最小,大約佔比百分之二三。他們的心態天然形成一定的“區域性土著心理”優越感,後代發展多數一般;

2-有穩定體面的工作者,包括本人在縣城工作或祖輩在縣城工作而繁衍的後裔,條件優渥,家教良好,整體素質比較高。這種居民的佔比大約與前者相當。心態與上述基本接近,甚至更優於前者。這些人的後代自尊自信,身含傲骨,勤奮學習,發展迅速而良好;

3-祖籍外地,族風良好,素質較高,曾經條件優渥,只是遇到臨時性困難而遷來避難和謀生的家族。這種家族的佔比大約有百分之六七,其後代發展也迅速而優質;

4-祖籍外地,族風一般,素質低下,經濟困難,多數系近代(1920-1960年代)遷移過來的。

這種村民的佔比約為百分之八十多。大多數是貧困百姓,小商販,手工作業者,工匠,藝人,僱農,盲流,也包括若干地痞流氓和流竄逃犯等。

同父母一樣,他們的後代文化素養不高,幾乎沒有很好的發展,大部分是子承父業,在最底層辛苦地謀生。當然,不排除其中個別人和個別家庭在特殊時段,因為政策和裙帶關係而“魚躍龍門”跳出農圈。

第四類居民基本上成為構成沙河城現在村民成分的主體。在1940-1970年代的多次社會變革中,有一些流氓痞子的先祖踐踏良知,借勢而起成為權傾一時的“運動紅”(當地對喜歡借某些動亂整人者的稱呼),對既有的公序良俗造成了嚴重衝擊,也在很大程度上成為了制約沙河城良好發展的重要因子。

正是這些來源不一,成分複雜,低素養群體佔比太大,才造成了沙河城居民普遍一盤散沙式的心理和受此心理支配下缺乏公共意識的“各顧各”自私利己行為。這些人的基本心態與品性被外界解讀為沙河城人形象的代表。

三、沙河城居民常見的普遍心態和品性具象:

通過長期調查和研究得知,在和平年代,包括現在國泰民安的時期,但凡能入住城市的人,大部分是接受過高等教育、具有良好素養或有穩定工作的人才有資格遷居。這些群體的聚居,自然會整體提升聚居區域的群體素質,形成周圍高素質群體和文明環境,以及健康積極的居民生態,更加有利於該地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教育的發展。

然而,恰如文前所列,清末民初至上世紀中期,正值時局動盪,災荒連年,大量從外地流浪,蜂擁遷居沙河城的人多數沒有文化,素養普遍很低。來源不同,各懷心機,雜亂無章。他們與那些在沙河城工作穩定,生活優渥的土著居民的基本心態和文化品性截然不同。那些居住歷史悠久,職業穩定而體面的家庭,多數是生活無憂還接受過一定教育的群體。相對來說,他們普遍族風好,素養高,具有強烈的歸屬感,道義感,責任感和做人底線,有長期形成的公序良俗。但是這些優秀群體的佔比太小,瞬間被蜂擁的大量流民稀釋了,抵擋不住當時特殊環境的衝襲。他們不足以正面影響龐大的低素養群體,更無力改善風氣。隨著時光的流失,這些優秀群體也漸次受到一定程度的同化,被迫默認和融入。但其後代基本上都陸續考學或到外地工作了。

大多數1920-1970年代遷入的村民普遍素養很低,粗俗不堪,甚至帶有一些天然的劣根性,且具有很強的遺傳基因。某些族人所表現出來的這些劣根性非常明顯,為村民所公認,至少在當地主流人士中是持相同觀點的。

"

《邢臺沙河城人文歷史與風物》系列之

邢臺老沙河城村民的基本心態與品性研析(論文)

作者:胡順安

邢臺老沙河城村民的基本心態與品性研析(論文)

邢臺老沙河城具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包括北街、南街和北關三個行政村在內,土著居民很少,外來雜姓較多。許多耄耋老人說,這種雜姓在居民中佔比高達百分之八十。由此導致了沙河城居民心態複雜,品性多元,這是沙河城居民普遍的特徵,為附近村落所罕見。估計與沙河城村民來源和成分有關係。曾在沙河城工作生活過的許多社會賢達一談起沙河城的村民素養和風氣,扼腕痛惜,千年歷史古城何以如此之差?他們也將此歸根於大量流民的湧入,破壞了沙河城的質樸古風。

筆者少時曾在此生活很長時間,自然十分洞悉。也頗有同感,更有深切體會和痛感。

於是,筆者將此列入沙河城人文歷史進行了一段時間的調查與跟蹤研究,形成本篇學術論文。

奔著學術研討的目的,只對存在的普遍性現象做如實記述與合理分析。儘量選擇多數村民認可的心理現象和行為作參數考量,不附加任何主觀元素。雖然在走訪時力爭採訪多個層面,在表述時儘量展現多元化特徵,措辭謹小慎微,但為尊重客觀真實,也難免出現一些令人內心不願接受的語詞。純屬學術研究,只述不評,絕無詆譭之意,敬請理解、諒解,也歡迎您奔著學術交流的初衷坦誠地批評指正。

談及邢臺老沙河城村民的心態和品性,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心態和品性的形成:

根據心理學研究,一個人的心態、品性和人格的形成,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比如原生態家族的遺傳基因和家庭生活習性薰陶,長久居住與生活的人文自然環境、個人修養、接受社會教育程度、所從事的職業等,其中最重要的是遺傳基因和環境薰陶。而遺傳基因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它滲透在一個人骨子裡和靈魂裡,有時候即使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在某種程度上略有改變,但骨子裡最本質的東西是不會發生根本性變化的,正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是也。

二、沙河城與周邊村落居民的來源和簡況比較:

調查發現,沙河城周邊村落的居民,多數為一脈相承的族人遷來後在一起長期聚居,相互之間具有天然而穩定的血緣關係或親屬關係。他們具有很多相同或者相近的生活習性和默契的文化共識,有著大家共同認可且認真遵守的公共道德規範與為人處世底線。對內包容互助,對外合力抵禦。原土著居民的管理基本上接近大姓氏家族式自治,個別外來雜姓即使偶有格格不入或有悖規禮的言行,也不敢萌發或不能外露,或不足以形成氣候。這些雜姓人數寡少,不成規模,幾乎無力抗拒,只能被動接受和遵守原土著人和大家族長期約定俗成的道德基礎與管理模式。

而沙河城卻與此大相迥異,居民多數為外來人員,成分十分複雜。

邢臺老沙河城村民的基本心態與品性研析(論文)


據史料記載,明朝萬曆年間(1572-1620年),當時沙河縣的常駐人口數量總計兩萬七千二百三十八人。坊間傳說,沙河城當時的常駐人口大約二百人。起初,這些人應該是土著居民,或者是遷居歷史相對悠久一些的居民。

侷限於當時的社會生產力和經濟發展,人口增速緩慢。經過三四百年的繁衍和不斷遷入,至清朝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沙河縣的全縣常駐人口100422人。而沙河縣古城穩定常駐526(南北街475+北關51)戶,共計2425人(南北街2118人+北關307人)。

如今,沙河城常駐居民多達七千人(不包括長期在外工作生活和外出求學不歸者),也是在1945年之後,社會穩定,生產力發展,人口繁衍迅速。

根據走訪,沙河城作為千年歷史的縣城,原始土著(包括居住時長達四百年以上)姓氏的居民所剩無幾,長期的穩定居民也稀少,而因為工作、經商和其他原因的流動遷入人口比較多,數量龐大。

許多耄耋老人介紹,清末民初是沙河城外來流動人口聚集的高峰。上世紀初期,邢臺地區戰事不斷,盜匪橫行,外加自然災害頻仍,旱澇不均,導致民不聊生。來自沙河西部,以及附近的永年縣、雞澤縣、曲周縣、大名縣、肥鄉縣、平鄉縣、內丘縣、邢臺縣、南和縣等區域的大批難民蜂擁而至,圍聚在沙河城四周。一時間,沙河城周邊成了大批乞丐和各種流浪人員的集散地,其中包括批量的難民、甚至不乏地痞混子,甚至畏罪的逃犯。當然也有極個別一時落魄的紈絝子弟和家族。他們背井離鄉,流離失所,沿途乞討,屯居沙河城四周。為方便進出城門,就近搭建簡易戶棚,經營小買賣和打工謀生。這些人白天進城,晚上在關閉城門之前出城,辛辛苦苦的生活在最底層。他們多數人居無定所,之前大部分不曾接受良好教育,當時逃到沙河城也基本上沒有條件接受良好教育,更無體面的工作。基本上是勉強餬口。

1945年,沙河城解放,周邊來自五湖四海的這些難民群體在政府的統一安排下,全部分得富人房產,一擁而遷居城內生活,驟然稀釋了城內居民原有的穩固成分,瞬間改變了沙河城的居民結構,這些人的佔比高達百分之八十。

如此歷史背景和上述那種來源的居民素質構成的群體,可想而知,沙河城的居民素質會變成什麼樣子。

除了極個別土著和遷居姓氏歷史悠久,三郭六李,七王八趙,沙河城計約七十多個姓氏,因為遷來時間短暫,沒有形成約定俗成的共識和族規。再經過多種社會變革的折騰,心態複雜,雜亂無章,一盤散沙。因為管理模式比較簡單和粗放式,這些新遷入縣城的居民中,流民心理普遍,痞習濃厚,戾氣盛行。外來流民的強力衝擊,原居民舊有的穩定族規和管理模式慘遭破壞和踐踏,新的管理又沒有形成,或者管理失範和不到位,更加助長了新來流民的痞習和戾氣,終致惡習日盛。原有土著居民的公序良俗生態無形中遭遇撞擊和損毀。他們眼睜睜看著那些流民不勞而獲地瓜分財富,而無力抵擋。​自己的心理被刺痛,人格被侮辱,生活被打亂。如此環境中成長的土著居民,心態受到薰陶也被扭曲,言行被濁化,心底暗生邪性。沙河城的民心就這樣被汙染了。

邢臺老沙河城村民的基本心態與品性研析(論文)


沙河城的居民來源和成分主要可分為四大類:

1-原生態的土著居民與遷入居住歷史悠久的人。這樣的家族佔比最小,大約佔比百分之二三。他們的心態天然形成一定的“區域性土著心理”優越感,後代發展多數一般;

2-有穩定體面的工作者,包括本人在縣城工作或祖輩在縣城工作而繁衍的後裔,條件優渥,家教良好,整體素質比較高。這種居民的佔比大約與前者相當。心態與上述基本接近,甚至更優於前者。這些人的後代自尊自信,身含傲骨,勤奮學習,發展迅速而良好;

3-祖籍外地,族風良好,素質較高,曾經條件優渥,只是遇到臨時性困難而遷來避難和謀生的家族。這種家族的佔比大約有百分之六七,其後代發展也迅速而優質;

4-祖籍外地,族風一般,素質低下,經濟困難,多數系近代(1920-1960年代)遷移過來的。

這種村民的佔比約為百分之八十多。大多數是貧困百姓,小商販,手工作業者,工匠,藝人,僱農,盲流,也包括若干地痞流氓和流竄逃犯等。

同父母一樣,他們的後代文化素養不高,幾乎沒有很好的發展,大部分是子承父業,在最底層辛苦地謀生。當然,不排除其中個別人和個別家庭在特殊時段,因為政策和裙帶關係而“魚躍龍門”跳出農圈。

第四類居民基本上成為構成沙河城現在村民成分的主體。在1940-1970年代的多次社會變革中,有一些流氓痞子的先祖踐踏良知,借勢而起成為權傾一時的“運動紅”(當地對喜歡借某些動亂整人者的稱呼),對既有的公序良俗造成了嚴重衝擊,也在很大程度上成為了制約沙河城良好發展的重要因子。

正是這些來源不一,成分複雜,低素養群體佔比太大,才造成了沙河城居民普遍一盤散沙式的心理和受此心理支配下缺乏公共意識的“各顧各”自私利己行為。這些人的基本心態與品性被外界解讀為沙河城人形象的代表。

三、沙河城居民常見的普遍心態和品性具象:

通過長期調查和研究得知,在和平年代,包括現在國泰民安的時期,但凡能入住城市的人,大部分是接受過高等教育、具有良好素養或有穩定工作的人才有資格遷居。這些群體的聚居,自然會整體提升聚居區域的群體素質,形成周圍高素質群體和文明環境,以及健康積極的居民生態,更加有利於該地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教育的發展。

然而,恰如文前所列,清末民初至上世紀中期,正值時局動盪,災荒連年,大量從外地流浪,蜂擁遷居沙河城的人多數沒有文化,素養普遍很低。來源不同,各懷心機,雜亂無章。他們與那些在沙河城工作穩定,生活優渥的土著居民的基本心態和文化品性截然不同。那些居住歷史悠久,職業穩定而體面的家庭,多數是生活無憂還接受過一定教育的群體。相對來說,他們普遍族風好,素養高,具有強烈的歸屬感,道義感,責任感和做人底線,有長期形成的公序良俗。但是這些優秀群體的佔比太小,瞬間被蜂擁的大量流民稀釋了,抵擋不住當時特殊環境的衝襲。他們不足以正面影響龐大的低素養群體,更無力改善風氣。隨著時光的流失,這些優秀群體也漸次受到一定程度的同化,被迫默認和融入。但其後代基本上都陸續考學或到外地工作了。

大多數1920-1970年代遷入的村民普遍素養很低,粗俗不堪,甚至帶有一些天然的劣根性,且具有很強的遺傳基因。某些族人所表現出來的這些劣根性非常明顯,為村民所公認,至少在當地主流人士中是持相同觀點的。

邢臺老沙河城村民的基本心態與品性研析(論文)


通過研究和歸納,沙河城村民普遍的基本心態和品性可以概括為:

1,靈魂沒有歸屬感,缺乏文化認同。鄉情意識淡漠。人心渙散,沒有凝聚力,不團結。

我在走訪調查沙河城姓氏來源的時候發現,沙河城很多同姓沒有血緣關係,也不是同宗同源。只是同姓異源,隨遷混居罷了。比如沙河城的三郭,五張,六李,七王,八趙等,大多數是清末民初從不同的地方逃荒流入沙河城居住。他們在潛意識裡仍然遺存一定的遊民意識和老家情結,在心理上很少有認同沙河城的歸屬感。交流中,他們習慣性無意識地流露出自己祖籍是**村的回憶,傳遞給後代的暗示為他們不是這裡人,這裡也不是他們的家。似乎他們只是匆匆過客,只是寄居這裡,有一種寄人籬下的感覺(個別族人數量比較少的姓氏更加如此)。儘管他們在沙河城已經居住了半個世紀,甚至一二百年之久。但依然沒有讓靈魂歸屬沙河城,在潛意識裡沒有形成沙河城的鄉土觀念。所以,在外邊遇到來自沙河城的鄉親顯得冷漠,不熱情。偶遇他們祖籍的人反而倍感親切,互認同宗。其實他們長時間並不聯繫。

調查分析還發現,本縣域內及周邊近距離遷來的人相對來說比較淳樸,看重鄉情。當然,也在心理上存在些許地理優越感。外縣和遠離祖籍而遷來的家族,人生地疏,為了更好地生存,他們會存在討好心理,表現得謙恭狡黠(xia),左右逢源,不得罪人。

2,拉幫結派,結黨營私。因為利益,少數人組成臨時性的鬆散小群體,三人一團,五人一夥。具有血緣關係的人相互之間反而並不一定親密。好多人組成小集體就是為了做一些損人利己的事,因為利益不惜內訌,甚至親戚反目。

3,乞丐文化濃厚,說話粗俗帶髒字。喜歡貪小便宜,有利就佔。部分人唯利是圖,甚至冒天下之大不韙,見利忘義,不擇手段,喪失底線和人格。

4,部分人的勢利性和庸俗性嚴重,缺乏最基本的正義感和為人處世的道德底線。誰有權勢就聽誰,誰給好處就支持誰,不分是非,無論對錯。個別人遇到合適土壤就爆發出在身體內部潛藏很久的惡性,比如打小報告,整人等。

5,對世事冷漠,麻木不仁,缺乏道義感;明哲保身,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比如鄰里糾紛,很少息事寧人去勸架,反而若無其事的圍觀熱鬧。甚至挑撥離間,搬弄是非,坐山觀虎鬥。

6,因為流民居多,家族習性的劣根性繼承無遺。遇到大事,這種劣根性表現得最充分。臉皮超厚,痞子習氣濃,庸俗的戾氣太重。歪風太多,正氣不足。喜歡耍小聰明,自私貪婪。他們出了村子沒本事,在鄰里之間卻蠻橫無賴,大有一種“我是流氓我怕誰”的思想和作風,崇尚臉皮厚就能“吃夠多佔”。於是,肆無忌憚地侵害公共利益,還誤認為這是本事。這些家族長輩缺德無良,晚輩混混兒居多,發展也頗具痞子氣和無賴心理。

在農村管理疲軟,劣幣驅逐良幣的環境中,這種人沒有得到應有的懲罰與制裁,反而混得好,活得滋潤。而遵守公序良俗的人,不敢惹他,經常吃虧。這是一種令人心痛的,極為不正常的生態。

7,劣根血統的遺傳基因,無良的家庭教育,在某些村民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方面養成了錯誤的“三觀”。這些在他們家族中的代際傳遞明顯。時間越長,這種潛移默化和家族傳承色彩越是突出(而且源於姻親介入的優良基因還很難生存,只有被同化或者驅逐出局)。最重要而且最為關鍵的是這些家族的思維侷限性,導致他們整個家族接受的教育程度低,職業選擇空間小,很多人是子承父業,艱難謀生,陷入惡性循環。

8,大量流民雖然借住政策湧進了沙河縣城居住,但暫獲的區域心理優越感和自身素養不足之間的矛盾,讓其生成一些混合變態。而其原生態家族先入為主在骨子和靈魂裡植下的劣根性很難改變。比如言行猥瑣,心胸狹隘,卑微吝嗇,膽小怕事,沽名釣譽,虛榮心強,外強中乾,等。遇事就會自然顯現。

"

《邢臺沙河城人文歷史與風物》系列之

邢臺老沙河城村民的基本心態與品性研析(論文)

作者:胡順安

邢臺老沙河城村民的基本心態與品性研析(論文)

邢臺老沙河城具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包括北街、南街和北關三個行政村在內,土著居民很少,外來雜姓較多。許多耄耋老人說,這種雜姓在居民中佔比高達百分之八十。由此導致了沙河城居民心態複雜,品性多元,這是沙河城居民普遍的特徵,為附近村落所罕見。估計與沙河城村民來源和成分有關係。曾在沙河城工作生活過的許多社會賢達一談起沙河城的村民素養和風氣,扼腕痛惜,千年歷史古城何以如此之差?他們也將此歸根於大量流民的湧入,破壞了沙河城的質樸古風。

筆者少時曾在此生活很長時間,自然十分洞悉。也頗有同感,更有深切體會和痛感。

於是,筆者將此列入沙河城人文歷史進行了一段時間的調查與跟蹤研究,形成本篇學術論文。

奔著學術研討的目的,只對存在的普遍性現象做如實記述與合理分析。儘量選擇多數村民認可的心理現象和行為作參數考量,不附加任何主觀元素。雖然在走訪時力爭採訪多個層面,在表述時儘量展現多元化特徵,措辭謹小慎微,但為尊重客觀真實,也難免出現一些令人內心不願接受的語詞。純屬學術研究,只述不評,絕無詆譭之意,敬請理解、諒解,也歡迎您奔著學術交流的初衷坦誠地批評指正。

談及邢臺老沙河城村民的心態和品性,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心態和品性的形成:

根據心理學研究,一個人的心態、品性和人格的形成,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比如原生態家族的遺傳基因和家庭生活習性薰陶,長久居住與生活的人文自然環境、個人修養、接受社會教育程度、所從事的職業等,其中最重要的是遺傳基因和環境薰陶。而遺傳基因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它滲透在一個人骨子裡和靈魂裡,有時候即使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在某種程度上略有改變,但骨子裡最本質的東西是不會發生根本性變化的,正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是也。

二、沙河城與周邊村落居民的來源和簡況比較:

調查發現,沙河城周邊村落的居民,多數為一脈相承的族人遷來後在一起長期聚居,相互之間具有天然而穩定的血緣關係或親屬關係。他們具有很多相同或者相近的生活習性和默契的文化共識,有著大家共同認可且認真遵守的公共道德規範與為人處世底線。對內包容互助,對外合力抵禦。原土著居民的管理基本上接近大姓氏家族式自治,個別外來雜姓即使偶有格格不入或有悖規禮的言行,也不敢萌發或不能外露,或不足以形成氣候。這些雜姓人數寡少,不成規模,幾乎無力抗拒,只能被動接受和遵守原土著人和大家族長期約定俗成的道德基礎與管理模式。

而沙河城卻與此大相迥異,居民多數為外來人員,成分十分複雜。

邢臺老沙河城村民的基本心態與品性研析(論文)


據史料記載,明朝萬曆年間(1572-1620年),當時沙河縣的常駐人口數量總計兩萬七千二百三十八人。坊間傳說,沙河城當時的常駐人口大約二百人。起初,這些人應該是土著居民,或者是遷居歷史相對悠久一些的居民。

侷限於當時的社會生產力和經濟發展,人口增速緩慢。經過三四百年的繁衍和不斷遷入,至清朝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沙河縣的全縣常駐人口100422人。而沙河縣古城穩定常駐526(南北街475+北關51)戶,共計2425人(南北街2118人+北關307人)。

如今,沙河城常駐居民多達七千人(不包括長期在外工作生活和外出求學不歸者),也是在1945年之後,社會穩定,生產力發展,人口繁衍迅速。

根據走訪,沙河城作為千年歷史的縣城,原始土著(包括居住時長達四百年以上)姓氏的居民所剩無幾,長期的穩定居民也稀少,而因為工作、經商和其他原因的流動遷入人口比較多,數量龐大。

許多耄耋老人介紹,清末民初是沙河城外來流動人口聚集的高峰。上世紀初期,邢臺地區戰事不斷,盜匪橫行,外加自然災害頻仍,旱澇不均,導致民不聊生。來自沙河西部,以及附近的永年縣、雞澤縣、曲周縣、大名縣、肥鄉縣、平鄉縣、內丘縣、邢臺縣、南和縣等區域的大批難民蜂擁而至,圍聚在沙河城四周。一時間,沙河城周邊成了大批乞丐和各種流浪人員的集散地,其中包括批量的難民、甚至不乏地痞混子,甚至畏罪的逃犯。當然也有極個別一時落魄的紈絝子弟和家族。他們背井離鄉,流離失所,沿途乞討,屯居沙河城四周。為方便進出城門,就近搭建簡易戶棚,經營小買賣和打工謀生。這些人白天進城,晚上在關閉城門之前出城,辛辛苦苦的生活在最底層。他們多數人居無定所,之前大部分不曾接受良好教育,當時逃到沙河城也基本上沒有條件接受良好教育,更無體面的工作。基本上是勉強餬口。

1945年,沙河城解放,周邊來自五湖四海的這些難民群體在政府的統一安排下,全部分得富人房產,一擁而遷居城內生活,驟然稀釋了城內居民原有的穩固成分,瞬間改變了沙河城的居民結構,這些人的佔比高達百分之八十。

如此歷史背景和上述那種來源的居民素質構成的群體,可想而知,沙河城的居民素質會變成什麼樣子。

除了極個別土著和遷居姓氏歷史悠久,三郭六李,七王八趙,沙河城計約七十多個姓氏,因為遷來時間短暫,沒有形成約定俗成的共識和族規。再經過多種社會變革的折騰,心態複雜,雜亂無章,一盤散沙。因為管理模式比較簡單和粗放式,這些新遷入縣城的居民中,流民心理普遍,痞習濃厚,戾氣盛行。外來流民的強力衝擊,原居民舊有的穩定族規和管理模式慘遭破壞和踐踏,新的管理又沒有形成,或者管理失範和不到位,更加助長了新來流民的痞習和戾氣,終致惡習日盛。原有土著居民的公序良俗生態無形中遭遇撞擊和損毀。他們眼睜睜看著那些流民不勞而獲地瓜分財富,而無力抵擋。​自己的心理被刺痛,人格被侮辱,生活被打亂。如此環境中成長的土著居民,心態受到薰陶也被扭曲,言行被濁化,心底暗生邪性。沙河城的民心就這樣被汙染了。

邢臺老沙河城村民的基本心態與品性研析(論文)


沙河城的居民來源和成分主要可分為四大類:

1-原生態的土著居民與遷入居住歷史悠久的人。這樣的家族佔比最小,大約佔比百分之二三。他們的心態天然形成一定的“區域性土著心理”優越感,後代發展多數一般;

2-有穩定體面的工作者,包括本人在縣城工作或祖輩在縣城工作而繁衍的後裔,條件優渥,家教良好,整體素質比較高。這種居民的佔比大約與前者相當。心態與上述基本接近,甚至更優於前者。這些人的後代自尊自信,身含傲骨,勤奮學習,發展迅速而良好;

3-祖籍外地,族風良好,素質較高,曾經條件優渥,只是遇到臨時性困難而遷來避難和謀生的家族。這種家族的佔比大約有百分之六七,其後代發展也迅速而優質;

4-祖籍外地,族風一般,素質低下,經濟困難,多數系近代(1920-1960年代)遷移過來的。

這種村民的佔比約為百分之八十多。大多數是貧困百姓,小商販,手工作業者,工匠,藝人,僱農,盲流,也包括若干地痞流氓和流竄逃犯等。

同父母一樣,他們的後代文化素養不高,幾乎沒有很好的發展,大部分是子承父業,在最底層辛苦地謀生。當然,不排除其中個別人和個別家庭在特殊時段,因為政策和裙帶關係而“魚躍龍門”跳出農圈。

第四類居民基本上成為構成沙河城現在村民成分的主體。在1940-1970年代的多次社會變革中,有一些流氓痞子的先祖踐踏良知,借勢而起成為權傾一時的“運動紅”(當地對喜歡借某些動亂整人者的稱呼),對既有的公序良俗造成了嚴重衝擊,也在很大程度上成為了制約沙河城良好發展的重要因子。

正是這些來源不一,成分複雜,低素養群體佔比太大,才造成了沙河城居民普遍一盤散沙式的心理和受此心理支配下缺乏公共意識的“各顧各”自私利己行為。這些人的基本心態與品性被外界解讀為沙河城人形象的代表。

三、沙河城居民常見的普遍心態和品性具象:

通過長期調查和研究得知,在和平年代,包括現在國泰民安的時期,但凡能入住城市的人,大部分是接受過高等教育、具有良好素養或有穩定工作的人才有資格遷居。這些群體的聚居,自然會整體提升聚居區域的群體素質,形成周圍高素質群體和文明環境,以及健康積極的居民生態,更加有利於該地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教育的發展。

然而,恰如文前所列,清末民初至上世紀中期,正值時局動盪,災荒連年,大量從外地流浪,蜂擁遷居沙河城的人多數沒有文化,素養普遍很低。來源不同,各懷心機,雜亂無章。他們與那些在沙河城工作穩定,生活優渥的土著居民的基本心態和文化品性截然不同。那些居住歷史悠久,職業穩定而體面的家庭,多數是生活無憂還接受過一定教育的群體。相對來說,他們普遍族風好,素養高,具有強烈的歸屬感,道義感,責任感和做人底線,有長期形成的公序良俗。但是這些優秀群體的佔比太小,瞬間被蜂擁的大量流民稀釋了,抵擋不住當時特殊環境的衝襲。他們不足以正面影響龐大的低素養群體,更無力改善風氣。隨著時光的流失,這些優秀群體也漸次受到一定程度的同化,被迫默認和融入。但其後代基本上都陸續考學或到外地工作了。

大多數1920-1970年代遷入的村民普遍素養很低,粗俗不堪,甚至帶有一些天然的劣根性,且具有很強的遺傳基因。某些族人所表現出來的這些劣根性非常明顯,為村民所公認,至少在當地主流人士中是持相同觀點的。

邢臺老沙河城村民的基本心態與品性研析(論文)


通過研究和歸納,沙河城村民普遍的基本心態和品性可以概括為:

1,靈魂沒有歸屬感,缺乏文化認同。鄉情意識淡漠。人心渙散,沒有凝聚力,不團結。

我在走訪調查沙河城姓氏來源的時候發現,沙河城很多同姓沒有血緣關係,也不是同宗同源。只是同姓異源,隨遷混居罷了。比如沙河城的三郭,五張,六李,七王,八趙等,大多數是清末民初從不同的地方逃荒流入沙河城居住。他們在潛意識裡仍然遺存一定的遊民意識和老家情結,在心理上很少有認同沙河城的歸屬感。交流中,他們習慣性無意識地流露出自己祖籍是**村的回憶,傳遞給後代的暗示為他們不是這裡人,這裡也不是他們的家。似乎他們只是匆匆過客,只是寄居這裡,有一種寄人籬下的感覺(個別族人數量比較少的姓氏更加如此)。儘管他們在沙河城已經居住了半個世紀,甚至一二百年之久。但依然沒有讓靈魂歸屬沙河城,在潛意識裡沒有形成沙河城的鄉土觀念。所以,在外邊遇到來自沙河城的鄉親顯得冷漠,不熱情。偶遇他們祖籍的人反而倍感親切,互認同宗。其實他們長時間並不聯繫。

調查分析還發現,本縣域內及周邊近距離遷來的人相對來說比較淳樸,看重鄉情。當然,也在心理上存在些許地理優越感。外縣和遠離祖籍而遷來的家族,人生地疏,為了更好地生存,他們會存在討好心理,表現得謙恭狡黠(xia),左右逢源,不得罪人。

2,拉幫結派,結黨營私。因為利益,少數人組成臨時性的鬆散小群體,三人一團,五人一夥。具有血緣關係的人相互之間反而並不一定親密。好多人組成小集體就是為了做一些損人利己的事,因為利益不惜內訌,甚至親戚反目。

3,乞丐文化濃厚,說話粗俗帶髒字。喜歡貪小便宜,有利就佔。部分人唯利是圖,甚至冒天下之大不韙,見利忘義,不擇手段,喪失底線和人格。

4,部分人的勢利性和庸俗性嚴重,缺乏最基本的正義感和為人處世的道德底線。誰有權勢就聽誰,誰給好處就支持誰,不分是非,無論對錯。個別人遇到合適土壤就爆發出在身體內部潛藏很久的惡性,比如打小報告,整人等。

5,對世事冷漠,麻木不仁,缺乏道義感;明哲保身,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比如鄰里糾紛,很少息事寧人去勸架,反而若無其事的圍觀熱鬧。甚至挑撥離間,搬弄是非,坐山觀虎鬥。

6,因為流民居多,家族習性的劣根性繼承無遺。遇到大事,這種劣根性表現得最充分。臉皮超厚,痞子習氣濃,庸俗的戾氣太重。歪風太多,正氣不足。喜歡耍小聰明,自私貪婪。他們出了村子沒本事,在鄰里之間卻蠻橫無賴,大有一種“我是流氓我怕誰”的思想和作風,崇尚臉皮厚就能“吃夠多佔”。於是,肆無忌憚地侵害公共利益,還誤認為這是本事。這些家族長輩缺德無良,晚輩混混兒居多,發展也頗具痞子氣和無賴心理。

在農村管理疲軟,劣幣驅逐良幣的環境中,這種人沒有得到應有的懲罰與制裁,反而混得好,活得滋潤。而遵守公序良俗的人,不敢惹他,經常吃虧。這是一種令人心痛的,極為不正常的生態。

7,劣根血統的遺傳基因,無良的家庭教育,在某些村民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方面養成了錯誤的“三觀”。這些在他們家族中的代際傳遞明顯。時間越長,這種潛移默化和家族傳承色彩越是突出(而且源於姻親介入的優良基因還很難生存,只有被同化或者驅逐出局)。最重要而且最為關鍵的是這些家族的思維侷限性,導致他們整個家族接受的教育程度低,職業選擇空間小,很多人是子承父業,艱難謀生,陷入惡性循環。

8,大量流民雖然借住政策湧進了沙河縣城居住,但暫獲的區域心理優越感和自身素養不足之間的矛盾,讓其生成一些混合變態。而其原生態家族先入為主在骨子和靈魂裡植下的劣根性很難改變。比如言行猥瑣,心胸狹隘,卑微吝嗇,膽小怕事,沽名釣譽,虛榮心強,外強中乾,等。遇事就會自然顯現。

邢臺老沙河城村民的基本心態與品性研析(論文)


9,小農流民“熬天混日子”的溫飽思想嚴重,滿足於老婆孩子熱炕頭。做事急功近利,缺乏統一規劃的大局觀和長遠考慮,短視行為較多;缺乏公共意識和奉獻精神;各自為政,過度追求個體利益。缺乏互相包容,更無責任與擔當。看看沙河城三個村子的村容村貌和街巷門臺的亂象即可窺見一斑。

村民普遍展現的上述各種低劣心態與品性,嚴重影響了沙河城的良好可持續發展。終致沙河城長期處於混亂狀態,沒有凝聚力和生機,甚至附近別的農村在大跨步發展,而千年歷史的沙河城卻裹步不前。每進一步都阻力很大,困難重重。

當然不可否認,在各個歷史階段遷入沙河城的流民中,也都會有一些暫遭困境,家道中落而背井離鄉的優秀家族。他們曾經家風良好,受過一定程度的教育,素養高,發展潛力大。即使落魄沙河城,但這些人的內心和骨子裡流淌著先祖尊貴的血液,具有良好的遺傳基因,表現出良好的為人處世和勤奮正直。一旦遇到合適機會,還是要脫穎而出。比如他們的子嗣讀書勤奮,善良正直,吃苦耐勞。近年來通過高考外出讀書、工作和生活的那些人基本上就是這種特徵和遺傳的延續。所以,在村裡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說法:“那些當年遭受不公正對待的家族,在現在國泰民安的社會裡依然出人頭地,發展旺盛。”這就是一種明證。遺憾的是,這些人都飛出去了,沒有回沙河城服務。

伴隨著時間的流逝和社會發展,沙河城各種心態與品性的居民在逐漸磨合。也可能需要更長時間的磋磨才能徹底地融合為一體,尤其是正能量方面的主導,村鎮上層建築領域的提升和完善做潤滑劑,這種融合才更加迅速和高質。沙河城也才因此更加風清氣正,獲得良好發展。

再次聲明,本文純系地方性的人文歷史學術研究,絕無絲毫詆譭之意。侷限於資料和作者水平,外加時間倉促,成稿匆匆,文中謬誤在所難免。敬希諸位持以研學為目的的批評指正和坦誠交流,亦或能提供更多的研究素材,用作拙文的補充與完善。是為致謝,不勝感激。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