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大半個歐洲的拿破崙帝國,為何沒能吞併近在咫尺的西班牙'

"

西方史學界有公認的四大軍事家,分別是亞歷山大、漢尼拔、凱撒和拿破崙。與其他三位不同,拿破崙離我們的年代比較近,而且以那句著名的關於中國的“睡獅理論”而為中國人所熟知。

他在巔峰狀態下幾乎直接或間接控制了大半個歐洲大陸,很多國家的國王都是拿破崙家族的人。對近在咫尺的西班牙,他自然也是動過手的,只可惜結局並不那麼理想。

"

西方史學界有公認的四大軍事家,分別是亞歷山大、漢尼拔、凱撒和拿破崙。與其他三位不同,拿破崙離我們的年代比較近,而且以那句著名的關於中國的“睡獅理論”而為中國人所熟知。

他在巔峰狀態下幾乎直接或間接控制了大半個歐洲大陸,很多國家的國王都是拿破崙家族的人。對近在咫尺的西班牙,他自然也是動過手的,只可惜結局並不那麼理想。

控制大半個歐洲的拿破崙帝國,為何沒能吞併近在咫尺的西班牙

​圖1 拿破崙·波拿巴(1769年8月15日-1821年5月5日)

一.拿破崙為何要進攻西班牙?

論西歐的國際關係,英國和法國是數百年的老對手。從百年戰爭到七年戰爭,法國是各種吃癟,英國是各種攪局,因此法國一直將英國視為欲除之而後快眼中釘肉中刺。相比之下,西班牙與法國的關係要緩和得多,而且西班牙的無敵艦隊曾經還被英國團滅過,因此兩國在應對英國的問題上是有著共同利益的。

但是這說明法國對西班牙所在的伊比利亞半島沒有野心嗎?當然不是。隨著歐洲各國開展殖民掠奪和資本原始積累,英法兩國都日漸富庶強盛。相比之下仍是封建經濟佔主導的西班牙,並沒有因為財富的積累而發展壯大,反而因為三十年戰爭等頻繁的宗教戰爭日漸衰落。法國作為歐洲大陸的傳統大國,積極的尋求向外擴張,“太陽王”路易十四就曾盯上了西班牙的土地,為他的孫子安茹公爵取得了西班牙王位,在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中曾派兵奪取當時還是西班牙屬地的尼德蘭,雖然後來迫於形勢又吐了出來,但把西班牙也變成了同自己一樣的波旁王朝。

拿破崙的戰略眼光不會比路易十四差。他清楚只要拿下伊比利亞半島,不僅能控制西地中海和直布羅陀海峽的貿易航線,還能奪取西班牙廣大的美洲殖民地,進一步執行鍼對英國的“大陸封鎖”政策,為法國獲取更大的利益。而且當時的西班牙王室為了王位繼承問題紛爭不休,軍力較弱。這麼一塊肥肉在嘴邊,任何雄才大略的法國君主都會覬覦的。

"

西方史學界有公認的四大軍事家,分別是亞歷山大、漢尼拔、凱撒和拿破崙。與其他三位不同,拿破崙離我們的年代比較近,而且以那句著名的關於中國的“睡獅理論”而為中國人所熟知。

他在巔峰狀態下幾乎直接或間接控制了大半個歐洲大陸,很多國家的國王都是拿破崙家族的人。對近在咫尺的西班牙,他自然也是動過手的,只可惜結局並不那麼理想。

控制大半個歐洲的拿破崙帝國,為何沒能吞併近在咫尺的西班牙

​圖1 拿破崙·波拿巴(1769年8月15日-1821年5月5日)

一.拿破崙為何要進攻西班牙?

論西歐的國際關係,英國和法國是數百年的老對手。從百年戰爭到七年戰爭,法國是各種吃癟,英國是各種攪局,因此法國一直將英國視為欲除之而後快眼中釘肉中刺。相比之下,西班牙與法國的關係要緩和得多,而且西班牙的無敵艦隊曾經還被英國團滅過,因此兩國在應對英國的問題上是有著共同利益的。

但是這說明法國對西班牙所在的伊比利亞半島沒有野心嗎?當然不是。隨著歐洲各國開展殖民掠奪和資本原始積累,英法兩國都日漸富庶強盛。相比之下仍是封建經濟佔主導的西班牙,並沒有因為財富的積累而發展壯大,反而因為三十年戰爭等頻繁的宗教戰爭日漸衰落。法國作為歐洲大陸的傳統大國,積極的尋求向外擴張,“太陽王”路易十四就曾盯上了西班牙的土地,為他的孫子安茹公爵取得了西班牙王位,在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中曾派兵奪取當時還是西班牙屬地的尼德蘭,雖然後來迫於形勢又吐了出來,但把西班牙也變成了同自己一樣的波旁王朝。

拿破崙的戰略眼光不會比路易十四差。他清楚只要拿下伊比利亞半島,不僅能控制西地中海和直布羅陀海峽的貿易航線,還能奪取西班牙廣大的美洲殖民地,進一步執行鍼對英國的“大陸封鎖”政策,為法國獲取更大的利益。而且當時的西班牙王室為了王位繼承問題紛爭不休,軍力較弱。這麼一塊肥肉在嘴邊,任何雄才大略的法國君主都會覬覦的。

控制大半個歐洲的拿破崙帝國,為何沒能吞併近在咫尺的西班牙

​圖2 直布羅陀海峽

為了全力應對以英國為首的反法同盟對法國大革命的干涉,拿破崙選擇與西班牙結盟,結果法西聯軍在特拉法加海戰中被英國擊潰,但在陸上的奧斯特里茨戰役中成功擊敗同盟軍,成功瓦解了反法同盟,因此拿破崙轉過頭來就準備對這個昔日盟友下刀子了。公元1808年,因為葡萄牙拒絕執行拿破崙的大陸封鎖政策,保持同英國的貿易,拿破崙與西班牙約定瓜分葡萄牙,隨後派出以朱諾為統帥的大軍借道西班牙,很快便攻下了葡萄牙全境,葡萄牙王室遠走英國。

你以為拿破崙會和這個昔日盟友分享葡萄牙的土地嗎?他不搞你就不錯了。西班牙人民對國王卡洛斯四世不滿,擁戴他的兒子斐迪南七世繼位。拿破崙敏銳地看到王室矛盾的機會,逼迫斐迪南七世放棄王位,扶植自己的哥哥約瑟夫為西班牙國王,繆拉元帥的法軍也佔領了西班牙首都馬德里,完成了對伊比利亞半島形式上的統治。

人算不如天算,看接下來發生的幾件棘手的事情,你就明白為何拿破崙最終無法吞併西班牙了。

"

西方史學界有公認的四大軍事家,分別是亞歷山大、漢尼拔、凱撒和拿破崙。與其他三位不同,拿破崙離我們的年代比較近,而且以那句著名的關於中國的“睡獅理論”而為中國人所熟知。

他在巔峰狀態下幾乎直接或間接控制了大半個歐洲大陸,很多國家的國王都是拿破崙家族的人。對近在咫尺的西班牙,他自然也是動過手的,只可惜結局並不那麼理想。

控制大半個歐洲的拿破崙帝國,為何沒能吞併近在咫尺的西班牙

​圖1 拿破崙·波拿巴(1769年8月15日-1821年5月5日)

一.拿破崙為何要進攻西班牙?

論西歐的國際關係,英國和法國是數百年的老對手。從百年戰爭到七年戰爭,法國是各種吃癟,英國是各種攪局,因此法國一直將英國視為欲除之而後快眼中釘肉中刺。相比之下,西班牙與法國的關係要緩和得多,而且西班牙的無敵艦隊曾經還被英國團滅過,因此兩國在應對英國的問題上是有著共同利益的。

但是這說明法國對西班牙所在的伊比利亞半島沒有野心嗎?當然不是。隨著歐洲各國開展殖民掠奪和資本原始積累,英法兩國都日漸富庶強盛。相比之下仍是封建經濟佔主導的西班牙,並沒有因為財富的積累而發展壯大,反而因為三十年戰爭等頻繁的宗教戰爭日漸衰落。法國作為歐洲大陸的傳統大國,積極的尋求向外擴張,“太陽王”路易十四就曾盯上了西班牙的土地,為他的孫子安茹公爵取得了西班牙王位,在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中曾派兵奪取當時還是西班牙屬地的尼德蘭,雖然後來迫於形勢又吐了出來,但把西班牙也變成了同自己一樣的波旁王朝。

拿破崙的戰略眼光不會比路易十四差。他清楚只要拿下伊比利亞半島,不僅能控制西地中海和直布羅陀海峽的貿易航線,還能奪取西班牙廣大的美洲殖民地,進一步執行鍼對英國的“大陸封鎖”政策,為法國獲取更大的利益。而且當時的西班牙王室為了王位繼承問題紛爭不休,軍力較弱。這麼一塊肥肉在嘴邊,任何雄才大略的法國君主都會覬覦的。

控制大半個歐洲的拿破崙帝國,為何沒能吞併近在咫尺的西班牙

​圖2 直布羅陀海峽

為了全力應對以英國為首的反法同盟對法國大革命的干涉,拿破崙選擇與西班牙結盟,結果法西聯軍在特拉法加海戰中被英國擊潰,但在陸上的奧斯特里茨戰役中成功擊敗同盟軍,成功瓦解了反法同盟,因此拿破崙轉過頭來就準備對這個昔日盟友下刀子了。公元1808年,因為葡萄牙拒絕執行拿破崙的大陸封鎖政策,保持同英國的貿易,拿破崙與西班牙約定瓜分葡萄牙,隨後派出以朱諾為統帥的大軍借道西班牙,很快便攻下了葡萄牙全境,葡萄牙王室遠走英國。

你以為拿破崙會和這個昔日盟友分享葡萄牙的土地嗎?他不搞你就不錯了。西班牙人民對國王卡洛斯四世不滿,擁戴他的兒子斐迪南七世繼位。拿破崙敏銳地看到王室矛盾的機會,逼迫斐迪南七世放棄王位,扶植自己的哥哥約瑟夫為西班牙國王,繆拉元帥的法軍也佔領了西班牙首都馬德里,完成了對伊比利亞半島形式上的統治。

人算不如天算,看接下來發生的幾件棘手的事情,你就明白為何拿破崙最終無法吞併西班牙了。

控制大半個歐洲的拿破崙帝國,為何沒能吞併近在咫尺的西班牙

​圖3 卡洛斯四世(1748年11月11日-1819年1月20日)波旁王朝的西班牙國王

二.拿破崙忽視了對當地的安撫,西班牙人民的起義此起彼伏

西班牙人最初也受到法國大革命的感召,希望能通過與法國革命黨人的合作掀起本國的革命浪潮,從而給自己帶來民主自由與現代化的資本主義經濟。結果拿破崙只注重對西班牙的軍事佔領與政治控制,忽視了對當地民眾的安撫與保護,法軍在當地種種殘暴行為也把自己越來越推向西班牙人民的對立面。

拿破崙沒想到的是,西班牙王室跪得很快,但人民可不吃這一套。剛把約瑟夫扶上王位,馬德里就發生了暴動。雖然繆拉順利平定了叛亂,但接踵而至的是西班牙全境為反抗法軍佔領和統治而發生的起義行動。在貝倫,一支完整的法國軍隊在包圍他們的游擊隊組織面前放下武器,實在是丟百戰百勝的拿破崙法軍的面子。

"

西方史學界有公認的四大軍事家,分別是亞歷山大、漢尼拔、凱撒和拿破崙。與其他三位不同,拿破崙離我們的年代比較近,而且以那句著名的關於中國的“睡獅理論”而為中國人所熟知。

他在巔峰狀態下幾乎直接或間接控制了大半個歐洲大陸,很多國家的國王都是拿破崙家族的人。對近在咫尺的西班牙,他自然也是動過手的,只可惜結局並不那麼理想。

控制大半個歐洲的拿破崙帝國,為何沒能吞併近在咫尺的西班牙

​圖1 拿破崙·波拿巴(1769年8月15日-1821年5月5日)

一.拿破崙為何要進攻西班牙?

論西歐的國際關係,英國和法國是數百年的老對手。從百年戰爭到七年戰爭,法國是各種吃癟,英國是各種攪局,因此法國一直將英國視為欲除之而後快眼中釘肉中刺。相比之下,西班牙與法國的關係要緩和得多,而且西班牙的無敵艦隊曾經還被英國團滅過,因此兩國在應對英國的問題上是有著共同利益的。

但是這說明法國對西班牙所在的伊比利亞半島沒有野心嗎?當然不是。隨著歐洲各國開展殖民掠奪和資本原始積累,英法兩國都日漸富庶強盛。相比之下仍是封建經濟佔主導的西班牙,並沒有因為財富的積累而發展壯大,反而因為三十年戰爭等頻繁的宗教戰爭日漸衰落。法國作為歐洲大陸的傳統大國,積極的尋求向外擴張,“太陽王”路易十四就曾盯上了西班牙的土地,為他的孫子安茹公爵取得了西班牙王位,在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中曾派兵奪取當時還是西班牙屬地的尼德蘭,雖然後來迫於形勢又吐了出來,但把西班牙也變成了同自己一樣的波旁王朝。

拿破崙的戰略眼光不會比路易十四差。他清楚只要拿下伊比利亞半島,不僅能控制西地中海和直布羅陀海峽的貿易航線,還能奪取西班牙廣大的美洲殖民地,進一步執行鍼對英國的“大陸封鎖”政策,為法國獲取更大的利益。而且當時的西班牙王室為了王位繼承問題紛爭不休,軍力較弱。這麼一塊肥肉在嘴邊,任何雄才大略的法國君主都會覬覦的。

控制大半個歐洲的拿破崙帝國,為何沒能吞併近在咫尺的西班牙

​圖2 直布羅陀海峽

為了全力應對以英國為首的反法同盟對法國大革命的干涉,拿破崙選擇與西班牙結盟,結果法西聯軍在特拉法加海戰中被英國擊潰,但在陸上的奧斯特里茨戰役中成功擊敗同盟軍,成功瓦解了反法同盟,因此拿破崙轉過頭來就準備對這個昔日盟友下刀子了。公元1808年,因為葡萄牙拒絕執行拿破崙的大陸封鎖政策,保持同英國的貿易,拿破崙與西班牙約定瓜分葡萄牙,隨後派出以朱諾為統帥的大軍借道西班牙,很快便攻下了葡萄牙全境,葡萄牙王室遠走英國。

你以為拿破崙會和這個昔日盟友分享葡萄牙的土地嗎?他不搞你就不錯了。西班牙人民對國王卡洛斯四世不滿,擁戴他的兒子斐迪南七世繼位。拿破崙敏銳地看到王室矛盾的機會,逼迫斐迪南七世放棄王位,扶植自己的哥哥約瑟夫為西班牙國王,繆拉元帥的法軍也佔領了西班牙首都馬德里,完成了對伊比利亞半島形式上的統治。

人算不如天算,看接下來發生的幾件棘手的事情,你就明白為何拿破崙最終無法吞併西班牙了。

控制大半個歐洲的拿破崙帝國,為何沒能吞併近在咫尺的西班牙

​圖3 卡洛斯四世(1748年11月11日-1819年1月20日)波旁王朝的西班牙國王

二.拿破崙忽視了對當地的安撫,西班牙人民的起義此起彼伏

西班牙人最初也受到法國大革命的感召,希望能通過與法國革命黨人的合作掀起本國的革命浪潮,從而給自己帶來民主自由與現代化的資本主義經濟。結果拿破崙只注重對西班牙的軍事佔領與政治控制,忽視了對當地民眾的安撫與保護,法軍在當地種種殘暴行為也把自己越來越推向西班牙人民的對立面。

拿破崙沒想到的是,西班牙王室跪得很快,但人民可不吃這一套。剛把約瑟夫扶上王位,馬德里就發生了暴動。雖然繆拉順利平定了叛亂,但接踵而至的是西班牙全境為反抗法軍佔領和統治而發生的起義行動。在貝倫,一支完整的法國軍隊在包圍他們的游擊隊組織面前放下武器,實在是丟百戰百勝的拿破崙法軍的面子。

控制大半個歐洲的拿破崙帝國,為何沒能吞併近在咫尺的西班牙

​圖4 讓·拉納 (1769年4月11日 – 1809年5月31日)

拉納元帥受命率第五軍遠征西班牙,率4萬餘名法軍包圍了曾經擊退過過法國軍隊的薩拉戈薩,用上萬發炮彈把整個城市夷為廢墟,然後用掘壕的辦法步步進逼,於1809年1月攻進城內,卻仍遭到但西班牙軍民的激烈抵抗,雙方展開激烈的巷戰。拉納遂決定用地雷炸燬每一座有西班牙人堅守的房屋,但全體軍民仍然依託地利節節抗擊。拉納元帥用高官厚祿勸降守將帕拉福斯無果,在拿破崙命令不惜一切代價拿下薩拉戈薩的的情況下下令總攻,最終迫使該城投降。守城軍民前後死亡6萬餘人,被俘萬餘人,法軍也傷亡了萬餘人。該城軍民拼死抵抗的勇氣感染了拉納元帥,在給拿破崙的奏報中感慨道:“這是場什麼樣的戰爭!為了奪取一頂王冠,需要消滅如此勇敢的一個民族!”

像這樣英勇的抵抗整整持續了6年。在以英軍為代表的反法同盟軍隊不遺餘力的支持下,西班牙平民以及愛國的王室軍隊把法軍拖入如“帝國墳場”般的戰爭泥潭,持續讓法國損耗掉血。

"

西方史學界有公認的四大軍事家,分別是亞歷山大、漢尼拔、凱撒和拿破崙。與其他三位不同,拿破崙離我們的年代比較近,而且以那句著名的關於中國的“睡獅理論”而為中國人所熟知。

他在巔峰狀態下幾乎直接或間接控制了大半個歐洲大陸,很多國家的國王都是拿破崙家族的人。對近在咫尺的西班牙,他自然也是動過手的,只可惜結局並不那麼理想。

控制大半個歐洲的拿破崙帝國,為何沒能吞併近在咫尺的西班牙

​圖1 拿破崙·波拿巴(1769年8月15日-1821年5月5日)

一.拿破崙為何要進攻西班牙?

論西歐的國際關係,英國和法國是數百年的老對手。從百年戰爭到七年戰爭,法國是各種吃癟,英國是各種攪局,因此法國一直將英國視為欲除之而後快眼中釘肉中刺。相比之下,西班牙與法國的關係要緩和得多,而且西班牙的無敵艦隊曾經還被英國團滅過,因此兩國在應對英國的問題上是有著共同利益的。

但是這說明法國對西班牙所在的伊比利亞半島沒有野心嗎?當然不是。隨著歐洲各國開展殖民掠奪和資本原始積累,英法兩國都日漸富庶強盛。相比之下仍是封建經濟佔主導的西班牙,並沒有因為財富的積累而發展壯大,反而因為三十年戰爭等頻繁的宗教戰爭日漸衰落。法國作為歐洲大陸的傳統大國,積極的尋求向外擴張,“太陽王”路易十四就曾盯上了西班牙的土地,為他的孫子安茹公爵取得了西班牙王位,在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中曾派兵奪取當時還是西班牙屬地的尼德蘭,雖然後來迫於形勢又吐了出來,但把西班牙也變成了同自己一樣的波旁王朝。

拿破崙的戰略眼光不會比路易十四差。他清楚只要拿下伊比利亞半島,不僅能控制西地中海和直布羅陀海峽的貿易航線,還能奪取西班牙廣大的美洲殖民地,進一步執行鍼對英國的“大陸封鎖”政策,為法國獲取更大的利益。而且當時的西班牙王室為了王位繼承問題紛爭不休,軍力較弱。這麼一塊肥肉在嘴邊,任何雄才大略的法國君主都會覬覦的。

控制大半個歐洲的拿破崙帝國,為何沒能吞併近在咫尺的西班牙

​圖2 直布羅陀海峽

為了全力應對以英國為首的反法同盟對法國大革命的干涉,拿破崙選擇與西班牙結盟,結果法西聯軍在特拉法加海戰中被英國擊潰,但在陸上的奧斯特里茨戰役中成功擊敗同盟軍,成功瓦解了反法同盟,因此拿破崙轉過頭來就準備對這個昔日盟友下刀子了。公元1808年,因為葡萄牙拒絕執行拿破崙的大陸封鎖政策,保持同英國的貿易,拿破崙與西班牙約定瓜分葡萄牙,隨後派出以朱諾為統帥的大軍借道西班牙,很快便攻下了葡萄牙全境,葡萄牙王室遠走英國。

你以為拿破崙會和這個昔日盟友分享葡萄牙的土地嗎?他不搞你就不錯了。西班牙人民對國王卡洛斯四世不滿,擁戴他的兒子斐迪南七世繼位。拿破崙敏銳地看到王室矛盾的機會,逼迫斐迪南七世放棄王位,扶植自己的哥哥約瑟夫為西班牙國王,繆拉元帥的法軍也佔領了西班牙首都馬德里,完成了對伊比利亞半島形式上的統治。

人算不如天算,看接下來發生的幾件棘手的事情,你就明白為何拿破崙最終無法吞併西班牙了。

控制大半個歐洲的拿破崙帝國,為何沒能吞併近在咫尺的西班牙

​圖3 卡洛斯四世(1748年11月11日-1819年1月20日)波旁王朝的西班牙國王

二.拿破崙忽視了對當地的安撫,西班牙人民的起義此起彼伏

西班牙人最初也受到法國大革命的感召,希望能通過與法國革命黨人的合作掀起本國的革命浪潮,從而給自己帶來民主自由與現代化的資本主義經濟。結果拿破崙只注重對西班牙的軍事佔領與政治控制,忽視了對當地民眾的安撫與保護,法軍在當地種種殘暴行為也把自己越來越推向西班牙人民的對立面。

拿破崙沒想到的是,西班牙王室跪得很快,但人民可不吃這一套。剛把約瑟夫扶上王位,馬德里就發生了暴動。雖然繆拉順利平定了叛亂,但接踵而至的是西班牙全境為反抗法軍佔領和統治而發生的起義行動。在貝倫,一支完整的法國軍隊在包圍他們的游擊隊組織面前放下武器,實在是丟百戰百勝的拿破崙法軍的面子。

控制大半個歐洲的拿破崙帝國,為何沒能吞併近在咫尺的西班牙

​圖4 讓·拉納 (1769年4月11日 – 1809年5月31日)

拉納元帥受命率第五軍遠征西班牙,率4萬餘名法軍包圍了曾經擊退過過法國軍隊的薩拉戈薩,用上萬發炮彈把整個城市夷為廢墟,然後用掘壕的辦法步步進逼,於1809年1月攻進城內,卻仍遭到但西班牙軍民的激烈抵抗,雙方展開激烈的巷戰。拉納遂決定用地雷炸燬每一座有西班牙人堅守的房屋,但全體軍民仍然依託地利節節抗擊。拉納元帥用高官厚祿勸降守將帕拉福斯無果,在拿破崙命令不惜一切代價拿下薩拉戈薩的的情況下下令總攻,最終迫使該城投降。守城軍民前後死亡6萬餘人,被俘萬餘人,法軍也傷亡了萬餘人。該城軍民拼死抵抗的勇氣感染了拉納元帥,在給拿破崙的奏報中感慨道:“這是場什麼樣的戰爭!為了奪取一頂王冠,需要消滅如此勇敢的一個民族!”

像這樣英勇的抵抗整整持續了6年。在以英軍為代表的反法同盟軍隊不遺餘力的支持下,西班牙平民以及愛國的王室軍隊把法軍拖入如“帝國墳場”般的戰爭泥潭,持續讓法國損耗掉血。

控制大半個歐洲的拿破崙帝國,為何沒能吞併近在咫尺的西班牙

​圖5 威靈頓(英國陸軍元帥),一般指 “阿瑟·韋爾斯利”

三.以英國為代表的反法同盟直接軍事幹涉,法國派駐馬德里的將領能力有限

英國見此機會,派遣名將威靈頓公爵率領3萬人的援軍登陸葡萄牙,支持伊比利亞半島上的人民反抗法國統治。朱諾元帥率領法軍前來與威靈頓進行決戰。若論軍事才能,威靈頓可能是僅次於拿破崙本人的人,而拿破崙的將領就不是他的對手了。在8月的羅裡卡,雙方軍隊爆發了第一次大規模會戰,威靈頓在中路軍被法軍壓制的情況下,穩紮穩打,派左右翼迂迴到法軍背後,成功完成反殺。

在維梅羅的第二次會戰中,威靈頓面對朱諾也是一點都不虛。面對法軍擅長的“三板斧”戰術(先用大炮轟,再派騎兵衝,最後步兵上),威靈頓首創了“後坡”戰術,把主力安排在山的反面以減少炮擊傷亡,同時利用英軍布朗貝斯火槍的射程與火力優勢,巧妙地佈置能夠保證密集射擊火力的散兵線,把法軍放近後“排隊槍斃”,從而徹底擊敗了法軍,逼降了朱諾。

雖然維梅羅的戰役勝利了,但是威靈頓與法國簽署的停戰協議只要求法軍放棄對葡萄牙的佔領,英國政府懷疑威靈頓與法國有什麼暗中交易,便把他召回國了。

"

西方史學界有公認的四大軍事家,分別是亞歷山大、漢尼拔、凱撒和拿破崙。與其他三位不同,拿破崙離我們的年代比較近,而且以那句著名的關於中國的“睡獅理論”而為中國人所熟知。

他在巔峰狀態下幾乎直接或間接控制了大半個歐洲大陸,很多國家的國王都是拿破崙家族的人。對近在咫尺的西班牙,他自然也是動過手的,只可惜結局並不那麼理想。

控制大半個歐洲的拿破崙帝國,為何沒能吞併近在咫尺的西班牙

​圖1 拿破崙·波拿巴(1769年8月15日-1821年5月5日)

一.拿破崙為何要進攻西班牙?

論西歐的國際關係,英國和法國是數百年的老對手。從百年戰爭到七年戰爭,法國是各種吃癟,英國是各種攪局,因此法國一直將英國視為欲除之而後快眼中釘肉中刺。相比之下,西班牙與法國的關係要緩和得多,而且西班牙的無敵艦隊曾經還被英國團滅過,因此兩國在應對英國的問題上是有著共同利益的。

但是這說明法國對西班牙所在的伊比利亞半島沒有野心嗎?當然不是。隨著歐洲各國開展殖民掠奪和資本原始積累,英法兩國都日漸富庶強盛。相比之下仍是封建經濟佔主導的西班牙,並沒有因為財富的積累而發展壯大,反而因為三十年戰爭等頻繁的宗教戰爭日漸衰落。法國作為歐洲大陸的傳統大國,積極的尋求向外擴張,“太陽王”路易十四就曾盯上了西班牙的土地,為他的孫子安茹公爵取得了西班牙王位,在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中曾派兵奪取當時還是西班牙屬地的尼德蘭,雖然後來迫於形勢又吐了出來,但把西班牙也變成了同自己一樣的波旁王朝。

拿破崙的戰略眼光不會比路易十四差。他清楚只要拿下伊比利亞半島,不僅能控制西地中海和直布羅陀海峽的貿易航線,還能奪取西班牙廣大的美洲殖民地,進一步執行鍼對英國的“大陸封鎖”政策,為法國獲取更大的利益。而且當時的西班牙王室為了王位繼承問題紛爭不休,軍力較弱。這麼一塊肥肉在嘴邊,任何雄才大略的法國君主都會覬覦的。

控制大半個歐洲的拿破崙帝國,為何沒能吞併近在咫尺的西班牙

​圖2 直布羅陀海峽

為了全力應對以英國為首的反法同盟對法國大革命的干涉,拿破崙選擇與西班牙結盟,結果法西聯軍在特拉法加海戰中被英國擊潰,但在陸上的奧斯特里茨戰役中成功擊敗同盟軍,成功瓦解了反法同盟,因此拿破崙轉過頭來就準備對這個昔日盟友下刀子了。公元1808年,因為葡萄牙拒絕執行拿破崙的大陸封鎖政策,保持同英國的貿易,拿破崙與西班牙約定瓜分葡萄牙,隨後派出以朱諾為統帥的大軍借道西班牙,很快便攻下了葡萄牙全境,葡萄牙王室遠走英國。

你以為拿破崙會和這個昔日盟友分享葡萄牙的土地嗎?他不搞你就不錯了。西班牙人民對國王卡洛斯四世不滿,擁戴他的兒子斐迪南七世繼位。拿破崙敏銳地看到王室矛盾的機會,逼迫斐迪南七世放棄王位,扶植自己的哥哥約瑟夫為西班牙國王,繆拉元帥的法軍也佔領了西班牙首都馬德里,完成了對伊比利亞半島形式上的統治。

人算不如天算,看接下來發生的幾件棘手的事情,你就明白為何拿破崙最終無法吞併西班牙了。

控制大半個歐洲的拿破崙帝國,為何沒能吞併近在咫尺的西班牙

​圖3 卡洛斯四世(1748年11月11日-1819年1月20日)波旁王朝的西班牙國王

二.拿破崙忽視了對當地的安撫,西班牙人民的起義此起彼伏

西班牙人最初也受到法國大革命的感召,希望能通過與法國革命黨人的合作掀起本國的革命浪潮,從而給自己帶來民主自由與現代化的資本主義經濟。結果拿破崙只注重對西班牙的軍事佔領與政治控制,忽視了對當地民眾的安撫與保護,法軍在當地種種殘暴行為也把自己越來越推向西班牙人民的對立面。

拿破崙沒想到的是,西班牙王室跪得很快,但人民可不吃這一套。剛把約瑟夫扶上王位,馬德里就發生了暴動。雖然繆拉順利平定了叛亂,但接踵而至的是西班牙全境為反抗法軍佔領和統治而發生的起義行動。在貝倫,一支完整的法國軍隊在包圍他們的游擊隊組織面前放下武器,實在是丟百戰百勝的拿破崙法軍的面子。

控制大半個歐洲的拿破崙帝國,為何沒能吞併近在咫尺的西班牙

​圖4 讓·拉納 (1769年4月11日 – 1809年5月31日)

拉納元帥受命率第五軍遠征西班牙,率4萬餘名法軍包圍了曾經擊退過過法國軍隊的薩拉戈薩,用上萬發炮彈把整個城市夷為廢墟,然後用掘壕的辦法步步進逼,於1809年1月攻進城內,卻仍遭到但西班牙軍民的激烈抵抗,雙方展開激烈的巷戰。拉納遂決定用地雷炸燬每一座有西班牙人堅守的房屋,但全體軍民仍然依託地利節節抗擊。拉納元帥用高官厚祿勸降守將帕拉福斯無果,在拿破崙命令不惜一切代價拿下薩拉戈薩的的情況下下令總攻,最終迫使該城投降。守城軍民前後死亡6萬餘人,被俘萬餘人,法軍也傷亡了萬餘人。該城軍民拼死抵抗的勇氣感染了拉納元帥,在給拿破崙的奏報中感慨道:“這是場什麼樣的戰爭!為了奪取一頂王冠,需要消滅如此勇敢的一個民族!”

像這樣英勇的抵抗整整持續了6年。在以英軍為代表的反法同盟軍隊不遺餘力的支持下,西班牙平民以及愛國的王室軍隊把法軍拖入如“帝國墳場”般的戰爭泥潭,持續讓法國損耗掉血。

控制大半個歐洲的拿破崙帝國,為何沒能吞併近在咫尺的西班牙

​圖5 威靈頓(英國陸軍元帥),一般指 “阿瑟·韋爾斯利”

三.以英國為代表的反法同盟直接軍事幹涉,法國派駐馬德里的將領能力有限

英國見此機會,派遣名將威靈頓公爵率領3萬人的援軍登陸葡萄牙,支持伊比利亞半島上的人民反抗法國統治。朱諾元帥率領法軍前來與威靈頓進行決戰。若論軍事才能,威靈頓可能是僅次於拿破崙本人的人,而拿破崙的將領就不是他的對手了。在8月的羅裡卡,雙方軍隊爆發了第一次大規模會戰,威靈頓在中路軍被法軍壓制的情況下,穩紮穩打,派左右翼迂迴到法軍背後,成功完成反殺。

在維梅羅的第二次會戰中,威靈頓面對朱諾也是一點都不虛。面對法軍擅長的“三板斧”戰術(先用大炮轟,再派騎兵衝,最後步兵上),威靈頓首創了“後坡”戰術,把主力安排在山的反面以減少炮擊傷亡,同時利用英軍布朗貝斯火槍的射程與火力優勢,巧妙地佈置能夠保證密集射擊火力的散兵線,把法軍放近後“排隊槍斃”,從而徹底擊敗了法軍,逼降了朱諾。

雖然維梅羅的戰役勝利了,但是威靈頓與法國簽署的停戰協議只要求法軍放棄對葡萄牙的佔領,英國政府懷疑威靈頓與法國有什麼暗中交易,便把他召回國了。

控制大半個歐洲的拿破崙帝國,為何沒能吞併近在咫尺的西班牙

​圖6 拿破崙在視察軍隊

他也算是運氣好,拿破崙在擺平與奧地利、普魯士等國的爭鬥後,決定親自來處理西班牙的事情。在1809年,皇帝親率15萬大軍幾乎掃平了整個西班牙的反抗勢力,接替威靈頓的英軍統帥莫爾一路被法軍追亡逐北,下場十分悽慘。拿破崙這次是鉚足了勁想置英軍於死地,對抵抗者格殺勿論。然而奧地利等國趁拿破崙在西班牙作戰時,又在背後捅法國的刀子了。拿破崙只好任命蘇爾特為佔領軍元帥,並下令把英國人徹底趕下海,自己回國解決同其他國家的問題。

威靈頓見拿破崙回國了,又率領一支英軍悄悄地登陸葡萄牙,與葡萄牙聯兵一處,對抗再次侵入葡萄牙的法軍。在這裡威靈頓再次展現了他高超的戰略部署能力,依然派出一支軍隊對法軍實行大迂迴,自己採取手段迷惑了蘇爾特的判斷,率領剩下的軍隊偷渡杜羅河攻擊蘇爾特駐守的波爾圖城,打了法軍一個措手不及,把蘇爾特攆得到處逃跑。

拿破崙在對奧地利的戰爭也不順利,但他並不打算再親征,而是派遣拉納元帥和莫蒂埃帶領一支新軍隊協助蘇爾特指揮,無奈這三個“臭皮匠”還是頂不過威靈頓這個“諸葛亮”。先是法軍將領維克托擊敗了西班牙軍隊,威靈頓南下支援西班牙人,與法軍在塔納維拉交戰,雖然前期損失較大,最終還是靠著出色的戰術擊退了法軍的進攻,並及時撤退而免除了法軍對自己補給線的威脅。英軍的後勤制度也比法軍更先進,能夠保證及時補充軍需物資。

"

西方史學界有公認的四大軍事家,分別是亞歷山大、漢尼拔、凱撒和拿破崙。與其他三位不同,拿破崙離我們的年代比較近,而且以那句著名的關於中國的“睡獅理論”而為中國人所熟知。

他在巔峰狀態下幾乎直接或間接控制了大半個歐洲大陸,很多國家的國王都是拿破崙家族的人。對近在咫尺的西班牙,他自然也是動過手的,只可惜結局並不那麼理想。

控制大半個歐洲的拿破崙帝國,為何沒能吞併近在咫尺的西班牙

​圖1 拿破崙·波拿巴(1769年8月15日-1821年5月5日)

一.拿破崙為何要進攻西班牙?

論西歐的國際關係,英國和法國是數百年的老對手。從百年戰爭到七年戰爭,法國是各種吃癟,英國是各種攪局,因此法國一直將英國視為欲除之而後快眼中釘肉中刺。相比之下,西班牙與法國的關係要緩和得多,而且西班牙的無敵艦隊曾經還被英國團滅過,因此兩國在應對英國的問題上是有著共同利益的。

但是這說明法國對西班牙所在的伊比利亞半島沒有野心嗎?當然不是。隨著歐洲各國開展殖民掠奪和資本原始積累,英法兩國都日漸富庶強盛。相比之下仍是封建經濟佔主導的西班牙,並沒有因為財富的積累而發展壯大,反而因為三十年戰爭等頻繁的宗教戰爭日漸衰落。法國作為歐洲大陸的傳統大國,積極的尋求向外擴張,“太陽王”路易十四就曾盯上了西班牙的土地,為他的孫子安茹公爵取得了西班牙王位,在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中曾派兵奪取當時還是西班牙屬地的尼德蘭,雖然後來迫於形勢又吐了出來,但把西班牙也變成了同自己一樣的波旁王朝。

拿破崙的戰略眼光不會比路易十四差。他清楚只要拿下伊比利亞半島,不僅能控制西地中海和直布羅陀海峽的貿易航線,還能奪取西班牙廣大的美洲殖民地,進一步執行鍼對英國的“大陸封鎖”政策,為法國獲取更大的利益。而且當時的西班牙王室為了王位繼承問題紛爭不休,軍力較弱。這麼一塊肥肉在嘴邊,任何雄才大略的法國君主都會覬覦的。

控制大半個歐洲的拿破崙帝國,為何沒能吞併近在咫尺的西班牙

​圖2 直布羅陀海峽

為了全力應對以英國為首的反法同盟對法國大革命的干涉,拿破崙選擇與西班牙結盟,結果法西聯軍在特拉法加海戰中被英國擊潰,但在陸上的奧斯特里茨戰役中成功擊敗同盟軍,成功瓦解了反法同盟,因此拿破崙轉過頭來就準備對這個昔日盟友下刀子了。公元1808年,因為葡萄牙拒絕執行拿破崙的大陸封鎖政策,保持同英國的貿易,拿破崙與西班牙約定瓜分葡萄牙,隨後派出以朱諾為統帥的大軍借道西班牙,很快便攻下了葡萄牙全境,葡萄牙王室遠走英國。

你以為拿破崙會和這個昔日盟友分享葡萄牙的土地嗎?他不搞你就不錯了。西班牙人民對國王卡洛斯四世不滿,擁戴他的兒子斐迪南七世繼位。拿破崙敏銳地看到王室矛盾的機會,逼迫斐迪南七世放棄王位,扶植自己的哥哥約瑟夫為西班牙國王,繆拉元帥的法軍也佔領了西班牙首都馬德里,完成了對伊比利亞半島形式上的統治。

人算不如天算,看接下來發生的幾件棘手的事情,你就明白為何拿破崙最終無法吞併西班牙了。

控制大半個歐洲的拿破崙帝國,為何沒能吞併近在咫尺的西班牙

​圖3 卡洛斯四世(1748年11月11日-1819年1月20日)波旁王朝的西班牙國王

二.拿破崙忽視了對當地的安撫,西班牙人民的起義此起彼伏

西班牙人最初也受到法國大革命的感召,希望能通過與法國革命黨人的合作掀起本國的革命浪潮,從而給自己帶來民主自由與現代化的資本主義經濟。結果拿破崙只注重對西班牙的軍事佔領與政治控制,忽視了對當地民眾的安撫與保護,法軍在當地種種殘暴行為也把自己越來越推向西班牙人民的對立面。

拿破崙沒想到的是,西班牙王室跪得很快,但人民可不吃這一套。剛把約瑟夫扶上王位,馬德里就發生了暴動。雖然繆拉順利平定了叛亂,但接踵而至的是西班牙全境為反抗法軍佔領和統治而發生的起義行動。在貝倫,一支完整的法國軍隊在包圍他們的游擊隊組織面前放下武器,實在是丟百戰百勝的拿破崙法軍的面子。

控制大半個歐洲的拿破崙帝國,為何沒能吞併近在咫尺的西班牙

​圖4 讓·拉納 (1769年4月11日 – 1809年5月31日)

拉納元帥受命率第五軍遠征西班牙,率4萬餘名法軍包圍了曾經擊退過過法國軍隊的薩拉戈薩,用上萬發炮彈把整個城市夷為廢墟,然後用掘壕的辦法步步進逼,於1809年1月攻進城內,卻仍遭到但西班牙軍民的激烈抵抗,雙方展開激烈的巷戰。拉納遂決定用地雷炸燬每一座有西班牙人堅守的房屋,但全體軍民仍然依託地利節節抗擊。拉納元帥用高官厚祿勸降守將帕拉福斯無果,在拿破崙命令不惜一切代價拿下薩拉戈薩的的情況下下令總攻,最終迫使該城投降。守城軍民前後死亡6萬餘人,被俘萬餘人,法軍也傷亡了萬餘人。該城軍民拼死抵抗的勇氣感染了拉納元帥,在給拿破崙的奏報中感慨道:“這是場什麼樣的戰爭!為了奪取一頂王冠,需要消滅如此勇敢的一個民族!”

像這樣英勇的抵抗整整持續了6年。在以英軍為代表的反法同盟軍隊不遺餘力的支持下,西班牙平民以及愛國的王室軍隊把法軍拖入如“帝國墳場”般的戰爭泥潭,持續讓法國損耗掉血。

控制大半個歐洲的拿破崙帝國,為何沒能吞併近在咫尺的西班牙

​圖5 威靈頓(英國陸軍元帥),一般指 “阿瑟·韋爾斯利”

三.以英國為代表的反法同盟直接軍事幹涉,法國派駐馬德里的將領能力有限

英國見此機會,派遣名將威靈頓公爵率領3萬人的援軍登陸葡萄牙,支持伊比利亞半島上的人民反抗法國統治。朱諾元帥率領法軍前來與威靈頓進行決戰。若論軍事才能,威靈頓可能是僅次於拿破崙本人的人,而拿破崙的將領就不是他的對手了。在8月的羅裡卡,雙方軍隊爆發了第一次大規模會戰,威靈頓在中路軍被法軍壓制的情況下,穩紮穩打,派左右翼迂迴到法軍背後,成功完成反殺。

在維梅羅的第二次會戰中,威靈頓面對朱諾也是一點都不虛。面對法軍擅長的“三板斧”戰術(先用大炮轟,再派騎兵衝,最後步兵上),威靈頓首創了“後坡”戰術,把主力安排在山的反面以減少炮擊傷亡,同時利用英軍布朗貝斯火槍的射程與火力優勢,巧妙地佈置能夠保證密集射擊火力的散兵線,把法軍放近後“排隊槍斃”,從而徹底擊敗了法軍,逼降了朱諾。

雖然維梅羅的戰役勝利了,但是威靈頓與法國簽署的停戰協議只要求法軍放棄對葡萄牙的佔領,英國政府懷疑威靈頓與法國有什麼暗中交易,便把他召回國了。

控制大半個歐洲的拿破崙帝國,為何沒能吞併近在咫尺的西班牙

​圖6 拿破崙在視察軍隊

他也算是運氣好,拿破崙在擺平與奧地利、普魯士等國的爭鬥後,決定親自來處理西班牙的事情。在1809年,皇帝親率15萬大軍幾乎掃平了整個西班牙的反抗勢力,接替威靈頓的英軍統帥莫爾一路被法軍追亡逐北,下場十分悽慘。拿破崙這次是鉚足了勁想置英軍於死地,對抵抗者格殺勿論。然而奧地利等國趁拿破崙在西班牙作戰時,又在背後捅法國的刀子了。拿破崙只好任命蘇爾特為佔領軍元帥,並下令把英國人徹底趕下海,自己回國解決同其他國家的問題。

威靈頓見拿破崙回國了,又率領一支英軍悄悄地登陸葡萄牙,與葡萄牙聯兵一處,對抗再次侵入葡萄牙的法軍。在這裡威靈頓再次展現了他高超的戰略部署能力,依然派出一支軍隊對法軍實行大迂迴,自己採取手段迷惑了蘇爾特的判斷,率領剩下的軍隊偷渡杜羅河攻擊蘇爾特駐守的波爾圖城,打了法軍一個措手不及,把蘇爾特攆得到處逃跑。

拿破崙在對奧地利的戰爭也不順利,但他並不打算再親征,而是派遣拉納元帥和莫蒂埃帶領一支新軍隊協助蘇爾特指揮,無奈這三個“臭皮匠”還是頂不過威靈頓這個“諸葛亮”。先是法軍將領維克托擊敗了西班牙軍隊,威靈頓南下支援西班牙人,與法軍在塔納維拉交戰,雖然前期損失較大,最終還是靠著出色的戰術擊退了法軍的進攻,並及時撤退而免除了法軍對自己補給線的威脅。英軍的後勤制度也比法軍更先進,能夠保證及時補充軍需物資。

控制大半個歐洲的拿破崙帝國,為何沒能吞併近在咫尺的西班牙

​圖7 尼古拉斯·讓·德迪烏·蘇爾特

威靈頓在伊比利亞半島的一連串勝利讓他名聲大噪,自信的他認為就算是拿破崙本人率領大軍來攻,自己也能應對。可是拿破崙忙著處理和其他國家的外交事務,始終不打算親征,而是再次派出手下最有能力的元帥之一馬塞納,先攻下葡萄牙東面的阿爾梅達和羅德里格。

威靈頓雖然自信但並不輕敵,認為馬塞納是個難纏的對手,而馬塞納卻驕傲得宣稱自己將俘虜威靈頓。鹿死誰手呢?布薩科一戰說明了一切:雖然馬塞納擅長進攻,軍隊和火炮都比英軍多,但威靈頓棋高一著,利用山谷打了一場漂亮的防禦戰擊退了法軍,並安然撤退到之前設置的堅固防禦工事內。眼見馬塞納也無法獲得勝利,拿破崙第一次將這個英國將軍的軍事成就與自己相提並論了。

"

西方史學界有公認的四大軍事家,分別是亞歷山大、漢尼拔、凱撒和拿破崙。與其他三位不同,拿破崙離我們的年代比較近,而且以那句著名的關於中國的“睡獅理論”而為中國人所熟知。

他在巔峰狀態下幾乎直接或間接控制了大半個歐洲大陸,很多國家的國王都是拿破崙家族的人。對近在咫尺的西班牙,他自然也是動過手的,只可惜結局並不那麼理想。

控制大半個歐洲的拿破崙帝國,為何沒能吞併近在咫尺的西班牙

​圖1 拿破崙·波拿巴(1769年8月15日-1821年5月5日)

一.拿破崙為何要進攻西班牙?

論西歐的國際關係,英國和法國是數百年的老對手。從百年戰爭到七年戰爭,法國是各種吃癟,英國是各種攪局,因此法國一直將英國視為欲除之而後快眼中釘肉中刺。相比之下,西班牙與法國的關係要緩和得多,而且西班牙的無敵艦隊曾經還被英國團滅過,因此兩國在應對英國的問題上是有著共同利益的。

但是這說明法國對西班牙所在的伊比利亞半島沒有野心嗎?當然不是。隨著歐洲各國開展殖民掠奪和資本原始積累,英法兩國都日漸富庶強盛。相比之下仍是封建經濟佔主導的西班牙,並沒有因為財富的積累而發展壯大,反而因為三十年戰爭等頻繁的宗教戰爭日漸衰落。法國作為歐洲大陸的傳統大國,積極的尋求向外擴張,“太陽王”路易十四就曾盯上了西班牙的土地,為他的孫子安茹公爵取得了西班牙王位,在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中曾派兵奪取當時還是西班牙屬地的尼德蘭,雖然後來迫於形勢又吐了出來,但把西班牙也變成了同自己一樣的波旁王朝。

拿破崙的戰略眼光不會比路易十四差。他清楚只要拿下伊比利亞半島,不僅能控制西地中海和直布羅陀海峽的貿易航線,還能奪取西班牙廣大的美洲殖民地,進一步執行鍼對英國的“大陸封鎖”政策,為法國獲取更大的利益。而且當時的西班牙王室為了王位繼承問題紛爭不休,軍力較弱。這麼一塊肥肉在嘴邊,任何雄才大略的法國君主都會覬覦的。

控制大半個歐洲的拿破崙帝國,為何沒能吞併近在咫尺的西班牙

​圖2 直布羅陀海峽

為了全力應對以英國為首的反法同盟對法國大革命的干涉,拿破崙選擇與西班牙結盟,結果法西聯軍在特拉法加海戰中被英國擊潰,但在陸上的奧斯特里茨戰役中成功擊敗同盟軍,成功瓦解了反法同盟,因此拿破崙轉過頭來就準備對這個昔日盟友下刀子了。公元1808年,因為葡萄牙拒絕執行拿破崙的大陸封鎖政策,保持同英國的貿易,拿破崙與西班牙約定瓜分葡萄牙,隨後派出以朱諾為統帥的大軍借道西班牙,很快便攻下了葡萄牙全境,葡萄牙王室遠走英國。

你以為拿破崙會和這個昔日盟友分享葡萄牙的土地嗎?他不搞你就不錯了。西班牙人民對國王卡洛斯四世不滿,擁戴他的兒子斐迪南七世繼位。拿破崙敏銳地看到王室矛盾的機會,逼迫斐迪南七世放棄王位,扶植自己的哥哥約瑟夫為西班牙國王,繆拉元帥的法軍也佔領了西班牙首都馬德里,完成了對伊比利亞半島形式上的統治。

人算不如天算,看接下來發生的幾件棘手的事情,你就明白為何拿破崙最終無法吞併西班牙了。

控制大半個歐洲的拿破崙帝國,為何沒能吞併近在咫尺的西班牙

​圖3 卡洛斯四世(1748年11月11日-1819年1月20日)波旁王朝的西班牙國王

二.拿破崙忽視了對當地的安撫,西班牙人民的起義此起彼伏

西班牙人最初也受到法國大革命的感召,希望能通過與法國革命黨人的合作掀起本國的革命浪潮,從而給自己帶來民主自由與現代化的資本主義經濟。結果拿破崙只注重對西班牙的軍事佔領與政治控制,忽視了對當地民眾的安撫與保護,法軍在當地種種殘暴行為也把自己越來越推向西班牙人民的對立面。

拿破崙沒想到的是,西班牙王室跪得很快,但人民可不吃這一套。剛把約瑟夫扶上王位,馬德里就發生了暴動。雖然繆拉順利平定了叛亂,但接踵而至的是西班牙全境為反抗法軍佔領和統治而發生的起義行動。在貝倫,一支完整的法國軍隊在包圍他們的游擊隊組織面前放下武器,實在是丟百戰百勝的拿破崙法軍的面子。

控制大半個歐洲的拿破崙帝國,為何沒能吞併近在咫尺的西班牙

​圖4 讓·拉納 (1769年4月11日 – 1809年5月31日)

拉納元帥受命率第五軍遠征西班牙,率4萬餘名法軍包圍了曾經擊退過過法國軍隊的薩拉戈薩,用上萬發炮彈把整個城市夷為廢墟,然後用掘壕的辦法步步進逼,於1809年1月攻進城內,卻仍遭到但西班牙軍民的激烈抵抗,雙方展開激烈的巷戰。拉納遂決定用地雷炸燬每一座有西班牙人堅守的房屋,但全體軍民仍然依託地利節節抗擊。拉納元帥用高官厚祿勸降守將帕拉福斯無果,在拿破崙命令不惜一切代價拿下薩拉戈薩的的情況下下令總攻,最終迫使該城投降。守城軍民前後死亡6萬餘人,被俘萬餘人,法軍也傷亡了萬餘人。該城軍民拼死抵抗的勇氣感染了拉納元帥,在給拿破崙的奏報中感慨道:“這是場什麼樣的戰爭!為了奪取一頂王冠,需要消滅如此勇敢的一個民族!”

像這樣英勇的抵抗整整持續了6年。在以英軍為代表的反法同盟軍隊不遺餘力的支持下,西班牙平民以及愛國的王室軍隊把法軍拖入如“帝國墳場”般的戰爭泥潭,持續讓法國損耗掉血。

控制大半個歐洲的拿破崙帝國,為何沒能吞併近在咫尺的西班牙

​圖5 威靈頓(英國陸軍元帥),一般指 “阿瑟·韋爾斯利”

三.以英國為代表的反法同盟直接軍事幹涉,法國派駐馬德里的將領能力有限

英國見此機會,派遣名將威靈頓公爵率領3萬人的援軍登陸葡萄牙,支持伊比利亞半島上的人民反抗法國統治。朱諾元帥率領法軍前來與威靈頓進行決戰。若論軍事才能,威靈頓可能是僅次於拿破崙本人的人,而拿破崙的將領就不是他的對手了。在8月的羅裡卡,雙方軍隊爆發了第一次大規模會戰,威靈頓在中路軍被法軍壓制的情況下,穩紮穩打,派左右翼迂迴到法軍背後,成功完成反殺。

在維梅羅的第二次會戰中,威靈頓面對朱諾也是一點都不虛。面對法軍擅長的“三板斧”戰術(先用大炮轟,再派騎兵衝,最後步兵上),威靈頓首創了“後坡”戰術,把主力安排在山的反面以減少炮擊傷亡,同時利用英軍布朗貝斯火槍的射程與火力優勢,巧妙地佈置能夠保證密集射擊火力的散兵線,把法軍放近後“排隊槍斃”,從而徹底擊敗了法軍,逼降了朱諾。

雖然維梅羅的戰役勝利了,但是威靈頓與法國簽署的停戰協議只要求法軍放棄對葡萄牙的佔領,英國政府懷疑威靈頓與法國有什麼暗中交易,便把他召回國了。

控制大半個歐洲的拿破崙帝國,為何沒能吞併近在咫尺的西班牙

​圖6 拿破崙在視察軍隊

他也算是運氣好,拿破崙在擺平與奧地利、普魯士等國的爭鬥後,決定親自來處理西班牙的事情。在1809年,皇帝親率15萬大軍幾乎掃平了整個西班牙的反抗勢力,接替威靈頓的英軍統帥莫爾一路被法軍追亡逐北,下場十分悽慘。拿破崙這次是鉚足了勁想置英軍於死地,對抵抗者格殺勿論。然而奧地利等國趁拿破崙在西班牙作戰時,又在背後捅法國的刀子了。拿破崙只好任命蘇爾特為佔領軍元帥,並下令把英國人徹底趕下海,自己回國解決同其他國家的問題。

威靈頓見拿破崙回國了,又率領一支英軍悄悄地登陸葡萄牙,與葡萄牙聯兵一處,對抗再次侵入葡萄牙的法軍。在這裡威靈頓再次展現了他高超的戰略部署能力,依然派出一支軍隊對法軍實行大迂迴,自己採取手段迷惑了蘇爾特的判斷,率領剩下的軍隊偷渡杜羅河攻擊蘇爾特駐守的波爾圖城,打了法軍一個措手不及,把蘇爾特攆得到處逃跑。

拿破崙在對奧地利的戰爭也不順利,但他並不打算再親征,而是派遣拉納元帥和莫蒂埃帶領一支新軍隊協助蘇爾特指揮,無奈這三個“臭皮匠”還是頂不過威靈頓這個“諸葛亮”。先是法軍將領維克托擊敗了西班牙軍隊,威靈頓南下支援西班牙人,與法軍在塔納維拉交戰,雖然前期損失較大,最終還是靠著出色的戰術擊退了法軍的進攻,並及時撤退而免除了法軍對自己補給線的威脅。英軍的後勤制度也比法軍更先進,能夠保證及時補充軍需物資。

控制大半個歐洲的拿破崙帝國,為何沒能吞併近在咫尺的西班牙

​圖7 尼古拉斯·讓·德迪烏·蘇爾特

威靈頓在伊比利亞半島的一連串勝利讓他名聲大噪,自信的他認為就算是拿破崙本人率領大軍來攻,自己也能應對。可是拿破崙忙著處理和其他國家的外交事務,始終不打算親征,而是再次派出手下最有能力的元帥之一馬塞納,先攻下葡萄牙東面的阿爾梅達和羅德里格。

威靈頓雖然自信但並不輕敵,認為馬塞納是個難纏的對手,而馬塞納卻驕傲得宣稱自己將俘虜威靈頓。鹿死誰手呢?布薩科一戰說明了一切:雖然馬塞納擅長進攻,軍隊和火炮都比英軍多,但威靈頓棋高一著,利用山谷打了一場漂亮的防禦戰擊退了法軍,並安然撤退到之前設置的堅固防禦工事內。眼見馬塞納也無法獲得勝利,拿破崙第一次將這個英國將軍的軍事成就與自己相提並論了。

控制大半個歐洲的拿破崙帝國,為何沒能吞併近在咫尺的西班牙

​圖8 安德烈·馬塞納

三.徵俄戰爭的失敗極大損耗了法國國力

筆者在看這段歷史的時候真是有些不理解,為何拿破崙不在解決完西班牙方向英軍威脅的前提下,就敢貿然進攻有著當時世界上最廣大戰略縱深的俄國呢?雖然俄軍在之前的戰鬥中總被法軍打敗,給拿破崙一種俄國不過如此的印象。但是威靈頓在伊比利亞半島上的表現足以證明,除非拿破崙本人來進攻才有取勝的可能,他的元帥們沒一個比得上威靈頓的能力。

其實這也說明拿破崙的一種矛盾心理,在他的心中西班牙問題雖然棘手,但卻是一個次要矛盾,在中歐收拾奧地利、普魯士等這些傳統反法國家以穩固帝國基本盤才是主要矛盾。自己的元帥雖然總是被威靈頓打敗,但還是固守在伊比利亞半島上沒有退回來,不妨自己幹一票大的,一舉把俄國打垮,完成對歐洲大陸的整合再回來收拾英國那幫么蛾子。

"

西方史學界有公認的四大軍事家,分別是亞歷山大、漢尼拔、凱撒和拿破崙。與其他三位不同,拿破崙離我們的年代比較近,而且以那句著名的關於中國的“睡獅理論”而為中國人所熟知。

他在巔峰狀態下幾乎直接或間接控制了大半個歐洲大陸,很多國家的國王都是拿破崙家族的人。對近在咫尺的西班牙,他自然也是動過手的,只可惜結局並不那麼理想。

控制大半個歐洲的拿破崙帝國,為何沒能吞併近在咫尺的西班牙

​圖1 拿破崙·波拿巴(1769年8月15日-1821年5月5日)

一.拿破崙為何要進攻西班牙?

論西歐的國際關係,英國和法國是數百年的老對手。從百年戰爭到七年戰爭,法國是各種吃癟,英國是各種攪局,因此法國一直將英國視為欲除之而後快眼中釘肉中刺。相比之下,西班牙與法國的關係要緩和得多,而且西班牙的無敵艦隊曾經還被英國團滅過,因此兩國在應對英國的問題上是有著共同利益的。

但是這說明法國對西班牙所在的伊比利亞半島沒有野心嗎?當然不是。隨著歐洲各國開展殖民掠奪和資本原始積累,英法兩國都日漸富庶強盛。相比之下仍是封建經濟佔主導的西班牙,並沒有因為財富的積累而發展壯大,反而因為三十年戰爭等頻繁的宗教戰爭日漸衰落。法國作為歐洲大陸的傳統大國,積極的尋求向外擴張,“太陽王”路易十四就曾盯上了西班牙的土地,為他的孫子安茹公爵取得了西班牙王位,在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中曾派兵奪取當時還是西班牙屬地的尼德蘭,雖然後來迫於形勢又吐了出來,但把西班牙也變成了同自己一樣的波旁王朝。

拿破崙的戰略眼光不會比路易十四差。他清楚只要拿下伊比利亞半島,不僅能控制西地中海和直布羅陀海峽的貿易航線,還能奪取西班牙廣大的美洲殖民地,進一步執行鍼對英國的“大陸封鎖”政策,為法國獲取更大的利益。而且當時的西班牙王室為了王位繼承問題紛爭不休,軍力較弱。這麼一塊肥肉在嘴邊,任何雄才大略的法國君主都會覬覦的。

控制大半個歐洲的拿破崙帝國,為何沒能吞併近在咫尺的西班牙

​圖2 直布羅陀海峽

為了全力應對以英國為首的反法同盟對法國大革命的干涉,拿破崙選擇與西班牙結盟,結果法西聯軍在特拉法加海戰中被英國擊潰,但在陸上的奧斯特里茨戰役中成功擊敗同盟軍,成功瓦解了反法同盟,因此拿破崙轉過頭來就準備對這個昔日盟友下刀子了。公元1808年,因為葡萄牙拒絕執行拿破崙的大陸封鎖政策,保持同英國的貿易,拿破崙與西班牙約定瓜分葡萄牙,隨後派出以朱諾為統帥的大軍借道西班牙,很快便攻下了葡萄牙全境,葡萄牙王室遠走英國。

你以為拿破崙會和這個昔日盟友分享葡萄牙的土地嗎?他不搞你就不錯了。西班牙人民對國王卡洛斯四世不滿,擁戴他的兒子斐迪南七世繼位。拿破崙敏銳地看到王室矛盾的機會,逼迫斐迪南七世放棄王位,扶植自己的哥哥約瑟夫為西班牙國王,繆拉元帥的法軍也佔領了西班牙首都馬德里,完成了對伊比利亞半島形式上的統治。

人算不如天算,看接下來發生的幾件棘手的事情,你就明白為何拿破崙最終無法吞併西班牙了。

控制大半個歐洲的拿破崙帝國,為何沒能吞併近在咫尺的西班牙

​圖3 卡洛斯四世(1748年11月11日-1819年1月20日)波旁王朝的西班牙國王

二.拿破崙忽視了對當地的安撫,西班牙人民的起義此起彼伏

西班牙人最初也受到法國大革命的感召,希望能通過與法國革命黨人的合作掀起本國的革命浪潮,從而給自己帶來民主自由與現代化的資本主義經濟。結果拿破崙只注重對西班牙的軍事佔領與政治控制,忽視了對當地民眾的安撫與保護,法軍在當地種種殘暴行為也把自己越來越推向西班牙人民的對立面。

拿破崙沒想到的是,西班牙王室跪得很快,但人民可不吃這一套。剛把約瑟夫扶上王位,馬德里就發生了暴動。雖然繆拉順利平定了叛亂,但接踵而至的是西班牙全境為反抗法軍佔領和統治而發生的起義行動。在貝倫,一支完整的法國軍隊在包圍他們的游擊隊組織面前放下武器,實在是丟百戰百勝的拿破崙法軍的面子。

控制大半個歐洲的拿破崙帝國,為何沒能吞併近在咫尺的西班牙

​圖4 讓·拉納 (1769年4月11日 – 1809年5月31日)

拉納元帥受命率第五軍遠征西班牙,率4萬餘名法軍包圍了曾經擊退過過法國軍隊的薩拉戈薩,用上萬發炮彈把整個城市夷為廢墟,然後用掘壕的辦法步步進逼,於1809年1月攻進城內,卻仍遭到但西班牙軍民的激烈抵抗,雙方展開激烈的巷戰。拉納遂決定用地雷炸燬每一座有西班牙人堅守的房屋,但全體軍民仍然依託地利節節抗擊。拉納元帥用高官厚祿勸降守將帕拉福斯無果,在拿破崙命令不惜一切代價拿下薩拉戈薩的的情況下下令總攻,最終迫使該城投降。守城軍民前後死亡6萬餘人,被俘萬餘人,法軍也傷亡了萬餘人。該城軍民拼死抵抗的勇氣感染了拉納元帥,在給拿破崙的奏報中感慨道:“這是場什麼樣的戰爭!為了奪取一頂王冠,需要消滅如此勇敢的一個民族!”

像這樣英勇的抵抗整整持續了6年。在以英軍為代表的反法同盟軍隊不遺餘力的支持下,西班牙平民以及愛國的王室軍隊把法軍拖入如“帝國墳場”般的戰爭泥潭,持續讓法國損耗掉血。

控制大半個歐洲的拿破崙帝國,為何沒能吞併近在咫尺的西班牙

​圖5 威靈頓(英國陸軍元帥),一般指 “阿瑟·韋爾斯利”

三.以英國為代表的反法同盟直接軍事幹涉,法國派駐馬德里的將領能力有限

英國見此機會,派遣名將威靈頓公爵率領3萬人的援軍登陸葡萄牙,支持伊比利亞半島上的人民反抗法國統治。朱諾元帥率領法軍前來與威靈頓進行決戰。若論軍事才能,威靈頓可能是僅次於拿破崙本人的人,而拿破崙的將領就不是他的對手了。在8月的羅裡卡,雙方軍隊爆發了第一次大規模會戰,威靈頓在中路軍被法軍壓制的情況下,穩紮穩打,派左右翼迂迴到法軍背後,成功完成反殺。

在維梅羅的第二次會戰中,威靈頓面對朱諾也是一點都不虛。面對法軍擅長的“三板斧”戰術(先用大炮轟,再派騎兵衝,最後步兵上),威靈頓首創了“後坡”戰術,把主力安排在山的反面以減少炮擊傷亡,同時利用英軍布朗貝斯火槍的射程與火力優勢,巧妙地佈置能夠保證密集射擊火力的散兵線,把法軍放近後“排隊槍斃”,從而徹底擊敗了法軍,逼降了朱諾。

雖然維梅羅的戰役勝利了,但是威靈頓與法國簽署的停戰協議只要求法軍放棄對葡萄牙的佔領,英國政府懷疑威靈頓與法國有什麼暗中交易,便把他召回國了。

控制大半個歐洲的拿破崙帝國,為何沒能吞併近在咫尺的西班牙

​圖6 拿破崙在視察軍隊

他也算是運氣好,拿破崙在擺平與奧地利、普魯士等國的爭鬥後,決定親自來處理西班牙的事情。在1809年,皇帝親率15萬大軍幾乎掃平了整個西班牙的反抗勢力,接替威靈頓的英軍統帥莫爾一路被法軍追亡逐北,下場十分悽慘。拿破崙這次是鉚足了勁想置英軍於死地,對抵抗者格殺勿論。然而奧地利等國趁拿破崙在西班牙作戰時,又在背後捅法國的刀子了。拿破崙只好任命蘇爾特為佔領軍元帥,並下令把英國人徹底趕下海,自己回國解決同其他國家的問題。

威靈頓見拿破崙回國了,又率領一支英軍悄悄地登陸葡萄牙,與葡萄牙聯兵一處,對抗再次侵入葡萄牙的法軍。在這裡威靈頓再次展現了他高超的戰略部署能力,依然派出一支軍隊對法軍實行大迂迴,自己採取手段迷惑了蘇爾特的判斷,率領剩下的軍隊偷渡杜羅河攻擊蘇爾特駐守的波爾圖城,打了法軍一個措手不及,把蘇爾特攆得到處逃跑。

拿破崙在對奧地利的戰爭也不順利,但他並不打算再親征,而是派遣拉納元帥和莫蒂埃帶領一支新軍隊協助蘇爾特指揮,無奈這三個“臭皮匠”還是頂不過威靈頓這個“諸葛亮”。先是法軍將領維克托擊敗了西班牙軍隊,威靈頓南下支援西班牙人,與法軍在塔納維拉交戰,雖然前期損失較大,最終還是靠著出色的戰術擊退了法軍的進攻,並及時撤退而免除了法軍對自己補給線的威脅。英軍的後勤制度也比法軍更先進,能夠保證及時補充軍需物資。

控制大半個歐洲的拿破崙帝國,為何沒能吞併近在咫尺的西班牙

​圖7 尼古拉斯·讓·德迪烏·蘇爾特

威靈頓在伊比利亞半島的一連串勝利讓他名聲大噪,自信的他認為就算是拿破崙本人率領大軍來攻,自己也能應對。可是拿破崙忙著處理和其他國家的外交事務,始終不打算親征,而是再次派出手下最有能力的元帥之一馬塞納,先攻下葡萄牙東面的阿爾梅達和羅德里格。

威靈頓雖然自信但並不輕敵,認為馬塞納是個難纏的對手,而馬塞納卻驕傲得宣稱自己將俘虜威靈頓。鹿死誰手呢?布薩科一戰說明了一切:雖然馬塞納擅長進攻,軍隊和火炮都比英軍多,但威靈頓棋高一著,利用山谷打了一場漂亮的防禦戰擊退了法軍,並安然撤退到之前設置的堅固防禦工事內。眼見馬塞納也無法獲得勝利,拿破崙第一次將這個英國將軍的軍事成就與自己相提並論了。

控制大半個歐洲的拿破崙帝國,為何沒能吞併近在咫尺的西班牙

​圖8 安德烈·馬塞納

三.徵俄戰爭的失敗極大損耗了法國國力

筆者在看這段歷史的時候真是有些不理解,為何拿破崙不在解決完西班牙方向英軍威脅的前提下,就敢貿然進攻有著當時世界上最廣大戰略縱深的俄國呢?雖然俄軍在之前的戰鬥中總被法軍打敗,給拿破崙一種俄國不過如此的印象。但是威靈頓在伊比利亞半島上的表現足以證明,除非拿破崙本人來進攻才有取勝的可能,他的元帥們沒一個比得上威靈頓的能力。

其實這也說明拿破崙的一種矛盾心理,在他的心中西班牙問題雖然棘手,但卻是一個次要矛盾,在中歐收拾奧地利、普魯士等這些傳統反法國家以穩固帝國基本盤才是主要矛盾。自己的元帥雖然總是被威靈頓打敗,但還是固守在伊比利亞半島上沒有退回來,不妨自己幹一票大的,一舉把俄國打垮,完成對歐洲大陸的整合再回來收拾英國那幫么蛾子。

控制大半個歐洲的拿破崙帝國,為何沒能吞併近在咫尺的西班牙

​圖9 庫圖佐夫與眾將商討對付拿破崙的計劃

1812年,他率領50萬大軍長驅直入攻入莫斯科,而俄軍在庫圖佐夫元帥的率領下向東一步步撤退,保留有生力量,把法軍的戰線拖得越來越長,而法軍卻無法找到俄軍的主力進行決戰。直到俄國恐怖的嚴冬到來,法軍未戰就先被凍掉了半條命,拿破崙無奈下令撤退。這時候庫圖佐夫趁機殺回,將法軍徹底趕出了俄國境內。

法蘭西第一帝國再怎麼強大,都是難以承受數十萬級別軍隊的損失的,許多原來跟隨拿破崙的能征慣戰的老兵都葬送在了俄國的冰天雪地裡,讓本來就因為窮兵黷武而空虛的國法國庫與人力資源更加匱乏,自然也就難以再增加對西班牙戰場上的支援。

威靈頓抓住這個機會,開始主動反擊法軍。他先是在薩拉芒幾乎全殲了法軍下屬的“葡萄牙軍團”,之後在1813年將西班牙首都馬德里從法軍手裡奪過去,最後在維多利亞之戰中徹底將約瑟夫趕出了西班牙。同年拿破崙在萊比錫之戰中敗給了反法同盟,別說支援西班牙的法軍,連法國本土都岌岌可危了。還在抵抗英軍的蘇爾特元帥認為無法逆風翻盤,便也退回了國內,伊比利亞半島最終全境“光復”。

"

西方史學界有公認的四大軍事家,分別是亞歷山大、漢尼拔、凱撒和拿破崙。與其他三位不同,拿破崙離我們的年代比較近,而且以那句著名的關於中國的“睡獅理論”而為中國人所熟知。

他在巔峰狀態下幾乎直接或間接控制了大半個歐洲大陸,很多國家的國王都是拿破崙家族的人。對近在咫尺的西班牙,他自然也是動過手的,只可惜結局並不那麼理想。

控制大半個歐洲的拿破崙帝國,為何沒能吞併近在咫尺的西班牙

​圖1 拿破崙·波拿巴(1769年8月15日-1821年5月5日)

一.拿破崙為何要進攻西班牙?

論西歐的國際關係,英國和法國是數百年的老對手。從百年戰爭到七年戰爭,法國是各種吃癟,英國是各種攪局,因此法國一直將英國視為欲除之而後快眼中釘肉中刺。相比之下,西班牙與法國的關係要緩和得多,而且西班牙的無敵艦隊曾經還被英國團滅過,因此兩國在應對英國的問題上是有著共同利益的。

但是這說明法國對西班牙所在的伊比利亞半島沒有野心嗎?當然不是。隨著歐洲各國開展殖民掠奪和資本原始積累,英法兩國都日漸富庶強盛。相比之下仍是封建經濟佔主導的西班牙,並沒有因為財富的積累而發展壯大,反而因為三十年戰爭等頻繁的宗教戰爭日漸衰落。法國作為歐洲大陸的傳統大國,積極的尋求向外擴張,“太陽王”路易十四就曾盯上了西班牙的土地,為他的孫子安茹公爵取得了西班牙王位,在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中曾派兵奪取當時還是西班牙屬地的尼德蘭,雖然後來迫於形勢又吐了出來,但把西班牙也變成了同自己一樣的波旁王朝。

拿破崙的戰略眼光不會比路易十四差。他清楚只要拿下伊比利亞半島,不僅能控制西地中海和直布羅陀海峽的貿易航線,還能奪取西班牙廣大的美洲殖民地,進一步執行鍼對英國的“大陸封鎖”政策,為法國獲取更大的利益。而且當時的西班牙王室為了王位繼承問題紛爭不休,軍力較弱。這麼一塊肥肉在嘴邊,任何雄才大略的法國君主都會覬覦的。

控制大半個歐洲的拿破崙帝國,為何沒能吞併近在咫尺的西班牙

​圖2 直布羅陀海峽

為了全力應對以英國為首的反法同盟對法國大革命的干涉,拿破崙選擇與西班牙結盟,結果法西聯軍在特拉法加海戰中被英國擊潰,但在陸上的奧斯特里茨戰役中成功擊敗同盟軍,成功瓦解了反法同盟,因此拿破崙轉過頭來就準備對這個昔日盟友下刀子了。公元1808年,因為葡萄牙拒絕執行拿破崙的大陸封鎖政策,保持同英國的貿易,拿破崙與西班牙約定瓜分葡萄牙,隨後派出以朱諾為統帥的大軍借道西班牙,很快便攻下了葡萄牙全境,葡萄牙王室遠走英國。

你以為拿破崙會和這個昔日盟友分享葡萄牙的土地嗎?他不搞你就不錯了。西班牙人民對國王卡洛斯四世不滿,擁戴他的兒子斐迪南七世繼位。拿破崙敏銳地看到王室矛盾的機會,逼迫斐迪南七世放棄王位,扶植自己的哥哥約瑟夫為西班牙國王,繆拉元帥的法軍也佔領了西班牙首都馬德里,完成了對伊比利亞半島形式上的統治。

人算不如天算,看接下來發生的幾件棘手的事情,你就明白為何拿破崙最終無法吞併西班牙了。

控制大半個歐洲的拿破崙帝國,為何沒能吞併近在咫尺的西班牙

​圖3 卡洛斯四世(1748年11月11日-1819年1月20日)波旁王朝的西班牙國王

二.拿破崙忽視了對當地的安撫,西班牙人民的起義此起彼伏

西班牙人最初也受到法國大革命的感召,希望能通過與法國革命黨人的合作掀起本國的革命浪潮,從而給自己帶來民主自由與現代化的資本主義經濟。結果拿破崙只注重對西班牙的軍事佔領與政治控制,忽視了對當地民眾的安撫與保護,法軍在當地種種殘暴行為也把自己越來越推向西班牙人民的對立面。

拿破崙沒想到的是,西班牙王室跪得很快,但人民可不吃這一套。剛把約瑟夫扶上王位,馬德里就發生了暴動。雖然繆拉順利平定了叛亂,但接踵而至的是西班牙全境為反抗法軍佔領和統治而發生的起義行動。在貝倫,一支完整的法國軍隊在包圍他們的游擊隊組織面前放下武器,實在是丟百戰百勝的拿破崙法軍的面子。

控制大半個歐洲的拿破崙帝國,為何沒能吞併近在咫尺的西班牙

​圖4 讓·拉納 (1769年4月11日 – 1809年5月31日)

拉納元帥受命率第五軍遠征西班牙,率4萬餘名法軍包圍了曾經擊退過過法國軍隊的薩拉戈薩,用上萬發炮彈把整個城市夷為廢墟,然後用掘壕的辦法步步進逼,於1809年1月攻進城內,卻仍遭到但西班牙軍民的激烈抵抗,雙方展開激烈的巷戰。拉納遂決定用地雷炸燬每一座有西班牙人堅守的房屋,但全體軍民仍然依託地利節節抗擊。拉納元帥用高官厚祿勸降守將帕拉福斯無果,在拿破崙命令不惜一切代價拿下薩拉戈薩的的情況下下令總攻,最終迫使該城投降。守城軍民前後死亡6萬餘人,被俘萬餘人,法軍也傷亡了萬餘人。該城軍民拼死抵抗的勇氣感染了拉納元帥,在給拿破崙的奏報中感慨道:“這是場什麼樣的戰爭!為了奪取一頂王冠,需要消滅如此勇敢的一個民族!”

像這樣英勇的抵抗整整持續了6年。在以英軍為代表的反法同盟軍隊不遺餘力的支持下,西班牙平民以及愛國的王室軍隊把法軍拖入如“帝國墳場”般的戰爭泥潭,持續讓法國損耗掉血。

控制大半個歐洲的拿破崙帝國,為何沒能吞併近在咫尺的西班牙

​圖5 威靈頓(英國陸軍元帥),一般指 “阿瑟·韋爾斯利”

三.以英國為代表的反法同盟直接軍事幹涉,法國派駐馬德里的將領能力有限

英國見此機會,派遣名將威靈頓公爵率領3萬人的援軍登陸葡萄牙,支持伊比利亞半島上的人民反抗法國統治。朱諾元帥率領法軍前來與威靈頓進行決戰。若論軍事才能,威靈頓可能是僅次於拿破崙本人的人,而拿破崙的將領就不是他的對手了。在8月的羅裡卡,雙方軍隊爆發了第一次大規模會戰,威靈頓在中路軍被法軍壓制的情況下,穩紮穩打,派左右翼迂迴到法軍背後,成功完成反殺。

在維梅羅的第二次會戰中,威靈頓面對朱諾也是一點都不虛。面對法軍擅長的“三板斧”戰術(先用大炮轟,再派騎兵衝,最後步兵上),威靈頓首創了“後坡”戰術,把主力安排在山的反面以減少炮擊傷亡,同時利用英軍布朗貝斯火槍的射程與火力優勢,巧妙地佈置能夠保證密集射擊火力的散兵線,把法軍放近後“排隊槍斃”,從而徹底擊敗了法軍,逼降了朱諾。

雖然維梅羅的戰役勝利了,但是威靈頓與法國簽署的停戰協議只要求法軍放棄對葡萄牙的佔領,英國政府懷疑威靈頓與法國有什麼暗中交易,便把他召回國了。

控制大半個歐洲的拿破崙帝國,為何沒能吞併近在咫尺的西班牙

​圖6 拿破崙在視察軍隊

他也算是運氣好,拿破崙在擺平與奧地利、普魯士等國的爭鬥後,決定親自來處理西班牙的事情。在1809年,皇帝親率15萬大軍幾乎掃平了整個西班牙的反抗勢力,接替威靈頓的英軍統帥莫爾一路被法軍追亡逐北,下場十分悽慘。拿破崙這次是鉚足了勁想置英軍於死地,對抵抗者格殺勿論。然而奧地利等國趁拿破崙在西班牙作戰時,又在背後捅法國的刀子了。拿破崙只好任命蘇爾特為佔領軍元帥,並下令把英國人徹底趕下海,自己回國解決同其他國家的問題。

威靈頓見拿破崙回國了,又率領一支英軍悄悄地登陸葡萄牙,與葡萄牙聯兵一處,對抗再次侵入葡萄牙的法軍。在這裡威靈頓再次展現了他高超的戰略部署能力,依然派出一支軍隊對法軍實行大迂迴,自己採取手段迷惑了蘇爾特的判斷,率領剩下的軍隊偷渡杜羅河攻擊蘇爾特駐守的波爾圖城,打了法軍一個措手不及,把蘇爾特攆得到處逃跑。

拿破崙在對奧地利的戰爭也不順利,但他並不打算再親征,而是派遣拉納元帥和莫蒂埃帶領一支新軍隊協助蘇爾特指揮,無奈這三個“臭皮匠”還是頂不過威靈頓這個“諸葛亮”。先是法軍將領維克托擊敗了西班牙軍隊,威靈頓南下支援西班牙人,與法軍在塔納維拉交戰,雖然前期損失較大,最終還是靠著出色的戰術擊退了法軍的進攻,並及時撤退而免除了法軍對自己補給線的威脅。英軍的後勤制度也比法軍更先進,能夠保證及時補充軍需物資。

控制大半個歐洲的拿破崙帝國,為何沒能吞併近在咫尺的西班牙

​圖7 尼古拉斯·讓·德迪烏·蘇爾特

威靈頓在伊比利亞半島的一連串勝利讓他名聲大噪,自信的他認為就算是拿破崙本人率領大軍來攻,自己也能應對。可是拿破崙忙著處理和其他國家的外交事務,始終不打算親征,而是再次派出手下最有能力的元帥之一馬塞納,先攻下葡萄牙東面的阿爾梅達和羅德里格。

威靈頓雖然自信但並不輕敵,認為馬塞納是個難纏的對手,而馬塞納卻驕傲得宣稱自己將俘虜威靈頓。鹿死誰手呢?布薩科一戰說明了一切:雖然馬塞納擅長進攻,軍隊和火炮都比英軍多,但威靈頓棋高一著,利用山谷打了一場漂亮的防禦戰擊退了法軍,並安然撤退到之前設置的堅固防禦工事內。眼見馬塞納也無法獲得勝利,拿破崙第一次將這個英國將軍的軍事成就與自己相提並論了。

控制大半個歐洲的拿破崙帝國,為何沒能吞併近在咫尺的西班牙

​圖8 安德烈·馬塞納

三.徵俄戰爭的失敗極大損耗了法國國力

筆者在看這段歷史的時候真是有些不理解,為何拿破崙不在解決完西班牙方向英軍威脅的前提下,就敢貿然進攻有著當時世界上最廣大戰略縱深的俄國呢?雖然俄軍在之前的戰鬥中總被法軍打敗,給拿破崙一種俄國不過如此的印象。但是威靈頓在伊比利亞半島上的表現足以證明,除非拿破崙本人來進攻才有取勝的可能,他的元帥們沒一個比得上威靈頓的能力。

其實這也說明拿破崙的一種矛盾心理,在他的心中西班牙問題雖然棘手,但卻是一個次要矛盾,在中歐收拾奧地利、普魯士等這些傳統反法國家以穩固帝國基本盤才是主要矛盾。自己的元帥雖然總是被威靈頓打敗,但還是固守在伊比利亞半島上沒有退回來,不妨自己幹一票大的,一舉把俄國打垮,完成對歐洲大陸的整合再回來收拾英國那幫么蛾子。

控制大半個歐洲的拿破崙帝國,為何沒能吞併近在咫尺的西班牙

​圖9 庫圖佐夫與眾將商討對付拿破崙的計劃

1812年,他率領50萬大軍長驅直入攻入莫斯科,而俄軍在庫圖佐夫元帥的率領下向東一步步撤退,保留有生力量,把法軍的戰線拖得越來越長,而法軍卻無法找到俄軍的主力進行決戰。直到俄國恐怖的嚴冬到來,法軍未戰就先被凍掉了半條命,拿破崙無奈下令撤退。這時候庫圖佐夫趁機殺回,將法軍徹底趕出了俄國境內。

法蘭西第一帝國再怎麼強大,都是難以承受數十萬級別軍隊的損失的,許多原來跟隨拿破崙的能征慣戰的老兵都葬送在了俄國的冰天雪地裡,讓本來就因為窮兵黷武而空虛的國法國庫與人力資源更加匱乏,自然也就難以再增加對西班牙戰場上的支援。

威靈頓抓住這個機會,開始主動反擊法軍。他先是在薩拉芒幾乎全殲了法軍下屬的“葡萄牙軍團”,之後在1813年將西班牙首都馬德里從法軍手裡奪過去,最後在維多利亞之戰中徹底將約瑟夫趕出了西班牙。同年拿破崙在萊比錫之戰中敗給了反法同盟,別說支援西班牙的法軍,連法國本土都岌岌可危了。還在抵抗英軍的蘇爾特元帥認為無法逆風翻盤,便也退回了國內,伊比利亞半島最終全境“光復”。

控制大半個歐洲的拿破崙帝國,為何沒能吞併近在咫尺的西班牙

​圖10 西班牙與英國地理位置圖

小結:多線作戰,策略失誤和對對手的輕視,最終導致失敗

回顧整個伊比利亞半島戰爭的過程,拿破崙對戰爭的失敗是負有不可推卸的領導責任的。

首先是拿破崙在執政的16年間全是多線作戰。雖然期間有不少戰爭是為了擊退反法同盟的進攻,但是在穩固了局面後,拿破崙就開始四處出擊,用雙拳敵四手,對戰的基本上都是當時世界上實力最強的幾個國家,尤其是對俄國的貿然出擊讓自己損失慘重。沒有集中力量處理好西班牙方向的問題,導致尾大不掉,成為“西班牙潰瘍”。

其次是策略失誤。拿破崙粗暴得拿下了受西班牙人民擁戴的國王,扶植自己的哥哥上位,在民眾的心中一開始就失去了支持的基礎。雖然攻下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全境,卻沒有用心經營佔領區的事務,幾乎純靠軍事鎮壓來統治,忽視了對人民的安撫和保護,使得起義之聲不絕於耳,在伊比利亞大地上埋葬的法軍一半是死於游擊隊之手的。面對英國屢屢的背後支援,拿破崙卻只迷信他那無敵的陸軍能力,忽視了對海軍的發展才是他對抗英國的根本出路。

"

西方史學界有公認的四大軍事家,分別是亞歷山大、漢尼拔、凱撒和拿破崙。與其他三位不同,拿破崙離我們的年代比較近,而且以那句著名的關於中國的“睡獅理論”而為中國人所熟知。

他在巔峰狀態下幾乎直接或間接控制了大半個歐洲大陸,很多國家的國王都是拿破崙家族的人。對近在咫尺的西班牙,他自然也是動過手的,只可惜結局並不那麼理想。

控制大半個歐洲的拿破崙帝國,為何沒能吞併近在咫尺的西班牙

​圖1 拿破崙·波拿巴(1769年8月15日-1821年5月5日)

一.拿破崙為何要進攻西班牙?

論西歐的國際關係,英國和法國是數百年的老對手。從百年戰爭到七年戰爭,法國是各種吃癟,英國是各種攪局,因此法國一直將英國視為欲除之而後快眼中釘肉中刺。相比之下,西班牙與法國的關係要緩和得多,而且西班牙的無敵艦隊曾經還被英國團滅過,因此兩國在應對英國的問題上是有著共同利益的。

但是這說明法國對西班牙所在的伊比利亞半島沒有野心嗎?當然不是。隨著歐洲各國開展殖民掠奪和資本原始積累,英法兩國都日漸富庶強盛。相比之下仍是封建經濟佔主導的西班牙,並沒有因為財富的積累而發展壯大,反而因為三十年戰爭等頻繁的宗教戰爭日漸衰落。法國作為歐洲大陸的傳統大國,積極的尋求向外擴張,“太陽王”路易十四就曾盯上了西班牙的土地,為他的孫子安茹公爵取得了西班牙王位,在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中曾派兵奪取當時還是西班牙屬地的尼德蘭,雖然後來迫於形勢又吐了出來,但把西班牙也變成了同自己一樣的波旁王朝。

拿破崙的戰略眼光不會比路易十四差。他清楚只要拿下伊比利亞半島,不僅能控制西地中海和直布羅陀海峽的貿易航線,還能奪取西班牙廣大的美洲殖民地,進一步執行鍼對英國的“大陸封鎖”政策,為法國獲取更大的利益。而且當時的西班牙王室為了王位繼承問題紛爭不休,軍力較弱。這麼一塊肥肉在嘴邊,任何雄才大略的法國君主都會覬覦的。

控制大半個歐洲的拿破崙帝國,為何沒能吞併近在咫尺的西班牙

​圖2 直布羅陀海峽

為了全力應對以英國為首的反法同盟對法國大革命的干涉,拿破崙選擇與西班牙結盟,結果法西聯軍在特拉法加海戰中被英國擊潰,但在陸上的奧斯特里茨戰役中成功擊敗同盟軍,成功瓦解了反法同盟,因此拿破崙轉過頭來就準備對這個昔日盟友下刀子了。公元1808年,因為葡萄牙拒絕執行拿破崙的大陸封鎖政策,保持同英國的貿易,拿破崙與西班牙約定瓜分葡萄牙,隨後派出以朱諾為統帥的大軍借道西班牙,很快便攻下了葡萄牙全境,葡萄牙王室遠走英國。

你以為拿破崙會和這個昔日盟友分享葡萄牙的土地嗎?他不搞你就不錯了。西班牙人民對國王卡洛斯四世不滿,擁戴他的兒子斐迪南七世繼位。拿破崙敏銳地看到王室矛盾的機會,逼迫斐迪南七世放棄王位,扶植自己的哥哥約瑟夫為西班牙國王,繆拉元帥的法軍也佔領了西班牙首都馬德里,完成了對伊比利亞半島形式上的統治。

人算不如天算,看接下來發生的幾件棘手的事情,你就明白為何拿破崙最終無法吞併西班牙了。

控制大半個歐洲的拿破崙帝國,為何沒能吞併近在咫尺的西班牙

​圖3 卡洛斯四世(1748年11月11日-1819年1月20日)波旁王朝的西班牙國王

二.拿破崙忽視了對當地的安撫,西班牙人民的起義此起彼伏

西班牙人最初也受到法國大革命的感召,希望能通過與法國革命黨人的合作掀起本國的革命浪潮,從而給自己帶來民主自由與現代化的資本主義經濟。結果拿破崙只注重對西班牙的軍事佔領與政治控制,忽視了對當地民眾的安撫與保護,法軍在當地種種殘暴行為也把自己越來越推向西班牙人民的對立面。

拿破崙沒想到的是,西班牙王室跪得很快,但人民可不吃這一套。剛把約瑟夫扶上王位,馬德里就發生了暴動。雖然繆拉順利平定了叛亂,但接踵而至的是西班牙全境為反抗法軍佔領和統治而發生的起義行動。在貝倫,一支完整的法國軍隊在包圍他們的游擊隊組織面前放下武器,實在是丟百戰百勝的拿破崙法軍的面子。

控制大半個歐洲的拿破崙帝國,為何沒能吞併近在咫尺的西班牙

​圖4 讓·拉納 (1769年4月11日 – 1809年5月31日)

拉納元帥受命率第五軍遠征西班牙,率4萬餘名法軍包圍了曾經擊退過過法國軍隊的薩拉戈薩,用上萬發炮彈把整個城市夷為廢墟,然後用掘壕的辦法步步進逼,於1809年1月攻進城內,卻仍遭到但西班牙軍民的激烈抵抗,雙方展開激烈的巷戰。拉納遂決定用地雷炸燬每一座有西班牙人堅守的房屋,但全體軍民仍然依託地利節節抗擊。拉納元帥用高官厚祿勸降守將帕拉福斯無果,在拿破崙命令不惜一切代價拿下薩拉戈薩的的情況下下令總攻,最終迫使該城投降。守城軍民前後死亡6萬餘人,被俘萬餘人,法軍也傷亡了萬餘人。該城軍民拼死抵抗的勇氣感染了拉納元帥,在給拿破崙的奏報中感慨道:“這是場什麼樣的戰爭!為了奪取一頂王冠,需要消滅如此勇敢的一個民族!”

像這樣英勇的抵抗整整持續了6年。在以英軍為代表的反法同盟軍隊不遺餘力的支持下,西班牙平民以及愛國的王室軍隊把法軍拖入如“帝國墳場”般的戰爭泥潭,持續讓法國損耗掉血。

控制大半個歐洲的拿破崙帝國,為何沒能吞併近在咫尺的西班牙

​圖5 威靈頓(英國陸軍元帥),一般指 “阿瑟·韋爾斯利”

三.以英國為代表的反法同盟直接軍事幹涉,法國派駐馬德里的將領能力有限

英國見此機會,派遣名將威靈頓公爵率領3萬人的援軍登陸葡萄牙,支持伊比利亞半島上的人民反抗法國統治。朱諾元帥率領法軍前來與威靈頓進行決戰。若論軍事才能,威靈頓可能是僅次於拿破崙本人的人,而拿破崙的將領就不是他的對手了。在8月的羅裡卡,雙方軍隊爆發了第一次大規模會戰,威靈頓在中路軍被法軍壓制的情況下,穩紮穩打,派左右翼迂迴到法軍背後,成功完成反殺。

在維梅羅的第二次會戰中,威靈頓面對朱諾也是一點都不虛。面對法軍擅長的“三板斧”戰術(先用大炮轟,再派騎兵衝,最後步兵上),威靈頓首創了“後坡”戰術,把主力安排在山的反面以減少炮擊傷亡,同時利用英軍布朗貝斯火槍的射程與火力優勢,巧妙地佈置能夠保證密集射擊火力的散兵線,把法軍放近後“排隊槍斃”,從而徹底擊敗了法軍,逼降了朱諾。

雖然維梅羅的戰役勝利了,但是威靈頓與法國簽署的停戰協議只要求法軍放棄對葡萄牙的佔領,英國政府懷疑威靈頓與法國有什麼暗中交易,便把他召回國了。

控制大半個歐洲的拿破崙帝國,為何沒能吞併近在咫尺的西班牙

​圖6 拿破崙在視察軍隊

他也算是運氣好,拿破崙在擺平與奧地利、普魯士等國的爭鬥後,決定親自來處理西班牙的事情。在1809年,皇帝親率15萬大軍幾乎掃平了整個西班牙的反抗勢力,接替威靈頓的英軍統帥莫爾一路被法軍追亡逐北,下場十分悽慘。拿破崙這次是鉚足了勁想置英軍於死地,對抵抗者格殺勿論。然而奧地利等國趁拿破崙在西班牙作戰時,又在背後捅法國的刀子了。拿破崙只好任命蘇爾特為佔領軍元帥,並下令把英國人徹底趕下海,自己回國解決同其他國家的問題。

威靈頓見拿破崙回國了,又率領一支英軍悄悄地登陸葡萄牙,與葡萄牙聯兵一處,對抗再次侵入葡萄牙的法軍。在這裡威靈頓再次展現了他高超的戰略部署能力,依然派出一支軍隊對法軍實行大迂迴,自己採取手段迷惑了蘇爾特的判斷,率領剩下的軍隊偷渡杜羅河攻擊蘇爾特駐守的波爾圖城,打了法軍一個措手不及,把蘇爾特攆得到處逃跑。

拿破崙在對奧地利的戰爭也不順利,但他並不打算再親征,而是派遣拉納元帥和莫蒂埃帶領一支新軍隊協助蘇爾特指揮,無奈這三個“臭皮匠”還是頂不過威靈頓這個“諸葛亮”。先是法軍將領維克托擊敗了西班牙軍隊,威靈頓南下支援西班牙人,與法軍在塔納維拉交戰,雖然前期損失較大,最終還是靠著出色的戰術擊退了法軍的進攻,並及時撤退而免除了法軍對自己補給線的威脅。英軍的後勤制度也比法軍更先進,能夠保證及時補充軍需物資。

控制大半個歐洲的拿破崙帝國,為何沒能吞併近在咫尺的西班牙

​圖7 尼古拉斯·讓·德迪烏·蘇爾特

威靈頓在伊比利亞半島的一連串勝利讓他名聲大噪,自信的他認為就算是拿破崙本人率領大軍來攻,自己也能應對。可是拿破崙忙著處理和其他國家的外交事務,始終不打算親征,而是再次派出手下最有能力的元帥之一馬塞納,先攻下葡萄牙東面的阿爾梅達和羅德里格。

威靈頓雖然自信但並不輕敵,認為馬塞納是個難纏的對手,而馬塞納卻驕傲得宣稱自己將俘虜威靈頓。鹿死誰手呢?布薩科一戰說明了一切:雖然馬塞納擅長進攻,軍隊和火炮都比英軍多,但威靈頓棋高一著,利用山谷打了一場漂亮的防禦戰擊退了法軍,並安然撤退到之前設置的堅固防禦工事內。眼見馬塞納也無法獲得勝利,拿破崙第一次將這個英國將軍的軍事成就與自己相提並論了。

控制大半個歐洲的拿破崙帝國,為何沒能吞併近在咫尺的西班牙

​圖8 安德烈·馬塞納

三.徵俄戰爭的失敗極大損耗了法國國力

筆者在看這段歷史的時候真是有些不理解,為何拿破崙不在解決完西班牙方向英軍威脅的前提下,就敢貿然進攻有著當時世界上最廣大戰略縱深的俄國呢?雖然俄軍在之前的戰鬥中總被法軍打敗,給拿破崙一種俄國不過如此的印象。但是威靈頓在伊比利亞半島上的表現足以證明,除非拿破崙本人來進攻才有取勝的可能,他的元帥們沒一個比得上威靈頓的能力。

其實這也說明拿破崙的一種矛盾心理,在他的心中西班牙問題雖然棘手,但卻是一個次要矛盾,在中歐收拾奧地利、普魯士等這些傳統反法國家以穩固帝國基本盤才是主要矛盾。自己的元帥雖然總是被威靈頓打敗,但還是固守在伊比利亞半島上沒有退回來,不妨自己幹一票大的,一舉把俄國打垮,完成對歐洲大陸的整合再回來收拾英國那幫么蛾子。

控制大半個歐洲的拿破崙帝國,為何沒能吞併近在咫尺的西班牙

​圖9 庫圖佐夫與眾將商討對付拿破崙的計劃

1812年,他率領50萬大軍長驅直入攻入莫斯科,而俄軍在庫圖佐夫元帥的率領下向東一步步撤退,保留有生力量,把法軍的戰線拖得越來越長,而法軍卻無法找到俄軍的主力進行決戰。直到俄國恐怖的嚴冬到來,法軍未戰就先被凍掉了半條命,拿破崙無奈下令撤退。這時候庫圖佐夫趁機殺回,將法軍徹底趕出了俄國境內。

法蘭西第一帝國再怎麼強大,都是難以承受數十萬級別軍隊的損失的,許多原來跟隨拿破崙的能征慣戰的老兵都葬送在了俄國的冰天雪地裡,讓本來就因為窮兵黷武而空虛的國法國庫與人力資源更加匱乏,自然也就難以再增加對西班牙戰場上的支援。

威靈頓抓住這個機會,開始主動反擊法軍。他先是在薩拉芒幾乎全殲了法軍下屬的“葡萄牙軍團”,之後在1813年將西班牙首都馬德里從法軍手裡奪過去,最後在維多利亞之戰中徹底將約瑟夫趕出了西班牙。同年拿破崙在萊比錫之戰中敗給了反法同盟,別說支援西班牙的法軍,連法國本土都岌岌可危了。還在抵抗英軍的蘇爾特元帥認為無法逆風翻盤,便也退回了國內,伊比利亞半島最終全境“光復”。

控制大半個歐洲的拿破崙帝國,為何沒能吞併近在咫尺的西班牙

​圖10 西班牙與英國地理位置圖

小結:多線作戰,策略失誤和對對手的輕視,最終導致失敗

回顧整個伊比利亞半島戰爭的過程,拿破崙對戰爭的失敗是負有不可推卸的領導責任的。

首先是拿破崙在執政的16年間全是多線作戰。雖然期間有不少戰爭是為了擊退反法同盟的進攻,但是在穩固了局面後,拿破崙就開始四處出擊,用雙拳敵四手,對戰的基本上都是當時世界上實力最強的幾個國家,尤其是對俄國的貿然出擊讓自己損失慘重。沒有集中力量處理好西班牙方向的問題,導致尾大不掉,成為“西班牙潰瘍”。

其次是策略失誤。拿破崙粗暴得拿下了受西班牙人民擁戴的國王,扶植自己的哥哥上位,在民眾的心中一開始就失去了支持的基礎。雖然攻下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全境,卻沒有用心經營佔領區的事務,幾乎純靠軍事鎮壓來統治,忽視了對人民的安撫和保護,使得起義之聲不絕於耳,在伊比利亞大地上埋葬的法軍一半是死於游擊隊之手的。面對英國屢屢的背後支援,拿破崙卻只迷信他那無敵的陸軍能力,忽視了對海軍的發展才是他對抗英國的根本出路。

控制大半個歐洲的拿破崙帝國,為何沒能吞併近在咫尺的西班牙

​圖11 滑鐵盧戰役中的威靈頓

至於對對手的輕視,當時誰都沒想到英國能派來威靈頓這麼一個“開掛”的人物,將拿破崙派到西班牙的將領一一擊敗。拿破崙雖然逐漸重視起這個出色的統帥,但始終沒有認為非要親自去消滅對方。他沒能想到的是,自己的人生最後一戰就是在滑鐵盧敗給了這位公爵。在聖赫勒拿島上,他也感嘆過:“是那場倒黴的戰爭毀了我”。

其實拿破崙大可不必如此懊惱,一百多年後強到開掛的德意志第三帝國連法國都給佔了,卻也沒能吞併西班牙,國際縱隊等反抗組織也是頑強鬥爭。這塊惱人的地兒,可以算是歐洲的“帝國墳場”了。

文:鐵騎如風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