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過三年後,現在的“關中印象體驗地”袁家村活的還好嗎?"紅過三年後,現在的“關中印象體驗地”袁家村活的還好嗎?紅過三年後,現在的“關中印象體驗地”袁家村活的還好嗎?

溫馨提示:本文約4660字,燒腦時間16分鐘,筷玩思維記者周粥發於袁家村。

7月末,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公佈了第一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單,全國320個村莊上榜,陝西有11個村榜上有名,其中就有咸陽市禮泉縣煙霞鎮袁家村。

雖然這是國家公佈的第一批名單,但袁家村作為全國聞名的明星村莊已經有三四年了。

筷玩思維(www.kwthink.cn)先來帶大家簡單回顧一下。二十多年前,袁家村還是一個“東西一條街,南北兩排房”的破舊村落,2000年後開始以村為主體經營農家樂,2014年袁家村被評為中國十大最美鄉村,再之後成為了網紅關中美食小村,2016年成為4A級景區,併成為火爆一時的關中文化體驗地。

2017年袁家村接待遊客達500萬人次,可計算財政收入為3.8億元,村民人均純收入在10萬以上,吸納周邊3000人就業,帶動村周邊2到3萬人的收入增加,成為中國鄉村發展的一個奇蹟,也成為陝西甚至全國範圍鄉村振興學習、複製的對象模板。

在最火的時候,對袁家村的報道、模式分析、深度剖析連篇累牘,到現在,媒介的傳播已經不再如洪水一般。外界關注度已經下降,失去了持續曝光,袁家村的經營是否受到影響?民俗小村如今的生命力,是否因為時間的推移而逐漸萎靡?

這個問題,只需要再次走進袁家村,就可以明晰。

袁家村依然生機勃勃,遊客絡繹不絕,和不少斥巨資建設卻門可羅雀的鄉村旅遊目的地相比,顯得那麼獨特。

筷玩思維在研究理解了其模式機制後,再經過實地探訪袁家村,想要在這些基礎上找到一些新的認知,探尋出背後更多深層的動因和啟發。

"紅過三年後,現在的“關中印象體驗地”袁家村活的還好嗎?紅過三年後,現在的“關中印象體驗地”袁家村活的還好嗎?

溫馨提示:本文約4660字,燒腦時間16分鐘,筷玩思維記者周粥發於袁家村。

7月末,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公佈了第一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單,全國320個村莊上榜,陝西有11個村榜上有名,其中就有咸陽市禮泉縣煙霞鎮袁家村。

雖然這是國家公佈的第一批名單,但袁家村作為全國聞名的明星村莊已經有三四年了。

筷玩思維(www.kwthink.cn)先來帶大家簡單回顧一下。二十多年前,袁家村還是一個“東西一條街,南北兩排房”的破舊村落,2000年後開始以村為主體經營農家樂,2014年袁家村被評為中國十大最美鄉村,再之後成為了網紅關中美食小村,2016年成為4A級景區,併成為火爆一時的關中文化體驗地。

2017年袁家村接待遊客達500萬人次,可計算財政收入為3.8億元,村民人均純收入在10萬以上,吸納周邊3000人就業,帶動村周邊2到3萬人的收入增加,成為中國鄉村發展的一個奇蹟,也成為陝西甚至全國範圍鄉村振興學習、複製的對象模板。

在最火的時候,對袁家村的報道、模式分析、深度剖析連篇累牘,到現在,媒介的傳播已經不再如洪水一般。外界關注度已經下降,失去了持續曝光,袁家村的經營是否受到影響?民俗小村如今的生命力,是否因為時間的推移而逐漸萎靡?

這個問題,只需要再次走進袁家村,就可以明晰。

袁家村依然生機勃勃,遊客絡繹不絕,和不少斥巨資建設卻門可羅雀的鄉村旅遊目的地相比,顯得那麼獨特。

筷玩思維在研究理解了其模式機制後,再經過實地探訪袁家村,想要在這些基礎上找到一些新的認知,探尋出背後更多深層的動因和啟發。

紅過三年後,現在的“關中印象體驗地”袁家村活的還好嗎?

✔堅定地輻射周邊,兩個基本點:免費和地道

對於很多位於熱門旅遊城市的市民,市內、周邊的景點很多都是“外地人去”的地方。無論是吃飯、購物還是娛樂休閒,總有一個“本地人常去”、“外地人才去”的區分。

對於吃喝玩樂,外地遊客要的是名氣,市民要的是實惠。在西安,這點表現的非常明顯。太多的知名景點,西安本地人大多隻去兩次:一次是自己小時候,一次是自己孩子小時候。

但是,袁家村卻是可以一年去幾次、甚至每月去一次的地方。除了因為它是以“關中美食”來作為核心吸引關中人民之外,更關鍵的一點,它是免費的4A景區。

國內的優質景區大多按照幾A來劃分質量等級,一般來說,景區等級越高,門票收費越貴。古鎮古村能達到A級評價的,門票也是價格不菲。

據筷玩思維瞭解,在中國259個5A級旅遊景區中,有安徽西遞宏村、山西皇城相府、福建土樓、古徽州文化旅遊區等幾家依託傳統村落髮展起來的5A級景區,每家門票價格都在80到120元不等。知名的如周莊古鎮的門票要100元,“天下第一村”華西村進入核心區域也需要購買130元門票。

不僅如此,傳統景區大多都是封閉式的,早晨9點開放,晚上5點關門,這種“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耕時代景區”也使遊客的遊玩時間受到限制。

相比之下,袁家村不但免費,還全天開放,遊客可以一年四季隨時進出、自由停留。相比較市內景區動輒幾十元的票價,袁家村的免費極大地迎合了中國遊客“喜歡免費”的心理需求,特別是對於車程僅1小時又熱愛關中小吃的市內和周邊居民來說,吸引力滿滿,據統計袁家村平均每天吸引上萬名遊客自發前來。

"紅過三年後,現在的“關中印象體驗地”袁家村活的還好嗎?紅過三年後,現在的“關中印象體驗地”袁家村活的還好嗎?

溫馨提示:本文約4660字,燒腦時間16分鐘,筷玩思維記者周粥發於袁家村。

7月末,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公佈了第一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單,全國320個村莊上榜,陝西有11個村榜上有名,其中就有咸陽市禮泉縣煙霞鎮袁家村。

雖然這是國家公佈的第一批名單,但袁家村作為全國聞名的明星村莊已經有三四年了。

筷玩思維(www.kwthink.cn)先來帶大家簡單回顧一下。二十多年前,袁家村還是一個“東西一條街,南北兩排房”的破舊村落,2000年後開始以村為主體經營農家樂,2014年袁家村被評為中國十大最美鄉村,再之後成為了網紅關中美食小村,2016年成為4A級景區,併成為火爆一時的關中文化體驗地。

2017年袁家村接待遊客達500萬人次,可計算財政收入為3.8億元,村民人均純收入在10萬以上,吸納周邊3000人就業,帶動村周邊2到3萬人的收入增加,成為中國鄉村發展的一個奇蹟,也成為陝西甚至全國範圍鄉村振興學習、複製的對象模板。

在最火的時候,對袁家村的報道、模式分析、深度剖析連篇累牘,到現在,媒介的傳播已經不再如洪水一般。外界關注度已經下降,失去了持續曝光,袁家村的經營是否受到影響?民俗小村如今的生命力,是否因為時間的推移而逐漸萎靡?

這個問題,只需要再次走進袁家村,就可以明晰。

袁家村依然生機勃勃,遊客絡繹不絕,和不少斥巨資建設卻門可羅雀的鄉村旅遊目的地相比,顯得那麼獨特。

筷玩思維在研究理解了其模式機制後,再經過實地探訪袁家村,想要在這些基礎上找到一些新的認知,探尋出背後更多深層的動因和啟發。

紅過三年後,現在的“關中印象體驗地”袁家村活的還好嗎?

✔堅定地輻射周邊,兩個基本點:免費和地道

對於很多位於熱門旅遊城市的市民,市內、周邊的景點很多都是“外地人去”的地方。無論是吃飯、購物還是娛樂休閒,總有一個“本地人常去”、“外地人才去”的區分。

對於吃喝玩樂,外地遊客要的是名氣,市民要的是實惠。在西安,這點表現的非常明顯。太多的知名景點,西安本地人大多隻去兩次:一次是自己小時候,一次是自己孩子小時候。

但是,袁家村卻是可以一年去幾次、甚至每月去一次的地方。除了因為它是以“關中美食”來作為核心吸引關中人民之外,更關鍵的一點,它是免費的4A景區。

國內的優質景區大多按照幾A來劃分質量等級,一般來說,景區等級越高,門票收費越貴。古鎮古村能達到A級評價的,門票也是價格不菲。

據筷玩思維瞭解,在中國259個5A級旅遊景區中,有安徽西遞宏村、山西皇城相府、福建土樓、古徽州文化旅遊區等幾家依託傳統村落髮展起來的5A級景區,每家門票價格都在80到120元不等。知名的如周莊古鎮的門票要100元,“天下第一村”華西村進入核心區域也需要購買130元門票。

不僅如此,傳統景區大多都是封閉式的,早晨9點開放,晚上5點關門,這種“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耕時代景區”也使遊客的遊玩時間受到限制。

相比之下,袁家村不但免費,還全天開放,遊客可以一年四季隨時進出、自由停留。相比較市內景區動輒幾十元的票價,袁家村的免費極大地迎合了中國遊客“喜歡免費”的心理需求,特別是對於車程僅1小時又熱愛關中小吃的市內和周邊居民來說,吸引力滿滿,據統計袁家村平均每天吸引上萬名遊客自發前來。

紅過三年後,現在的“關中印象體驗地”袁家村活的還好嗎?

除了免費入村,小吃夠地道也是一個關鍵。袁家村雖然離昭陵只有10公里,但根本上來說和唐朝皇家並沒有什麼直接關聯,就是個北朝黃土面朝天、普普通通的小村莊。“勤勤懇懇種地、踏踏實實吃飯”是這個村莊祖祖輩輩的生活主題。所以,袁家村的第二代領路人、村委書記郭佔武就把開發方向放在了“吃”上。吃得地道才能吃得開心,開心滿意了才會想著再來。

另一方面,西安城的市民對小吃的要求很高,也有去鄉下吃農家樂的傳統消費習慣,如果不夠特色、不夠地道,是很難打出差異、持續性發展的。

所以可以看到,袁家村裡的小吃絕不單單是市內常見的涼皮、肉夾饃、泡饃、胡辣湯、臊子面,而是有著粉湯羊血、驢蹄子面、旗花面、剪刀面、搓搓、剺面、攪團、蘸水面、蕎麵餄餎、野菜煎餅、黃桂柿子餅、豆花泡饃、稃子、箸頭面、乾縣鍋盔……有些小吃對於本地人來說都是很久沒有吃過、在市區已經“失傳”的那種,而在袁家村卻可以吃到並且相當正宗。

"紅過三年後,現在的“關中印象體驗地”袁家村活的還好嗎?紅過三年後,現在的“關中印象體驗地”袁家村活的還好嗎?

溫馨提示:本文約4660字,燒腦時間16分鐘,筷玩思維記者周粥發於袁家村。

7月末,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公佈了第一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單,全國320個村莊上榜,陝西有11個村榜上有名,其中就有咸陽市禮泉縣煙霞鎮袁家村。

雖然這是國家公佈的第一批名單,但袁家村作為全國聞名的明星村莊已經有三四年了。

筷玩思維(www.kwthink.cn)先來帶大家簡單回顧一下。二十多年前,袁家村還是一個“東西一條街,南北兩排房”的破舊村落,2000年後開始以村為主體經營農家樂,2014年袁家村被評為中國十大最美鄉村,再之後成為了網紅關中美食小村,2016年成為4A級景區,併成為火爆一時的關中文化體驗地。

2017年袁家村接待遊客達500萬人次,可計算財政收入為3.8億元,村民人均純收入在10萬以上,吸納周邊3000人就業,帶動村周邊2到3萬人的收入增加,成為中國鄉村發展的一個奇蹟,也成為陝西甚至全國範圍鄉村振興學習、複製的對象模板。

在最火的時候,對袁家村的報道、模式分析、深度剖析連篇累牘,到現在,媒介的傳播已經不再如洪水一般。外界關注度已經下降,失去了持續曝光,袁家村的經營是否受到影響?民俗小村如今的生命力,是否因為時間的推移而逐漸萎靡?

這個問題,只需要再次走進袁家村,就可以明晰。

袁家村依然生機勃勃,遊客絡繹不絕,和不少斥巨資建設卻門可羅雀的鄉村旅遊目的地相比,顯得那麼獨特。

筷玩思維在研究理解了其模式機制後,再經過實地探訪袁家村,想要在這些基礎上找到一些新的認知,探尋出背後更多深層的動因和啟發。

紅過三年後,現在的“關中印象體驗地”袁家村活的還好嗎?

✔堅定地輻射周邊,兩個基本點:免費和地道

對於很多位於熱門旅遊城市的市民,市內、周邊的景點很多都是“外地人去”的地方。無論是吃飯、購物還是娛樂休閒,總有一個“本地人常去”、“外地人才去”的區分。

對於吃喝玩樂,外地遊客要的是名氣,市民要的是實惠。在西安,這點表現的非常明顯。太多的知名景點,西安本地人大多隻去兩次:一次是自己小時候,一次是自己孩子小時候。

但是,袁家村卻是可以一年去幾次、甚至每月去一次的地方。除了因為它是以“關中美食”來作為核心吸引關中人民之外,更關鍵的一點,它是免費的4A景區。

國內的優質景區大多按照幾A來劃分質量等級,一般來說,景區等級越高,門票收費越貴。古鎮古村能達到A級評價的,門票也是價格不菲。

據筷玩思維瞭解,在中國259個5A級旅遊景區中,有安徽西遞宏村、山西皇城相府、福建土樓、古徽州文化旅遊區等幾家依託傳統村落髮展起來的5A級景區,每家門票價格都在80到120元不等。知名的如周莊古鎮的門票要100元,“天下第一村”華西村進入核心區域也需要購買130元門票。

不僅如此,傳統景區大多都是封閉式的,早晨9點開放,晚上5點關門,這種“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耕時代景區”也使遊客的遊玩時間受到限制。

相比之下,袁家村不但免費,還全天開放,遊客可以一年四季隨時進出、自由停留。相比較市內景區動輒幾十元的票價,袁家村的免費極大地迎合了中國遊客“喜歡免費”的心理需求,特別是對於車程僅1小時又熱愛關中小吃的市內和周邊居民來說,吸引力滿滿,據統計袁家村平均每天吸引上萬名遊客自發前來。

紅過三年後,現在的“關中印象體驗地”袁家村活的還好嗎?

除了免費入村,小吃夠地道也是一個關鍵。袁家村雖然離昭陵只有10公里,但根本上來說和唐朝皇家並沒有什麼直接關聯,就是個北朝黃土面朝天、普普通通的小村莊。“勤勤懇懇種地、踏踏實實吃飯”是這個村莊祖祖輩輩的生活主題。所以,袁家村的第二代領路人、村委書記郭佔武就把開發方向放在了“吃”上。吃得地道才能吃得開心,開心滿意了才會想著再來。

另一方面,西安城的市民對小吃的要求很高,也有去鄉下吃農家樂的傳統消費習慣,如果不夠特色、不夠地道,是很難打出差異、持續性發展的。

所以可以看到,袁家村裡的小吃絕不單單是市內常見的涼皮、肉夾饃、泡饃、胡辣湯、臊子面,而是有著粉湯羊血、驢蹄子面、旗花面、剪刀面、搓搓、剺面、攪團、蘸水面、蕎麵餄餎、野菜煎餅、黃桂柿子餅、豆花泡饃、稃子、箸頭面、乾縣鍋盔……有些小吃對於本地人來說都是很久沒有吃過、在市區已經“失傳”的那種,而在袁家村卻可以吃到並且相當正宗。

紅過三年後,現在的“關中印象體驗地”袁家村活的還好嗎?

基於免費和地道,好客又專業的袁家村因為“開放”、“免費”快速吸引了大量的“用戶”(遊客和商家),並迅速產生了巨大的“流量”(客流量和交易量),且遊客結構以西安市民、咸陽市民和關中地區居民為主,穩定性高、重遊率高。一到節假日,西安城、陝西各地市的遊客也蜂擁而至,每天接待的遊客達到數萬人,最多一天超過20萬人,甚至超過了大雁塔、兵馬俑等知名景區的接待量。

✔袁家村不是一天建成的:持續完善後逐漸生長為一個有機體

袁家村紅火之後,陝西先後冒出了70多個以小吃民俗為主題的旅遊村莊。

其中,同樣位於陝西咸陽禮泉,離袁家村僅有1裡距離的官廳村拉來3.5個億的投資,在唐文化遺址基礎上再現明清村落的建築格局並由此打造了一個官廳古村。2016年5月官廳民俗村建成正式營業,但僅僅幾個月的時間,遊客大幅減少,大部分商戶關門大吉,整個古鎮空無一人。

和袁家村臨近唐昭陵相似,乾縣縣城北部6公里的地方是唐高宗武則天合葬的乾陵,乾陵腳下開發了一個以唐詩為主題的“大唐小鎮”,佔地840畝,靜態投資12.5億元,2018年五一開園時成了網紅打卡地,遊客爆滿。而如今的大唐小鎮門庭冷落車馬稀,遊客已經越來越少。

這些突然拔地而起的古村、小鎮,很多都免不了日漸冷淡的命運,而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直被模仿、被複制的袁家村,卻日益堅挺。

"紅過三年後,現在的“關中印象體驗地”袁家村活的還好嗎?紅過三年後,現在的“關中印象體驗地”袁家村活的還好嗎?

溫馨提示:本文約4660字,燒腦時間16分鐘,筷玩思維記者周粥發於袁家村。

7月末,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公佈了第一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單,全國320個村莊上榜,陝西有11個村榜上有名,其中就有咸陽市禮泉縣煙霞鎮袁家村。

雖然這是國家公佈的第一批名單,但袁家村作為全國聞名的明星村莊已經有三四年了。

筷玩思維(www.kwthink.cn)先來帶大家簡單回顧一下。二十多年前,袁家村還是一個“東西一條街,南北兩排房”的破舊村落,2000年後開始以村為主體經營農家樂,2014年袁家村被評為中國十大最美鄉村,再之後成為了網紅關中美食小村,2016年成為4A級景區,併成為火爆一時的關中文化體驗地。

2017年袁家村接待遊客達500萬人次,可計算財政收入為3.8億元,村民人均純收入在10萬以上,吸納周邊3000人就業,帶動村周邊2到3萬人的收入增加,成為中國鄉村發展的一個奇蹟,也成為陝西甚至全國範圍鄉村振興學習、複製的對象模板。

在最火的時候,對袁家村的報道、模式分析、深度剖析連篇累牘,到現在,媒介的傳播已經不再如洪水一般。外界關注度已經下降,失去了持續曝光,袁家村的經營是否受到影響?民俗小村如今的生命力,是否因為時間的推移而逐漸萎靡?

這個問題,只需要再次走進袁家村,就可以明晰。

袁家村依然生機勃勃,遊客絡繹不絕,和不少斥巨資建設卻門可羅雀的鄉村旅遊目的地相比,顯得那麼獨特。

筷玩思維在研究理解了其模式機制後,再經過實地探訪袁家村,想要在這些基礎上找到一些新的認知,探尋出背後更多深層的動因和啟發。

紅過三年後,現在的“關中印象體驗地”袁家村活的還好嗎?

✔堅定地輻射周邊,兩個基本點:免費和地道

對於很多位於熱門旅遊城市的市民,市內、周邊的景點很多都是“外地人去”的地方。無論是吃飯、購物還是娛樂休閒,總有一個“本地人常去”、“外地人才去”的區分。

對於吃喝玩樂,外地遊客要的是名氣,市民要的是實惠。在西安,這點表現的非常明顯。太多的知名景點,西安本地人大多隻去兩次:一次是自己小時候,一次是自己孩子小時候。

但是,袁家村卻是可以一年去幾次、甚至每月去一次的地方。除了因為它是以“關中美食”來作為核心吸引關中人民之外,更關鍵的一點,它是免費的4A景區。

國內的優質景區大多按照幾A來劃分質量等級,一般來說,景區等級越高,門票收費越貴。古鎮古村能達到A級評價的,門票也是價格不菲。

據筷玩思維瞭解,在中國259個5A級旅遊景區中,有安徽西遞宏村、山西皇城相府、福建土樓、古徽州文化旅遊區等幾家依託傳統村落髮展起來的5A級景區,每家門票價格都在80到120元不等。知名的如周莊古鎮的門票要100元,“天下第一村”華西村進入核心區域也需要購買130元門票。

不僅如此,傳統景區大多都是封閉式的,早晨9點開放,晚上5點關門,這種“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耕時代景區”也使遊客的遊玩時間受到限制。

相比之下,袁家村不但免費,還全天開放,遊客可以一年四季隨時進出、自由停留。相比較市內景區動輒幾十元的票價,袁家村的免費極大地迎合了中國遊客“喜歡免費”的心理需求,特別是對於車程僅1小時又熱愛關中小吃的市內和周邊居民來說,吸引力滿滿,據統計袁家村平均每天吸引上萬名遊客自發前來。

紅過三年後,現在的“關中印象體驗地”袁家村活的還好嗎?

除了免費入村,小吃夠地道也是一個關鍵。袁家村雖然離昭陵只有10公里,但根本上來說和唐朝皇家並沒有什麼直接關聯,就是個北朝黃土面朝天、普普通通的小村莊。“勤勤懇懇種地、踏踏實實吃飯”是這個村莊祖祖輩輩的生活主題。所以,袁家村的第二代領路人、村委書記郭佔武就把開發方向放在了“吃”上。吃得地道才能吃得開心,開心滿意了才會想著再來。

另一方面,西安城的市民對小吃的要求很高,也有去鄉下吃農家樂的傳統消費習慣,如果不夠特色、不夠地道,是很難打出差異、持續性發展的。

所以可以看到,袁家村裡的小吃絕不單單是市內常見的涼皮、肉夾饃、泡饃、胡辣湯、臊子面,而是有著粉湯羊血、驢蹄子面、旗花面、剪刀面、搓搓、剺面、攪團、蘸水面、蕎麵餄餎、野菜煎餅、黃桂柿子餅、豆花泡饃、稃子、箸頭面、乾縣鍋盔……有些小吃對於本地人來說都是很久沒有吃過、在市區已經“失傳”的那種,而在袁家村卻可以吃到並且相當正宗。

紅過三年後,現在的“關中印象體驗地”袁家村活的還好嗎?

基於免費和地道,好客又專業的袁家村因為“開放”、“免費”快速吸引了大量的“用戶”(遊客和商家),並迅速產生了巨大的“流量”(客流量和交易量),且遊客結構以西安市民、咸陽市民和關中地區居民為主,穩定性高、重遊率高。一到節假日,西安城、陝西各地市的遊客也蜂擁而至,每天接待的遊客達到數萬人,最多一天超過20萬人,甚至超過了大雁塔、兵馬俑等知名景區的接待量。

✔袁家村不是一天建成的:持續完善後逐漸生長為一個有機體

袁家村紅火之後,陝西先後冒出了70多個以小吃民俗為主題的旅遊村莊。

其中,同樣位於陝西咸陽禮泉,離袁家村僅有1裡距離的官廳村拉來3.5個億的投資,在唐文化遺址基礎上再現明清村落的建築格局並由此打造了一個官廳古村。2016年5月官廳民俗村建成正式營業,但僅僅幾個月的時間,遊客大幅減少,大部分商戶關門大吉,整個古鎮空無一人。

和袁家村臨近唐昭陵相似,乾縣縣城北部6公里的地方是唐高宗武則天合葬的乾陵,乾陵腳下開發了一個以唐詩為主題的“大唐小鎮”,佔地840畝,靜態投資12.5億元,2018年五一開園時成了網紅打卡地,遊客爆滿。而如今的大唐小鎮門庭冷落車馬稀,遊客已經越來越少。

這些突然拔地而起的古村、小鎮,很多都免不了日漸冷淡的命運,而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直被模仿、被複制的袁家村,卻日益堅挺。

紅過三年後,現在的“關中印象體驗地”袁家村活的還好嗎?

同樣是販賣特色小吃、鄉村文化、歷史文化,為什麼袁家村可以好好活著而其它地方不行?對此已經有很多相關的分析,比如袁家村村委會和旅遊總公司的“平臺思維”和“共享經濟”模式、濟困鄰里的普世價值和對應的股權結構、分紅機制……

在筷玩思維看來,從時間的縱向線條上看,“有機生長”可能是其中非常關鍵的一條。

袁家村一直就在那裡,沒有一下子就投入大筆資金,沒有突然就拔地而起的新建築,而是一點一點在“生長”。從農家樂到關中印象體驗地,袁家村一直有著統一的管理,但卻並沒有違背村莊本來面貌和生長方式。

或者說,其它拔地而起的古村小鎮,是先確定了樣貌後按照設計圖紙建成的,袁家村則是一次次嘗試、一步步探索而成的。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市場需求不是憑想象就能出來的,設計者事先規劃好的並不一定是市場、社會環境接受的,而由村領導、村民這些最瞭解農村的人為主導摸索著建成的,小投資、穩推進,每一步都是因地制宜,慢下來才能發現問題進而解決問題,對市場積極反應,自然也就更具有生命力。

最早袁家村只有小吃街,後來有了農家樂、剪紙館、鐵匠鋪、茶藝館和染坊、醋坊、油坊,之後又引進特色民宿、酒吧街、藝術街、回民街、祠堂街,再後來又加入了精品酒店、咖啡館、手繪館、關中大觀園、旅者之家……

二十年後,逐漸生長的袁家村面貌越來越精緻、形式越來越豐富,沉澱出了更加有血有肉的關中風情,發展至今已經成為了基礎設施完備、服務功能齊全且既有田園風光又有時尚生活、既有鄉愁民俗又有現代氣息、宜業宜居的開放多元的特色小鎮。

"紅過三年後,現在的“關中印象體驗地”袁家村活的還好嗎?紅過三年後,現在的“關中印象體驗地”袁家村活的還好嗎?

溫馨提示:本文約4660字,燒腦時間16分鐘,筷玩思維記者周粥發於袁家村。

7月末,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公佈了第一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單,全國320個村莊上榜,陝西有11個村榜上有名,其中就有咸陽市禮泉縣煙霞鎮袁家村。

雖然這是國家公佈的第一批名單,但袁家村作為全國聞名的明星村莊已經有三四年了。

筷玩思維(www.kwthink.cn)先來帶大家簡單回顧一下。二十多年前,袁家村還是一個“東西一條街,南北兩排房”的破舊村落,2000年後開始以村為主體經營農家樂,2014年袁家村被評為中國十大最美鄉村,再之後成為了網紅關中美食小村,2016年成為4A級景區,併成為火爆一時的關中文化體驗地。

2017年袁家村接待遊客達500萬人次,可計算財政收入為3.8億元,村民人均純收入在10萬以上,吸納周邊3000人就業,帶動村周邊2到3萬人的收入增加,成為中國鄉村發展的一個奇蹟,也成為陝西甚至全國範圍鄉村振興學習、複製的對象模板。

在最火的時候,對袁家村的報道、模式分析、深度剖析連篇累牘,到現在,媒介的傳播已經不再如洪水一般。外界關注度已經下降,失去了持續曝光,袁家村的經營是否受到影響?民俗小村如今的生命力,是否因為時間的推移而逐漸萎靡?

這個問題,只需要再次走進袁家村,就可以明晰。

袁家村依然生機勃勃,遊客絡繹不絕,和不少斥巨資建設卻門可羅雀的鄉村旅遊目的地相比,顯得那麼獨特。

筷玩思維在研究理解了其模式機制後,再經過實地探訪袁家村,想要在這些基礎上找到一些新的認知,探尋出背後更多深層的動因和啟發。

紅過三年後,現在的“關中印象體驗地”袁家村活的還好嗎?

✔堅定地輻射周邊,兩個基本點:免費和地道

對於很多位於熱門旅遊城市的市民,市內、周邊的景點很多都是“外地人去”的地方。無論是吃飯、購物還是娛樂休閒,總有一個“本地人常去”、“外地人才去”的區分。

對於吃喝玩樂,外地遊客要的是名氣,市民要的是實惠。在西安,這點表現的非常明顯。太多的知名景點,西安本地人大多隻去兩次:一次是自己小時候,一次是自己孩子小時候。

但是,袁家村卻是可以一年去幾次、甚至每月去一次的地方。除了因為它是以“關中美食”來作為核心吸引關中人民之外,更關鍵的一點,它是免費的4A景區。

國內的優質景區大多按照幾A來劃分質量等級,一般來說,景區等級越高,門票收費越貴。古鎮古村能達到A級評價的,門票也是價格不菲。

據筷玩思維瞭解,在中國259個5A級旅遊景區中,有安徽西遞宏村、山西皇城相府、福建土樓、古徽州文化旅遊區等幾家依託傳統村落髮展起來的5A級景區,每家門票價格都在80到120元不等。知名的如周莊古鎮的門票要100元,“天下第一村”華西村進入核心區域也需要購買130元門票。

不僅如此,傳統景區大多都是封閉式的,早晨9點開放,晚上5點關門,這種“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耕時代景區”也使遊客的遊玩時間受到限制。

相比之下,袁家村不但免費,還全天開放,遊客可以一年四季隨時進出、自由停留。相比較市內景區動輒幾十元的票價,袁家村的免費極大地迎合了中國遊客“喜歡免費”的心理需求,特別是對於車程僅1小時又熱愛關中小吃的市內和周邊居民來說,吸引力滿滿,據統計袁家村平均每天吸引上萬名遊客自發前來。

紅過三年後,現在的“關中印象體驗地”袁家村活的還好嗎?

除了免費入村,小吃夠地道也是一個關鍵。袁家村雖然離昭陵只有10公里,但根本上來說和唐朝皇家並沒有什麼直接關聯,就是個北朝黃土面朝天、普普通通的小村莊。“勤勤懇懇種地、踏踏實實吃飯”是這個村莊祖祖輩輩的生活主題。所以,袁家村的第二代領路人、村委書記郭佔武就把開發方向放在了“吃”上。吃得地道才能吃得開心,開心滿意了才會想著再來。

另一方面,西安城的市民對小吃的要求很高,也有去鄉下吃農家樂的傳統消費習慣,如果不夠特色、不夠地道,是很難打出差異、持續性發展的。

所以可以看到,袁家村裡的小吃絕不單單是市內常見的涼皮、肉夾饃、泡饃、胡辣湯、臊子面,而是有著粉湯羊血、驢蹄子面、旗花面、剪刀面、搓搓、剺面、攪團、蘸水面、蕎麵餄餎、野菜煎餅、黃桂柿子餅、豆花泡饃、稃子、箸頭面、乾縣鍋盔……有些小吃對於本地人來說都是很久沒有吃過、在市區已經“失傳”的那種,而在袁家村卻可以吃到並且相當正宗。

紅過三年後,現在的“關中印象體驗地”袁家村活的還好嗎?

基於免費和地道,好客又專業的袁家村因為“開放”、“免費”快速吸引了大量的“用戶”(遊客和商家),並迅速產生了巨大的“流量”(客流量和交易量),且遊客結構以西安市民、咸陽市民和關中地區居民為主,穩定性高、重遊率高。一到節假日,西安城、陝西各地市的遊客也蜂擁而至,每天接待的遊客達到數萬人,最多一天超過20萬人,甚至超過了大雁塔、兵馬俑等知名景區的接待量。

✔袁家村不是一天建成的:持續完善後逐漸生長為一個有機體

袁家村紅火之後,陝西先後冒出了70多個以小吃民俗為主題的旅遊村莊。

其中,同樣位於陝西咸陽禮泉,離袁家村僅有1裡距離的官廳村拉來3.5個億的投資,在唐文化遺址基礎上再現明清村落的建築格局並由此打造了一個官廳古村。2016年5月官廳民俗村建成正式營業,但僅僅幾個月的時間,遊客大幅減少,大部分商戶關門大吉,整個古鎮空無一人。

和袁家村臨近唐昭陵相似,乾縣縣城北部6公里的地方是唐高宗武則天合葬的乾陵,乾陵腳下開發了一個以唐詩為主題的“大唐小鎮”,佔地840畝,靜態投資12.5億元,2018年五一開園時成了網紅打卡地,遊客爆滿。而如今的大唐小鎮門庭冷落車馬稀,遊客已經越來越少。

這些突然拔地而起的古村、小鎮,很多都免不了日漸冷淡的命運,而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直被模仿、被複制的袁家村,卻日益堅挺。

紅過三年後,現在的“關中印象體驗地”袁家村活的還好嗎?

同樣是販賣特色小吃、鄉村文化、歷史文化,為什麼袁家村可以好好活著而其它地方不行?對此已經有很多相關的分析,比如袁家村村委會和旅遊總公司的“平臺思維”和“共享經濟”模式、濟困鄰里的普世價值和對應的股權結構、分紅機制……

在筷玩思維看來,從時間的縱向線條上看,“有機生長”可能是其中非常關鍵的一條。

袁家村一直就在那裡,沒有一下子就投入大筆資金,沒有突然就拔地而起的新建築,而是一點一點在“生長”。從農家樂到關中印象體驗地,袁家村一直有著統一的管理,但卻並沒有違背村莊本來面貌和生長方式。

或者說,其它拔地而起的古村小鎮,是先確定了樣貌後按照設計圖紙建成的,袁家村則是一次次嘗試、一步步探索而成的。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市場需求不是憑想象就能出來的,設計者事先規劃好的並不一定是市場、社會環境接受的,而由村領導、村民這些最瞭解農村的人為主導摸索著建成的,小投資、穩推進,每一步都是因地制宜,慢下來才能發現問題進而解決問題,對市場積極反應,自然也就更具有生命力。

最早袁家村只有小吃街,後來有了農家樂、剪紙館、鐵匠鋪、茶藝館和染坊、醋坊、油坊,之後又引進特色民宿、酒吧街、藝術街、回民街、祠堂街,再後來又加入了精品酒店、咖啡館、手繪館、關中大觀園、旅者之家……

二十年後,逐漸生長的袁家村面貌越來越精緻、形式越來越豐富,沉澱出了更加有血有肉的關中風情,發展至今已經成為了基礎設施完備、服務功能齊全且既有田園風光又有時尚生活、既有鄉愁民俗又有現代氣息、宜業宜居的開放多元的特色小鎮。

紅過三年後,現在的“關中印象體驗地”袁家村活的還好嗎?

袁家村的生長過程,除了圍繞“讓村民共同致富”外,還圍繞了“品牌化持續致富”的核心。袁家村在選擇“旅遊+”的產業時,都傾向於高品質、系列化、高端化、個性化產品,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袁家村的品質,甚至培養一些小品牌,來跟著“袁家村”的大品牌走,形成了一個有機的品牌整體。

至於已經“進城出省”、擴展到城市商業綜合體裡的“袁家村關中印象體驗店”、農副產品產業鏈,更是具有生命力的有機組成部分。

✔領頭人文化:艱苦創業建設新農村的精神效應

作為一個關中民俗美食文化旅遊的標杆,袁家村最有符號意義的就是關中田園農村文化了。

但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文化在悄悄生根,並更深刻、更內在地影響著袁家村村民和外來者。和延續了幾千年的關中田園農耕文化相比,村民近二十年跟著老支書和新書記轉變思路、艱苦創業的過程形成的“領頭人文化”,給袁家村帶來變化才是可以直觀感知的、天翻地覆的。

在袁家村的正門入口,首先能看到的是一間“村長接待室”。不同於一般村莊的村長接待室,袁家村的接待室是一個綠樹掩映的開放合院,可以供遊客自由參觀。走進後,又可以繼續進入袁家村的村史館,裡面以圖文形式詳盡介紹了袁家村從“耕地無牛、點燈無油、幹活選不出頭”的“爛杆村”變成如今的“標杆村”的劇變過程。

而這種劇變,給袁家村每一戶、每個村民的身心影響都是巨大的,首先一點,就是對新老書記、新老支部這些領頭人的絕對信任和支持。

在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時期,郭裕祿書記就帶領支部班子給袁家村想辦法脫貧,當時建立了磚瓦廠、水泥廠等企業,而後水泥廠成為了這一時期村裡的支柱產業。後來又成立了硅鐵廠、印刷廠、海綿廠,組織了汽車運輸隊和建築隊,袁家村實現了從農業穩村到工業富村的轉型。

到了2000年後,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國家關閉了村裡的小水泥廠,加之其它經營的業態也效益下滑,新任領頭人郭佔武書記開始另尋出路,最終走上了“旅遊興村”的道路,帶領全村實現了共同富裕。

"紅過三年後,現在的“關中印象體驗地”袁家村活的還好嗎?紅過三年後,現在的“關中印象體驗地”袁家村活的還好嗎?

溫馨提示:本文約4660字,燒腦時間16分鐘,筷玩思維記者周粥發於袁家村。

7月末,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公佈了第一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單,全國320個村莊上榜,陝西有11個村榜上有名,其中就有咸陽市禮泉縣煙霞鎮袁家村。

雖然這是國家公佈的第一批名單,但袁家村作為全國聞名的明星村莊已經有三四年了。

筷玩思維(www.kwthink.cn)先來帶大家簡單回顧一下。二十多年前,袁家村還是一個“東西一條街,南北兩排房”的破舊村落,2000年後開始以村為主體經營農家樂,2014年袁家村被評為中國十大最美鄉村,再之後成為了網紅關中美食小村,2016年成為4A級景區,併成為火爆一時的關中文化體驗地。

2017年袁家村接待遊客達500萬人次,可計算財政收入為3.8億元,村民人均純收入在10萬以上,吸納周邊3000人就業,帶動村周邊2到3萬人的收入增加,成為中國鄉村發展的一個奇蹟,也成為陝西甚至全國範圍鄉村振興學習、複製的對象模板。

在最火的時候,對袁家村的報道、模式分析、深度剖析連篇累牘,到現在,媒介的傳播已經不再如洪水一般。外界關注度已經下降,失去了持續曝光,袁家村的經營是否受到影響?民俗小村如今的生命力,是否因為時間的推移而逐漸萎靡?

這個問題,只需要再次走進袁家村,就可以明晰。

袁家村依然生機勃勃,遊客絡繹不絕,和不少斥巨資建設卻門可羅雀的鄉村旅遊目的地相比,顯得那麼獨特。

筷玩思維在研究理解了其模式機制後,再經過實地探訪袁家村,想要在這些基礎上找到一些新的認知,探尋出背後更多深層的動因和啟發。

紅過三年後,現在的“關中印象體驗地”袁家村活的還好嗎?

✔堅定地輻射周邊,兩個基本點:免費和地道

對於很多位於熱門旅遊城市的市民,市內、周邊的景點很多都是“外地人去”的地方。無論是吃飯、購物還是娛樂休閒,總有一個“本地人常去”、“外地人才去”的區分。

對於吃喝玩樂,外地遊客要的是名氣,市民要的是實惠。在西安,這點表現的非常明顯。太多的知名景點,西安本地人大多隻去兩次:一次是自己小時候,一次是自己孩子小時候。

但是,袁家村卻是可以一年去幾次、甚至每月去一次的地方。除了因為它是以“關中美食”來作為核心吸引關中人民之外,更關鍵的一點,它是免費的4A景區。

國內的優質景區大多按照幾A來劃分質量等級,一般來說,景區等級越高,門票收費越貴。古鎮古村能達到A級評價的,門票也是價格不菲。

據筷玩思維瞭解,在中國259個5A級旅遊景區中,有安徽西遞宏村、山西皇城相府、福建土樓、古徽州文化旅遊區等幾家依託傳統村落髮展起來的5A級景區,每家門票價格都在80到120元不等。知名的如周莊古鎮的門票要100元,“天下第一村”華西村進入核心區域也需要購買130元門票。

不僅如此,傳統景區大多都是封閉式的,早晨9點開放,晚上5點關門,這種“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耕時代景區”也使遊客的遊玩時間受到限制。

相比之下,袁家村不但免費,還全天開放,遊客可以一年四季隨時進出、自由停留。相比較市內景區動輒幾十元的票價,袁家村的免費極大地迎合了中國遊客“喜歡免費”的心理需求,特別是對於車程僅1小時又熱愛關中小吃的市內和周邊居民來說,吸引力滿滿,據統計袁家村平均每天吸引上萬名遊客自發前來。

紅過三年後,現在的“關中印象體驗地”袁家村活的還好嗎?

除了免費入村,小吃夠地道也是一個關鍵。袁家村雖然離昭陵只有10公里,但根本上來說和唐朝皇家並沒有什麼直接關聯,就是個北朝黃土面朝天、普普通通的小村莊。“勤勤懇懇種地、踏踏實實吃飯”是這個村莊祖祖輩輩的生活主題。所以,袁家村的第二代領路人、村委書記郭佔武就把開發方向放在了“吃”上。吃得地道才能吃得開心,開心滿意了才會想著再來。

另一方面,西安城的市民對小吃的要求很高,也有去鄉下吃農家樂的傳統消費習慣,如果不夠特色、不夠地道,是很難打出差異、持續性發展的。

所以可以看到,袁家村裡的小吃絕不單單是市內常見的涼皮、肉夾饃、泡饃、胡辣湯、臊子面,而是有著粉湯羊血、驢蹄子面、旗花面、剪刀面、搓搓、剺面、攪團、蘸水面、蕎麵餄餎、野菜煎餅、黃桂柿子餅、豆花泡饃、稃子、箸頭面、乾縣鍋盔……有些小吃對於本地人來說都是很久沒有吃過、在市區已經“失傳”的那種,而在袁家村卻可以吃到並且相當正宗。

紅過三年後,現在的“關中印象體驗地”袁家村活的還好嗎?

基於免費和地道,好客又專業的袁家村因為“開放”、“免費”快速吸引了大量的“用戶”(遊客和商家),並迅速產生了巨大的“流量”(客流量和交易量),且遊客結構以西安市民、咸陽市民和關中地區居民為主,穩定性高、重遊率高。一到節假日,西安城、陝西各地市的遊客也蜂擁而至,每天接待的遊客達到數萬人,最多一天超過20萬人,甚至超過了大雁塔、兵馬俑等知名景區的接待量。

✔袁家村不是一天建成的:持續完善後逐漸生長為一個有機體

袁家村紅火之後,陝西先後冒出了70多個以小吃民俗為主題的旅遊村莊。

其中,同樣位於陝西咸陽禮泉,離袁家村僅有1裡距離的官廳村拉來3.5個億的投資,在唐文化遺址基礎上再現明清村落的建築格局並由此打造了一個官廳古村。2016年5月官廳民俗村建成正式營業,但僅僅幾個月的時間,遊客大幅減少,大部分商戶關門大吉,整個古鎮空無一人。

和袁家村臨近唐昭陵相似,乾縣縣城北部6公里的地方是唐高宗武則天合葬的乾陵,乾陵腳下開發了一個以唐詩為主題的“大唐小鎮”,佔地840畝,靜態投資12.5億元,2018年五一開園時成了網紅打卡地,遊客爆滿。而如今的大唐小鎮門庭冷落車馬稀,遊客已經越來越少。

這些突然拔地而起的古村、小鎮,很多都免不了日漸冷淡的命運,而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直被模仿、被複制的袁家村,卻日益堅挺。

紅過三年後,現在的“關中印象體驗地”袁家村活的還好嗎?

同樣是販賣特色小吃、鄉村文化、歷史文化,為什麼袁家村可以好好活著而其它地方不行?對此已經有很多相關的分析,比如袁家村村委會和旅遊總公司的“平臺思維”和“共享經濟”模式、濟困鄰里的普世價值和對應的股權結構、分紅機制……

在筷玩思維看來,從時間的縱向線條上看,“有機生長”可能是其中非常關鍵的一條。

袁家村一直就在那裡,沒有一下子就投入大筆資金,沒有突然就拔地而起的新建築,而是一點一點在“生長”。從農家樂到關中印象體驗地,袁家村一直有著統一的管理,但卻並沒有違背村莊本來面貌和生長方式。

或者說,其它拔地而起的古村小鎮,是先確定了樣貌後按照設計圖紙建成的,袁家村則是一次次嘗試、一步步探索而成的。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市場需求不是憑想象就能出來的,設計者事先規劃好的並不一定是市場、社會環境接受的,而由村領導、村民這些最瞭解農村的人為主導摸索著建成的,小投資、穩推進,每一步都是因地制宜,慢下來才能發現問題進而解決問題,對市場積極反應,自然也就更具有生命力。

最早袁家村只有小吃街,後來有了農家樂、剪紙館、鐵匠鋪、茶藝館和染坊、醋坊、油坊,之後又引進特色民宿、酒吧街、藝術街、回民街、祠堂街,再後來又加入了精品酒店、咖啡館、手繪館、關中大觀園、旅者之家……

二十年後,逐漸生長的袁家村面貌越來越精緻、形式越來越豐富,沉澱出了更加有血有肉的關中風情,發展至今已經成為了基礎設施完備、服務功能齊全且既有田園風光又有時尚生活、既有鄉愁民俗又有現代氣息、宜業宜居的開放多元的特色小鎮。

紅過三年後,現在的“關中印象體驗地”袁家村活的還好嗎?

袁家村的生長過程,除了圍繞“讓村民共同致富”外,還圍繞了“品牌化持續致富”的核心。袁家村在選擇“旅遊+”的產業時,都傾向於高品質、系列化、高端化、個性化產品,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袁家村的品質,甚至培養一些小品牌,來跟著“袁家村”的大品牌走,形成了一個有機的品牌整體。

至於已經“進城出省”、擴展到城市商業綜合體裡的“袁家村關中印象體驗店”、農副產品產業鏈,更是具有生命力的有機組成部分。

✔領頭人文化:艱苦創業建設新農村的精神效應

作為一個關中民俗美食文化旅遊的標杆,袁家村最有符號意義的就是關中田園農村文化了。

但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文化在悄悄生根,並更深刻、更內在地影響著袁家村村民和外來者。和延續了幾千年的關中田園農耕文化相比,村民近二十年跟著老支書和新書記轉變思路、艱苦創業的過程形成的“領頭人文化”,給袁家村帶來變化才是可以直觀感知的、天翻地覆的。

在袁家村的正門入口,首先能看到的是一間“村長接待室”。不同於一般村莊的村長接待室,袁家村的接待室是一個綠樹掩映的開放合院,可以供遊客自由參觀。走進後,又可以繼續進入袁家村的村史館,裡面以圖文形式詳盡介紹了袁家村從“耕地無牛、點燈無油、幹活選不出頭”的“爛杆村”變成如今的“標杆村”的劇變過程。

而這種劇變,給袁家村每一戶、每個村民的身心影響都是巨大的,首先一點,就是對新老書記、新老支部這些領頭人的絕對信任和支持。

在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時期,郭裕祿書記就帶領支部班子給袁家村想辦法脫貧,當時建立了磚瓦廠、水泥廠等企業,而後水泥廠成為了這一時期村裡的支柱產業。後來又成立了硅鐵廠、印刷廠、海綿廠,組織了汽車運輸隊和建築隊,袁家村實現了從農業穩村到工業富村的轉型。

到了2000年後,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國家關閉了村裡的小水泥廠,加之其它經營的業態也效益下滑,新任領頭人郭佔武書記開始另尋出路,最終走上了“旅遊興村”的道路,帶領全村實現了共同富裕。

紅過三年後,現在的“關中印象體驗地”袁家村活的還好嗎?

浸淫在這樣的創業史中,袁家村的每一個村民,上至老漢下至幼童,都對領頭人充滿信任,對村委、村支部飽含感激之情,對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這也從袁家村精神的基底層不斷向外界滲透,自發道德約束、堅持誠信為本,敢以最質樸的方式對安全進行承諾,對每一位遊客心存善念,最終給遊客呈現一個古樸典雅、誠實守信、心靈迴歸的美麗鄉村模本。

這也最終構成了袁家村信任體系的根基,讓食品安全、價格合理成為最基本的保證,讓品牌具有了深層靈魂,基於此形成了旅遊發展的生命線。

因為袁家村小吃具備這種信任體系、食品安全、價格體系的精神根基,管理起來非常順暢,也能夠保持穩定。這就切中游客的根本訴求,自發地、移動互聯網化的強大口碑相傳,成就了“袁家村”這個強大IP。周邊遊客奔走相告,全國考察團絡繹不絕,在中國鄉村旅遊大發展的黃金時代掀起了袁家村現象。

而追本溯源,兩代領頭人老郭書記和小郭書記也都已成為IP。袁家村之所以能夠比其它旅遊村鎮的生命力更強,也和強大的整體IP、領頭人的個人IP關係很大。IP和品牌效應具備了很強的溢價能力,吸引到各類投資進入,每份投資收益袁家村都按品牌持股分紅來共享,並形成更多的機會和可能性。

在強大的農耕文明下的村莊,中國農村基層幹部要有自治、法制、德治同時使用的能力,首先就得是一位“賢人”。領頭人文化也正對應的是古老的“鄉賢文化”,是紮根中國家鄉的母土文化。鄉賢、村民、外來創客三類人群聚集在一起,見賢思齊、崇德向善,物質文化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都得到滿足,這正是一種東方智慧的生動體現。

✔結語

站在袁家村村門口的門廊,除了正中最顯眼的一座土地神之外,就是遍佈整個牆面的各種“牌匾”:全國十佳小康村、農民增收先進村、文化產業示範基地、社會實踐活動教育基地、農村科普示範基地、創業孵化基地……

"紅過三年後,現在的“關中印象體驗地”袁家村活的還好嗎?紅過三年後,現在的“關中印象體驗地”袁家村活的還好嗎?

溫馨提示:本文約4660字,燒腦時間16分鐘,筷玩思維記者周粥發於袁家村。

7月末,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公佈了第一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單,全國320個村莊上榜,陝西有11個村榜上有名,其中就有咸陽市禮泉縣煙霞鎮袁家村。

雖然這是國家公佈的第一批名單,但袁家村作為全國聞名的明星村莊已經有三四年了。

筷玩思維(www.kwthink.cn)先來帶大家簡單回顧一下。二十多年前,袁家村還是一個“東西一條街,南北兩排房”的破舊村落,2000年後開始以村為主體經營農家樂,2014年袁家村被評為中國十大最美鄉村,再之後成為了網紅關中美食小村,2016年成為4A級景區,併成為火爆一時的關中文化體驗地。

2017年袁家村接待遊客達500萬人次,可計算財政收入為3.8億元,村民人均純收入在10萬以上,吸納周邊3000人就業,帶動村周邊2到3萬人的收入增加,成為中國鄉村發展的一個奇蹟,也成為陝西甚至全國範圍鄉村振興學習、複製的對象模板。

在最火的時候,對袁家村的報道、模式分析、深度剖析連篇累牘,到現在,媒介的傳播已經不再如洪水一般。外界關注度已經下降,失去了持續曝光,袁家村的經營是否受到影響?民俗小村如今的生命力,是否因為時間的推移而逐漸萎靡?

這個問題,只需要再次走進袁家村,就可以明晰。

袁家村依然生機勃勃,遊客絡繹不絕,和不少斥巨資建設卻門可羅雀的鄉村旅遊目的地相比,顯得那麼獨特。

筷玩思維在研究理解了其模式機制後,再經過實地探訪袁家村,想要在這些基礎上找到一些新的認知,探尋出背後更多深層的動因和啟發。

紅過三年後,現在的“關中印象體驗地”袁家村活的還好嗎?

✔堅定地輻射周邊,兩個基本點:免費和地道

對於很多位於熱門旅遊城市的市民,市內、周邊的景點很多都是“外地人去”的地方。無論是吃飯、購物還是娛樂休閒,總有一個“本地人常去”、“外地人才去”的區分。

對於吃喝玩樂,外地遊客要的是名氣,市民要的是實惠。在西安,這點表現的非常明顯。太多的知名景點,西安本地人大多隻去兩次:一次是自己小時候,一次是自己孩子小時候。

但是,袁家村卻是可以一年去幾次、甚至每月去一次的地方。除了因為它是以“關中美食”來作為核心吸引關中人民之外,更關鍵的一點,它是免費的4A景區。

國內的優質景區大多按照幾A來劃分質量等級,一般來說,景區等級越高,門票收費越貴。古鎮古村能達到A級評價的,門票也是價格不菲。

據筷玩思維瞭解,在中國259個5A級旅遊景區中,有安徽西遞宏村、山西皇城相府、福建土樓、古徽州文化旅遊區等幾家依託傳統村落髮展起來的5A級景區,每家門票價格都在80到120元不等。知名的如周莊古鎮的門票要100元,“天下第一村”華西村進入核心區域也需要購買130元門票。

不僅如此,傳統景區大多都是封閉式的,早晨9點開放,晚上5點關門,這種“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耕時代景區”也使遊客的遊玩時間受到限制。

相比之下,袁家村不但免費,還全天開放,遊客可以一年四季隨時進出、自由停留。相比較市內景區動輒幾十元的票價,袁家村的免費極大地迎合了中國遊客“喜歡免費”的心理需求,特別是對於車程僅1小時又熱愛關中小吃的市內和周邊居民來說,吸引力滿滿,據統計袁家村平均每天吸引上萬名遊客自發前來。

紅過三年後,現在的“關中印象體驗地”袁家村活的還好嗎?

除了免費入村,小吃夠地道也是一個關鍵。袁家村雖然離昭陵只有10公里,但根本上來說和唐朝皇家並沒有什麼直接關聯,就是個北朝黃土面朝天、普普通通的小村莊。“勤勤懇懇種地、踏踏實實吃飯”是這個村莊祖祖輩輩的生活主題。所以,袁家村的第二代領路人、村委書記郭佔武就把開發方向放在了“吃”上。吃得地道才能吃得開心,開心滿意了才會想著再來。

另一方面,西安城的市民對小吃的要求很高,也有去鄉下吃農家樂的傳統消費習慣,如果不夠特色、不夠地道,是很難打出差異、持續性發展的。

所以可以看到,袁家村裡的小吃絕不單單是市內常見的涼皮、肉夾饃、泡饃、胡辣湯、臊子面,而是有著粉湯羊血、驢蹄子面、旗花面、剪刀面、搓搓、剺面、攪團、蘸水面、蕎麵餄餎、野菜煎餅、黃桂柿子餅、豆花泡饃、稃子、箸頭面、乾縣鍋盔……有些小吃對於本地人來說都是很久沒有吃過、在市區已經“失傳”的那種,而在袁家村卻可以吃到並且相當正宗。

紅過三年後,現在的“關中印象體驗地”袁家村活的還好嗎?

基於免費和地道,好客又專業的袁家村因為“開放”、“免費”快速吸引了大量的“用戶”(遊客和商家),並迅速產生了巨大的“流量”(客流量和交易量),且遊客結構以西安市民、咸陽市民和關中地區居民為主,穩定性高、重遊率高。一到節假日,西安城、陝西各地市的遊客也蜂擁而至,每天接待的遊客達到數萬人,最多一天超過20萬人,甚至超過了大雁塔、兵馬俑等知名景區的接待量。

✔袁家村不是一天建成的:持續完善後逐漸生長為一個有機體

袁家村紅火之後,陝西先後冒出了70多個以小吃民俗為主題的旅遊村莊。

其中,同樣位於陝西咸陽禮泉,離袁家村僅有1裡距離的官廳村拉來3.5個億的投資,在唐文化遺址基礎上再現明清村落的建築格局並由此打造了一個官廳古村。2016年5月官廳民俗村建成正式營業,但僅僅幾個月的時間,遊客大幅減少,大部分商戶關門大吉,整個古鎮空無一人。

和袁家村臨近唐昭陵相似,乾縣縣城北部6公里的地方是唐高宗武則天合葬的乾陵,乾陵腳下開發了一個以唐詩為主題的“大唐小鎮”,佔地840畝,靜態投資12.5億元,2018年五一開園時成了網紅打卡地,遊客爆滿。而如今的大唐小鎮門庭冷落車馬稀,遊客已經越來越少。

這些突然拔地而起的古村、小鎮,很多都免不了日漸冷淡的命運,而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直被模仿、被複制的袁家村,卻日益堅挺。

紅過三年後,現在的“關中印象體驗地”袁家村活的還好嗎?

同樣是販賣特色小吃、鄉村文化、歷史文化,為什麼袁家村可以好好活著而其它地方不行?對此已經有很多相關的分析,比如袁家村村委會和旅遊總公司的“平臺思維”和“共享經濟”模式、濟困鄰里的普世價值和對應的股權結構、分紅機制……

在筷玩思維看來,從時間的縱向線條上看,“有機生長”可能是其中非常關鍵的一條。

袁家村一直就在那裡,沒有一下子就投入大筆資金,沒有突然就拔地而起的新建築,而是一點一點在“生長”。從農家樂到關中印象體驗地,袁家村一直有著統一的管理,但卻並沒有違背村莊本來面貌和生長方式。

或者說,其它拔地而起的古村小鎮,是先確定了樣貌後按照設計圖紙建成的,袁家村則是一次次嘗試、一步步探索而成的。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市場需求不是憑想象就能出來的,設計者事先規劃好的並不一定是市場、社會環境接受的,而由村領導、村民這些最瞭解農村的人為主導摸索著建成的,小投資、穩推進,每一步都是因地制宜,慢下來才能發現問題進而解決問題,對市場積極反應,自然也就更具有生命力。

最早袁家村只有小吃街,後來有了農家樂、剪紙館、鐵匠鋪、茶藝館和染坊、醋坊、油坊,之後又引進特色民宿、酒吧街、藝術街、回民街、祠堂街,再後來又加入了精品酒店、咖啡館、手繪館、關中大觀園、旅者之家……

二十年後,逐漸生長的袁家村面貌越來越精緻、形式越來越豐富,沉澱出了更加有血有肉的關中風情,發展至今已經成為了基礎設施完備、服務功能齊全且既有田園風光又有時尚生活、既有鄉愁民俗又有現代氣息、宜業宜居的開放多元的特色小鎮。

紅過三年後,現在的“關中印象體驗地”袁家村活的還好嗎?

袁家村的生長過程,除了圍繞“讓村民共同致富”外,還圍繞了“品牌化持續致富”的核心。袁家村在選擇“旅遊+”的產業時,都傾向於高品質、系列化、高端化、個性化產品,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袁家村的品質,甚至培養一些小品牌,來跟著“袁家村”的大品牌走,形成了一個有機的品牌整體。

至於已經“進城出省”、擴展到城市商業綜合體裡的“袁家村關中印象體驗店”、農副產品產業鏈,更是具有生命力的有機組成部分。

✔領頭人文化:艱苦創業建設新農村的精神效應

作為一個關中民俗美食文化旅遊的標杆,袁家村最有符號意義的就是關中田園農村文化了。

但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文化在悄悄生根,並更深刻、更內在地影響著袁家村村民和外來者。和延續了幾千年的關中田園農耕文化相比,村民近二十年跟著老支書和新書記轉變思路、艱苦創業的過程形成的“領頭人文化”,給袁家村帶來變化才是可以直觀感知的、天翻地覆的。

在袁家村的正門入口,首先能看到的是一間“村長接待室”。不同於一般村莊的村長接待室,袁家村的接待室是一個綠樹掩映的開放合院,可以供遊客自由參觀。走進後,又可以繼續進入袁家村的村史館,裡面以圖文形式詳盡介紹了袁家村從“耕地無牛、點燈無油、幹活選不出頭”的“爛杆村”變成如今的“標杆村”的劇變過程。

而這種劇變,給袁家村每一戶、每個村民的身心影響都是巨大的,首先一點,就是對新老書記、新老支部這些領頭人的絕對信任和支持。

在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時期,郭裕祿書記就帶領支部班子給袁家村想辦法脫貧,當時建立了磚瓦廠、水泥廠等企業,而後水泥廠成為了這一時期村裡的支柱產業。後來又成立了硅鐵廠、印刷廠、海綿廠,組織了汽車運輸隊和建築隊,袁家村實現了從農業穩村到工業富村的轉型。

到了2000年後,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國家關閉了村裡的小水泥廠,加之其它經營的業態也效益下滑,新任領頭人郭佔武書記開始另尋出路,最終走上了“旅遊興村”的道路,帶領全村實現了共同富裕。

紅過三年後,現在的“關中印象體驗地”袁家村活的還好嗎?

浸淫在這樣的創業史中,袁家村的每一個村民,上至老漢下至幼童,都對領頭人充滿信任,對村委、村支部飽含感激之情,對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這也從袁家村精神的基底層不斷向外界滲透,自發道德約束、堅持誠信為本,敢以最質樸的方式對安全進行承諾,對每一位遊客心存善念,最終給遊客呈現一個古樸典雅、誠實守信、心靈迴歸的美麗鄉村模本。

這也最終構成了袁家村信任體系的根基,讓食品安全、價格合理成為最基本的保證,讓品牌具有了深層靈魂,基於此形成了旅遊發展的生命線。

因為袁家村小吃具備這種信任體系、食品安全、價格體系的精神根基,管理起來非常順暢,也能夠保持穩定。這就切中游客的根本訴求,自發地、移動互聯網化的強大口碑相傳,成就了“袁家村”這個強大IP。周邊遊客奔走相告,全國考察團絡繹不絕,在中國鄉村旅遊大發展的黃金時代掀起了袁家村現象。

而追本溯源,兩代領頭人老郭書記和小郭書記也都已成為IP。袁家村之所以能夠比其它旅遊村鎮的生命力更強,也和強大的整體IP、領頭人的個人IP關係很大。IP和品牌效應具備了很強的溢價能力,吸引到各類投資進入,每份投資收益袁家村都按品牌持股分紅來共享,並形成更多的機會和可能性。

在強大的農耕文明下的村莊,中國農村基層幹部要有自治、法制、德治同時使用的能力,首先就得是一位“賢人”。領頭人文化也正對應的是古老的“鄉賢文化”,是紮根中國家鄉的母土文化。鄉賢、村民、外來創客三類人群聚集在一起,見賢思齊、崇德向善,物質文化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都得到滿足,這正是一種東方智慧的生動體現。

✔結語

站在袁家村村門口的門廊,除了正中最顯眼的一座土地神之外,就是遍佈整個牆面的各種“牌匾”:全國十佳小康村、農民增收先進村、文化產業示範基地、社會實踐活動教育基地、農村科普示範基地、創業孵化基地……

紅過三年後,現在的“關中印象體驗地”袁家村活的還好嗎?

時間的烙印通過這些現代“碑銘”存留下來,記錄著袁家村的生長曆程。雖然不再見到轟炸式的報道,只要它的誠信、溫度、道義、自律、踏實與中庸沒變,袁家村還會繼續生長。

但是,月有陰晴圓缺,袁家村並非可以一直高枕無憂,並非絕對不能複製,後來者只是需要時間、需要看得更清晰的“領頭人”,未來袁家村的優勢還會有哪些?在開拓到袁家村之外的地方該如何適應環境,是當下就需要想清楚的。

袁家村是經過了20年實踐檢驗過的,所以仍要被拿出來當做標杆,但最終,我們期待的是,因為有了這個小村的振興,在中國自然村數量銳減、“空心村”數量劇增的社會背景下,每一個城市的一小時車程內,都能夠有若干個“袁家村式”的優秀鄉村鄉情體驗地的崛起和振興。

繼6月10日成都峰會、6月26日昆明峰會、8月6日重慶峰會、8月20日西安峰會後,筷玩思維將在9月份集結全國近20位餐飲產業鏈大咖聚首深圳,一場以“刷新·重新認知餐飲”為主題的連鎖餐企轉型升級的乾貨盛宴正蓄勢待發,相關贊助合作事宜全面約談中。

官宣:筷玩思維啟用“筷幫”品牌,正式推出會員成長體系。筷幫是什麼?筷幫是筷玩思維面向全平臺累計200餘萬粉絲推出的以資源導入為核心的會員服務品牌,旨在藉助一系列的專屬組合特權與您建立更長期的雙贏關係,全方位提升和豐富您在筷玩思維全體系內可享受到的陪伴式成長體驗。

"

相關推薦

推薦中...