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縣地處華北、西北、中原三大地域連接處的山西省西南端,中條山西麓,南接平陸縣,北鄰聞喜縣、垣曲縣,西連鹽湖區,東隔黃河與河南澠池縣相望。東有中條山,西有稷王山,鳴條崗橫臥其中。夏縣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有著很多的遠古文明印記。最近一件獨特文物引起了我的注意,那就是夏縣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漢代石權。

夏縣博物館是一家縣級綜合類博物館,成立於1988年。館藏品總數達2480餘件∕套,共有24大類,以陶器、銅器、石器、錢幣、碑帖拓本和古籍圖書6大類為主,佔藏品總數的80%以上。對於這件鎮館之寶漢代石權,我在一張圖片上看到了它的尊容。幾次想拜訪,都未能如願。具體規格尺寸和歷史,無法得知其詳。

夏縣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漢代石權

漢代石權

為什麼一塊石權就成了夏縣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呢?因為這塊石權折射出厚重的歷史。運城,在春秋時被稱作“鹽氏”,漢時設司鹽都名曰“司鹽城”;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以鹽設城”的地方。製造出諾大的石權也與運城的“鹽”有關。當時候的運城鹽業興盛,鹽量業務繁重,必用大秤稱之,因此製作此砝碼類大型石權,以等臂天平稱之,減少稱鹽次數和工作量,也節省時間,提高效率。因為銅、鐵鑄造大權費用高且易被鹽腐蝕而不準,故用石雕制之。其實石權就是起著現代秤錘的作用。

古代石權除了稱重,還象徵權利。官員們在履行權力時,要掌握辦案的輕重,要體現權衡的公正,為了不忘自己持權的特殊性,有的縣衙的官員們將石秤砣高懸於大梁,一來警示自己按聖旨運用權力,二來告誡身邊官員要用好手中權力,以提醒自己做到斷案是非分明。

漢代時夏縣屬安邑縣,縣治在今禹王城,也是經濟發達的地區。漢朝發達的經濟表現為人口的大量增長,城市化程度的提高,農業、手工業發展迅速,商業和貿易和中央集權制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石權的出現一方面反映出當時漢代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當時社會權利的重要性。

由夏縣博物館的漢代石權,我想到了著名的垣曲店下樣。店下樣,其實就是石權,出土於1958年,垣曲縣東灘村的農民在修建水渠時意外挖出。之所以沒有稱為石權是與垣曲的方言有關。“樣”可以理解為標準或規範,引申為稱量的標準或規範,來源於垣曲方言。垣曲人在稱量東西的時候,普遍用到一個字“樣”。比如:讓我“樣”一下!原來“樣”就是稱量的意思,所以店下樣作為衡器而存在 。店下樣是河東鹽池歷史上一件重要的石權,它是宋哲宗元佑七年(公元1092年)七月初七日,由孟州助教賈,延州助教嚴,延州助教趙某等三人共同約定的一件標準衡器,對銷往垣曲縣河東潞鹽的重量起一個規範作用。垣曲店下樣,八稜體青石質,八面俱陰刻楷書。通體高0.473米,分上下兩部分:上部略小,呈梯形,頂端有陰刻的“鹽樣”二字,中間有圓穿孔,供繫繩用,沒有穿孔的兩個側面,刻有纏枝牡丹團花紋飾,也是陰刻的;下部略大,呈八稜形,一週刻有銘文,銘文下刻有纏枝蔓草蓮花紋飾。經測量,總石砣重280斤 。據有關資料記載,當時共打造了三個店下樣,這是其一。題銘為保證鹽運途中安全之規定,動員獎勵,群眾參與與監督等內容。

夏縣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漢代石權

店下樣

夏縣博物館的漢代石權和藏於垣曲博物館的店下樣,均是河東鹽運歷史的重要物證,也是晉商誠信為商的重要物證。比如店下樣銘文中就特別強調“所置石權三個,仰逐處勾當人等,不得借與別客使用,初慮斤兩不同,恐惹爭訟”。反映出極強的法制觀念,也反映了晉商的誠信理念。由此我不得不對夏縣的漢代石權心生敬意了,它在人文的維度,稱量著夏縣的歷史,詮釋著夏縣的厚重價值觀。

夏縣博物館館藏文物是各個歷史時代在夏縣的縮影,代表了一個歷史時期的文化符號,也是研究夏縣數千年文明史的珍貴實物資料,同時對研究華夏文明史特別是先秦史具有重要的作用。作為夏縣文明的典藏者和見證者,夏縣博物館是不是應該敞開胸懷,讓夏縣的文明鮮活地走進人們的生活,比如舉辦文博文物進校園活動;選取館藏代表性文物,創作放大、製作,作為城市藝術景觀,增強城市的品位和文化實力等等。讓我們在文化自信的大氛圍,更好地熱愛我們有故事的家園,熱愛我們人文豐盈的古禹都夏縣!

(胡春良 文/圖並授權)

夏縣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漢代石權

欣賞更多原創運城生活圖文,敬請關注本頭條號。

責任編輯:馬國青

備案編號:運城網信A00236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