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實嚴格來說小米跟傳統的互聯網公司谷歌、百度、網易、騰訊不同,它根本就不是一個互聯網公司。

"

其實嚴格來說小米跟傳統的互聯網公司谷歌、百度、網易、騰訊不同,它根本就不是一個互聯網公司。

小米是互聯網公司?拉低了手機價格?別扯了

但是雷軍一直宣稱小米是互聯網公司。雷軍此前多次強調,小米不只是一家智能手機廠商,也是一家互聯網公司。

WHY?

創業之初,雷軍就說過,“小米手機的盈利模式在於今後的軟件應用,而不是靠賣手機賺錢,所以小米手機都是按成本價出售。”

此外,小米在招股書中還對自己的智能硬件作出了這樣的解釋:“儘管硬件是我們的重要用戶入口,但我們並不期望它成為我們利潤的主要來源。”

上面這些真正的意思是:小米不靠手機賺錢,要靠服務賺錢。

"

其實嚴格來說小米跟傳統的互聯網公司谷歌、百度、網易、騰訊不同,它根本就不是一個互聯網公司。

小米是互聯網公司?拉低了手機價格?別扯了

但是雷軍一直宣稱小米是互聯網公司。雷軍此前多次強調,小米不只是一家智能手機廠商,也是一家互聯網公司。

WHY?

創業之初,雷軍就說過,“小米手機的盈利模式在於今後的軟件應用,而不是靠賣手機賺錢,所以小米手機都是按成本價出售。”

此外,小米在招股書中還對自己的智能硬件作出了這樣的解釋:“儘管硬件是我們的重要用戶入口,但我們並不期望它成為我們利潤的主要來源。”

上面這些真正的意思是:小米不靠手機賺錢,要靠服務賺錢。

小米是互聯網公司?拉低了手機價格?別扯了

小米過去三年從毛利率方面看,服務要遠高於硬件。近三年來,前者為64.2%、64.4%和60.2%,智能手機為0.3%、3.4%、8.8%,IoT和生活消費品為0.4%、8.2%、8.3%)。

事實真是如此嗎?

而實際情況就比較出乎雷軍的預料了從各業務毛利來看,過去三年,智能手機為小米帶來的毛利有了巨大的飛躍,過去三年分別為-1.71億元、16.82億元以及71.01億元,反而是互聯網服務部分的增長乏力。

據小米招股書顯示,在營業紀錄期,小米大部分收入來自智能手機銷售。其中,2015、2016、2017三年,小米智能手機為其總營收分別貢獻80.4%、71.3%以及70.3%。小米收入中至少七成收入是靠智能手機支撐的。

這說明,互聯網服務確實撐起了小米很大一塊的利潤,甚至是2015年和2016年最主要的利潤來源;但這一情形從2017年至今發生了變化,在毛利依然不高的情況下,智能手機部分的毛利有了爆發式的增長,以大約一半的比例,成為小米毛利最主要的來源。

但是悲催的是小米手機的平均售價依然沒能突破900元。

而小米用戶偏低端的代價則是很難產生高ARPU (ARPU-Average Revenue Per User,每用戶平均收入),再加上小米智能手機在過去一段時間的市場保有率從2016年10月的11.1%一路下滑至2019年3月的8.6%,落後於華為榮耀系列的11.4%。這就使小米靠低價傾銷智能手機賺互聯網服務費的願望大打了折扣。

"

其實嚴格來說小米跟傳統的互聯網公司谷歌、百度、網易、騰訊不同,它根本就不是一個互聯網公司。

小米是互聯網公司?拉低了手機價格?別扯了

但是雷軍一直宣稱小米是互聯網公司。雷軍此前多次強調,小米不只是一家智能手機廠商,也是一家互聯網公司。

WHY?

創業之初,雷軍就說過,“小米手機的盈利模式在於今後的軟件應用,而不是靠賣手機賺錢,所以小米手機都是按成本價出售。”

此外,小米在招股書中還對自己的智能硬件作出了這樣的解釋:“儘管硬件是我們的重要用戶入口,但我們並不期望它成為我們利潤的主要來源。”

上面這些真正的意思是:小米不靠手機賺錢,要靠服務賺錢。

小米是互聯網公司?拉低了手機價格?別扯了

小米過去三年從毛利率方面看,服務要遠高於硬件。近三年來,前者為64.2%、64.4%和60.2%,智能手機為0.3%、3.4%、8.8%,IoT和生活消費品為0.4%、8.2%、8.3%)。

事實真是如此嗎?

而實際情況就比較出乎雷軍的預料了從各業務毛利來看,過去三年,智能手機為小米帶來的毛利有了巨大的飛躍,過去三年分別為-1.71億元、16.82億元以及71.01億元,反而是互聯網服務部分的增長乏力。

據小米招股書顯示,在營業紀錄期,小米大部分收入來自智能手機銷售。其中,2015、2016、2017三年,小米智能手機為其總營收分別貢獻80.4%、71.3%以及70.3%。小米收入中至少七成收入是靠智能手機支撐的。

這說明,互聯網服務確實撐起了小米很大一塊的利潤,甚至是2015年和2016年最主要的利潤來源;但這一情形從2017年至今發生了變化,在毛利依然不高的情況下,智能手機部分的毛利有了爆發式的增長,以大約一半的比例,成為小米毛利最主要的來源。

但是悲催的是小米手機的平均售價依然沒能突破900元。

而小米用戶偏低端的代價則是很難產生高ARPU (ARPU-Average Revenue Per User,每用戶平均收入),再加上小米智能手機在過去一段時間的市場保有率從2016年10月的11.1%一路下滑至2019年3月的8.6%,落後於華為榮耀系列的11.4%。這就使小米靠低價傾銷智能手機賺互聯網服務費的願望大打了折扣。

小米是互聯網公司?拉低了手機價格?別扯了

小米剛剛上市股票就開始跌,市值瞬間蒸發,從上市一直跌到現在。這說明小米的問題投資者看得很清楚。今年初雷軍也是罕見的發出了“生死看淡,不服就幹”感嘆。

"

其實嚴格來說小米跟傳統的互聯網公司谷歌、百度、網易、騰訊不同,它根本就不是一個互聯網公司。

小米是互聯網公司?拉低了手機價格?別扯了

但是雷軍一直宣稱小米是互聯網公司。雷軍此前多次強調,小米不只是一家智能手機廠商,也是一家互聯網公司。

WHY?

創業之初,雷軍就說過,“小米手機的盈利模式在於今後的軟件應用,而不是靠賣手機賺錢,所以小米手機都是按成本價出售。”

此外,小米在招股書中還對自己的智能硬件作出了這樣的解釋:“儘管硬件是我們的重要用戶入口,但我們並不期望它成為我們利潤的主要來源。”

上面這些真正的意思是:小米不靠手機賺錢,要靠服務賺錢。

小米是互聯網公司?拉低了手機價格?別扯了

小米過去三年從毛利率方面看,服務要遠高於硬件。近三年來,前者為64.2%、64.4%和60.2%,智能手機為0.3%、3.4%、8.8%,IoT和生活消費品為0.4%、8.2%、8.3%)。

事實真是如此嗎?

而實際情況就比較出乎雷軍的預料了從各業務毛利來看,過去三年,智能手機為小米帶來的毛利有了巨大的飛躍,過去三年分別為-1.71億元、16.82億元以及71.01億元,反而是互聯網服務部分的增長乏力。

據小米招股書顯示,在營業紀錄期,小米大部分收入來自智能手機銷售。其中,2015、2016、2017三年,小米智能手機為其總營收分別貢獻80.4%、71.3%以及70.3%。小米收入中至少七成收入是靠智能手機支撐的。

這說明,互聯網服務確實撐起了小米很大一塊的利潤,甚至是2015年和2016年最主要的利潤來源;但這一情形從2017年至今發生了變化,在毛利依然不高的情況下,智能手機部分的毛利有了爆發式的增長,以大約一半的比例,成為小米毛利最主要的來源。

但是悲催的是小米手機的平均售價依然沒能突破900元。

而小米用戶偏低端的代價則是很難產生高ARPU (ARPU-Average Revenue Per User,每用戶平均收入),再加上小米智能手機在過去一段時間的市場保有率從2016年10月的11.1%一路下滑至2019年3月的8.6%,落後於華為榮耀系列的11.4%。這就使小米靠低價傾銷智能手機賺互聯網服務費的願望大打了折扣。

小米是互聯網公司?拉低了手機價格?別扯了

小米剛剛上市股票就開始跌,市值瞬間蒸發,從上市一直跌到現在。這說明小米的問題投資者看得很清楚。今年初雷軍也是罕見的發出了“生死看淡,不服就幹”感嘆。

小米是互聯網公司?拉低了手機價格?別扯了

小米股票發行價跌破將近50%

小米創立之初中國手機市場競爭激烈,高端市場被三星、蘋果所把持,中低端市場被華為、中興、聯想、酷派等幾大國內廠商所佔據。

作為後來者的小米,靠的其實就是用高端機的品質賣白菜價的價格戰。 這個策略,彩電企業用過,當年長虹、TCL就是靠價格戰戰勝了國外品牌;空調企業用過,當年的格力、海爾等就是靠“便宜”二字拿下了國內空調市場的半壁江山。 很多手機企業也用過價格戰,眾多國產手機用各種山寨機、千元機和諾基亞、三星血拼。即使沒有小米也會有其他的手機品牌出來打價格戰。

"

其實嚴格來說小米跟傳統的互聯網公司谷歌、百度、網易、騰訊不同,它根本就不是一個互聯網公司。

小米是互聯網公司?拉低了手機價格?別扯了

但是雷軍一直宣稱小米是互聯網公司。雷軍此前多次強調,小米不只是一家智能手機廠商,也是一家互聯網公司。

WHY?

創業之初,雷軍就說過,“小米手機的盈利模式在於今後的軟件應用,而不是靠賣手機賺錢,所以小米手機都是按成本價出售。”

此外,小米在招股書中還對自己的智能硬件作出了這樣的解釋:“儘管硬件是我們的重要用戶入口,但我們並不期望它成為我們利潤的主要來源。”

上面這些真正的意思是:小米不靠手機賺錢,要靠服務賺錢。

小米是互聯網公司?拉低了手機價格?別扯了

小米過去三年從毛利率方面看,服務要遠高於硬件。近三年來,前者為64.2%、64.4%和60.2%,智能手機為0.3%、3.4%、8.8%,IoT和生活消費品為0.4%、8.2%、8.3%)。

事實真是如此嗎?

而實際情況就比較出乎雷軍的預料了從各業務毛利來看,過去三年,智能手機為小米帶來的毛利有了巨大的飛躍,過去三年分別為-1.71億元、16.82億元以及71.01億元,反而是互聯網服務部分的增長乏力。

據小米招股書顯示,在營業紀錄期,小米大部分收入來自智能手機銷售。其中,2015、2016、2017三年,小米智能手機為其總營收分別貢獻80.4%、71.3%以及70.3%。小米收入中至少七成收入是靠智能手機支撐的。

這說明,互聯網服務確實撐起了小米很大一塊的利潤,甚至是2015年和2016年最主要的利潤來源;但這一情形從2017年至今發生了變化,在毛利依然不高的情況下,智能手機部分的毛利有了爆發式的增長,以大約一半的比例,成為小米毛利最主要的來源。

但是悲催的是小米手機的平均售價依然沒能突破900元。

而小米用戶偏低端的代價則是很難產生高ARPU (ARPU-Average Revenue Per User,每用戶平均收入),再加上小米智能手機在過去一段時間的市場保有率從2016年10月的11.1%一路下滑至2019年3月的8.6%,落後於華為榮耀系列的11.4%。這就使小米靠低價傾銷智能手機賺互聯網服務費的願望大打了折扣。

小米是互聯網公司?拉低了手機價格?別扯了

小米剛剛上市股票就開始跌,市值瞬間蒸發,從上市一直跌到現在。這說明小米的問題投資者看得很清楚。今年初雷軍也是罕見的發出了“生死看淡,不服就幹”感嘆。

小米是互聯網公司?拉低了手機價格?別扯了

小米股票發行價跌破將近50%

小米創立之初中國手機市場競爭激烈,高端市場被三星、蘋果所把持,中低端市場被華為、中興、聯想、酷派等幾大國內廠商所佔據。

作為後來者的小米,靠的其實就是用高端機的品質賣白菜價的價格戰。 這個策略,彩電企業用過,當年長虹、TCL就是靠價格戰戰勝了國外品牌;空調企業用過,當年的格力、海爾等就是靠“便宜”二字拿下了國內空調市場的半壁江山。 很多手機企業也用過價格戰,眾多國產手機用各種山寨機、千元機和諾基亞、三星血拼。即使沒有小米也會有其他的手機品牌出來打價格戰。

小米是互聯網公司?拉低了手機價格?別扯了

直到現在仍然還有很多“小米拉低了手機價格,沒有小米買不到便宜手機、其他友商越來越貴”這種無知的論調。

但很多人都忽略了結果,即在價格戰抵抗了外敵之後,立刻和自己人玩上了價格戰,表面上消費者收益良多,但實際上,沒有核心技術的國內廠商在價格戰中虛耗了實力,很快就在之後的顛覆式產品變革中敗下陣來。

綜上所述,雷軍其實是想靠自己在IT界利用互聯網的資源通過賣智能手機硬件做軟件生態把小米做成一個互聯網公司的,但是最後卻發現賣手機比做互聯網更賺錢而自己的手機卻又賣不出高價來,怎麼對得起投資者?沒回報誰跟你混。最後拆分個紅米走低端,小米準備走高端路線。

小米本來想穿著互聯網公司的外衣賺錢,卻無賴發現不穿更賺錢。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