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樂隊指揮是個啥?

說起指揮,有人可能不理解其作用,感覺是個人就能站到上面,不過是隨著音樂打打拍子,沒啥用。

比如人們常質疑舟舟,到底是他在指揮樂隊,還是樂隊在指揮他?

實際上舟舟是個勵志傳說,他的重點不在指揮上。

"

一、樂隊指揮是個啥?

說起指揮,有人可能不理解其作用,感覺是個人就能站到上面,不過是隨著音樂打打拍子,沒啥用。

比如人們常質疑舟舟,到底是他在指揮樂隊,還是樂隊在指揮他?

實際上舟舟是個勵志傳說,他的重點不在指揮上。

日本指揮家小澤征爾,一個世界級大師,為何把母親骨灰撒在中國?

舟舟

為了瞭解指揮作用,小編前天晚上特意去看了一場音樂會。

感覺是,如果沒有指揮,幾十個人真是不容易統一,大家都看著自己眼前的樂譜,如何使各個樂器之間完美配合?怎麼保證整個樂隊完美的開始、中止、延長、快慢?總不能都彼此看眼色隨即交流吧?

這就需要一個總指揮總調度,大家都看他的指揮棒就OK了。

指揮家的水平決定著樂團的水平、音樂的風格,如同一個施工隊的總負責人,不親自拉琴,卻掌握著工程質量。

中國的交響樂起步較晚,對這一領域影響較大的,是日本指揮家小澤征爾。是他把西洋音樂帶到了中國,也是他,把《二泉映月》等中國名曲帶到了世界。

"

一、樂隊指揮是個啥?

說起指揮,有人可能不理解其作用,感覺是個人就能站到上面,不過是隨著音樂打打拍子,沒啥用。

比如人們常質疑舟舟,到底是他在指揮樂隊,還是樂隊在指揮他?

實際上舟舟是個勵志傳說,他的重點不在指揮上。

日本指揮家小澤征爾,一個世界級大師,為何把母親骨灰撒在中國?

舟舟

為了瞭解指揮作用,小編前天晚上特意去看了一場音樂會。

感覺是,如果沒有指揮,幾十個人真是不容易統一,大家都看著自己眼前的樂譜,如何使各個樂器之間完美配合?怎麼保證整個樂隊完美的開始、中止、延長、快慢?總不能都彼此看眼色隨即交流吧?

這就需要一個總指揮總調度,大家都看他的指揮棒就OK了。

指揮家的水平決定著樂團的水平、音樂的風格,如同一個施工隊的總負責人,不親自拉琴,卻掌握著工程質量。

中國的交響樂起步較晚,對這一領域影響較大的,是日本指揮家小澤征爾。是他把西洋音樂帶到了中國,也是他,把《二泉映月》等中國名曲帶到了世界。

日本指揮家小澤征爾,一個世界級大師,為何把母親骨灰撒在中國?

小澤征爾

而他備受關注的,除了他的風格,他的成就,他對中國的友好和貢獻之外,還有他的身世。

他的父親,是九一八事變的幕後支持者之一。

二、出生在中國的世界指揮家

小澤1935年出生在偽滿的奉天(瀋陽),彼時,其父已是“滿洲青年聯盟”的長春支部長。

這是一個鼓吹“滿蒙獨立”的右翼組織,在滿洲散播侵華言論,在日本影響上層政要,煽動擴張輿論。

他們與關東軍配合,策劃陰謀了九一八事變,這種不拿槍的侵略者,罪行一點不比關東軍輕。

小澤征爾名字中的“徵”,就是板垣徵四郎的“徵”,“尓”是石原莞爾的“尓”。其父各取一個他崇拜的關東軍核心人物的名字為兒子起名,大概是希望兒子繼承他的遺志,繼續侵華。

然而,日本侵略必將失敗,火熱的軍國思想在原子彈下瞬間化作灰燼。兒子終究沒有走上戰爭這條路,甚至連入伍都沒有。

"

一、樂隊指揮是個啥?

說起指揮,有人可能不理解其作用,感覺是個人就能站到上面,不過是隨著音樂打打拍子,沒啥用。

比如人們常質疑舟舟,到底是他在指揮樂隊,還是樂隊在指揮他?

實際上舟舟是個勵志傳說,他的重點不在指揮上。

日本指揮家小澤征爾,一個世界級大師,為何把母親骨灰撒在中國?

舟舟

為了瞭解指揮作用,小編前天晚上特意去看了一場音樂會。

感覺是,如果沒有指揮,幾十個人真是不容易統一,大家都看著自己眼前的樂譜,如何使各個樂器之間完美配合?怎麼保證整個樂隊完美的開始、中止、延長、快慢?總不能都彼此看眼色隨即交流吧?

這就需要一個總指揮總調度,大家都看他的指揮棒就OK了。

指揮家的水平決定著樂團的水平、音樂的風格,如同一個施工隊的總負責人,不親自拉琴,卻掌握著工程質量。

中國的交響樂起步較晚,對這一領域影響較大的,是日本指揮家小澤征爾。是他把西洋音樂帶到了中國,也是他,把《二泉映月》等中國名曲帶到了世界。

日本指揮家小澤征爾,一個世界級大師,為何把母親骨灰撒在中國?

小澤征爾

而他備受關注的,除了他的風格,他的成就,他對中國的友好和貢獻之外,還有他的身世。

他的父親,是九一八事變的幕後支持者之一。

二、出生在中國的世界指揮家

小澤1935年出生在偽滿的奉天(瀋陽),彼時,其父已是“滿洲青年聯盟”的長春支部長。

這是一個鼓吹“滿蒙獨立”的右翼組織,在滿洲散播侵華言論,在日本影響上層政要,煽動擴張輿論。

他們與關東軍配合,策劃陰謀了九一八事變,這種不拿槍的侵略者,罪行一點不比關東軍輕。

小澤征爾名字中的“徵”,就是板垣徵四郎的“徵”,“尓”是石原莞爾的“尓”。其父各取一個他崇拜的關東軍核心人物的名字為兒子起名,大概是希望兒子繼承他的遺志,繼續侵華。

然而,日本侵略必將失敗,火熱的軍國思想在原子彈下瞬間化作灰燼。兒子終究沒有走上戰爭這條路,甚至連入伍都沒有。

日本指揮家小澤征爾,一個世界級大師,為何把母親骨灰撒在中國?

小澤征爾

1935年出生,1936年搬至北京,1941年回國,1951入音樂院校,1959赴歐留學,之後憑天賦和努力在大賽中脫穎而出,成為國際指揮大師的門徒,最終站到美國最負盛名的波士頓交響樂團指揮台上,入圍世界級指揮家。

可以說,時代造就個人,小澤的藝術成就,與他老爹的罪惡沒有半點關係。

然而,他的童年畢竟在中國度過,中國有他最初的記憶,他的老爹雖然十惡不赦,但在戰後也浪子回頭,一度反戰,喊出“東洋人之間的戰爭一定得停下來”。

小澤的這些經歷,註定他這輩子與中國有剪不斷的“未了情”。

"

一、樂隊指揮是個啥?

說起指揮,有人可能不理解其作用,感覺是個人就能站到上面,不過是隨著音樂打打拍子,沒啥用。

比如人們常質疑舟舟,到底是他在指揮樂隊,還是樂隊在指揮他?

實際上舟舟是個勵志傳說,他的重點不在指揮上。

日本指揮家小澤征爾,一個世界級大師,為何把母親骨灰撒在中國?

舟舟

為了瞭解指揮作用,小編前天晚上特意去看了一場音樂會。

感覺是,如果沒有指揮,幾十個人真是不容易統一,大家都看著自己眼前的樂譜,如何使各個樂器之間完美配合?怎麼保證整個樂隊完美的開始、中止、延長、快慢?總不能都彼此看眼色隨即交流吧?

這就需要一個總指揮總調度,大家都看他的指揮棒就OK了。

指揮家的水平決定著樂團的水平、音樂的風格,如同一個施工隊的總負責人,不親自拉琴,卻掌握著工程質量。

中國的交響樂起步較晚,對這一領域影響較大的,是日本指揮家小澤征爾。是他把西洋音樂帶到了中國,也是他,把《二泉映月》等中國名曲帶到了世界。

日本指揮家小澤征爾,一個世界級大師,為何把母親骨灰撒在中國?

小澤征爾

而他備受關注的,除了他的風格,他的成就,他對中國的友好和貢獻之外,還有他的身世。

他的父親,是九一八事變的幕後支持者之一。

二、出生在中國的世界指揮家

小澤1935年出生在偽滿的奉天(瀋陽),彼時,其父已是“滿洲青年聯盟”的長春支部長。

這是一個鼓吹“滿蒙獨立”的右翼組織,在滿洲散播侵華言論,在日本影響上層政要,煽動擴張輿論。

他們與關東軍配合,策劃陰謀了九一八事變,這種不拿槍的侵略者,罪行一點不比關東軍輕。

小澤征爾名字中的“徵”,就是板垣徵四郎的“徵”,“尓”是石原莞爾的“尓”。其父各取一個他崇拜的關東軍核心人物的名字為兒子起名,大概是希望兒子繼承他的遺志,繼續侵華。

然而,日本侵略必將失敗,火熱的軍國思想在原子彈下瞬間化作灰燼。兒子終究沒有走上戰爭這條路,甚至連入伍都沒有。

日本指揮家小澤征爾,一個世界級大師,為何把母親骨灰撒在中國?

小澤征爾

1935年出生,1936年搬至北京,1941年回國,1951入音樂院校,1959赴歐留學,之後憑天賦和努力在大賽中脫穎而出,成為國際指揮大師的門徒,最終站到美國最負盛名的波士頓交響樂團指揮台上,入圍世界級指揮家。

可以說,時代造就個人,小澤的藝術成就,與他老爹的罪惡沒有半點關係。

然而,他的童年畢竟在中國度過,中國有他最初的記憶,他的老爹雖然十惡不赦,但在戰後也浪子回頭,一度反戰,喊出“東洋人之間的戰爭一定得停下來”。

小澤的這些經歷,註定他這輩子與中國有剪不斷的“未了情”。

日本指揮家小澤征爾,一個世界級大師,為何把母親骨灰撒在中國?

小澤訪華

三、剪不斷的中國情結

小澤成名於30歲前後,而直到1976年41歲前,他從未來過中國。

第一次來時,是1976年,當時中國尚不能演奏西洋樂。走時他提出下次來時“想做指揮”。

2年後,他在北京首都體育場演出,鄧公親自接見併到場觀看。

那一年,他第一次聽到原版的《二泉映月》,立時流淚跪地。

那一年,他重訪北京故居,抱著老爹的遺像,說終於實現了和他“一起到中國看看”的遺願。

那一年,他在北京住了些許日子,白天在中央樂團排練,晚上住中國音樂家同行家。

他堅持不住賓館,不坐汽車,不拒絕任何路人的拍照要求,喜歡散步,喜歡和小朋友玩耍,喜歡和中國朋友一起包餃子吃。

他要求住朋友家,而且要與他們住一個房間,“上班”時騎自行車……

這一切的堅持和特點,都是為了找到兒時的“家”的感覺。

他的家在北京新開衚衕69號院,2000年母親逝世時,他把一部分骨灰撒到了該院一棵樹下。 這棵樹,是兒時母親種下的。

"

一、樂隊指揮是個啥?

說起指揮,有人可能不理解其作用,感覺是個人就能站到上面,不過是隨著音樂打打拍子,沒啥用。

比如人們常質疑舟舟,到底是他在指揮樂隊,還是樂隊在指揮他?

實際上舟舟是個勵志傳說,他的重點不在指揮上。

日本指揮家小澤征爾,一個世界級大師,為何把母親骨灰撒在中國?

舟舟

為了瞭解指揮作用,小編前天晚上特意去看了一場音樂會。

感覺是,如果沒有指揮,幾十個人真是不容易統一,大家都看著自己眼前的樂譜,如何使各個樂器之間完美配合?怎麼保證整個樂隊完美的開始、中止、延長、快慢?總不能都彼此看眼色隨即交流吧?

這就需要一個總指揮總調度,大家都看他的指揮棒就OK了。

指揮家的水平決定著樂團的水平、音樂的風格,如同一個施工隊的總負責人,不親自拉琴,卻掌握著工程質量。

中國的交響樂起步較晚,對這一領域影響較大的,是日本指揮家小澤征爾。是他把西洋音樂帶到了中國,也是他,把《二泉映月》等中國名曲帶到了世界。

日本指揮家小澤征爾,一個世界級大師,為何把母親骨灰撒在中國?

小澤征爾

而他備受關注的,除了他的風格,他的成就,他對中國的友好和貢獻之外,還有他的身世。

他的父親,是九一八事變的幕後支持者之一。

二、出生在中國的世界指揮家

小澤1935年出生在偽滿的奉天(瀋陽),彼時,其父已是“滿洲青年聯盟”的長春支部長。

這是一個鼓吹“滿蒙獨立”的右翼組織,在滿洲散播侵華言論,在日本影響上層政要,煽動擴張輿論。

他們與關東軍配合,策劃陰謀了九一八事變,這種不拿槍的侵略者,罪行一點不比關東軍輕。

小澤征爾名字中的“徵”,就是板垣徵四郎的“徵”,“尓”是石原莞爾的“尓”。其父各取一個他崇拜的關東軍核心人物的名字為兒子起名,大概是希望兒子繼承他的遺志,繼續侵華。

然而,日本侵略必將失敗,火熱的軍國思想在原子彈下瞬間化作灰燼。兒子終究沒有走上戰爭這條路,甚至連入伍都沒有。

日本指揮家小澤征爾,一個世界級大師,為何把母親骨灰撒在中國?

小澤征爾

1935年出生,1936年搬至北京,1941年回國,1951入音樂院校,1959赴歐留學,之後憑天賦和努力在大賽中脫穎而出,成為國際指揮大師的門徒,最終站到美國最負盛名的波士頓交響樂團指揮台上,入圍世界級指揮家。

可以說,時代造就個人,小澤的藝術成就,與他老爹的罪惡沒有半點關係。

然而,他的童年畢竟在中國度過,中國有他最初的記憶,他的老爹雖然十惡不赦,但在戰後也浪子回頭,一度反戰,喊出“東洋人之間的戰爭一定得停下來”。

小澤的這些經歷,註定他這輩子與中國有剪不斷的“未了情”。

日本指揮家小澤征爾,一個世界級大師,為何把母親骨灰撒在中國?

小澤訪華

三、剪不斷的中國情結

小澤成名於30歲前後,而直到1976年41歲前,他從未來過中國。

第一次來時,是1976年,當時中國尚不能演奏西洋樂。走時他提出下次來時“想做指揮”。

2年後,他在北京首都體育場演出,鄧公親自接見併到場觀看。

那一年,他第一次聽到原版的《二泉映月》,立時流淚跪地。

那一年,他重訪北京故居,抱著老爹的遺像,說終於實現了和他“一起到中國看看”的遺願。

那一年,他在北京住了些許日子,白天在中央樂團排練,晚上住中國音樂家同行家。

他堅持不住賓館,不坐汽車,不拒絕任何路人的拍照要求,喜歡散步,喜歡和小朋友玩耍,喜歡和中國朋友一起包餃子吃。

他要求住朋友家,而且要與他們住一個房間,“上班”時騎自行車……

這一切的堅持和特點,都是為了找到兒時的“家”的感覺。

他的家在北京新開衚衕69號院,2000年母親逝世時,他把一部分骨灰撒到了該院一棵樹下。 這棵樹,是兒時母親種下的。

日本指揮家小澤征爾,一個世界級大師,為何把母親骨灰撒在中國?

小澤征爾訪華期間

四、三句忠告送給年輕人

在亞洲,有3位影響甚大的世界級指揮家:日本的小澤征爾(1935年生)、印度的祖賓·梅塔(1936年生)、韓國的鄭明勳(1953年生)。

他們風格各異,小澤不僅出道早,而且對中國影響大,其指揮風格尤為明顯。

他有一雙“會說話的雙臂”,善於運用突出的大動作表達情感,傳遞明確的信息。

指揮起來,他全身沒有一個部位不參加運動,渾身都是音樂,好像在浩瀚的音樂海洋中游泳。

"

一、樂隊指揮是個啥?

說起指揮,有人可能不理解其作用,感覺是個人就能站到上面,不過是隨著音樂打打拍子,沒啥用。

比如人們常質疑舟舟,到底是他在指揮樂隊,還是樂隊在指揮他?

實際上舟舟是個勵志傳說,他的重點不在指揮上。

日本指揮家小澤征爾,一個世界級大師,為何把母親骨灰撒在中國?

舟舟

為了瞭解指揮作用,小編前天晚上特意去看了一場音樂會。

感覺是,如果沒有指揮,幾十個人真是不容易統一,大家都看著自己眼前的樂譜,如何使各個樂器之間完美配合?怎麼保證整個樂隊完美的開始、中止、延長、快慢?總不能都彼此看眼色隨即交流吧?

這就需要一個總指揮總調度,大家都看他的指揮棒就OK了。

指揮家的水平決定著樂團的水平、音樂的風格,如同一個施工隊的總負責人,不親自拉琴,卻掌握著工程質量。

中國的交響樂起步較晚,對這一領域影響較大的,是日本指揮家小澤征爾。是他把西洋音樂帶到了中國,也是他,把《二泉映月》等中國名曲帶到了世界。

日本指揮家小澤征爾,一個世界級大師,為何把母親骨灰撒在中國?

小澤征爾

而他備受關注的,除了他的風格,他的成就,他對中國的友好和貢獻之外,還有他的身世。

他的父親,是九一八事變的幕後支持者之一。

二、出生在中國的世界指揮家

小澤1935年出生在偽滿的奉天(瀋陽),彼時,其父已是“滿洲青年聯盟”的長春支部長。

這是一個鼓吹“滿蒙獨立”的右翼組織,在滿洲散播侵華言論,在日本影響上層政要,煽動擴張輿論。

他們與關東軍配合,策劃陰謀了九一八事變,這種不拿槍的侵略者,罪行一點不比關東軍輕。

小澤征爾名字中的“徵”,就是板垣徵四郎的“徵”,“尓”是石原莞爾的“尓”。其父各取一個他崇拜的關東軍核心人物的名字為兒子起名,大概是希望兒子繼承他的遺志,繼續侵華。

然而,日本侵略必將失敗,火熱的軍國思想在原子彈下瞬間化作灰燼。兒子終究沒有走上戰爭這條路,甚至連入伍都沒有。

日本指揮家小澤征爾,一個世界級大師,為何把母親骨灰撒在中國?

小澤征爾

1935年出生,1936年搬至北京,1941年回國,1951入音樂院校,1959赴歐留學,之後憑天賦和努力在大賽中脫穎而出,成為國際指揮大師的門徒,最終站到美國最負盛名的波士頓交響樂團指揮台上,入圍世界級指揮家。

可以說,時代造就個人,小澤的藝術成就,與他老爹的罪惡沒有半點關係。

然而,他的童年畢竟在中國度過,中國有他最初的記憶,他的老爹雖然十惡不赦,但在戰後也浪子回頭,一度反戰,喊出“東洋人之間的戰爭一定得停下來”。

小澤的這些經歷,註定他這輩子與中國有剪不斷的“未了情”。

日本指揮家小澤征爾,一個世界級大師,為何把母親骨灰撒在中國?

小澤訪華

三、剪不斷的中國情結

小澤成名於30歲前後,而直到1976年41歲前,他從未來過中國。

第一次來時,是1976年,當時中國尚不能演奏西洋樂。走時他提出下次來時“想做指揮”。

2年後,他在北京首都體育場演出,鄧公親自接見併到場觀看。

那一年,他第一次聽到原版的《二泉映月》,立時流淚跪地。

那一年,他重訪北京故居,抱著老爹的遺像,說終於實現了和他“一起到中國看看”的遺願。

那一年,他在北京住了些許日子,白天在中央樂團排練,晚上住中國音樂家同行家。

他堅持不住賓館,不坐汽車,不拒絕任何路人的拍照要求,喜歡散步,喜歡和小朋友玩耍,喜歡和中國朋友一起包餃子吃。

他要求住朋友家,而且要與他們住一個房間,“上班”時騎自行車……

這一切的堅持和特點,都是為了找到兒時的“家”的感覺。

他的家在北京新開衚衕69號院,2000年母親逝世時,他把一部分骨灰撒到了該院一棵樹下。 這棵樹,是兒時母親種下的。

日本指揮家小澤征爾,一個世界級大師,為何把母親骨灰撒在中國?

小澤征爾訪華期間

四、三句忠告送給年輕人

在亞洲,有3位影響甚大的世界級指揮家:日本的小澤征爾(1935年生)、印度的祖賓·梅塔(1936年生)、韓國的鄭明勳(1953年生)。

他們風格各異,小澤不僅出道早,而且對中國影響大,其指揮風格尤為明顯。

他有一雙“會說話的雙臂”,善於運用突出的大動作表達情感,傳遞明確的信息。

指揮起來,他全身沒有一個部位不參加運動,渾身都是音樂,好像在浩瀚的音樂海洋中游泳。

日本指揮家小澤征爾,一個世界級大師,為何把母親骨灰撒在中國?

小澤征爾指揮

小澤的成就,固然來自天分,但更多地在於個人努力。他曾說,“我是世界上起床最早的人之一,當太陽升起的時候,我常常已經讀了2個小時的總譜或書。”

即使晚年患病,小澤的指揮風格依然未變,一站在指揮台上,就“生猛無比”。

2006年患肺炎,2010年患食道癌,之後又患上心臟疾病,腰椎也出現了壓迫性骨折,但即使“肚子裡裝滿了藥,身體裡都是抗生素”,其最大的幸福,仍然是重返舞臺。

2016年,81歲的他獲得美國音樂界最高榮譽——格萊美大獎。

"

一、樂隊指揮是個啥?

說起指揮,有人可能不理解其作用,感覺是個人就能站到上面,不過是隨著音樂打打拍子,沒啥用。

比如人們常質疑舟舟,到底是他在指揮樂隊,還是樂隊在指揮他?

實際上舟舟是個勵志傳說,他的重點不在指揮上。

日本指揮家小澤征爾,一個世界級大師,為何把母親骨灰撒在中國?

舟舟

為了瞭解指揮作用,小編前天晚上特意去看了一場音樂會。

感覺是,如果沒有指揮,幾十個人真是不容易統一,大家都看著自己眼前的樂譜,如何使各個樂器之間完美配合?怎麼保證整個樂隊完美的開始、中止、延長、快慢?總不能都彼此看眼色隨即交流吧?

這就需要一個總指揮總調度,大家都看他的指揮棒就OK了。

指揮家的水平決定著樂團的水平、音樂的風格,如同一個施工隊的總負責人,不親自拉琴,卻掌握著工程質量。

中國的交響樂起步較晚,對這一領域影響較大的,是日本指揮家小澤征爾。是他把西洋音樂帶到了中國,也是他,把《二泉映月》等中國名曲帶到了世界。

日本指揮家小澤征爾,一個世界級大師,為何把母親骨灰撒在中國?

小澤征爾

而他備受關注的,除了他的風格,他的成就,他對中國的友好和貢獻之外,還有他的身世。

他的父親,是九一八事變的幕後支持者之一。

二、出生在中國的世界指揮家

小澤1935年出生在偽滿的奉天(瀋陽),彼時,其父已是“滿洲青年聯盟”的長春支部長。

這是一個鼓吹“滿蒙獨立”的右翼組織,在滿洲散播侵華言論,在日本影響上層政要,煽動擴張輿論。

他們與關東軍配合,策劃陰謀了九一八事變,這種不拿槍的侵略者,罪行一點不比關東軍輕。

小澤征爾名字中的“徵”,就是板垣徵四郎的“徵”,“尓”是石原莞爾的“尓”。其父各取一個他崇拜的關東軍核心人物的名字為兒子起名,大概是希望兒子繼承他的遺志,繼續侵華。

然而,日本侵略必將失敗,火熱的軍國思想在原子彈下瞬間化作灰燼。兒子終究沒有走上戰爭這條路,甚至連入伍都沒有。

日本指揮家小澤征爾,一個世界級大師,為何把母親骨灰撒在中國?

小澤征爾

1935年出生,1936年搬至北京,1941年回國,1951入音樂院校,1959赴歐留學,之後憑天賦和努力在大賽中脫穎而出,成為國際指揮大師的門徒,最終站到美國最負盛名的波士頓交響樂團指揮台上,入圍世界級指揮家。

可以說,時代造就個人,小澤的藝術成就,與他老爹的罪惡沒有半點關係。

然而,他的童年畢竟在中國度過,中國有他最初的記憶,他的老爹雖然十惡不赦,但在戰後也浪子回頭,一度反戰,喊出“東洋人之間的戰爭一定得停下來”。

小澤的這些經歷,註定他這輩子與中國有剪不斷的“未了情”。

日本指揮家小澤征爾,一個世界級大師,為何把母親骨灰撒在中國?

小澤訪華

三、剪不斷的中國情結

小澤成名於30歲前後,而直到1976年41歲前,他從未來過中國。

第一次來時,是1976年,當時中國尚不能演奏西洋樂。走時他提出下次來時“想做指揮”。

2年後,他在北京首都體育場演出,鄧公親自接見併到場觀看。

那一年,他第一次聽到原版的《二泉映月》,立時流淚跪地。

那一年,他重訪北京故居,抱著老爹的遺像,說終於實現了和他“一起到中國看看”的遺願。

那一年,他在北京住了些許日子,白天在中央樂團排練,晚上住中國音樂家同行家。

他堅持不住賓館,不坐汽車,不拒絕任何路人的拍照要求,喜歡散步,喜歡和小朋友玩耍,喜歡和中國朋友一起包餃子吃。

他要求住朋友家,而且要與他們住一個房間,“上班”時騎自行車……

這一切的堅持和特點,都是為了找到兒時的“家”的感覺。

他的家在北京新開衚衕69號院,2000年母親逝世時,他把一部分骨灰撒到了該院一棵樹下。 這棵樹,是兒時母親種下的。

日本指揮家小澤征爾,一個世界級大師,為何把母親骨灰撒在中國?

小澤征爾訪華期間

四、三句忠告送給年輕人

在亞洲,有3位影響甚大的世界級指揮家:日本的小澤征爾(1935年生)、印度的祖賓·梅塔(1936年生)、韓國的鄭明勳(1953年生)。

他們風格各異,小澤不僅出道早,而且對中國影響大,其指揮風格尤為明顯。

他有一雙“會說話的雙臂”,善於運用突出的大動作表達情感,傳遞明確的信息。

指揮起來,他全身沒有一個部位不參加運動,渾身都是音樂,好像在浩瀚的音樂海洋中游泳。

日本指揮家小澤征爾,一個世界級大師,為何把母親骨灰撒在中國?

小澤征爾指揮

小澤的成就,固然來自天分,但更多地在於個人努力。他曾說,“我是世界上起床最早的人之一,當太陽升起的時候,我常常已經讀了2個小時的總譜或書。”

即使晚年患病,小澤的指揮風格依然未變,一站在指揮台上,就“生猛無比”。

2006年患肺炎,2010年患食道癌,之後又患上心臟疾病,腰椎也出現了壓迫性骨折,但即使“肚子裡裝滿了藥,身體裡都是抗生素”,其最大的幸福,仍然是重返舞臺。

2016年,81歲的他獲得美國音樂界最高榮譽——格萊美大獎。

日本指揮家小澤征爾,一個世界級大師,為何把母親骨灰撒在中國?

吐舌賣萌

近年來,小澤征爾因為身體健康的原因,很少登臺指揮了。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他對年輕人提出3句忠告,飛春讀傳覺得這3句話不僅在音樂界,在其他領域的奮鬥青年同樣很受用:

1️⃣要時常確保自己能有學習的時間;

2️⃣在面臨的工作中,要選擇最能適應自己的工作;

3️⃣要經常和出色的音樂家一起工作。

五、用中文向全世界問候

小澤征爾一生7次訪華,“中國”是他被記者提問時繞不開的話題。

2013年,78歲的他接受日本《朝日新聞》採訪,當記者問他如何看待日中關係“降溫”時,還未等記者說完,他就說:

“這是政府官員之間的‘降溫’,我是完全沒有‘降溫’,完全沒有,如果有什麼事要辦,我可以明天就去(中國),完全沒有降溫。”

"

一、樂隊指揮是個啥?

說起指揮,有人可能不理解其作用,感覺是個人就能站到上面,不過是隨著音樂打打拍子,沒啥用。

比如人們常質疑舟舟,到底是他在指揮樂隊,還是樂隊在指揮他?

實際上舟舟是個勵志傳說,他的重點不在指揮上。

日本指揮家小澤征爾,一個世界級大師,為何把母親骨灰撒在中國?

舟舟

為了瞭解指揮作用,小編前天晚上特意去看了一場音樂會。

感覺是,如果沒有指揮,幾十個人真是不容易統一,大家都看著自己眼前的樂譜,如何使各個樂器之間完美配合?怎麼保證整個樂隊完美的開始、中止、延長、快慢?總不能都彼此看眼色隨即交流吧?

這就需要一個總指揮總調度,大家都看他的指揮棒就OK了。

指揮家的水平決定著樂團的水平、音樂的風格,如同一個施工隊的總負責人,不親自拉琴,卻掌握著工程質量。

中國的交響樂起步較晚,對這一領域影響較大的,是日本指揮家小澤征爾。是他把西洋音樂帶到了中國,也是他,把《二泉映月》等中國名曲帶到了世界。

日本指揮家小澤征爾,一個世界級大師,為何把母親骨灰撒在中國?

小澤征爾

而他備受關注的,除了他的風格,他的成就,他對中國的友好和貢獻之外,還有他的身世。

他的父親,是九一八事變的幕後支持者之一。

二、出生在中國的世界指揮家

小澤1935年出生在偽滿的奉天(瀋陽),彼時,其父已是“滿洲青年聯盟”的長春支部長。

這是一個鼓吹“滿蒙獨立”的右翼組織,在滿洲散播侵華言論,在日本影響上層政要,煽動擴張輿論。

他們與關東軍配合,策劃陰謀了九一八事變,這種不拿槍的侵略者,罪行一點不比關東軍輕。

小澤征爾名字中的“徵”,就是板垣徵四郎的“徵”,“尓”是石原莞爾的“尓”。其父各取一個他崇拜的關東軍核心人物的名字為兒子起名,大概是希望兒子繼承他的遺志,繼續侵華。

然而,日本侵略必將失敗,火熱的軍國思想在原子彈下瞬間化作灰燼。兒子終究沒有走上戰爭這條路,甚至連入伍都沒有。

日本指揮家小澤征爾,一個世界級大師,為何把母親骨灰撒在中國?

小澤征爾

1935年出生,1936年搬至北京,1941年回國,1951入音樂院校,1959赴歐留學,之後憑天賦和努力在大賽中脫穎而出,成為國際指揮大師的門徒,最終站到美國最負盛名的波士頓交響樂團指揮台上,入圍世界級指揮家。

可以說,時代造就個人,小澤的藝術成就,與他老爹的罪惡沒有半點關係。

然而,他的童年畢竟在中國度過,中國有他最初的記憶,他的老爹雖然十惡不赦,但在戰後也浪子回頭,一度反戰,喊出“東洋人之間的戰爭一定得停下來”。

小澤的這些經歷,註定他這輩子與中國有剪不斷的“未了情”。

日本指揮家小澤征爾,一個世界級大師,為何把母親骨灰撒在中國?

小澤訪華

三、剪不斷的中國情結

小澤成名於30歲前後,而直到1976年41歲前,他從未來過中國。

第一次來時,是1976年,當時中國尚不能演奏西洋樂。走時他提出下次來時“想做指揮”。

2年後,他在北京首都體育場演出,鄧公親自接見併到場觀看。

那一年,他第一次聽到原版的《二泉映月》,立時流淚跪地。

那一年,他重訪北京故居,抱著老爹的遺像,說終於實現了和他“一起到中國看看”的遺願。

那一年,他在北京住了些許日子,白天在中央樂團排練,晚上住中國音樂家同行家。

他堅持不住賓館,不坐汽車,不拒絕任何路人的拍照要求,喜歡散步,喜歡和小朋友玩耍,喜歡和中國朋友一起包餃子吃。

他要求住朋友家,而且要與他們住一個房間,“上班”時騎自行車……

這一切的堅持和特點,都是為了找到兒時的“家”的感覺。

他的家在北京新開衚衕69號院,2000年母親逝世時,他把一部分骨灰撒到了該院一棵樹下。 這棵樹,是兒時母親種下的。

日本指揮家小澤征爾,一個世界級大師,為何把母親骨灰撒在中國?

小澤征爾訪華期間

四、三句忠告送給年輕人

在亞洲,有3位影響甚大的世界級指揮家:日本的小澤征爾(1935年生)、印度的祖賓·梅塔(1936年生)、韓國的鄭明勳(1953年生)。

他們風格各異,小澤不僅出道早,而且對中國影響大,其指揮風格尤為明顯。

他有一雙“會說話的雙臂”,善於運用突出的大動作表達情感,傳遞明確的信息。

指揮起來,他全身沒有一個部位不參加運動,渾身都是音樂,好像在浩瀚的音樂海洋中游泳。

日本指揮家小澤征爾,一個世界級大師,為何把母親骨灰撒在中國?

小澤征爾指揮

小澤的成就,固然來自天分,但更多地在於個人努力。他曾說,“我是世界上起床最早的人之一,當太陽升起的時候,我常常已經讀了2個小時的總譜或書。”

即使晚年患病,小澤的指揮風格依然未變,一站在指揮台上,就“生猛無比”。

2006年患肺炎,2010年患食道癌,之後又患上心臟疾病,腰椎也出現了壓迫性骨折,但即使“肚子裡裝滿了藥,身體裡都是抗生素”,其最大的幸福,仍然是重返舞臺。

2016年,81歲的他獲得美國音樂界最高榮譽——格萊美大獎。

日本指揮家小澤征爾,一個世界級大師,為何把母親骨灰撒在中國?

吐舌賣萌

近年來,小澤征爾因為身體健康的原因,很少登臺指揮了。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他對年輕人提出3句忠告,飛春讀傳覺得這3句話不僅在音樂界,在其他領域的奮鬥青年同樣很受用:

1️⃣要時常確保自己能有學習的時間;

2️⃣在面臨的工作中,要選擇最能適應自己的工作;

3️⃣要經常和出色的音樂家一起工作。

五、用中文向全世界問候

小澤征爾一生7次訪華,“中國”是他被記者提問時繞不開的話題。

2013年,78歲的他接受日本《朝日新聞》採訪,當記者問他如何看待日中關係“降溫”時,還未等記者說完,他就說:

“這是政府官員之間的‘降溫’,我是完全沒有‘降溫’,完全沒有,如果有什麼事要辦,我可以明天就去(中國),完全沒有降溫。”

日本指揮家小澤征爾,一個世界級大師,為何把母親骨灰撒在中國?

訪華演出的小澤

他說,“政治上的東西我不是很清楚,但每一個人都應該再多一點思考,再仔細一點考慮,而不是因為政府這樣說,或報紙上這樣寫,(就影響自己的判斷,)比起政府,每個普通人怎麼考慮才是最重要的,我一直這樣認為。”

專注於音樂,獨立於政治,遵從於內心,這就是真實的小澤征爾。

2005年維也納音樂會上,他出人意料地用了一句中文“新年好”向全世界問候,曾引起日本右翼的攻擊,但即令受到威脅,也不搖擺妥協,這就是大師讓人尊敬的地方。

===================

文獻參考:

《朝日新聞》

《勤奮的小澤征爾》

《東方人的驕傲——小澤征爾》

《偽滿協和會日本官吏研究》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