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州人童年時捉的蠍子,為啥現在越來越少?'

"

蠍子作為鄉間裡一種特有的“蟲藝兒”,模樣機靈卻始終不招人待見,古往今來常把陰險狠毒之人喻作“蛇蠍心腸”即可見一斑。然而我總覺得,小時候,蠍子帶給我們更多的則是快樂。


"

蠍子作為鄉間裡一種特有的“蟲藝兒”,模樣機靈卻始終不招人待見,古往今來常把陰險狠毒之人喻作“蛇蠍心腸”即可見一斑。然而我總覺得,小時候,蠍子帶給我們更多的則是快樂。


禹州人童年時捉的蠍子,為啥現在越來越少?



張延偉|文


"

蠍子作為鄉間裡一種特有的“蟲藝兒”,模樣機靈卻始終不招人待見,古往今來常把陰險狠毒之人喻作“蛇蠍心腸”即可見一斑。然而我總覺得,小時候,蠍子帶給我們更多的則是快樂。


禹州人童年時捉的蠍子,為啥現在越來越少?



張延偉|文


禹州人童年時捉的蠍子,為啥現在越來越少?


蠍子曾是孩子們創收的資本

週末的夜晚,在鄉下老家平房頂上乘涼,但見遠處田野裡三三兩兩的藍色熒光在黑夜中閃爍移動,這是有人在捉蠍子呢。於是我的思緒一下子被拉回到從前,想起這些“小蟲藝兒”曾經給我們帶來的歡樂。

蠍子又叫“全蟲”,是野生昆蟲類中藥材的一種。

產自禹州的蠍子形狀特徵則與其他地方的有著明顯區別:全國各地的蠍子通常為6條腿,獨獨禹州產的蠍子是8條腿,而且個兒大齊整,藥性獨特,因此被稱作“禹全蟲”,成為入藥全蠍中的佳品,價格歷來不菲。

我老家在禹州北部山區,這裡山崗坡地交錯,地堰溝壑縱橫,成為蠍子的重要產地。

當時,村小學設在河西沿單獨闢出的一片開闊地上,校園外面就是亂石遍佈的山坡崗地。隨手搬開一塊石頭,常常就會看到一隻豎著尾巴逃離的蠍子。


"

蠍子作為鄉間裡一種特有的“蟲藝兒”,模樣機靈卻始終不招人待見,古往今來常把陰險狠毒之人喻作“蛇蠍心腸”即可見一斑。然而我總覺得,小時候,蠍子帶給我們更多的則是快樂。


禹州人童年時捉的蠍子,為啥現在越來越少?



張延偉|文


禹州人童年時捉的蠍子,為啥現在越來越少?


蠍子曾是孩子們創收的資本

週末的夜晚,在鄉下老家平房頂上乘涼,但見遠處田野裡三三兩兩的藍色熒光在黑夜中閃爍移動,這是有人在捉蠍子呢。於是我的思緒一下子被拉回到從前,想起這些“小蟲藝兒”曾經給我們帶來的歡樂。

蠍子又叫“全蟲”,是野生昆蟲類中藥材的一種。

產自禹州的蠍子形狀特徵則與其他地方的有著明顯區別:全國各地的蠍子通常為6條腿,獨獨禹州產的蠍子是8條腿,而且個兒大齊整,藥性獨特,因此被稱作“禹全蟲”,成為入藥全蠍中的佳品,價格歷來不菲。

我老家在禹州北部山區,這裡山崗坡地交錯,地堰溝壑縱橫,成為蠍子的重要產地。

當時,村小學設在河西沿單獨闢出的一片開闊地上,校園外面就是亂石遍佈的山坡崗地。隨手搬開一塊石頭,常常就會看到一隻豎著尾巴逃離的蠍子。


禹州人童年時捉的蠍子,為啥現在越來越少?



於是自春末氣溫升高時起,不但我們男孩子、即便是一些膽大的女孩子上學時也忘不了在碎花布縫成的書包裡裝一套自制的簡易捉蠍子工具:一隻竹篾鑷子和一個帶蓋兒的敞口藥瓶或罐頭瓶。

不少孩子在上學路上就有收穫,瓶子裡已經捉了大大小小几只蠍子,在老師未進教室之前相互炫耀、間或逗一逗膽小的夥伴兒。

一旦捱到放學的鈴聲敲響,大家就爭先恐後地奔向學校外面的山坡,一個個躬身彎腰,一邊用手去扒拉石塊,一邊瞪大眼睛去瞅石塊下面的動靜,只要見到察覺危險準備逃離的蠍子,趕緊眼疾手快地用鑷子夾住,丟進玻璃瓶裡。

即便山坡上的石塊被翻遍,但總有僥倖漏網或從別處“逃亡”來的蠍子,隔三差五的再去翻找,多多少少仍有收穫。

有的孩子淘氣且心急,又不願多跑路到其它山頭,於是便三兩結伴、就近選擇一些現成的低矮石堰作為拆扒的目標,專門趁中午田間沒人勞作時下手。

蠍子習慣在夜間出來覓食、活動,午間太陽毒辣時都蜷縮在石縫裡養神,而且多是個頭肥大的母(雌)蠍子,一捉一個準。


"

蠍子作為鄉間裡一種特有的“蟲藝兒”,模樣機靈卻始終不招人待見,古往今來常把陰險狠毒之人喻作“蛇蠍心腸”即可見一斑。然而我總覺得,小時候,蠍子帶給我們更多的則是快樂。


禹州人童年時捉的蠍子,為啥現在越來越少?



張延偉|文


禹州人童年時捉的蠍子,為啥現在越來越少?


蠍子曾是孩子們創收的資本

週末的夜晚,在鄉下老家平房頂上乘涼,但見遠處田野裡三三兩兩的藍色熒光在黑夜中閃爍移動,這是有人在捉蠍子呢。於是我的思緒一下子被拉回到從前,想起這些“小蟲藝兒”曾經給我們帶來的歡樂。

蠍子又叫“全蟲”,是野生昆蟲類中藥材的一種。

產自禹州的蠍子形狀特徵則與其他地方的有著明顯區別:全國各地的蠍子通常為6條腿,獨獨禹州產的蠍子是8條腿,而且個兒大齊整,藥性獨特,因此被稱作“禹全蟲”,成為入藥全蠍中的佳品,價格歷來不菲。

我老家在禹州北部山區,這裡山崗坡地交錯,地堰溝壑縱橫,成為蠍子的重要產地。

當時,村小學設在河西沿單獨闢出的一片開闊地上,校園外面就是亂石遍佈的山坡崗地。隨手搬開一塊石頭,常常就會看到一隻豎著尾巴逃離的蠍子。


禹州人童年時捉的蠍子,為啥現在越來越少?



於是自春末氣溫升高時起,不但我們男孩子、即便是一些膽大的女孩子上學時也忘不了在碎花布縫成的書包裡裝一套自制的簡易捉蠍子工具:一隻竹篾鑷子和一個帶蓋兒的敞口藥瓶或罐頭瓶。

不少孩子在上學路上就有收穫,瓶子裡已經捉了大大小小几只蠍子,在老師未進教室之前相互炫耀、間或逗一逗膽小的夥伴兒。

一旦捱到放學的鈴聲敲響,大家就爭先恐後地奔向學校外面的山坡,一個個躬身彎腰,一邊用手去扒拉石塊,一邊瞪大眼睛去瞅石塊下面的動靜,只要見到察覺危險準備逃離的蠍子,趕緊眼疾手快地用鑷子夾住,丟進玻璃瓶裡。

即便山坡上的石塊被翻遍,但總有僥倖漏網或從別處“逃亡”來的蠍子,隔三差五的再去翻找,多多少少仍有收穫。

有的孩子淘氣且心急,又不願多跑路到其它山頭,於是便三兩結伴、就近選擇一些現成的低矮石堰作為拆扒的目標,專門趁中午田間沒人勞作時下手。

蠍子習慣在夜間出來覓食、活動,午間太陽毒辣時都蜷縮在石縫裡養神,而且多是個頭肥大的母(雌)蠍子,一捉一個準。


禹州人童年時捉的蠍子,為啥現在越來越少?


如果哪條堰蠍子比較多,每個孩子把持一段,能把整條地堰從上扒到底兒,而且扒下來的碎石塊還要壓壞莊稼。等大人下地幹活時看到這狼藉的場景自然生氣,總要“鱉子兔孫”地咒罵一番才罷。

沉浸在收穫的歡樂中的孩子們可不管這些。當時鎮子上的供銷社專門設有收購站,還有人隔三差五地到村裡來收蠍子,一隻大個兒母蠍子能賣8分到1毛錢,可以換來一隻鉛筆或作業本呢!

賣蠍子得來的錢作為孩子們的“小副收兒”,大人也常會留給我們一些自行支配,於是就有了平時買塊兒冰糕或糖果解饞的資本。


"

蠍子作為鄉間裡一種特有的“蟲藝兒”,模樣機靈卻始終不招人待見,古往今來常把陰險狠毒之人喻作“蛇蠍心腸”即可見一斑。然而我總覺得,小時候,蠍子帶給我們更多的則是快樂。


禹州人童年時捉的蠍子,為啥現在越來越少?



張延偉|文


禹州人童年時捉的蠍子,為啥現在越來越少?


蠍子曾是孩子們創收的資本

週末的夜晚,在鄉下老家平房頂上乘涼,但見遠處田野裡三三兩兩的藍色熒光在黑夜中閃爍移動,這是有人在捉蠍子呢。於是我的思緒一下子被拉回到從前,想起這些“小蟲藝兒”曾經給我們帶來的歡樂。

蠍子又叫“全蟲”,是野生昆蟲類中藥材的一種。

產自禹州的蠍子形狀特徵則與其他地方的有著明顯區別:全國各地的蠍子通常為6條腿,獨獨禹州產的蠍子是8條腿,而且個兒大齊整,藥性獨特,因此被稱作“禹全蟲”,成為入藥全蠍中的佳品,價格歷來不菲。

我老家在禹州北部山區,這裡山崗坡地交錯,地堰溝壑縱橫,成為蠍子的重要產地。

當時,村小學設在河西沿單獨闢出的一片開闊地上,校園外面就是亂石遍佈的山坡崗地。隨手搬開一塊石頭,常常就會看到一隻豎著尾巴逃離的蠍子。


禹州人童年時捉的蠍子,為啥現在越來越少?



於是自春末氣溫升高時起,不但我們男孩子、即便是一些膽大的女孩子上學時也忘不了在碎花布縫成的書包裡裝一套自制的簡易捉蠍子工具:一隻竹篾鑷子和一個帶蓋兒的敞口藥瓶或罐頭瓶。

不少孩子在上學路上就有收穫,瓶子裡已經捉了大大小小几只蠍子,在老師未進教室之前相互炫耀、間或逗一逗膽小的夥伴兒。

一旦捱到放學的鈴聲敲響,大家就爭先恐後地奔向學校外面的山坡,一個個躬身彎腰,一邊用手去扒拉石塊,一邊瞪大眼睛去瞅石塊下面的動靜,只要見到察覺危險準備逃離的蠍子,趕緊眼疾手快地用鑷子夾住,丟進玻璃瓶裡。

即便山坡上的石塊被翻遍,但總有僥倖漏網或從別處“逃亡”來的蠍子,隔三差五的再去翻找,多多少少仍有收穫。

有的孩子淘氣且心急,又不願多跑路到其它山頭,於是便三兩結伴、就近選擇一些現成的低矮石堰作為拆扒的目標,專門趁中午田間沒人勞作時下手。

蠍子習慣在夜間出來覓食、活動,午間太陽毒辣時都蜷縮在石縫裡養神,而且多是個頭肥大的母(雌)蠍子,一捉一個準。


禹州人童年時捉的蠍子,為啥現在越來越少?


如果哪條堰蠍子比較多,每個孩子把持一段,能把整條地堰從上扒到底兒,而且扒下來的碎石塊還要壓壞莊稼。等大人下地幹活時看到這狼藉的場景自然生氣,總要“鱉子兔孫”地咒罵一番才罷。

沉浸在收穫的歡樂中的孩子們可不管這些。當時鎮子上的供銷社專門設有收購站,還有人隔三差五地到村裡來收蠍子,一隻大個兒母蠍子能賣8分到1毛錢,可以換來一隻鉛筆或作業本呢!

賣蠍子得來的錢作為孩子們的“小副收兒”,大人也常會留給我們一些自行支配,於是就有了平時買塊兒冰糕或糖果解饞的資本。


禹州人童年時捉的蠍子,為啥現在越來越少?

“小蟲藝兒”也令人望而生畏

蠍子作為中藥材的一種,味辛、性平,滅活後晒乾入藥,能夠息風鎮痙、通絡止痛、解毒散結,具有非常高的藥用價值和食用價值。

然而作為活物的蠍子卻毒性十足,特別是那隻高高豎起的帶有針刺的尾巴,就足以令人望而生畏。


"

蠍子作為鄉間裡一種特有的“蟲藝兒”,模樣機靈卻始終不招人待見,古往今來常把陰險狠毒之人喻作“蛇蠍心腸”即可見一斑。然而我總覺得,小時候,蠍子帶給我們更多的則是快樂。


禹州人童年時捉的蠍子,為啥現在越來越少?



張延偉|文


禹州人童年時捉的蠍子,為啥現在越來越少?


蠍子曾是孩子們創收的資本

週末的夜晚,在鄉下老家平房頂上乘涼,但見遠處田野裡三三兩兩的藍色熒光在黑夜中閃爍移動,這是有人在捉蠍子呢。於是我的思緒一下子被拉回到從前,想起這些“小蟲藝兒”曾經給我們帶來的歡樂。

蠍子又叫“全蟲”,是野生昆蟲類中藥材的一種。

產自禹州的蠍子形狀特徵則與其他地方的有著明顯區別:全國各地的蠍子通常為6條腿,獨獨禹州產的蠍子是8條腿,而且個兒大齊整,藥性獨特,因此被稱作“禹全蟲”,成為入藥全蠍中的佳品,價格歷來不菲。

我老家在禹州北部山區,這裡山崗坡地交錯,地堰溝壑縱橫,成為蠍子的重要產地。

當時,村小學設在河西沿單獨闢出的一片開闊地上,校園外面就是亂石遍佈的山坡崗地。隨手搬開一塊石頭,常常就會看到一隻豎著尾巴逃離的蠍子。


禹州人童年時捉的蠍子,為啥現在越來越少?



於是自春末氣溫升高時起,不但我們男孩子、即便是一些膽大的女孩子上學時也忘不了在碎花布縫成的書包裡裝一套自制的簡易捉蠍子工具:一隻竹篾鑷子和一個帶蓋兒的敞口藥瓶或罐頭瓶。

不少孩子在上學路上就有收穫,瓶子裡已經捉了大大小小几只蠍子,在老師未進教室之前相互炫耀、間或逗一逗膽小的夥伴兒。

一旦捱到放學的鈴聲敲響,大家就爭先恐後地奔向學校外面的山坡,一個個躬身彎腰,一邊用手去扒拉石塊,一邊瞪大眼睛去瞅石塊下面的動靜,只要見到察覺危險準備逃離的蠍子,趕緊眼疾手快地用鑷子夾住,丟進玻璃瓶裡。

即便山坡上的石塊被翻遍,但總有僥倖漏網或從別處“逃亡”來的蠍子,隔三差五的再去翻找,多多少少仍有收穫。

有的孩子淘氣且心急,又不願多跑路到其它山頭,於是便三兩結伴、就近選擇一些現成的低矮石堰作為拆扒的目標,專門趁中午田間沒人勞作時下手。

蠍子習慣在夜間出來覓食、活動,午間太陽毒辣時都蜷縮在石縫裡養神,而且多是個頭肥大的母(雌)蠍子,一捉一個準。


禹州人童年時捉的蠍子,為啥現在越來越少?


如果哪條堰蠍子比較多,每個孩子把持一段,能把整條地堰從上扒到底兒,而且扒下來的碎石塊還要壓壞莊稼。等大人下地幹活時看到這狼藉的場景自然生氣,總要“鱉子兔孫”地咒罵一番才罷。

沉浸在收穫的歡樂中的孩子們可不管這些。當時鎮子上的供銷社專門設有收購站,還有人隔三差五地到村裡來收蠍子,一隻大個兒母蠍子能賣8分到1毛錢,可以換來一隻鉛筆或作業本呢!

賣蠍子得來的錢作為孩子們的“小副收兒”,大人也常會留給我們一些自行支配,於是就有了平時買塊兒冰糕或糖果解饞的資本。


禹州人童年時捉的蠍子,為啥現在越來越少?

“小蟲藝兒”也令人望而生畏

蠍子作為中藥材的一種,味辛、性平,滅活後晒乾入藥,能夠息風鎮痙、通絡止痛、解毒散結,具有非常高的藥用價值和食用價值。

然而作為活物的蠍子卻毒性十足,特別是那隻高高豎起的帶有針刺的尾巴,就足以令人望而生畏。


禹州人童年時捉的蠍子,為啥現在越來越少?


那麼蠍子到底有多厲害?據說它蜇人一次釋放出的毒素要強於馬蜂十倍。

據說明代末年,宦官劉瑾受寵當權,素來與祖籍鈞州(今禹州)的五朝元老馬文升不和。

一次,劉瑾向皇上進讒言說:“鈞州物產豐富,當著馬尚書獻寶朝廷。”時值荒年,為免家鄉進貢之苦,馬文升遂備鈞州特產中藥兩味和燕麥、幹蘿蔔葉等物獻上,其中就有全蠍一盒,說是祛風止痛的神藥。

劉瑾正好患有風溼腿痛,見這些小東西在盒內爬來爬去甚是可愛,不由分說就去抓摸,結果被毒針蟄住,痛得在朝堂之上撒潑打滾、哭爹叫媽,算是領教了蠍子的厲害。

現實生活中人們也常受蠍子之害。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家鄉住房還大都是土坯或石頭壘的牆,裡外縫隙都多,自然也為蠍子生存提供了空間。

這些不速之客趁夜深人靜時從牆縫裡鑽出來活動,往往爬到床上甚至人們身上。

原本你不去招惹它倒也相安無事,怕就怕在翻身的間隙裡不小心碰觸到它,或是睡覺時警覺性較高的人在惺忪之中隨手撥拉一下,或許它們以為受到了攻擊而奮起自衛,不由分說在你身上狠狠地蟄一下甚至幾下。

我小時候也在睡夢中被蠍子蜇過多次。不知道是我的身體對蠍毒排異或者什麼原因,也就是當時被蟄部位有些紅腫、發疼而已,半個小時過去就又恢復正常了,因此從我內心來講從不懼怕蠍子。

而對那些對蠍毒敏感的人來說,冷不丁被蠍子蟄住可就不得了了。

我鄰居好蘭姐天生怕蠍子,一次不小心被蠍子蟄住手指頭,疼得在地上打著滾兒哭,誰也勸不住,而且是越哭越疼,指頭腫得像紅蘿蔔。


"

蠍子作為鄉間裡一種特有的“蟲藝兒”,模樣機靈卻始終不招人待見,古往今來常把陰險狠毒之人喻作“蛇蠍心腸”即可見一斑。然而我總覺得,小時候,蠍子帶給我們更多的則是快樂。


禹州人童年時捉的蠍子,為啥現在越來越少?



張延偉|文


禹州人童年時捉的蠍子,為啥現在越來越少?


蠍子曾是孩子們創收的資本

週末的夜晚,在鄉下老家平房頂上乘涼,但見遠處田野裡三三兩兩的藍色熒光在黑夜中閃爍移動,這是有人在捉蠍子呢。於是我的思緒一下子被拉回到從前,想起這些“小蟲藝兒”曾經給我們帶來的歡樂。

蠍子又叫“全蟲”,是野生昆蟲類中藥材的一種。

產自禹州的蠍子形狀特徵則與其他地方的有著明顯區別:全國各地的蠍子通常為6條腿,獨獨禹州產的蠍子是8條腿,而且個兒大齊整,藥性獨特,因此被稱作“禹全蟲”,成為入藥全蠍中的佳品,價格歷來不菲。

我老家在禹州北部山區,這裡山崗坡地交錯,地堰溝壑縱橫,成為蠍子的重要產地。

當時,村小學設在河西沿單獨闢出的一片開闊地上,校園外面就是亂石遍佈的山坡崗地。隨手搬開一塊石頭,常常就會看到一隻豎著尾巴逃離的蠍子。


禹州人童年時捉的蠍子,為啥現在越來越少?



於是自春末氣溫升高時起,不但我們男孩子、即便是一些膽大的女孩子上學時也忘不了在碎花布縫成的書包裡裝一套自制的簡易捉蠍子工具:一隻竹篾鑷子和一個帶蓋兒的敞口藥瓶或罐頭瓶。

不少孩子在上學路上就有收穫,瓶子裡已經捉了大大小小几只蠍子,在老師未進教室之前相互炫耀、間或逗一逗膽小的夥伴兒。

一旦捱到放學的鈴聲敲響,大家就爭先恐後地奔向學校外面的山坡,一個個躬身彎腰,一邊用手去扒拉石塊,一邊瞪大眼睛去瞅石塊下面的動靜,只要見到察覺危險準備逃離的蠍子,趕緊眼疾手快地用鑷子夾住,丟進玻璃瓶裡。

即便山坡上的石塊被翻遍,但總有僥倖漏網或從別處“逃亡”來的蠍子,隔三差五的再去翻找,多多少少仍有收穫。

有的孩子淘氣且心急,又不願多跑路到其它山頭,於是便三兩結伴、就近選擇一些現成的低矮石堰作為拆扒的目標,專門趁中午田間沒人勞作時下手。

蠍子習慣在夜間出來覓食、活動,午間太陽毒辣時都蜷縮在石縫裡養神,而且多是個頭肥大的母(雌)蠍子,一捉一個準。


禹州人童年時捉的蠍子,為啥現在越來越少?


如果哪條堰蠍子比較多,每個孩子把持一段,能把整條地堰從上扒到底兒,而且扒下來的碎石塊還要壓壞莊稼。等大人下地幹活時看到這狼藉的場景自然生氣,總要“鱉子兔孫”地咒罵一番才罷。

沉浸在收穫的歡樂中的孩子們可不管這些。當時鎮子上的供銷社專門設有收購站,還有人隔三差五地到村裡來收蠍子,一隻大個兒母蠍子能賣8分到1毛錢,可以換來一隻鉛筆或作業本呢!

賣蠍子得來的錢作為孩子們的“小副收兒”,大人也常會留給我們一些自行支配,於是就有了平時買塊兒冰糕或糖果解饞的資本。


禹州人童年時捉的蠍子,為啥現在越來越少?

“小蟲藝兒”也令人望而生畏

蠍子作為中藥材的一種,味辛、性平,滅活後晒乾入藥,能夠息風鎮痙、通絡止痛、解毒散結,具有非常高的藥用價值和食用價值。

然而作為活物的蠍子卻毒性十足,特別是那隻高高豎起的帶有針刺的尾巴,就足以令人望而生畏。


禹州人童年時捉的蠍子,為啥現在越來越少?


那麼蠍子到底有多厲害?據說它蜇人一次釋放出的毒素要強於馬蜂十倍。

據說明代末年,宦官劉瑾受寵當權,素來與祖籍鈞州(今禹州)的五朝元老馬文升不和。

一次,劉瑾向皇上進讒言說:“鈞州物產豐富,當著馬尚書獻寶朝廷。”時值荒年,為免家鄉進貢之苦,馬文升遂備鈞州特產中藥兩味和燕麥、幹蘿蔔葉等物獻上,其中就有全蠍一盒,說是祛風止痛的神藥。

劉瑾正好患有風溼腿痛,見這些小東西在盒內爬來爬去甚是可愛,不由分說就去抓摸,結果被毒針蟄住,痛得在朝堂之上撒潑打滾、哭爹叫媽,算是領教了蠍子的厲害。

現實生活中人們也常受蠍子之害。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家鄉住房還大都是土坯或石頭壘的牆,裡外縫隙都多,自然也為蠍子生存提供了空間。

這些不速之客趁夜深人靜時從牆縫裡鑽出來活動,往往爬到床上甚至人們身上。

原本你不去招惹它倒也相安無事,怕就怕在翻身的間隙裡不小心碰觸到它,或是睡覺時警覺性較高的人在惺忪之中隨手撥拉一下,或許它們以為受到了攻擊而奮起自衛,不由分說在你身上狠狠地蟄一下甚至幾下。

我小時候也在睡夢中被蠍子蜇過多次。不知道是我的身體對蠍毒排異或者什麼原因,也就是當時被蟄部位有些紅腫、發疼而已,半個小時過去就又恢復正常了,因此從我內心來講從不懼怕蠍子。

而對那些對蠍毒敏感的人來說,冷不丁被蠍子蟄住可就不得了了。

我鄰居好蘭姐天生怕蠍子,一次不小心被蠍子蟄住手指頭,疼得在地上打著滾兒哭,誰也勸不住,而且是越哭越疼,指頭腫得像紅蘿蔔。


禹州人童年時捉的蠍子,為啥現在越來越少?


那時根本想不到找醫生解決,家裡人心急如焚,到處打聽偏方,能用的法子都用遍了:整個兒的活蠍子、帶殼的蝸牛、去刺的仙人掌等被搗成糊狀,交替著包紮在指頭上“以毒攻毒”;甚至還捉來一隻大公雞,捏冠卡脖子地折磨它,就是為了用公雞嘴裡流出來的白色涎液塗抹傷口......儘管如此,好蘭姐仍經受了兩三天的痛苦煎熬。


"

蠍子作為鄉間裡一種特有的“蟲藝兒”,模樣機靈卻始終不招人待見,古往今來常把陰險狠毒之人喻作“蛇蠍心腸”即可見一斑。然而我總覺得,小時候,蠍子帶給我們更多的則是快樂。


禹州人童年時捉的蠍子,為啥現在越來越少?



張延偉|文


禹州人童年時捉的蠍子,為啥現在越來越少?


蠍子曾是孩子們創收的資本

週末的夜晚,在鄉下老家平房頂上乘涼,但見遠處田野裡三三兩兩的藍色熒光在黑夜中閃爍移動,這是有人在捉蠍子呢。於是我的思緒一下子被拉回到從前,想起這些“小蟲藝兒”曾經給我們帶來的歡樂。

蠍子又叫“全蟲”,是野生昆蟲類中藥材的一種。

產自禹州的蠍子形狀特徵則與其他地方的有著明顯區別:全國各地的蠍子通常為6條腿,獨獨禹州產的蠍子是8條腿,而且個兒大齊整,藥性獨特,因此被稱作“禹全蟲”,成為入藥全蠍中的佳品,價格歷來不菲。

我老家在禹州北部山區,這裡山崗坡地交錯,地堰溝壑縱橫,成為蠍子的重要產地。

當時,村小學設在河西沿單獨闢出的一片開闊地上,校園外面就是亂石遍佈的山坡崗地。隨手搬開一塊石頭,常常就會看到一隻豎著尾巴逃離的蠍子。


禹州人童年時捉的蠍子,為啥現在越來越少?



於是自春末氣溫升高時起,不但我們男孩子、即便是一些膽大的女孩子上學時也忘不了在碎花布縫成的書包裡裝一套自制的簡易捉蠍子工具:一隻竹篾鑷子和一個帶蓋兒的敞口藥瓶或罐頭瓶。

不少孩子在上學路上就有收穫,瓶子裡已經捉了大大小小几只蠍子,在老師未進教室之前相互炫耀、間或逗一逗膽小的夥伴兒。

一旦捱到放學的鈴聲敲響,大家就爭先恐後地奔向學校外面的山坡,一個個躬身彎腰,一邊用手去扒拉石塊,一邊瞪大眼睛去瞅石塊下面的動靜,只要見到察覺危險準備逃離的蠍子,趕緊眼疾手快地用鑷子夾住,丟進玻璃瓶裡。

即便山坡上的石塊被翻遍,但總有僥倖漏網或從別處“逃亡”來的蠍子,隔三差五的再去翻找,多多少少仍有收穫。

有的孩子淘氣且心急,又不願多跑路到其它山頭,於是便三兩結伴、就近選擇一些現成的低矮石堰作為拆扒的目標,專門趁中午田間沒人勞作時下手。

蠍子習慣在夜間出來覓食、活動,午間太陽毒辣時都蜷縮在石縫裡養神,而且多是個頭肥大的母(雌)蠍子,一捉一個準。


禹州人童年時捉的蠍子,為啥現在越來越少?


如果哪條堰蠍子比較多,每個孩子把持一段,能把整條地堰從上扒到底兒,而且扒下來的碎石塊還要壓壞莊稼。等大人下地幹活時看到這狼藉的場景自然生氣,總要“鱉子兔孫”地咒罵一番才罷。

沉浸在收穫的歡樂中的孩子們可不管這些。當時鎮子上的供銷社專門設有收購站,還有人隔三差五地到村裡來收蠍子,一隻大個兒母蠍子能賣8分到1毛錢,可以換來一隻鉛筆或作業本呢!

賣蠍子得來的錢作為孩子們的“小副收兒”,大人也常會留給我們一些自行支配,於是就有了平時買塊兒冰糕或糖果解饞的資本。


禹州人童年時捉的蠍子,為啥現在越來越少?

“小蟲藝兒”也令人望而生畏

蠍子作為中藥材的一種,味辛、性平,滅活後晒乾入藥,能夠息風鎮痙、通絡止痛、解毒散結,具有非常高的藥用價值和食用價值。

然而作為活物的蠍子卻毒性十足,特別是那隻高高豎起的帶有針刺的尾巴,就足以令人望而生畏。


禹州人童年時捉的蠍子,為啥現在越來越少?


那麼蠍子到底有多厲害?據說它蜇人一次釋放出的毒素要強於馬蜂十倍。

據說明代末年,宦官劉瑾受寵當權,素來與祖籍鈞州(今禹州)的五朝元老馬文升不和。

一次,劉瑾向皇上進讒言說:“鈞州物產豐富,當著馬尚書獻寶朝廷。”時值荒年,為免家鄉進貢之苦,馬文升遂備鈞州特產中藥兩味和燕麥、幹蘿蔔葉等物獻上,其中就有全蠍一盒,說是祛風止痛的神藥。

劉瑾正好患有風溼腿痛,見這些小東西在盒內爬來爬去甚是可愛,不由分說就去抓摸,結果被毒針蟄住,痛得在朝堂之上撒潑打滾、哭爹叫媽,算是領教了蠍子的厲害。

現實生活中人們也常受蠍子之害。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家鄉住房還大都是土坯或石頭壘的牆,裡外縫隙都多,自然也為蠍子生存提供了空間。

這些不速之客趁夜深人靜時從牆縫裡鑽出來活動,往往爬到床上甚至人們身上。

原本你不去招惹它倒也相安無事,怕就怕在翻身的間隙裡不小心碰觸到它,或是睡覺時警覺性較高的人在惺忪之中隨手撥拉一下,或許它們以為受到了攻擊而奮起自衛,不由分說在你身上狠狠地蟄一下甚至幾下。

我小時候也在睡夢中被蠍子蜇過多次。不知道是我的身體對蠍毒排異或者什麼原因,也就是當時被蟄部位有些紅腫、發疼而已,半個小時過去就又恢復正常了,因此從我內心來講從不懼怕蠍子。

而對那些對蠍毒敏感的人來說,冷不丁被蠍子蟄住可就不得了了。

我鄰居好蘭姐天生怕蠍子,一次不小心被蠍子蟄住手指頭,疼得在地上打著滾兒哭,誰也勸不住,而且是越哭越疼,指頭腫得像紅蘿蔔。


禹州人童年時捉的蠍子,為啥現在越來越少?


那時根本想不到找醫生解決,家裡人心急如焚,到處打聽偏方,能用的法子都用遍了:整個兒的活蠍子、帶殼的蝸牛、去刺的仙人掌等被搗成糊狀,交替著包紮在指頭上“以毒攻毒”;甚至還捉來一隻大公雞,捏冠卡脖子地折磨它,就是為了用公雞嘴裡流出來的白色涎液塗抹傷口......儘管如此,好蘭姐仍經受了兩三天的痛苦煎熬。


禹州人童年時捉的蠍子,為啥現在越來越少?

蠍子會從生活中消失嗎

如今在鄉下,活蠍的收購價已經飛漲到四五百元一斤,據說大多是被飯店裡收購去做成了特色菜餚。

而且,人們捉蠍子的工具也愈發先進,蠍子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自然生態平衡逐漸被破壞,我隱隱擔心,有朝一日,蠍子會不會徹底從我們的生活中消失?

前些年,除了孩子們在白天翻石塊捉蠍子,大人們一般趁晚上到野外“照蠍子”。父親是照蠍子的行家,我常跟著他做幫手。

照蠍子一般用“鱉燈”,鱉燈一種黑瓷煤油燈具,長頭禿尾,中間扁圓,形狀像一隻伸著脖子的老鱉。

那時,無論是土崖還是石堰上,都被勤勞的人們拾掇得乾乾淨淨,很少有雜草或灌木叢。

蠍子趁夜晚出來覓食,一隻只趴在土崖上或石縫邊。

藉著“鱉燈”的昏黃光亮,父親眼光犀利出手又快,往往趁蠍子還沒反應過來的當兒,一下子用竹鑷子夾住,我也趕緊把手縫的敞口塑料袋遞到近前。

回到家,父親把捉來的蠍子倒在陶瓷盆裡,幾乎全是脊背發黑、個大膘壯的成蠍。

且不說幼蠍相對難於發現且反應敏捷,即便遇到了父親也往往會手下留情。

這是有經驗的捉蠍人較為普遍的做法,為的是給這些自然界的小精靈們留下循環繁殖、生存的空間。

後來生活條件好了,人們照蠍子逐漸改為手電筒或一種可充電燈,鑷子也光線比鱉燈亮了許多,市場上也有精緻靈巧的鐵製鑷子出售,只要有膽量且捨得跑腿兒,一個晚上就有不少收穫。


"

蠍子作為鄉間裡一種特有的“蟲藝兒”,模樣機靈卻始終不招人待見,古往今來常把陰險狠毒之人喻作“蛇蠍心腸”即可見一斑。然而我總覺得,小時候,蠍子帶給我們更多的則是快樂。


禹州人童年時捉的蠍子,為啥現在越來越少?



張延偉|文


禹州人童年時捉的蠍子,為啥現在越來越少?


蠍子曾是孩子們創收的資本

週末的夜晚,在鄉下老家平房頂上乘涼,但見遠處田野裡三三兩兩的藍色熒光在黑夜中閃爍移動,這是有人在捉蠍子呢。於是我的思緒一下子被拉回到從前,想起這些“小蟲藝兒”曾經給我們帶來的歡樂。

蠍子又叫“全蟲”,是野生昆蟲類中藥材的一種。

產自禹州的蠍子形狀特徵則與其他地方的有著明顯區別:全國各地的蠍子通常為6條腿,獨獨禹州產的蠍子是8條腿,而且個兒大齊整,藥性獨特,因此被稱作“禹全蟲”,成為入藥全蠍中的佳品,價格歷來不菲。

我老家在禹州北部山區,這裡山崗坡地交錯,地堰溝壑縱橫,成為蠍子的重要產地。

當時,村小學設在河西沿單獨闢出的一片開闊地上,校園外面就是亂石遍佈的山坡崗地。隨手搬開一塊石頭,常常就會看到一隻豎著尾巴逃離的蠍子。


禹州人童年時捉的蠍子,為啥現在越來越少?



於是自春末氣溫升高時起,不但我們男孩子、即便是一些膽大的女孩子上學時也忘不了在碎花布縫成的書包裡裝一套自制的簡易捉蠍子工具:一隻竹篾鑷子和一個帶蓋兒的敞口藥瓶或罐頭瓶。

不少孩子在上學路上就有收穫,瓶子裡已經捉了大大小小几只蠍子,在老師未進教室之前相互炫耀、間或逗一逗膽小的夥伴兒。

一旦捱到放學的鈴聲敲響,大家就爭先恐後地奔向學校外面的山坡,一個個躬身彎腰,一邊用手去扒拉石塊,一邊瞪大眼睛去瞅石塊下面的動靜,只要見到察覺危險準備逃離的蠍子,趕緊眼疾手快地用鑷子夾住,丟進玻璃瓶裡。

即便山坡上的石塊被翻遍,但總有僥倖漏網或從別處“逃亡”來的蠍子,隔三差五的再去翻找,多多少少仍有收穫。

有的孩子淘氣且心急,又不願多跑路到其它山頭,於是便三兩結伴、就近選擇一些現成的低矮石堰作為拆扒的目標,專門趁中午田間沒人勞作時下手。

蠍子習慣在夜間出來覓食、活動,午間太陽毒辣時都蜷縮在石縫裡養神,而且多是個頭肥大的母(雌)蠍子,一捉一個準。


禹州人童年時捉的蠍子,為啥現在越來越少?


如果哪條堰蠍子比較多,每個孩子把持一段,能把整條地堰從上扒到底兒,而且扒下來的碎石塊還要壓壞莊稼。等大人下地幹活時看到這狼藉的場景自然生氣,總要“鱉子兔孫”地咒罵一番才罷。

沉浸在收穫的歡樂中的孩子們可不管這些。當時鎮子上的供銷社專門設有收購站,還有人隔三差五地到村裡來收蠍子,一隻大個兒母蠍子能賣8分到1毛錢,可以換來一隻鉛筆或作業本呢!

賣蠍子得來的錢作為孩子們的“小副收兒”,大人也常會留給我們一些自行支配,於是就有了平時買塊兒冰糕或糖果解饞的資本。


禹州人童年時捉的蠍子,為啥現在越來越少?

“小蟲藝兒”也令人望而生畏

蠍子作為中藥材的一種,味辛、性平,滅活後晒乾入藥,能夠息風鎮痙、通絡止痛、解毒散結,具有非常高的藥用價值和食用價值。

然而作為活物的蠍子卻毒性十足,特別是那隻高高豎起的帶有針刺的尾巴,就足以令人望而生畏。


禹州人童年時捉的蠍子,為啥現在越來越少?


那麼蠍子到底有多厲害?據說它蜇人一次釋放出的毒素要強於馬蜂十倍。

據說明代末年,宦官劉瑾受寵當權,素來與祖籍鈞州(今禹州)的五朝元老馬文升不和。

一次,劉瑾向皇上進讒言說:“鈞州物產豐富,當著馬尚書獻寶朝廷。”時值荒年,為免家鄉進貢之苦,馬文升遂備鈞州特產中藥兩味和燕麥、幹蘿蔔葉等物獻上,其中就有全蠍一盒,說是祛風止痛的神藥。

劉瑾正好患有風溼腿痛,見這些小東西在盒內爬來爬去甚是可愛,不由分說就去抓摸,結果被毒針蟄住,痛得在朝堂之上撒潑打滾、哭爹叫媽,算是領教了蠍子的厲害。

現實生活中人們也常受蠍子之害。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家鄉住房還大都是土坯或石頭壘的牆,裡外縫隙都多,自然也為蠍子生存提供了空間。

這些不速之客趁夜深人靜時從牆縫裡鑽出來活動,往往爬到床上甚至人們身上。

原本你不去招惹它倒也相安無事,怕就怕在翻身的間隙裡不小心碰觸到它,或是睡覺時警覺性較高的人在惺忪之中隨手撥拉一下,或許它們以為受到了攻擊而奮起自衛,不由分說在你身上狠狠地蟄一下甚至幾下。

我小時候也在睡夢中被蠍子蜇過多次。不知道是我的身體對蠍毒排異或者什麼原因,也就是當時被蟄部位有些紅腫、發疼而已,半個小時過去就又恢復正常了,因此從我內心來講從不懼怕蠍子。

而對那些對蠍毒敏感的人來說,冷不丁被蠍子蟄住可就不得了了。

我鄰居好蘭姐天生怕蠍子,一次不小心被蠍子蟄住手指頭,疼得在地上打著滾兒哭,誰也勸不住,而且是越哭越疼,指頭腫得像紅蘿蔔。


禹州人童年時捉的蠍子,為啥現在越來越少?


那時根本想不到找醫生解決,家裡人心急如焚,到處打聽偏方,能用的法子都用遍了:整個兒的活蠍子、帶殼的蝸牛、去刺的仙人掌等被搗成糊狀,交替著包紮在指頭上“以毒攻毒”;甚至還捉來一隻大公雞,捏冠卡脖子地折磨它,就是為了用公雞嘴裡流出來的白色涎液塗抹傷口......儘管如此,好蘭姐仍經受了兩三天的痛苦煎熬。


禹州人童年時捉的蠍子,為啥現在越來越少?

蠍子會從生活中消失嗎

如今在鄉下,活蠍的收購價已經飛漲到四五百元一斤,據說大多是被飯店裡收購去做成了特色菜餚。

而且,人們捉蠍子的工具也愈發先進,蠍子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自然生態平衡逐漸被破壞,我隱隱擔心,有朝一日,蠍子會不會徹底從我們的生活中消失?

前些年,除了孩子們在白天翻石塊捉蠍子,大人們一般趁晚上到野外“照蠍子”。父親是照蠍子的行家,我常跟著他做幫手。

照蠍子一般用“鱉燈”,鱉燈一種黑瓷煤油燈具,長頭禿尾,中間扁圓,形狀像一隻伸著脖子的老鱉。

那時,無論是土崖還是石堰上,都被勤勞的人們拾掇得乾乾淨淨,很少有雜草或灌木叢。

蠍子趁夜晚出來覓食,一隻只趴在土崖上或石縫邊。

藉著“鱉燈”的昏黃光亮,父親眼光犀利出手又快,往往趁蠍子還沒反應過來的當兒,一下子用竹鑷子夾住,我也趕緊把手縫的敞口塑料袋遞到近前。

回到家,父親把捉來的蠍子倒在陶瓷盆裡,幾乎全是脊背發黑、個大膘壯的成蠍。

且不說幼蠍相對難於發現且反應敏捷,即便遇到了父親也往往會手下留情。

這是有經驗的捉蠍人較為普遍的做法,為的是給這些自然界的小精靈們留下循環繁殖、生存的空間。

後來生活條件好了,人們照蠍子逐漸改為手電筒或一種可充電燈,鑷子也光線比鱉燈亮了許多,市場上也有精緻靈巧的鐵製鑷子出售,只要有膽量且捨得跑腿兒,一個晚上就有不少收穫。


禹州人童年時捉的蠍子,為啥現在越來越少?


近兩年,市場上又出售一種專門的“蠍子燈”,打開電源開關發出藍色的紫外線光,光亮照射的面積相對更加開闊。

更令人稱奇的是紫外線照射之處只要有蠍子出沒,蠍子的外殼就會發出黃白色的熒光,大老遠就看得一清二楚,即便是剛剛離開母體的幼蠍也難以逃脫被捉的厄運。

鄰居延章哥曾不止一次感慨地說:“現在的人只知道蠍子越來越少,卻不知道問題出在自己身上。

除了在地邊上重複使用劇毒除草劑,捉蠍子時不分大小,根本不考慮將來的繁衍問題。照這樣下去蠍子早晚會有滅絕的一天。”我聽了竟無言以對。

蠍子儘管讓人又愛又恨,但於我們這一代人來說,畢竟與它有過許多交集且在心中留存有一段美好的回憶。

由此,還是衷心的祝願這些小精靈們能夠在自然界裡自由自在地繁衍生活吧。

(圖片來源於網絡)

作者簡介

張延偉,中國自然資源作家協會會員,許昌市作家協會會員,供職於禹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歡 迎 投 稿

郵箱 [email protected]

豫記系頭條號簽約作者

商務合作請加微信:salome1203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