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哮喘為何總控制不好?哪兩個檢查是確診和控制哮喘的重要手段

哮喘 高血壓 糖尿病 睡眠 看呼吸 2019-07-01
得了哮喘為何總控制不好?哪兩個檢查是確診和控制哮喘的重要手段

在中日友好醫院蘇楠醫生的門診上,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景:

一部分人因出現了憋氣、喘息就「被哮喘」,反覆激素治療未見效,開始情緒異常緊張,寢食難安;有一部分真哮喘患者,像對待感冒一樣對待哮喘,喘了就治,不喘不管,導致肺功能急劇惡化,最後只有正常人肺功能的30%-40%左右。

「哮喘是一種具有可變性的氣道疾病,確診和治療都需要2個重要的檢查手段。」

檢查手段——肺功能,是確診哮喘的必要證據與支持

20多歲的女教師,工作沒多久出現憋氣,尤其是活動後憋喘明顯,隨就診於當地醫院,被診斷為哮喘。激素用藥後症狀並未得到緩解,於是來到中日友好醫院蘇楠醫生門診就診,肺功能檢查不支持哮喘,進一步檢查發現這位女患者的憋喘是氣道上端狹窄導致的,並不是下氣道病變,介入治療後,憋喘症狀明顯改善。

蘇楠主任分享了最近發生在門診的這個病例,在日常工作中,蘇醫生經常會遇到類似的情景:有人被當地醫院確診為哮喘,激素用藥從1級逐漸增加,症狀也未見改善。患者不得已因哮喘控制不佳輾轉來北京求醫問診,結果肺功能檢查未發現哮喘指徵。所以,蘇楠醫生強調「患者出現憋喘一定要弄清楚是上氣道的憋還是下氣道的憋,這時候肺功能檢查是確診哮喘的必要證據與支持。

得了哮喘為何總控制不好?哪兩個檢查是確診和控制哮喘的重要手段

哮喘診斷方法

1、症狀:突發性喘息、氣促、胸悶、咳嗽,多在夜間或凌晨發生。

2、體徵:肺部有「哮鳴音」。

3、檢查:支氣管激發試驗、支氣管舒張試驗陽性。

監測手段——峰流速監測,是哮喘的早期警報器

在蘇醫生的門診上,還有這樣一部分患者,已經明確診斷為哮喘了,但是今天感覺喘了就用藥,明天感覺喘得不重了就自行停藥。蘇楠醫生解釋,「像治療感冒一樣,今天喘就治,明天喘就不治。這是非常錯誤的做法,哮喘是一種需要長期控制的慢性氣道炎症疾病,即使今天不喘了,氣道炎症依然存在,並長期存在。」


得了哮喘為何總控制不好?哪兩個檢查是確診和控制哮喘的重要手段


哮喘就像高血壓、糖尿病一樣,在急性發作控制後,要長期控制使其不發。如果一年內1-2次的急性加重,預示著今後哮喘急性發作和住院的風險增加,反覆急性發作而住院的患者死亡風險也增加。除了從症狀上判斷,疾病是否得到控制外,還需要有客觀指標來評價——峰流速值。

得了哮喘為何總控制不好?哪兩個檢查是確診和控制哮喘的重要手段

對於哮喘患者,每天在家可以自己做峰流速(PEFR)監測。即用力呼氣時的最快速率,可以用簡易的峰流速儀來測定,主要反映患者呼氣的受限制程度。蘇楠醫生介紹,「就像測體溫一樣,峰流速值一般是早上起床後及晚上睡覺前各一次,每次測定三遍記錄最佳值。」


峰流速值是肺功能監測項目之一,是用來評價哮喘是否控制的肺功能指標。因峰流速值的改變,早於症狀的發生,有預警哮喘急性發作的作用,及時增加相應治療,可以減少急性發作或減輕發作的嚴重程度。蘇楠醫生提醒哮喘患者,「要像高血壓患者每天監測血壓,像糖尿病患者每天監測血糖一樣每天監測自己的肺功能。」

專家簡介

得了哮喘為何總控制不好?哪兩個檢查是確診和控制哮喘的重要手段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