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褪去溼度的鄭興,走向了嶄新的成熟'

"


"


褪去溼度的鄭興,走向了嶄新的成熟


一個作家寫故事,強調時間、地點、人物,三個支點,最終構建成一個完整的世界,很多歌手寫歌,同樣如此。

在鄭興的創作世界裡,同樣有很重要的三個支點,但這三個支點裡,除了地點之外,他更強調的則是情緒和氣候,尤其是氣候這一點,在華語樂壇都算是一個很奇特的角度。

在上一張專輯《忽然有一天,我離開臺北》裡,鄭興從臺北到北京,再從北京到揚州,在兩岸三城間,在回憶與現實的交錯間,既“和時間談戀愛”,又寫了“給明天的歌”。

與此同時,鄭興還不斷徘徊在民權西路、南京東路、臺北101、羅斯福路、臺北大橋、後海等等地標,他不僅是現場“打卡”,更通過敏銳、感性的創作,讓自己和情境融為一體。於是,鄭興的音樂裡,也始終離不開他煢煢孑立、踽踽獨行的身影。人歌,於是合一。

當然,鄭興的音樂裡,始終離不開的,還有氣候。《開放三重的慢車》裡,既有雨水,也是潮溼的風,而《臺北下的雨》、《風吹過羅斯福路》和《聽說北京下雪了》這些歌曲,氣候直接就出現在了歌名裡。

再加上之前推出的單曲《積雨雲》,以及最新上線的新作《雨季不再來》,對於氣候、尤其是對於雨水的敏感,也讓鄭興的作品裡,始終有一份潮溼、一份朦朧,一份可以用感官轉換的共鳴。

很多歌手的創作,講究溫度,而對於鄭興來講,他的作品裡,更有溼度!

當然,從《臺北下的雨》到這次的新作《雨季不再來》,歌名的變化,體現的也是創作者鄭興心境的一種變化。當年的他,不自覺的沉浸在那種溼度裡,而這裡面,記錄的是青春期的感傷,也有飄泊他方的鄉愁,還有孤身穿行時的愁悵。而鄭興自己,也就像他自己在歌裡寫的那樣,“像雨水一直緊抱著大地”。

"


褪去溼度的鄭興,走向了嶄新的成熟


一個作家寫故事,強調時間、地點、人物,三個支點,最終構建成一個完整的世界,很多歌手寫歌,同樣如此。

在鄭興的創作世界裡,同樣有很重要的三個支點,但這三個支點裡,除了地點之外,他更強調的則是情緒和氣候,尤其是氣候這一點,在華語樂壇都算是一個很奇特的角度。

在上一張專輯《忽然有一天,我離開臺北》裡,鄭興從臺北到北京,再從北京到揚州,在兩岸三城間,在回憶與現實的交錯間,既“和時間談戀愛”,又寫了“給明天的歌”。

與此同時,鄭興還不斷徘徊在民權西路、南京東路、臺北101、羅斯福路、臺北大橋、後海等等地標,他不僅是現場“打卡”,更通過敏銳、感性的創作,讓自己和情境融為一體。於是,鄭興的音樂裡,也始終離不開他煢煢孑立、踽踽獨行的身影。人歌,於是合一。

當然,鄭興的音樂裡,始終離不開的,還有氣候。《開放三重的慢車》裡,既有雨水,也是潮溼的風,而《臺北下的雨》、《風吹過羅斯福路》和《聽說北京下雪了》這些歌曲,氣候直接就出現在了歌名裡。

再加上之前推出的單曲《積雨雲》,以及最新上線的新作《雨季不再來》,對於氣候、尤其是對於雨水的敏感,也讓鄭興的作品裡,始終有一份潮溼、一份朦朧,一份可以用感官轉換的共鳴。

很多歌手的創作,講究溫度,而對於鄭興來講,他的作品裡,更有溼度!

當然,從《臺北下的雨》到這次的新作《雨季不再來》,歌名的變化,體現的也是創作者鄭興心境的一種變化。當年的他,不自覺的沉浸在那種溼度裡,而這裡面,記錄的是青春期的感傷,也有飄泊他方的鄉愁,還有孤身穿行時的愁悵。而鄭興自己,也就像他自己在歌裡寫的那樣,“像雨水一直緊抱著大地”。

褪去溼度的鄭興,走向了嶄新的成熟


“誰不願永遠天真做少年”,但世事的現實卻讓人無法如願。於是,鄭興開始了新的成長,在《積雨雲》裡,他開始思考起離開和到達的辯證關係,更為民謠搖滾化的表達,不僅讓層次如思緒一樣,越來越立體,也慢慢衝破城市民謠的邊界,在跨出音樂有形邊界的同時,同步探尋起人生與音樂的另一個出口。

於是,就有了這首《雨季不再來》。

明亮,也是《雨季不再來》給人的一種嶄新音樂印象。正如鄭興音樂裡一直強調的情緒、地點和氣候那樣,當他所面對的氣候開始變化,當他“經過了無盡的雨水之後”,“再不要做一個河童了”,當他覺得“不會永遠這樣沉在河底的”,他也就期待“雨季終將過去”。

於是,鼓點變得衝動起來,在《忽然有一天,我離開臺北》裡如Cool Jazz那樣冰冷、潮溼的鋼管樂,於《雨季不再來》這首作品裡,也慢慢洋溢出一種明媚的光亮。

和之前作品強調時空互動,用雨水、人群和內心組合著靜態寫生畫,浪漫思鄉詩不同,這首《雨季不再來》裡,更多了鄭興在情緒上的掙扎、躁動。雖然他還在唱著過往的總總,但音樂裡卻處處都有如炬的目光,而這目光的方向,卻始終是遠方。

於是,《雨季不再來》這首歌曲也開始變得動態起來,就像穿越黑暗的隧道,努力向前尋找希望的出口。而製作人李詠恩,也在音樂層面做了呼應歌曲創作的處理。飄忽的鍵盤聲,和近似古舊風琴的音效,迷幻中又有迷離的氛圍,像極了隧道那種幽暗和未知。

爵士般的鼓點,不僅有著搖滾樂的那種躁動,更有一種賦有層次感的律動,也很好地體現出鄭興那種掙扎與矛盾的內心活動。

"


褪去溼度的鄭興,走向了嶄新的成熟


一個作家寫故事,強調時間、地點、人物,三個支點,最終構建成一個完整的世界,很多歌手寫歌,同樣如此。

在鄭興的創作世界裡,同樣有很重要的三個支點,但這三個支點裡,除了地點之外,他更強調的則是情緒和氣候,尤其是氣候這一點,在華語樂壇都算是一個很奇特的角度。

在上一張專輯《忽然有一天,我離開臺北》裡,鄭興從臺北到北京,再從北京到揚州,在兩岸三城間,在回憶與現實的交錯間,既“和時間談戀愛”,又寫了“給明天的歌”。

與此同時,鄭興還不斷徘徊在民權西路、南京東路、臺北101、羅斯福路、臺北大橋、後海等等地標,他不僅是現場“打卡”,更通過敏銳、感性的創作,讓自己和情境融為一體。於是,鄭興的音樂裡,也始終離不開他煢煢孑立、踽踽獨行的身影。人歌,於是合一。

當然,鄭興的音樂裡,始終離不開的,還有氣候。《開放三重的慢車》裡,既有雨水,也是潮溼的風,而《臺北下的雨》、《風吹過羅斯福路》和《聽說北京下雪了》這些歌曲,氣候直接就出現在了歌名裡。

再加上之前推出的單曲《積雨雲》,以及最新上線的新作《雨季不再來》,對於氣候、尤其是對於雨水的敏感,也讓鄭興的作品裡,始終有一份潮溼、一份朦朧,一份可以用感官轉換的共鳴。

很多歌手的創作,講究溫度,而對於鄭興來講,他的作品裡,更有溼度!

當然,從《臺北下的雨》到這次的新作《雨季不再來》,歌名的變化,體現的也是創作者鄭興心境的一種變化。當年的他,不自覺的沉浸在那種溼度裡,而這裡面,記錄的是青春期的感傷,也有飄泊他方的鄉愁,還有孤身穿行時的愁悵。而鄭興自己,也就像他自己在歌裡寫的那樣,“像雨水一直緊抱著大地”。

褪去溼度的鄭興,走向了嶄新的成熟


“誰不願永遠天真做少年”,但世事的現實卻讓人無法如願。於是,鄭興開始了新的成長,在《積雨雲》裡,他開始思考起離開和到達的辯證關係,更為民謠搖滾化的表達,不僅讓層次如思緒一樣,越來越立體,也慢慢衝破城市民謠的邊界,在跨出音樂有形邊界的同時,同步探尋起人生與音樂的另一個出口。

於是,就有了這首《雨季不再來》。

明亮,也是《雨季不再來》給人的一種嶄新音樂印象。正如鄭興音樂裡一直強調的情緒、地點和氣候那樣,當他所面對的氣候開始變化,當他“經過了無盡的雨水之後”,“再不要做一個河童了”,當他覺得“不會永遠這樣沉在河底的”,他也就期待“雨季終將過去”。

於是,鼓點變得衝動起來,在《忽然有一天,我離開臺北》裡如Cool Jazz那樣冰冷、潮溼的鋼管樂,於《雨季不再來》這首作品裡,也慢慢洋溢出一種明媚的光亮。

和之前作品強調時空互動,用雨水、人群和內心組合著靜態寫生畫,浪漫思鄉詩不同,這首《雨季不再來》裡,更多了鄭興在情緒上的掙扎、躁動。雖然他還在唱著過往的總總,但音樂裡卻處處都有如炬的目光,而這目光的方向,卻始終是遠方。

於是,《雨季不再來》這首歌曲也開始變得動態起來,就像穿越黑暗的隧道,努力向前尋找希望的出口。而製作人李詠恩,也在音樂層面做了呼應歌曲創作的處理。飄忽的鍵盤聲,和近似古舊風琴的音效,迷幻中又有迷離的氛圍,像極了隧道那種幽暗和未知。

爵士般的鼓點,不僅有著搖滾樂的那種躁動,更有一種賦有層次感的律動,也很好地體現出鄭興那種掙扎與矛盾的內心活動。

褪去溼度的鄭興,走向了嶄新的成熟


當然,整首歌曲最精彩的,還是它最後就如鄭興創作原意那樣,有了一個明亮的出口。在經歷了孤獨、悲傷和黑暗後,《雨季不再來》最終的尾章,則是天亮了、雨停了。

在音樂創作裡,有時候更高級的境界,不僅僅只是提供一個具體的意象,一種只限於音樂文本描述與呈現,而是有著一種意象化的延伸。因為延伸,可以讓有限的作品,從此有了無限的空間拓展,而對於鄭興的這首《雨季不再來》來說,作品的延伸就是那種希望、那道明亮、那個出口。

事實上,對於一個創作者來講,鄭興在《雨季不再來》裡所體現出的新動態,以及他相較於以往音樂更多形態的豐富,也讓人更期待他新專輯的變化。畢竟專輯這種載體,不僅僅只是創作人的作業,也是他不同人生階段歷練的結晶。

雨季不再來、陽光會盛開,經歷了揚州、北京和臺北,經歷了離鄉和歸鄉,鄭興的人生舞臺變得越來越大,他的音樂容量也同樣越來越大,走出青春的溼度,在陽光下溫柔起舞,這是另一種氣候,也是另一種全新的音樂溫度,不變的,則是鄭興音樂裡一直豐富的情緒濃度。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